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6.71 KB
- 2021-10-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2020学年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田家河中学七年级(上)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1. 某学校七年级(2)班同学在地理课堂上动手制作了地球仪。如 图显示了其制作地球仪的步骤和过程。同学们制作的地球仪半径只有8厘米,但实际上地球的大小是( )
A.很小,人们可以一眼观其全貌 B.不大,与月亮差不多
C.很大,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D.太大了,比太阳还大
2. 某校七年级1班教室里贴有四幅大小相同的地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①世界地图 ②中国地图 ③湖南地图 ④浏阳地图
按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①②④③ D.④③②①
3. 某校七年级1班教室里贴有四幅大小相同的地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①世界地图 ②中国地图 ③湖南地图 ④浏阳地图
四幅地图中表示地理事物最简单的是( )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湖南地图 D.浏阳地图
4. 台州某学校为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决定组织研学活动。完成下面小题。
该校决定11月中旬组织学生到某公园开展研学活动,下列天气最适合的( )
A. B. C. D.
5. 台州某学校为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决定组织研学活动。完成下面小题。
该校九(4)班同学在公园入口指示牌上发现有该地的“风向玫瑰图”(如图所示)。老师介绍说:图中各点和坐标中心的方位表示风向,距离长短表示发生频率的高低。据图分析,此地最主要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6. 台州某学校为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决定组织研学活动。完成下面小题。
该学校决定寒假期间组织八年级部分学生赴粤港澳大湾区开展研学活动,下列地图最适合用于研学攻略的是( )
A.香港公交地图 B.中国地形图 C.广东旅游地图 D.世界政区图
7. 台州某学校为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决定组织研学活动。完成下面小题。
该学校决定暑假期间组织七年级部分学生赴澳大利亚研学,同学们能看到的现象是( )
A.堪培拉市的人们身穿短袖出行 B.珀斯市连续阴雨绵绵
C.悉尼市的海滩聚集着成群企鹅 D.墨尔本市清真寺林立
8. 下列现象与“地理”没有关系的是( )
A.夏季宜昌昼长夜短
B.黑龙江的小麦春天播种
C.台风“山竹”在我国南部沿海登陆
D.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
9. 下列大洲面积最小的是( )
A.南极洲 B.大洋洲 C.欧洲 D.北美洲
10.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
A.欧洲、北冰洋 B.亚洲、太平洋
C.非洲、印度洋 D.南极洲、大西洋
11.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0°,180 B.20°E,160°W C.20°W,160°E D.90°E,90°W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12. 毛泽东诗中“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所指地球纬线周长的位置是( )
A.0°纬度附近 B.23.5°N附近 C.66.5°S 附近 D.90°N附近
13. 如图为全球降水与气温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关于全球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全球年平均气温从南向北递减
B.全球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C.南北纬30°附近的年平均气温一样
D.全球年平均气温最低值出现在北极地区
14. 如图为全球降水与气温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关于全球年降水量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全球年降水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B.赤道附近地区年降水量最少
C.中纬度地区,南半球比北半球降水量多
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降水量多
15. 以下不能反映天气的诗句是( )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C.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6. 24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016年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读24节气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造成24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自 B.地球公转 C.地球的形状 D.地球的大小
17. 24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016年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读24节气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4节气歌对应的节气中,北京昼长夜短的一组是( )
A.春雨惊春清谷天 B.夏满芒夏暑相连
C.秋处露秋寒霜降 D.冬雪雪冬小大寒
18. 以下能够描述地球大小的是( )
①地表海洋深度
②地球平均半径
③地球表面积
④陆地平均海拔
⑤地表海陆比例
⑥地球赤道周长
A.②③⑥ B.①②③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
19. 如图是晓阳同学绘制的“山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所示的山体各部位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A.a﹣山脊 B.b﹣鞍部 C.c﹣陡崖 D.d﹣山谷
20. 如图是晓阳同学绘制的“山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四幅是晓阳根据如图绘制的该山体的等高线地形图,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B. C. D.
21. 2018年2月6日晚至7日凌晨,台湾花莲海域连续发生8次4﹣7级地震。读“世界板块分布图”(如图)。完成下列各题。
台湾经常发生地震的原因为( )
A.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
B.与其所在的地理位置有关
C.海洋过度捕捞的结果
D.过度采伐森林、水土流失的结果
22. 2018年2月6日晚至7日凌晨,台湾花莲海域连续发生8次4﹣7级地震。读“世界板块分布图”(如图)。完成下列各题。
有关板块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由七大板块组成 B.板块特征表现为静止状态
C.板块内部一般比较稳定 D.各大板块彼此间不发生联系
23. 2018年2月6日晚至7日凌晨,台湾花莲海域连续发生8次4﹣7级地震。读“世界板块分布图”(如图)。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现象,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 )
A.世界沙漠的分布 B.泥石流灾害的形成
C.火山地震的分布 D.全球气候变化
二、填空题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________的________球体。
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土耳其海峡,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____,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________。
在比例尺为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台北到高雄的图上距离为7.4cm,实际距离是________。
地图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的陆地面积达________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三、解答题
某中学七年级1班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一系列演示实验和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来解决下列问题。
【演示实验】在学习“地球的自转”时,运用地球仪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在暗室里,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观察地球仪的受光区域及其变化。
【探究活动】拟探究“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不断升高的原因”。下面是他们拟定的探究过程。
(1)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图中的字母B所在的________不停地旋转运动;拨动地球仪,使其运动的方向是________,如果从北极上空看是________时针,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是________。
(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________现象。
(3)由图2说明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形成________。
(4)由图3说明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地表会形成________。
(5)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中的是________板块。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不断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的挤压。
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内容:
(1)写出大洲与大洋的名称:
大洲: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
大洋: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洋是________,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____(填字母或数字)
(3)①②两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③⑤两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
(4)赤道横穿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的大陆。
(5)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大洲________。
天津某中学七年级地理兴趣小组,在“十一”期间对A山进行了实地考察,结合A山所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A、B两山顶标有数字440(米),480(米),这两个数字指的是________(海拔或相对高度)
(2)登山路线规划有①、②两条,为安全起见,兴趣小组选择了①路线,他们的理由是________.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3)兴趣小组测量出甲村到登山路线①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________千米.
(4)兴趣小组考察了该地区的河流,确定流经甲聚落河流的流向大体是________,并发现该河及各条支流流经的地形部位都是________.
(5)兴趣小组考察发现,该地区甲乙丙丁四个聚落中,甲规模最大.该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等.
某校七年级地理兴趣小组在学习了《世界的气候》一章后,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进行了一次探究性学习活动,现在请你参与其中:
活动材料:百叶箱1个、温度计1支、手电筒1个、数据记录及绘图工具等1套.
探究性学习活动过程:
(1)按照气温测定要求,将温度计放到百叶箱内(温度计离地面1.5米)
(2)在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四次观测气温(夜晚观测在教师或家长指导下进行)
(3)记录观测结果或绘成图.(注意最高温和最低温时间)
(4)计算当日的平均气温.
观测结果:
图1是这个小组同学的观测结果.请你分析:
(1)当天最高气温约为________℃.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温一般出现在________(时间);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大约________℃.
(2)根据他们所测量的温度数据,仙桃当天的平均气温为________℃.
拓展延伸:
(3)季节变化:一年当中,仙桃的月平均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________月,月平均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________月,四季分明.
(4)某同学将一天中四个不同时间测量的温度制作成气温分布曲线图(图2),有一段包含白天最高温度的曲线没有绘制完整,请你观察上图中温度计所现实的温度,补充完成曲线图(图2).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9-2020学年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田家河中学七年级(上)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1.
【答案】
C
【考点】
地球的大小
【解析】
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赤道约4万千米。
【解答】
经过测量,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球体,但比太阳要小。
2.
【答案】
D
【考点】
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及应用
【解析】
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
【解答】
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选项中的地图的范围由大到小为: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湖南地图、浏阳地图,因此按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列为:浏阳地图、湖南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
3.
【答案】
A
【考点】
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及应用
【解析】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解答】
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选项中的四幅地图按照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为: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湖南地图>浏阳地图,则比例尺从大到小依次是:浏阳地图>湖南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因此表示的内容最简单的是世界地图。
4.
【答案】
C
【考点】
常用天气符号与天气图
【解析】
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解答】
读图可知:A表示的天气是雷雨,B表示的天气是大雪,C表示的天气是晴,D表示的天气是大雨,学生到某公园开展研学活动最适合的天气是晴。
5.
【答案】
D
【考点】
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解析】
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解答】
读图可知,此风向玫瑰图中显示,西北方向的距离最长,此地最主要的盛行风向是西北风;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6.
【答案】
C
【考点】
现代高科技地图的应用
【解析】
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
【解答】
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该学校决定寒假期间组织八年级部分学生赴粤港澳大湾区开展研学活动,选项中最适合用于研学攻略的是广东旅游地图。
7.
【答案】
B
【考点】
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解析】
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南回归线穿过中部。其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这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的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因为羊特别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解答】
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暑假期间澳大利亚正值冬季,珀斯市属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
8.
【答案】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D
【考点】
地理常识
【解析】
地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习地理,能使我们进一步熟悉生存的环境,学会辨认方位,知道天气的变化,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民情,进而提高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解答】
夏天宜昌昼长夜短、黑龙江的小麦春天播种和台风“山竹”在我国沿海登陆明地理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说的是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该现象与“地理”没有关系。
9.
【答案】
B
【考点】
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解析】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解答】
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10.
【答案】
B
【考点】
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解析】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解答】
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全球共有四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1.
【答案】
C
【考点】
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解析】
主要考查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解答】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故选C。
12.
【答案】
A
【考点】
地球的大小
【解析】
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解答】
毛泽东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的“地”是指赤道(0°度纬线),赤道的长度约4万千米即8万里。
13.
【答案】
B
【考点】
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
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世界上平均最高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洲。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
【解答】
全球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北半球向北递减,南半球向南递减,故A错误,B正确;
南北纬30°附近的年平均气温不同,故C错误;
南极地区是世界气温最低的地区,故D错误。
14.
【答案】
C
【考点】
降水的分布规律与分布图
【解析】
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很不均衡。多雨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可超过10000毫米。少雨的区域,有时多年滴雨不下。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上,可了解到世界降水的地理分布。
【解答】
受纬度因素影响,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两极地区降水少,年降水量不足200mm,南极地区是世界上降水最少的地区。故ABD不符合题意;从全球降水与气温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看出,中纬度地区,南半球比北半球降水量多。故C符合题意。
15.
【答案】
D
【考点】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解析】
天气与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解答】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根据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时间长,具有相对稳定性,是气候。ABC的叙述中指的都是某地区在短时间内大气的变化状况,属于天气现象。
故选D。
16.
【答案】
B
【考点】
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解答】
造成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公转运动,该运动的周期是一年。
17.
【答案】
B
【考点】
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
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解答】
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该时间段北半球昼长夜短,故“二十四节气歌”对应的节气中,北半球北京昼长夜短的一组是夏满芒夏暑相连。
18.
【答案】
A
【考点】
地球的大小
【解析】
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解答】
地球的大小常用以下数值描述: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故选A。
19.
【答案】
D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解答】
读图可知,图中a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b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c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d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
20.
【答案】
D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解答】
读图可知,图中有两个山顶,有鞍部、山谷和山脊,且两山顶海拔高度相差不大。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21.
【答案】
B
【考点】
板块的运动
【解析】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解答】
台湾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所以说台湾多地震与台湾的地理位置有关。
22.
【答案】
C
【考点】
海陆变迁的证据
【解析】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解答】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板块都处于不断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23.
【答案】
C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考点】
海陆变迁的证据
【解析】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解答】
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故C正确。
二、填空题
【答案】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不规则
【考点】
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体证据
【解析】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解答】
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答案】
大高加索山脉,里海,黑海,苏伊士运河
【考点】
洲界线
【解析】
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地球上,广阔的海洋彼此相通,连为一体,被世界上的大洲分割成四个大洋,分别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
【解答】
全球有七个大洲和四个大洋,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里海﹣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答案】
稳定,活跃
【考点】
板块的运动
【解析】
板块构造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解答】
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板块内部比较稳定,交界处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答案】
296千米
【考点】
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及应用
【解析】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解答】
根据数字式比例尺1:4000000得知,图示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千米,量得台北到高雄的图上距离为7.4cm,实际距离是296千米。
【答案】
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考点】
地图三要素
【解析】
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因此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的三要素。
【解答】
地图的三要素是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答案】
960万
【考点】
我国辽阔的疆域
【解析】
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解答】
我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三、解答题
【答案】
(1)地轴,自西向东,逆,一天
(2)昼夜交替
(3)裂谷、海洋
(4)山脉
(5)太平洋,亚欧,印度洋
【考点】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板块的运动
六大板块及其分布示意图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
(1)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
(2)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2)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4)本题考查板块的运动。
(5)本题考查板块示意图。
【解答】
(1)地球绕着图中的字母B所在的地轴不停地旋转运动,叫地球的自转运动;拨动地球仪,使其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是逆时针方向旋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是一天,即24小时。
(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3)由图2说明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形成裂谷,最终形成新的海洋。
(4)由图3说明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地表会形成山脉。
(5)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内陆,又包括海洋;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两板块不断的碰撞挤压,使得珠穆朗玛峰不断的升高。
【答案】
北美洲,南美洲,非洲,欧洲,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A,⑦
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
非,南美
北美洲
【考点】
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解析】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解答】
全球共有七大洲、四大洋。依据位置,图中大洲①为北美洲,②为南美洲,③为非洲,④为欧洲,⑤为亚洲,⑥为大洋洲,⑦为南极洲。大洋A为北冰洋,B为大西洋,C为太平洋,D为印度洋。
四大洋中,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洋是A北冰洋;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⑦南极洲。
①北美洲和②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③非洲和⑤亚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赤道穿过的大洲有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其中横穿非洲和南美洲的大陆部分。
七大洲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
【答案】
海拔
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
2
自西北流向东南,山谷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及应用
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解答】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A、B两山顶标有数字440(米),480(米),这两个数字指的是离开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海拔.
登山路线规划有①、②两条,为安全起见,兴趣小组选择了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容易攀登的①路线.
图中的比例尺为线段式,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0米,兴趣小组测量出甲村到登山路线①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2厘米×1000=2千米.
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向判断,流经甲聚落的河流大体是自西北流向东南,并发现该河及各条支流流经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
兴趣小组考察发现,该地区甲乙丙丁四个聚落中,甲聚落处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为该聚落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该聚落规模最大.
【答案】
17;14时;6;
10.75;
7;1;
17,14时,6,10.75,7,1
【考点】
降水的变化
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
【解析】
气温是大气的温度,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解答】
根据温度计显示数值判断最高气温为17°C;一日之中,一般最高温出现在14时(下午2点)左右,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大约为5°C.
他们测得湖北省仙桃市当天的北京时间2时气温为8°C、8时气温为6°C、14时气温为17°C、20时气温为12°C;当天的平均气温为(8°C+6°C+17°C+12°C)÷4=10.75℃.
季节变化:一年当中,位于北半球的湖北省仙桃市月平均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7月,月平均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1月,四季分明.
一天中四个不同时间测量的仙桃市温度为:北京时间2时气温为8°C、8时气温为6°C、14时气温为17°C、20时气温为12°C.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相关文档
- 商务星球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1第2021-10-2219页
- 青岛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有2021-10-2213页
- 最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22021-10-2224页
- 初中7年级语文教案:第16讲 课内文言2021-10-229页
- 商务星球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5第2021-10-2215页
- 2020小升初(初中入学考试)数学模拟测2021-10-2219页
-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2013-2014学年下2021-10-228页
- 最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12021-10-2232页
- 最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22021-10-2232页
- 人教版初中语文7年级上册:第3单元 2021-10-22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