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8 MB
  • 2021-10-26 发布

教案合集部编版八下语文全册教案

  • 9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社 戏 ‎1.掌握相关文学、文化常识,概括主要事件,学习围绕中心选材、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 ‎2.体会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 ‎3.通过揣摩语句的含义,分析人物形象,感受童真童趣以及劳动人民的纯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 ‎4.体会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眷念之情,理解传统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欣赏“社戏”视频。‎ 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东方的歌剧,是华夏儿女心中的国粹。它就是——戏曲。从戏曲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唱腔的音韵美、脸谱的绘画美、服装的造型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回忆,看看鲁迅笔下的“社戏”。‎ 二、教学新课 ‎1.社戏知识简介。‎ ‎“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简单地说,凡一村或几村合伙出钱,为祭神而演,大家可看的戏便是“社戏”。‎ ‎2.《呐喊》简介。‎ 本文选自《呐喊》。《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作者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 ‎3.背景简介。‎ ‎《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社会黑暗,农民痛苦,使作者唤起心中保留的一块净土——平桥村。那里有外祖母的慈爱,也有淳朴善良农民的抚爱,更有热情能干小伙伴的友爱。那里还有一片可以摆脱封建教育和封建伦理观念的自由天地。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农村孩子,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他把这种思想感触完全融于作品之中。‎ 鲁迅在童年时代,曾随母亲到农村居住过,间或和许多农民亲近。《社戏》取材于自己的童年生活,采用回忆的形式,用第一人称写就。但已不是作者的自传,而是在生活基础上的艺术概括,所以不能把“我”看成就是鲁迅。原文写了“我”二十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小村看社戏。课文节选的是看社戏部分。‎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个线索课文写了哪几件事?仿照“夏夜行船”这样的四字短语概括。‎ 明确:(1)线索:看社戏。(2)七件事:①随母归省;②钓虾放牛;③戏前波折;④夏夜行船;⑤船头看戏;⑥月夜归航;⑦六一送豆。‎ ‎2.上述哪些事是详写?哪些事是略写?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92‎ 明确:详写的是③④⑤⑥,略写的是①②⑦。因为文章主要内容是看社戏,所以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去赵庄看社戏、看社戏后归航偷豆等详写;其他情节略写。‎ ‎3.“文似看山不喜平”。作者在“看戏”这部分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写得起伏有致。如写看戏前的三次波折、三次转机。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来,并思考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三次波折:①叫不到船;②不准和别人去;③外祖母要担心。‎ 三次转机:①八叔的船回来了;②小伙伴们与“我”同去;③双喜写包票。‎ 好处:①笔法曲折,文气摇曳,为看社戏做好充分的铺垫;②初步表现小伙伴的热情、能干等特点,尤其是双喜。‎ 目标导学三: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 ‎1.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例如本文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都非常有特色,请分别找出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明确:景物描写:①“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这里从嗅觉、触觉、视觉角度写两岸的景物和月色,描绘了一幅水乡月夜美景图。②“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动写静,表现了“我”去看社戏时急切、激动的心情。‎ 人物描写:①“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运用“点”“磕”“退后”“上前”这些动作描写表现小伙伴们驾船熟练敏捷的技巧、勤劳能干的性格和去看戏时的愉快的心情。②“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通过对阿发的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了他的善良淳朴、憨厚无私。‎ ‎2.文章在记叙的过程中并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渗透渲染着“我”的心情,请概括“我”看戏前后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明确:看戏前的波折:盼望→难过、沮丧→欢喜→急切、激动 看戏中感受:高兴、愉悦→失望 看戏后归航偷豆:轻松愉快 教师总结: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往往是综合运用,穿插使用的。描写可以使文章更生动饱满,议论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的中心更加突出。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是一种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寓情于理的表达方式,这种把强烈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之中,使感情同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议论融合在一起而自然流露出来。我们写作文也要注意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三、板书设计 多种表达方式 第2课时 92‎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说《社戏》的故事情节和表达方式。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社戏》中提到的人物的形象,品味童真童趣,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新课 ‎1.这篇小说人物众多,谁是贯穿始终的人物?谁是本文的主要人物?‎ 明确:贯穿始终的人物:“我”;主要人物:双喜。‎ ‎2.结合双喜的言行分析其性格特点。‎ 明确:(1)当“我”看社戏受到波折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表现双喜聪明。(2)当外祖母担心都是孩子时,双喜大声打包票——表现双喜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善解人意,办事果断。(3)看戏时双喜分析铁头老生不翻筋斗的原因——表现双喜聪明、细心。(4)归航偷豆时征求豆主人阿发的意见——表现双喜考虑事情周到;双喜以为再多偷,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表现双喜考虑周到;吃完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并考虑好对策——表现双喜考虑事情周到。(5)双喜送“我”回到家,“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表现双喜做事有始有终。(6)双喜回答六一公公的问话——表现双喜反应灵敏。‎ 小结:双喜是一个聪明、机灵、善解人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的“好孩子头”。‎ ‎3.六一公公是怎样的一个老人?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明确:六一公公是一个宽厚、善良、淳朴、好客、热诚的老人。从以下方面可以看出:①“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证实双喜他们是否偷了豆,重在指责他们踏坏了庄稼——表现六一公公善良、宽厚、爱惜劳动果实。②“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还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豆可中吃呢?”——表现六一公公淳朴、好客。③六一公公夸自己的豆好:“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表现六一公公好强。④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表现六一公公淳朴、好客、热诚。‎ ‎4.阿发和桂生在偷豆一节中表现出了哪些性格特点?‎ 明确:阿发憨厚、无私。桂生机灵、勤快。‎ 本文的语言生动、简练、幽默,处处蕴含着童真童趣,仔细揣摩文中相关语句段落,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1)总之,是完了。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明确:“是”加重语气,三个“了”表达了“我”无可奈何的心情。想象听到锣鼓声,更加突出“我”对看社戏的渴望心情。‎ ‎(2)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明确:“轻松”“舒展”与上文的沮丧、失望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突出了“我”欢喜轻快的心情。‎ ‎(3)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 明确:“支撑”真实地写出了“我”的困倦,但“我”却“仍然看”,反映了“我”既觉得无趣,又不甘心就此回去的心理。‎ ‎(4)品评“偷豆”一节,感受小伙伴们的天真纯朴。‎ 明确: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偷”中凝结着小伙伴们诚恳待客的热情;“偷”中跳动着小伙伴们纯洁无私的心;“偷”中反映着小伙伴们周到细致、天真纯朴的天性。“偷”,一改一般意义上的“残酷、自私、遭人唾弃性”,而成为一种热情的、无私的、天真质朴的“偷”,“偷”出了情趣,“偷”出了欢乐。‎ 92‎ ‎1.“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句话怎样理解?‎ 明确:这句话作为小说的结尾意味深长。其实那夜的戏并不怎么好看,那夜吃的豆也是普通的罗汉豆,作者怀念那夜的戏和豆,实际上是怀念平桥村的朴实、勤劳、聪慧的小伙伴们和有趣的生活。“我”对这段往事的回忆,表达了“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对比《社戏》原文开头部分对作者成年后在剧场看中国戏的两段经历,体会作者通过写不同的看戏经历,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思?‎ 资料链接:鲁迅作品《社戏》在结构上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主要写“我”在北京看过的两次戏,一次是在北京的戏院,戏院里嘈杂、拥挤、混乱的环境让“我”非常的厌恶。另一次是募集水灾捐款,因为捐款的方式是买戏票,因此机缘巧合的又看了一次戏,但却遭遇尴尬,没有看完便离了场,两次看戏给“我”的感觉都是不好的。第二部分主要写了“我”儿时在赵庄看戏的感受和经历。‎ 明确:地点不同:都市和乡村;心情不同:沉重压抑与轻松自在。通过前后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风景、人情美的怀念,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三、板书设计 →赞美与向往 可取之处 ‎  课上引导学生阅读思考,不给学生太多限制,重视理解体验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感知文章。思路清晰,教学重难点突出,引导学生思考感悟的环节做得不错。‎ 不足之处 ‎  由于文章记载的故事距离现在时间久远,部分细节学生感受不深,在这方面需要更进一步地做足课前预习工作。‎ ‎ ‎ ‎2 回延安 ‎1.朗读品味诗歌,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本诗的语言艺术特色。‎ ‎2.抓住关键句,学习这首诗是如何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的。‎ ‎3.整体把握文意,体会 92‎ 诗歌字里行间所深寓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生活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 播放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噢红军到陕北……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红艳艳,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听着这首热烈欢快、脍炙人口的歌曲,我们会想起什么呢?‎ 对,我们会想起黄土高原,会想起黄土地上朴素的劳动人民,会想起革命圣地——延安。老一辈的革命家呀,都对延安怀有深切的情感。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其中的一位——贺敬之,走进他的诗歌,去看看他与延安有着怎样的情谊。‎ 二、教学新课 ‎1.作者及作品背景。‎ 贺敬之,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人,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45年与丁毅合作创作了富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新歌剧《白毛女》,1946年离开延安,去华北根据地工作,解放后长期从事文艺创作和文艺领导工作,有诗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放歌集》等。1956年,诗人回到阔别已久的延安,再见曾经生活多年的革命摇篮,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一时感触万千,心潮澎湃,于是写下了这首激情洋溢、脍炙人口的政治抒情诗。‎ ‎2.民俗文化知识简介。‎ 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是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多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奔放热烈。‎ ‎1.反复朗读诗歌,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并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文本的五个层次各应读出怎样的感情。‎ 明确:全诗的感情基调——热烈、欢快、亲切、昂扬;各层次应读出的感情色彩:第一层:激动、跳跃;第二层:深厚;第三层:真挚、亲切;第四层:热情、明快;第五层:激越、昂扬。‎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层的内容。‎ 明确:第一层:抒写回延安的激动心情及与亲人相会的场景;第二层: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第三层:描绘与亲人欢聚一堂的盛况;第四层:喜看延安新风貌;第五层: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续革命的征程。‎ 探究:这首诗生动形象,热情奔放,意蕴深刻。作者通过高超的写作技巧表现出自身对延安最浓烈的深情,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说说作者通过哪些写作技法表现了哪些情感。‎ ‎2.善用修辞表达情感。‎ 如第二节中,“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是绝好的比喻,诗人如羊羔一样吮吸着乳汁,眼望着妈妈。是延安母亲的乳汁养育了诗人,是延安的小米饭使诗人成长。诗句活脱脱写出了延安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而诗人正为能投身于其中倍感自豪。‎ 第三节中,综合运用了夸张、比喻的手法。如“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话题由延安而飞越千山万水,内容从全国形势到长江、黄河汹涌澎湃。由延安看到全中国,由10年前想到今天可喜的变化。‎ 第四节中,主要运用整齐的排比句,使延安欣欣向荣的新姿跃然纸上。“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诸句,综合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表达自己游览延安新城的兴奋和喜悦。延安焕然一新,‎ 92‎ 诗人无限感慨,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3.选取延安独有的风俗民情表达情感。‎ 在第三节中,诗人通过描写延安乡亲对诗人盛情接待的情景来表达炽热的感情。写亲人欢聚的场面时,突出描写了烧热的炕、地上生起的木炭火,有地方特色的食物,既亲切又真实地写出延安人民争先恐后看望诗人的情景。其次,诗歌描写老、中、青三代人与诗人的对话,突出了亲人欢聚的情景。‎ ‎4.运用带有鲜明地方色彩的语言表达情感。‎ 诗中的枣园、窑洞、宝塔山、糜子等带有延安的地方色彩;诗中所采用的信天游,是陕北的一种民歌形式;诗中“登时”“莫要”“几根根”等,取自陕北方言。诗中景物的描写、形式的采用以及全诗的遣词造句,都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使诗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和谐统一,同时也借此看出了作者对延安的深厚感情。‎ 目标导学三:理解“信天游”在文中的体现 ‎1.请同学们结合以前学习诗歌的经验,说说本文在形式上与以前学过的现代诗相比有何特点。‎ 明确:(1)格式上每两句一节,有时一节就表现一个意思,有时多节共同表示一意。‎ ‎(2)节内押韵,未必全然押韵,也可能存在隔句押韵的情况。‎ ‎(3)两句一节的事中,善用比兴手法,通常为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基本上是即兴之作。‎ ‎2.试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比兴”这一特点。‎ 明确:(1)“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以“树”起兴,比喻诗人和延安以及延安的父老乡亲的血肉关系。‎ ‎(2)“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以“羊羔吃奶”起兴,喻延安对诗人的养育之恩。‎ 92‎ 备课笔记 ‎   (3)“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上句起兴,又兼有描写环境的作用。‎ 小结:《回延安》采用了“信天游”形式,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读起来让人激情澎湃。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全诗除了真切的情感构成了诗的辐射源外,就是诗人对陕北风土人情的意象组合描写,更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 目标导学四:拓展延伸,深刻体会文本感情 材料一:从1935年到1948年,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 材料二: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七大”工作方针》中指出:“陕北是两点:一个是落脚点,一个是出发点。”延安,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是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 材料三:“花篮的花儿香,听我们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一首《南泥湾》早已家喻户晓,人人都会哼唱上两句。而作为中共中央在陕北的重要活动之一,正是因为有了南泥湾的大生产,才有了革命军民的情谊。‎ 材料四:正在抗战时期,贺敬之到了延安,抗战的残酷教育了他,并使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延安,贺敬之进入鲁艺,与丁毅执笔创作了《白毛女》,也创作了《南泥湾》等经典歌曲的歌词。在延安,贺敬之还主动请求到前线去,但没有被批准。朱德总司令听说后,亲自接见他们,鼓励他们说:“你们的思想是很好的,但是延安后方也需要人。”1945年日本投降,实践毛主席《讲话》和讲演精神的鲁艺大批师生,走向了新的“大鲁艺”。就在此时,贺敬之参加了以艾青为团长的华北文工团,东渡黄河,走向了广大的华北解放区……70年后,再次回顾往事,贺敬之说,最使他心潮难平和深思无已的不是平凡的个人经历,而是身心所系的伟大时代,那个时代的当时、后来和未来。‎ 结合上述材料,并结合诗歌内容,以“贺敬之与延安”为话题,尝试写一篇小文章。‎ 三、板书设计 ‎        内容     诗人情感 回延安 可取之处 ‎  在诗歌分析的过程中,对延安的历史及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要详加介绍,让学生通过了解历史来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全诗的主题。‎ 不足之处 ‎  由于这是一首距离学生所处年代较远的诗歌,所采用的形式又不是学生所常见的,因此应以“信天游”的歌曲艺术导入,对信天游的形式加以介绍,使学生在对信天游的感受之中走入诗歌。‎ ‎3 安塞腰鼓 92‎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一、导入新课 请观看一段安塞腰鼓视频。(见光盘)刚刚欣赏的是有着“天下第一鼓”美称的安塞腰鼓。这节课,我们学习陕北作家刘成章的散文《安塞腰鼓》,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雄浑、壮阔、旺盛的生命的场面和磅礴的力量。‎ 二、教学新课 ‎1.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学生听读,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调。‎ ‎(铿锵激越的朗读能深深感染学生,许多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情可通过读来悟出。)‎ ‎(2)指导朗读。‎ 例段一:第7段 明确:本段描写安塞腰鼓表演开始时那种壮阔、豪放、火烈的场面,赞颂了那股喷涌而出的、不可扼制的生命力。因此,“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三个短句要读得简洁有力;“骤雨一样……强健的风姿”这组排比句要用急促的、富有跳跃性的节奏,来表现腰鼓场面的豪放、火烈、动力十足;最后,“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要读出对腰鼓场面,对人的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例段二:第25、26、27段 明确:写腰鼓表演达到了高潮,要把短句“愈捶愈烈!”的三次反复和一切都在“交织!……升华!”读得简洁有力、铿锵激越,使人体会到:腰鼓表演达到高潮,人的生命力被尽情释放,生命的一切在这释放中得以超脱和升华。‎ 第一部分是鼓声响起之前,用中速,也不乏力量。中间部分是鼓声响起来,语调就应该激越、高昂。鼓声落,要读出悠远寂静、若有所思的情绪,语速稍慢。‎ ‎(3)学生组内自主朗读,体会作品的情感、语调,然后推荐代表,比赛朗读。‎ ‎2.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好一个________的安塞腰鼓”的句式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用文中的内容。‎ ‎(学生各抒己见,可能有如下一些答案:“壮阔”“豪放”“火烈”“有力”“元气淋漓”“惊心动魄”“奇伟磅礴”“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等等。)‎ ‎3.明结构。‎ 说明:文章按“鼓响前、腰鼓表演、鼓声止”可分成三大部分。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四个角度来展示腰鼓舞的艺术魅力,且这四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 学生会很快找出:“好一个安塞腰鼓!”‎ 明确:这是文章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 ‎1.寻美点。‎ 布置分组朗读,分组进行寻找美点比赛。用“________美,你看(听)……”的句式或用“________好,好在________”这一句式进行评点。(可以从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方面进行评点,说得越多越好。可能会出现的以下答案)‎ ‎①蓄而待发的后生美,你看,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92‎ ‎②火烈的舞蹈场面美,你看,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③激越的鼓声美,你听,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④击鼓的后生美,你看,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⑤变幻的舞姿美,你看,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 从用词方面说:‎ ‎①“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一句中“呆呆的”用得好,好在它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安静时安塞腰鼓的状态。‎ ‎②“茂腾腾的后生”“咝溜溜的南风”中的“茂腾腾”“咝溜溜”用得好,好在叠词的运用使语言亲切富有韵味。‎ ‎③“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中反义词用得好,好在它们对比强烈,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点。‎ 从句式上说:‎ ‎①“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中“发狠”“忘情”“没命”用得好,好在它们语意层层递进,语势步步增强。‎ ‎②“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这些短句用得好,好在它们使文章语句铿锵,气势强劲,突出了安塞腰鼓的豪放美。‎ ‎③“但是”与“看”独立成段好,好在它们特别引人注目,自然完成画面由静到动的急转。‎ 从修辞上说:‎ ‎①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样的排比增强了语势,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气势。‎ 从写法上说:‎ ‎①“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写得好,好在它使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增加了文章的内涵。‎ ‎②“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写得好,好在“以声写静”,更加突出了鼓声止后的寂静。‎ ‎③文中开头的静态描写写得好,好在它为文章后面写动做铺垫,使文章静中蕴动,动静结合,充满画面美。‎ ‎1.可以模仿合唱的形式。第1—4段和第28—30段由女生朗读。第5—27段中的主体部分由老师朗读。其中,抒发赞美之情,音调最高亢的第13、17、22、24段,由男生朗读。‎ ‎2.本文所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画出文中高度概括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的一句话:“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明确: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洋溢着一种阳刚之美,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 总结:有人这样形容道:“安塞腰鼓表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叫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刘成章写的《安塞腰鼓》是一首生命和力量的赞歌。腰鼓自身,就是人类生命力量的凝聚,能最充分、最彻底地表现生命的阳刚之美,‎ 92‎ 作者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与笔力歌颂。既有对陕北高原土地和土地上生命的赞美,又有对我们这个从沉睡中觉醒、迈着雄健的步伐,不断走向繁荣的伟大祖国的礼赞!‎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  本课的学习师生参与性较强,较好地实践了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朗读要求。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知语言,体会感情,同学们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到安塞腰鼓的动人魅力。‎ 不足之处 ‎  时间掌控不太合理,最后总结归纳较为仓促。‎ 92‎ 92‎ ‎4 灯 笼 ‎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散文优美的意境。‎ ‎2.品味文章线索的贯穿,语言精当的作用,体会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3.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品味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 一、导入新课 ‎ 提到灯笼,我们或联想到春节张灯结彩的喜庆,或想起宫廷戏中穿梭在紫禁城的点点灯火。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灯笼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是生活和情感的纽带,记录着亲情,抒写着繁华,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让我们走进吴伯箫散文名篇《灯笼》,感受一下那个特殊时期的作者情怀。‎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了解传统“灯笼”文化 ‎1.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于1938年4月投奔革命圣地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曾担任边区政府教育厅中等教育科科长。解放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兼总编辑。‎ ‎2.灯笼文化。‎ 大红灯笼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至今仍在中华大地流传着。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如今,红灯笼更是风行全国,制作更加精美。‎ 在中国人眼中,红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所以人人都喜欢。每逢重大节日、良辰喜庆之时,全国许多城镇的街道、商店、公园,甚至一些大型建筑物和私家宅院的门口,都会挂起圆圆的大红灯笼。到了夜晚,一盏盏灯笼点亮,红光四射,显得隆重热烈、喜气洋洋。‎ ‎1.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并思考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 明确:“灯笼”是文本的线索,作者正是通过描写有关灯笼的事情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2.找到文本围绕“灯笼”记叙事情的段落,并说说围绕“灯笼”具体写了哪些事。‎ 明确:第③段,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第⑤段,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消夜食品;第⑥段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第⑦段元宵节看灯;第⑧段,进士第的官衔灯高照朱门;第⑨段,纱灯上描红;第⑩段,由宫灯、唱词联想汉献帝;第段,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3.由上述分析可知,作者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诸此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请你做简要说明。‎ 明确:有文化上的: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对宫灯的想象,体验的是深长的历史况味。‎ 有情感上的:挑着灯笼,迎回祖父,长幼情笃;接过纱灯,上下灯学,母子情深;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绽放着飞扬的青春;族姊远嫁,进士第的官衔灯映照着褪色的朱门,是对岁月沧桑的感慨;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是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 目标导学三:结合材料背景,深度解读爱国情感 探究:作者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来表达灯笼对自己乃至民族的意义,但第⑩段却跳出回忆,而去写了想象虚构的事情,作者这样安排有何意义?“唉,壮……”‎ 92‎ 作者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慨,文本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义是什么?请结合材料链接作简要分析。‎ 材料链接: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者在精心安排下,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九一八”的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破无数文士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然而,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忧心如焚,怒火中烧,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他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腔积郁。他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即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跳跃而出。《灯笼》正是这个时期回忆主题的文章。‎ 明确:结尾虚写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是为后面的直抒胸臆做铺垫:“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几句皆借灯笼表达自己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此时的情感早已不再沉浸于回忆,而超脱出来,表达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表现出自己要同时代共呼吸的担当精神。‎ 目标导学四:赏析文本,体会文本写作特色 特色一: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在回忆的诸事中寄寓情感,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征,而能达到寓情自然的目的,还在于作者擅长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综合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明确:以第③段和第段为例,第③段写“我”去接祖父和祖父讲故事是记叙,“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是抒情。第段“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是抒情,其他的句子主要是描写。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既创设了感人的意境,又抒发了强烈的情感。‎ 特色二:结构严谨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分析开头两段和结尾一段的作用。‎ 明确:开头两段由小孩子喜欢火,三家村的往事,既写出人们对光明的渴望,又自然引出下文对有关灯笼往事的回忆;结尾一段又由灯笼联想到“燎原的一把烈火”,再用一“壮”字,再次升华中心,赞颂蓬勃发展的中国革命。可见,文本前两段与结尾联想的两段紧密联系,中间诸段落俱为回忆,不可不谓作者之为文独具匠心,巧设结构。‎ 小结:《灯笼》这篇散文,回忆了作者与灯笼有关的往事,寄寓着丰富的情感。文章以小见大,融记叙、抒情、描写于一体;语言自然朴素、清新练达,既朴实平易又生动传神,娓娓而谈,侃侃而论,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是我们学写散文的典范。‎ 三、板书设计 灯笼首尾呼应 ‎,寄寓淳朴情感抒发爱国热情 可取之处 ‎  运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授课,可以集中概括文章内容,迅速让学生了解文章脉络,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效果很好。‎ 不足之处 ‎  这篇文章回忆的事,因为所写年代距离当代初中生太遥远,他们理解起来有时代上的隔阂。授课时应该加强对背景的介绍,以便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和理解作者情感的变化。‎ 92‎ ‎5 大自然的语言 ‎1.筛选课文主要信息,了解物候知识和物候学的研究意义。‎ ‎2.明确说明对象,理清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 ‎3.品味本文准确严谨、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4.积累物候知识,培养重观察、讲实证的科学态度。‎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提示:教师展示有关物候图片或者视频)‎ 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与人类有着紧密的关系。大自然仿佛会说话似的,会告诉我们许多有关气候的信息,使我们更好地生活、生产。那么,我们如何来看待物候现象呢?它又是怎样一回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共同探讨大自然的奥秘。‎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资料助读,了解文学、文化常识 ‎1.人物介绍。‎ 竺可桢(1890.3.7—1974.2.7),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从1936年1月1日至逝世,对每天的天气与物候均有记载,共300余万字。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物候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深,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 ‎2.事理说明文。‎ 定义: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也就是说,事理说明文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事理说明文与事物说明文的区别: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方位、类别、功能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概念、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 目标导学二:筛选信息,明确说明对象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明确:说明对象是“物候”和“物候学”。‎ ‎2.本文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 明确:第1段,以生动的写景笔调,写出了一年四季不同的自然现象。文章并不提“物候”二字,而从常见的自然现象写起,完全符合人们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这一认识过程。虽然还没有接触到“物候”的概念,却让读者知道了物候的种种现象。为进一步说明物候做了铺垫。‎ ‎3.文章为什么采用《大自然的语言》为题呢?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能否改为“物候与物候学”?(引导学生逐步思考)‎ 明确:用了拟人手法。“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富有情趣和吸引力,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不能,因为“物候与物候学”是专业术语,不易理解,无法很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明确: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目标导学三:理清思路,把握说明顺序 92‎ ‎1.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明确: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6—10自然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第11—12自然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这四部分内容之间有没有内在的联系?‎ 明确:第一部分描述现象,由表及里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做出解释,话题转到农业上,与文章结尾形成了照应。第三部分推究原因,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第四部分阐明意义,再次突出“大自然的语言”,与第一部分照应。全文条理分明,主要按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物候学,通俗易懂,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3.小组讨论: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否颠倒说明的顺序?‎ 明确:不能。因为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列,有条有理。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都是空间因素,古今的差异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到时间又是一种条理。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清楚。‎ ‎4.研究物候学的五个意义又能否颠倒说明的顺序?‎ 明确:不能。“首先”“对于安排……,确定……”“还可以利用”“也可以利用”“为了便利”五层意思,有重有轻,有主有次。‎ 教师小结:无论是全篇、某部分之间,还是某一段落内部之间,本文在说明顺序的安排上都十分讲究,说明极富条理性。‎ 三、板书设计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理清了本文的层次内容,这节课我们学习本课的重点——说明文的语言特色,揣摩本文的精彩句段。‎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精读片段,分析说明方法 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举例子、作比较和打比方等。你能找出来并说说表达效果吗?‎ 明确:生甲:举例子。如说明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性时,举出了1962年由于没有注意根据物候观测播种花生而受损害的实例。又如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一般人可能会认为近海地区的气温比同纬度的内陆地区暖和,而事实上近海地区的春天反比内陆地区寒冷,举一例读者可能会认为是偶然性,所以连举两例,足以使人信服了。‎ 生乙:作比较。如说到纬度的差异对物候现象来临的影响时指出:“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92‎ 生丙:本文还多处运用打比方的方法。本文中往往把一些巧妙的比喻同拟人融为一体,使事物的特征更加突出。如“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赶快种谷子”这两个分句,就很富表现力。‎ ‎……‎ 目标导学二:揣摩语言,品析表达效果 ‎1.分析课文内容,说说第一自然段的语言特点和它的表达效果。‎ 明确:生甲:“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是拟人的手法,再用“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具体描述大地“苏醒”时的样子,一片春色扑面而来。‎ 生乙:燕子是“翩然归来”,轻捷、洒脱、活泼伶俐的小燕子的形象一下子就浮现在眼前。用“不久”“于是”由春自然转入夏。而秋的标志是“果实成熟”,是“叶子渐渐变黄”。‎ 生丙:作者在描写叶子变黄的状态时,用“簌簌”描写风吹落叶的声音,写出树叶纷纷飘落的动态,有声有色,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此外,“北雁南飞”“田间草际的昆虫”“销声匿迹”“衰草连天”等词语,写出冬天即将到来时的萧索、清冷。这一切都是为了“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又是拟人的手法。这里面的“载”,是充满的意思,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写出了风雪交加、旅途的艰难,可谓一词写尽整个冬景。‎ 生丁:作者用“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八个字概括这一段的四季更替情况,点明四季变化循环往复的自然现象是带有规律性的,既以多姿多彩的画面激起阅读的兴趣,也以生花妙笔设置悬念,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有力的铺垫。‎ 教师小结:作者在写四季时,既抓住了各季节不同的特征,又力求在写法上有变化,词语丰富,句式多样,并恰当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显得形象生动。‎ ‎2.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明确:不能删掉。“许多”在范围上加以限制,如果去掉意思就变为所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那样就不符合实际。“许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明确:不能删掉。“左右”表约数,意思是比“十天”稍多或稍少,如果删去,就成了刚好“十天”,这样反而与实际情况不符合。“左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 明确:不能删掉。“约”表估计,因为不能确定,只能用表估计的语言。如果去掉,与实际情况不符。“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目标导学三:拓展延伸,进行个性表达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也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科普文。文章告诉我们:科学就在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零距离接触科学,从而热爱科学。‎ ‎1.收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明确:“清明前,开秧田”是根据节气确定“开秧田”的时间。‎ ‎“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是根据物候现象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是根据物候现象“雨中蝉叫”预测天气情况。‎ ‎“麻雀囤食要落雪”“猪衔草,寒潮到”“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是根据动物的行为预测天气情况。‎ ‎2.学完本文,我们知道:物候观测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也与我们的生活、生存密切相关。那么,我们应怎样去保护大自然,去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呢?(结合实际,畅所欲言。)‎ 三、板书设计 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 92‎ 语言特点——生动形象、准确严谨 可取之处 ‎1.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借助字典、词典自学字词,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本课的教学把学生从课堂带入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之中,并引发他们从动物、植物、天气这些自然现象中了解到大自然的语言,激发了学生探索、研究大自然的兴趣。‎ ‎3.紧扣文本特点,突出了说明文文体特征,知识点的教学能够落到实处。‎ 不足之处 ‎1.朗读的形式还过于单一,没有做到多样化,如指名朗读、全班齐读、分男女生读等。‎ ‎2.面对教学过程中随时生成的问题,尚缺乏因势利导的教学智慧,处理得过于草率。‎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92‎ ‎1.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2.比较分析两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3.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和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不囿于成说,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向科学的未知领域进军。‎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长期以来,人们试图解释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起源,曾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说。现在,地质学家们普遍认为,在2亿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地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这块超级古大陆一分为二,继而又四分五裂,相继形成了北美洲和亚欧大陆、南极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新西兰和印度次大陆。这就是在地质学上曾引起一场深刻革命的大陆漂移学说。1986年,阿根廷南极研究所的专家在南极发现的恐龙化石,就为这一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的两篇科普短文。‎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比较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 ‎1.从课文注解得知,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的章节里,请问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请学生谈谈自己阅读的初步印象。‎ 明确: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都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观点,都运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 ‎2.读课文,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 明确:《恐龙无处不有》,说明对象是“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或“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角度是通过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理论。《被压扁的沙子》,说明对象是“恐龙的灭绝”,说明角度是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 目标导学二:比较说明思路 ‎《恐龙无处不有》的说明思路: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这两句话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第二部分为2—7段,介绍恐龙无处不有是因为大陆在漂移。2、3段介绍南极和地球其他大陆上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4、5段写这一发现引起了作者的深入思考,作者没有把思维定格在恐龙本身的研究上,而是“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考察;6、7段作者思有所获,“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第三部分为8—12段,简明介绍板块学说,并说明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第四部分为13—15段,再次聚焦南极恐龙和 92‎ 备课笔记 其他生物,确证这一推断的正确性。总之,全文从现象到本质,逐层推进,表现了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 ‎《被压扁的沙子》的说明思路: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为2—6段,探讨恐龙大灭绝,介绍两种学说“撞击说”和“火山说”,揭示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为7—11段,解释斯石英的成因,重点说明其性质,为排除“火山说”提供科学依据。第四部分为12—17段,依据科学理论,进一步断定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运动,从而得出结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总结:两文都体现了作者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又一扇新的窗户,我们不禁为作者道好称奇,科学需要激情,需要创新!‎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初步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这节课我们重点揣摩语言,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补充说明的作用 ‎1.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四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1)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2)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3)即非常纯的沙子。‎ ‎(4)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明确:这些句子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 ‎2.这些括号中的句子分别有什么作用?请加以说明。‎ 明确:(1)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2)这一句看起来有调侃的意味,但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作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3)这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易被人理解接受;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4)这一句起类比说明的作用,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成普通的沙子,把事理说得简明透彻,通俗易懂。‎ 这些补充说明的文字化高深的科学概念为平易的介绍,化严密的科学论证为幽默诙谐的类比说明,表现了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同学们应在今后的说明文写作中学习、借鉴。‎ 92‎ 备课笔记 目标导学二:比较思维推理过程 ‎3.请学生写出《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两文的思维推理过程。‎ 明确:《恐龙无处不有》:在南极洲的冰天雪地中发现了恐龙的化石,这说明南极大陆上有恐龙。但恐龙是不能在南极洲那种寒冷的环境中生存的。那这些恐龙是怎么来的呢?恐龙不可能自己游过去,只能做反向思维,是南极洲大陆自己漂移过去的。‎ ‎《被压扁的沙子》:有超高压的存在,就会出现斯石英;有了斯石英就可能推出超高压的存在;地球受到大撞击会造成超高压,所以可能出现斯石英;斯石英在高温下可变回原始状态,因此火山爆发造成的高温会使斯石英消失;大撞击引起的大火也可使斯石英变成普通沙子;但许多斯石英会因撞击被溅到平流层中避开高温而保留下来;发现斯石英的岩层年龄有6500万年,6500万年前正是恐龙灭绝的时候;因此推断恐龙灭绝可能是由撞击引起的。‎ 小结:学习了本文,我们不仅了解到了一些科学知识,还学习了作者的思维方法,即联想、想象、分析、推理等创造性的思维。作者经过层层推理、分析,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说而不是火山说。对这一结论,很多人支持,但也有一些人反对,你持什么看法呢?欢迎同学们在课下查找有关资料对这一问题继续探讨。‎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  两篇文章对比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不足之处 ‎1.课程资源挖掘不深,在教学第一篇课文时,可以出示更多的补充资料,比如板块构造理论图、火山爆发图。‎ ‎2.课堂教学没有合理安排时间,导致出现“前松后紧”的情况。‎ 92‎ ‎7 大雁归来 ‎1.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理解本文主旨。‎ ‎2.揣摩语句,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文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完美结合的写法,提高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 ‎4.感受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怀,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热情。‎ 一、导入新课 ‎ 多媒体播放大雁归来的相关影片或图片。‎ 大雁是秋寒南征、春暖北返的候鸟,据说它还能传递书信,因此很容易牵动人们的羁旅愁情、岁月之感。自古以来,诗人们睹雁伤情或托雁寄怀,留下了许多伤感的咏雁作品。而今天我们学习的《大雁归来》却是一篇洋溢着浓浓爱意的科学文艺散文。‎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1)11月南飞的大雁。(2)3月的大雁。(3)大雁归来的情景。(4)春雁觅食。(5)孤雁。(6)4月夜间大雁的集会。‎ 字里行间充满着喜爱大雁、珍爱野生动物的情怀。‎ 目标导学二:细读文本,感受情感 ‎1.听老师范读第4段,观赏雁舞沙乡之美景,圈画出描写大雁飞翔的动词,朗读、品味、感受大雁的心声,想一想:能不能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大雁归来时的心情?‎ 明确:欣喜、快乐、激动、兴奋、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忧无虑……‎ ‎2.大雁为什么会有如此快乐、自由自在的心情?从作者的描述中,我们看到这是一种怎样的大雁?聆听雁儿心声,进入雁儿内心世界,谈谈大雁的性格、精神特征及雁与雁之间的关系。以这样的句式说话:读____________句(段),我发现这是一种____________的大雁。‎ 可抓住学生选择的语句做点评,教师示例:‎ ‎(1)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形象生动,表现了大雁的特征。‎ ‎①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②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③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 ‎④每年3月,它们都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做赌注。‎ 明确:作者用了许多拟人手法描写大雁,也是有感而发——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在作者心目中,大雁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雁群就像人群似的,有集会,有辩论,讲亲情,讲友谊。大雁身上有许多珍贵的品质:团结、勇敢、善良、温和、大方。大雁用生命实现联合的信念,而人类却遥不可及,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赞扬、钦佩、崇敬之情。‎ ‎(2)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大雁的特征。‎ ‎①如果一只花鼠想出来晒太阳,却遇到了一阵暴风雪,也可以再回去睡觉;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②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92‎ 明确:大雁是具有灵性的候鸟,是报春使者,善群居,内部友爱、无私、民主、团结,重友情、有灵性、有联合观念。‎ ‎ (3)多处衬托,突出了大雁的特征。‎ 如用主教雀、花鼠衬托大雁的坚定不移,用乌鸦衬托大雁飞行路线笔直,似乎也有数学头脑。‎ 小结:以上各个方面都表现了作者的爱鸟之心,“爱”字贯穿全文,“爱”融化在字里行间。‎ 目标导学三:拓展延伸,感悟自然 由于岁月的变迁,环境的恶化,更是由于人类的残忍,我们可爱的动物朋友正慢慢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从地球上消失。‎ ‎1.展示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的图片、资料。‎ 穿山甲:生存的威胁主要是栖息地遭破坏和盗猎。‎ 缅甸蟒蛇:面临的威胁主要是消费者对它们的皮肤、肉和胆囊的需求。‎ 黄嘴天鹅:生存的威胁主要是栖息地遭破坏和盗猎,羽毛被用来制作传统药材。‎ 亚洲水蜥:面临的最大威胁是被当作野味,尤其在中国南部。同时,也面临着森林砍伐带来的威胁。‎ 小鸥:海鸥体形最小的一种。生存的威胁主要是栖息地遭破坏和作为野味。‎ ‎2.出示来自新华网的一则消息。‎ 中国科学院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提供的资料表明,远古时代500年才有一种兽类灭绝。但20世纪以来,4年就有一种哺乳动物灭绝,是正常灭绝速率的125倍,而且这一趋势还在加剧。科学家们统计,在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中,有5025种野生动物濒临灭绝边缘,其中我国已达390多种。(新华网)‎ 教师寄语:曾几何时,我们触目的是砍伐的林木,漫天的沙尘;山地里奔走着哭泣的生灵,江面上漂浮着污染的泡沫。什么时候开始,这天空不再湛蓝,这雨水不再清润,这土地越来越少,这森林愈来愈疏。珍禽奇兽躲过了肆虐的天灾,却未能躲过野蛮的人祸。渐趋灭亡的难道仅仅是动物吗?‎ 我们现在享受的较高“生活水准”是否值得以牺牲自然、其他生物为代价?曾几何时,我们远离了自然,躲在了水泥钢筋做成的“阁楼”里,生活简化的只剩下自己,环境浓缩得只剩下盆景,一切纯朴的本质的自然的东西,从我们的视野中悄然离去。‎ 感谢利奥波德,是他,让我们停下脚步,去体味这些天空中优美自在的生命;是他,让我们回望滚滚红尘,触摸到自私而功利的灵魂;是他,让我们明白了:若要我们的生命鲜活滋润地笔立于天地之间,就必须学会尊重大家庭中所有成员,和万物和谐相处。有万物陪我们前行,我们还会寂寞孤助吗?世界正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大地才有了如此的生机和情趣。‎ 因为,地球上不仅仅只有我们;更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92‎ ‎  本教案引导学生跟着作者的脚步进行了“观察和思考”,从观察“大雁”的世界到思考“土地共同体”的问题,最终真正理解了“我们”这个关键词中所包含的作者的平等、博爱、和谐的环保观念,这也是教学这堂课真正的目的所在。‎ 不足之处 ‎  课堂展开的形式有限,学生参与的深度与广度不够。‎ 92‎ ‎8 时间的脚印 ‎1.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体会本文单句成段的作用。‎ ‎2.品味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3.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其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一、导入新课 播放导入视频。‎ 如视频中所言,通过一撮沙子,就能得知地球的年龄。这看起来十分不可思议,岩石真的有如此强大的记录历史的力量吗?它是怎么记录那些已逝的时间的?让我们在《时间的脚印》一文中寻找答案。‎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关注单句成段,把握文章内容 ‎1.请同学们花三十秒迅速扫读课文,说说本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有不少单句成段。‎ ‎2.在说明文中,单句成段很有可能意味着这个句子起着总结性作用,把握这些句子,能让我们更加迅速、清晰地把握文章内容。请同学们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重点关注这些单句成段的句子,把握文章内容,给课文划分层次。‎ 明确:重点单句引导把握:‎ 第1段:“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引出后文,后三段文字都在记叙如何记录时间的痕迹。‎ 第5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这是一个总起句,与下段一问一答说明了岩石在被破坏与重生的过程中记录时间。‎ 第7段:“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这是一句提示语,后文则围绕岩石如何被破坏展开。‎ 第11段与第13段:“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此两段明显是对第7段的进一步阐述。‎ 第18段:“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回应第5段内容,同时引起后文岩石形成的具体过程。‎ 第22段:“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引出下文的具体举例。‎ ‎……‎ 结合对上述单句成段句子的综合分析,可将全文31个自然段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4段) 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   第二部分(5—29段) 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又分为两层:‎ 第一层(5—21段) 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层(22—29段) 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 第三部分(30—31段) 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 目标导学二:理解课文,发扬科学精神 ‎1.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一开始并未说岩石是怎么记录时间的,而是描述岩石有生灭过程,这是为什么?‎ 明确:点明岩石的生灭过程,也是为了说明物质时刻都在运动着这一普遍规律。作者并不是以静止的观点去看待岩石的变化,而是将岩石的变化纳入辩证唯物主义的宏观视野中,这是一种辩证的科学主义精神。‎ ‎2.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92‎ 明确: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 ‎3.岩石这样顽强的东西竟然也被破坏,请同学们说说,导致岩石被破坏的因素有哪些?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破坏因素:阳光烘烤,霜雪冷冻,空气与水中的酸类腐蚀,风的吹拂,水流的冲刷,冰河的移动,生物破坏,人为破坏。‎ 形成过程: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4.请以沉积岩为例,说说为什么根据岩石的形成过程,我们能知晓过去的年月。(展示沉积岩照片)‎ 明确:“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根据层与层的顺序,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5.岩石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请阅读第22到29段并分组讨论,说说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痕迹,它对人类有着怎样的意义,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明确:①记录了地壳的活动;②记录了气候的变化;③记录了古代生物状况;④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⑤记录了自然界某些转瞬即逝的活动。‎ 意义与启示:对岩石的研究,不仅使我们增长了知识,对自然界与史前历史有了更多的认识,同时也拥有了开发史前资源的可能性,为人类谋取幸福。我们要秉承这种辩证主义思想观念,发扬科学探索的精神,在人类前行的历史上,贡献出一份心力。‎ 目标导学三:品味语言,感受说明文艺术特色 ‎1.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同学们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明确:“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到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一篇有艺术性的说明文,除了注重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还会注重语言的艺术性,本文语言十分具有艺术特色,请结合课文实例进行分析。‎ 明确:文章在叙述中大量运用拟人化的写法,语言生动有趣。‎ ‎(1)将“炎热的阳光”“严寒的霜雪”以及风雨等对岩石的破坏说成是“攻击”,仿佛是有意识的行为。这样就强化了它们与岩石的敌对性。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无时无刻不经受着磨难”。‎ ‎(2)三个并列短语构成排比句,生动地描绘了“狂风”“洪水”“冰河”等几种自然力的气势。“冲来了”“爬来了”也是一种拟人化的表述,增强了“洪水”“冰河”的动感和目的性,表现了它们势不可挡的威力。‎ ‎(3)说“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轻小的沙砾”去“旅行”,也是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岩石被分解后的不同命运。这样写,增强了事物的主动性(沙砾)或被动性(石块),生动有趣。‎ ‎(4)用“躺”字形容岩层的生成状态,化动为静。准确而又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新生的过程。‎ 小结:本文语言生动形象,把时间拟人化,既给人以知识,又给人一种亲切感。说明文语言既可以是通俗平实的,也可以是生动形象的,这要根据说明内容和读者对象来定。‎ 可取之处 ‎  结合地理视频导入,可引起学生的兴趣。从单句成段的句子入手,对全文进行整体性把握,加强对成段单句的关注。教学过程中认真品析说明文语言,感受文学性语言在说明文中的运用之妙。‎ 92‎ 不足之处 ‎  由于课时有限,不能充分引导学生关注与理解作者的科学辩证思维,学生无法真正做到用辩证观点看问题。‎ 92‎ ‎9 桃花源记 ‎1.朗读并背诵课文。‎ ‎2.学习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3.感受“世外桃源”的美好情景,体味古人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 ‎4.欣赏文本写法特色,感受本文的简洁笔法和丰富内涵。‎ ‎5.探究陶渊明的世外桃源理想及其现实意义。 ‎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桃花源记》视频前半段。‎ 导入语:同学们,我们刚刚看到的这段视频叫《桃花源记》,讲的是一位打鱼人不经意间发现了一片桃林,桃林尽头、溪水的源头有一个可容一人通过的石缝,石缝后面有什么呢?想知道的话,就和我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桃花源记》。‎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感知作品背景 ‎1.了解作者。‎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东晋著名诗人。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父亲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育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但时值东晋和南朝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使之壮志难酬。陶渊明29岁开始做官,任江州祭酒,不久,解职归。陶渊明35岁时,在江陵为桓玄僚佐。40岁为镇军刘裕参军,第二年,义熙元年八月,因叔父推荐,得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役告诉他要束带鞠躬迎接,他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而折腰。”即自离职去,在官仅八十多天。离任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志。因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再没有出仕,直至63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 ‎2.写作背景。‎ 本文大约写于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二年(公元421年),作者时年57岁。他目睹当时黑暗的社会:统治者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为了争夺统治地位,多次发生流血政变。如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恭帝。统治者日益加重对人民的赋税徭役和剥削压榨,给百姓造成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痛苦。他面对现实,深有感触,于是,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又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这篇文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92‎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梳理文言句义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提出朗读中的疑难字句,教师组织同学们相互讨论,互助解答。‎ ‎2.教师范读课文,正音。‎ 豁然开朗(huò)   俨然(yǎn)   垂髫(tiáo)   诣太守(yì)‎ 阡陌交通(qiān) 便要(yāo) 还家(huán) 刘子骥(jì)‎ ‎3.自主学习。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句,将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标出。‎ ‎4.教师点拨。‎ ‎(1)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 ‎(2)古今异义 ‎①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交通运输。)‎ ‎②率妻子邑人(古义:妻子儿女。今义:指男方的配偶。)‎ ‎③来此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④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不管(连词)。]‎ ‎(3)一词多义 ‎①舍:A.便舍船(离开)‎ B.屋舍俨然(房子)‎ ‎②寻:A.寻向所志(寻找)‎ B.寻病终(随即,不久)‎ ‎③志:A.处处志之(做记号)‎ B.寻向所志(记号)‎ ‎④为:A.不足为外人道也(对)‎ B.捕鱼为业(作为)‎ ‎⑤乃:A.见渔人,乃大惊(于是,就)‎ B.乃不知有汉(竟然,居然)‎ ‎⑥遂:A.遂迷(终于)‎ B.后遂无问津者(于是,就)‎ ‎(4)词类活用 ‎①渔人甚异之(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异)‎ ‎②欲穷其林(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走到……的尽头)‎ ‎5.学生翻译全文。‎ 目标导学三:找出线索,梳理文章情节 明确:全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渔人行踪的不同分五部分: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其中重点是第二、三两部分。描写了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自由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92‎ 三、板书设计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桃花源记》完整视频。‎ 引导语:我们看到,动画中的桃花源真是美极了,桃源外桃花灼灼,落英如雨;桃源内屋舍俨然,人们其乐融融。这动画中的美景,正是从这篇文字生出的。同学们,我们何不再来看看这些文字,也许我们能创造出比动画更美的桃花源呢!‎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深入桃源,感受桃源之美 ‎1.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明确: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3.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明确: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4.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明确:反对战乱,追求和平、幸福、自由生活的社会理想。“桃花源”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世界,成为美的象征。无论社会怎样发展,人类追求幸福和谐安宁生活的愿望没有改变,这仍是我们的理想和目标。‎ ‎5.我们已经在视频中看见了桃花源的景色美丽如画,其中进入桃花源前与进入桃花源时的景色更令人如痴如醉,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这两段景物描写的句子,想象其画面,并说说它给你的感受。‎ 明确:(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感受:无论是桃林景色还是桃花源景色,都是风光无限,美丽如画的自然之景。如画的美景更多的是靠读者的想象,读者的艺术再创造。经过读者的艺术再创造,在读者面前徐徐展开一幅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画卷,有着诗歌般的意境。‎ 探究:除了感受到古人寄情山水的山水自然之美,我们是否还能感受到别的美呢?‎ 明确:人文美。‎ 桃花源作为一个理想世界充满了人文之美。在这个理想世界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们过着自由、快乐、祥和、安宁的生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完全是一个中国的乌托邦。这儿的人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桃花源人富有同情心,“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92‎ 发散探究:可见这篇古文的美是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是期待人文和谐的美。倘若要你刻画一个世外桃源,你希望你的桃源是什么样子的?是否与古人相同呢?‎ 目标导学二:感受文章的笔法简洁,内涵丰富 前面我们讲到了文章叙述的自然美与人文美,按道理,叙述如此多的美,理当需要很长篇幅,但作者短短几百字不仅叙述了其中的美,还叙述了遇桃源的前因后果。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呢?‎ 明确:原因在于文本叙事简约。‎ 叙事简约的具体体现:‎ ‎(1)省略句子成分。‎ 如:(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省略问答内容。‎ 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答语,可见作者裁剪功夫。‎ ‎(3)运用指代词语,避免重复前文内容。‎ 如:“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前文所介绍内容。‎ 探究:本文虽然简约,但是意蕴却丝毫不减,这是为什么呢?‎ 明确:文章的语言不仅朴素,而且简练生动。如“设酒杀鸡作食”几字,虽着墨不多,但亲切之情溢于言表。又如“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是以少胜多,仅两句八个字,就从反面高度概括他们已经过了汉魏以来整个漫长而动乱的历史年代。文章里还有许多词语,由于简练生动,一直被后世沿用下来,至今仍有生命力。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豁然开朗”“土地平旷”等等。‎ 目标导学三:深度探究,领悟桃源成因 探究: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作者以如此精湛的艺术手法虚构这桃源仙境到底有何目的?请同学们结合时代背景以及之前探讨的桃源之美来分析这个问题。‎ 时代背景:东晋末年,陶渊明家乡江州(今江西九江)一带,由于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至乃男不被养,女无匹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晋书刘毅传》)。及至晋宋易代,人民逃亡情形更为严重。《宋书·荆州蛮传》说“宋民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蛮”,因“蛮无徭役,强者又不供官税”。‎ 分析: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他生活的东晋末年是一个战乱不断、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他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这种现实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憧憬着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宁静和乐,风气淳朴、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本文正是他这种理想的写照。‎ 探究:说这是作者本人理想的写照,也许还不够准确,我们可以看见,作者笔下,太守欲往,高尚士刘子骥欲往,这说明了什么?而后大家都未能寻到桃花源,这又说明了什么?‎ 分析:桃花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是时代背景下的整体愿望。但这样的社会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能是一种空想。桃花源究在何处,无处找寻。‎ 目标导学四:材料拓展,桃花源与乌托邦 ‎“乌托邦”是欧洲拉丁文的音译,原意为“乌有之乡”,即不存在的地方。自从16世纪初叶,英国人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描绘了一个废除私有财产、实行公有制、按计划生产和消费及人人都从事劳动生产的理想社会后,人们便把“乌托邦”理解为“空想的理想社会”,“乌托邦”也就成了“空想”的同义语。在中国,乌托邦同样令人憧憬、神往。晋代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在他的作品中就表现了对“乌托邦”的美好向往。‎ 92‎ 陶渊明一生都生活在社会动荡、灾害频繁的年代中,几次出仕,壮志难酬,终于归隐田园。自己一生的贫病交加,以及目睹的社会腐败混乱、民生疾苦,使其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对美好、平等、安定的社会生活的渴盼,正是有了这种渴盼,才使得他唱出了一曲世界上最古老的“乌托邦”恋歌。‎ 思考:乌托邦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是否能实现呢?请同学们自由发表意见。‎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  用视频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视频中画面感冲击会使学生本身对《桃花源记》之美予以关注,为理解与欣赏文章内容打下基础。紧扣文本特点,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梳理,通过朗读、翻译等形式理解文义。通过合作学习等活动,避免了文言文教学中的“填鸭式”的枯燥形式。此外,“体会桃源之美”“文本用语简约”“深度理解桃源意义”三大目标层层推进,互相联系,更能让学生深刻理解“桃花源”的现实意义,达成教学目标。‎ 不足之处 ‎  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对学困生的引导,设置问题及回答没有兼顾到这一部分学生的学情。‎ 92‎ ‎10 小石潭记 ‎1.积累文言词语,重点关注本文的词类活用现象。‎ ‎2.理清游记线索,把握文章内容。‎ ‎3.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与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写的方法。‎ ‎4.反复朗读课文,结合写作背景,体味文章中的情感变化。‎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有这样一幅画,画面是一片寥廓、冷清、孤寂的冰雪之地,只有一个老翁,披着蓑衣,在那儿“钓寒江雪”,同学们还记得这是哪首诗里面的画面吗?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生:这首诗叫《江雪》,作者是柳宗元。‎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这首诗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作。在这首诗里,风景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凄清一片。不过当冬风过后,冰雪消融,这里的风景又会变成怎样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欣赏柳宗元在此地作的另一篇文章《小石潭记》。‎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感知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柳河东集》《永州八记》等留存。‎ ‎2.背景资料。‎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到永州任司马。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在永州期间常以游览山水自娱,到处搜奇觅胜,先后经他发现的胜景很多,并一一作文记载,共写了八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人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正是《永州八记》中最负盛名的一篇。‎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梳理文言句义 ‎1.字音字形。‎ 篁竹(huáng)   为坻(chí)   翕忽(xī)   幽邃(suì)‎ 犬牙差互(cī) 佁然(yǐ) 悄怆(qiǎo chuàng)‎ ‎2.古今异义词 ‎①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 ‎②崔氏二小生(古义:年轻人。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3.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 ‎②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 ‎③潭西南而望(向西南)‎ ‎④斗折蛇行(斗:像北斗星那样 蛇:像蛇那样)‎ ‎⑤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 ‎(2)动词作名词 如鸣珮环(珮环碰撞发出的声音)‎ ‎(3)意动用法 92‎ 心乐之(以……为乐)‎ ‎(4)使动用法 凄神寒骨(凄:使……凄 寒:使……寒)‎ ‎4.特殊句式 倒装句:全石以为底→“以全石为底”(宾语前置)。翻译:以整块的石头为底。‎ 省略句: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影布石上”前面省略了主语“鱼”。翻译: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静止不动的样子。‎ 目标导学三:理清线索,把握文章内容 ‎1.通过前面的字词梳理,同学们已经清除了阅读障碍,下面请同学们再次读一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怎样写小石潭的,写了小石潭的哪些东西。‎ 教师示范探究:第一段写了发现小石潭,即“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又写了小潭中石头的状态,即“全石以为底……”,还写了小石潭的自然景色,即“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学生探究:第二段写了潭中的景色与游鱼,写出了游鱼欢乐的状态;第三段写了潭西南方的景观,未能探得溪流的起源;第四段写了独坐潭上的凄凉感受;第五段记录了同游的人。‎ 教师分析:同学们探究得很正确,通过对探究的内容进行规律性总结,可看出,本文先写发现小石潭,接着描写小石潭的概貌,再写潭中近景(游鱼和潭水),然后写溪流水源,这是远望之景,最后写潭上气氛。条理清晰,毫不散乱。‎ ‎2.同学们是否有这样一种感觉,我们似乎随着作者的脚步,先发现了石潭,看见了它的样子,也看见了小石潭中的怪石,看见了水中的游鱼,望见了西南方向的犬牙差互,最后,还感受到了这里环境的清幽。一步一换景,这其实是一种很特殊的写游记的方法,请同学们给它取个名字。‎ 明确:“移步换景”,是指不固定视点(即立足点和观察点),按照地点的转移和一定的视角,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叙述出来。‎ 三、板书设计 发现石潭——总览概貌——细观近景——远望潭源——潭边气氛 92‎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课时对文本的探究,我们知道了这是一篇很有意趣的游记,初步感受到了小石潭的美,但是它具体美在哪呢?这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究。‎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抓住景物特点,品析语言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被后人誉为“刻画山水的圣手”“游记散文的宗师”。他笔下的山水,都成了极优美的景,请找出文中描写风景的句子,分析这些句子美在哪里,并尝试将它们翻译出来,记得保留其中的美感哦。‎ ‎(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明确:潭是“全石以为底”,而且潭中露出的石头又都是那么姿态奇特,“为坻,为屿,为嵁,为岩”,这都突出了小石潭的特点——怪!‎ 翻译:以整块的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形成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明确:古树翠蔓的覆盖,使小石潭的全景富有清静感,仿佛是远隔人间的仙境。‎ 翻译: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明确: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写出了水的清澈。刚刚还是佁然不动,忽然又远逝,往来翕忽,由静景向动景的转化,似成影像展现在读者眼前。而这由静到动的过程中,就已经包括了“乐”的气氛。‎ 翻译: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静止不动的样子,忽然间向远处游去,往来轻快敏捷,好像在与游人逗乐。‎ ‎(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明确:运用生动的比喻,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小石潭上溪流曲折、或隐或现的情景。因为小溪是曲折的,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 翻译: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总结: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水尤清冽”“青树翠蔓”“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明灭可见”,各种景物的特点十分明晰,色彩、光线的明暗变化真切而清丽。写景,动静交错。声是动态的,石是静态的,“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又是动态的,鱼儿忽静忽动,溪水若静实动,所有的画面给人以很深的感知度。‎ 目标导学二:朗读文章,体会情感变化 作者笔下的景物各具特色,让人应接不暇。但从总体上来看,小石潭主要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姿:1—3段是景色优美的小石潭,第4段是幽深冷寂的小石潭。‎ 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小石潭中的两种风姿,也寄寓着作者截然不同的两种情感。下面请同学们听朗读音频,体会文本中的情感变化。‎ 播放朗读,明确情感。‎ 明确:1—3段写乐,第4段写悲。‎ ‎1.我们已经很明显感受到,在这篇文章中,既有乐情,也有悲意。请同学们再次认真品味文章,说说文章是如何在语言上表现“乐”与“悲”的。‎ 92‎ 明确:作者最初发现小石潭时,是“心乐之”,水之清冽,石之怪异,都让作者心旷神怡,观赏潭中游鱼时则又觉“似与游者相乐”,这都是乐景。但乐到极致则生悲,坐潭上忽又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寒意袭人,悲从中来。‎ ‎2.我们在课程导入时谈到了《江雪》一诗,但那是寒景一片,作者写出悲与孤独尚情有可原,但小石潭景色一片大好,竟也让作者生出孤独与悲意来。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探究。‎ 明确:作者去小石潭是由于被贬永州,失意的他孤寂地坐在小石潭上,望着一望见底的潭水,为小石潭打抱不平:为什么岸边有“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青树翠蔓”的小石潭却无人欣赏,只能“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让游人不敢走去呢?这就暗示作者希望得到一位明君的发现。可以说,是因为作者本身怀有失意之悲,因此不论是《江雪》的景还是《小石潭记》的景,都勾起了他的悲凉与孤独。‎ 可取之处 ‎  结合学生所学过的诗歌引入,可引起学生的兴趣。本文除了要理清游记线索外,还要感受到“刻画山水的圣手”的写景技法之高妙。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小石潭的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明晰了景物特征,赏析了富有特色的语言,理解了作者的情感变化,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不足之处 ‎  由于课时有限,不能将作者的时代背景向学生完全展示,这就意味着学生在情感体悟上尚有所欠缺。‎ 92‎ ‎11 核舟记 ‎1.积累文言词语,把握文章内容。感受文本语言的简洁、严密和生动。‎ ‎2.学习本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和空间说明顺序。‎ ‎3.关注文中数量词的特点,体会古代汉语数量词与现代汉语数量词的异同。‎ ‎4.了解我国古代雕刻技艺的精湛、成就的卓越,欣赏艺术品的巧夺天工之美,感受中国的艺术文化魅力。‎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一颗桃核,能变成一件艺术品吗?‎ 生:自由发表意见。‎ 师:关于能否变成一件艺术品,下面这段视频会解答这个疑问。‎ 配《微雕欣赏》视频(见光盘)‎ 师:多么神奇而瑰丽的艺术,一颗平凡的桃核,竟在人工的雕琢下变得如此生动精美。不过,视频中的画面转瞬即逝,你也许未能仔细观察这瑰丽的艺术。没关系,作为补偿,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核舟记》,去感受这艺术的魅力所在。‎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梳理字词,破除阅读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正音。‎ 罔(wǎng)  贻(yí)  有奇(yòu jī)  箬篷(ruò)   髯(rán)  衣褶(zhě)‎ 袒胸(tǎn) 黍(shǔ) 矫首(jiǎo) 篆章(zhuàn) 壬戌(rén xū)‎ ‎2.教师范读,或听朗读音频。要求学生注意朗读节奏,整体感知大意。‎ ‎3.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句。‎ ‎4.特殊文言词语归纳。‎ ‎(1)通假字 ‎①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同“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计算数目)‎ ‎(2)一词多义 ‎①奇: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异、罕见)‎ 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余数)‎ ‎②为:A.为宫室、器皿、人物(做,这里指雕刻)‎ B.中轩敞者为舱(是)‎ ‎③而: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表并列,并且、而且)‎ B.启窗而观(表承接,不译)‎ C.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表转折,却、但是)‎ ‎④之:A.径寸之木(助词,的)‎ 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代词,指核舟)‎ ‎  ⑤其:A.其两膝相比者(他们)‎ B.其人视端容寂(那)‎ ‎(3)词类活用 ‎①箬篷覆之(名词作状语,用箬篷)‎ 92‎ ‎②石青糁之(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③中峨冠而多髯者(名词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④椎髻仰面(名词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4)重点探究:古代汉语使用数量词的方法与现代汉语不完全相同,请根据下列例句,说说它们的不同在哪里。‎ ‎①尝贻余核舟一。‎ ‎②苏、黄共阅一手卷。‎ ‎③舟尾横卧一楫。‎ ‎④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⑤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明确:A.“一手卷”翻译为“一幅只能卷舒而不能悬挂的横幅书画长卷”,“横卧一楫”翻译为“横放着一支船桨”。现代汉语中,数词一般不单独充当定语,必须和量词组成数量词组才能充当定语。在古代汉语里,数词则可单独充当定语。B.“尝贻余核舟一”翻译为“赠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翻译为“总计一条船,刻了五个人,八扇窗户”。可见古代汉语中,数词表示事物的数量时,不仅可以放在名词的前面作定语,也可以放在名词的后面修饰名词,而这种把数词放在名词后的用法,计数的意味更明显。‎ 目标导学二:梳理思路,把握说明顺序 ‎1.仔细研读课文,尝试绘制核舟示意图,然后复述课文内容。‎ ‎2.讨论:本文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明确: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开头第1段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中间(2—5段)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最后(第6段)总结全文,统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3.文中描写了核舟的哪几个部分?并说说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 明确:船舱—船头—船尾—船背。‎ 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先整体后局部。先整体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船舱,然后介绍船头和船尾、船背。‎ ‎4.作者不是按照“船头→船舱→船尾”的顺序写,而将船头和船舱的顺序颠倒,请探究这样写的原因。‎ 明确: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船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可以关闭,这样说可以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象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 92‎ 三、板书设计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微雕艺术品“核舟”有了整体的认识,不过,作为艺术品,它值得我们用审美的眼光去鉴赏,它值得我们对文本进行更深入的解读。‎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欣赏微雕艺术,品析语言特色 ‎(一)指名朗读课文第一段并思考 ‎1.概括第一段的段意。‎ 明确:概述雕刻家王叔远的精湛技艺。‎ ‎2.找出本部分中能总括全文,突出王叔远雕刻技艺特点的词语。‎ 明确:奇巧。‎ ‎3.雕刻时“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了王叔远的构思巧妙、技艺精湛,也只有因势象形,才能保证艺术品出于自然而又超越自然。‎ ‎(二)指名朗读课文第二段并思考 ‎1.试赏析“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一句。‎ 明确:本句介绍“核舟”体积,作者抓住了长度和高度,呈现空间立体感,“八分有奇”与“二黍许”更写出了核舟体积的准确性与形象性。‎ ‎2.文章先介绍了核舟体积,又写了众多小窗和对联,作者意在表现什么?‎ 明确:以核舟“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的体积小跟船舱及小窗景物之多之细相对照,突出王叔远雕刻技艺的“奇巧”“灵怪”,从而也突出了说明中心。‎ ‎3.请同学领会“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意境,让学生抒发感悟。‎ ‎(三)指名朗读课文第三段并思考 ‎1.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什么?‎ 明确: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表现他们豁达、豪放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却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佛印的形象则是苏、黄二人的陪衬,他的表情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 ‎2.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 92‎ 明确:是苏东坡。因为刻画得仔细,所以作者当然也写得细腻;同时还因为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这样说明与主题吻合。‎ ‎3.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 明确:如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对佛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 ‎(四)指名朗读课文第四段并思考 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明确:两“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但表现了一个共同氛围,这就是愉悦轻松、活泼自乐。‎ ‎(五)指名朗读课文第五段并思考 ‎1.这段文字中哪些说明可以表现雕刻技艺高超这一中心?‎ 明确: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2.写船其他部位用了三段文字,写船顶部为什么只用一小段文字呢?‎ 明确:这是为了突出“核舟”的主题,同时也表现作者主次分明的技巧。‎ ‎(六)指名朗读课文第六段并思考 作者为什么在段末再次对船上的事物进行说明?‎ 明确:强调了核舟的体积虽小,但所刻之物十分丰富,让人对小小核舟叹为观止。此时,作者最后发出的“技亦灵怪矣哉”,也正是读者由衷的感受。‎ 小结:在全文中,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核舟的艺术之美。核舟的创作本“因势象形”,见核舟雕刻的自然之美;核舟上雕刻的人、物、字,一应俱全,显现出核舟的精致玲珑之美;核舟上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核舟上的文字充满诗情画意,见古典艺术之美。核舟的美,又是因为雕刻者有精湛的技艺、不凡的见识、深厚的文化底蕴。不过,在短短几百字中,能将这巧夺天工的核舟完美呈现,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写就这篇意境深邃、想象丰富、对比巧妙的文章,又足见文本本身的艺术之美。‎ 可取之处 ‎  以《微雕欣赏》视频作为导入,可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向他们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之美。教学中,除了梳理与归纳基础字词外,同时利用课文特点强化学生对古代汉语数量词的把握。教学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思路清晰,先整体把握全文,再深入到写核舟的具体段落对文章进行赏析,让学生由衷体会到古代艺术工匠的技艺之巧,艺术之美,以及文章的语言结构之美。‎ 不足之处 ‎  由于课文本身的限制和教学环节的设置,多媒体的运用上稍显欠缺。‎ 92‎ ‎12 《诗经》二首 第1课时 关 雎 ‎1.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 ‎2.理解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3.了解诗中运用的赋、比、兴和反复等写作手法。‎ 一、导入新课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据说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也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今天我们来学习位于《诗经》三百篇之首的《关雎》。‎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诗经》,体验诗歌之美 ‎1.了解《诗经》。‎ ‎①《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称“国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②《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 赋:就是铺陈直叙。‎ 比:就是比喻。‎ 兴: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做铺垫,“兴”字的本义是“起”。简单地说是指先言他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③《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叠词来状物、拟声、摹貌。‎ ‎2.生字识记。‎ 雎(jū)    鸠(jiū)    好逑(hǎo qiú)    参差(cēn cī)‎ 荇(xìng) 芼(mào) 窈窕(yǎo tiǎo) 寤寐(wù mèi)‎ ‎3.重点语句翻译。‎ ‎(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明确:姑娘美丽又善良,是我的好配偶。‎ ‎(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明确:好姑娘追求不到,从早到晚思念她。‎ ‎(3)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明确:姑娘美丽又可爱,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究,理解诗歌内容 ‎1.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明确:这首诗很短很完整,写主人公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 ‎2.既然大家都认为这首诗是爱情诗,那么它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 92‎ 明确:首章四句写一个年轻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鸣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一位所爱的人呢!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希望她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 目标导学三:总结归纳,分析写作手法 ‎《关雎》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明确:(1)非常生动地运用“兴”的手法。诗歌以河中沙洲上相互和鸣的水鸟开头,是《诗经》“比兴”手法中“兴”的表现手法,兴的表现手法只是一种自由联想,起引出下文的作用,因而不同于后世诗歌的景物描写,但是河水沙洲上的和谐的鸟鸣,仍可以引起读者的遐想,把人带到一片平旷辽远的境地之中,诗因此也显得分外质朴自然。‎ ‎(2)重章叠唱的形式营造出了一种喜庆的气氛。‎ ‎(3)语言富于表现力,运用双声叠韵。“窈窕淑女”“辗转反侧”等语句,善用双声叠韵,既富于表现力,又朗朗上口,至今活跃在人们的语言中。‎ 三、板书设计 第2课时 蒹 葭 ‎1.学习生字词,掌握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 ‎2.品味诗歌的意境,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3.感知“伊人”的形象,解读文章的主题。‎ ‎4.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一、导入新课 ‎(先播放秋水边芦苇画面配《在水一方》二胡曲,依不同的画面和需要低声循环播放。)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现实主义的源头,它开阔,丰盈,简单,洁净。你看,那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秋水之畔晓雾朦胧中,痴情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身影。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蒹葭》,吟诵优美的文字,传唱这首古老的歌谣。‎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走进作品,品读诗歌之美 ‎1.走进作品 ‎《蒹葭》选自十五国风中的《秦风》,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蒹葭的意思是芦苇,生于水边。‎ ‎2.识记字音。‎ 溯洄(sù huí)   道阻且跻(jī)   水中坻(chí)   水中沚(zhǐ)‎ ‎3.以小组为单位朗读,并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为什么《蒹葭》读起来这么美?(小组讨论)‎ 这不仅是因为大家朗读时十分投入,也因为诗歌独特的形式。‎ ‎(1)韵脚 苍、霜、方、长、央 萋、晞、跻、坻 92‎ 已、涘、沚 ‎(2)叠词 苍苍、萋萋、采采 还有“所谓伊人……”“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重章叠句,反复吟唱,是《诗经》的特点。‎ 总结:该诗四字一句,节奏鲜明而短促,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产生了一唱三叹、余音绕梁的效果。‎ 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究,品味诗歌意境 古人云:“诗缘情而绮靡。”意思是说诗歌因其丰富的情感而精妙华丽。那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大家是怎么体会到这种情感的?‎ 明确:(1)思念向往。通过诗人的上下求索。(2)执着、坚贞不渝。(提示:诗人追寻伊人的道路一帆风顺吗?)“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通过重章叠句反复的吟唱来突出道路的艰难,这么艰难的道路,诗人仍然一次又一次“溯游”“溯洄”地去寻找,足见其执着、坚贞不渝。(3)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提示:诗人寻觅伊人寻觅了多长时间?他寻到了没有?)‎ ‎“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又是通过反复的吟唱来说明诗人寻觅时间之长。他应该是从黎明时分就来到岸边寻觅伊人,直到旭日东升仍未找到。“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说明伊人的位置在不断变化,与诗人始终是若即若离、可望而不可即,诗人独自一人面对茫茫秋水久久徘徊,该是多么惆怅啊。‎ 目标导学三:感知形象,深入解读主题 ‎1.诗人苦苦追寻的“伊人”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大家是如何感受到这种形象的?诗中并没有描写伊人的面貌,甚至连她的大致轮廓都没有,你们为什么觉得她就是如此的形象呢?‎ 明确:通过诗人热切执着的追求,可见“伊人”必然是个美丽高洁的人。蒹葭的修长柔韧也可视为“伊人”的形象:柔美修长而坚贞高洁。这种美尽管没有直接描写,却留给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其实,不单伊人的面目是模糊的,诗人的面貌、身份同样是模糊的,还有,他究竟是怎样追求的?运用了什么手段?走了多少路程?诗中都没有交代,只是反复吟唱“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这也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空间。这种距离美再次体现了《蒹葭》的含蓄朦胧的特点。‎ ‎2.因为伊人身份、面目的含蓄朦胧,千百年来读者对“伊人”的解读也是众说纷纭。对伊人的不同理解也导致了主题的多义性。那么,大家是怎么理解“伊人”的?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1)“爱情说”:近代学者余冠英认为“这篇似是情诗,男或女词”。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就将这首诗译成a love song,伊人是the lover。‎ ‎(2)“明志说”:“伊人”象征高洁品质,代表自己对美好高洁品质的追求。‎ ‎(3)“人生哲理说”:涵盖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情人难得、知音难觅的怅惘,仕途坎坷、功业未遂的忧思,理想幻灭、前途渺茫的失望。“伊人”是一个具体而缥缈的目标,他(她)或许是诗人思念追寻的爱人,或许是千载难逢的知音,或者是明君寻觅的贤臣,或者是一种崇高的理想……似可知但又不得而知。这种借美人来表现一定主题的写法对后世影响颇深,比如曹植的《洛神赋》、戴望舒的《雨巷》等。清代叶燮在其《原诗》中指出:“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以为至也。”‎ ‎《蒹葭》就达到了这种境界,它的这种主题的多义性恰恰又一次体现了诗歌含蓄朦胧的特点,而这种含蓄朦胧正是全诗着力营造的意境美。这么优美的诗篇,是百读不厌的,让我们再朗读一回吧。男女生分部分朗读。‎ 三、板书设计 92‎ 可取之处 ‎  重点讲解了比兴和反复咏叹的手法,注重了朗诵。诗歌教学就应该以朗诵为主,不能作烦琐的分析,不能上成练习课。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以及意境,只有通过不断地朗诵,让学生细细品味,才能逐步走入诗歌的艺术之美。在教学时我努力使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 不足之处 ‎  诗歌文字较为古奥,教学中准备还不够充分,所以对诗歌意境挖掘不深,同时课堂也略显散乱。‎ 92‎ ‎13 最后一次讲演 ‎1.了解演讲词的语言特点,理解感叹句、设问句、反问句、褒贬词的使用对表达讲演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2.在演讲语言的学习中训练学生迅速、准确地组织语言的能力和运用句式的变化及修辞等技巧表情达意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相信许多同学都听过这首感人泪下的《七子之歌》吧?这是著名爱国学者闻一多先生为我们当时受尽苦难的祖国所作的悲愤之声。面对列强,他高声疾呼,只为唤醒国人。而面对反动派,他也同样无所畏惧、大义凛然,用满腔热忱、用鲜血和生命继续谱写着自己的爱国战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共同学习他的铮铮不屈的爱国精神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合作探究,分层理解内容 ‎1.闻一多先生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义正词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2.整篇讲演可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请用一两句话加以概括。‎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痛斥国民党反动派不仅暗杀而且诬陷的卑劣行径,歌颂李先生为争取民主而献身的无上光荣。‎ 第二部分(第4—5段)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明反人民的势力必然灭亡,人民的力量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鼓舞群众的斗志。‎ 第三部分(第6—13段)鼓舞群众发扬光荣传统,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表达自己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3.每个部分运用了哪些褒贬分明的词语?运用哪些句式和修辞手法来表达强烈的爱憎感情?讲演者感情的浪涛又是怎样向前推进的?‎ 明确:这篇讲演单刀直入,一开口就点出要说的中心事件——李公朴先生惨遭暗杀的事件。词的分量用得极重:“最卑劣最无耻”“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一个反问,激起听众共鸣。接着大声呵斥,挥戈直指国民党反动派。“光明正大”与“偷偷摸摸”一褒一贬形成鲜明对照,揭露反动派是道道地地的黑暗动物。闻先生情绪激动,不可抑制,因此讲演的第2段突然改换人称,厉声怒喝:“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运用感叹句和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对特务的憎恨。“……又……还……”的句子,揭露了贼喊捉贼,嫁祸于人的无耻行径。“无耻”“光荣”,贬得痛快,褒得正确,长人民志气,灭敌人威风。‎ 两个“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讴歌反对内战、争取民主的两代爱国者,讴歌昆明的无限光荣。‎ 第二部分讲演者从揭露敌人的卑劣行径进入到剖析他们色厉内荏的心理状态。“怎么想法”“什么状态”“怎样长的”,不仅揭露深刻,而且启发听众展开想象,认识这班丑类的蛇蝎心肠。“慌”“害怕”“恐怖”,一步一步揭穿敌人的阴暗心理,“完了,快完了”,把他们必然灭亡的本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这部分阐述了李公朴殉难的意义,用斩钉截铁的语句说明人民必胜,真理永存。充满激越的感情,充满胜利的信念。‎ 92‎ 请学生齐声朗读:“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第三部分着重阐述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集中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视死如归、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 三个部分贯串了强烈的爱憎,讨伐敌人,似钢刀利剑直指敌人心窝;伸张正义,如催征的战鼓,进军的号角,激励革命者踏着烈士的血迹前进。感情的浪涛在褒贬扬抑中向前推进,由悲痛而愤怒而充满必胜信心。表达时运用了短促有力的句式,时而感叹,时而责问,时而反诘,形成了一泻千里的气势,极其畅达地表达了极其愤慨的感情,对比、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加强了表达的气势。‎ 目标导学二:梳理文章,体会讲演情感 ‎1.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出反动派的末日来临的?‎ 明确:揭露虚弱本质:自己在慌、害怕、恐怖。‎ 指出末日来临:完了,快完了。‎ ‎2.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明确: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第二,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三、板书设计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说过:“倘在诗人,则因为情不可遏而愤怒,而笑骂,自然也无不可。但必须止于嘲笑,止于热骂,而且要‘嘻笑怒骂,皆成文章’,使敌人因此受伤或致死,而自己并无卑劣的行为,观众也不以为污秽,这才是战斗的作者的本领。”闻一多先生这篇怒斥敌人的讲演,就是“嘻笑怒骂,皆成文章”的佳作。‎ 92‎ 备课笔记 ‎【学法指导】‎ 感情色彩指词义中所反映的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情感倾向、态度、评价等内容。词语的感情色彩有褒义、贬义和中性。褒义词是指附加在某些词语上的表扬、喜爱、肯定、尊敬等感情的词语,贬义词是指带有贬斥、厌恶、否定、鄙视等感情的词语。汉语中大量的词是不带褒贬感情色彩的,它们可以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用在不好的方面,这种词称为中性词,如“发动”“保护”“结果”“害怕”等。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深层探究,感知语言特点 ‎1.探讨本文的感情色彩。‎ 明确: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 ‎2.说说本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1)语言通俗,明白易懂。‎ ‎(2)语言感情色彩浓烈,爱憎分明。‎ 语气上:歌颂先烈,充满崇敬,语气热情;斥责反动,不留余地。‎ 用语上:一系列褒义词和贬义词的运用更突出了情感。‎ ‎(3)语句简短,句式多样。‎ 语句简短,更加有力度,明快利落。清晰明确地表达出要说的内容,一句话一口气讲完,讲起来省力,听起来也省力,而且深入人心。‎ 本文除陈述句之外,还交替使用设问句、反问句与感叹句。‎ 设问: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共鸣。‎ 反问:揭露敌人的卑劣无耻,语势凌厉,如匕首直刺敌人心脏。‎ 感叹:充分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对英烈对人民的无限的爱,对反动势力的无比憎恨。‎ 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分析文章主旨 ‎1.闻一多先生的遗愿,上一代青年人完成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同学们,我们新中国的青年一代的任务又是什么呢?怎样才能对得起革命先烈呢?‎ 明确:我们新中国的青年一代肩负着刻苦学习,掌握本领开拓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我们要努力学习,立志成才,这样才能无愧于无数为共和国的诞生而英勇斗争、光荣献身的革命先烈。‎ ‎2.请说说本文主旨。‎ 明确:本文围绕李公朴被害事件,揭露反动派的无耻暴行和虚弱本质,赞颂烈士的斗争和牺牲精神,号召人民与敌人斗争到底。‎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92‎ ‎  本篇课文语言明白如话,学生在文字方面没有明显的难以理解的地方。主要在于通过朗读来体验讲演者的感情,并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全篇或者某部分的讲演练习。通过朗读、演讲来领会闻一多先生的情感,好处是可以让学生在朗读演讲词中,创造一种近似于现场的氛围,能使学生通过这种参与,来直接体验,并能从中感悟讲演者的情感,学习讲演者坚持真理的大无畏精神。这是本堂课的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  没有进行课堂预习的检查,部分学生的预习准备不够充分,朗读稍显不熟,情感体验不足。‎ 92‎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了解“格物致知”的文本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的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一、导入新课 ‎ 有这样一则消息:四川一名女高中生以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请同学们说说,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同学们说得十分在理,重理论,轻实践,最终就有可能导致高分低能的状况,这在当前高速发展的创新型社会中,是一个致命伤,这样的学生很难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也应当避免成为这样的人。那么该怎么做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或许能给我们诸多启示。‎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1962年获得美国密西根大学物理学博士,1969年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以与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后来有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2.速读课文,结合课文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明确: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 全文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提出论题,即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92‎ 备课笔记 ‎   第二部分(3—11段):针对论题进行回答分析,该部分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第11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 第三部分(第12段):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目标导学二:精读课文,理解观点 探究1:“格物致知”是丁教授点出论题后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结合课文,说说它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①丁教授认为在传统教育意义上“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②丁教授认为其真正意义是“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这意义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探究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探究3:结合课文,说说我们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提倡“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有三点:①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②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③这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目标导学三:分析课文,掌握论证方法 ‎1.简述本文的论述思路。‎ 明确:本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从传统教育里引出“格物致知”,阐述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逐层深入说理,思路十分清晰。‎ ‎2.解析本文的论证方法。‎ 明确:(1)引用论证: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3段引用《大学》介绍“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没的原因。‎ ‎(2)举例论证: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借中国学生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借作者的亲身经验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3)道理论证:第12段记述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从理论上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4)对比论证:王阳明“格”竹子的失败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进行对比,突出新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 目标导学四:学以致用,升华拓展 ‎1.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了“格物致知”精神,了解了真正的“格物致知”是要通过自己亲身的实地实验的,这种精神在自然科学的领域极其重要。同学们,你们已经开始了物理、生物等自然学科的学习,请说说你们在这些自然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是如何体现“格物致知”精神的。‎ 92‎ 明确:比如做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时,同学们人人动手,把乒乓球放在漏斗下,从漏斗颈向下吹气。而有一位同学做完此实验后,继续联想到把乒乓球放到漏斗颈上从漏斗体向上吹气,这时乒乓球就悬浮于空中,使实验现象更加具有挑战性。这位同学正是通过动手实验,发挥“格物致知”精神,才发现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的物理现象,获取到真正的自然学科知识。‎ ‎2.文章中说到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即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果真如此吗?如果不是,请大家举出例子。‎ 明确:不是。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正是只有对春风的观察实践,才能有这样的神来之笔。“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正是对外界事物观察凝结而出的诗歌。苏东坡“格”山而成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对生活学习的具体探察才得到的真识。因此,说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可取之处 ‎  教学重点明确,从举例论证让学生明确格物致知在文本中的含义,并通过跨学科的思维引导进行强化,让学生深入理解此概念。有利于学生形成这种实事求是的实践思维。‎ 不足之处 ‎  “格物致知”是传统儒家思想中的重要观念,历来解释繁多,因此详细解释此概念,很容易让学生糊涂。不得已只能忽略其诸多意义,而求取文本意义。‎ 92‎ ‎15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1.抓住关键句,理解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境界。‎ ‎2.体会这篇演讲稿风趣幽默的语言特色。‎ ‎3.学习王选先生抉择的智慧,专注于科研、无私奉献的精神。‎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北大方正么?北大方正集团由北京大学于1986年投资创办。三十多年来,方正集团坚持技术创新,在中国IT产业发展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们知道北大方正的创建者王选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做出了怎样智慧的抉择吗?从今天的学习中你会找出答案的。‎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介绍背景知识及作者 ‎1.背景知识介绍。‎ 本文是1998年10月王选在北京大学作演讲的演讲稿的部分内容。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可能面临很多抉择,每一次重大的抉择都预示着一个人未来要走的路,面对抉择时,要有智慧和勇气。本文作者王选的每次抉择,都把他的人生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2.作者介绍。‎ 王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我国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他也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又被誉为“当代的毕昇”“汉字激光照排之父”“中国现代汉字印刷革命的奠基人”“中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先驱”。2002年,王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目标导学二:理解内容,概括重要抉择 ‎1.概括本文的写作思路。‎ 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引出演讲的话题:跟大家讲的,更多的是自己一生奋斗过来的体会,一生中的重要的抉择。‎ 第二部分(第2-7段):分析论述第六个重要抉择,花大力扶植年轻人,让年轻一代出来逐步取代自己的作用,早出成果。‎ 第三部分(第8段):总结全文,将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公式送给青年学生,希望青年学生把自己溶在大集体里,体现自我价值。‎ ‎2.细读第1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讲述《荧屏连着我和你》这一电视节目。‎ 明确:由李素丽对自己的形容引出作者对自己的形容:“努力奋斗,曾经取得过成绩,现在高峰已过,跟不上新技术发展的一个过时的科学家。”表现了作者的谦虚。‎ ‎3.作者用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太阳来比喻不同的人群,好在哪里?‎ 明确:比喻贴切形象,语言幽默,引出演讲的中心话题——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作者即景设喻,拉近了作者与听众的距离,又给青年人以极大的鼓舞。‎ ‎4.细读第2-7段,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论“第六个重要抉择”的。‎ 明确:花大力气扶植年轻人;如何看待权威;倡导老师不要剥夺学生的劳动成果,为学生创造成长的平台;分析名人和凡人的特点。‎ ‎5.第2段作者列举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多个事例有什么作用?‎ 明确:充分论证了花大力气扶植年轻人是历史规律,强调扶植年轻人的重要意义。‎ ‎6.作者在结尾为什么称自己的演讲为“狗皮膏药”式的?‎ 明确:作者认为自己已经脱离第一线,创造的高峰已过去,并非站在行业的最前沿。跟大家讲的,更多的是自己一生奋斗的体会,而不是科技含量最高的,对大家所起的作用不是很大。当然这是作者自谦而诙谐的说法,显得幽默风趣。‎ 92‎ ‎7.这篇演讲是围绕什么中心来展开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大力扶植年轻人。因为本文是作者1998年10月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作者面对的是北大的学生们。演讲的目的是鼓励最富创造力的年轻人努力奋斗,早出成果。‎ 目标导学三:品味写作特点 ‎1.这篇演讲稿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结合第2-6段分析逻辑严密性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第2段提出观点——花大的力量来扶植年轻人;第3、4段阐明自己对“权威”的认识,这是扶植年轻人的理由;第5、6段举例分析创业的都是年轻人,要为年轻人创业创造条件,即怎样扶植。这几段是按层层深入的顺序安排的,逻辑严密。‎ ‎2.这篇演讲口语与科学术语相结合,语言通俗易懂,真挚感人,结合下列句子分析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1)微软的董事长比尔·盖茨曾经讲过:“让一个60岁的老者来领导微软公司,这是一件不可设想的事情。”‎ ‎(2)我38岁搞激光照排,提出一种崭新的技术途径,假如人家说我是权威,也许还马马虎虎,因为在这个领域我懂得最多,而且我也在第一线。‎ ‎(3)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 明确:(1)“不可设想”意思是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向很坏、很危险的方向发展。这里指发展迅速的新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需要不断创新,需要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 ‎(2)“马马虎虎”意思是勉强,凑合。表现作者的谦虚,幽默。‎ ‎(3)“风口浪尖”比喻重要的岗位或市场的前沿。运用比喻,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 目标导学四:提升认识谈启示 作者做出了正确的抉择,取得了成功。读完本文后,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 明确:年轻人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力,所以要抓住现在,勤奋努力;科学发展日新月异,要培养自己的创造力,要跟上时代步伐。‎ 课堂小结:这篇演讲稿的特点:①主题鲜明,逻辑严密;②层次清楚,详略得当;③诙谐幽默,真挚感人。‎ 三、板书设计 我一生中的 重要抉择引出话题:谈奋斗体会,重要抉择 ‎ 大力扶植年轻人 总结全文:把自己融入集体 鼓励年轻人 勤奋创造 体现自我价值 可取之处 ‎  问题导学、问题设计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抓住了主要问题,由主要问题再延伸出相关问题。这样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做到以学定教。‎ 不足之处 ‎  作者是IT界的专家,演讲面对的又是高等学府的学生,有些内容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再次授课时应加强对计算机发展的介绍,以方便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和理解作者的观点。这篇演讲稿很生动,却没能留出时间让学生分段上台演讲。‎ ‎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92‎ ‎1.朗读课文,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2.抓住关键句,理清课文的思路,把握演讲的语言特点。‎ ‎3.热爱体育,用体育精神来激发自己生活、学习的激情。‎ 一、导入新课 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是丰富的。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其就任宣言中指出:“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精神让我们振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先生。倾听他对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的阐述。‎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熟悉背景知识 ‎1.背景知识介绍。‎ 顾拜旦在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立与发展的奋斗生涯中,发表了1200多篇著作和演说,内容涉及教育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和美学等方面,其中闪烁着他的体育思想。《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是顾拜旦于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庆祝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5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文献,顾拜旦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2.作者介绍。‎ 顾拜旦,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少年时代酷爱体育,对古希腊灿烂文化饶有兴趣。1896年创办现代奥运会,开始了体育活动家的生涯。他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之职长达28年之久,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 目标导学二: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 ‎1.“5年前”具体是哪一年?这一年有什么重大的事件发生?‎ 明确:具体指1914年,这一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第1自然段中提到了“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原因是什么呢?‎ 明确:主要体现在第5自然段中。一是:现在,我们正处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人类渴望进步,但又常常误入歧途。二是:青少年开始为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所套牢,被在愚蠢的放纵和不明智的严厉交互作用下的道德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缚。‎ ‎3.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主义与一般的体育运动有什么区别?‎ 明确:奥林匹克主义包括但又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一是运动员非常享受努力拼搏的乐趣,二是体育带给人的是美感,三是体育能振奋人心。‎ ‎4.“奥林匹克主义的完美实现”具体指什么而言?‎ 明确:必须要面向大众,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达到强身健体的乐趣。这就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 ‎5.请你用一句话,结合全文概括一下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明确:奥林匹克精神包括又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它可以给人带来愉悦感,带来美感和荣誉感,它可以让大众参与,促进社会和平、公平,推动社会的进步。‎ 92‎ 目标导学三:理清思路,体会语言特色 ‎1.这篇演讲稿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请你梳理文章的思路。‎ 明确:第1自然段,总领全文,指出奥林匹克主义在经历战争后即将扮演崭新的角色。第2—3自然段,指出平和与自信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有力支撑;第4—5自然段,说明奥林匹克主义与一般体育运动的不同之处及恢复奥林匹克运动的原因;第6—7自然段指出如何将奥林匹克精神变成现实——大众参与;第8—10自然段,畅想美好前景,确信奥林匹克精神必将如阳光普照大地,必将拥有沉甸甸的收获。‎ ‎2.演讲稿的语言特点有哪些?‎ 明确:①准确性。演讲使用的语言一定要确切、清晰地表现出所要讲述的事实和思想。②简洁性。以最少的语言表达出最多的内容。③通俗性。演讲的语言要口语化;演讲的语言要个性化;要说自己的话。④语言要生动感人。好的演讲稿,语言应该是生动感人的。要使语言生动感人,必须做到用形象化的语言。⑤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打动听众,富有感召力。‎ ‎3.请学生再朗读课文,说说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试举例说明。‎ 明确:①用词准确。如第1自然段,“这凸显了它即将扮演的崭新角色的意义”,“崭新角色”把“奥林匹克”当作人来写,准确阐明了奥林匹克主义在当今的意义与以往不同。‎ ‎②表达生动感人,富有感召力。如:第4自然段描述奥林匹克主义带给参与者的快乐,“请想象一下,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会是怎样的情景”,最后一段,畅想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好未来:“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 ‎4.尝试演讲,揣摩下面的句子,应用怎样的语气演讲呢?‎ ‎(1)“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推崇”应用怎样的语气朗读呢?‎ 明确:用赞颂的语气,喜悦的语气。‎ ‎(2)“奥林匹克主义包括但又远远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找出应重读的关键词语。‎ 明确:“包括”“超越”这几个关键词语需要重读。‎ ‎(3)“请允许我详细阐述一下二者的区别”应用怎样的语调朗读呢?‎ 明确:运用平和的语调。‎ ‎(4)“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应用怎样的语调语气朗读呢?‎ 明确:语调逐渐上扬,用赞美的语气。‎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  问题设计符合学生思维特点,所设计的几个问题能带动学生思考,锻炼了学生把握主要问题、准确提取信息的能力。‎ 不足之处 ‎  这篇演讲的时间是一百年前,学生对当时令人恐怖的社会环境不太了解,很难感同身受,再次授课时应该让学生提前查阅资料,也可以放一些关于“一战”的影片,以加强对背景的理解,方便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和理解作者情感,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内涵及价值。‎ 92‎ ‎17 壶口瀑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壶口瀑布的美。‎ ‎2.抓住关键句,品味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特点。‎ ‎3.学习作者从声响、形状、态势等不同角度来描写壶口瀑布的特点的方法。‎ ‎4.领会文章蕴含的深刻意义——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民族精神。‎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而最能体现黄河奔腾的气势的,莫过于黄河壶口瀑布了,教师简单介绍壶口瀑布的位置与形成。出示3张有关瀑布的照片,请学生判断哪张为“壶口瀑布”。请学生用一个词语,描绘一下3张中最喜欢的那幅照片,或在看到照片时的感觉。‎ 今天我们学习著名的“文化散文”家梁衡笔下的壶口瀑布,感受壶口瀑布的气势。‎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感受壶口瀑布的气势 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听读,一边听一边画出描写壶口瀑布的语句,感受语言的魅力及壶口瀑布的气势。‎ 学生自由朗读,根据刚刚听读的体会,带着感情朗读课文,再次体会壶口瀑布的意境美。并说说文章两次写到壶口瀑布的情景,分别是什么季节。在文中标出两次所在的段落。‎ 明确:第一次是雨季,在第二自然段;第二次是枯水季节,在第三、四自然段。‎ 目标导学二:分析壶口瀑布的特点 ‎1.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雨季和枯水季壶口瀑布的语句。思考:雨季的瀑布有什么特点?枯水季的瀑布又有何特点?你是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 明确:(1)雨季壶口瀑布特点:惊心动魄、气势磅礴。‎ 从下面句子可以看出来:‎ ‎①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②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 ‎③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们吞没。‎ ‎(2)枯水季瀑布的特点:气势磅礴、雄伟壮大、坚韧不拔、刚中带柔的特点。‎ 从下面句子可以看出来:‎ ‎①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目标导学三:体会黄河象征的民族精神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1.小组讨论: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这段文字?‎ 明确:语气应该由平缓渐渐提速,带着惊叹、赞美的语气朗读。‎ ‎2.看到这黄河之水使作者想到什么?流露出怎样的情感?‎ 92‎ 明确:由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想到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想到了博大包容的胸怀。正因为如此,在作者笔下黄河之水也被赋予人的情感,而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正是寄予在对黄河之水的描写之中。这种写法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请继续朗读第六自然段,作者由黄河之水想到人之外,还想到了什么?‎ 明确:想到民族的精神。他由黄河的“柔中带刚”“遇强则抗”“勇往直前”联想到中华民族的坚强不屈,借对黄河的赞美,表达对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精神的歌颂。‎ 小结:作者描写了黄河之水惊心动魄的场面、雄浑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之水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性格特点及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由黄河的性格想到中华民族虽历经艰难,但宁折不弯,坚忍刚强,勇往直前的精神。通过议论和抒情,抒发了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赞美之情。‎ 三、板书设计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感受了壶口瀑布雨季和枯水季不同的美,并体会了黄河之水象征的民族精神,请同学们一起来回顾黄河之水有哪些精神(请学生发言)。这节课我们将从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方面继续感受壶口瀑布的气势和精神。‎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体会侧面描写的表达效果 ‎1.在写雨季的壶口时,作者写“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这一感受,有何用意?‎ 明确:侧面描写,从“我”的感受出发,间接写出了在雨季瀑布令人畏惧的气势,使人感受较深,省略更是令人遐想无穷。‎ ‎2.你还能找到运用侧面描写的例子吗?‎ 明确:第三自然段,“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引用当地人讲的“猪毛被拔光”的事,侧面体现壶口瀑布的迅疾。‎ ‎3.作者在写了壶口瀑布的水之后,为什么又写脚下的石呢?‎ 明确:写脚下的石被水凿得窟窟窍窍,旋出光溜溜的大坑,侧面表现出河水遇强则抗,坚韧的特点,表明水的刚强和抗争精神。‎ ‎4.作者的重点是要写枯水季的壶口瀑布,为什么还要写第一次来观看壶口瀑布的感受?‎ 明确:第一次是远观,写壶口瀑布给人惊心动魄的感觉,为后文具体描写第二次观看壶口瀑布波澜壮阔的气势起到铺垫和渲染的作用。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目标导学二:品味本文语言特色及效果 ‎1.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描绘雨季瀑布的特点的?‎ 明确:①听觉角度:在半山腰“涛声隐隐如雷”,近处涛声“震耳欲聋”。‎ ‎②视觉角度:“河谷里雾气弥漫”“像一锅正沸着的水”“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 92‎ ‎2.作者描绘雨季壶口瀑布时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找出你认为最有表现力的一句具体分析。‎ ‎(1)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明确:本句运用比喻,将涛声比作雷声,把汹涌澎湃的河水比作沸水,突出壶口瀑布惊心动魄、气势磅礴的特点。‎ ‎(2)(瀑布)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 明确:句中用了“跌”“吸”“灌”“冲”一系列动词来描写河水,突出河水险急、汹涌澎湃的气势,使河水的形象更加立体可感。‎ ‎3.作者描写了壶口上游的河水和脚下的深沟,找出相应的语段,仔细品味其语言特色,体会其意境。‎ ‎(1)上游:“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明确: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枯水季仍然气势磅礴、汹涌无比的瀑布水流快、水密的特点展现了出来,令人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回味无穷。‎ ‎(2)龙槽壶口:‎ ‎①“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 明确:运用“吸”“拢”“冲”“跌”“碎”“升”“跨”“穿”一连串的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黄河奔腾至此由于地理环境的改变,一下从河床跌入深谷,碎成点,碎成雾,充满灵性与生命力量。‎ 92‎ 备课笔记 ‎【学法指导】‎ 分析描写壶口瀑布的语言特点,应该从多种角度入手,修辞手法、用词角度、句式特点等。   ②“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中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明确: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时奔腾的黄河之水已变成了飞流而下的瀑布——浑厚、壮阔、猛烈、凝重。‎ ‎③“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明确: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和长短句结合的语言,形象地写出了河水在遇到阻碍后寻找其他的出路,成为泉、溪,突出其柔的一面。‎ 目标导学三:学习本文写景的语言特点 作者调动多种感官,运用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并运用一系列具有表现力的动词,结合自身的感受,描写了壶口瀑布惊心动魄的场面、雄浑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之水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性格特点及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请你选取生活中的一处景物,仔细观察,结合内心感受,写一个描写景物的片段。不少于200字。‎ 示例:站在湖岸的观景台上,我激奋的心情几乎跃出胸腔。试想,面对这一湖蓝得“晕”人的碧水,扑面的芳香水汽,哪有生命不振奋呢?哪有意兴不飞扬呢?我尽全力把身子往前倾,脖子向前伸,瞪大眼睛向湖中望去。湖中间的水域,似乎有一台一刻不停运转着的机器,生产出粼粼清波,后头的清波驱赶着前面的,一齐向四面递进,奔向湖岸;阳光照在清波上,粼粼闪动,有些晃眼,像薄薄的金片铺于太阳底下;清波一波连着一波,波波相依,蔚为壮观,就像天上掉下来的一块布满无数皱褶的绿色大布;蓝色的湖面映托着湛蓝的天空,天空高远,朵朵白云如只只绵羊,悠闲自得,似乎是不愿意离开这人间美景;湖面上水雾氤氲,缭绕着弯扭着盘旋着往天空升腾,但到了一定高度就不见了踪影。‎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  课堂的主人是学生。一方面,教师教学目标的设定符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有层次性。另一方面,注重让学生从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特点。注重教师指引下的学生的自主阅读和自主思考。真正满足学生对语文的需求,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不足之处 ‎  由于按照知识点来划分课时内容,导致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把握不够。将语言特点分析和景物特征分开,不利于学生掌握通过分析语言来总结景物特点的能力。‎ 92‎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1.理解游记的特点,理清文章的脉络。‎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各拉丹冬雪山的壮美,感悟长江源头的神异不凡。‎ ‎3.抓住关键句,品味文章的语言魅力,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4.领会文章蕴含着的深刻意义——自然的伟力,民族精神的源头。‎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观看纪录片《再说长江》第二集《重上江源》。“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听着这熟悉的旋律,令人浮想联翩,歌词中的“雪山”就是长江的源头——各拉丹冬雪山,它位于东经91度07分,北纬33度29分。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观看的纪录片,说一说各拉丹冬为什么会成为长江的源头呢。‎ 今天我们学习马丽华的游记散文《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揭开各拉丹冬神秘的面纱,感受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细腻而丰富的情感。‎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整理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请同学通读全文,从文中找出关于时间推移、地点转换的词语。‎ ‎1.第1自然段写到“各拉丹冬有阴阳二坡,西北阴坡尽是冰雪,景色单调,东南阳坡才好看”。你认为“我”游览的是哪里呢?‎ 明确:“我”游览的是东南阳坡。从第3自然段“在各拉丹冬以东几公里处有牛粪可捡的草坝子上”可知游览的是东南阳坡。‎ ‎2.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找出第一天游览中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 明确: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来组织材料(也是以“我”的游踪为线索组织材料的)。叙述了“我”游览各拉丹冬雪山的所见所感。词语有:草坝子——冰河砾石堆上——走下砾石堆,接近冰山——此地海拔已超过六千米。‎ 目标导学二:品读课文,感受雪山壮美 请同学们品读第5—6自然段。‎ ‎1.从文中找出描写各拉丹冬雪山景物的语句。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绘的?从中感受到雪山怎样的特点?‎ 明确:远处全景: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近景(沿冰河接近冰山):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作者是按由远至近的顺序来描绘的。感受: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 请同学们品读第10—11自然段。‎ ‎2.思考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描写哪些景物,抓住了景物什么特点,从中感受到了雪山怎样的特点。‎ 明确:触觉:写冰窟。特点:温暖。‎ 92‎ 备课笔记 ‎【教学提示】‎ 让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句子,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句子的理解及对作者的情感的把握。   听觉:写风。特点:声音大(呼啸);不停息(川流不息);威力大(扫荡)。‎ 视觉:冰体。特点:晶莹洁白;漂亮,千姿百态(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熠熠烁烁,光彩夺目。‎ 感受:是琼瑶仙境;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3.作者分两次集中描写雪山,这两次描写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在写第二次之前,还要写第一次来观看雪山的感受?‎ 明确:第5—6自然段是从低处观赏描写,第10—11自然段是从高处观赏描写,这样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各拉丹冬雪山的神韵。两次写观赏雪山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对雪山认识逐渐加深,对雪山的情感步步增强。也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请同学们品读第12—14自然段。‎ ‎4.这几段描写的重点是什么?作者从中感悟到了雪山怎样的特点?‎ 明确:描写了砾石堆和坚冰之下的流水。感悟:一刻不停,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92‎ 三、板书设计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感受了各拉丹冬雪山的神异壮美,我们也感受到了造物主的伟力,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篇文章语言的魅力,以及作者面对如此的美景,内心所生发出的怎样的情感震撼。‎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赏析句子,感受语言魅力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的语句的妙处。‎ ‎(1)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白雪覆盖下的各拉丹冬雪山比作“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赋予雪山以生命,“变化多端”一词,又写出了这里自然环境严酷,天气恶劣。‎ ‎(2)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空步”。‎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身体不适应高山气候比作“地震”,“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比作小震,“连夜高烧”比作大震;把“动作的缓慢”比作“太空步”,写出了各拉丹冬雪山海拔高,气候条件的严酷。‎ ‎(3)我双手合十,面向各拉丹冬威严的雪峰行了跪拜大礼。‎ 明确:“行了跪拜大礼”这一动作描写,传神地写出了“我”的虔诚及对各拉丹冬雪山的崇敬。‎ ‎(4)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 明确:“白色金字塔”,暗示雪山犹如帝王一般,“统领”一词又赋予雪山以帝王的行为,表现了各拉丹冬雪山的高大威严,令人敬畏。‎ 目标导学二:品味写景,体会作者情感 作者在写景时,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联想想象,让学生品读课文,标画联想想象的句子。‎ ‎1.作者在观赏雪山时,产生了哪些联想和想象?‎ 明确:(1)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2)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3)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2.这些联想和想象中分别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第(1)句,“眩晕”的意思是“感到本身或周围的东西旋转”,这里是被眼前的奇伟的景象所折服。赞美造物主的伟大神奇的创造力,长江源头的各拉丹冬雪山就是大自然的杰作。‎ 第(2)句,由冰山的裂纹和波状皱褶联想到树的年轮,赋予各拉丹冬雪山以生命,赞颂雪山的神奇,历史久远,如同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般。‎ 92‎ 第(3)句,“演绎”是“铺陈,发挥”的意思,这里是说坚冰之下的流水,是圣洁的,是长江的生命源头,从这里开启了长江的生命之旅,长江从此开启了孕育生命,造福人类之旅,这流水,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中华民族的历史也同长江一样源远流长。‎ 小结: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写景,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描绘了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雪山的神奇美丽,并赋予雪山以生命,写景中蕴含着作者对雪山的崇敬和赞美之情。作者又通过联想和想象,抒发了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赞美。‎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  这一节课问题的设计符合学生情感体验和学习经验,符合语文学科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能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不足之处 ‎  书到用时方恨少。在这次备课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到自己对雪域高原的认知太肤浅,在备课前应找到《藏北游历》这部书,了解雪域高原,了解作者。这是一篇充满神奇色彩的游记,课堂教学中留给学生朗读的时间还不够充分。‎ 92‎ ‎19 登勃朗峰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朗读中感受景色的壮美,人物的奇特。‎ ‎2.抓住关键句,品味运用多种修辞方法,优美又幽默的语言,理解作者的情怀。‎ ‎3.体会这篇游记写景叙事相结合的写法,详略得当,使文章错落有致。‎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一、导入新课 我们都知道珠穆朗玛峰是中国也是世界最高的山峰,在欧洲阿尔卑斯山脉也有一座最高峰——勃朗峰,它也是西欧的最高峰。下面让我们跟随马克·吐温的脚步,走进勃朗峰,一睹勃朗峰的雄伟奇幻的风采。‎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品味山中奇景 ‎(一)作者简介 马克·吐温,美国幽默大师、小说家、著名演说家。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来自社会底层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其作品语言生动有趣,充满了喜剧的情节和智慧、幽默。而从《登勃朗峰》这篇游记也可看出,马克·吐温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幽默作家,同时也是一位笔下极富诗意和擅长写景状物的文章妙手。‎ ‎(二)请同学自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路途中所见景物的段落。‎ ‎1.找出描写所见景物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地方的什么景物。‎ 明确:第2自然段,写脚下峡谷:清流瀑布;‎ 第3自然段,写勃朗峰:白雪覆盖,日照其上,光艳耀目;‎ 第4自然段,写勃朗峰周围的山峰:浅棕色的光秃尖岩;‎ 第5—6自然段,写勃朗峰附近的一座峰巅: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变幻无穷。‎ ‎2.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从中感受到景物怎样的特点?产生了怎样的联想?速读第2—6自然段,从文中找出面对景物作者所产生的独特的感受。‎ 明确:第一处景物:美不胜收。‎ 第二处景物:威严,独踞苍穹。‎ 第三处景物:奇特。‎ 第四处景物:轻柔,美丽。‎ 眼前的绚丽色彩以及它们的无穷变幻便是我们从飘浮的肥皂泡中看到的一切,泡泡所到之处,种种色彩变幻,尽被摄入其中。自然界中最美丽最精致的造物,莫过于肥皂泡泡了:刚才空中的华丽色彩,天衣云锦,恰如那在阳光下破裂并蔓延开去的肥皂泡。我想,假如世上只有一个肥皂泡,其价值会是多少呢?‎ ‎3.作者是如何将景物的特点描绘出来的?‎ 明确:第一处,通过视觉和听觉,写出景物的美;第二处,远观勃朗峰,“独踞苍穹”的“踞”形象地写出了其威严的特点;第三处,运用比喻,把山峰的形状比作“美女的纤指”“主教头上的帽子”,写出了山峰形状的奇特;第四处,运用比喻,将“朵朵白云”比作“游丝蛛网”和“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突出白云的纤巧、轻柔、美丽。‎ 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欣赏奇人奇事 ‎1.找出描写车夫的句子,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车夫的?写出了车夫怎样的特点?(读第7—11自然段,标出描写车夫的句子。)‎ 92‎ 明确:语言描写:“不必为此烦恼——静下心来——不要浮躁——他们虽已扬尘远去,可不久就会消失在我们身后的。你就放下心坐好吧,一切包在我身上——我是车夫之王啊。你看着吧!”‎ ‎   “哈,看到了吗?如我所说吧——我可是名副其实的车夫之王啊。”‎ ‎“只当是种乐趣吧,先生们,这种情况不常见,但很不寻常——能坐上车王的车的人,可是少之又少啊——看到了吧,真如我说的,我就是车王。”‎ 通过语言描写,写出了“车夫之王”驾车本领高超,自信自得,为人热情,乐于与人交谈。‎ 神态描写:出发前,“把握十足”;途中飞速行车时“神情威严”;险遭不测时,“面不改色,和颜悦色”。‎ 通过神态描写,写出了“车夫之王”相信自己高超的驾车本领,飞速行车时的全神贯注、镇定,关心他人心理。‎ 行车情景:“有时一两个轮子着地,但大多数时候腾空而起。”这种情况下“车夫之王”还“时不时地掉转头来”。通过写行车的惊险,“车夫之王”却气定神闲,突出“车夫之王”驾车技术的高超。‎ ‎2.写“车夫之王”与写其朋友笔法不同,试具体分析。‎ 明确:写“车夫之王”是浓墨重彩,从多角度展开描写,突出“车夫之王”是本领高超的传奇人物,写其朋友是简笔勾勒,朋友作为“勃朗队长”,爬山次数和向导水平更高。可见这里的奇人奇事还有许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给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目标导学三:赏析句子,品析幽默语言 品读下面精彩幽默的句子,完成以下问题。‎ ‎(1)“天气灼热难当,乘坐在缓慢爬行的骡背之上和辚辚前进的马车里的男男女女,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之下,真是可怜可悯。”为什么作者认为乘车骑骡的游客“可怜可悯”?‎ 明确:因为他们是花了钱坐车的,要让钱花得值,如果他们下车来就觉得钱白花了,所以不会像我们那样在树林中避暑纳凉,稍作歇息。含蓄地写出了他们被金钱所束缚住了,迷失了人的自然天性。‎ ‎(2)“眼前的绚丽色彩以及它们的无穷变幻便是我们从飘浮的肥皂泡中看到的一切……其价值会是多少呢?”这里联想到肥皂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明确:作者的感慨是:那些美好的事物往往是瞬息万变的,同时又是虚幻的,短暂的。‎ ‎(3)“如果这位王爷的车技略欠敏捷——或者说,不是老天有意安排,在他离开阿冉提时喝得酒气醺醺——结果就不会是这样的了。”你如何理解这句话所表达的情感?‎ 明确:作者认为,车王能超过游客车队,我们住进上等的房间,一是因为车王车技非常敏捷,二是因为“喝得酒气醺醺”,借着酒的力量,车才驾驶得又快又好,而这些冥冥之中,仿佛又是上天的有意安排。语言幽默诙谐。‎ 小结:本文记述了一次愉悦的旅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描绘了雄壮、奇伟、变幻多姿的山中所见之景,从多角度叙述了富有传奇色彩的车夫精彩的驾车本领,语言幽默风趣,细细品味,趣味横生。‎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  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符合学生的思维,问题设计有梯度,达到了引导学生思维发展的效果。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堂课教师指引下学生的自主阅读和自主思考的效果也很好。‎ 92‎ 不足之处 ‎  对作者的文风和作者作品的理解还不完全到位,课下对马克·吐温作品要充分阅读,厚积而薄发,只有充分阅读,深入思考,提升文化底蕴,才能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92‎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朗读中感受丽江的美。‎ ‎2.抓住关键句,品味优美的语言,理解丽江不同类别的美。‎ ‎3.理解本文构思新颖、视角独特的特点。‎ ‎4.培养欣赏美、热爱美、珍惜美的思想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导入新课 说到丽江我们都不陌生,丽江是旅游胜地,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国家园林城市。丽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区,居于青藏高原南端,境内地形地貌多样,含高原雪山、河谷、深峡、草甸、平坝相结合的地貌特征及自然景观资源,风景如画。今天我们就跟随著名作家阿来,去畅游丽江,领略丽江不同寻常的美。‎ 写作背景:2012年8月,阿来到丽江作关于藏文化边缘区的一些相关调查。当地政府知道阿来到了丽江,邀阿来写一篇适合小学生读的关于丽江的文字。于是阿来先生写了这篇文章。也是作者对丽江之行的一个纪念。作者阿来,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著有长篇小说《尘埃落定》。‎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理清线索,感知文章内容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标画一滴水经过丽江的路径。‎ ‎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滴水”的经历。‎ 明确:由雪变成了冰,再融化成一滴水。“一滴水”怀着“流过四方街”的心愿,经过驿道、纳西族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街道店铺、纳西人院子、果园和田地,最后奔流到金沙江。‎ ‎2.这篇游记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明确:“一滴水”的游踪。‎ ‎3.作者为什么要从六百年前的明代写起呢?‎ 明确:突出丽江历史悠久的特点,又介绍了四方街的来历;自然引出下文“一滴水”带着“去四方街”的夙愿经过丽江。‎ 目标导学二:跟随水滴,感受景美人美 历史文化名城丽江之所以充满魅力,是因为丽江的美。丽江的美,美在自然风光,也美在古城独特的建筑,更美在淳朴的风土人情。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作者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来描写丽江的自然风光,极富层次感,结合文章内容,找出描写自然风光的句子,体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   明确:高处远景: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 山下: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森林、田野和村庄;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与杉,还有更多的树开满鲜花,叫作杜鹃,叫作山茶;我奔流到丽江坝放牧牛羊的草甸上;潭水映照雪山。城外远景: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一些露珠从树叶上落下;喧腾奔流的金沙江。‎ ‎2.作者笔下丽江的自然风光,色彩明丽,如一幅风景画,找出表现景物色彩的词语,感悟景物的色彩美。请你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概括丽江的自然风光。‎ 明确:绿色、晶莹夺目。‎ 词语:色彩斑斓 美丽如画 ‎3.丽江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它的建筑也是别具一格的,作者又向我们描绘了丽江哪些建筑呢?思考这些建筑有什么特点?‎ 92‎ 明确:四方街、木府:“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四方街筑成后,一个名叫徐霞客的远游人来了,把玉龙雪山写进了书里,把丽江古城写进书里,让它们的名字四处流传。”‎ 街道:五花石的街道,“市集散去的黄昏开闸放水”“洗净了街道”;“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 房屋: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 水车:“一架大水车来把我们扬到高处,游览古城的人要把这水车和清凉的水作一个美丽的背景摄影留念。”‎ 小桥:一道又一道小桥。‎ 建筑特点: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建筑已与自然融为一体,富有地域特色,成为丽江的城市名片。‎ ‎4.丽江不只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丽江的民俗民风更美。请你找出描写丽江人及游客的活动场景,说说这些场景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风貌。(提示学生,地点加上人物活动即为场景。)‎ 明确:丽江人及游客的活动场景:(1)在山下,马帮在驿道来往。几座小山前,人们正在建筑一座城,村庄里的木匠与石匠,正往那里出发。牧羊人在草甸上放牧牛羊。精神风貌:热爱生活,勤劳。‎ ‎(2)在街道,银匠“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玉器店老板挂出了翡翠;字画店老板卖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精神风貌:热闹,快乐,勤奋。‎ ‎(3)在院子里,浇花人给兰花浇水;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拍照,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精神风貌:和谐,融洽。‎ ‎(4)晚上,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精神风貌:热闹,愉悦。‎ 目标导学三:品味构思,体会文章独特视角 ‎1.只有用美的语言,才能描绘出美的风景,请品析下面句子的妙处。‎ ‎(1)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明确:运用对比的修辞方法,是丽江古城抚平了并净化了人们喧哗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热爱与赞美。‎ ‎(2)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月亮比作“银盘”,突出了月亮的圆与明亮,富有地方特色,给人以美的享受。‎ ‎2.作者从“一滴水”游览丽江的视角来展开描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丽江水多,水美,选取“一滴水”游览丽江,富有地方特色;可以多角度展开描写;如童话般奇幻,充满童趣。‎ 小结: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风景如画的丽江和丽江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用美妙的语言描绘了丽江的民俗民风,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展现了丽江的美丽和谐,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三、板书设计 92‎ 可取之处 ‎  这节课目标明确,丽江是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胜地,本文又是一篇如诗如画的游记,所以把这节课定位为欣赏丽江的美,八年级的学生通常会认为美就是自然风光美,往往忽视建筑的美和精神层面的美,所以这节课在欣赏美这一环节,就把美分为三个方面,这样能让学生加深对美的认识,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 不足之处 ‎  在这次备课的过程中,感觉自己对阿来的认识仍然停留在雾里看花的层面,对丽江认识也不够,可能会存在认识不足之处,所以只有广泛阅读,才能对文本有全新的认识,在阅读这一方面也还要下功夫。‎ 92‎ ‎21 《庄子》二则 第1课时 北冥有鱼 ‎1.积累文言词汇,分析文章层次,把握文章内容。‎ ‎2.体会《庄子》善用寓言说理的行文风格,把握文章主旨。‎ ‎3.品析语言,感受《庄子》散文中想象雄奇瑰丽的特色。‎ 一、导入新课 ‎      ‎ 同学们看过《大鱼海棠》这部电影吗?《大鱼海棠》故事灵感来源于庄子《逍遥游》,讲述了一个掌管海棠花的少女与人类男孩的灵魂“鲲”的奇幻故事,该片荣获了许多大奖,其画面、音效都是我国动画电影中的佼佼者。今天我们就走进《逍遥游》,看看鲲到底是何物!‎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庄子,学习《庄子》特点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一语可见其性格特点。‎ ‎《北冥有鱼》出自《庄子》。《庄子》,道家经典之一,今存33篇,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庄子的主要主张是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就是要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鲁迅先生更评价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目标导学二:分类积累,理解重点句意 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及句子。‎ ‎1.重点字词梳理 北冥(míng)  鲲鹏(kūn)  抟(tuán)  徙(xǐ)  齐谐(xié)  正色邪(yé)‎ ‎2.通假字 北冥有鱼(“冥”同“溟”,海)‎ ‎3.词类活用 志怪者也(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 4.文言句子翻译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明确:这种鹏鸟在海水运动时就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海。南海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水池。‎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92‎ 明确: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目标导学三:理清结构,体会文章情感 ‎1.合作探究,文章层次分析。‎ 明确:‎ 第1层:描述鲲鹏形象形体硕大无比 变化神奇莫测 奋飞气势壮美 第2层:鹏鸟南飞有所待:以“野马”“尘埃”作比,表明万物皆有所待。‎ ‎2.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3.既然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请结合课文最后一段话进行分析。‎ 明确:“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意思是说,天色湛蓝,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它是高旷辽远而没有边际的吗?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 目标导学四:品味语言,体悟《庄子》散文艺术特色 ‎1.大鹏是怎么来的?它的形象如何?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 明确:大鹏是由“鲲”变化而来的。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2.赏析句子。‎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明确: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联想和想象。‎ ‎3.结合《庄子·应帝王》一篇,简单说说庄子散文的特色。‎ ‎《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明确: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三、板书设计 92‎ 可取之处 ‎  课前导入生动有趣,学生们兴致很高,这堂课的教学进行得比较顺利,将学生们喜爱的影视动画与文言文学习相结合,对我们提高课堂效率有较大的帮助。‎ 不足之处 ‎  时间安排较仓促,学生对于庄子思想的感悟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第2课时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 ‎2.了解庄子和惠子两人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 一、导入新课 播放导入视频。‎ 同学们,我们刚播放的视频是一场关于“鱼”快乐与否的辩论。视频的结尾说,从逻辑上讲,庄子输了,因为他的对手是惠施。但这句话好像还有弦外之音,好像不从逻辑上讲,庄子便赢了似的。为了一探究竟,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一同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文中寻找答案。‎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感知作品背景 庄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与老子并称为道学之祖。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自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灭,否认有神的主宰。‎ 惠施,宋国商丘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名家思想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魏惠王在位时,惠施因为与张仪不和而被驱逐出魏国,他首先到楚国,后来回到家乡宋国,并在宋国国都商丘与老乡庄子成为朋友。‎ 目标导学二:分类积累,理解重点句意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及句子。‎ ‎(1)文言词语 一词多义:‎ 固:A.固不知子矣(固然)‎ B.子固非鱼也(本来)‎ ‎(2)文言句子翻译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明确:我不是您,固然不知道您是否知道了;您本来不是鱼,您不知道鱼的乐趣,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目标导学三:活动探究,体会文章情感 ‎1.情景模拟,选一人扮演庄子,一人扮演惠子,根据课文内容组织辩论对话。‎ ‎2.请同学说说这场争辩谁是胜者。‎ 明确:逻辑上看是惠子占了上风,因为人和鱼是不同类的,人怎么会知道鱼的心理呢?‎ ‎3.这段辩论十分巧妙,请你说说它“巧妙”在何处。‎ 92‎ 明确:“濠梁之辩”的绝妙之处在于,除了两人的雄辩之外,还在于它具有无穷的韵味。辩论的双方都紧扣主题,但辩论者的思维截然不同。惠施是从认知的规律上来说,人和鱼是两种不同的生物,人不可能感受到鱼的喜怒哀乐。庄周则是从艺术规律上来说,人乐鱼亦乐。从认知规律上来说,庄周的人乐鱼亦乐的逻辑推理纯属诡辩,但这种诡辩并不使人反感,因为庄周完全是以艺术心态去看待世界的,典型的“移情”作用,庄周是把自己的快乐移栽到鱼的情绪上,反过来更衬托出庄周的快乐。‎ ‎4.在这场辩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子与惠子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都有差异,他们的人生态度也各不相同,结合课文试作分析。‎ 明确: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他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敝屣,他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他鄙视功名富贵,追求快乐自由。‎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篇幅短小,百十个字。就在这短短的百十个字中,却尺水兴波,人物形象突出,故事情节完整。其内容又很浅显,学习上不会有太大困难,学生很喜爱这样的小故事。因此,学习这篇课文我注重在学习重点字词中理解句子文意,从而理解故事的寓意。‎ 不足之处 ‎  文章较浅显易懂,课程设置稍显简单,一些细节问题没有特别注重,可能有知识点会遗漏。‎ 92‎ ‎ ‎ ‎22 《礼记》二则 第1课时 虽有嘉肴 ‎1.理解重点文言词语,朗读并背诵课文。‎ ‎2.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 ‎3.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一、导入新课 ‎“四书五经”是国学之瑰宝,是智慧之源泉。“四书五经”分别是哪几部典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礼记》,领悟为学之道。‎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掌握背景,疏通课文文意 ‎1.背景介绍。‎ 本文节选自《礼记正义》。《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 ‎2.分类积累,疏通文意。‎ ‎(1)正读音 嘉肴(jiā yáo)  自强(qiǎng)  兑命(yuè)  学学半(xiào)‎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虽有嘉肴(即使)‎ ‎②弗食(不)‎ ‎③不知其旨也(味美)‎ ‎④然后能自强也(自我勉励)‎ ‎⑤虽有至道(最好的道理)‎ ‎⑥教学相长(增长,促进)‎ ‎⑦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因此)‎ ‎ ⑧教然后知困(困惑)‎ ‎⑨然后能自反也(自我反思)‎ ‎(3)古今异义词 ‎①虽有嘉肴(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②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意义,用意,目的。)‎ ‎③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 ‎ (4)翻译下列句子 ‎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92‎ 明确: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亲自品尝,就不会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②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明确: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知道有困惑。‎ ‎③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明确:知道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自己有困惑,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究,明确文章主旨 ‎1.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从反面设喻类比,为引出下文观点做铺垫。‎ ‎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 明确: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3.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困惑。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4.“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明确: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说得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主从关系。‎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  教学本身是一个双边活动,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不可能高效迅捷地获取知识,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便不得施展,事倍功半。就像《师说》中所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只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已,这节课上我们师生做到了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不足之处 ‎  字词基础梳理中,部分同学对古今异义词的理解和记忆不够,在课堂提问环节中有点跟不上,这个需要布置相应的练习,争取在学习过程中消化吸收。‎ 第2课时 大道之行也 ‎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92‎ 一、导入新课 儒家学者早在2000多年前就曾对社会进行了美妙的设想,从孔子的天下归仁、近悦远来、四海之内皆兄弟到孟子的政治清明、君民同乐、百姓“亲睦”,再到荀子的上下协调、群居和一、四海之内若一家等等,无不勾画出一幅社会稳定和谐的美妙蓝图。今天我们学习的《大道之行也》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所勾勒的理想社会。‎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 ‎1.学生初读课文,认识字词。‎ 选贤与能(jǔ)  讲信修睦(mù)   幼有所长(zhǎng)   矜(guān)‎ 男有分(fèn) 谋闭而不兴(xīng) 货恶其弃于地也(wù)‎ ‎2.听课文朗读录音,注意停顿和语气。‎ ‎3.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义。‎ ‎4.教师点拨。‎ ‎(1)通假字 ‎①选贤与能(“与”同“举”,推举,选举)‎ ‎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矜”同“鳏”,老而无妻)‎ ‎(2)古今异义词 ‎①大道之行也(古义: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今义:宽阔的道路。)‎ ‎②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回归。)‎ ‎③盗窃乱贼而不作 作(古义:兴起。今义:做某事,从事某种活动。)‎ ‎④是谓大同(古义:代词“这”。今义:常用作判断词,或与“非”相对。)‎ ‎(3)一词多义 ‎①闭:A.是故谋闭而不兴(闭塞)‎ B.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关闭)‎ ‎②谓:A.是谓大同(动词,叫作)‎ B.予谓菊(动词,认为)‎ ‎【教学提示】‎ 鼓励学生体验观察社会,说说自己对“大同”社会的见解和感受。‎ 目标导学二:研读课文,理解文章思想 ‎1.根据文义,全文可以分为几层?‎ 明确: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根本特征),是总说,以下几句是分述。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 ‎2.“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大道之行”指什么?‎ 明确:“大道”,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3.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做解释。‎ 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92‎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  因材施教,简化教学环节。已有注释的字词句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自读,没有再讲;一看就明白的句子不用译成现代汉语。‎ 不足之处 ‎  拓展讨论后没有及时予以肯定和评价,这样会影响学生的思考积极性,下次课堂上的拓展延伸会格外注意这一点。‎ ‎23 马 说 ‎1.积累文言词汇,疏通课文大意。‎ 92‎ ‎2.理解文中“伯乐”“千里马”与“食马者”的寓意,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 ‎3.朗读文章,注重朗读语气的把握,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感受封建社会摧残和埋没人才的黑暗现实。‎ 一、导入新课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的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将学习的《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检验预习,梳理文言字词 ‎1.走近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 ‎2.背景资料。‎ ‎《马说》写于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之间。当时韩愈初登仕途,不得志。曾经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四十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尽管如此,韩愈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他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才能之士不受重视,郁郁不得志。‎ ‎3.文体知识。‎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说理透彻。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讲究文采,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如《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等。‎ 目标导学二:朗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 ‎1.自读课文,梳理字音。‎ 邪(yé)   骈死(pián)   食马者(sì)   槽枥(cáo lì)  外见(xiàn)‎ ‎2.听朗读音频。‎ ‎3.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尤其注意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 ‎(1)故/虽有名马,袛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借助工具书,同桌之间合作,老师指导,疏通文章大意。‎ 92‎ 备课笔记 ‎【教学提示】‎ 伯乐与千里马的辩证关系,对你有什么启发?文中的观点不难理解,教师应启发学生领悟:①机会总是降临给有准备的人;②自然界的任何物质都是相互依存的,得到赏识和重用也一样,需要其他一些条件的满足。‎ ‎5.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第一层(第1段):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层(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层(第3段):总结全文。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目标导学三:合作探究,体会文章情感 ‎1.托物寓意 本文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文中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比喻什么人?‎ 明确:千里马:人才。伯乐: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食马者: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2.主旨情感 ‎(1)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明确:作者认为伯乐更重要。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或者: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就被埋没了。‎ ‎(2)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作者主张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明确: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使有才之人受到不公正待遇和遭遇不幸的处境。重用人才,给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空间和条件。‎ ‎3.韩愈曾在《送孟东野序》中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意思是指受到委屈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文本借千里马不得伯乐,实际上是对人才流落不得赏识而鸣。因此,文中充满了受到不公对待的委屈与愤怒。请仔细品读下面五个“也”字句,对其所表达的语气分别做出解说。‎ ‎①不以千里称也。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③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④安求其能千里也?⑤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明确:①表示陈述语气,但流露出无限痛惜之情;②表示肯定语气,肯定食马者的无知;③表示句中停顿,提醒读者注意食马者的无知给千里马带来的严重危害;④表示反诘语气,凝聚着作者的愤慨之情;⑤表示感叹语气,其间既有痛切之感,更有对食马者的辛辣嘲讽。‎ ‎4.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个性表达 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示例:①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②我要努力完善自己,做得更好。③我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三、板书设计 92‎ 可取之处 ‎  本教案从诵读入手,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能力,然后疏通文义,为理解内容做好了铺垫。最后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再次训练朗读,把握朗读语气,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 不足之处 ‎  未能详尽地介绍韩愈的人生经历,学生也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难以对他的“不平则鸣”有深刻体会,宜在课后强化相关知识的课外阅读。‎ 92‎ ‎24 唐诗二首 第1课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诵读并默写本诗。‎ ‎2.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文章语言,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 ‎4.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知道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一定过着非常舒适、安逸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可事实远非如此。“文章憎命达”,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他不仅没有过上安稳的生活,甚至于饱受战乱带来的饥寒之苦,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篇文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他在这种情景下的真实写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走近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1.走近作者。‎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世称杜工部。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他被称为“诗圣”,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其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 ‎2.背景资料。‎ ‎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唐由此由盛转衰,这次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目标导学二: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体裁及内容 ‎1.初读诗歌,说说这首诗歌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从字数、音韵、句式等方面回答)‎ 明确:全诗篇幅较长,诗歌竟然长达二十四句;本诗为七言诗,以七言为主,也夹杂九言;本诗押韵,但是并不是一韵到底,韵脚换了很多个。‎ ‎2.介绍歌行体。‎ ‎3.已经确定了本首诗是歌行体,按照歌行体的叙事性特征,我们能否猜测本诗可能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为……所……”是一个被动句式。茅屋被风吹破,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全诗可能写了一件风卷茅草并由此产生的联想的事。‎ ‎4.细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歌的大意,并给每个自然段拟写四字小标题,体会作者当时的复杂心情。‎ 92‎ 明确:(1)狂风屋破,茅草乱飞。(焦灼苦痛)‎ ‎(2)群童抱茅,倚杖自叹。(愤懑无奈)‎ ‎(3)屋漏衾裂,彻夜难眠。(忧思不绝)‎ ‎(4)愿现广厦,大庇寒士。(忧国忧民)‎ 总结: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目标导学三:品味语言,升华文章情感 第一段赏析:‎ ‎1.在本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秋风的?写出了秋风的哪些特点?‎ 明确:作者用“怒号”一词描写秋风,将秋风拟人化,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其后又用一“卷”字,更突出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 ‎2.作者用一系列动词,如“飞”“洒”“挂”“飘转”“沉”等来描写风吹茅草的情景,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 明确:一个“飞”字一个“洒”字,不仅写出了秋风之大,还写出了风卷茅屋的凌乱。“挂”是挂在长林梢上的,“飘转”者皆“沉”于塘坳,不难想象,茅草于风中是沉缓飘动,而诗人的心又十分急切,一急一缓之中突出了诗人眼见茅屋被风卷去的无可奈何。‎ 第二段赏析:‎ 茅草被卷走了,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可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这时诗人着急说道:“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这两句话很值得体味,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他把顽皮的孩子比喻为盗贼,是否又过于严重了?‎ 明确:“老”字并不是指年龄老,而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交瘁。抱草的孩子也是穷人家的孩子,心忧天下的杜甫不可能不知道,因此,“盗贼”一词是杜甫的激愤之词,但他不是生孩子们的气,而是生社会的气,怨愤动乱的社会造成人民贫困。‎ 第三段赏析:‎ 作者是怎样描述寒冷和秋雨的?‎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秋雨的细密连绵,所谓“雨脚如麻未断绝”,更可怕的是“床头屋漏无干处”。面对寒冷,作者更是无可奈何,说“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由此可见其生活境遇的窘困。‎ 第四段赏析:‎ ‎1.赏析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明确:诗人从个人“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一跃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落的穷苦百姓,从沉思中振作起来,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 ‎2.你从本诗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仿照示例用诗中的句子描绘一下。‎ 示例: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示例:(1)年老体弱——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2)生活贫困——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3)忧心国事——自经丧乱少睡眠。(4)关心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三、板书设计 92‎ 可取之处 ‎  反复诵读诗歌是理解诗意和情感的基础,注重从诵读入手,精讲多读,以读带品。品读时,要求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味,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读出诗人所表达的内在感情。‎ 不足之处 ‎  体验情感环节教师的引导性较强,希望下次学生能独立思考。‎ 第2课时 卖炭翁 ‎1.了解与本课有关的文学常识及本课的写作背景,朗读、背诵全诗。‎ ‎2.学习《卖炭翁》中的人物描写与对比手法的运用。‎ ‎3.体会《卖炭翁》一诗的讽喻含义,感受诗人对以卖炭翁为典型代表的广大劳苦人民的同情及对“宫市”的憎恶。‎ ‎                 ‎ 一、导入新课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空前鼎盛的时期,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有力地促进了唐代文学的繁荣,而诗歌作为唐代文学的主流,更是大放异彩。可以说,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不仅诗歌的艺术风格、流派多样化,而且艺术形式也很完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的一首新乐府诗《卖炭翁》。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那《卖炭翁》作者是为何事而作呢?‎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走近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1.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唐著名诗人,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在诗歌上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这首“为事”所作的诗歌——《卖炭翁》,是白居易讽喻诗中的杰出诗篇。‎ ‎2.讽喻诗有什么特点?‎ 特点:从不同角度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官僚残害人民的罪行,同情被压迫的人民,是白居易最为看重的一类诗歌,是为民而作的诗歌,体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卖炭翁》一诗直接点明了本诗的讽刺目的:揭露了宫市给人民带来苦难,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有力鞭挞和抨击。‎ ‎3.介绍“宫市”。‎ 92‎ 宫市为什么会给人民带来苦难呢?什么是宫市?从字面上理解,宫是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所谓宫市,是指派宦官(也叫“太监”)到市场上去购买皇宫里需要的物品。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宫使,即皇帝的使者。本来,为皇宫采购物品,是由官吏负责的,但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被他们夺去了,宦官以宫使的身份到市场上去为皇宫购买物品,实为掠夺。‎ 目标导学二:理清结构,分析人物形象 ‎1.这是一首叙事诗,我们说叙事诗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那本文的叙事要素是什么呢?‎ 明确:地点——市南门外。‎ 人物——卖炭翁、黄衣使者、白衫儿。‎ 事件——记叙了卖炭翁烧炭运炭以至被掠夺的经过。(板书:烧炭—运炭—抢炭)‎ ‎2.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 明确:地点是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为下文埋下伏笔,说明路远,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难行。‎ ‎3.“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为什么这样写?‎ 明确:外貌描写。着重从颜色加以点染,“满面尘灰”指脸上的颜色,“苍苍”(灰白色)指头发耳边鬓角的颜色。“烟火色”“十指黑”说明烧炭艰辛。这样写形象逼真地刻画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现老人烧炭的艰辛,说明炭的来之不易。‎ ‎4.“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 明确:心理描写。天冷可自己身上“衣正单”,总该盼天气暖和吧,可老人却“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因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贱了;天寒,炭价就会更高一些。为了炭价高一点,他宁愿自己受冻。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深刻地揭示了卖炭老人的悲惨处境。‎ 目标导学三:感受对比,体会作者情感 文章多处使用了对比,既有卖炭翁自身的对比,又有卖炭翁与宫使的对比,请从文章中找出这些句子,并说说各自的作用。‎ 明确:(1)“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对比,写出宫市掠夺的残酷。‎ ‎(2)“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对比,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 ‎(3)“衣正单”与“愿天寒”对比,强烈对比之中写出了卖炭翁为生活所迫的悲苦无奈,“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催人泪下。‎ 小结: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初年,这正是宫市危害最深的时候。他对宫市十分了解,怀着对人民深切的同情写出了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诗歌当中的一首。它描写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但《卖炭翁》的意义远不止对宫市的揭露。诗人在卖炭翁这个典型形象上,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在卖炭这一件小事上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平。读这首诗,我们所看到的不仅仅是卖炭翁一个人,透过他,仿佛有许许多多种田的、打鱼的、织布的人出现在我们眼前。他们虽然不是“两鬓苍苍十指黑”,但也各自带着劳苦生活的标记;他们虽然不会因为卖炭而受到损害,但也各自在田租或赋税的重压下流着辛酸和仇恨的泪水。《卖炭翁》这首诗不仅在当时有积极意义,对于今天的读者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全诗通过卖炭翁辛劳烧炭、艰难运炭上市、炭被宫使掠夺的悲惨经过,借卖炭翁的不幸遭遇,为百姓鸣不平,用卖炭翁的形象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辛酸和痛苦,打击中唐的弊政之一“宫市”以及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 三、板书设计 92‎ 可取之处 ‎  本文的教学目标在此次教学过程中很好地实现了,学生对诗歌的描写方法和对比手法的运用掌握得不错,这种以学生理解分析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比较适用于较浅显的诗文篇目。‎ 不足之处 ‎  学生们在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中,还不能很好地理解本文所反映的深刻的社会情感和现实意义,需要加强他们的情感体验,明白现在的美好安稳的生活来之不易,要学会珍惜。‎ 92‎ 综合性学习 倡导低碳生活 ‎1.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了解低碳生活的重要性,知道作为青少年学生怎样践行低碳生活。‎ ‎2.激发树立低碳环保的意识,培养热爱与保护环境,践行低碳生活的良好品质,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 一、导入新课 播放《呼唤》(公益环保歌曲),在PPT上显示其歌词:‎ 大海是蓝色的吗?‎ ‎(女)妈妈,为什么听不到小鸟在唱歌呢?‎ 什么时候能听到叮咚泉水的声音呢?‎ ‎(爸)是呀,大地上有清清的河水在流淌 蔚蓝的大海也是碧波荡漾 可是,要懂得珍惜它们 我们的生活才会幸福永远哦 ‎(妈)是呀,那个时候山间的泉水叮咚作响 林间的小鸟也随心歌唱 但是我们要懂得保护他们 我们的家园才会和谐自然 还记得,树的翠绿向山间伸展 我知道,我们的家园和谐自然 还记得,美丽的天空蔚蓝一片 我感叹,我们的幸福将会永远 还记得,山泉叮咚百灵鸟歌唱 我骄傲,我们生活在人间天堂 还记得,宽阔的海洋碧波荡漾 我自豪,我们的地球风华正旺 听,大地呼唤的声音 何时才能够散发青春 每天都是轻松的心情 问,正在沉睡的人们 可想过失去生态平衡 就会失去后代的生存 听,大地哭泣的声音 是在诉说受伤的爱情 渴望久违的纯洁心灵 看,整天忙碌的人们 游走在尘世的眼神 竟然忽略了母亲的愁容 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呢?‎ ‎【教学提示】‎ PPT展示环境变化的原因图示。‎ 92‎ ‎【教学提示】‎ 分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共存,而不是征服。地震、泥石流、洪水频频发生。因此,倡导并树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是当务之急。提高环保意识,践行低碳生活,共建绿色和谐家园,要求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 如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为了防止地球继续变暖、环境继续恶化,提出要“低碳生活”。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低碳生活,了解低碳生活,做“低碳生活的践行者”。‎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低碳和低碳生活 ‎1.什么是低碳?低碳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明确:①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连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②低碳内涵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又是其核心内容。‎ ‎2.什么是低碳生活?‎ 明确: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目标导学二:了解低碳生活的必要性 ‎1.观看图片(地球环境遭破坏的图集),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学生回答)就是因为资源环境发生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才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问题很多,如森林减少、草原退化、物种灭绝、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大气臭氧层遭到破坏(南极臭氧空洞)、温室效应、气候异常、资源短缺等,地球环境在不停地变差。‎ ‎2.造成环境如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明确:造成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含“碳”量增加。‎ ‎3.为什么要倡导低碳生活?‎ 明确:①生态平衡遭到破坏。②环境污染严重。③倡导低碳生活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④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小结:为了保护和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地球,人们提出了低碳生活的口号。‎ 目标导学三:走进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从我开始,今天你低碳了吗?讨论: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认为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明确:①手洗衣物:生活中的衣物,尽量手洗。不要过度依赖洗衣机。这样,不仅环保低碳,而且节约。‎ ‎②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和杯子:拒绝环境污染,保护森林资源。‎ ‎③节约用水:用完水后及时关掉水龙头,增强节水意识。‎ ‎④使用节能灯:也是节能减排的重要之举。‎ ‎⑤减少使用电脑:尽管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和互联网不可分离,但并不代表我们必须时刻都要使用电脑。电子产品产生的电子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是可怕的,减少使用电脑,延长你的电脑的使用寿命吧。‎ ‎⑥使用购物袋:外出购物时,自备购物袋,减少使用塑料袋。‎ 92‎ ‎⑦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骑自行车出行、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⑧爱护野生动物:野生动物同植物一样对环境有多方面的保护作用,特别是珍稀动物,国家都把它们列为保护动物。物种消失最终危及的是我们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平衡的科学结论。我们要爱护鸟,不吃野生动物,特别是国家规定的保护动物。‎ ‎⑨注意废物的回收和利用:废弃物如果丢弃就是废渣,就要污染环境。其实,废弃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如果我们开动脑筋,它们都应该有回收和利用的价值。如废纸、废塑料、废电池、废电器等很多东西都具有回收利用的价值。同学们要注意观察,开动脑筋,尽量做到废物利用。‎ 目标导学四:关注更多低碳知识 低碳知识抢答题 ‎1.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D)‎ A.世界地球日   B.世界卫生日   C.世界动物日   D.世界环境日 ‎2.全国统一的环境问题举报免费热线电话是(C)‎ A.12315 B.110 C.12369‎ ‎3.为保护蓝天,我们在出门时,应该(C)‎ A.尽量选择乘坐舒适的交通工具 B.使用私人车 C.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4.饮用水的感官性状应该是透明度良好和(A)‎ A.无色、无臭、无异味      B.无色、无味      C.无色、透明 ‎5.减少“白色污染”我们应该(B)‎ A.乱扔塑料垃圾 B.自觉地不用、少用难降解的塑料包装袋 C.尽量使用塑料制品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  从现象到原因层层分析,以图片带动学生整体思维,学生能深刻且用心地感受,低碳生活的理念在学生心中树立了。‎ 不足之处 ‎  学生自己准备的环节并不多,综合性学习应该以学生的搜集学习为主导,这次课堂教学的准备不够充分,以后要多重视预习环节。‎ 92‎ ‎ ‎ 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 ‎1.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 ‎2.积累、品味、吟唱和运用古诗词,进一步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 ‎3.积极主动参与搜集资料,合作探究诗与画的结合。‎ ‎4.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并能围绕一个主题查找有关资料。激发学生用多种艺术形式解读古诗词的热情,培养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5.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一、导入新课 播放背景音乐:古筝乐曲《一剪梅》。‎ 师: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春天我们会吟诵:春眠不觉晓,‎ 生:处处闻啼鸟;‎ 师:夏天我们会吟诵:接天莲叶无穷碧,‎ 生: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秋天我们会吟诵:晴空一鹤排云上,‎ 生:便引诗情到碧霄;‎ 师:冬天我们会吟诵: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生: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在这个环节上,让学生热热身,其实也是对古诗的又一次巩固与积累。)‎ 师:这一首首古诗就如同这一曲美妙动听的古筝乐曲,让人沉醉流连,让人乐而忘返。今天就让我们伴随着这美妙的乐曲一起到古诗苑中漫步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分门别类辑古诗 ‎1.色彩。自然界的颜色多种多样,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个世界因为有了色彩,才更加美丽。现在我们就来填一填古诗词中的颜色名称。‎ 明确:①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②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③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植物。下面诗句中含有植物的名称,我们来填一填古诗中的植物名。‎ 明确:①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③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④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动物。很多同学家里一定养过小动物吧,小动物多么可爱,在古人的诗句中那些动物更是活灵活现。我们来看一看这些诗句中写的是哪些动物?‎ 明确: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②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④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92‎ ‎4.地名。南京、开封、洛阳都是大家熟悉的地名,古诗词中也会出现地名。我们来看一看下面一些含有地名的诗词。‎ 明确:①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②(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③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④(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目标导学二:诗情画意品古诗 为诗配画 ‎1.诗:(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画:(宋)马远《梅石溪凫图》‎ 解说词:生于悬崖的梅树倒悬而下,梅花怒放,溪水碧波中,群鸭嬉戏,处处都洋溢着春日活跃的生机。‎ ‎2.词: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画:(现代)王成喜《铁骨生春》‎ 解说词:“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画家以铁干、春蕾隐喻性地歌颂了红梅傲雪迎春的高尚品格。‎ ‎3.诗:(清)郑板桥《题竹图》‎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画:(清)郑板桥《竹图》‎ 解说词:画幅上的竹子,从石缝中挺然而立,坚韧不拔,遇风不倒,郑板桥借竹抒发了自己洒脱、豁达的胸襟,表达了勇敢面对现实,绝不屈服于挫折的人品,竹子被人格化了,此时,“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目标导学三:声情并茂诵古诗 师:诗词最突出的特点除了追求意境的图画美之外,还特别注重节奏和韵律,具有音乐的美感。《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可以看出在早期,诗、歌与乐、舞其实是合为一体的。‎ 欣赏歌曲《月满西楼》‎ 欣赏歌曲《思君》片段 跟唱古诗《但愿人长久》‎ 目标导学四:满腹诗书用古诗 师:前面我们提到,在早期,诗、歌与乐、舞本是合为一体的。而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到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才独立成体。下面我们欣赏一首现代流行歌曲,请谈谈你由这首歌的歌词想到了什么。‎ 欣赏歌曲《烟花三月》:‎ 烟花三月 92‎ 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 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 真情伴你走,春色为你留 二十四桥明月夜,牵挂在扬州 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好朋友?‎ 扬州城有没有人为你分担忧和愁?‎ 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知心人?‎ 扬州城有没有人和你风雨同舟?‎ 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 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 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 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 该歌词化用的古诗词句:‎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3)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小结:流行歌曲歌词化用古诗词,使歌曲更有意境,增添了浓厚的情韵。‎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学们通过信息的搜集和处理、作品的欣赏和诗歌咏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特别是动手能力,还增强了合作探究意识。这次活动课按照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设计,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课堂,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也充分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不足之处 ‎  本节活动课学生参与度很高,我在课堂纪律方面没有维持好,这个需要注意,既要活跃课堂气氛,也要有秩序地进行教学。‎ 92‎ 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 ‎1.学习中华“和”文化,理解其深刻内涵与现实意义。‎ ‎2.合作探究学习“和”文化,理解古今“和”多样化的思想内涵。‎ ‎3.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个人、家庭和谐,构建和谐环境。‎ 一、导入新课 中国历来有和气致祥、和衷共济、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和气生财、和和美美、琴瑟和谐、家和万事兴、人和百业旺等富涵哲理的成语。同学们发现没有,在这些含义丰富的词语中都包含了一个“和”字,“和”到底是什么?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影响为何如此巨大?“和”文化在今天又被赋予了怎样的含义?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谈谈“以和为贵”!‎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探“和”之义(说故事)‎ ‎1.“和”故事接力赛。‎ 教师先引入故事,鼓励学生将自己搜集的故事也大声分享出来。‎ 师:《罗威饲犊》‎ 汉代有个人叫罗威,邻居家的牛多次吃了他家的庄稼,他和邻居交涉,邻居不予理睬。罗威并没有火冒三丈,而是想,问题的焦点在牛,就从牛身上去寻找解决矛盾的途径吧。于是,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去打青草,然后悄无声息地堆放在邻居家的牛圈前。牛一闻到鲜嫩的青草,就大嚼特嚼起来,吃饱了就睡觉,再也不去吃庄稼了。邻居每天起来,总看到牛圈前有一堆青草,颇感纳闷,经观察,知是罗威所为,顿觉愧疚,从此对牛严加看管。“罗威饲犊”的故事也就传为美谈。‎ 师:老师讲的故事就是《罗威饲犊》,那我们“下一棒”谁来讲呢?‎ 生:《司马徽让猪》‎ 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是东汉末年一位善于识拔人才的有名学者。有一次,邻居走失了一头猪,因为司马家的猪和他走失的猪相似,就误认为是他家的。司马徽并不争辩,说:“是你的你就拿去。”邻居便毫不客气地把猪赶回家。过了几天,邻人从别处找到了自己的猪,很抱愧地把误认的猪送还司马徽。司马徽不但没责备他,反而说邻里间发生这类误会并不奇怪,还赞扬他懂道理、知错能改。邻居听了十分感动。‎ 生:《杨翥(zhù)卖驴》(具体故事内容见电子资源)‎ 生:《于令仪宽偷》(具体故事内容见电子资源)‎ 师:同学们一起分享了这些“和”的故事,和善、和谐也是中华文化一直追求的。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有两个观点极具现实价值:一个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个就是“君子和而不同”。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平衡和谐,“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对“和”这一理念的具体阐发。‎ ‎   小结:从哲学意义上讲,“和”是和谐,是统一,“同”是相同,是一致;“和”是抽象的,内在的,“同”是具体的,外在的。“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那么,怎样才能达成“和”的局面呢?实际上,孔子已为我们指明了答案——“不同”,也就是不强求一致,不重复别人。只有在大目标不冲突的前提下,承认差异,包容差异,乃至尊重差异,才能化解矛盾,共存共荣。‎ ‎2.由“和”故事联想到现在我们所提的“和”文化。‎ 92‎ 明确:“和”文化也是和谐文化,是以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是中国乃至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和谐文化的引导下,才能创造出和谐的政治与和谐的经济;只有用和谐文化培养出来的人,才能自觉地去创建和谐社会。‎ 目标导学二:寻“和”之用(谈看法)‎ 战国时有“将相和”的美谈,清朝康熙年间又有“六尺巷”的故事,“以和为贵”的故事层出不穷,和和睦睦是我们社会和谐的追求,请你就这些故事谈谈你对“和”的社会意义的理解。‎ 明确:“和”的思想,在我们生活当中多用于调和人际关系,解决各种纠纷,大到国家安全问题,小到校园学生之间的摩擦,林林总总,归结为一句俗语,即“和为贵”。“和”在生活中是“和睦”“和气”等义,不管是“将相和”,还是“六尺巷”,对我们为人处世都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目标导学三:为“和”宣传(拟标语)‎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的这首打油诗,可以看作一则诠释“和为贵”的精彩标语,我们平时也会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标语,标语对宣传主张、倡导行为、制造氛围等有着特殊的作用。今天我们一起探讨研究了“和”文化,学以致用,请同学们也创作几条以“和”为主题的宣传标语。‎ 明确:①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 ②各美其美,美之人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③和以处众,平以养心,独以思己 ④居家贵和睦,近邻胜远亲 ⑤和谐使宇宙运转不停 ⑥如果你不同意别人的说法,至少不要和他人争执 ⑦促进和平的人受人景仰,挑起摩擦的人遭人嫌恶 ⑧持久的成功建立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之上 ⑨机器的摩擦耗费成本,人际的摩擦损耗心灵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  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在课前让学生做了预习,并将全班同学分成了若干学习小组,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交流,这符合我们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 不足之处 ‎  在活动中,关于学生参与度及参与效果等问题,缺乏一些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