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50 KB
  • 2021-10-26 发布

语文:第16课《云南的歌会》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6.云南的歌会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了解云南的歌会,感受当地浓郁的民族风情。 ‎ 过程与方法:朗读,品味,拓展延伸,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位与赞赏。激励学生关注生活,欣赏生活,热爱生活。 ‎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所写的三种场合中唱歌的不同情境,体会内容和写法的上的差异。 ‎ 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品味文中人物描写和场景描写的妙处。 ‎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赏析。‎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受美好的人生。‎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云南的民俗介绍 云南是个多民族地区,在人民的生活中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他们以歌唱倾诉爱情,激起劳动的热情,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对婚姻的祝福,抒发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尤其是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歌唱成了传授知识的工具。据说,解放前云南一些少数民族打官司也是唱歌。因此,在许多民族中,小孩子还在咿呀学语的时候,就跟着大人学唱歌了;一个高明的歌手常常会在本民族中得到人们特别的尊重。‎ 今天我们就随着文学大师沈从文的抒情美妙笔触,来领略一下云南民歌的风采。‎ 二、默读课文,疏通字词 主要是落实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 三、问题导读,整体感知 ‎1.通过课前预习阅读本文,想一想:跟你听过、看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云南的歌会有什么特点?‎ ‎(提示:可从歌唱的人、地点、内容、环境气氛等方面进行比较)‎ 演唱会所受的拘束较多。而少数民族同胞们在蓝天白云、在树林山野中歌唱,人人都是唱歌的高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歌唱者淳朴自然,歌会气势壮观。‎ ‎2.你认为作者为什么会对云南的歌会感兴趣?‎ ‎(提示: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具体文字来共同探讨云南歌会的迷人之处。)‎ 作者极爱这种淳朴自然的民间文化。因此文章的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赞美。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 四、理清框架,把握三个场面的内容及特点 ‎1.作者写了云南歌会的三个场面,请你概括一下它们的内容及特点。‎ 第一部分:山野对歌。生面别开、才情智力的大比拼——以人衬景。‎ 第二部分:山路漫歌。即兴的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以环境衬人。‎ 第三部分:金满斗会。民歌的展览大课堂,场面宏伟,气势壮观——点面结合。‎ ‎2.对于三个唱歌的场面,作者描写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先自读,然后与小组伙伴交流意见,最后派代表在班上发言)‎ 山野对歌部分主要写唱歌人,对演唱者不惜浓墨重彩、工笔描绘,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写人的哪个部位?哪个方面?写出了什么特点?由人能体会出什么样的对歌情景?)‎ 山路漫歌部分则着力描写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天如此之蓝、花如此之美,悠悠鸟鸣如此婉转动听,而在这样美好环境中长大的女孩儿,自然是歌声动人、情韵动人。这是以优美环境映衬优美的人物优美的歌。(为什么花很多的笔墨写环境、鸟儿?哪句话是这段话的中心句?)‎ 全满斗会部分既有全局描绘,也有细部刻画,宛如电影画面中的全景和特写。(写热闹的场面作者怎么写?)‎ 五、自由质疑 学生可能会对村寨传歌的目的不太理解,对一些句子的含义存在疑问,可自由质疑,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六、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赏析文章优美抒情的语言。‎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沈从文是有名的文学大师,他作品的语言向来为人们所称道,这节课我们就来赏析一下他那优美抒情的语言。‎ 二、自读课文,画出文中你最喜欢的文句,并说明理由 三、以下内容若学生没有提及,可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的人物及环境描写)‎ ‎1.学生齐读课文:“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思考、讨论:你觉得作者笔下的云南妇女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作者是用什么描写方法来写出人物的这些特征的?‎ 提示:作者写云南妇女以工笔描绘为主,刻画细腻真实,作者的态度隐含在字里行间。这段文字(第三段)如同一幅人物肖像:写面容、写牙齿、写衣饰,笔笔细致,如在眼前。‎ ‎2.阅读课后练习二中另一段人物描写,思考:这段文字中的人物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作者采用什么样的描写方法来写?‎ 提示:这一段作者着重描写人物的神韵气度,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感情倾向。为了写出人物的内在的精神风貌,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意在写出人物空灵动人的精神之美。因此,这段文字显得飘忽灵秀。‎ ‎3.学生探讨:你喜欢哪一种描写人物的方法?为什么?‎ ‎4.练习:使用自己喜欢的人物描写方法为班上的一位同学或老师做画像。(应视时间多少而选择是否进行)‎ ‎(教师可选择一两位同学的作品在班上朗读,与学生共同品评)‎ ‎5.齐读文章第四段,请学生稍做准备,然后将自己当作“赶马女孩子”,说一说路上的旖旎风光。思考:作者着力描写美丽的山野风光,其目的是什么呢?‎ 提示:此处的环境描写,作者移步换景,从视觉与听觉的角度,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山坡树林、写花、写鸟、写人,描绘出一幅充满自然情趣的山野风光图来。这图给“赶马女孩的歌唱”创造了一个动人的场境。山花烂漫,山鸟齐唱,这是何等的生机活泼!而生活在其间的女孩日日领略,潜移默化,在性格气质上早已渐染了如此美好的自然真趣。另外,山鸟或悠扬或质朴的鸣唱与“赶马女孩的歌唱”交相应和,互为辉映,交织成一片动人的山野田园交响曲。‎ 四、思考 我们身边有没有如此美丽浓郁的民俗文化?要怎样才能像作者一样感受民俗文化的美?‎ 五、课堂小结: ‎ 沈从文 先生以潇洒而随意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云南的民风,民俗,风景,风物。展示出云南特有的纯朴自然的风俗人情。如诗一般含蓄优美,令人回味无穷。 ‎ 六、作业设计:‎ 学唱一首民歌,唱给同学们。搜集沈从文的其他散文去阅读品味。‎ 七、板书设计 云南的歌会 ‎1.山野对歌 ‎2.山路漫歌 ‎3.村寨传歌 对自然、人、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教学后记:本文场面描写十分精彩且各具特色,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把握住文章的框架结构,对文中精彩语言片断能够赏析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