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5.78 KB
- 2021-10-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5课 北伐战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简述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等基本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收集、讲述北伐战争的小故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展示自我的意识;识读《北伐战争形势图》,培养学生掌握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感受大革命时期英雄们摧毁旧社会的壮烈之举、敢为人先的社会担当、紧追时代潮流的人生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北伐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国共合作的原因;国民革命的失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黄埔军校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额:革命者来。请学生们谈谈看完对联后的感受,畅所欲言。教师总结:大家谈得很好。黄埔军校正是秉持“培养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革命者”的宗旨,为后来的北伐战争输送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15课:北伐战争。了解那段悲壮的历史。
二、新课讲授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图片展示:展示广州市越秀区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
2.教师提问:中共三大召开为国共合作做了哪些准备?
提示: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3.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找出国民党一大召开的相关信息。
时 空
1924年,广州
参 会
人 员
孙中山主持,李大钊、毛泽东等共产党员参加了大会的领导和组织工作
内 容
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意 义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4.图片展示:展示黄埔军校旧址大门。
5.教师提问:结合教材,提炼有关黄埔军校的信息。
提示:①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起来的;②1924年5月创办,地点在广州;③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④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二)北伐胜利进军
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找出北伐胜利进军的相关信息。
北伐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北伐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总指挥
蒋介石
主战场
湖南、湖北
重要战役
汀泗桥之战、贺胜桥之战
北伐路线
①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南京
②福建——浙江——上海
2.教师提问:为什么叶挺领导的独立团被称之为“铁军”?这支“铁军”在北伐战争中取得了哪些战役的胜利?
提示:叶挺所率领的独立团,所向披靡,屡破强敌,因此被称之为“铁军”。主要有汀泗桥之战、贺胜桥之战,打败吴佩孚主力。
3.图片展示:展示《北伐战争形势图》。
4.教师讲解:北伐军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先后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部主力,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5.教师提问:为什么在短期内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呢?(学生讨论)
提示: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一是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二是国共两党齐心协力;三是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四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6.教师提问:思考北伐战争与工农运动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提示:蓬勃发展;农民协会组织会员大量增加,农民运动发展急速;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得到重大发展。北伐战争的进行有力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工农运动的发展又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北伐的胜利进军。由此来看,工农群众的支持应是北伐胜利进军的一个原因。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教师提问: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2.教师提问:阅读教材,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表现有哪些。
提示: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京建立“国民政府”;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并屠杀革命志士
3.教师讲述: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一边“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一边继续北伐。1928年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三、课堂小结
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跌宕起伏,虽写下了辉煌壮烈的篇章,却终因国民党右派的叛变没有完成统一全国的任务。而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国共合作的破裂也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中共吸取教训,拿起武器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统治,十年内战的枪声最终浩然打响。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我在本课教学过程中除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方面外,还作出了如下的努力和尝试:①准确把握了教学的三维目标;②选择了丰富而多样的教学素材,有地图、实物图等,增加了历史的真实感;③注重进行探究性的小组讨论,在分组讨论北洋军胜利进军的原因等问题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探究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完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以及对史料的充分解读,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六、教材课后练习答案
教材P73问题思考
结合本课内容,分析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
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广大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教材P74课后活动
1.黄埔军校人才辈出,为国共两党培养出一大批高级将领。搜集材料,讲讲他们的事迹。
陈赓,黄埔三杰之一。1926年3月,任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七连连长。参与领导左派学生组成的“青年军人联合会”,与右派组织“孙文主义学会”进行了顽强的斗争。1926年3月2日,国民党右派制造“中山舰事件”,在周恩来的领导下,与蒋介石进行面对面的斗争。1926年5月,蒋介石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整理党务案”,要求国民党内共产党员退出共产党,陈赓坚决反对退出,公开其共产党员身份,并声明脱离国民党。1926年7月,广东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参加北伐誓师。
2.课后阅读有关北伐战争的故事,体会北伐将士英勇斗争的精神。
略。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八七会议等基本史实;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经过和井冈山会师的重要意义;理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辟了井冈山道路,认识这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文字材料等方式获取有效信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井冈山道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找到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的道路,这个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
教学难点:开辟井冈山道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8月1日是我国的什么节日?它跟什么历史事实有关?(设置悬念,激发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我想,通过学习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我们就会找到答案。
二、新课讲授
(一)南昌起义
1.图片展示:展示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从中找出南昌起义的相关信息。
时 间
地 点
领导人
结果
1927.8.1
南 昌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占领南昌,南下广东,转战湘南
意 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1949年,中央确定8月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3.多媒体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南昌起义。
4.教师提问:起义军在占领南昌后为什么要南下广东?结果如何?
提示:遭到反动军队的包围,敌强我弱,不宜与敌人硬拼,计划南下广东,争取外援,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以发展壮大革命队伍。南下广东途中,遭到敌人的封锁。朱德、陈毅等率军转战湘南,坚持斗争。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A.秋收起义
1.图片展示:展示汉口八七会议旧址。
2.教师提问:中共中央在1927年召开“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什么?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什么著名论断?
提示: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3.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从中找出秋收起义的相关信息。
秋收起义
时 间
地 点
领导人
结果
1927.9
湘赣边界
毛泽东
进攻城市受挫,转向山区进军
4.教师提问:秋收起义进攻城市受挫后,作出了什么决定?结果如何?
提示:毛泽东决定放弃进攻长沙的计划,改向井冈山区进军。同时在进军途中,对军队进行了改编,确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会师
1.图片展示:展示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
2.教师讲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会师后的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3.教师过渡:朱德、陈毅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于1928年4月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
4.教师提问: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意义?
提示: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5.教师提问:什么是井冈山精神?
6.教师强调:井冈山精神诞生于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1)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2)坚持党的绝对领导;(3)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4)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5)艰苦奋斗的作风。
(三)工农武装割据
1.材料展示: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的一种斗争形式。
2.教师提问:说一说毛泽东为巩固和扩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3.图片展示:展示图片古田会议会址
4.教师讲述: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5.教师讲述: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以红四军为主在赣南、闽西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
6.教师强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全国性工农政权的一次尝试。标志着中国大地上存在着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政权,标志着国共对峙局面的形成。
三、课堂小结
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创建了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为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本课时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导学、处处质疑,以恰到好处的问题让学生能够进行理性的思考和自主探究学习;在遇到难理解和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时,让学生各抒己见,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能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让学生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六、教材课后练习答案
教材P76问题思考
左图中正在讲话的人是周恩来,他可能会说些什么?试展开你的想象,将周恩来要讲的话表述出来。
周恩来可能说的话: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的极大愤慨;做战前动员,宣布发动南昌起义。
教材P78材料研读
你认为怎样才能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它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
教材P79课后活动
将下列事件与其对应的内容或意义用直线连接起来。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红军长征的路线及长征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遵义会议的召开及其伟大意义;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取得胜利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以长征路线为线索,加深对长征艰苦过程的了解;利用文学影视作品的感染力,让学生感知历史,形成历史概念,认识时代特征。通过分析遵义会议的作用及影响,形成对历史史实的正确理解与判断。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体会先烈们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勇于献身、追求崇高理想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加深对长征精神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感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遵义会议。
教学难点:长征的经过和长征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地球上的红飘带》)这是坐落在甘肃会宁的长征纪念雕塑,雕塑的名称是《地球上的红飘带》。在红军长征的漫漫征途中,矗立着一个又一个这样的纪念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回顾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瞻仰革命的丰碑,感受伟大的长征精神!
二、新课讲授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教师讲解: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2.多媒体链接:多媒体链接歌曲——《突破封锁线》
3.教师讲解: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敌人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红军拼死冲杀,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但八万多人只剩下三万多人。
4.展示图片:展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5.展示材料:正是在这危急关头,毛主席挽救了红军。他力主放弃合二、六军团的企图,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争取主动,打了几个胜仗,使部队得以稍事休整。他的主张得到大部分同志的赞同,于是,部队在十二月占领湖南西南边境之通道城后,立即向贵州前进,一举攻克了黎平。当时,如果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方针,所剩三万多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刘伯承
6.教师讲述:面临危急局面,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有必要纠正之前的错误的军事指挥和决策。因此。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7.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谈一谈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
提示:纠正“左”倾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择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是历史的选择。
8.教师强调:在危急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二)过雪山草地
1.展示图片:展示红军长征途中的图片。
2.学生自主学习:说一说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
提示:恶劣的自然环境,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原;缺衣少食;还有敌人的围追堵截。
3.多媒体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红军长征(片段)
4.教师讲解:遵义会议后,红军克服重重困难,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冲破敌人的包围,进入甘肃。
(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1.教师引导:阅读教材,说一说长征过程中有几次会师,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提示:两次。第一次是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在吴起镇的会师;第二次是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的会师。长征结束的标志是甘肃会宁三大主力会师。
2.展示图片:展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3.教师讲述:同学们从图中可以看出,红军的长征经过了赣、闽、粤、湘、桂、黔、滇、川、康、青、甘、陕12个省,越过了五岭山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及雪山、草地等,历经25000里。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真正的前所未有的征途。
4.多媒体链接:展示行程示意图,让学生填空。
长征初期路线
遵义会议后的长征路线
5.教师提问:同学们,关于长征胜利的意义,你觉得有哪些?(学生讨论)
提示: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三、板书设计
四、课堂小结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同时,它又像一处取之不尽的艺术宝藏,吸引着中外的新闻记者、战史专家和艺术家。长征不但是战争史上的奇迹,还是20世纪中华民族灵魂最壮美的写照——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及它领导的工农红军是战无不胜的。长征精神,过去是、现在是、今后仍将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五、教学反思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在该课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提出适当的问题,向学生提出要求,实现了老师和学生的良好互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再如,根据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了图片、文字资料等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教学中掌握长征的历史,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要加强对史料的深层次解读和运用,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六、教材课后练习答案
教材P84材料研读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红军长征的认识。
长征胜利的历史启示我们,要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树立坚定的思想信念,要树立大局意识,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应该争做有志青年,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让长征精神薪火相传,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教材P84课后活动
1.班级即将举行长征故事会
(1)如果你是演讲者,你将搜集哪些相关资料?
(2)在你搜集的有关长征的资料中,你会突出哪些重大事件?说明理由。
(1)关于长征的图片资料、视频资料、老红军访谈录的文字资料、实物资料等。
(2)遵义会议。理由: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机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2.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长征的胜利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遗产?
爬雪山,过草地,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缺吃少穿,缺医少药等。伟大的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
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的牺牲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相关文档
-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12-1全等2021-10-264页
- 2020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2021-10-262页
-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9-3 课题学习 2021-10-262页
-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1-1全等2021-10-262页
-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11-22021-10-262页
-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超声与次2021-10-262页
-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三峡2021-10-265页
-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2021-10-264页
- 人教版物理八下95电与磁五电磁继电2021-10-262页
-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二次根式5-3二2021-10-2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