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六) 6页

  • 58.50 KB
  • 2021-10-26 发布

单元测试(六)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单元测试(六) (时间:100 分钟 总分:120 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 得分 一、积累运用(30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拽.(zhuài) 吞噬.(shì) 凛冽..(lǐnliè) 海市蜃.楼(shèng) B.拯.救(zhěn) 钦.佩(qīn) 鲁莽.(mǎng) 忧心忡.忡(chōng) C.炽.热(zhì) 遨.游(áo) 俯瞰.(kàn) 屏.息凝神(bǐng) D.严谨.(jǐn) 稠.密(chóu) 无虞.(yú) 心有灵犀.(xī)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闲瑕 蔚蓝 合拢 耐人寻味 B.告罄 吟唱 辜负 不期而至 C.迟钝 点缀 蒙眬 天崖海角 D.烧灼 概率 赢弱 惊心动魄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海底两万里》中,紧张激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让人毛. 骨悚然...。 B.如果你在沙漠中行走,由于高温的天气,有时候你会看到周围有海市蜃楼....的景象。 C.当得知重建家园还遥遥无期时,人们开始变得忧心忡忡....起来。 D.我已经语无伦次....了,这是那种人们将在赛季结束后回味价值的比赛,我们做出完美 反应,我们必须捍卫榜首。 4.(黔东南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一些地方出现山洪暴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原因是人们无节制地乱砍滥伐 而引起的。 B.老张的衣服比老李的衣服做得好。 C.在新的千年里,黔东南人民一定会齐心协力,创造出令人惊异的奇迹来。 D.谁能否定学习传统文化对提高人们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是没有用的呢? 5.名著阅读。(4 分)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凡尔纳,被誉为“ ”。《海底两万里》讲述的是 ( )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进 入地中海、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 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 纳斯不辞而别,回到了他的家乡。 6.诗句默写。(4 分) (1)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泊秦淮》) (2) ,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3)莫言下岭便无难,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4) ,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7.下列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3 分) A.你已经交了作业,课代表仍在追要,你说:“难道要我叫两遍不成?” B.同学邀你到他家去玩,你说:“行,届时我一定光临寒舍。” C.你对比赛得了名次的同学说:“祝贺你,有什么好经验向我介绍介绍好吗?” D.你去办公室问老师问题,你说:“老师,我来不耻下问了,请给我讲讲这个题。” 8.根据要求,回答后面问题。(7 分) 与中华文明共存共荣的古老汉字,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但是,随着越 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人们手写汉字的能力越来越退化,针对汉字手写危机,2013 年, 央视强势推出了《汉字听写大会》电视节目,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也相继热播。汉字书 写的问题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股“汉字热”在中国悄然兴起。 (1)汉字不仅字形优美,还意蕴丰富。请仿照实例,说说“舒”字的意蕴。(3 分) 示例:“值”,“人”站得“直”,身价才高:告诉人们为人要正直。 舒: (2) 你 认 为 , 人 们 手 写 汉 字 的 能 力 越 来 越 退 化 的 原 因 , 除 了 上 述 材 料 中 的 ( ) 外 , 还 有 。 (2 分) (3)学校准备组织一次汉字书写大赛,请你为这次大赛拟写一幅宣传标语,至少使用一 种修辞手法,不少于 10 个字。(2 分) 二、阅读理解(40 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9—12 题。(14 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 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 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 (1)出门圮于河( ) (2)求二石兽于水中( ) (3)尔辈不能究其物理( ) (4)可据理臆断欤( )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 分) (1)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1.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3 分) 12.下面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因为学者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来作出推断,结果是错误的。 B.“老河兵”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作出 正确的判断。 C.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不知道另一方面的情况太多了,所以我们不 能妄下定论。 D.我们分析事物的特征,要根据生活原理来定论,没有必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二)阅读下文,完成 13—17 题。(14 分) 永不再来(节选) 阿普斯利·彻里 ①有人让我对这类探险活动作一个全面的评价。但是很显然,当我身在其中的时候,这 是不可能的。而且,我只是一个 24 岁的助手,无法去评价那些年长的队员,而且也不知道 我的评价是否有价值。我现在的想法是我们经历了一场最可怕的悲剧,令人刻骨铭心,因为 这场悲剧不是因我们的错误而引起的。我用了整整 10 年时间去审视南极探险。在比较了我 们与阿蒙森的行动后,我感到非常吃惊。一方面,阿蒙森的行进路线几乎是笔直的,他们抢 先一步到达了极点,然后返回;他们没有牺牲一个队员,没有损失一匹牲畜,而且把所有的 时间都花在极点考察本身上。这可能是一次最完美的考察。而另一方面,我们却经历了可怕 的凶险,创造了超越人类耐力极限的奇迹,在庄严的教堂布道时被人们称颂或者被雕成塑像 供公众纪念,但在到达极点的时候却发现这次可怕的冒险完全是多余的,而且我们最优秀的 队员已永远地葬身南极。无视两者之间的这种对比是非常可笑的——如果在写书的时候不考 虑这些,那简直是在浪费时间。 ②让我先来评价一下阿蒙森,我并不打算掩饰我们对他的看法。他让我们相信他装备 “弗莱姆”号是为了进行一次北极探险,然后他驾船向北驶去,但是却突然掉头向南急驶。 没有什么会比这种声东击西的做法更令人不快的了。当斯科特到达极点,发现阿蒙森已经先 他一个月到达那里的时候,他的沮丧可远非是小学生输了赛跑比赛可以比拟的。我曾讲过, 斯科特和 4 个伙伴为了到达极点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以及他们在返回途中曾经历了怎样的磨 难,直到他们死去。这些凶险和痛苦的经历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南极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在 那里太阳不会落下去;在那里无论你转向哪个方向,你的脸都是朝着北方。当斯科特看到挪 威人的帐篷时,他已无话可说。这次冒险是毫无意义的。 ③现在所有的痛苦都已经过去了,将来的探险家也不会过多考虑这次经历。他可能会问, 阿蒙森成功的秘密是什么?我们精神上的痛苦和失落是什么?我会首先接受阿蒙森的成功。 毫无疑问,亲身经历过此次探险的人都有着不同寻常的素质。由于具有一个天才探险家的睿 智,阿蒙森已事先预计到了鲸湾的土地会像罗斯岛的一样坚硬。同时,他还具有非凡的领导 才能——对原来的计划做出了重大调整。实际上,当阿蒙森没有采用斯科特和沙克尔顿已经 探明的路线,而是自己找出了第二条越过高山的路时,这确实是重大的调整。当他这样做之 后,他获得了成功,并且闯出了一条完全属于自己的路线。实际上,在更好的路线被发现之 前,这是最好的。这种尝试可能会令他失败甚至丧生,因此他的动机和他敢于说服自己的勇 气是值得钦佩的。这些都给了他莫大的帮助。一些保守的捕鲸船船长不同意斯科特尝试使用 摩托车、马和人来拉雪橇,而始终坚持用狗来拉雪橇。正是这些不起眼的选择让阿蒙森顺利 地到达了极点并安全返回,而且他的队员和狗也没有感到特别疲劳。他从始至终没有拉过一 英里的雪橇。 13.结合文章第①段回答:为什么说阿蒙森队到南极是“一次最完美的考察”?(3 分) 14.文中第①②两段都说斯科特队这次可怕的冒险完全是多余的,“毫无意义”的,为 什么?(2 分) 15.纵观全文,你认为阿蒙森成功的秘诀是什么?(3 分) 16.获得事业上的成功,除了上天赐给的机遇,你认为还有什么必要的条件呢?请结合 阅读本文后的体验与自己平时的体验简要地说一两点。(3 分) 17.假如阿蒙森是按原计划进行北极探险,假如斯科特队是第一个到达南极的,那么他 们在返途上会不会牺牲?说说你的猜测,并简述理由。(3 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 18—22 题。(13 分) 坐上鱼雷逃生 钱星博 1994 年 5 月,一艘名叫“黄蜂号”的美国核动力潜水艇在波罗的海执行巡逻任务时, 突然发生了意外故障,失去控制的潜水艇急速下沉,艇内的 23 名船员被沉入海底 43 米处。 由于海水压力过大,他们根本就不能出去,即使能出去,强大的压力也会把人压成肉饼。 可是如果困守在艇内,用不了多久,人人都会因缺氧而死。 艇长米盖罗尼在启动通气盖时,被铁盖子猛地击中头部,立即倒在血泊中死去。在紧要 关头,失去了主帅,大家更是惊慌失措,乱成一团,感觉死神离他们越来越近了。 就在这关键时刻,忽然有人用高亢的嗓音说:“伙计们,大家不要乱,静下来动动脑筋, 可能我们会绝处逢生的!” 众人的眼光集中盯在这个说话人的身上,才发觉讲话者是炮手贝利,尽管他只有 28 岁, 可是在艇内已经工作了 8 年,是个老练而出色的炮手,他的特点就是头脑灵敏,临危不乱。 “伙计们,我宣布,从现在开始,由我担任代理艇长,大家都要听我的指挥!” 贝利的果断和冷静,使大家镇静了下来,大家不约而同地纷纷点头,表示愿意听从他的 指挥。 大家一起开动脑筋,主意一个接着一个地提出来,但不是不切实际,就是不具备所需条 件无法实现。 贝利也渐渐焦急起来,他心神不宁地在舱内来回徘徊,上牙咬着下唇,双眉紧锁着,眼 光突然停留在一箱鱼雷上。蓦地,他的脑海中闪过了一个念头:鱼雷可以从炮口发射出去, 能不能把人当作鱼雷从炮口发射出去呢? 贝利把自己的设想说了出来,伙伴们听后顿时吓得①,人当作“海底肉弹”从炮口发射 出去,这在人类海军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事! 贝利镇静地说:“人和鱼雷粗细差不多,所以肯定能从鱼雷发射管中发射出去,我可以 把射程控制在 43 米左右,使人安全地到达海面。” “可是这样做安全吗?”一位名叫杰森的船员②地问。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铤而走险。”贝利炯炯有神的目光扫过杰森,③地说,“关键就 要看我们的毅力和勇气了!胆小的在后面,胆大的先上!” 几分钟后,大家不得不同意试试贝利的设想,因为舱内的氧气已用得差不多了,除了冒 险执行这个方案外,别无选择。 接着,贝利简单地把要求说了一遍:“把活人当作鱼雷发射,每个人在被发射前,必须 排清肺部的所有空气,再屏气半分钟,否则,活人就会因肺部扩张而爆炸,就像海底的鱼不 小心蹿到海面上内脏爆炸一样。” 看到有些船员满脸惊恐的样子,贝利④地说:“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用百分之 九十九的努力去争取!开始准备,氧气已经不多了!” 第一个站出来的是潜水员罗伯逊。在按要求屏住呼吸后不久,他的脸开始变红。他发现 自己有点支持不住了,但他还是咬紧牙关屏住气。就在这一刹那间,贝利按动了鱼雷炮的开 关,透过观察孔,贝利看到一股强大的气流排开了周围的一小片海水,紧接着,一个黑影从 涂有塑料防水胶的发射管口冲出,一眨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罗伯逊被发射出去,不过是 死是活谁也不知道。 接下来很顺利,船员一个接一个地被鱼雷发射到海面上,直到只剩下贝利自己,他只有 靠自己来按动电钮了。 此时舱内的氧气已消耗殆尽,如果 5 分钟内不把自己发射出去,那他就要留在海底做 “烈士”了。他竭尽全力使自己平静下来,当肺部空气被他一点一滴挤完后,他马上开始凝 神屏息地启动了开关,迅速钻入了炮膛。“轰”的一声,贝利只觉得自己的身子在向上猛飞, 他的耳朵有点痛。 一刹那,他的耳朵听到了水声,他睁开眼,发现自己已经到了水面上,身旁就是他的战 友们,他成功了…… 18.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3 分) 19.选择词语分别填写在文中的横线上,①②③④处依次应为: 。(2 分) A.胆战心惊 B.目瞪口呆 C.斩钉截铁 D.语气坚决 20.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2 分) 21.请从文中摘取两个成语,概括贝利的形象。(2 分) 22.请你在结尾的省略号处,再续写几句话,把难友们逃离死神之后激动欢聚的场面写 出来。(3 分) 三、作文(5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攀登是一种向上的姿态,也是一种追求的过程;攀登意味着体力的付出,更意味着意志 的坚定;攀登是一种情感的挣扎;攀登意味着位置的变化,更意味着境界的开拓……攀登是 克服外部的困难,攀登是战胜内在的自我。环顾身边的社会,攀登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大 至国家、民族,小至单位、个人,无不在攀登中表现“真我”,决出胜负。 请以“攀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作文。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