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6.08 KB
  • 2021-10-26 发布

部编版八下语文教案《核舟记》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1 核舟记 ‎1.积累文言词语,把握文章内容。感受文本语言的简洁、严密和生动。‎ ‎2.学习本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和空间说明顺序。‎ ‎3.关注文中数量词的特点,体会古代汉语数量词与现代汉语数量词的异同。‎ ‎4.了解我国古代雕刻技艺的精湛、成就的卓越,欣赏艺术品的巧夺天工之美,感受中国的艺术文化魅力。‎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一颗桃核,能变成一件艺术品吗?‎ 生:自由发表意见。‎ 师:关于能否变成一件艺术品,下面这段视频会解答这个疑问。‎ 配《微雕欣赏》视频(见光盘)‎ 师:多么神奇而瑰丽的艺术,一颗平凡的桃核,竟在人工的雕琢下变得如此生动精美。不过,视频中的画面转瞬即逝,你也许未能仔细观察这瑰丽的艺术。没关系,作为补偿,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核舟记》,去感受这艺术的魅力所在。‎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梳理字词,破除阅读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正音。‎ 罔(wǎng)  贻(yí)  有奇(yòu jī)  箬篷(ruò)   髯(rán)  衣褶(zhě)‎ 袒胸(tǎn) 黍(shǔ) 矫首(jiǎo) 篆章(zhuàn) 壬戌(rén xū)‎ ‎2.教师范读,或听朗读音频。要求学生注意朗读节奏,整体感知大意。‎ ‎3.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句。‎ ‎4.特殊文言词语归纳。‎ ‎(1)通假字 ‎①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同“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计算数目)‎ ‎(2)一词多义 ‎①奇: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异、罕见)‎ 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余数)‎ ‎②为:A.为宫室、器皿、人物(做,这里指雕刻)‎ B.中轩敞者为舱(是)‎ ‎③而: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表并列,并且、而且)‎ B.启窗而观(表承接,不译)‎ C.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表转折,却、但是)‎ ‎④之:A.径寸之木(助词,的)‎ 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代词,指核舟)‎ ‎  ⑤其:A.其两膝相比者(他们)‎ B.其人视端容寂(那)‎ ‎(3)词类活用 ‎①箬篷覆之(名词作状语,用箬篷)‎ 5‎ ‎②石青糁之(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③中峨冠而多髯者(名词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④椎髻仰面(名词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4)重点探究:古代汉语使用数量词的方法与现代汉语不完全相同,请根据下列例句,说说它们的不同在哪里。‎ ‎①尝贻余核舟一。‎ ‎②苏、黄共阅一手卷。‎ ‎③舟尾横卧一楫。‎ ‎④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⑤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明确:A.“一手卷”翻译为“一幅只能卷舒而不能悬挂的横幅书画长卷”,“横卧一楫”翻译为“横放着一支船桨”。现代汉语中,数词一般不单独充当定语,必须和量词组成数量词组才能充当定语。在古代汉语里,数词则可单独充当定语。B.“尝贻余核舟一”翻译为“赠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翻译为“总计一条船,刻了五个人,八扇窗户”。可见古代汉语中,数词表示事物的数量时,不仅可以放在名词的前面作定语,也可以放在名词的后面修饰名词,而这种把数词放在名词后的用法,计数的意味更明显。‎ 目标导学二:梳理思路,把握说明顺序 ‎1.仔细研读课文,尝试绘制核舟示意图,然后复述课文内容。‎ ‎2.讨论:本文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明确: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开头第1段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中间(2—5段)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最后(第6段)总结全文,统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3.文中描写了核舟的哪几个部分?并说说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 明确:船舱—船头—船尾—船背。‎ 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先整体后局部。先整体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船舱,然后介绍船头和船尾、船背。‎ ‎4.作者不是按照“船头→船舱→船尾”的顺序写,而将船头和船舱的顺序颠倒,请探究这样写的原因。‎ 明确: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船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可以关闭,这样说可以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象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 5‎ 三、板书设计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微雕艺术品“核舟”有了整体的认识,不过,作为艺术品,它值得我们用审美的眼光去鉴赏,它值得我们对文本进行更深入的解读。‎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欣赏微雕艺术,品析语言特色 ‎(一)指名朗读课文第一段并思考 ‎1.概括第一段的段意。‎ 明确:概述雕刻家王叔远的精湛技艺。‎ ‎2.找出本部分中能总括全文,突出王叔远雕刻技艺特点的词语。‎ 明确:奇巧。‎ ‎3.雕刻时“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了王叔远的构思巧妙、技艺精湛,也只有因势象形,才能保证艺术品出于自然而又超越自然。‎ ‎(二)指名朗读课文第二段并思考 ‎1.试赏析“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一句。‎ 明确:本句介绍“核舟”体积,作者抓住了长度和高度,呈现空间立体感,“八分有奇”与“二黍许”更写出了核舟体积的准确性与形象性。‎ ‎2.文章先介绍了核舟体积,又写了众多小窗和对联,作者意在表现什么?‎ 明确:以核舟“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的体积小跟船舱及小窗景物之多之细相对照,突出王叔远雕刻技艺的“奇巧”“灵怪”,从而也突出了说明中心。‎ ‎3.请同学领会“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意境,让学生抒发感悟。‎ ‎(三)指名朗读课文第三段并思考 ‎1.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什么?‎ 明确: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表现他们豁达、豪放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却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佛印的形象则是苏、黄二人的陪衬,他的表情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 ‎2.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 5‎ 明确:是苏东坡。因为刻画得仔细,所以作者当然也写得细腻;同时还因为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这样说明与主题吻合。‎ ‎3.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 明确:如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对佛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 ‎(四)指名朗读课文第四段并思考 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明确:两“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但表现了一个共同氛围,这就是愉悦轻松、活泼自乐。‎ ‎(五)指名朗读课文第五段并思考 ‎1.这段文字中哪些说明可以表现雕刻技艺高超这一中心?‎ 明确: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2.写船其他部位用了三段文字,写船顶部为什么只用一小段文字呢?‎ 明确:这是为了突出“核舟”的主题,同时也表现作者主次分明的技巧。‎ ‎(六)指名朗读课文第六段并思考 作者为什么在段末再次对船上的事物进行说明?‎ 明确:强调了核舟的体积虽小,但所刻之物十分丰富,让人对小小核舟叹为观止。此时,作者最后发出的“技亦灵怪矣哉”,也正是读者由衷的感受。‎ 小结:在全文中,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核舟的艺术之美。核舟的创作本“因势象形”,见核舟雕刻的自然之美;核舟上雕刻的人、物、字,一应俱全,显现出核舟的精致玲珑之美;核舟上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核舟上的文字充满诗情画意,见古典艺术之美。核舟的美,又是因为雕刻者有精湛的技艺、不凡的见识、深厚的文化底蕴。不过,在短短几百字中,能将这巧夺天工的核舟完美呈现,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写就这篇意境深邃、想象丰富、对比巧妙的文章,又足见文本本身的艺术之美。‎ 可取之处 ‎  以《微雕欣赏》视频作为导入,可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向他们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之美。教学中,除了梳理与归纳基础字词外,同时利用课文特点强化学生对古代汉语数量词的把握。教学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思路清晰,先整体把握全文,再深入到写核舟的具体段落对文章进行赏析,让学生由衷体会到古代艺术工匠的技艺之巧,艺术之美,以及文章的语言结构之美。‎ 不足之处 ‎  由于课文本身的限制和教学环节的设置,多媒体的运用上稍显欠缺。‎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