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5 MB
  • 2021-10-25 发布

七下语文23课登上地球之巅

  • 3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国的梦想 中国人一直以来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登上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 谁能说说你印象中的珠穆朗玛峰? 23 ﹡ 登上地球之巅 地球之巅 —— 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风光 从万米高空俯瞰珠穆朗玛峰 珠峰夜景 壮观的珠穆朗玛峰北侧 壮观的珠穆朗玛峰北侧 其北坡被许多登山家认为“连飞鸟也无法飞过”,是一条“充满死亡的路线”。  珠穆朗玛峰 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两国边界、海拔 8848.13 米,是喜马拉雅山的主峰,也是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在藏族神话中被认为是五位仙女中的第三女神。她是 万山之尊、地球之巅 。   1953 年 5 月 29 日上午 11 时 30 分 , 新西兰登山家埃德蒙 · 希拉里和尼泊尔夏尔巴人丹增 · 诺尔盖 ,克服千难万险,从珠穆朗玛南坡携手登上顶峰,完成了人类登上地球之巅的梦想。   珠穆朗玛峰, 峰高势伟,地理环境独特 ,峰顶的最低气温 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 。山上一些地方常年积雪不化,冰川、冰坡、冰塔林到处可见。峰顶空气稀薄,空气的含氧量只有东部平原地区的四分之一,经常刮七八级大风。 十二级大风也不少见。风吹积雪,四溅飞舞 ,弥漫天际。珠峰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很早就为人们所瞩目。 攀越冰裂缝 攀登 1. 速读课文,复述故事,提高学生概括课文的能力。 2. 学习抓住特点进行生动的景物描写。 3. 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 郭超人 (1934—2000) ,男,湖北武穴人,汉族,中共党员,高级记者, 1956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先后任新华社西藏分社、陕西分社、四川分社记者、副社长,新华社秘书长、副社长。 1992 年 11 月起任新华社社长。 70 年代采写的 《 驯水记 》 歌颂了中国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伟大业绩,在陕西采写的 《 安康调查 》 揭露了“四人帮”在农村推行极“左”路线的弊端。已出版的新闻作品有 《 向顶峰冲刺 》《 西藏十年间 》《 万里神州驯水记 》《 时代的回声 》 等。  1960 年 5 月 25 日,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从北坡攀援而上,踏过千年冰雪,翻过万丈巉岩,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作者当时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地了解到这次登山活动过程中的许多感人故事。登山成功后,作者以最快的速度写成长篇通讯报道 《 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 》 并发表。这篇课文就节选自这篇通讯。 一、读一读: 缭 绕 砭 骨 履 践 匍 匐 崔 巍 滞 留 窒 息 冰 镐 余 暇    耸 立 liáo biān lǚ wēi zhì zhì sǒnɡ pú fú xiá ɡǎo 二、记一记 养精蓄锐: 崔 巍: 异口同声: 齐心协力: 勇往直前: 斩钉截铁: 养足精神,积蓄力量。 形容山高大雄伟。 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思想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1. 快速默读,先复述课文,再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再读课文,把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划分成几个阶段,在原文中标记出来,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几个阶段。 一、登山队出发。 登山队的大本营 攀登 复述课文 第二台阶 1960 年登顶的三位英雄 二、突击主峰 1. 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 中国登山队员王富洲、屈银华、贡布于 1960 年 5 月 25 日凌晨登上地球之巅 —— 珠穆朗玛峰 。 a 、刘连满甘作人梯,帮助其他队员登上了第二台阶。 b 、黑夜中,由于缺氧,刘连满留下,其余三人以最快的速度奔向顶峰。 c 、处于半昏迷状态的刘连满冒着生命危险将氧气留给他人,并写下了感人的短信。 d 、三位登山队员果断抛掉空氧气筒,开创人类历史的无氧攀登。 e 、完成由北路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 2. 再读课文,把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划分成几个阶段,在原文中标记出来,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几个阶段。 1. 登珠峰的英雄遇到哪些困难?他们是靠什么来战胜的? 2. 登顶成功,只是文中介绍的这四个人努力的结果吗?请说明原因。 3. 本文叙事,详略得当,说说文章重点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详写? 一、研读文本 山路陡峭 天气严寒 身体虚弱 高山反应 缺乏氧气 黑夜登山 靠坚强的意志、 坚韧的毅力、 团结合作、 敢于牺牲的精神 来战胜 1. 登珠峰的英雄遇到哪些困难?靠什么来战胜? 遇到的 困难 2. 登顶成功,只是文中介绍的这四个人努力的结果吗?请说明原因。 单从课文来看,好像就只是这四个人的登山故事,但联系全篇通讯来看,三位队员最后的胜利,是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结果,是集体主义精神的胜利。假如没有二百多名队员和服务人员的前期的大量工作,没有几次集体的适应性行军,打通通向珠峰的关键性道路,则三位队员绝没有可能取得登顶的胜利。 3. 本文叙事,详略得当,说说文章重点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详写? ( 1 )详写征服 “ 第二台阶 ” 的经过。因为这一 “ 台阶 ” 被外国探险家认为是不可逾越的, 1924 年英国赫赫有名的登山家马洛里和欧文就是在这一带失踪的。中国登山队员逾越 “ 第二台阶 ” 表现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表现了他们团队协作的精神。 ( 2 )详写刘连满同志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表现他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 默读写王连满的段落,思考:文章集中写了王连满哪些事例?你觉得王连满是怎样一个人?文章为什么单用了两个段落来突出写他一个人? 二、人物分析 写了三件事:甘当人梯;放弃登顶;留下氧气。他是一个默默奉献、顾全大局、勇于牺牲、意志顽强的人。王连满的身上,集中了登山队群体的优秀品质,单写他,是通过对他的典型描写,来表现以他为代表的登山队群体的精神风貌。 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找出来并体会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 作者除了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不时描写美丽的珠穆朗玛峰的景色如: “ 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 ( 第 1 段 ) “ 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 ( 第 17 段 ) 三、环境描写 “ 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 ” ( 第 18 段 ) 等。 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色。这在阅读效果上可称为一张一弛,给人美的享受。 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困难与折磨对于人来说 , 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 , 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 , 煅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 —— 契诃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