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3 MB
  • 2021-10-26 发布

《论语》十二章ppt课件(64页)

  • 6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论语 》 十二章 《 论语 》 《 论语 》 是 儒家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 孔子 的 弟子及再传弟子 编撰而成。它以 语录体和对话体 为主,记录了 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读 l ún ,编辑。 《 论语 》 与 《 大学 》《 中庸 》《 孟子 》 并称“ 四书 ”。 共二十篇 。 四书: 《 论语 》 、 《 大学 》 《 中庸 》 、 《 孟子 》 五经: 《 诗经 》 、 《 尚书 》 、 《 礼记 》 《 周易 》 、 《 春秋 》 , 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 论语 》 、 《 孟子 》 、 《 大学 》 、 《 中庸 》 F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 551- 公元前 479 ), 名丘,字仲尼 , 春秋 时期 鲁 国人,春秋末期的 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 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圣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1 、论( lún )语 2 、不亦说( yuè )乎 3 、人不知而不愠( yùn ) 4 、三省( xǐng )吾身 5 、传( chuán )不习乎 6 、不逾( y ú )矩 7 、学而不思则罔( wăng ) 8 、思而不学则殆( dài ) 9 、贤哉( zāi ) 10 、一箪( d ā n )食 在陋巷( xiàng ) 人不堪( kān )其忧 11 、曲肱( g ō ng )而枕之 12 、博学而笃( dǔ )志 注意下列读音 第一章 子曰:“学 而 时 习 之, 不亦 说 乎 ?有 朋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 知 而 不 愠 ,不亦 君子 乎?” 按时 (名词作状语) 复习 通“悦”,愉快 表承接,然后 表转折,却 生气 不也是 …… 吗 了解 分析文义 子曰:“学 / 而时习之,不亦 / 说乎?有朋 / 自远方来,不亦 / 乐乎?人不知 / 而不愠,不亦 / 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 ?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 ? 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个君子(品德高尚的人)吗 ?” 课文探究 第 1 句讲 第 2 句讲 第 3 句讲 学习方法 学习乐趣 个人修养 第二章 曾子曰:“ 吾 日 三 省 吾身: 为 人 谋 而 不忠乎?与朋友交 而 不 信 乎? 传 不习乎?” 我 每天 名词作状语 多次 反省 替 谋划 表转折,却 表转折,却 诚实 老师传授的知识 动词作名词 分析文义 曾子曰:“吾日 / 三省吾身:为人谋 /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 而不信乎?传 / 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 替人家谋划是否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 课文探究 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品德修养 第三章 子曰:“吾十 有 五 而 志于学,三十 而立 ,四十 而 不 惑 ,五十 而 知 天命 ,六十 而 耳顺 ,七十 而 从心所欲 ,不 逾 矩 。” 通“又” 表承接, 表承接 表承接 迷惑 独立做事情 表承接 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自然规律) 表承接 表承接 超过 规矩,规范 表示顺接 表示转折 表示修饰关系 表示并列关系 “而”的基本用法有两种: 表示承接关系 学而不思 则罔 却 默而 识之 地 博学而笃志 并且 学而时 习之 然后 人不知而 不愠 却 切问而近思 而且 分析文义 子曰:“吾十有五 / 而志于学,三十 / 而立,四十 / 而不惑,五十 / 而知天命,六十 / 而耳顺,七十 / 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能顺应自然规律,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不会超出规矩。 课文探究 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 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 可 以 ( 之 ) 为 师 矣 。” 旧知识 可以 凭 (这 一点) 做 了 4 、 [ 译 ] 孔子说:“温习旧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凭这一点当老师了。” 正确的学习方法: 复习旧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第四章 课文探究 本章谈学习方法:温故知新 第五章 子曰:“学 而 不思则 罔 ,思 而 不学则 殆 。” 表转折,却 迷惑 表转折,却 有害 子曰:“学而不思 / 则罔,思而不学 / 则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便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有害。” 1 、学: 3 、而: 2 、思: 第一个指思考,动脑筋; 第二个指空想。 两个“而”都是转折连词, 相当于“却”、“可是”。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第一个“学”是死读书,死记硬背的意思;第二个“学”指认真学习。 课文探究 本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第六章 子曰:“ 贤 哉,回也!一箪食,一瓢 饮 ,在陋巷,人不 堪 其忧,回也不改其 乐。贤哉,回也!” 品德高尚 忍受 分析文义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 不堪其忧,回也 / 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说:“颜回的品德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清苦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颜回的品德是多么高尚啊! ” 课文探究 本章赞扬了颜回安贫乐道的品质。 第七章 子曰:“知 之 者 不如 好 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 之者。” 代词,它,指学问和事业 …… 的人 喜欢、爱好 以 …… 为乐趣 名词作意动 分析文义 子曰:“知之者 / 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 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课文探究 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八章 子曰:“ 饭 疏食 饮 水 , 曲肱 而 枕 之, 乐 亦在其中矣。 不义 而富且贵, 于 我如浮云。” 吃饭 名词作动词 粗粮 冷水 弯着胳膊 表承接 乐趣 不正当手段 对于 分析文义 子曰:“饭疏食 / 饮水,曲肱 / 而枕之,乐 / 亦在 / 其中矣。不义 / 而 / 富且贵,于我 / 如浮云。”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课文探究 本章讲人的道德修养: 安贫乐道,不取不义之财 第九章 子曰:“ 三 人行,必有我师 焉 。择其 善者 而 从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几个 在其中 表承接 跟从、学习 分析文义 子曰:“三人行,必有 / 我师焉。择其善者 / 而从之,其不善者 / 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引以为戒,改掉自己的缺点。” 课文探究 本章讲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第十章 子在 川 上曰:“ 逝 者如 斯 夫,不 舍 昼夜。” 河 流逝 这 舍弃,停止 分析文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流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课文探究 本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 本章运用了什么修辞? 比喻 用流水日夜不停、一去不返比喻时间的飞逝,说明时间的宝贵。 第十一章 子曰:“ 三军 可 夺 帅也, 匹夫 不可 夺 志也。” 军队 普通人 分析文义 子曰:“三军 / 可夺帅也,匹夫 / 不可夺志也。” 孔子说 :“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课文探究 本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第十二章 子夏曰:“ 博 学 而 笃 志, 切 问 而 近思, 仁 在其中矣” 广泛 表并列,并且 坚守 恳切 仁德 表并列,并且 分析文义 子夏曰:“博学 / 而笃志,切问 / 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课文探究 本章讲“仁”,是从学习方法上讲的:广泛地学习,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下之事。 总结 分类整理 1 、作家作品: 孔子 —— 《 论语 》—— 四书 : 五经: 2 、名言警句: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品德修养: 3 、成语( 10 个): 4 、通假字( 2 个): 孔子 孔子(公元前 551- 公元前 479 ), 名丘,字仲尼 , 春秋 时期 鲁 国人,春秋末期的 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 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圣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 论语 》 《 论语 》 是 儒家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 孔子 的 弟子及再传弟子 编撰而成。它以 语录体和对话体 为主,记录了 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读 l ún ,编辑。 《 论语 》 与 《 大学 》《 中庸 》《 孟子 》 并称“ 四书 ”。 共二十篇 。 四书: 《 论语 》 、 《 大学 》 《 中庸 》 、 《 孟子 》 五经: 《 诗经 》 、 《 尚书 》 、 《 礼记 》 《 周易 》 、 《 春秋 》 , 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 论语 》 、 《 孟子 》 、 《 大学 》 、 《 中庸 》 F 学习态度 : 第七、九、十章 学习方法 : 第一、 四、五、十二章 修身做人: 第一、二、三、六、八、十一章 学习态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道德修养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成语归纳 不亦乐乎 温故知新 三十而立 不舍昼夜 逝者如斯 箪食瓢饮 乐在其中 择善而从 三人行,必有我师 匹夫不可夺其志 通假字 不亦 说 乎 说:通“悦 ” ,愉快 吾十 有 五而志于学 有:通 ” 又 ” ,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古今异义 可以 为师矣 古:可以、凭借 今:能够 古今异义 饭 疏 食饮水 古:粗劣 今:疏通、疏散 饭疏食饮 水 古:冷水 今:无色无味的液体 古今异义 匹夫 不可夺志也 古:普通人 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吾日 三 省吾身 古:多次 今:数词,三 词类活用 学而 时 习之 时:名词作状语,按时 吾 日 三省吾身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温 故 而知 新 故、新:形容词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 词类活用 传 不习乎 传:动词作名词,传授的知识 饭 疏食饮水 饭:名词作动词,吃饭 好之者不如 乐 之者 乐:名词作意动。以 …… 为乐 一词多义 为: 可以 为 师矣 为 人谋而不忠乎 知 人不 知 而不愠 温故而 知 新 当、做 替 了解 懂得 一词多义 而 人不知 而 不愠 温故 而 知新 博学 而 笃志 其 仁在 其 中矣 其 不善者而改之 表转折,却 表承接,就 表并列,并且,而且 它的 他的 表示顺接 表示转折 表示修饰关系 表示并列关系 “而”的基本用法有两种: 表示承接关系 学而不思 则罔 却 默而 识之 地 博学而笃志 并且 学而时 习之 然后 人不知而 不愠 却 切问而近思 而且 特殊句式 省略句: 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代词“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 判断句: 贤哉,回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1 、“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   2 、“达” (语言流畅,语气不走样。) 3 、“雅”               (语言优美,富有文采) 文言文九字翻译法 1 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 2 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 3 删(删去不译的词语) 4 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5 调(调整倒装句句序) 6 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 7 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通假字) 8 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 9 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 直译不通,用意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