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3 MB
  • 2021-10-25 发布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复习北师大版

  • 5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历史 》 《 七年级 》 ( 上) 第 1 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一、元谋人 1. 距今时间: 约 170 万年 2. 发现地点: 3. 历史地位: 云南元谋 (位于长江流域) 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二、北京人 1. 距今时间: 约 70 — 20 万年 2. 发现地点: 3. 面貌特征: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洞 (位于黄河流域) 还保留着猿的一些特征 4. 用火情况: 5. 生活情况: 使用天然火 过着群居生活 6. 使用的石器: 打制石器 第 1 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三、山顶洞人 1. 距今时间: 约 1.8 万年 2. 发现地点: 3. 面貌特征: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 (位于黄河流域) 面貌和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区别 4. 用火情况: 能够人工取火 四、该注意的其他内容 1. 从猿到人的进化中起了重要作用的是 ______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_____________ 。 _______ 的使用,提高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劳动 人能制造工具 火 第 2 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聚落与氏族含义) 一、半坡聚落 1. 距今时间: 约 6000 多年 2. 遗址地点: 3. 房屋结构: 陕西西安半坡村 (位于黄河流域) 半地穴式房屋( 基训题 ) 4. 主要农作物: 种粟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之一) 5. 饲养的家畜: 6. 生活方式: 猪、狗等 过着定居生活和原始农耕生活 7. 使用的陶器: 8. 生活情况: 彩陶 (陶器是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过着氏族生活 9. 使用的石器: 磨制石器 第 2 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二、河姆渡聚落 1. 距今时间: 约 7000 年 2. 遗址地点: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长江流域) 3. 房屋结构: 干栏式房屋(通风防潮) 4. 主要农作物: 种水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水稻的国家之一) 5. 饲养的家畜: 6. 生活方式: 猪、狗、水牛等 过着定居生活和原始农耕生活 7. 使用的陶器: 8. 生活情况: 黑陶 (陶器是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过着氏族生活 9. 使用的石器: 磨制石器 第 2 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1. 距今时间: 约四五千年 2. 遗址地点: 山东泰安大汶口 (位于黄河流域) 3. 大汶口遗址墓葬差别很大,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随着生产的发展,出现了 私有财产 ,聚落的成员之间出现了 贫富分化 。 第 3 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一、炎帝和黄帝 1. 知道: 炎帝和黄帝 是 ____ 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生活在距今约 ____ 多年前,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 _______ 。 2. 炎帝的贡献: 相传发明了医药和原始农业(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发明了陶器;开辟了集市。 炎帝号称 “ _______ ” , 是 ________________ 的创始人。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图腾。 3. 黄帝的贡献: 4. 知道: 黄河 人文始祖 4000 神农氏 原始农业和医药学 相传 黄帝 造出了宫室、车船、兵器、衣裳和指南车;他的下属官员发明了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黄帝和炎帝曾联合起来打败了 ____ 。后来黄帝和炎帝在 “ _______ ” 展开大战, ____ 战败并归服了 ____ ,二部落走向联合,后来形成了 _____ 的主体。 蚩尤 阪泉之野 炎帝 黄帝 华夏族 第 3 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二、尧舜 “ 禅让 ” 1. 禅让制: 原始社会末期,黄河流域部落联盟民主推举联盟首领的办法。 2. 禅让的情况: 尧 舜 禹 三、大禹治水 1. 方法: 采用 筑堤堵水 和 疏通河道 相结合方法 2. 感人故事: 三过家门而不入 3. 成功的原因: 正确的方法、敬业的精神、依靠人民。 4. 知道: 禹 是传说中的 “ ________ ” ,是禅让制下产生的 _____ 一个部落联盟首领,也是站在 _____ 门槛上的一位伟人。 治水英雄 最后 文明 第 5 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一、夏商西周的更迭 建立时间 建立者 灭亡时间 亡国之君 都城 夏 商 西周 公元前 2070 年 禹 公元前 1600 年 桀 阳城 公元前 1600 年 公元前 1046 年 公元前 1046 年 公元前 771 年 汤 周武王 纣王 周幽王 亳 或殷 镐京 二、其他应注意的知识点 2. 将天下划为 “ 九州 ” ,并铸造象征最高权力的 “ 九鼎 ” 的 人是 :______ 。 1. 我国古代社会进入文明时代是在约 ______________ 。 公元前 21 世纪 禹 3.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 _____ ,它的建立者是 _____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 _______ ,它的建立者是 ________ 。 夏朝 禹 秦朝 嬴政 4. 禹死后,继承王位的是 ______ ,从此, ___________ 代替了 __________ ,开始了 “ ___________ ” 的局面。 启 王位世袭制 禅让制 家天下 5. 商朝的统治稳定下来是在公元前 1300 年 ____________ 之后,所以后代又将商朝称为 _______ 。 殷 盘庚迁殷 6. 商朝发明炮烙之刑,并将自己的叔叔比干挖心处死的 有名暴君是 _________ 。 纣王 7. 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联合 800 多个部落在 _______ 击 败商朝军队,史称 ___________ 。 牧野 牧野之战 8. 公元前 771 年,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灭亡西周的 是 _____ 。公元前 770 年,平王东迁, ______ 建立。 犬戎 东周 第 6 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一、西周的分封制 1. 目的: 为了巩固对周边的统治 2. 内容 ( 1 )周王对诸侯 “ 授民授疆土 ” 3. 主要分封对象: 同姓宗室 ( 2 )诸侯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保卫周王室。 诸侯还要定期朝觐、纳贡、服役和共同抵 御 “ 蛮 ” 、 “ 夷 ” 、 “ 戎 ” 、 “ 狄 ” 的进攻等。 4. 主要诸侯国: 鲁 、齐、 燕 、 卫 、宋、 晋 5. 作用 加强了周王室同各诸侯国之间的联系 ; 密切了西周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开发。 第 6 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二、其他该注意的知识点 1. 夏商西周以 ____________ 区分尊卑等级。 血缘亲疏关系 2. 西周 时的 统治阶级 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被统治阶级 包括 _______________ 。 3. 夏商西周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部门的主要劳动者 是 ________ 。 平民 4. 夏商西周时期,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是 ______ ,他们主 要来源于 ______________ 。他们除了被赏赐、买卖和 做苦力之外,还经常被杀死,用作 ______ 和 ______ 。 奴隶 5. 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 手段 有 ________ 和 _______ 。 战俘和罪徒 周王、诸侯、卿大夫和士 平民和奴隶 祭品 人殉 暴力镇压 礼仪教化 主要 第 7 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一、春秋战国时期(即东周时期) 1. 春秋五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和秦穆公 第一、他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 1. 春秋时期: 公元前 770 年 —— 前 476 年 2. 战国时期: 公元前 475 年 —— 前 221 年 二、春秋五霸 2. 齐桓公称霸 (注意:他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 1 )能够首先称霸的原因 第二、他提出 “ 尊王攘夷 ” 的口号,积极开展外交活动。 ( 2 )霸主地位确立的标志: 葵丘会盟(公元前 651 年) 第 7 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3. 晋文公称霸 二、春秋五霸 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一场战役是 ___________ 。与这场战役有关的一个成语是 ____________ 。 晋楚城濮之战 退避三舍 4. 楚庄王称霸 楚庄王时,楚国大举北上,问鼎中原。后来,楚国在 _ 打败晋国, ________ 一跃成为霸主。 楚庄王 5. 在争霸斗争中遭到彻底失败的是 __________ 。 6. 集中力量向西部戎狄地区发展,称霸西部的是 _______ 7. 越王勾践 灭亡吴国后,他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个霸 主,与他有关的一个成语是 __________ 。 宋襄公 秦穆公 卧薪尝胆 第 7 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1. 战国初年,晋国分为 _____ 、 ____ 、 ____ 三国。 三、战国七雄 韩 赵 魏 3. 合纵: 六国南北联合,共同抗秦。 2. 战国七雄: 4. 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 韩、赵、魏、楚、燕、齐、秦。 连横: 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秦国的张仪、魏国的公孙衍 第 8 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1. 识记表格内容 一、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2. ________ ,铁制工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 ________ ,出现 牛耕 , _______ , 牛耕 得到推广。 3. 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的意义 主要生产工具 耕作方式 史书描述 西周 春秋战国 木石农具 集体耕作 千耦其耘 铁农具 牛耕 公作则迟 ( 锸、锄、耙、铁犁铧) 个体农耕 分地则速 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① 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 ② 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引发了社会大变革。 1. 目的: 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 为了富国强兵 2. 概况 魏国 楚国 韩国 齐国 秦国 改革家 李悝 吴起 申不害 邹忌 商鞅 说 明 首开变法之风 影响最大 吴起 商鞅 李悝 申不害 邹忌 第 8 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1. 原因: 三、秦国商鞅变法 秦孝公初期,秦国还比较落后。 2. 目的: 第 8 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为了富国强兵 3. 主要内容 ①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② 奖励生产;奖励军功。 ③ 承认土地私有 ④ 推行县制 ⑤ 统一度量衡 4. 作用 经过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 概念: 一、甲骨文 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又叫 卜辞 或 殷墟文字 2. 主要发现地: 第 9 课 甲骨文和青铜器 河南安阳小屯村 ① 对研究商周时期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②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4. 注意: 商周时期,铸刻在青 铜器上的文字,称为 铭文或金文 。 3. 发现的意义 ③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渊源关系。 1. 注意: 二、青铜器 商朝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是 _____________ 。 2. 青铜器是 _______________ 的合金。 第 9 课 甲骨文和青铜器 礼器、饮食器、兵器、乐器、工具等 青铜铸造业 铜、锡、铅 3. 种类: 司母戊鼎 编钟 青铜立人像 四羊 方尊 最大 商代蜀文化的代表 1. 简介: 一、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他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是中国第一个办私学的人。 2. 主要思想: 第 10 课 思想的活跃和百家争鸣 “ 仁 ” 和 “ 礼 ” 两部分 ① 主张 “ 有教无类 ” 、 “ 因材施教 ” ②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 “ 当仁不让于师 ” 。 政治主张: ③ 教育格言: “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 ; “ 温故而知新 ” ; “ 不耻下问 ” 等 “ 为政以德 ” 和 “ 以礼治国 ” 3. 教育思想 4.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书是: 《 论语 》 1. 简介: 二、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末年楚国人。他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曾为孔子解答疑惑。 2. 主要思想: 第 10 课 思想的活跃和百家争鸣 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3. 政治主张: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向往小国寡民的社会。 4. 记录老子思想的一书是: 《 道德经 》 1. 原因 三、百家争鸣(战国时期) 2. 战国诸子百家 第 10 课 思想的活跃和百家争鸣 ①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② 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 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学派 代表人物 代表作 主要思想 治国主张 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 墨子 》 墨子 兼爱,非攻 孟子 庄子 韩非 《 孟子 》 《 庄子 》 《 韩非子 》 仁政,民贵君轻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 法治 ” ;中央集权 以 “ 法 ” 治国 以 “ 礼 ” 治国 无为而治 一、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第 11 课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1 、地理位置: 修建时期: 岷江流域 2 、修建 战国时期 修建国家: 秦国 修建者: 李冰父子 分水鱼嘴: 3 、主体工程 分水工程 飞沙堰: 泄洪排沙工程 宝瓶口: 灌溉工程 4 、用途: 用于防洪和灌溉的水利工程 5 、意义 ① 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人称“天府之国”。 ② 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史最久的水利工程。 ③ 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二、神奇的编钟 1 、概念 古代常把几件 铜钟 组合成一 套 ,它们 形状相同 , 大小不一 ,称为 编钟 。 3 、意义 它表明,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 2 、代表: 战国青铜曾侯乙编钟 1. 原因 一、秦的统一(公元前 221 年) 3. 意义 第 13 课 秦帝国的兴亡 公元前 230 年 — 前 221 年 韩赵魏楚燕齐 ① 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②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为统一打下坚实的基础 ③ 长平之战 后,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 2. 过程: ④ 秦王嬴政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正确战略方针。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 秦朝(公元前 221 年 — 咸阳) 秦始皇 千古一帝 1. 原因 二、秦的灭亡(公元前 207 年) 张楚政权 第 13 课 秦帝国的兴亡 ① 秦朝残暴的统治 ② 农民起义的推翻 2. 陈胜吴广起义 (又称大泽乡起义) ① 起义时间: ② 口号: ③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 ④ 结果: 遭到镇压而失败 公元前 209 年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④ 意义: 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3. 注意: 大泽乡起义失败后,各地反秦斗争中涌现出两个杰出领袖 :____________ 。公元前 207 年, _______ 在巨鹿大破秦军主力。 __________ 攻取了咸阳,灭亡了秦朝。 刘邦和项羽 项羽 刘邦 项羽 三、楚汉战争 1 、时间: 2 、结果: 公元前 206 年 — 前 202 年 刘邦打败了项羽 3 、性质: 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战争 4 、成语: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垓下之围;霸王别姬;约法三章。 刘邦 1. 政治方面 一、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 , 维护统一的措施 第 14 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2. 经济方面: 3. 军事方面: ① 确立了 皇帝 至高无上的地位 ② 在中央设立了 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③ 在地方上 废分封、立郡县 。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开灵渠,伐百越;筑长城,击匈奴。 4. 文化方面: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5. 交通方面: 开灵渠;修驰道,车同轨。 1. 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的职责 二、其他知识点 第 14 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2. 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郡的长官称 _____, 县的长官称 ______ 。秦初,将天下划为 _______ 郡。 3. 秦朝实行 “ 车同轨 ” ,规定所有车辆两个轮子之间的距离为 ______ 尺。 ①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 ② 太尉:掌管军事 ③ 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4.______ 的开通,首次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结起来。 5. 在统一文字方面,秦始皇规定以 ______ 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后来,又推行一种新的字体 _______ 。 郡守 县令 36 六 灵渠 小篆 隶书 6. 关于秦长城 二、其他知识点 第 14 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7. 秦朝在统一货币方面,规定以秦国货币 ___________ 为标准样式。 ① 目的: ② 基础: ③ 起止: 为了防御匈奴的进攻 燕、赵、秦三国的旧长城 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圆形方孔钱 临洮 辽东 1. 时间: 一、西汉的建立 第 15 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2. 建立者: 公元前 202 年 刘邦(汉高祖) 3. 都城: 长安 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推进大一统格局的措施 1. 实行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2. 颁布 “ 推恩令 ” ,削弱封国势力 3. 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在地方派遣刺史, 强化监察制度 1. 关于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三、相关知识点的细节问题 第 15 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① 提出者: ② 表现: ③ 影响: 董仲舒 任用精通儒学的人为官 从此,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这种状况延续了两千多年。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三、相关知识点的细节问题 第 15 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2. 关于 “ 推恩令 ” ① 提出者: ② 内容: 主父偃 规定诸侯王除了让嫡长子继承王位外,还可以把王国的封地分封给其他子弟,皇帝封这些子弟为侯,新封的侯国归郡管理。 ③ 作用: 原来的王国被分成许多小侯国,实力大大减弱,无力和中央抗衡,而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自然对皇帝感恩戴德。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 三、相关知识点的细节问题 第 15 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3. 关于 “ 强化监察制度 ” ① 司隶校尉的职责: ② 刺史的职责: 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和皇族的不法行为 监督地方官员,抑制并打击地方豪强。 4._______ 帝时,派 ________ 平定了 “ 七国之乱 ” 。 5._______ 帝时,将全国划为十三个监察区,称为 “ _________ ” . 6._________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办太学和采用年号纪年的皇帝。 汉景 周亚夫 汉武 十三州部 汉武帝 皇帝 时间 目的 作用 第一次 第二次 公元前 138 年 公元前 119 年 为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为了加强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 汉武帝刘彻 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同西域各国的联系。 为西域都护的设置和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一、张骞通西域 第 16 课 秦汉开拓西域和丝路 二、西域都护的设置(汉宣帝时设立) 公元前 60 年 意义: 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时间: 1. 概念 三、丝绸之路 第 16 课 秦汉开拓西域和丝路 2. 路线 3. 交流 西传: 东来: 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汉朝时开通的贯穿欧亚大陆的交通线 这条线上运输最多的是 中国的丝绸 长安 河西走廊 新疆地区 中亚、西亚 欧洲 中国的丝织品;冶铁、凿井和造纸等技术 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 4. 作用: 1. 发明 一、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第 17 课 秦汉时期先进的科技 纸的特点: ( 1 )改进者: 造纸术发明前常用的书写材料: _________ , 人们从 “ _____________ ” 中得到启示,发明了纸。西汉早期的纸是 ________ 。 2. 改进 ( 2 )改进后的造纸术: 竹木简或帛 东汉时期的宦官 蔡伦 便于书写、携带;经济实惠 西汉前期 积飘絮成絮片 麻纸 原料的来源扩大了,造纸的成本降低了,纸的产量和质量提高了,纸的使用普遍了 (公元 3 — 4 世纪)。 人们称改进后的纸为 “ 蔡侯纸 ” 1. 生活的时期: 二、 “ 医圣 ” 张仲景 第 17 课 秦汉时期先进的科技 是一部临床医学著作;有 “ 众方之祖 ” 之称 ; “ 人工呼吸 ” 等急救方法最早见于此书。 东汉时期 2. 著作: 《 伤寒杂病论 》 这部巨著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1. 生活的时期: 三、 “ 神医 ” 华佗 东汉时期 2. 擅长: 针灸和外科手术 3. 医学贡献: 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 “ 麻沸散 ” 4. 发明保健体操: 五禽戏 四、汉代数学成就 第 17 课 秦汉时期先进的科技 1. 《 周髀算经 》 成书时期: 提出了几何学中: 2. 游珠算盘 是 ________ 的雏形 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工具 3. 《 九章算术 》 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 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西汉时期 勾股定理的一个特例 地位: 珠算 成书时期: 东汉时期 地位: 一、佛教东来 第 18 课 秦汉时期昌盛的文化 1. 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时间: 4. 佛教的基本教义 西汉末年 丝绸之路 2. 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路线: 3. 东汉初年, _______ 派使臣到天竺求佛法,促进了佛教在我国的传播。与之有关系的故事是 ___________ 。他还在洛阳建造了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 _________ 。 佛教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认为人生是 痛苦 的,只有 忍耐 眼前的一切痛苦, 信奉佛教 , 努力修行 ,才能在 来世 得到 幸福 。 5. 佛教传播的影响 佛教的传播,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因素,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 白马驮经” 汉明帝 白马寺 二、道教兴起 第 18 课 秦汉时期昌盛的文化 1. 知道: 3. 基本教义 道教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宗教 东汉后期,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道家思想相结合,形成了道教。 2. 产生: 4. 了解: 道教宣扬通过修身养性和炼丹服药,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道教的基本教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注现实、重现世 的特点。 6. 东汉以后,思想界逐渐形成了以 _____ 为主, ___ 、 ___ 、 ___ 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 儒 佛 道 儒家 5. 了解道教名山: 青城山和武当山等 三、 《 史记 》 第 18 课 秦汉时期昌盛的文化 1. 作者: 3. 体例: 司马迁 (生活于西汉武帝时期) “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 目的: 4. 叙事范围: 6. 影响: 5. 特点: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 3000 年的历史 体例完备,史料翔实,叙事简洁,文笔生动。 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 四、秦始皇陵兵马俑 (被誉为 “ 奇迹 ” ) 1. 地位: 反映了秦朝雕塑艺术的高超水平 3. 精神风貌: 开拓进取 2. 组成: 由步兵、骑兵和车兵组成 一、两场以少胜多的关键性战役 第 20 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战役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战术 特点 影响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200 年 208 年 曹操 和 袁绍 曹军 和 孙刘联军 曹操取胜 曹操失败 火烧军粮 火烧战船 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二、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 第 20 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国家 建立者 建立时间 都城 灭亡时间 魏 蜀 吴 曹丕 刘备 孙权 220 年 221 年 222 年 洛阳 成都 建业 266 年 263 年 280 年 魏 蜀 吴 第 20 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三、其他方面的知识点 “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 这是东汉名士许邵对 __________ 的评价。 曹操 2. 熟悉有关他的诗作 《 龟虽寿 》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观沧海 》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第 20 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三、其他方面的知识点 《 蜀 相 》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 熟悉下列诗作: 回答:诗中的 “ 蜀相 ” 是 ________ 。和他有关的成语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诸葛亮 三顾茅庐;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第 21 课 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 1 .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2 . 南方修建了许多水利设施 3 .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还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4 . 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 5 . 南北人民的辛勤劳动 一、人口南迁 1. 注意: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 _____ 。西汉时全国大部分人口分布在 __________ 。 2. 概况: _______ ,北方人口开始南迁。 ________ ,形成南迁浪潮。 3. 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汉末年,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南方比较安定。 西晋后期,西北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推进。 北方 黄河流域 东汉末年 西晋后期 三、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1. 农业的发展 ( 1 )开辟出大量的湖田 ( 2 )普遍实行麦稻兼作 2. 手工业的发展 ( 1 )纺织业 ( 2 )冶铸业 三国时期:蜀锦驰名 东晋后期:织锦业迅速发展 发明了灌钢法 ( 3 )制瓷业 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具 3. 商品经济的 初步发展 城市繁荣 建康 城人口百万,是当时经济最活跃的一个都市。 第 22 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一、内迁的 “ 五胡 ” : 匈奴、鲜卑、羯、氐和羌 二、北魏的建立: 386 年,由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定都平城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 439 年 三、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 1 )背景 : 北方出现民族汇聚 改穿汉服;学说汉语;采用汉姓;与汉人通婚 ( 2 )措施 迁都洛阳( 494 年) ( 3 )影响 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原文化得到丰富和发展 第 23 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一、祖冲之: 是南朝宋、齐之际著名的科学家 二、科技成就: ( 1 )数学方面 计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在 3.1415926 和 3.1415927 之间 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比欧洲人早了约 1000 年。 ( 2 )天文方面 测定出一年的实际天数(为 365.24281481 天) ( 3 )机械制造 创制了“千里船” 复制成功指南车 第 23 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三、贾思勰: 是北朝北魏和东魏时期著名的农学家 四、科技著作: 著有 《 齐民要术 》 ( 1 )主要内容 书中介绍了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方法,以及畜牧、捕鱼、食品酿造和加工技术。 ( 2 )地位 该书反映了当时我国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水平,其中有许多技术直到现在还在应用。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 第 23 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五、郦道元: 是北魏时期杰出的地理学家 六、科技著作: 著有 《 水经注 》 ( 1 )主要内容 ( 2 )地位 书中生动详细地记录了 1250 多条大河流的走向,以及河流沿途的山川和城镇的地理沿革、物产、矿藏、风土人情、建筑名胜、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 该书既是一部优秀的地理学著作,同时又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 从该书中,我们可得知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石油资源的国家。 第 24 课 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一、王羲之及其书法成就 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1 、王羲之: ( 1 )书法特点 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美称 ( 2 )代表作 《 兰亭序 》 (号称天下第一行书) 2 、书法成就 《 黄庭经 》 第 24 课 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二、顾恺之及其绘画成就 东晋时期著名的绘画家 1 、顾恺之: ( 1 )绘画特点 主张“以形写神”,注重点睛传神。 ( 2 )代表作 《 洛神赋图 》 (山水画) 2 、绘画成就 《 女史箴图 》 (人物画) 第 24 课 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三、石窟艺术 结合了雕塑和绘画特点 1 、特点: 2 、地位: 体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高的艺术成就 3 、知道: 它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 4 、代表作 ( 1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 2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