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1.57 KB
  • 2021-10-25 发布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繁星课件新人教版

  • 3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课 01 繁星 ——巴金 作者简介 巴金,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生 于四川成都。建国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 主席、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联主席,《收获》 主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 》《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火》,中篇小说《憩园》《寒夜》,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 们》《友谊集》《随想录》,散文、小说、特写集《新声集 》《赞歌集》,还有不少短篇小说、童话、杂文等。 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选自巴金的《海上杂记》。1923年,19岁的巴金和三哥毅然冲 破封建家庭的樊笼到了上海、南京,考入东南大学附中补习班。在学习期间, 他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著名的“五卅”运动对他影响较大,他的民主思想得 到进一步发展。1927年1月15日,他乘法国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卫惠林 同行,先后同船的中国学生共计9人。他去法国是为了学习经济学,“向西方 找真理”,进一步研究无政府主义理论,考察欧洲的社会活动。法国既是无政 府主义的发源地,也是当时欧洲的政治流芳者的庇护所。2月18日,“昂热号 ”邮船抵达马塞。19日巴金抵达巴黎。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海行杂 记》38则。《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记,写于1927年1月。 品味语言 寻找虚写景物的句子,模仿课文的写法,按照句式也写一段这样的话。 例句:渐渐地_______,我仿佛看见_______,我仿佛听见_______,我觉得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1:渐渐地天开始蒙蒙亮,我仿佛看见隐隐的日头,我放佛听见山上的钟声,我 觉得幸福的一天又要马上揭幕。 品味语言 寻找虚写景物的句子,模仿课文的写法,按照句式也写一段这样的话。 例句:渐渐地_______,我仿佛看见_______,我仿佛听见_______,我觉得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2:渐渐地我的思绪飘向了海边,我仿佛看见湛蓝的天空上海鸥在自由自在地飞 翔,我仿佛听见大海雄壮的歌声,我觉得自己就像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沉寂在久违 的安逸里。 品味语言 为什么三次看星空的情景和感受会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第一次“望着星天……母亲的怀里似的”。表达母亲的怀抱总给人以温馨的, 表达了依恋之情。 解析:随着作者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对星空的关擦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品味语言 为什么三次看星空的情景和感受会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和我谈话一样”表达了与星之亲密、投机的伙 伴之感。 第三次“我望着那许多……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写出了海上望星的无比舒心、 安详和陶醉的感受,以及与星的知心之情。 作者在第三段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充分渲染了海上之夜的柔美、静谧 和奇妙,试找出来,分析其妙处。 1.“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妙处:这一句运用比喻修辞,将“我”的眼睛模糊时所见的无数星星摇摇欲坠的 情态,比做“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十分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品味语言 2.“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妙处:这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海上星空的静谧梦幻、令人亲近 的特点,写出了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产生无穷的遐想。 妙处:这一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渲染了海上之夜的种种美 感。 品味语言 知识应用 如果你来到大海边,面对碧海蓝天,你会产生哪些联想和想象?请你以“ 大海,你像……”为题,写一段抒情性文字,字数150字左右。” 【写作示例】 一望无垠的大海给人期盼,给人美感,给人温暖的母爱。 大海,你像母亲。虽然有时你会卷起浪花,显示威严,但大多数时候,你是温柔恬 静的。你用暖暖的心扉,激起我们的欢歌笑语。 大海,你像母亲。你用宽大的身躯为海洋生物撑起一个温暖的家,同时也为人类提 供了丰富优质的水产品,让人们可以尝到海鲜的美味。但你也充满了神秘,人类正 在探究你的奥秘。 大海,你像母亲,给人温暖,给人欢笑,给人乐趣。 大海,有你的地方,欢乐无处不在,温暖无处不在,有你的地方,母爱无处不在。 品味语言 1.本文写于作者1927年赴法留学的轮船上,背井离乡,勤工俭学,无所依 靠,前路未卜。孤寂忐忑中,作者为什么写出了这么优美的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星星像母亲如朋友,就是作者记忆中的星空的样子,而作者能够克制地表达自己的 思乡之情,依恋母亲的感情,借描绘星空的美景也宽慰了自己那颗孤独落寞的心。 品味语言 2.课文最后一段写数颗星辰如“巨人”般在前进着,这样的描写能令你想 到些什么?大胆调动起自己的想象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味语言 结合当时的写作时间,那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如沉睡的雄狮,奔跑着的巨人的形象 无疑寄托了作者的美好心愿,希望祖国强大起来,大踏步地前进 文章结构 次数 时间 地点 情景 感受 第一次 第二次 从前 三年前 家乡 南京 密密麻麻的繁星 静寂的夜,一片菜 园,星群密布的蓝 天 深蓝色的天空里悬 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 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好像他们就是我的朋友,他们常 常在和我说话一样。 “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 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 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 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那四颗明亮的星是头,下面的 几颗……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第三次 如今 在海上 板书设计 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就是在文章中既有对事物作实际的描述,又有对事物作虚拟想象的描述 的写法,“实”与“虚”是相对而言的。所谓实写,就是写眼前所见所闻;所谓虚写, 就是写想象中的事物。 虚实结合的作用: (1)使作品的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内容更加丰富。 (2)使作品描写的意境既开阔又深邃,既明朗又含蓄。 【例】赏析贾岛《寻隐者不遇》中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解析】实写就是眼前所见所闻,诗歌实写与童子的对话。虚写就是想象中的事物, 诗歌虚写隐者的行踪 【参考答案】作者实写了与童子的对话,而把“问”的内容省去,更没有介绍隐者 的行踪,但透过画面,我们能感受到那山中缥缈的云雾、隐者的闲适高雅,以及作 者本人悠然恬淡的心境。这种以实写虚的手法也可以称为是诗歌中的空白艺术,它 是通过有限的问话表现了无限的闲适之情。 知识点梳理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实战演练】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下面这首诗。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 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讲评】这首诗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 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和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 统一,人们自由来往的渴望。 知识点梳理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二:联想与想象 1.联想 联想是指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这两个事物之间一般有相似的特点或者是 相关的方面。 主要类型: (1)相似联想。由事物的相似性,产生联想。如:春雨与夏雨。 (2)相反联想。由一事物联想到与之相对立的事物。如:描写晴空景色,联想 到了阴雨天的景象。 (3)相关联想。由一事物联想到与之有关的事物。如:描写春回大地,万象更 新,联想到了春风、春雨等。 知识点二:联想与想象 2.想象 想象是在原有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创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比如,当你听到一首优 美的乐曲,你会想到美丽的草原、蓝蓝的天空。这时你头脑中的影像,就是你想象的结 果。这也是“虚写”的一种方法,但“虚写”一般是与“实写”相对应来说的,若全篇 为想象,则只能说是“想象”,而不能说是“虚写”。 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二:联想与想象 2.想象的作用 (1)更自由地展现作者理想(意想)中的各种情景(包括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 丰富诗文内容。 (2)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 (3)能淋漓尽致地表达作者所要抒发的思想感情。既可表达委婉真切的思想感情, 又可表达强烈激昂的思想感情。 知识点梳理 【例】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一诗中是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试分析其作用。 【解析】本文是考查学生对联想和想象这两个概念的了解和掌握。 【参考答案】在本诗中,诗人根据“街灯”和“明星”的相似点──星星点点,由 街灯联想到明星,又由明星联想到街灯,既描绘了迷人的夜景,又暗示了对光明未 来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顺着这一联想,诗人在后三节进而展开想象:天上 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着珍奇物品,天上牛郎织女过着自由自在、幸福美满的 生活。这样,将虚构的“仙境”与现实生活相融合,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对 理想的追求。 知识点梳理 【实战演练】在你的眼里,“0”是什么?请根据自己的想象,仿照例句的形式写一个 类似的句子。 例句:“0”是一只空杯,等待你用创造的双手去斟满美酒;“0”又是一个绝望的陷阱,是意志 消沉者的滴滴悔恨的泪珠。 【参考答案】:“0”是一只前进的车轮,等待着你用开拓的精神去推动;“0”又是 无数作者的锁环,是懦弱者的一只救生圈。 知识点梳理 课后习题 一.基础训练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半明半mèi( ) 摇摇欲zhuì ( ) yíng( )火虫 李fèi( )甘 2.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纳凉( ) 静寂( ) 深蓝( ) 模糊( ) 仿佛( ) 清楚( ) 昧 坠 萤 芾 乘凉 宁静 湛蓝 朦胧 似乎 清晰 课后习题 一.基础训练 3.填空。 (1)巴金原名 ,字 ,现代著名的 、 。他的主要作品 有《爱情三部曲》: 、 、 ;《激流三部曲》: 、 、 ;《繁星》选自 ,体裁属于 。 (2)海上的夜是 的,是静寂的,是 的。 李尧棠 芾甘 小说家 散文家 《雾》 《雨》 《电》 《家》 《春》 《秋》 《巴金选集》 散文 柔和 梦幻 二.结合课文,回答问题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参考答案】:拟人化地写照夜空中的星星,表达了作者漂流在外的孤寂情怀。 【讲评】此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此题要求学生分析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解 答时,先要结合课文,明确句子内容,然后根据要求分析句子的感情。 “许多认识的星”,可见星星成了“我”的老朋友,它们仿佛通人性,慰藉“我” 漂流在外的孤寂情怀。 课后习题 三. 请分析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并说说它的好处。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 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用了排比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海上的夜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海 上的夜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课后习题 四.仿句练习 望着,我就,仿佛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望着星天,我就会陷入无限假想,仿佛回到了色彩斑斓的童年似的。 示例二: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似的。 例句: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课后习题 五.阅读短文《星》片段,完成第1~3题。 课后习题 我明白这个比利时某车站小雇员 a 的心情,好些人都这样地对蓝空的星群讲过话。他们都是人 间的不幸者,星星永远给他们以无上的安慰。 在上海一个小小舞台,我看见了屠格涅夫笔下的德国音乐家老伦蒙。他或者坐在钢琴前面,将最 高贵的感情寄托在音乐中,呈现给每一个人;或者立在蓝天底下,摇动他那白发飘飘的头;用 b 的 调子说着:“你这美丽的星星,你这纯洁的星星。”望着蓝空里眼瞳似的闪烁着无数星子,他的眼睛 湿润了。 在我的天空里星星是不会坠落的。想到这我的眼睛也 c 了。 1.依次填入文中a、b、c三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A.哀诉 赞叹 润湿 B.哀诉 凄切 闪亮 C.欣喜 凄切 润湿 D.欣喜 赞叹 闪亮 2.凝望星星,小雇员、老伦蒙和作者的感受相同之处是什么?“在我的天空里星星是不 会坠落的”,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以“星”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相同之处是都感到无上的安慰。表现出作者存在着信心和希望。 【参考答案】痛苦中的安慰,黑暗中的希望,而这安慰和希望是永存的。 课后习题 C 考点一:虚实结合 【例】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怎样体现虚实结合呢? 【解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面上是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乱草遍 地、林木苍苍的实景,但这景中却蕴含着诗人对于国破家亡无限悲痛忧怨之情, 忧国思家之意。 【参考答案】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面上是写国都沦 陷,城池残破,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实景,但这景中却蕴含着诗人对于国破家 亡无限悲痛忧怨之情,忧国思家之意。作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写景是实,抒 情是虚,这又是诗歌中常用的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写法。 中考在线 【实战演练】(中考题)阅读《唐雎不辱使命》片段,回答文后问题。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 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此段采用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实写秦王,虚写唐雎。请结合选段分析这样写的好 处。 【讲评】实写秦王,塑造了一个色厉内茬、外强中干、被骄横凶残掩盖着的纸老虎形象,并以此 衬托出唐雎临危不惧、机智果敢的伏虎英雄形象。 另外,由于唐雎大义凛然的鲜明形象在前面文段已完成了塑造,再写则会画蛇添足。这样写使人 物形象更加鲜明,使文章详略更加得当。 中考在线 考点二:常见修辞手法 【例】下面一句话属于一般性的描写,请发挥你的想象,增加一些词语或句子, 使用夸张、拟人的手法,使其传达出一种炎热难耐的意境。 盛夏的中午,太阳发着光,树上的蝉儿鸣叫着,小草立在路边。 盛夏的中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考在线 考点二:常见修辞手法 【解析】这是一道近似于扩写句子的试题,要求考生把一个一般性描写炎夏的句子, 用上夸张、拟人的手法,添加一些词语和句子写出其“难耐”的炎热程度来。解答这 道题,考生必须在给定的句子基础上做,要用上夸张、拟人两种手法,展开丰富的联 想,把炎热难耐的盛夏中午写具体、写生动。 【参考答案】盛夏的中午,太阳发着刺眼且毒辣辣的白光(使人眩晕),树上的蝉儿 烦躁地声嘶力竭地鸣叫着,小草耷拉着头(脑袋),无精打采地立在路边。 中考在线 中考在线 【实战演练】下列句子使用修辞错误的一项是( ) A.(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B.(排比)徜徉在古诗的海洋里,陶渊明的悠然遐思,李太白的潇洒飘逸,杜子美的济 世情怀,岑嘉州的边塞放歌,无不让人荡气回肠。 C.(比喻)大家都很喜欢她,因为她长得好像明星刘亦菲。 D.(反问)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C 【讲评】此题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学生的修辞运用能力。解答此题可按如下步骤:一 是品读相关句子;二是根据平时积累的修辞知识,判断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三是与句 子前所写的修辞手法进行比照确定正误。此题C句出现 “好像”一词,通过分析可知, 此处的“好像”在句中起比较的作用,不构成比喻。因此,此题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