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8.01 KB
- 2021-10-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三峡》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略无阙处( ) 重岩叠嶂( ) 不见曦月( ) 沿溯阻绝( )
素湍绿潭( ) 绝山献 多生怪柏( ) 高猿长啸( ) 属引凄异( )
林寒涧肃( ) 飞漱其间( ) 朝发白帝( )
【答案】 阙(quē ) 重(chóng) 曦(xī) 溯(sù )湍(tuān ) 柏( bǎi) 啸(xiào ) 属(zhǔ )涧(jiàn ) 漱(shù ) 发( fā )
【解析】 注意通假字和多音字的读音,对现代少用的读音应加强记忆。
2. 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B.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C.空谷传响,哀转外绝。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答案】B
【解析】阙:同“缺”,空隙,缺口。
3. 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A.或王命急宣: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B.虽乘奔御风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C.良多趣味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古义:有时;今义:或者,或许
B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C 古义:甚,很;今义:好
【解析】学习文言文,注意积累古今异义词语,对于理解文言文有很大帮助。有些词语,要联系上下文确定在本文中的意义。
4. 选出加点词语活用的一项( )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绝山献 多生怪柏。
D.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E .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F . 空谷传响,哀转外绝。
【答案】B
【解析】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5. 选出翻译有误的一项( )
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B.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C.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明月都看不见。)
D.空谷传响,哀转外绝。(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答案】C
【解析】曦,日光,这里指太阳。此句没有把这一词语译出来。正确翻译:如果不是正午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无法看见。
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一)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加点词语:
自非: 襄陵:
回清: 属引:
【答案】自非:如果不是;襄陵:指水漫上山陵。回清:回旋的清波;属引:连接不断。
【解析】文言文翻译,常常单音节词译为双音节词,古今差别大的,要特殊记忆。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A.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 )
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
【答案】A.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B .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解析】文言文翻译,要尽量一一对译,不能有遗漏。遵循翻译原则的同时,也要注意疏通语句,语言要通顺。
3.赏析第二段中画线句子的妙处。
【答案】这句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夏季江水流动迅疾、一泻千里的特点,既使人感到惊心动魄,又使人感到豪情万丈。
【解析】赏析句子先确定使用的修辞手法,再具体指出描写的内容,最后谈效果。
4. 文章最后引用渔歌有何作用?
【答案】用当地流行的渔歌作结,再次点明三峡之长,猿声之哀,进一步突出三峡秋季萧瑟悲凉的气氛。
【解析】文章的引用,都是为表现主旨服务的。此处写秋季悲凉,引用渔歌也更是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二)(2018滨州中考)
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①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回,虽途迳信宿②,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节选自《水经注》)
【注释】①成就:轮廓。②信宿:两三日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B.绝巘多生怪柏 既人迹所绝
C.虽乘奔御风 虽途迳信宿
D.故渔者歌曰 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答案】C
【解析】A项第一句“自”是“于”“在”的意思;第二句“自”是“如果”;B第一句“绝”是“极高的”,第二句“绝”是“尽”“穷尽”;D第一句“故”是“所以”,第二句“故”为“依旧”。
2.将下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色如人负刀牵牛。
【答案】形状就像人背着刀牵着牛
【解析】联系前后文意思理解本句,一一对应,将单音节词语变双章节词语翻译即可。
3.《三峡》一文“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重写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侧重写水的__________________。这在写法上都属于__________描写。(3分)
【答案】湍急迂回 深 侧面
【解析】第一空意思对即可。
4.《三峡》与本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解析】由《三峡》一文可知,文中表达了作者对壮丽山川的赞叹,据此可归纳本题答案。
《短文二篇》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夕日欲颓(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晓雾将歇( ) 水中藻( )、荇( )交横( )
【答案】颓tuí 与 yù 歇xiē 藻zǎo 荇xìng 横héng
【解析】 注意“与”字在此处的读音。
2.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答谢中书书 :
(2)五色交辉 :
(3)四时俱备:
(4)晓雾将歇 :
(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庭下如积水空明:
(7)盖竹柏影也:
(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答案】(1) 书:书信
(2)交辉:交相辉映
(3)四时:四季
(4)歇:消散
(5)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6)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7) 盖:大概是
(8) 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解析】加点词语翻译要求精准。熟记并积累这些词语有助于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A.晓雾将歇: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B.夕日欲颓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C.念无与为乐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古义:消散;今义:休息
B古义:坠落;今义:萎靡
C 古义:考虑,想到;今义:思念,想念
D.古义:只是;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但是
【解析】学习文言文,注意积累古今异义词语,对于理解文言文有很大帮助。有些词语,要联系上下文确定在本文中的意义。
4. 选出加点词语活用的两项( )
A.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B.五色交辉。
C.念无与为乐者。
D.夕日欲颓。
E . 庭下如积水空明。
F . 水中藻、荇交横。
【答案】B D
【解析】B项“辉”,名词用作动词,辉映。D项“颓”,形容词用作动词,坠落。
5. 填空:
(1)《答谢中书书》作者__________,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有“__________”之称。作品有《陶隐居集》。题目的意思是回复给谢中书的书信。
(2)《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字子瞻,号_____________,北宋(朝代)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______”。他们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其余五位是唐代的________、________,以及宋代的______、______、_______。
(4)《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月下承天寺庭中的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陶弘景 山中宰相
(2)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 东坡居士 三苏 韩愈 柳宗元 王安石 曾巩 欧阳修
(4)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解析】本题考查本课文学常识,积累文学常识知识有助于理解作品。
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一)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加点词语:
共谈: 沉鳞:
【答案】共谈:共同赞叹。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解析】文言文翻译,常常单音节词译为双音节词,古今差别大的,要特殊记忆。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A.实是欲界之仙都。
( )
B.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
【答案】A.(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
B .自从谢灵运以来,不再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
【解析】文言文翻译,要尽量一一对译,不能有遗漏。遵循翻译原则的同时,也要注意疏通语句,语言要通顺。
3.赏析中画线句子的妙处。
(1):
(2):
【答案】(1)从仰视、俯瞰两种角度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境界开阔、清新。
(2)先写静景:青翠的竹林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丽辉煌的景象;后写动景,山猿啼叫,林鸟相鸣,游鱼竞跃,表现了万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为画面增添了灵魂感。
【解析】先明确写作角度,再具体指出描写的内容,最后谈效果。
4. 文章最后两句话有何作用?
【答案】这两句话是作者对美好的景物发出的感慨和展开的议论。先以“实是欲界之仙都”总结前文,再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突出山水之奇绝。这样首尾呼应,使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使主体部分更加突出鲜明。
【解析】议论句是文章主旨所在。结合作者生平及文章具体内容来把握即可。
(二)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
欣然: 中庭:
【答案】欣然:高兴的样子。 中庭:院子里。
【解析】文言文翻译,常常单音节词译为双音节词,古今差别大的,要特殊记忆。
2.将下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答案】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解析】联系前后文意思理解本句,一一对译,注意要依据现代汉语习惯适当调整语序。
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妙处。
【答案】这句以新颖的比喻描写庭院的月景。“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解析】先明确修辞方法,再具体分析内容用效果。
4.体会最后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这句是作者的自宽自慰。虽遭贬谪却能欣赏到自然美景,这是那些追名逐利之人无法感受到的,透出一种旷达、乐观的情怀。意虽平淡,却含蓄深沉,回味无穷。
【解析】本题应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情感。
《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横柯( ) 桐庐 ( ) 缥碧( ) 轩邈( )
泠泠作响( ) 嘤嘤成韵( ) 鸢飞戾天( )( )
【答案】 横柯(kē) 桐庐 (tóng) 缥碧(piăo) 轩邈( miăo)
泠泠作响(líng) 嘤嘤成韵(yīng) 鸢飞戾天(yuān)(lì)
【解析】可以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帮助记忆。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风烟俱净( ) 一百许( )里
猛浪若奔( ) 蝉则千转( )不穷
水皆缥碧( ) 横柯( )上蔽
经纶( )世务者 鸢飞戾( )天者
【答案】净:消散;许:表示约数;奔:飞奔的马;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缥碧:青白色;柯:树林的桂枝干;经纶:筹划、治理;戾:至、到达。
【解析】加点词语的解释,需依据教材,准确记忆。
3.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答案】C
【解析】“反”同“返”,返回。
4.《与朱元思书》的作者 ,是 (朝代)文学家。字 ,吴兴故鄣人。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 ”。
【答案】吴均 南朝 叔庠 吴均体
【解析】文学常识的考查,有助学理解作品。
5. 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两项是( )
A.有时见日。
B.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C. 风烟俱净。
D.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E.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F.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G.望峰息心。
【答案】C F
【解析】C项“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散、散净。F项“东西”,名词用作动词,向东或向西。
6.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
A.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答案】D
【解析】骈句为四字或六字句,最大特点是讲求对仗。所以D句不是。
二、 阅读:
(一)与朱元思书
[ 南北朝 ]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加点词语:
从: 交映:
【答案】从:跟、随。 交映:互相掩映。
【解析】本题考查加点词语的解释,此类题应依据教材,准确掌握。
2.翻译句子: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答案】(1)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汹涌的大浪就像奔腾的骏马。(2)蝉长久不断地鸣着,猿持续地啼叫着。
【解析】这两句翻译时注意按现代汉语习惯调整语序。
3.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 。
【答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解析】因为全文都是围绕着“奇”和“异”这两个字来实际收入的,因此,这两句统领全文。
4.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
【答案】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解析】此句由景生情,因情明志,既侧面衬托富春江魅力,又流露出对功名利禄的鄙弃。
5.赏析画线句子的妙处。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答案】(1)这句话运用比喻、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以箭、马做比喻,夸张地写出了猛浪狂奔的气势,意在突出水“急”的动态美。
(2)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原来静止的崇山峻岭写活了,富春江两岸的山岭高耸入云,仿佛有了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写出了山势之“奇”。
【解析】赏析句子,先明确修辞手法,再具体指出所描写的内容,最后谈效果或作用。
6.结合具体语句说一说,文中的景物描写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答案】示例:“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让人感受到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透露出作者恬静的心境,展现了作者旷达的情怀。
【解析】文中除这句外,还有“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鸢飞戾天,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等句,都在写景中流露出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选择其中之一回答均可。
(二)柳陌(2018温州中考试题)
出寓园,由南堤达豳圃①,其北堤则丰庄所从入也。介于两堤之间,有若列屏者,得张灵墟书曰“柳陌”。堤旁间植桃柳,每至春日,落英缤纷②,微飔偶过,红雨满游人衣裾,予以为不若数株垂柳,绿影依依,许渔父停桡③碧阴,听黄鹂弄舌,更不失彭泽家风④耳。此主人⑤不字桃而字柳意也。若夫一堤之外,荇藻交横⑥,竟川含绿,涛云耸忽,烟雨霏微,拨棹临流,无不率尔休畅矣。
(选自《古代小品文鉴赏辞典》)
【注释】①豳圃:与文中的“寓园”“丰庄”均为地点名称。 ②落英缤纷:语出《桃花源记》,意在表现桃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景象。③桡:与下文的“棹”都指船桨。 ④彭泽家风:指像陶渊明归隐后那样的生活风貌。 ⑤主人:作者自称。 ⑥荇藻交横:____。
1.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意思相同的一项。(4分)
(1)予以为不若数株垂柳()
A. 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 B.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2)拨棹临流()
A.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B.把酒临风(《岳阳楼记》)
【答案】(1)A (2)B
【解析】(1)题中“若”为“如,比得上”的意思,而B句是“你”的意思,故先A;(2)题中“临”为“面对”的意思,而A句中“临”为“临近”之意,故选B。
2. 文中多处借用前人佳句。参照注释②,完成注释⑥。(3分)
【答案】示例1;语出《记承天寺夜游》,意在借交错纵横的水草表现堤外湖水的清澈。
示例2;语出《记承天寺夜游》,意在表现堤外水中水草纵横交错,柔美飘逸。
【解析】此题首先要知道该句出自哪篇文章,因此对学过的课文要熟悉,再就是理解该句的意思,才能完成注释。
3.结合语境,说文解字,赏析语句,选择正确的理解。(4分)
(1)微飔偶过,红雨满游人衣裾()
A.“飔”为形声字,形旁为“风”,其意为“风”。此句生动写出了风吹雨打,花瓣纷纷飘落,洒满游人衣襟的情景。
B.“飔”为形声字,音同“思”。“飔”读音轻柔,传达出柔和细腻之感。此句生动表现微风吹拂,红花如雨一般飘落,撒满游人衣襟的情景。
(2)许渔父停桡碧阴,听黄鹂弄舌()
A.“弄”有“演奏乐器”之义,写出了黄鹂鸣叫如乐音清脆,悦耳动听,惹人喜爱。
B.“弄”有“戏耍”之义,写出了黄鹂在枝头吵吵闹闹,声音嘈杂,让人听了心生厌烦。
【答案】(1)B (2)A
【解析】(1)题并非经过风吹雨打花瓣才飘落,故A项不准确;(2)联系上下文,并没有厌烦的情感,故B项不准确。
4.作者为什么将种着桃柳的那条路取名“柳陌”?结合全文,加以分析。(4分)
【答案】在作家看来,桃花“缤纷”不及垂柳“绿影依依”,绿树绿荫还可以让渔夫停舟小憩,这种景象,颇有“彭泽家风”,让作者很是自得。如此意境,轻松舒畅。作者取名“柳陌”,正是想表现自己与陶渊明心灵相通,寄托他闲适恬谈的人生志趣。
【解析】解答此题,读懂原文是关键。文章读懂了,答案自然就显现了。
《唐诗五首》同步练习
一.给加点字注音: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东皋( ) 驱犊( ) 薄暮( ) 采薇( ) 萋萋( )
塞上( ) 汉塞( ) 征蓬( ) 燕然( ) 荆门( )
早莺( ) 沙堤( ) 徙倚( )( )
【答案】 gāo dú bó wēi qī sài sài péng yān jīng
Yīng dī xǐ yǐ
【解析】 注意多音字的读音,尤其是易错字的读音,如“塞”“堤”“燕”等。
2. 文学常识填空:
(1)诗歌从形式上可分为 (又称“古风”)、 (又称“格律诗”“近体诗”)。
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 和 的通称。律诗每首八句,有 (五字)、 (七字)。分为:首联(一、二句)、 (三、四句)、 (五、六句)、尾联(七、八句), 、 必须对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今体诗 、 、 、 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2)王维字 ,盛唐 派的代表作家。信奉佛教,人称“ ”,与孟浩然合称“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 ;观摩诘之画, 。”
(3)李白,字 ,号 ,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想象丰富,夸张奇特,形成了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风格。
【答案】(1)古体诗 今体诗 律诗 绝句 五律 七律 颔联 颈联 颔联 颈联 二 四 六 八
(2)摩诘 山水田园 诗佛 王孟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3)太白 青莲居士 浪漫 诗仙
【解析】了解文学常识,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因此对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知识,平时应注意积累。
3. 古诗默写填空:
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_____________________,水面初平云脚低。
____________________,长歌怀采薇。
《钱塘湖春行》中以充满活力的动态美描写春景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黄鹤楼》中七用典故为黄鹤楼添加神秘色彩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山山唯落晖。
晴川历历汉阳树
孤山寺北贾亭西
相顾无相识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解析】古诗默写填空书写要工整,错一字该题不得分,因此要格外注意同音字不要用错。理解性默写要对整首古诗内容有所了解,按题目的要求确定需要默写哪一句,之后正确书写。
4.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B.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C.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D.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答案】B
【解析】正确的节奏为: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5. 翻译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
A.征逢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B.水面初平云脚低。
C.长河落日圆。
D.仍怜故乡水。
【答案】A.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B.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
C.指黄河。
D.喜爱。
【解析】注意积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如“蓬草”,这些都有助理理解诗意。
二.古诗词鉴赏:
(一)渡荆门送别(2018湖北鄂州中考)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本诗颔联化静为动,富有动感,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该联展示的画面。(2分)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尾联。(3分)
1.【答案】(2分)示例:远远望去,绵延起伏的群山随着一望无际的平原渐渐消失,江水浩荡在广阔无垠的大荒原上流淌。
【解析】注意题目要求“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因此既要忠于原诗句,又不能直译,要适当增加修饰语,调整语序。
2.【答案】(3分)采用拟人手法;故乡水万里迢迢送我,依依不舍;体现浓浓的思乡怀亲之情。
【解析】“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因此要指出修辞手法,其次要指出诗句内容,最后谈表达的情感。
(二)(2018湖北黄冈中考)
【甲】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战城南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注】①白日:喻指君主。典出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诗通过描写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同时“单车”“征蓬”“归雁”
等也传达了内心的忧郁和激愤。
B.甲诗尾联既是实写,又暗示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戍守边关、奋勇杀敌的敬意。
C.乙诗以征战者的口吻记述戍边生活,将战场的血腥与残酷场面写得淋漓尽致,读者从诗句里可以感受到将十内心的低落与哀怨。
D.乙诗颔联通过典型景物“幡旗”“甲胄”来描绘战场景象。战旗猎猎,盔甲似鱼鳞,不但写出了军队威武,而且写出了士兵斗志。
【答案】1. C
【解析】“将战场的血腥与残酷场面写得淋漓尽致”“将士内心的低落与哀怨”不合诗意。
2.乙诗尾联表达了征战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尾联揭示了征战者光明的内心世界。尽管征尘千里,遮天蔽日,但征战者心中始终充满明亮的阳光,心系祖国,怀着必胜的信心,视死如归,报效君王(国家)。(诗句的理解1分,答到“心系祖国、立志杀敌、报效祖国”给1分,大意正确即可。共2分)
【解析】理解思想情感,首先要理解诗意。理解诗意不能忽视给出的注释。由“白日”喻指君主,可知尾联表达了报效君王(国家)的思想感情。
3.两首诗颈联都描写了边塞景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景色的特点。(4分)
【答案】甲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放眼望去,广阔无垠的大漠上,远处烽火台-缕孤烟直上云霄;杳无尽头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者一轮圆圆的落日。此句选取了塞外特有的景物“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描绘了雄浑寥廓、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
乙诗:“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冰冻的水寒冷得使马受了伤,悲凉的北风倍添征人思乡怀归的愁绪,此句抓住冬天的景物“冻水”“悲风”,极言天气之寒,突出了寒冷、萧瑟凄清的边塞景色。
【解析】通过抓关键词语来赏析。甲诗“直”“圆”“大漠”“长河”“孤烟”“落日”,展现的是一幅壮美图画;乙诗“寒”“伤”“愁”等词语,突出了寒冷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