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28 KB
  • 2021-10-25 发布

人教语文七上散步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散 步 师:同学们学过孟郊《游子吟》吗?   让我们来一起朗诵: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从这首诗,通过母子将别时,慈母为游子缝衣的场景描写,表现了母子真挚的骨肉深情。今天我们学习《散步》理解一下家庭亲人之间的相互敬爱。‎ 师:首先请同学默读课文。 用简练的语言概述“散步”的过程。‎ 师:现在谁来说说文章讲的是什么事呢?‎ 生:这篇散文,写了一家四口在初春散步,开始我让母亲去散步,母亲很顺从地服从了我。后来产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最后母亲改变了主意要走小路,走不过去的时候,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表现得很温馨,很甜美。这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亲情,是透过优美而朴素的语言传递给我们的,希望你们能用心去感受这份温情。‎ 师:散步对我们而言,是大事还是小事?‎ 生:小事。‎ 师:对,也就是说:散步其实是件又平常又普通的小事。但文章表现上来的东西是不是散步这么简单?‎ 生:不是。‎ 师:是啊,作者从这件小事中还真散出些“大事”来呢。我们一起学习吧。‎ ‎ ‎ 师:首先请男同学朗读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找出散步的人、时、地、原因。‎ ‎(几位女学生朗读,全体学生思考)‎ 师:好,男同学们读得又整齐又响亮。来,有谁能回答老师刚才提的问题。‎ 学生甲:人是:包括“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师:他们是——?‎ 学生甲:一家人。时间是春季。‎ 师:春季的哪个时候?‎ 学生甲:初春。‎ 师:哪些词句表现是初春这个特殊的时节的关键?‎ 学生甲:这是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学生甲:地点是田野。‎ 师:为什么要到田野去散步呢?‎ 学生甲:因为我母亲身体不好,我劝她多出来走走。‎ 学生乙:还因为田野空气好,景色又美。‎ 师:补充得不错!‎ 师:从原因上看,我对母亲的态度怎样?‎ 生:很好,很孝顺,很会替母亲着想。‎ 师:可不是吗,这虽然是小事,但可充分体现了“我”的孝心,同学们可要像他学习哟!‎ 师:“我”对母亲很孝顺。“我”与“母亲”之间的关系自然是很好的了。让同学们找找看:哪一句话表现了这样的关系?‎ 生:“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侯很听她的话一样”这一句。‎ 师:很好。虽然散步是小事,母亲能在这春天出来容易吗?‎ 生:不容易。‎ 师:为什么?从来里可以看出来?‎ 学生甲:因为她身体不好。‎ 学生乙:从“熬”字可以看出来。‎ ‎ ‎ 师:好,散步去!请女同学读第四、五自然段。‎ 师:田野的景色美吗?‎ 生:很美。‎ 师:怎么美?‎ 生:“这是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师:哎,“我”怎么会看见这田野美丽的春景就想起“生命”来了?‎ 生:春天万物复苏,一切都是新的,很有生命力,所以想到生命。‎ 师:和前文写母亲有没有关系?思考一下。‎ 生:(思考后)有。‎ 师:什么关系?‎ 生:因为母亲战胜了寒冬,战胜了疾病,使自己的生命得以维持。作者触景生情,联想到,感悟到生命。‎ 师:说得多好!同学们把这些观点总结一下,整理在课本上相应的句子旁。(学生整理)‎ 师:他们一家人散步是怎样走的?‎ 生:前面是母亲和儿子,后面也是母亲和儿子。‎ 师:谁发现了这个情况?‎ 生:“我”的儿子。‎ 师:他把发现的这个情况怎样表达出来的?‎ 生: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师:这表现了这个小家伙的什么特点?‎ 生:天真、聪颖。‎ 师:小家伙的话充满生活情趣,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同时还表现了什么?‎ 生: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 ‎ 师:接下来,请全体同学把剩下的三个自然段齐声朗读读一遍。‎ 师:后来怎样?‎ 生:发生了分歧。‎ 师:什么分歧?‎ 生: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坦;我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师:“有意思”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有趣。‎ 师:谁来解决这个分歧。‎ 生:“我”。‎ 师:为什么是“我”呢?‎ 生:因为课文里说:“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他总是听我的。”‎ 师:这说明了我在家中是怎样的地位?‎ 生:是中心、核心。因为我是强壮的,高大的。‎ 师:这个分歧,“我”觉得容易解决吗?为什么?‎ 生:不容易,左右为难,因为找不出两全的办法。‎ 师:最终我决定怎么办?‎ 生:委屈儿子,走大路。‎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伴同他的时间还长。‎ 师:从这个决定中,我们再次看到了“我”对母亲的——‎ 生:孝顺。‎ 师:问题结束了?‎ 生:母亲改变了主意,走小路。‎ 师:从这个改变中,可以看出,母亲对我的儿子无比的——‎ 生:关爱、爱护、疼爱。‎ 师:用一个字可以概括,那就是——‎ 生:爱!‎ 师:总结一下,这一家人真有意思:年纪老的、大的对年纪小的态度是——‎ 生:爱。‎ 师:年纪小的,大的对年纪老的态度是——‎ 生:孝顺。‎ 师:用一个词概括他们一家人的关系:‎ 生:温馨和睦、尊老爱幼。‎ 师:概括得不错。‎ 师:小路有意思吗?‎ 生:有意思。‎ 师:怎么有意思?‎ 生: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师:小路平坦吗?‎ 生:不平坦。‎ 师:不好走的地方怎么办?‎ 生: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走。‎ 师:课文最后一句说:“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为何要慢慢地,稳稳地,走得那么仔细?‎ 生:因为是小路,路不好走,怕母亲摔着了。‎ 生:我觉得他们走的不仅是平常的路,不仅是散步,同时也在走过人生之路,所以走得仔细。‎ 师:分析得有意思,我觉得这位同学还真像文中的“我”一样,在平凡普通的散步中,“散”除了深刻的东西来。于平凡中见深刻,于“小”中见“大”,不就是这篇文章的主旨吗?‎ 同学们能理解“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吗?‎ 生:这个形象有象征意义,一家有老有小,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这是中年的责任。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 师:同学们,你们是家的一份子,也是世界的一份子,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懂得了什么?‎ 生:要尊老爱幼、和睦相处。‎ 师: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尊老是人类高尚的情感,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正如培根所言(教师出示投影: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特有的文化之举——<英>培根。‎ 生:读格言 师:下面,我们做一个小小的练习: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说说生活中能展现亲情的故事。(展示投影内容,学生思考)‎ 师:我们对天下所有老人都应承担一种责任,老吾老及人之老,关爱老人是每个人来应尽的责任。‎ 这节课我们通过品味文章的语言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浓浓的亲情、尊老爱幼高尚情感,认识到每个人所应担负的责任。‎ 师:最后请齐唱《常回家看看》。‎ ‎《散步》教后反思     对于本课课前进行了精心地准备,安排了一整体感知,二朗读感悟三美语赏析,试图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做实实在在的接触,亲历阅读,谈谈自己记的体悟。     在完成第一环节后,感到还满意,初读整体感知,学生简短的语句概括了本文讲了什么事?(一家四口,在春天的田野上散步。)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均有。     紧接着让学生说出“你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用词语)学生很踊跃,纷纷举手:和美、和美、温馨、尊老爱幼、互相体谅、宽容忍让,我肯定了同学们的感受,“有那么一点自己的感受就美白读书”。然后,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读出这温馨,这和美。     随后是主体讲解“分歧”,解决分歧,所得感悟。但苦恼的是由前一环节如何自然过渡到“分歧”呢?直接讲太突兀。     过渡一:散步过程中,开头一家人很温馨,前面是母亲和儿子,后面也是母亲和儿子,但后来产生了分歧…(分析“分歧”,分析课文)带领学生以放弃为线理文脉,体文心。‎ ‎     但课后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孤立地就散步中的分歧谈没有将文本更好地拓展。在这种思索中上课铃响了,于是带着遗憾有走进了三班的课堂。在同学们顺利完成第一环节后朗读那会儿,灵感来了,本单元都是谈亲情,且前一篇《羚羊木雕》中也谈分歧,文中没有解决分歧,戛然而止,留给人们无尽的思索。我何不将此二文合读,以本文作为前文的续呢? 想到此我很兴奋。     于是临时对前面的过渡进行了调整。过渡二:(就同学们所说的和美,和睦,温馨顺势而引。)就是这么温馨的家庭也有分歧,那么分歧是什么?又是怎样解决的?从解决的过程中尼感悟到什么?(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很认真地读书去找寻答案。)这些都不难,很快解决了。但仍是孤立地解读文本,美能很好地拓展。于是又向学生抛了一块石头:本文的分歧解决了,让我们充分感受了和睦的家庭氛围。那么前一篇文章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分歧最终因为没有…给小主人公“心冷如冰”“心灰意冷”之感…     此时学生齐声说“互相体谅,宽容忍让,互相沟通”。 于是我心中顿时有了一种踏实的感觉                                                                                                         时培余                                                       201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