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7.03 KB
  • 2021-10-22 发布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十五夜望月》 苏教版(2016) (8)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学习目标 • 1.学习朗读诗歌并能背诵默写。 • 2.体会诗歌意境,理解诗歌内 容。 • 3.学会鉴赏诗歌。 作者简介 王建,唐代诗人。字仲初, 许州(今河南许昌)人。唐代 宗大历十年进士。一生困顿, 晚景尤其凄凉。早年以宫词著 称,中年以后,诗风转变,其 乐府诗多方面地反映劳动人民 的生活面貌,揭露统治阶级的 暴行。语言通俗明晰,凝练精 悍,风格简括爽利。善用七言 歌行体。与张籍齐名,世称 “张王乐府”,也是新乐府运 动的积极参加者之一。作品有 《王司马集》。今村诗五百余 首。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qī 独立自主学习 • 1.大声读——把诗歌读顺畅。学生自由 读,小组内轮读,熟读成诵,毛遂自荐当 堂背诵。 • 2.说读——读懂诗歌的意思。边读边说, 用自己的话把诗句的意思说出来。小组内 轮流说,互相交流,派代表在全班发言。 • 3.默读——仔细阅读,摘录诗中所描写 的景物,用恰当的词语概括这些景物的特 点。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中庭:庭院中。 地白:地上的月光。 栖:安歇。 冷露:清冷的露水。 皎洁的月光静静地 洒在庭院中,地上好 像铺上了一层雪,循 声望去,树枝上影影 绰绰安歇着几只乌鸦。 夜渐渐深了,清冷的 露水润湿了庭中的桂 花,散发着清香。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 谁家。· 全、都 人们都在望着今 夜的明月,尽情享 受这团圆的天伦之 乐,但这秋夜的思 念会落到谁的家呢? 秋思落 明点望月 合作互助学习 • 体会诗中意境,理解作者感情。 • 1、从以上景物描写概括诗歌描写的是一 幅怎样的画面,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 • (一幅安静、凄清的秋夜景色,为秋思 创造伤感的氛围) • 2、结合景物意境揣摩诗人在中秋之夜仰 望夜空,会有怎样的心理感受? • (孤独寂寞,对家人、友人的深切思 念)。 再读诗歌,赏析字词。 • (1)诗人写望月,却没有写到月光,从何 处体现? • (“地白”:给人予积水空明、澄清清 冷之感,从侧面突出了月色皎洁) • (2)“树栖鸦”从听觉还是视觉来写?写 鸦雀有什么作用? • (既是听觉也有视觉,烘托夜的寂静, 衬托诗人内心的孤独) • (3)“落”换成“在”好吗? • (“落”写出了愁思随着月光的泻落从 上而下,富有动感,形象新颖)。 美读——再读诗歌,读 出诗歌的韵律。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写景) (抒情) 表达了诗人思念 亲人的思想感情。 课外延伸 • 收集有关咏月的 诗歌。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 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 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 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 到何处观赏月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