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3.35 KB
- 2021-10-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
1.(2分)元谋人、北京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最有力的证据是( )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化石遗址 D.学者推断
2.(2分)中华文明以农耕文化为基础。下列能体现河姆渡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
①种植粟 ②种植水稻 ③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④干栏式房屋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2分)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先生这里赞扬的是( )
A.女娲 B.黄帝 C.炎帝 D.大禹
4.(2分)关于夏商西周的历史,下列各项与史实不符的是( )
A.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B.禹建立夏朝,从此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
D.周武王率大军伐纣,灭商建周
5.(2分)山东省有《齐鲁晚报》,报纸名称中的“齐鲁”与什么时期的哪一制度有关( )
A.商朝分封制 B.夏朝世袭制 C.西周分封制 D.商朝世袭制
6.(2分)“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 )
第30页(共30页)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7.(2分)清朝末年,有位学者买了一味叫“龙骨”的中药,发现上面刻有符号,经研究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 )
A.金文 B.甲骨文 C.小篆 D.隶书
8.(2分)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剧
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C.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D.周王室衰弱,诸侯争霸
9.(2分)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二是“变”。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战国历史的是( )
A.商鞅变法 B.长平之战
C.齐桓公称霸中原 D.三家分晋
10.(2分)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
A.铁器牛耕的出现与推广 B.各国之间频繁的战争
C.百家争鸣 D.秦国的崛起
11.(2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
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 C.有教无类 D.仁者爱人
第30页(共30页)
12.(2分)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你知道老师引用了哪家的思想来教育学生的吗?(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13.(2分)学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
②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要求大家互爱互利,颇有道家风范
③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
④社会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分)假如你生活在秦朝时期,遇上了当时的一个官吏,你认为这位官吏说的哪些话是可信的( )
①我刚刚拜会了我县的县令
②官府用小篆字体发布了一个告示
③朋友送给我一部《史记》
④我下个月送儿子去太学读书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5.(2分)小明同学对“秦末农民大起义”一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其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B.巨鹿之战以少胜多消灭秦军主力
C.秦朝统治者最终向项羽投降
第30页(共30页)
D.楚汉之争刘邦打败项羽
16.(2分)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要让每个中国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下列表述中属于西汉初年统治者当时的“中国梦”是( )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希望皇权至高无上
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17.(2分)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的片段,哪一项不符合历史史实( )
A.农民张三因为努力耕作受到官府奖励
B.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
C.文帝的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D.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皇宫
18.(2分)假设我们能够到汉武帝时期的最高学府去读书,那么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
A.天文算术之理 B.法家治国之道
C.儒家经典 D.《孙子兵法》
19.(2分)历史上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的是( )
A.台湾府的设置 B.伊犁将军的设置
C.驻藏大臣的设置 D.西域都护的设置
20.(2分)下列对东汉中后期的有关史实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现外戚宦官把持政权的现象
B.爆发了黄巾起义
C.出现“光武中兴”
第30页(共30页)
D.朝政腐败,时局动荡
21.(2分)古代中国科技文化成就辉煌。下列选项中表述均正确的是( )
①李冰主持修筑了都江堰
②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③华佗发明了麻沸散
④张仲景编著了《伤寒杂病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2.(2分)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B.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23.(2分)东汉末年,地方割据势力长期混战,其中为魏、蜀汉、吴三国鼎立奠定基础的战争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24.(2分)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
A. B.
C. D.
第30页(共30页)
25.(2分)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派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到夷洲,加强了内地与这个地区的联系。“夷洲”指的是今天的( )
A.黄岩岛 B.钓鱼岛 C.台湾岛 D.海南岛
26.(2分)下列关于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晋灭吴最终完成全国统一
B.八王之乱导致西晋从此衰落
C.317年司马炎建立东晋
D.宋、齐、梁、陈政权都城均在建康
27.(2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长期战乱,社会动荡,但这一时期北方也实现了几次短暂统一,下列哪一政权没有统一过黄河流域( )
A.曹魏 B.前秦 C.北魏 D.东晋
28.(2分)小华拟定了主题为“古代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四个探究小课题,其中最切题的是( )
A.《兰亭集序》与体育运动 B.云冈石窟与雕塑艺术
C.《女史箴图》与书法艺术 D.《论语》与佛教文化
29.(2分)“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A.祖冲之 B.贾思勰 C.顾恺之 D.郦道元
30.(2分)某同学查阅了有关“三国鼎立”、“淝水之战”、“人口南迁”、“汉人胡食”、“胡人牛耕”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早期国家的产生
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满分40分)
第30页(共30页)
31.(14分)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他们的统治政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根据材料一判断,李白诗中所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二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部分):
(2)根据材料二中的图一指出,秦始皇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地方上采取了什么措施?结合图二、图三示意图,为加强统治,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他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 ①汉初,在实行秦朝制度的同时,分封了一些王国。诸侯王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②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用。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3)材料三①反映了汉初诸侯王对皇权的威胁,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消除这一威胁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三②中提到的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主张,推行什么政策?
第30页(共30页)
(4)“秦皇汉武”被人相提并论,你认为他们共同的伟大政治功绩是什么?
32.(12分)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写出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汉武帝时哪一历史事件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
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流动示意图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指出,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促进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巨大变化?
33.(14分)改革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它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30页(共30页)
材料一 商鞅很清楚秦国羸弱的根源在哪里,简单地说是三个“低下”,一个“落后”。三个“低下”,一是生产力低下,二是行政效率低下,三是军队战斗力低下。一个“落后”是生产关系落后。要改革的话,肯定要从这四方面下重手。
﹣﹣摘自《“商鞅变法”精神实质的再思考》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商鞅为了解决三个“低下”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魏主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魏主”把都城迁到了何处?“魏主”“易旧俗”的内容有哪些?(写出两点即可)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这两次改革共同的历史作用。
第30页(共30页)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
1.(2分)元谋人、北京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最有力的证据是( )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化石遗址 D.学者推断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得元谋人、北京人生产生活最有力的证据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原始人类时期,没有文字,研究原始人类历史的主要依据的是化石和遗址。元谋人、北京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最有力的证据是化石遗址。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获得元谋人、北京人生产生活最有力的证据的相关史实。
2.(2分)中华文明以农耕文化为基础。下列能体现河姆渡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
①种植粟 ②种植水稻 ③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④干栏式房屋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分析】本题考查河姆渡的原始农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河姆渡人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半坡人种植粟,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河姆渡的原始农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第30页(共30页)
3.(2分)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先生这里赞扬的是( )
A.女娲 B.黄帝 C.炎帝 D.大禹
【分析】本题考查华夏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通过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神州轩辕”“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可知,这里所说的是人文初祖﹣﹣黄帝。
【解答】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被后世尊称为“人文初祖”。轩辕即黄帝,他创造指南车,通过涿鹿之战平定蚩尤。
故选:B。
【点评】黄帝主要成就和影响要掌握。
4.(2分)关于夏商西周的历史,下列各项与史实不符的是( )
A.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B.禹建立夏朝,从此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
D.周武王率大军伐纣,灭商建周
【分析】本题考查夏朝的建立,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故与史实不符的是禹建立夏朝,从此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夏朝的建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2分)山东省有《齐鲁晚报》,报纸名称中的“齐鲁”与什么时期的哪一制度有关( )
A.商朝分封制 B.夏朝世袭制 C.西周分封制 D.商朝世袭制
【分析】
第30页(共30页)
本题以河山东省的《齐鲁晚报》报纸名称的由来为依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知识。
【解答】西周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周天子实行分封制。当时在今山东省地区被分封的主要诸侯国有齐国和鲁国,当时在今河北省的北部和北京市地区被分封的主要诸侯国由燕国和赵国,当时在今湖北省和湖南省等地区被分封的主要诸侯国由楚国。山东省的《齐鲁晚报》报纸名称的由来都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
故选:C。
【点评】本题以山东省的《齐鲁晚报》报纸名称的由来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西周分封制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6.(2分)“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青铜器。
【解答】青铜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商朝的青铜器制造规模大,技艺精湛,品种多,其中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造型奇特,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夏商西周的青铜业。
7.(2分)清朝末年,有位学者买了一味叫“龙骨”的中药,发现上面刻有符号,经研究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 )
A.金文 B.甲骨文 C.小篆 D.隶书
第30页(共30页)
【分析】本题考查甲骨文,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故这种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甲骨文,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8.(2分)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剧
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C.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D.周王室衰弱,诸侯争霸
【分析】本题考查春秋五霸,知道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
【解答】公元前770﹣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当时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势,王室衰微,几个大诸侯国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乘机争霸,出现了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五个霸主,史称“春秋五霸”。故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
故选:D。
【点评】本题以春秋五霸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9.(2分)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二是“变”。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战国历史的是( )
A.商鞅变法 B.长平之战
C.齐桓公称霸中原 D.三家分晋
【分析】
第30页(共30页)
本题以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二是“变”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战国七雄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公元前7世纪,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位霸主。所以C选项不是战国历史,ABD选项都是战国历史。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战国七雄的相关史实。
10.(2分)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
A.铁器牛耕的出现与推广 B.各国之间频繁的战争
C.百家争鸣 D.秦国的崛起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战国时期生产力显著进步,表现为铁器牛耕普遍使用,铁器牛耕普遍使用从而使个体农耕成为可能,新兴地主阶级兴起,为了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各国开始进行社会变革。因而战国时期引发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原因是铁器、牛耕的普遍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的表现。
11.(2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
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 C.有教无类 D.仁者爱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
【解答】
第30页(共30页)
据“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孔子是大教育家。可知,这体现了孔子的有教无类。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应该有接受教育的要机会,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孔子的思想主张和教育思想。
12.(2分)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你知道老师引用了哪家的思想来教育学生的吗?(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道家思想.应熟练掌握道家的思想主张.
【解答】老子是春秋晚期人,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老子主张: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故答案选择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历史识记能力和辨析能力.要注意区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思想主张.
13.(2分)学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
②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要求大家互爱互利,颇有道家风范
③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
④社会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第30页(共30页)
【解答】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说法正确。因材施教,为政以德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儒家的思想主张。
②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要求大家互爱互利,颇有道家风范,说法错误。互爱互利是墨家的思想主张,不是道家。
③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说法错误。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主张,不是墨家。
④社会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说法正确。法家主张法治。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孔子、老子的思想主张和百家争鸣时期各家学派的思想主张。
14.(2分)假如你生活在秦朝时期,遇上了当时的一个官吏,你认为这位官吏说的哪些话是可信的( )
①我刚刚拜会了我县的县令
②官府用小篆字体发布了一个告示
③朋友送给我一部《史记》
④我下个月送儿子去太学读书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分析】本题以假如你生活在秦朝时期遇上当时的一个官吏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答】秦朝统一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因此①我刚刚拜会了我县的县令,可信;秦朝统一后,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因此②官府用小篆字体发布了一个告示,可信。《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著作,因此③朋友送给我一部《史记》,不可信;西汉时,在长安兴办太学,因此④我下个月送儿子去太学读书,不可信。①②符合题意。
第30页(共30页)
故选:A。
【点评】本题以秦朝巩固统一措施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5.(2分)小明同学对“秦末农民大起义”一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其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B.巨鹿之战以少胜多消灭秦军主力
C.秦朝统治者最终向项羽投降
D.楚汉之争刘邦打败项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末农民大起义的相关史实。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解答】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后来被秦朝镇压而失败,没有推翻秦朝统治。秦末农民战争后期,刘邦趁项羽与秦军决战之际,攻入咸阳,秦朝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末农民大起义的相关史实。
16.(2分)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要让每个中国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下列表述中属于西汉初年统治者当时的“中国梦”是( )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希望皇权至高无上
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分析】
第30页(共30页)
本题以“西汉初年统治者当时的‘中国梦’”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了休养生息的有关内容。
【解答】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在农业方面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故西汉初年统治者当时的“中国梦”是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故选:C。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休养生息的有关内容。
17.(2分)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的片段,哪一项不符合历史史实( )
A.农民张三因为努力耕作受到官府奖励
B.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
C.文帝的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D.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皇宫
【分析】本题考查文景之治。
【解答】汉文帝提倡节俭,在位二十多年,宫室、园林没有什么增加。故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皇宫。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文景之治,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汉文帝提倡节俭,在位二十多年,宫室、园林没有什么增加。
18.(2分)假设我们能够到汉武帝时期的最高学府去读书,那么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
A.天文算术之理 B.法家治国之道
C.儒家经典 D.《孙子兵法》
第30页(共30页)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大一统。
【解答】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主要学习儒家经典。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灵活运用汉武帝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推行儒家教育。
19.(2分)历史上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的是( )
A.台湾府的设置 B.伊犁将军的设置
C.驻藏大臣的设置 D.西域都护的设置
【分析】本题以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为切入点,考查汉通西域。
【解答】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往来商旅。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的开始。
故选:D。
【点评】本题以汉通西域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0.(2分)下列对东汉中后期的有关史实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现外戚宦官把持政权的现象
B.爆发了黄巾起义
C.出现“光武中兴”
D.朝政腐败,时局动荡
【分析】本题考查了东汉。公元25年,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解答】
第30页(共30页)
对东汉中后期的有关史实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出现“光武中兴”。公元25年,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出现在东汉初年。
21.(2分)古代中国科技文化成就辉煌。下列选项中表述均正确的是( )
①李冰主持修筑了都江堰
②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③华佗发明了麻沸散
④张仲景编著了《伤寒杂病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水利工程、蔡伦改进造纸术、华佗、张仲景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东汉时期,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造纸术,降低了造纸的成本,同时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 华佗是东汉著名医学家。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①③④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都江堰水利工程、蔡伦改进造纸术、华佗、张仲景的相关史实。
第30页(共30页)
22.(2分)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B.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秦汉时期阶段特征是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解答】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汉武帝即位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西汉王朝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的大一统,使得西汉进入鼎盛时期。秦汉时期阶段特征是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的相关史实。
23.(2分)东汉末年,地方割据势力长期混战,其中为魏、蜀汉、吴三国鼎立奠定基础的战争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分析】题目直接设问考查为魏、蜀汉、吴三国鼎立奠定基础的战役。本题考查了赤壁之战的影响。
【解答】在赤壁之战中,周瑜指挥孙刘联军用火攻大败曹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不敢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赤壁之战的影响。
第30页(共30页)
24.(2分)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
A. B.
C. D.
【分析】本题考查三国鼎立。
【解答】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故选:D。
【点评】掌握三国鼎立的相关知识。
25.(2分)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派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到夷洲,加强了内地与这个地区的联系。“夷洲”指的是今天的( )
A.黄岩岛 B.钓鱼岛 C.台湾岛 D.海南岛
【分析】本题以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派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到夷洲,加强了内地与这个地区的联系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三国时期的台湾。
【解答】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这是大陆和台湾交流的最早记载,加强了台湾和内地的联系。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国时期地区经济的发展的相关史实。
第30页(共30页)
26.(2分)下列关于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晋灭吴最终完成全国统一
B.八王之乱导致西晋从此衰落
C.317年司马炎建立东晋
D.宋、齐、梁、陈政权都城均在建康
【分析】本题考查了东晋。316年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解答】317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历史上称为“东晋”。317年司马炎建立东晋的表述是错误的。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东晋的建立时间与人物。
27.(2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长期战乱,社会动荡,但这一时期北方也实现了几次短暂统一,下列哪一政权没有统一过黄河流域( )
A.曹魏 B.前秦 C.北魏 D.东晋
【分析】本题考查东晋,知道东晋的控制区域主要在南方地区,未曾统一过黄河流域。
【解答】317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历史上称为“东晋”。东晋的控制区域主要在南方地区,未曾统一过黄河流域。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东晋的控制区域。
28.(2分)小华拟定了主题为“古代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四个探究小课题,其中最切题的是( )
A.《兰亭集序》与体育运动 B.云冈石窟与雕塑艺术
C.《女史箴图》与书法艺术 D.《论语》与佛教文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文化与现实生活、云冈石窟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第30页(共30页)
【解答】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的一种,随佛教传入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综合了雕塑和绘画的特点。当时,北方凿窟造像之风盛行,其中最著名的有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小华拟定了主题为“古代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四个探究小课题,其中最切题的是选项B。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古代文化与现实生活、云冈石窟的相关史实。
29.(2分)“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A.祖冲之 B.贾思勰 C.顾恺之 D.郦道元
【分析】本题考查祖冲之。
【解答】据所学知,南朝的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领先世界近1000年。故这首诗称赞的历史人物是祖冲之。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祖冲之,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1000年。
30.(2分)某同学查阅了有关“三国鼎立”、“淝水之战”、“人口南迁”、“汉人胡食”、“胡人牛耕”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早期国家的产生
【分析】本题以某同学查阅了有关“三国鼎立”、“淝水之战”、“人口南迁”、“汉人胡食”、“胡人牛耕”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为切入点,主要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第30页(共30页)
【解答】“三国鼎立”、“淝水之战”、“人口南迁”、“汉人胡食”、“胡人牛耕”这都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北方战乱不断,江南地区相对安定。为躲避战乱,大量人口南迁。南迁的人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和民族融合。同时,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通过日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出现了民族大融合。因此这一时期的特征是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知识的掌握,重点掌握其主要表现及影响。
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满分40分)
31.(14分)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他们的统治政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根据材料一判断,李白诗中所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二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部分):
第30页(共30页)
(2)根据材料二中的图一指出,秦始皇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地方上采取了什么措施?结合图二、图三示意图,为加强统治,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他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 ①汉初,在实行秦朝制度的同时,分封了一些王国。诸侯王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②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用。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3)材料三①反映了汉初诸侯王对皇权的威胁,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消除这一威胁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三②中提到的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主张,推行什么政策?
(4)“秦皇汉武”被人相提并论,你认为他们共同的伟大政治功绩是什么?
【分析】本题以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他们的统治政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切入点,考查秦朝巩固统一措施、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解答】(1)由材料一“秦王扫六合”可知,材料一李白诗中所述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了六国,都城咸阳(今陕西咸阳),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根据材料二中的图一可知,建立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他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一切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制为后来封建王朝长期沿用。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结合图二、图三示意图,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秦始皇还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国铜钱(圆形方孔钱);同时,还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秦统一后,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以后又在民间流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这些措施对于促进各地的经济交流、文化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重要的影响。
第30页(共30页)
(3)材料三“汉初,在实行秦朝制度的同时,分封了一些王国。诸侯王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反映了汉初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由材料“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用。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可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主张,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秦始皇创建的中央集权制度和汉武帝的推恩令,可以看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共同的政治功绩是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故答案为:
(1)秦始皇统一六国。
(2)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
(3)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点评】本题以秦朝巩固统一措施、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32.(12分)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示意图
第30页(共30页)
(1)根据材料一,写出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汉武帝时哪一历史事件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
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流动示意图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指出,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促进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巨大变化?
【分析】本题以三两幅历史地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丝绸之路、人口南迁和江南地区开发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1)通过读图可知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终点是欧洲。西汉汉武帝为了联合西域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即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从西汉的都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到西亚,再转运欧洲,向西延伸到大秦。丝绸之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是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成为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2)图2显示了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是北方人口的南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江南地区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的原因有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温暖,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安定;劳动人民辛勤劳动。
故答案为:
(1)起点:长安;终点:欧洲(大秦)。张骞通西域。
第30页(共30页)
(2)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社会比较安定;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如: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工程等);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耕作和种植技术的进步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丝绸之路和东晋南朝时江南开发的原因,
33.(14分)改革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它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很清楚秦国羸弱的根源在哪里,简单地说是三个“低下”,一个“落后”。三个“低下”,一是生产力低下,二是行政效率低下,三是军队战斗力低下。一个“落后”是生产关系落后。要改革的话,肯定要从这四方面下重手。
﹣﹣摘自《“商鞅变法”精神实质的再思考》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商鞅为了解决三个“低下”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魏主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魏主”把都城迁到了何处?“魏主”“易旧俗”的内容有哪些?(写出两点即可)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这两次改革共同的历史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
第30页(共30页)
(1)据材料一“商鞅很清楚秦国羸弱的根源在哪里,简单地说是三个‘低下’,一个‘落后’,三个‘低下’,一是生产力低下,二是行政效率低下,三是军队战斗力低下。一个“落后”是生产关系落后。要改革的话,肯定要从这四方面下重手”可知,商鞅为了解决三个“低下”采取的措施是: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奖励军功,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推行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提高了行政效率。
(2)据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魏主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主”是北魏孝文帝,他把都城迁到了洛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等。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共同的历史作用是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故答案为:
(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推行县制,提高了行政效率。
(2)洛阳;穿汉服、改汉姓等。
(3)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点评】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9/18 18:14:21;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30页(共30页)
相关文档
-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21-10-2229页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专项2021-10-2210页
- 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2018-2019学年2021-10-228页
- 辽宁省西丰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2021-10-228页
-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后题答案2021-10-2246页
- 2020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2021-10-222页
- 2020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17课 同2021-10-223页
-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016) 第12课 2021-10-2226页
- 2020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民族2021-10-224页
-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在社区中生活2021-10-22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