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7.00 KB
  • 2021-10-25 发布

新人教版7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件

  • 2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克家 闻一多先生简介 闻一多 (1899 — 1946) ,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1922 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 1925 年 5 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1923 年出版 第一部诗集 《 红烛 》 ,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 1928 年出版 第二部诗集 《 死水 》 ,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 一二 · 一 ” 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臧克家简介 臧克家 (1905-- ) 诗人,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歌和民歌。 1932 年开始写新诗,以一篇 《 老马 》 成名, 1933 年出版了 第一部诗集 《 烙印 》 ,这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 。 此后,他陆续出版的诗集 , 长诗有 《 罪恶的黑手 》 、 《 自己的写照 》 、 《 泥土的歌 》 、 《 宝贝儿 》 、 《 生命的零度 》 等十多部。 地 壳 仰之 弥 高 兀兀 穷年 校 补 锲 而不舍 沥 尽心血 赫 然 炯炯 目光 群蚁排 衙 函 寄 目不 窥 园 迥 乎不同 漂 白 警报 迭 起 气冲 斗 牛 qiào mí wù jiào qiè lì hè jiǒng yá hán kuī jiǒng piǎo dié dǒu 读一读 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 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 想一想 1. 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2. “ 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 ” 或 “ 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第一部分( 1-7 ) 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 “ 说 ” 和 “ 做 ” 。 第二部分( 8-20 ) 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 “ 说 ” 和 “ 做 ” 。 3. 两个部分 答一答 1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他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2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哪些主要成就? 说一说 “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三部著作: 《 唐诗杂论 》 、 《 楚辞校补 》 、 《 古典新义 》 3 、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4 、课文记叙了作为革命者的闻一多的哪三件事? 三件事: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说一说 《 唐诗杂论 》 《 楚辞校补 》 《 古典新义 》 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学 者 革命家 闻一多 三本书 三件事 记一记 1. 闻一多前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 “ 做 ” 了再 “ 说 ” 、 “ 做 ” 了也不 “ 说 ” , 为了表现这一特点,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来证明? 2. 作者选取的这三件事,选择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有什么不同? 三个事例 写作 《 唐诗杂论 》 是从 “ 做 ” 了再 “ 说 ” 这个角度选材的;其它两个事例是从 “ 做 ” 了也不一定 “ 说 ” 角度选材的。其中第一件事详写,后两件事略写。 研一研 第一部分对闻一多先生的叙述中,穿插了生动细致的描写,试用横线画出来并加以分析,说说体现了他哪些精神和品格。 找一找 1. “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 ” , “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 2. “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 ” , “ 头发零乱 ”“ 睡得很少 ” 3. “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 —— 突出了闻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是在于救国 —— 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 —— 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分析下列描写的作用 请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形象。 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废寝忘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治学严谨、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言行一致的爱国者。 说一说 闻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议一议 学者 (前期) 革命家(后期) 潜心学术 硕果累累 嫉恶如仇 勇于献身 说了就做 说(言)做(行)一致 口的巨人 行的高标 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 (不同) (相同) “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 “ 诗兴不作 ” 是文言说法。 “ 作 ” ,起。 “ 诗兴不作 ” 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 20 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 20 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析一析 “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 ” 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 “ 研究 ” 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 “ 钻探 ” ,这个比喻,既形象,又深刻。并且句式也变成 “ 向 …… 钻探 ” ,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 “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 “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这是比喻的说法,表现闻一多为探索救国道路而苦读的目的。自 20 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 1930 年到 1932 年, “ 望闻问切 ” 也还只是在 “ 望 ” 的初级阶段。 ” “ 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 ( 第 2 句就全句而言也是比拟 ) ,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 ‘ 漂白了的四壁 ’ 。 ” “ 它 ” 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 “ 漂白了的四壁 ” 引自闻一多诗 《 静夜 》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 “ 漂白了的四壁 ” ,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 “ 大开光明之路 ” 的意趣一脉相承。 “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 ‘ 何妨一下楼 ’ 的主人。 ” “ 潜心贯注 ” 和 “ 心会神凝 ” 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语言生动形象,富于感情和诗意: 1 、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2 、运用成语或四字短语:使结构整齐, 有节奏感。 3 、运用对句: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 力,富于音乐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