- 4.20 MB
- 2021-10-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三
国
鼎
立
西晋
(
266
年、
司马炎、
洛阳)
十六国
(前秦)
东晋
(317
年,
司马睿,
建康
)
北魏
(
439
年,
统一黄
河流域)
南朝
宋
梁
齐
陈
280
年
灭吴,
统一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北朝
220
年
221
年
229
年
曹丕
刘备
孙权
洛阳
成都
建业
(
南京
)
政权名称
建国年代
创建者
都城
魏
蜀
吴
三国鼎立的形成
朝代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西晋
司马炎
266
年
洛阳
东晋
司马睿
317
年
建康
三
国
鼎
立
西晋
(
266
年、
司马炎、
洛阳)
十六国
(前秦)
东晋
(317
年,
司马睿,
建康
)
北魏
(
439
年,
统一黄
河流域)
南朝
宋
梁
齐
陈
280
年
灭吴,
统一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北朝
政权分立
政权分立
战争频繁
战争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特点
影响
政权分立
战争频繁
民族迁徙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民族迁徙
中原汉族南迁
江南经济发展
北方民族大交融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1
、民族冲突与战争:
2
、民族借鉴与学习:
匈奴灭西晋 淝水之战等
前秦苻坚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1
、北魏孝文帝改革:
历史背景:
①
386
年,
_______
建立北魏;
439
年北魏统一了
___________
,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局面。
2
)
______
已成为趋势。
改革目的:
为学习
___________,
加强
______
改革措施:
①迁都:
494
年将都城从
____
迁到
_____
。
②汉化措施
:_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改革作用:
_______________
。
鲜卑族
黄河流域
民族交融
汉族文化
统治
平城
洛阳
说汉语
穿汉服
改汉姓
通汉婚
增强北魏实力,促进民族交融
民族交融是
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①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
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②并为以后
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江
南
地区
的
开
发
原因
1.
北方人的南迁
2.
自然条件
3.
社会环境
4.
共同努力
5.
南方统治者采取有利于生产的措施
表现
1.
修建了许多的水利工程。
2.
开垦了大片荒地。
3.
水稻种植面积扩大,育秧移栽。
4.
小麦种植推广到江南,麦稻兼作。
5.
手工业显著发展。
6
商业繁荣,建康成为大都市。
作用
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启示
稳定的社会环境; 充足的劳动力;
先进的生产技术; 各民族的共同努力;
中原汉族南迁
政权分立
战争频繁
民族迁徙
北方民族大交融
江南经济发展
科技文化的繁荣
项目
人物
时代
成就
南朝
(宋齐)
1
、
第一次把
圆周率
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
7
位,比外国早了近一千年。
2
创制
《
大明历
》3.
制造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
祖冲之
地理学
郦道元
北朝
(北魏)
著
《
水经注
》
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专著。
农 学
贾思勰
北朝
(北魏东魏)
《
齐民要术
》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巨著之一。
数学家、天文学家
项 目
人 物
朝 代
代 表 作 品
王羲之
东 晋
《
兰亭集序
》
《
女史箴图
》
《
洛神赋图
》
山西大同:
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
龙门石窟
顾恺之
东 晋
北 朝
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成就
书 法
绘 画
雕 塑
三国两晋南北朝
时期
政权分立
(魏
.
蜀
.
吴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
战争不止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
南方经济发展
数学
.
农学
.
地理学
.
书法
.
绘画
.
雕塑
经济
文化
政治
民族
民族交融
(迁徙杂居、友好交往、战争冲突、政治改革)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东汉是统一的政权,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总体上是处于分裂状态,所以说这是历史的倒退!”这种说法对吗?结合今天的学习谈一谈你的理由。
1
、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处于分裂状态但黄河流域的几次统一、南方的相对稳定为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
2
、战乱不断,但民族间的交融加剧;
3
、三国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江南经济的发展也为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关文档
- 2020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一2021-10-224页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及2021-10-2225页
- (江西专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2021-10-2242页
- 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作文 写事复2021-10-225页
-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2021-10-227页
- 人教版七上历史 战国时期社会变化 2021-10-227页
- 2020七年级生物下册《发生在肺内的2021-10-223页
-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10章测试题2021-10-224页
- 教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期末2021-10-2212页
- 2020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2021-10-2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