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0.88 KB
  • 2021-10-26 发布

2019-2020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鹿阜中学七年级(上)月考地理试卷(9月份)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2020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鹿阜中学七年级(上)月考地理试卷(9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 ‎1. 下列关于地球的形状,正确的是(        ) ‎ A.地球的形状是正球体 B.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C.地球的形状是椭圆形 D.地球是一个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 ‎ ‎2. 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认识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④③②① D.②④①③‎ ‎ ‎ ‎3. 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时,总是先看到船的桅杆,再看到船身,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 A.海平面的上升 B.太阳的东升西落 C.地球是一个球体 D.地球绕太阳公转 ‎ ‎ ‎ ‎4. 读图,回答(1)~(3)题。 ‎ ‎(1)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的形状是规则的正圆球体 B.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C.地球赤道周长约8万千米 D.地球的形状是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球体 ‎ ‎ ‎(2)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最确切的是( )‎ A.天圆地方 B.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C.球体 D.圆形 ‎ ‎ ‎ ‎(3)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 A.6731千米 B.6378千米 C.6357千米 D.6371米 ‎ ‎ ‎5. 关于地球的大小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的平均半径6357千米 B.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 C.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万平方千米 D.地球的赤道半径短于极半径 ‎ ‎ ‎6. 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C.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D.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 ‎ ‎ ‎7. 下列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②赤道是划分南纬和北纬的界线   ③赤道是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 ‎ ‎8. 地球上最长的一条纬线是(        ) ‎ A.北极圈 B.赤道 C.本初子午线、 D.北回归线 ‎ ‎ ‎9. 在地球仪上既位于东半球,又属于西经度的范围是(        ) ‎ A.0°向西至20°W B.0°向东至20°E C.180°向东至160°W D.0°向东至100°E ‎ ‎ ‎ ‎10. 中纬度是指(        ) ‎ A.0°~30° B.23.5°~66.5° C.30°~60° D.60°~90°‎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 ‎ ‎11. 地球上赤道以北和以南称为北纬和南纬,本初子午线以东和以西称为东经和西经,下列表示北纬、南纬、东经、西经的英文字母,顺序正确的是( ) ‎ A.S、N、E、W B.N、S、W、E C.E、W、N、S D.N、S、E、W ‎ ‎ ‎12. 读图,根据B点的位置完成(1)~(4)题。 ‎ ‎(1)B 点的经纬度是( )‎ A.15°N,70°W B.70°S,15°W C.70°N,15°W D.70°S,15°E ‎ ‎ ‎(2)B点位于高、中、低纬中的( )‎ A.低纬度 B.中纬度 C.高纬度 D.都不属于 ‎ ‎ ‎(3)关于B点经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B.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 C.位于南半球和东半球 D.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 ‎ ‎ ‎ ‎(4)B点位于五带中的( )‎ A.热带 B.南温带 C.北寒带 D.南寒带 ‎ ‎ ‎13. 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 A.赤道 B.0°和180° C.20°W和160°E D.20°E和160°W ‎ ‎ ‎14. 图中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五带划分 D.季节变化 ‎ ‎ ‎15. 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转、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B.自转、公转的周期都是一天 C.昼夜更替现象与自转无关 D.四季变化与公转无关 ‎ ‎ ‎16. 下面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 A. B. C. D.‎ ‎ ‎ ‎17. 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这是因为( ) ‎ A.太阳和星星围绕着地球转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C.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D.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转 ‎ ‎ ‎ ‎18. 下列地理现象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 A.昼夜更替 B.四季变化 C.太阳高度的变化 D.五带的划分 ‎ ‎ ‎ ‎19. 天安门广场每天国旗升旗时刻与日出同时,下列节日中,升旗时刻最早的是( ) ‎ A.“五一”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 C.“八一”建军节 D.“十一”国庆节 ‎ ‎ ‎20. 读“地球光照示意图”,此时是我国的( )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 ‎ ‎21. 由于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现象是(        ) ‎ A.昼夜不断更替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B.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 C.地球上形成春、夏、秋、冬四季 D.运动一周24小时 ‎ ‎ ‎22. 我们身边很多现象,如果你留意的话,就会发现它们是有规律的,比如一天内教学楼影子长度的变化。下面是早上﹣正午﹣下午影子的变化,正确的是( ) ‎ A.短→长→短 B.长→短→长 C.长→再长→更长 D.短→再短→更短 ‎ ‎ ‎ ‎23. 地球上,既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带是(        ) ‎ A.热带和北温带 B.热带和南温带 C.北温带和南温带 D.北寒带和南寒带 ‎ ‎ ‎ ‎24. 地球上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温度带是(        )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寒带 ‎ ‎ ‎25. 当我们放暑假时,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所处的季节是(        ) ‎ A.夏季 B.冬季 C.秋季 D.春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 ‎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将下列名称填到图中相对应位置方框内:经线、纬线、地轴、南极、北极 ‎ ‎ ‎(2)根据经线和纬线的特征,填写下表: ‎ 纬线 经线 形状:________。‎ 形状:________。‎ 指示东西方向。‎ 指示________方向。‎ 长度不相等,________最长 长度________。‎ ‎ ‎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A点的经度________,纬度________,属于________(高、中、低)纬度地区。‎ ‎ ‎ ‎(2)E位于________(东或西)半球,D位于________(南或北)半球。‎ ‎ ‎ ‎(3)B在D的________方向。‎ ‎ ‎ ‎(4)图中A、B、C、D、E五点所在纬线最长的是________,最短的是________。‎ ‎ ‎ ‎(5)图中A、B、C、D、E五点中最迟看到日出的是________。‎ ‎ ‎ ‎(6)有两位同学分别从A、D两点沿各自经线一直向北走,他们能在北极会合吗?________(填“能”或“不能”)。‎ ‎ ‎ ‎ 读某日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 ‎ ‎(1)此时A地处于________(“白天”或“黑夜”),随着地球________(填自转方向)的运动,B地即将进入________(“白天”或“黑夜”)。‎ ‎ ‎ ‎(2)图示时间为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太阳直射在________(填纬线名称)。这一天,北极圈及以内产生________(填“极昼”或“极夜”)现象。‎ ‎ ‎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 ‎(1)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公转时,地球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完全相同,从而产生了________的变化。‎ ‎ ‎ ‎(2)当太阳运行到 A处时,太阳光直射在( )(填纬线名称),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节气),日期是( ),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 )(填“极昼”或“极夜”)。 ( 3)乌鲁木齐市初中学生冬季期末考试时,地球运行位置在( )。‎ A.A﹣B B.B﹣C C.C﹣D D.D﹣A ​(4)地球由公转轨道的 C处向D处运动过程中,乌鲁木齐市的白昼将逐渐变 长 (填“长”或“短”),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 增加 (填“增加”或“减少”)。‎ ‎ ‎ ‎ 读“地球上五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温度带名称: B.________带,E.________带。‎ ‎ ‎ ‎(2)五带中,有阳光直射的是________带,有极昼、极夜现象出现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字母)。‎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9-2020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鹿阜中学七年级(上)月考地理试卷(9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答案】‎ B ‎【考点】‎ 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体证据 ‎【解析】‎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 ‎【解答】‎ 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的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2.‎ ‎【答案】‎ B ‎【考点】‎ 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体证据 ‎【解析】‎ 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解答】‎ 题干中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天圆地方—太阳和月亮—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其中地球的卫星照片最科学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故选B。‎ ‎3.‎ ‎【答案】‎ C ‎【考点】‎ 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体证据 ‎【解析】‎ 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乘船出海时,港口的灯塔会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世界不同地区,看北极星的仰角不同;月食时,阴影始终是弧形的;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人越往山上爬,看到的地平圈就越大(或站在大地上,无论向那个方向走,永远也走不到地平线)等。‎ ‎【解答】‎ 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时,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帆船远去时,先是看不见船身,最后才看不见桅杆。这项事实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故选C。‎ ‎4.‎ ‎【答案】‎ B C A ‎【考点】‎ 地球的大小 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体证据 ‎【解析】‎ 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解答】‎ 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的盖天说→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的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5.‎ ‎【答案】‎ B ‎【考点】‎ 地球的大小 ‎【解析】‎ 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 ‎【解答】‎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A错误; 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B正确; 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C错误; 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赤道半径长于极半径,D错误。 故选B。‎ ‎6.‎ ‎【答案】‎ B ‎【考点】‎ 重要的经线和纬线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解析】‎ 经线的起始线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解答】‎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故叙述错误; B、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故叙述正确; C、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赤道,故叙述错误; D、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故叙述错误。‎ ‎7.‎ ‎【答案】‎ D ‎【考点】‎ 重要的经线和纬线 ‎【解析】‎ 纬线是垂直于地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的长度不一定相等,最长的纬线是赤道,长约4万千米,该线的纬度是0°,它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解答】‎ 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圈,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划分南纬和北纬的界线,赤道以南的纬线称南纬,赤道以北的纬线称北纬,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8.‎ ‎【答案】‎ B ‎【考点】‎ 重要的经线和纬线 ‎【解析】‎ 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越接近赤道的纬线就越长,即纬度度数就越小。‎ ‎【解答】‎ 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是赤道,其长度为4万千米。 故选B。‎ ‎9.‎ ‎【答案】‎ A ‎【考点】‎ 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解析】‎ 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 ‎【解答】‎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由此可知,既位于东半球,又属于西经度的范围是0°向西至20°W。 故选A。‎ ‎10.‎ ‎【答案】‎ C ‎【考点】‎ 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解析】‎ 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纬线,为了区分各条纬线,人们给它们标了度数,叫纬度。‎ ‎【解答】‎ 低纬度的范围为0°~30°,中纬度的范围为30°~60°,高纬度的范围为60°~90°。 故选C。‎ ‎11.‎ ‎【答案】‎ D ‎【考点】‎ 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解析】‎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为东经,代号用表示东方的英文(East)的第一个大写字母E表示,向西为西经,代号用表示西方的英文(West)的第一个大写字母W表示。从赤道向南为南纬,代号用表示南方的英文(South)的第一个大写字母S表示,向北为北纬,代号用表示北方的英文(Noth)的第一个大写字母N表示。‎ ‎【解答】‎ 表示北纬、南纬、东经、西经的英文字母,顺序正确的是N、S、E、W。‎ ‎12.‎ ‎【答案】‎ B C C D ‎【考点】‎ 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地球上五带的名称及范围 ‎【解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依据图中的经纬度变化规律来判断B点的位置。‎ 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了90°.赤道以南是南纬,用“S”表示,赤道以北是北纬,用“N”表示,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北北纬度数越来越大,北极是北纬90°,赤道向南南纬度数越来越大,南极是南纬90°。‎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解答】‎ 依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由图可知,B点的经度向西增大,纬度是向南增大,所以经纬度位置是(70°S、15°W)。依据题意。‎ 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纬度向南增加,是南纬,B点的纬度是70°S.可判定,B位于高纬度。‎ 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读图可知,B点经纬度是15°W、70°S.由此可判定,从东西半球来看,B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B位于南半球。‎ 读图可知,B点经度为15°W,纬度为70°S;B点位于五带中的南寒带(66.5°S﹣90°S之间为南寒带),故选项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3.‎ ‎【答案】‎ C ‎【考点】‎ 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解答】‎ 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14.‎ ‎【答案】‎ B ‎【考点】‎ 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解析】‎ 地球自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太阳辐射的强度。人们在经历昼夜更替的同时,也感受着天气的变化。‎ ‎【解答】‎ 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故造成图中美国和中国时差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故选B。‎ ‎15.‎ ‎【答案】‎ A ‎【考点】‎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 地球有两种重要的运动方式:自转和公转。‎ ‎【解答】‎ 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这种转动称之为地球公转,其周期为一年。人们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四季冷暖差异、昼夜长短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故选A。‎ ‎16.‎ ‎【答案】‎ A ‎【考点】‎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 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 ‎【解答】‎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 ‎17.‎ ‎【答案】‎ B ‎【考点】‎ 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解析】‎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 ‎【解答】‎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而地球上的人感觉不到这种真实的运动,却看到了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18.‎ ‎【答案】‎ A ‎【考点】‎ 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解析】‎ 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 ‎【解答】‎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根据题意。‎ ‎19.‎ ‎【答案】‎ B ‎【考点】‎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 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解答】‎ ‎6月22日即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京的白昼时间最长,距离夏至日越近,白昼时间越长,升旗时间越早,故B正确。‎ ‎20.‎ ‎【答案】‎ D ‎【考点】‎ 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解答】‎ 从地球自转方向来看,图示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图中所示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现象,则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夜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南半球的夏至日即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我国是冬至日。‎ ‎21.‎ ‎【答案】‎ C ‎【考点】‎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解答】‎ 地球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现象。而昼夜不断更替、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故选C。‎ ‎22.‎ ‎【答案】‎ B ‎【考点】‎ 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 一天中时间早晚和影子的长短,与地球的自转有关系,可通过自转所产生的太阳东升西落来分析。‎ ‎【解答】‎ 一天内教学楼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早晨影子长,先变短,后变长。‎ ‎23.‎ ‎【答案】‎ C ‎【考点】‎ 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上五带的名称及范围 ‎【解析】‎ 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五带中,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寒带阳光斜射厉害,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 ‎【解答】‎ 五带中,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寒带阳光斜射厉害,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故C正确。 故选C。‎ ‎24.‎ ‎【答案】‎ D ‎【考点】‎ 地球上五带的名称及范围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上五带的名称及范围。‎ ‎【解答】‎ 五带中,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故选D。‎ ‎25.‎ ‎【答案】‎ B ‎【考点】‎ 季节的变化 ‎【解析】‎ 北半球的春季是3、4、5月,夏季是6、7、8月,秋季是9、10、11月,冬季是12、1、2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解答】‎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当我们是暑假即北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冬季。 故选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答案】‎ ‎;‎ 圆圈,半圆,南北,赤道,相等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考点】‎ 经线与纬线的划分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解析】‎ 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线的特点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北极点位于地球的最北端,南极点位于地球的最南端。‎ ‎【解答】‎ 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在地球仪表面,与地轴垂直丙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纬线;地轴是地球自转的假想轴,地球始终不停地绕着这个假想的轴运转,故又称地球自转轴;这个轴通过地心,连结南、北两极,与地球轨道面的夹角为66.5°;地轴与地球表面有两个交点,叫两极;北极位于地球的最北端;南极位于地球的最南端。‎ 纬线形状是圆圈,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经线形状是半圆,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长度相等。‎ ‎【答案】‎ ‎40°W,40°N,中 东,北 正南 C,E A 能 ‎【考点】‎ 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解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 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A点的经度是40°W,纬度是40°N.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可判定,其属于中纬度地区。‎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可判定,E位于东半球,D位于北半球。‎ 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B在D的正南方向。‎ 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可判定,图中A、B、C、D、E五点所在纬线最长的是C,最短的是E。‎ 图中A、B、C、D、E五点中最迟看到日出的是A,原因在于A位置最靠东。‎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可判定,两位同学分别从A、D两点沿各自经线一直向北走,他们能在北极会合。‎ ‎【答案】‎ 白天,自西向东,白天 夏至日,北回归线,极昼 ‎【考点】‎ 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 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解答】‎ 读图可得,此时A地处于白天,随着地球自西向东的运动,B地即将进入白天,该现象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形成的。‎ 图中所示北极圈及以内产生极昼现象,该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答案】‎ 自西向东,季节 北回归线夏至日6月22日极昼(1)C(2)长增加 ‎【考点】‎ 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 地球在自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扥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当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称为春分日。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夏至日。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 ‎【解答】‎ 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公转时,地球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完全相同,从而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北半球的春季是3、4、5月,夏季是6、7、8月,秋季是9、10、11月,冬季是12、1、2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图中A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日期是6月22日,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 ( 3)乌鲁木齐市初中学生冬季期末考试大约是1月份,此时地球运行在冬至日与春分日即C﹣D之间。 ​(4)地球由公转轨道的C(冬至日)处向D(春分日)运动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乌鲁木齐市的白昼将逐渐变长,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增加。‎ ‎【答案】‎ 北温,南寒 C,A,E ‎【考点】‎ 地球上五带的名称及范围 ‎【解析】‎ 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解答】‎ 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五个温度带。依据位置,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温度带名称为:A北寒带,B北温带,C热带,D南温带,E南寒带。‎ 五带中,C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A北寒带、E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南北温带无阳光直射现象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