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89 KB
  • 2021-10-26 发布

冀教历史七上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是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和科技成就,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通过分析《诗经》和《离骚》的作品,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培养学生的兴趣,了解《诗经》和《离骚》等作品的文学地位;教师讲解都江堰建成和作用,学生自学“中医鼻祖”扁鹊一目的知识。‎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文艺和科技成就: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伟大的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离骚》、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中医和编钟。‎ ‎2.通过《诗经》和《离骚》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诗和历史的关系,培养认识和学习历史的能力;通过讨论分析屈原为什么是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培养学生评价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举例分析《诗经——国风》的作品,归纳诗经的特点。‎ ‎2.通过分析《离骚》,了解其创作的背景。‎ ‎3.通过讲述屈原、李冰和扁鹊等人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三位人物爱国忧民的高尚品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屈原和《离骚》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感。‎ ‎2.文学作品《诗经》和《离骚》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在中外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成就。‎ ‎2.都江堰的修建及其作用。‎ ‎(二)教学难点 ‎1.文学艺术和春秋战国时期现实社会的关系 ‎●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 ‎● 教学媒体 ‎(一)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挂图 ‎(二)素材准备 音频《曾侯乙编钟乐团演奏——屈原问渡》、屈原和扁鹊等人物的图片。‎ ‎● 课时安排 ‎1课时。‎ ‎●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堂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第7课中学习了甲骨文和金文,文字的出现,反映了文明的进步,成为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我们把文字组合,吟唱出来,以表达思想感情,这就是“诗”。‎ 同学们已经学过许多诗,谁能告诉大家,我国最早的诗是什么?(学生回答:《诗经》)‎ ‎(讲授新课)‎ ‎(板书)一、《诗经》和楚辞 ‎(板书)1.《诗经 我国早期的诗都被收集在诗经中,《诗经》汇集了西周到春秋的诗歌,共三百多首,分《风》、《雅》、《颂》3个部分,《风》是各国的民歌,又称《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我们来看其中的一首诗。(或者是学生学过的《诗经》中的诗)‎ 八月扑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 ‎(教师解释诗句中的一些文词)从诗的内容来看,这首诗告诉我们了什么?(教师讲解其中的文词,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这几句诗不仅反映了西周农业发展情况,而且告诉我们古代人们的生活情况。所以说诗的出现是和生产劳动分不开的。除了反映生产劳动情况外,有些诗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诗经》中的诗歌帮助我们了解2500年前漫长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了解了周王朝和各诸侯国的横征暴敛,人民的辛勤劳动。这些反映劳动人民生产和感情的诗歌又是怎样流传下来的呢?‎ 因为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情况,所以统治者希望通过诗来考察民情风俗,政治得失。采诗官在采诗过程中得到各诸侯国的帮助,所以各地的诗歌能集中起来。采集到的诗经过整理保存下来。‎ 过渡:如果说《诗经》中是用写实的手段反映了现实生活,那么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则是用浪漫主义笔法抒发对现实的不满和个人的感伤。‎ ‎(板书)2.楚辞 教师首先设问:同学们知道我们为什么会有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吗?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52页第一段内容后,请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介绍屈原。屈原名平,楚国人。当他还年轻时,他已经是一位博学多才、很有政治才干的人物了。屈原的才华得到楚王的赏识,他被任命为楚国的左徒;相当于后来的丞相。屈原不仅在政治上很有抱负,而且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运用楚国的方言和民歌形式,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代表作是《离骚》。诗名《离骚》的意思是说屈原遭受去国离家的忧愁。‎ 请学生阅读课本52页“读一读”,指导学生了解屈原对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和对国家困境的担忧。教师指明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以个人名义,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诗人。‎ 诗歌和音乐是分不开的,艺术和生活更是紧密相连。我们来看看我们的祖先在艺术上的成就。‎ ‎(板书)二、神奇的编钟 播放音频《曾侯乙编钟乐团演奏——屈原问渡》,请同学们猜想一下这首古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呢?‎ 教师展示《曾侯乙墓中室编钟》,演奏这首古乐曲的乐器是战国的古钟。为了使演奏时的音色优美旋律和谐动听,表现力更强,人们常常把很多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的钟组合在一起,这就是编钟。编钟经常被用于宴会、祭祀的活动中。‎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55、56页阅读部分内容,了解编钟音域宽广浑厚,音色优美丰富,反映处我国在音乐在2000多年前,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我们的祖先不仅在文学和音乐方面创造了丰富的文化成就,在科技方面也很有建树 ‎(板书)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重视治水,到战国时期可以说掀起了一个治理水患、兴修水利的热潮。战国时各国水利工程中最著名的是──后来中外驰名,堪称世界水利史上的一个创举,至今还为人民造福的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今四川省都江堰市,是由战国时期秦国的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发源于松潘高原(海拔三千多米)的岷江,奔腾流泻,进入成都平原。教师展示《都江堰示意图》,讲解都江堰的组成和原理,知道都江堰“行水灌田”和“泄洪平灾”的作用。‎ ‎(板书)四、“中医鼻祖”扁鹊 教师展示“扁鹊”的图片,讲述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本目的内容,学生自己归纳扁鹊的对中医的贡献。‎ ‎(板书)1.望、闻、问、切四诊法 ‎(课堂总结)‎ 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文学、艺术和科技方面的成就,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智慧的结晶,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财富,是我们引以为豪的。‎ ‎● 板书设计 一、《诗经》和楚辞 ‎1.《诗经》‎ ‎2.楚辞 二、神奇的编钟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望、闻、问、切四诊法 四、“中医鼻祖”扁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