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七年级上感受大数 4页

  • 24.49 KB
  • 2021-10-25 发布

冀教七年级上感受大数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3.5 感受大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借助自己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感受大数,发展数感,能借助计算器处理较复杂的数据。‎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从身边较熟悉的事物出发,将大数与熟悉事物进行比较,经历数据的处理过程。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决策与预测,从多种角度去感受大数,进而发展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环保意识,从小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借助自己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感受大数,发展数感,能借助计算器处理较复杂的数据。‎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获得有关数据,整理数据利用计算器处理数据,将大数与现实生活的情景联系,感受大数,发展数感。‎ 教材分析:学生在对生活中事物的接触和感受中,已经具有一定的数感,但面临较大的数时,往往不能具体,深切的感受到底有多大,在这节课里,学生将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感受数据的过程,通过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比较,衡量、具体深切地感受大数,从而发展数感。‎ 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生活素材,权衡之下,对材料中的小组活动做适当的增减,选择学生更喜欢的,更感兴趣的事物,同样也考虑选择了课堂内的可操作的小组活动,其它的留在课后,甚至有的数据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便于将课堂延伸到课外。‎ 教学方法:引导、启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1‎ 教具:多媒体、尺子、计算器。‎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 设 情 境 引 入 课 题 一、 小游戏 根据提供的信息,猜猜这些信息反映的是哪一件事情:‎ 信息一:这是一件令全国都振奋的事情。‎ 信息二:它发生在‎2001年7月13日。‎ 信息三:它的举办体现了一种精神。‎ 信息四:它将在2008年举行,地点是北京。‎ 学生在教师说出信息的过程中自由回答,直到学生回答出申奥成功这一件事。‎ 把游戏引入课堂,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提高兴趣,并增强竞争意识和探究的欲望。‎ 创 设 情 境 引 入 课 题 二、播放纪录片(申奥成功时的情景)‎ 通过激动人心一刻的回放,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创设合适的问题的情景,同时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创 三、申奥在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努力下获得成功,这意味着我国将面临很好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这里边涉及一些大数:‎ 通过奥运这个引人注目的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参 设 情 境 引 入 课 题 ‎2008年以后的几年里,每年将会有100余万人到中国旅游,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汇集运动员、记者和观众800余万人,承办奥运会将给北京带来8000亿元人民币的新增投资,为了能举办一个“绿色奥运”,北京在治理环境上花费了1000亿元人民币,仅基础设施的投资就高达2800亿元人民币。‎ ‎(板书:3.5感受大数)‎ 与学习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拓宽知识范围,从而增强爱国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 组 织 活 动 一 创设情境一:‎ 请测量一下你的数学课本的厚度,如果将100万册这样的数学课本摞在一起,大约有多高?比珠穆朗玛峰高吗?‎ ‎(教师注意观察各小组活动的情况,并给予适当的说明和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对学生的结论作出评价)。‎ 课堂小实验:提供从高度感受100万的另一个场景:‎ 一百张面值为100元的新版人民币大约厚‎0.9厘米,若将一亿元面值为100元的人民币摞在一起,它的高度有我们的教学楼高吗?‎ 四人为一小组,分工:两人计算,一人记录,一人组织,并展示小组成果,每小组派代表展示讨论合作所得的成果。‎ 学生讨论完成,通过与自己看得见的教学楼的高度比较,更深切地感受大数。‎ 让学生从高度这个角度感受大数100万。‎ 组 织 活 动 二 创设情境二:‎ 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约为‎1200米,它每天都步行上学,请你估算一下:在三年的时间里,他往返于家与学校之间的总路程大约有多少千米?这个路程相当于从你家到哪个城市的距离?‎ 课堂小实验:提供从长度感受大数的另一场景:‎ 用你自己张开双臂的长度,来估算13亿中国人手拉手的长度,若地球赤道一周的长约为‎4万千米,那么13亿人手拉手能绕地球几圈?‎ 学生按小组活动:‎ 估算计算结果,并通过自己所熟悉的另一城市的距离到所住家的距离来形象感受大数。‎ 四人为一小组,分工:两人计算,一人记录,一人组织,并展示小组成果,每小组派代表展示讨论合作所得的成果。‎ 让学生从长度这个角度感受大数。‎ 课堂小实验可以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实际测量自己的臂长再次感受大数。‎ 组 织 活 创设情境三:‎ ‎1989年,日本学者用计算机花67小时13分钟将π值算到小数点后5.3687亿位,小华在计算机上敲打数字的速度约为3.2×102个/分。按这样的打字速度,请你算一算:小华大约用多长时间能打完π的这个近似值的所有数字?‎ 学生可以先通过猜测,然后通过小组计算验证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从而感受大数。‎ 让学生从时间的角度感受大数。‎ 动 三 课堂小实验:‎ 提供从时间感受大数的另一场景:‎ 一位出纳员数钱的速度是1.62×104张/时,按每天数6小时计算,若让这位出纳员数一遍一亿元面值为100元的人民币,她大约要数多少天?‎ 组 织 活 动 四 创设情境四:‎ 某市在学生中开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活动”提倡每人每天节约0.3升水,若该市有80所学校,请依照我校在校生的数量估算该市全体学生一年的节水总量。‎ 课堂小实验:提供另一场景:‎ 一个塑料袋丢弃在地上占地面积大约是0.2平方米,那么100万个旅客每人丢一个塑料袋会污染多大的面积?‎ 学生可以先通过猜测,然后通过小组计算验证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从而感受大数。‎ 让学生从节约环保的角度中感受大数,增强节约环保意识。‎ 组 织 活 动 五 创设情境五:‎ 让学生自己举出身边的大数,通过交流设计出估算方案。‎ 学生按小组讨论完成。‎ 学生从不同角度设计方案,多角度多方位的感受大数,教师给予适当的鼓励引导和表扬。‎ 感 悟 与 小 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悟?‎ 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教师参与互动并给与鼓励性的评价。‎ 让学生自由发表学习心得,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课 后 作 业 自己列举生活中的大数并设计出估算方案与同伴比一比,看谁的方案更能让人深切的感受大数。‎ 开放性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把数学知识的学习及应用与其他方面的知识结合起来,在提高其动手、动脑能力的基础上,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与生活的道理。‎ 附:板书设计 ‎3.5感受大数 ‎1、从高度角度感受大数。 3、从时间角度感受大数。‎ ‎ 2、从长度角度感受大数。 4、从节约环保角度感受大数。‎ 教学反思:‎ 数感不是抽象的概念,它是一个具体的体验,经历和感受,只有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才能获得,通过对节约环保等现实生活中的数据的处理和感受,让学生学会在处理达数时用恰当的估算方法,收集整理和描述,在此过程中感受大数,增强数感,学会与他人合作,为以后统计知识的学习作必要的准备。通过对具体事例的数据体验,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体会到数学是有意义的,是现实的。通过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