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湖心亭看雪教案一 30页

  • 111.00 KB
  • 2021-10-26 发布

29 湖心亭看雪教案一

  • 3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揣摩文中借助白描手法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叙事、写景、抒情交融的写作特色。 3.体会人物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理解文章运用白描来写景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请学生先交流自己积累的有关雪景的诗词)前几天,我们随郦道元游了“三峡”;跟 苏轼“夜游承天寺”;同周密一起“观钱塘潮”,今天就让我们和张岱到“人间天堂——西 湖,去《湖心亭看雪》”。 (多媒体显示:背景西湖雪景。教师提示:现在让我们走进张岱的世界。) 多媒体显示张岱相关资料: 张岱( 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庵、天孙,明山阴(今浙江绍 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 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 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 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张岱曾有《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 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覆瓮,比喻著作毫无价值,只可以作盖酱罐 用,多用为谦词。作者在自嘲中讽世骂时,显示自己的卓然独立。 明白:张岱乃异乡之客;亡国之人。 二、朗读感知 1.设置背景音乐,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提示: 更( gēng)定 毳(cuì)衣 雾凇(sōng) 沆(hàng)砀(dàng) 一芥(jiè) 喃(nán)喃 2.学生自由朗读,揣摩领会朗读技巧。 3.学生个读,要求读得正确流畅,师生点评。 4.学生分组读,相互点评。 5.学生分组展示,要求读得抑扬舒缓,并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粗知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并质疑。 关键词如:俱绝、更定、独往、强饮、痴…… (2)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并解难。 (3)全班集中质疑、答难。 6.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中心内容。 讨论明确:到西湖的湖心亭看雪。 (2)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在文中找出记叙的要素。 合作交流明确(多媒体显示):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地点:西湖的湖心亭。 人物:作者张岱,两“客此”的金陵人(舟子、小童)。 事件:看雪;奇遇。 三、品读赏析 请学生从文中找出最感兴趣的描写雪景的文字: 讨论,交流,多媒体显示。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合作交流,意译文句。此句用白描手法,以生动传神的 15 个字,描绘出了大雪三日后 奇特的夜间雪景。这也是作者在湖中划船时看到的总体的视觉形象,是一个十分阔大而又混 沌难辨的白色世界。三个“与”字将天、云、山、水连成一片雄浑苍茫的雪白世界。作者的 视点由上而下,四种景物浑然一体的特点,仅用“一白”轻轻一点,便境界全出矣!“一” 在此应理解为“全”。 学生齐读该段文字,闭目、想象画面。 2.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在天地“一白”雄浑阔大的背景之下,作者将视线收近,从天、云、山、水,到长堤, 到湖心亭,到舟,到人,在天地混沌的雪白世界中关注到几个有活力的“湖上影子”。此为 由大到小,以小衬大,也是用白描手法。这一句仅用了四组数量词,就将湖上景物生动逼真 地勾画出来。视点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一痕”到“一点”到“一芥”再到“两三粒”, 笔墨精到,情致毕现。在苍茫天地之间,那长长的横跨西湖中间的苏堤,也只是一道淡淡的 凸痕罢了。那湖心亭在作者眼里仅成了一个点。而比起湖心亭来,作者的小船更小了,不能 称“一叶”了,只能称“一芥”。看来“一芥”比“一点”更小了。而小船中的人当然比小 船更小,又拿什么来比呢?唯有用“粒”来形容其小了。读到此处,我们自然不难想见作者 独行于茫茫雪夜中所感到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的人生彻悟。 教师提示:这段文字写景运用了白描手法,那么,何谓“白描”? 明确: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 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 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 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 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教师讲解:文中的白描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 象、概括,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表现出悠远脱俗 的情味。 3.师生共同回顾本单元的写景段落,找出使用白描技法的文句。 明确:《三峡》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直写山“连”;“夏水襄 陵,沿溯阻绝”直写出大水猛涨,江水汪洋。而其他部分的文字,如《三峡》中三峡春冬秋 景的描绘、《答谢中书书》对四季常景和一日变景的描绘、《记承天寺夜游》中对庭院月夜 小景的描写、《观潮》中四幅画面的描写等都用的渲染烘托的手法。 教师提示:白描这种描写方法不仅局限于写景,也常用来写人。 教师可提示:你们可曾听过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中的两句诗:“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淡汝”就是白描;“浓抹”就是渲染烘托,二者是两种相对的描写技 法。 4.多媒体显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画面。 明确:浓抹(渲染烘托)。 快速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淡妆”,哪些是“浓抹” 。 (1)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 (2)那乌鸦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 像霞,白的像雪。 (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6)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豪雄。 (7)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月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 唇未启笑先闻。 (8)千里莺啼绿映红,山村水郭酒旗风。 5.学生背诵西湖雪景的句子,总结作品的语言特色:简练自然质朴、不事雕琢。 四、悟读体味 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特色。 1.学生齐背课文。 2.独立思考,合作讨论,问题探究。 (1)作者在写景时用白描手法,文字极其简练,为何开头交待时间及看雪背景却极费 笔墨? 明确:开头作者用明代年号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他以明代遗 民的视角来看世界,自然会有一种孤标傲世,遗世独立的情怀和风致。“大雪三日”一句, 以听觉表现出西湖在大雪后一片静寂的情景,而作者偏要选这最静寂的凌晨时分去看雪景, 以示自己的孤怀雅兴。 (2)从“独往湖心亭”中的“独”字可见是一人前往,为何又写“舟中人两三粒”, 结尾又写舟子?是否矛盾? 明确: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茫茫众生不可为伍, 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这反映了他文人雅士的孤傲,也是作者强烈的自我意识、 自我情怀的一种写照。 (3)本文题为《湖心亭看雪》,为何第二段却详写湖心亭奇遇? 明确:本文的主体内容是看雪,这是作者计划之中的乐事。可是未曾料到在湖心这还能 有此奇遇,三人情怀契合,相逢何必曾相识,自然令作者喜不自禁。这是看雪事件的延续, 又是令作者大喜的事,当然要写。 (4)“问其姓氏”,“客”却未答姓氏,仅写其籍贯及来由,何故? 明确:客人未答姓氏,可能有难言之隐。可能如作者一样孤高傲世,不屑与他人相识, 因此回答时故意语焉不详,只答“是金陵人氏,客此”。他可能也是明代遗民,客居在这里, 不便明言。 (5)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叙事是行文的线索。作者开头用俭省的笔墨交代了看雪的时间、 目的地、天气状况,中间交代了游踪“到亭上”“及下船”,并且记叙子湖心亭巧遇一事。 但是叙事中处处有情。比如“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 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冷寂,作者偏偏此时去赏雪,可见他此时 的心态及与众不同的情趣。再如“独往湖心亭看雪”、“舟中人两三粒”,看似矛盾,实则 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文人雅士式的孤傲。又如湖心亭巧遇一事,虽是叙事,但 重在抒情,有独自赏雪的落寞,有意外相遇的惊喜,有分别的伤感,也有天涯巧遇知音的愉 悦。 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 茫茫雪景中的亮点,这正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显得悠远脱俗,卓然独立。此正谓: 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情事交融,写景、叙事、抒情融于一炉,这正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五、拓展升华 教师小结: 风景不殊,山河顿异;城邦犹是,人民复非。“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应该能够理解作者的“痴”了吧!他痴 迷于雪中的景,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更痴于雪中的情及俗之外的雅情雅趣。但作者在文中 流露出的那种消极避世的情绪,我们应该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辩证地借鉴。让我们一 起背读课文,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再次体味作者的雅情雅趣,感悟作者的故国之思。 六、课堂练习 提问: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 和表达感情上的不同之处。 学生共同回忆《江雪》,背诵“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学生思考、交流。明确: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 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的手法,景为人设。 在表达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情,《江雪》表 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完成“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资料宝藏】 1.张岱 晚明散文家。字宗子,改字石公,号陶庵,又自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侨寓杭州。明亡后披发入山,安贫著书。 张岱出身于一个仕宦家庭,他在文学上沿袭公安派、竟陵派的主张,反对桎梏性灵的复 古主义,提倡任情适性的文风。但又不为公安、竟陵所囿,能吸取两家之长,弃两家之短。 其作品题材范围广阔,于描写山水景物之外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明亡后,他隐迹山居, 在国破家亡之际,回首 20 年前的繁华靡丽生活,写成《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两书, 以抒发他对故国乡土的追恋之情。张岱文笔活泼清新,中杂诙谐,不论写景抒情,叙事论理, 俱趣味盎然。如《陶庵梦忆》中《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均写得意境极佳。其他如 金山夜戏、柳敬亭说书、虎丘的月夜、西湖的莲灯,无不写得逼真如画。张岱以散文的成就, 被认为是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家。 张岱又是明末爱国史学家。他家经三代积累,聚集了大量明朝史料。他从 32 岁开始就 利用家藏资料编写纪传体的明史。明亡后,他在“布衣蔬食常至断炊”的困苦生活中坚持写 作 , 终于完成了这部史书 , 题名为《石匮藏书》。当时由于崇祯一代史料不足,《石匮藏 书》只记到天启朝。直到康熙初,他应征参加编修《明史纪事本末》,才补写了崇祯一朝的 纪传,题为《石匮后集》。他借辑明代遗事表达了对故国的沉痛怀念和坚贞的民族气节。有 《琅环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2.浙江杭州湖心亭 清雍正《西湖志》卷九:“亭在全湖中心,旧有湖心寺,寺外三塔,明孝宗时,寺与塔 俱毁。考聂心汤《县志》称:湖心寺外三塔,其中塔、南塔并废,乃即北塔基建亭,名湖心 亭。复于旧寺基重建德生堂,以放生之所。据此,则旧湖心寺乃今放生池,而今之湖心亭, 乃三塔中北塔之基地。国朝康熙三十八年圣祖仁皇帝御书‘静观万类’四字,又于阁上御书 ‘天然图画’额。雍正五年重加增葺。”《湖山便览》卷三:明“嘉靖三十一年知府孙孟访 得之,建亭其上,名曰‘振鹭’,未几圮。万历四年按察佥事徐廷裸重建,额曰‘太虚一点’, 司礼监孙隆叠石四周,广其址,建喜清阁,但统称曰‘湖心亭’。国朝重加葺治,左右翼以 雕阑,上为层楼……。”清乾隆二十七年乾隆帝御书“光澈中边”额。抗日战争杭州沦陷时, 喜清阁楼屋旧址改建为财神殿。抗战胜利后又改为观音大士殿。 1953 年在观音殿殿址上新 建为一重檐歇山琉璃瓦钢砼方亭,是 50 年代建设西湖风景名胜中第一所庭园建筑。 1980 年在亭的南端,刻置“虫二”太湖石碑一块。 ( 见清代西湖十八景“湖心平眺”。 ) 3.解读《湖心亭看雪》 解读《湖心亭看雪》 麦子 “崇祯”是明朝的年号,开篇就敷上了一层怀旧的色彩。“十二月”,正是寒冬时节, 为后文“大雪”埋下伏笔。“大雪三日”,写雪的来势之猛、持续时间之长。“湖中人鸟声 俱绝”不从视觉写雪之大,而从听觉的角度写出湖山封冻,人与鸟俱噤声不出,“绝”字传 出了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从听觉和心理的角度表现了大雪的威严,也为后文遇 见金陵客的意外与惊奇作了铺垫。“是日”即三日之后,“更定”即黎明破晓之时。他所以 一定要在大雪三日之后、黎明破晓之时,“独往湖心亭看雪”,必是既不欲见人,又不欲人 见。 “拿一小舟”之“一”看似累赘,实际却与后文的“独”、“惟”及几个“一”字互为 呼应,创造了一种清灵纯净的意境。“拥毳衣炉火”,以御寒之物衬雪地之寒,也表现了作 者的特立独行、任性风雅。“雾凇沆砀”写湖中水气凝成的冰花一片弥漫,天地间一片白茫 茫的景象。“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使四种景物一下子全都活动了起来,有了 一种动态的融合美,描绘了一幅水墨模糊的雪夜山水图。若只说“天、云、山、水,上下一 白”则显得缺少生命的活气与远近高低的层次。天、云是上面的,山、水是下面的,“上下 一白”浑茫难辨,足见其大;“湖上影子”依稀可辨,足见其小。相形之下,大者更大,小 者更小。作者在由面到点的观察景物的同时,似也蕴含有渺然人生如同沧海一粟之感慨。 “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这句话中的几个“一”字, 虽与“上下一白”的“一”字用法不同,却巧妙地将一个微观而丰富的世界置于宏观而简洁 的背景之中,共同构成一幅绝美的图画。同时,作者精心锤炼的“痕”、“点”、“芥”、 “粒”这几个量词也是极富形象性和层次感的:有远近、有高低、有浓淡、有疏密、有大小。 随着视线的移动,景物也渐渐变化,由大到小,由小到微小,衬托出小船在夜色中缓缓行进, 展现出一个微妙而灵动的意境。“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实则以意观景,并非以眼所见。 因作者自己就在船上,以眼而察则不可能达到这种远观的视觉效果,以意观之,则虚实相生, 有一种“心游万仞、精鹜八极”的超脱与空灵。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且 是两人,酒炉已沸,可见早就来了。“见余,大喜”,此处妙在作者对自己见到他们的惊奇 避而不谈,而从对方的角度写出雪中相逢、巧遇知己的惊喜。“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感叹 表现了他们相互之间的赏识,有一种人生难得一知音的感慨。欣喜之余,“拉余同饮”。“强 饮三大白”的“强饮”,是说本不能饮,但在此时、对此景、逢此人,不得不饮。为了不辜 负自然的美景,为了不辜负知己的盛情,勉力而为,痛饮三大杯。至此,读者方在冷色调的 景中感受到了一点暖色调的情。临别问起对方姓氏(先饮后问,性情中人),才知是金陵人 客居于此,原来和作者一样,同是异乡人,也是有着相同性情志趣的清雅脱俗之人。及下船, 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此处写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我们似乎 能够看见舟子那喃喃自语、大惑不解的神情,令人回味。这是对全文的绝妙点染,“更有” 并非减损作者的“痴”,而是以同调来作陪衬,更加突出作者的“痴”。“痴”在一般世俗 上的意义,并非一个褒义词,但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常会把“痴”理解成一种执着专注的追 求达到了浑然忘我的那种最高境界,例如“如醉如痴”、“不痴不迷不成才”、“天道酬痴” 等等。舟子的话并非有意要说给作者听,而是如前面金陵客“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感叹一 样,纯属有感而发,脱口而出。这两句话都用了一个“更”字,表达了一种由衷的感叹,只 不过金陵客的感叹是由于惊喜若狂,而舟子的感叹是由于百思不解。 文中人物虽不多,但形象各异。煮酒的童子默默无声,显然已深谙自己主人的性情与志 趣,早就见怪不怪,甚至很可能已经受到了一些感染和熏陶。舟子则直人快语,过惯了凡夫 俗子的现实生活,他整日的操心劳力可能就只是为了自己或者一家人的柴米油盐,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根本没有那份闲情逸致,所以他对这些“怪异”的行为是百思不得其解。张岱与 金陵客在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方面虽可谓志同道合,但在性格气质方面却有一些差异。金陵 客赏雪,是二人结伴同行,而且还带上了好酒,谈诗论文的同时,“一樽还酹江月”,何等 洒脱快乐、旷达豪放!足见此二人胸襟开阔、心情开朗,与其说是来赏雪,不如说是来享受 自然,享受生活,享受那种无拘无碍的君子之交。意外地见到“我”这个不速之客,他们是 “大喜”、强邀,热情爽朗,坦荡真诚。他们对“我”一见如故,完全接纳,是一种很容易 与人沟通的性格类型。相形之下,张岱虽然表现出了一种值得称道的风雅不俗的情怀,但也 流露出了他的清高自傲、我行我素,缺少一点海纳百川的胸怀。你看,别人盛情相邀,他却 “强饮三大白而别”,这个“而”字,表前后两个动作的承接,酒一喝完,马上作别,似有 些敷衍之意。临行才想起问人姓氏,并不久留,转身而去。个性倒也鲜明,只可惜不易接近, 令人费解——难道张岱是一个孤僻的人吗?抑或是在他的眼中,金陵客不配成为他的知己深 交? 只要多加了解,我们就会发现年少时的张岱其实是个十分喜爱热闹繁华的人,他原是一 个大家子弟,一直过着富贵豪华的生活。他在他的《自为墓志铭》中这样写道:“蜀人张岱, 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 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明亡以后,他才“避迹山居”。 明亡之时,张岱“年至五十”,所谓“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陶 庵梦忆》自序),痴人说梦,遂有《陶庵梦忆》,内中皆为忆旧之文,可谓对他过去繁华生 活的片断记录,心绪是颇多感慨,但着眼处尽是人世的美好、故国乡土的可爱,洋溢着人生 情趣,抒写着率真性灵。崇祯五年于湖心亭看雪的张岱三十又五,那时的他生活经历、思想 情感都已非常丰富。他知识广博,著述浩繁,爱好享乐,又怎会是孤僻之人? 那么,是他认为金陵客不配成为他的知己深交吗?应该也不是。这是一篇小品文,小品 盛行于晚明,标示着明朝万历以后文学趣味的变迁,也是明代文学的一大特色。大抵言之,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 政治情怀与抱负,是小品文所极力要摆脱的。是以,小品文所留心与描写的风景,是一个艺 术与美感的世界。明代小品所代表的美感趣味,就是要摆脱古文以“政治”作为人生唯一追 求指标的立场,而强调以“艺术”来经营生活的可能。即换一个角度看世界的态度,指出政 治不是人唯一之寄托的美学要求。因此,“明月清风”式的生活就是明人崇尚的生活态度, 而“人无癖不可交”、“只可与雅者言,难以为俗人道者哉”逐渐成为了明代士人的生活美 学信仰。 尽管我们在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之时,无一例外地会想起柳宗元的《江雪》,然而 细心体会就能发觉,柳宗元所追求的“境”虽与张岱并无二致——天地之间如此纯洁而寂静, 一尘不染,万籁无声,人鸟绝迹,但二者所传达的“情”却是方圆殊趣。置身“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的世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形象显得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 一点人间烟火气,恰恰是由于诗人借山水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 意的郁闷苦恼,而张岱在大雪三日更定之时出行看雪,大概与古文人的“宁可食无肉 , 不 可居无竹”是一个性质的。如果说柳宗元是因失意于政治才“寄情”于山水,那么张岱则是 因“痴情”于山水而无意于政治。是故前者钓雪显得孤寂凄苦,而后者赏雪倍觉洒脱愉悦。 从这种意义上说,假如时空可以移植,让张岱与柳宗元在湖心亭相遇,我们就有理由认为张 岱是不会以柳宗元为知交的,因为他们骨子里的志趣与追求是大相径庭的。但是,从文中所 叙来看,应该说金陵客那种清雅不俗的情怀与志趣已经和张岱达到了一种惊人的契合,若说 张岱认为金陵客不配成为他的知己深交,实在没有足够的理由。 与金陵客偶遇对酌,作者的兴致看来并不很高,笔者私下揣度,原因应当有三。概括而 言,即“雅”、“狂”、“痴”三字。 一谓“雅”。“雅”者,免“俗”也。什么叫“俗”?如美学家朱光潜所言:“这无非 是像蛆钻粪似地求温饱,不能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作高尚纯洁的企求。”张岱是个文人, 更是一名雅士,曾自言“夺利争名,甘居人后”,然而“观场游戏”,却无论如何都不肯“让 人先”的,甚至下棋赌博,都不懂得计较胜负,然而“啜茶尝水”,却“能辨渑、淄”。秉 持这种性情志趣的人,总是不能为一般人所理解的,在人群中自然是落落寡合,对此,张岱 倒也达观:“自且不解,安望人解?”这种清雅不俗之人,天地之间能有几个?故此,当他 在“上下一白”的茫茫天地之间,与二位更早出行赏雪的雅客不期而遇之时,心中不禁暗自 将他们引为知己,询问之下方知他们原来也是客居于此,同在异乡为异客,人生漂浮不定, 萍水相逢,后会无期。可叹知音难觅,一如镜花水月,今日虽能偶得,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 席,人生聚少散多,得而复失更加令人惆怅。如此想来,纵然有美酒助兴,也难有热烈的情 绪。 二谓“狂”。张岱曾在其《金山夜戏》中自述少年“狂行”:崇祯二年中秋次日途经镇 江,日暮时分至北固山,因见“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遂“大 惊喜”,半夜划船至金山寺佛殿,“盛张灯火”而唱剧,“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有老 僧以手背摋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 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惊吵众 人,吓煞寺僧,世人不敢为,而竟敢为之,不但为之,且著文述之,且这种“狂行”在其文 中比比皆是。正是出于这种“狂”意,他才会特地选择大雪三日之后、黎明破晓之时,而且 在他凭自己的主观臆断“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情形下,才出门看雪的。此时的他可能有一种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负与自赏,万万没有想到还会与人“狭路相逢”, 并且不止一个,并且比自己来得更早,并且还不忘带全了炉酒童子,还有那一派主人声口的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感叹,直搅得分辨不清谁才是看雪的正家了。这多少会让张岱在意 外的发现“吾道不孤”的欣慰之余产生一点点挫折感和失落感,因而有些扫兴。张岱的这种 “狂”,在某种意义上凸显了我国古代文人所谓的“清高”之气,这种“清高”之气,还须 得我们抛却今人世俗的眼光来欣赏方能谙此中三昧。 如张岱之行者,古人中并不鲜见。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有才 者的狂傲,刘禹锡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是有德者的自许,唐人祖咏的《终南望馀雪》,是他在长安科举应试所作,按规定应作成一 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可他只写下四句:“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 中增暮寒。”问其原因,祖咏答曰:“意尽。”他这样做,是冒了落第的危险,这种把人生 前途低置于个人诗学思想之下的行为无疑是“狂”到了极致。苏东坡在《记承天寺夜游》一 文中感叹道:何处无好景致?只是我和张怀民这样的人不可多得罢了!这大约也是略带一些 “狂”情的自视吧。 三谓“痴”。前面说到张岱“痴情”于山水而无意于政治,而山水之中,他又尤“痴” 西湖。大雪铺天盖地,西湖万籁俱寂,黎明破晓时分,尚要冒寒乘舟去湖心亭看雪,个中“痴 意”又有几人能够体会? 不论是作为曾经的世家公子,还是后来的隐居文人,张岱对于西湖的钟情都是顺理成章 的事情。除了在诸如《陶庵梦忆》之类的集子里经常提到之外,他还有专门记录掌故逸闻的 《西湖梦寻》。从那些诗文中,我们可以略略体会张岱对于西湖的复杂情怀。譬如他在《西 湖梦寻》的总记中曾将西湖和鉴湖、湘湖做了比较,且一概用女人来比喻,他说湘湖就像待 字未嫁的处子,腼腆羞涩。鉴湖则是名门闺秀,虽然令人钦敬,却不可以狎弄亲近。西湖呢, “若西湖则为曲中名妓,声色俱丽,然倚门献笑,人人得而亵之矣。人人得而亵,故人人得 而艳羡;人人得而艳羡,故人人得而轻慢。在春夏则热闹之至,秋冬则冷落矣;在花朝则喧 哄之至,月夕则星散矣;在晴明则萍聚之至,雨雪则寂寥矣。”西湖果然美丽,然则是风尘 女子的美丽,纵使国色天香,也须逢场作戏,所以谁都可以亲之近之,也就谁都可以轻之弃 之,繁华的时候门庭若市,冷清的时候阒无一人。 在此书的《自序》中,他劈头就说“余生不辰,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 梦中,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又说:“余之梦西湖也,如家园眷属,梦所故 有,其梦也真。”足见他对于西湖的情怀,倾慕有加,怜爱有余,难得却又难舍,魂牵梦萦, 几欲生死相许。 由于这种深情而又伤感的心态,对西湖的欣赏,张岱以为,“雪巘古梅,何逊烟堤高柳; 夜月空明,何逊朝花绰约;雨色涳蒙,何逊晴光滟潋。深情领略,是在解人。”西湖于他, 不论冬春,不论日夜,不论晴雨,都是美的,而这种种的美,都是由于他的深情领略。所以 他一直以为唯有自己才是西湖真正的知己,是他心中这位西子眼里唯一的情人,“奈何呼不 已,一往有深情”(《西湖》),唯有他最能深刻领会她的性情、她的韵味、她的美丽、她 的哀怨、她的快乐、她的寂寥……所以,他才会总要等到游客散尽之时,才纵舟西湖,“酣 睡于十里荷花之中”,伴着那“拍人”的“香气”,进入那“甚惬”的“清梦”(《西湖七 月半》);所以,他才会唯愿与西湖相约于无人的雪后清晨,与她独处,和她对话,再无外 人能够介入他们心灵的默契与情感的温馨。 我想,在这种心境之下,意外地遇见金陵客,他的兴致是无论如何好不起来了的。 了解了这些背景,才可能理解他的特立独行、他的寡言少语、他冒寒看雪的强烈的冲动、 他偶遇外人的淡淡的落寞。在文中,我们看到了旷达与痴情共同酿成的纯美的意境。虽有曰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但我们若错将《湖心亭看雪》当作一篇山水游记来欣赏,而对作 者的心灵语言不予解读,等闲视之,恐怕我们倒是唐突了名士和名士的佳作了。 湖心亭名联赏 九面烟鬟杨柳外; 四围山色雨晴中。 (杭州西湖湖心亭) 到处溪山如旧识; 此间风物属诗人。 (杭州西湖湖心亭) 一碧浸孤亭,看参差烟柳楼台,绕岸几人沽酒去; 明漪比西子,有多少青红儿女,停桡都学捧心来。 (杭州西湖湖心亭) 中央宛在; 一半勾留。 (蒋益澧题杭州西湖湖心亭) 波涌湖光远; 山催水色深。 (康熙题杭州西湖湖心亭) 一片山光浮水国; 十分明月到湖心。 (陈子豪题杭州西湖湖心亭) 湖心亭在西湖的外湖中心,故名。本联赞美了湖心亭的环境风光,无一字勉强,道出人 人所欲言而未能言之意。上联“水国”,水乡,这里指西湖,言山光浮动在西湖水面之上, 其景宜人;下联“十分”是圆满之意,谓圆满的明月照临湖心。一个“到”字,把明月写活 了,呼之欲出,十分传神。 四围轩窗宜小坐; 一湖风月此平分。 (俞樾题杭州西湖湖心亭) 春水绿浮珠一颗; 夕阳红湿地三弓。 (金安清题杭州西湖湖心亭) 联语写的是站在西湖堤上眺望湖心亭的景致。上联用比喻手法,把亭比作浮在粼粼绿波 上面的一颗明珠。下联写湖心亭在夕阳中的景色。“红湿”,贴切地描绘出夕阳映湖,湖亭 倒影给人的视觉和触觉形象。宋?赵彦瑞《谒金门》词:“柳岸晚来船集,波底斜阳红湿。” “弓”,量词,五尺为一弓。联语色彩鲜明,对仗工整。 新水湖影双槛碧; 旧山光映四围青。 (杨石泉题杭州西湖湖心亭) 四季笙歌,尚有穷民悲夜月; 六桥花柳,浑无隙地种桑麻。 (胡来潮题杭州西湖湖心亭 ) 上联从时间方面写。四季不断狂歌热舞,有谁想到,还有穷人见月而悲伤。“四季笙歌”, 化用宋朝林升《题林安邸》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句意。下联从空间方面 写。“六桥”种满宠柳娇花,农民已无空地栽桑种麻了。六桥,宋代里湖西岸杨公堤上自北 而南有六座桥。“浑”,全。“种桑麻”,宋刘克庄《戊辰即事》诗有“从此西湖休种柳, 剩栽桑树养吴蚕”句。此是一副表面写景,意在讽刺的对联,其特点是用杜甫“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的对比写法。前句写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后句写老百姓的穷愁苦难,但语言俗 不伤雅,读来让人心境难平。 台榭漫芳塘,柳浪莲房,曲曲层层皆入画; 烟霞笼别墅,莺歌蛙鼓,晴晴雨雨总宜人。 (郑烨题杭州西湖湖心亭) 这副绘景联写得秾艳迷人。柳丝袅娜,荷花娉婷,黄莺欢唱,青蛙鼓噪,烟雾深处隐露 红墙绿瓦。作者笔下的西湖,既喧闹又清静,既活泼又安谧。整个画面有动有静,声色相通。 景物布局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成功地再现了景点的特色。末句“晴晴雨雨总宜人”,化 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沫总相宜”诗句。 亭立湖心,俨西子载扁舟,雅称雨奇晴好; 度开水面,恍东坡游赤壁,偏宜月白风清。 (郑烨题杭州西湖湖心亭) 此联极富想象。自苏东坡别出心裁地把西湖比作古代美女西施以来,从此就有了“西子 湖”的美称。而此联又把湖心亭比作西子泛舟湖上的扁舟,可谓佳喻巧思。“雨奇晴好”, 用苏东坡《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诗句意。“席开水面” 形容湖面席之平广,十分形象。“月白风清”用东坡《前赤壁赋》“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句。此联富于想象,灵活清新。 双峰云起,古寺钟声,试把酒临流,恰对着曲院风荷,六桥烟柳; 三面山不,一亭水绕,倘倚栏凭吊,犹想见旧时帝子,何处人家? (陈觉是题杭州西湖湖心亭可庄 ) 上联写所见所闻。双峰云起,即“西湖十景”之一的“双峰插云”,每到春秋雨日,浓 云看似远山,远山淡如浮云,双峰插入云端,忽隐忽现。古寺钟声,指净慈寺的钟声,它在 苍烟霭中回荡,格外悠扬动听,被誉为“南屏晚钟”,成为“西湖十景”之一。末尾两句是 近处景色。“曲院风荷”也是“西湖十景”之一,在苏堤跨虹桥西北,平临湖面,环植荷花。 苏堤自南至北共有六座石拱桥,这里景色四时不同,晨昏各异,尤在春季,烟柳笼沙,百鸟 和鸣,景色动人。前人有诗云:“西湖景致六条桥,一枝杨柳一枝桃。”下联写所见所感。 前两句点出环境特征,清许承祖《湖心亭》诗:“孤亭好在水云间”,“一面城头三面山”, 可以合看。联的末两句感慨深沉,因杭州曾为五代吴越国和南宋都城,然而旧日帝王宫殿早 已不存,那故址之上已住进寻常百姓了。 4.品雪读《湖心亭看雪》 品雪读《湖心亭看雪》有感 细细地品读《湖心亭看雪》,用心聆听这飘渺的雪景。作者张岱以他特有的文风,雅洁 优美的笔调,把我引入了一片梦幻般的轻纱之中……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不禁感到一阵冷寂。可张岱偏偏选在了此时,“独往 湖心亭看雪”。这足以看出他的潇洒自由,与众不同。 西湖的美,是无可挑剔的。“雾松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闭目幻想,禁 觉,心,似乎也飘飘欲飞了。湖上,可以看见的,只有影子,一道淡淡的长堤,一点亭子的 轮廓,一芥小巧的轻舟,几颗黑黑的人影。面对这以黑、白两种最原始的颜色所拼凑出来的 图案。我,又怎可否认它的自然,它的美呢? 和谐的图画,悠远洒脱的精神,又怎会缺少知已相伴呢? 到了亭上,便与两人相识,顿时大喜,痛饮了几杯。酒后,也正是离别之时,对于张岱 这种性情中人来说,是多么的惆怅啊! 忧愁环绕着回行的小舟。舟子一言顶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一句,便 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之情化解了此时心中的忧愁袅袅…… 看雪,更重要的并不只是美景,而是缕缕的人情…… 5.西湖畔,风花雪月的凄艳 西湖畔,风花雪月的凄艳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 看雪雾淞沅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园中人两三粒而已。” 要说西湖冬天的美景,游人常会先想到“断桥残雪”,可惜彼处流传的美文不多,西湖 冬景的佳句,就落在不远处的湖心亭,在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一文中。 即使没看过西湖的冬,只要读了《湖心亭看雪》,就会不觉恋上。湖心亭的雪,当是清 新灵逸江南雪景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处。 要说西湖的空阔,也曾有印象,是水天空蒙青黛隐隐时的浩波云山,那是山水均色的秋: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却还在冬,净美精约的景令人神往。料不得南方也曾是雪的家 园,南方也有如此大气的雪况,伴着“雪雾淞沅砀”,原以为只有北方可见。 当然,它还是南方的。清逸有如王勃的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既有空间感,文即如画,有水墨般的简洁通透,又有细微的点睛之妙。岑寂的平面上有 几眼醒目的静物,几眼极微但生气毕显的动处,将静阔衬得更加静阔,而又为清冷增添了丝 许活力,由远而近,轻重有致,或泼墨或点染地写意出来,“一痕”,“一点”,“一芥”, “两三粒”,雪在其中似有还无,似无还有,白色苍渺之景,却借影而得神,寥寥数笔,有 酣畅淋漓之味,也引出秀影浮动的灵气。 “幅短而神遥,墨稀而旨永。”历代写雪散文此篇被奉为极品的缘由,还因为其近“性 灵”,以诗为文,以意携境,以境驭景。 晚明的“童心说”、“性灵说”对张岱的影响可谓巨深,自由体式的生活化散文,在他 笔下,却并不事尽繁述,景追细密,所重者性情即内心感悟,亦含蓄悠远地表现,小品散文 于是就有了物与我会的意境,唯美的语言旋律,诗化的倾向,清新灵巧画般的神韵。 《湖心亭看雪》,堪称张岱也是晚明诗化小品文的代表作。这样的文,隽永如诗,没法 不让人陶醉咀嚼回味。 教人痴痴回想的还因为老北京的什刹海内,也有个湖心亭,零下十来度的低温中,早有 尺余冰冻,铺就了晶莹的道路,等着人去靠近。 这北方大雪的天,雪雾淞无疑会更见沅砀,而彼处虽无山,却有冰的铺垫映衬,“天与 云与水上下一白”的出场更见丰盛。 如果此时踱于冰河上,踩着隐隐雪的蓝光,四周不见人鸟的痕迹,身边惟听到雪舞之声, 寂寥的白色会将你覆盖,精灵的思维就轻盈而飞。天地共融于一色,天与云与水与人同化为 白。 冰浮于湖,人借冰而一朝立于湖中,那份潇洒依然自得。在雪地中忘我,恍然间这冰清 玉洁的孤岛成了世界中心,而我是孤岛的中心,物又在我的心间。或便就被同化成灵动的雪 花,唇秀的长堤,轻嫩的舟叶,眼神脉脉的亭台,渺小的一粟吧! 那清逸的“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是他人眼中的风景,其实也在你心中,镜头 一般可以被拉远也可被无限地拉近被你看见。 心中的雪,绝美的诗,其实也近在你身边,等着你去追讨发现。 (编辑:周倩 来源:联合早报) 6.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切景语皆情语 ——《湖心亭看雪》导读 很欣赏张岱的名篇《湖心亭看雪》。那是他在西湖大雪三日后,四野无人之际,乘小舟 到湖中小岛赏雪的记录。全篇不过百余字,却写出无限风情。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末山阴人。他出身仕宦家庭,早岁生活优裕,晚 年避居山中,穷愁潦倒,坚持著述。一生落拓不羁,淡泊功名,具有广泛的爱好和审美情趣。 他喜游历山水,深谙园林布置之法;懂音乐,能弹琴制曲;善品茗,茶道功夫颇深;好收藏, 具备非凡的鉴赏水平;精戏曲,编导评论追求至善至美。前人说:“吾越有明一代,才人称 徐文长、张陶庵,徐以奇警胜,先生以雄浑胜。” 《湖心亭看雪》就可谓张岱雅致小品的传世之作。 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 和感伤的情怀。作者在大雪三日、夜深人静之后,小舟独往。不期亭中遇客,三人对酌,临 别才互道名姓。舟子喃喃,以三人为痴,殊不知这三人正是性情中人。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文笔简练,全文不足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尤其是 使用白描手法,成为这篇短文的绝妙之处。这种白描手法,大处着眼,不事雕琢。白描是一 个绘画术语,指在绘画中只用线条勾勒,不著颜色的画法。这种技巧常用于人物画和花卉画。 在写作上,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用简练的文字,朴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不施浓 墨重彩,不加烘托渲染,只寥寥几笔就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来。 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接着记述了这次赏雪的具体经过。写景 运用了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 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形象的诠释,悠 独清远既是这幅画的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 和谐。湖心亭的奇遇也写得十分生动。而最后以舟子的话收束全文。很少使用形容词,也不 借助修辞进行细致的刻画,只抓住描写对象与众不同的地方,作如实的交代。还有就是作者 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水远 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令人拍案叫绝。 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 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如全景:上下一白,空旷,纯净,沉寂;近景:一痕, 一点,一芥,两三粒。我们不妨将量词置换一下加以体会原文量词使用的妙处:“惟长堤一 道,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条,舟中人两三个而已”。原文量词使用突出大雪漫漫中人与物 之渺小,令人产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之感。 《湖心亭看雪》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作者对故国往事的怀恋,以浅淡的笔触融人了山 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 实则耐人寻味,西湖的奇景是因了游湖人的存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 一个“痴”字,体现了俗人之见,但“痴”字又何尝不是对张岱最确切的评价呢?他痴迷于 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 赞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本文写景的特点是使用白描手法, 教学中除了重视这一点外,还应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之间的关系 的。叙事是行文的线索,写景是游记的表现重点,抒情是本文内在的支撑点。将人与景有机 地结合起来,抒情紧扣写景,始终不脱离人,是本文的特色。 王国维语“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赏雪之余传达了高雅脱俗,清高自赏,淡淡愁怀, 寄情山水的感慨。“痴人”是对张岱的确切评价,痴迷于人与自然的交融,痴迷于高雅脱俗 的情致。正缘一“痴”字,才可体会张岱身世的起伏,才可领略张岱隐世避居的情怀。大凡 世间彻悟人生,超脱世事者多有“痴”意,“痴”态,“痴”行。如前文所学陶弘景之醉心 于“欲界仙都”,比肩康乐;苏轼之“承天寺闲人夜游”;李白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 人”等等,都因其享有独特的精神境界。曹雪芹云: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言作者痴, 谁解个中味?也许正是千古文人心中之块垒。 (《中学语文园地》教材透视栏目) 7.孤高独立 一往情深 孤高独立 一往情深 ——张岱《湖心亭看雪》独赏 全文 159 字,白描手法,简练笔墨,勾勒了大雪后西湖美景。意境之独绝,情趣之高雅, 久读不厌,每读一新。究其原因,并不在于作者写作技巧的高超,而在于作者心灵的高妙, 超凡脱俗的精神品质,遗世独立的个性趋向,张岱乃性情中人,不矫情,不做作,不勉强, 率性而为,纵情山水。他“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他的散文小品集 《陶庵梦忆》精美绝伦,北大陈平原教授说“尤其是《陶庵梦忆》,篇篇都是好文章,随便 翻开一页,都是可圈可点。我讲中国散文,这已经是第三轮了,每次重读《陶庵梦忆》,总 是‘其乐融融’,而不仅仅是‘有所收获’。”作者在这个集子的自序中说:“繁华靡丽, 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这种苍凉为他性情的率真与性格的特立独行,垫下了厚 实而天真的底子,他在《陶庵梦忆》卷四《祁止祥癖》有得意之言“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 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那种没有深情与真气,只会隔靴搔痒无病呻 吟的文人,是被张岱所不齿的。 历代文人墨客笔下的西湖都是繁华靡丽的,大众旅客眼中的西湖都是色彩鲜艳的,不是 “水光潋滟山色空”,就是“乱花迷眼浅草没蹄”,不是“接天莲叶映日荷花”,就是阴晴 雨雪西湖的庸庸之美。惟有张岱笔下的西湖,那么清淡凄冷寒光四射,他的与众不同并不出 于猎奇的心理而独辟蹊径,而全在于易代之际前朝血性文人,被主流社会与自我意识抛向边 缘时心底的悲凉,“一个人越有才气,越心高气傲,晚年的悲凉感就越深。这是没有办法的 事。古往今来,真能实现自己少年理想的,没有几个。”张岱处在晚明专制体制的松懈时期, 为御用文人之外的异类文人的成长提供了时代契机与外部条件,真正文人与专制体制是格格 不入的,因为他要寻求个性自由的阳光与土壤,寻求人性关怀与精神依托,他们试图摆脱对 于正统思想的依赖,开始以个人的独立思考大胆反省与怀疑传统的主流文化,他们试图找回 自己做人的尊严。晚明士子的“启蒙思潮”正宣告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人的觉醒是一个不可 阻挡的历史潮流,即使处在专制主义的压制之下,它也要破土而出,生根发芽。中国与西方 不同,晚明的“启蒙思潮”与欧洲的“文艺复兴”不同,西方是神在压抑着人,中国是人在 压抑着人,冥冥之神与明明之人有着天壤之别,上帝看不见摸不着,因此信仰上帝依旧说得 过去,而人看得见摸得着,因此人压人却万万说不通的,更何况被压抑的是才气横溢才高八 斗的血性文人,正如现在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个人不要与政府斗”,政府是一个自上 而下庞大的肌体和网络,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于是,张岱只能退而求其 次,你(大清王朝)强大我不希罕,我(明朝文人)有我的活法,我有我的快乐,我写情调 写性灵我没有罪,这种回避退隐的本身即是反抗,真隐者可“天下不知之,则傀然独立天地 之间而不畏”。 第 1 段以寓居西湖本土人的视角,以前朝年号为时间,总写大雪中西湖之大环境。有《江 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之苍茫,从听觉角度感受雪中西湖万籁俱绝的意境,人与 鸟是大自然最生动最有活力的标志物,不见人鸟之影,更不闻人鸟之声,境界辽远,万物皆 空,独自赏空,其意不在雪景,却在情致,排遣孤闷,一洗俗气。第二段以“上下一白”雄 浑苍茫为背景,以偌大时空为支点,从大到小,以小写大,从“天、云、山、水”的上下一 白的宇宙之混沌,到长堤,到湖心亭,到舟,到人,在景物特征的揭示上,从一白到一痕到 一点到一芥到两三粒,状物全是白描,笔墨精到,情致毕现。这篇小品被选进人教版教材八 年级上册,课文解读框提示是这样写的:“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 和游湖人的雅趣。湖、山、游人,共同构成了一种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作为张岱,则 是奇人以奇趣赏奇景,那种艺术境界便因人而自成一格。我们许多语文老师在分析这一段时, 常常抓住写景的数量词作表面文章,而不去深究这一系列量词的深意,为什么用“一痕”写 长堤,而不是“一条”,这里不仅是借助参考书的问题,而是生活经验的积淀与生发,被大 雪覆盖的凹凸物,由于光的折射,呈现在作者的眼里,便有一种色调的浓淡,所以远看长堤 就是“一痕”,妙就妙在这“痕”字;为什么用“一点”写湖心亭,而不是“一座”,不仅 是视角上“小”的问题,而是雪白世界的“黑色”的点;为什么用“一芥”写小舟,而不是 “一叶”,《辞海》曰:“芥:①蔬菜名,芥菜;②小草,引申以指轻微纤细的事物,‘纤 芥’、‘草芥’、‘芥舟’《庄子·逍遥游》‘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 胶,水浅而舟大也。’”因为是不普通的视角,所以极尽其小,“一芥”比“一叶”更贴切; 为什么用“两三粒”写舟中人,这里除了小之外,还有渲染静态的因素存在。生活的经验, 观察的角度,用字的技巧,全部着眼于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奇绝而生姿,凝神而见巧。 第 3 段写雅趣。“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作客于此的金陵人反客为主,见余而大 喜,寓居于此的本土人顿生疑惑,此时此地相遇既不解又大解,不解是情理上的,大解是心 灵上的,作者遗世独立,却又吾道不孤,知音难觅,却又不期然而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一明一暗,主话客说。既是性情中人,也就不拘礼节,“拉余同饮”,决不推辞,只是作者 不胜酒力,又不能扫其兴致,于是“强饮三大白而别”,这里的“强”不能直译为勉强,而 应该是痛快淋漓,生理的勉强服从于心理的痛快,酒逢知己,“三大白”自然不在话下。舟 子之语,仿佛欧阳修《秋声赋》“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中的童子,舟子的“喃喃”嗔怪与童子的“莫对”,同样是衬托高雅之士的不被世俗理解与 接受,这种一任性情特立独行的品质,就是“痴”的内核之表征,“痴”即在凡人看来不合 常理,是一种傻气与古怪的秉性,而在沉潜把玩的同行看来,则是如醉如痴的一往情深,陈 平原评之说“我有真性情,别人也有。这么看待世界,就可以避免过分的偏执与孤傲。”(《从 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第 107 页) 写景散文绝不是孤立的写景,而是寻求心与物的感应,但感应又不是随意强加于写景之 中,既要心灵的融合,又须文字的糅合,最终将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出入无痕,心物俱 化。性情的率真任性固然重要,理性层面的会通和合不可或缺,没有性情便没有灵性,没有 理性便不能深刻。透过文章越过景与情的界面,作者的气质、格调、境界能让读者产生共鸣, 就是好文章。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就是此类文章,因为是自我欣赏的管见,姑且称之为“独 赏”。 8.《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 师: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诵多少? (生兴致勃勃背诵“孤山寺北贾亭西”,背诵“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 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 ?? 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 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和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点评:三言两语的导入,留下了悬念。 师:请一位同学朗诵全文,同学们仔细听,粗步感知一下课文内容。 (生陈熙之读,很有感情,师生简评。) 师:再请一位同学读一遍。这次朗读的要求高了一点儿:这篇短文中啊,作者犯了一个 颇严重的前后矛盾的错误,请你把它找出来。(生惊诧好奇) (一同学举手要求读,也还不错。) 生:老师,我找出来了,文中开头是说“独往湖心亭”,应该是一个人,可是后文又出 现了一个舟子在说话。 生:还不仅有舟子呢,前文还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底是多少人啊,这几处都是 矛盾的。 师:同学们好敏锐!名篇名作怎么可以前后矛盾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和张岱商量一下让 他改改? 生:我建议先不急,等咱们深入钻研了课文再作定夺,说不定这其中另有奥妙呢! (大部分同学表示同意) 师:来,我们一起来再齐诵一遍,这次要求更高了。文中有一个词语可以形象地概括出 张岱的形象,请你找出来。 (生齐读,老师适时多次幽默提醒:没有陈熙之读得好。学生会意,迅速主动调整。) 生:老师,我找出来了,这个字是“痴”。 (学生纷纷表示赞成,老师板书“痴”。) 点评:三次朗读,次次要求不一样,抓矛盾是为下文留下伏笔,抓“痴”是抓全文切入 点。三次朗读为学生深入文本作了准备。 师:“痴”用通俗的话怎么讲啊? 生:傻,笨! 生:呆。反正就是行为举止不同常人。 师:对,这个张岱啊,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呆人。大家再自由读两遍,咱们讨论一下, 他哪些地方表现出特别的呆气了。 (生自由朗读,讨论,纷纷举手。) 生:“是夜更定”,他居然在凌晨的时候去看雪,真不可思议! 生:还自称是一个人驾船去的,胆子可真大。(众笑) 生:还不是一个普通的冬天的凌晨,是“大雪三日,西湖人鸟声俱绝”的时候去的。 师:你把这句子有感情地,稍微夸张地读一遍。 (生动情读,有意识地夸大处理了“大”字和“绝”字,师生颔首。) 师:想想,三天大雪之后的情景? 师:什么声音都没有。 师:用一个成语表达如何? 生(想了想):万籁俱寂。 师:这是从哪个感觉器官来描写的? 生:听觉。 师:能从其他角度来写吗? 生:湖上白茫茫的一片,白得刺人的眼睛,人呵出的气,到空中马上就被凝固了,耳 边是呼呼的风声,空气都是冰凉的。 师:想象得还可以。也能用一成语来表达吗? 生:天寒地冻。 师:好。这样天寒地冻的天气里,你会在家干什么? 生:烤火。 生:缩在被窝里看书睡觉。 生:喝热茶热咖啡聊天。 师:可是张岱,居然在这样天寒地冻的天气里凌晨时分跑到湖上去看雪,你看他,是 不是有些“怪异”啊? 生:就是,痴人首先是行为痴。(众笑) 师:妙!(板书:行痴) 生:还有老师,你看张岱,他眼中的西湖雪景我觉得也挺异的。 师:你有感情地读一遍,说说异在哪儿? (生读,还挺有感情。但是抓耳搔腮说不出来。) 师:来,咱们一起读这两句,细细体会一下。 (生读,摇头晃脑的,有些韵味儿。) 生:这幅图嘛,反正就是觉得很不一样,一会儿大一会儿小的。(众笑) 师:不着急,我来帮你。老师觉得呀,这一句问题也挺多的。你看“天与云与山与水” 多拖沓啊,古人不是说要惜墨如金吗?一连用了四个“与”,我看一个都不用也行。 生:不行,老师。 师:为什么不行?你看我读。 (师去掉四个“与”,很认真地读了。) 生:效果不对了。 师:哪点不对,你得说服我。 (大家仿佛表达不出来一样) 师:那我们对比读一读。先去掉“与”读一遍,然后再把原文读一遍。 (生对比读了一遍) 生:哦,老师,我感觉出来了,这四个“与”并不多余,它让“天、云、山、水”四 个景物融和在了一起,如果去掉,好像它们就有界限似的。 生:四个“与”字就造成了一种天地苍茫的浩大气象。有这四个“与”,后文的“上 下一白”才显得更有气势。 师:好样的,有眼光!来,咱们读出天地苍茫的景象。 (生拖长音调读,摇头晃脑,韵味儿十足) 师:还有一个地方,老师不解啊。你说文中那些量词怎么这么怪啊?明明应该是这样 的嘛:唯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湖中人两三个而已。 生:不好,显得好大哟! 师:大有什么不好吗?看得更清楚有什么不好吗? 生:前面的大和后面的小形成鲜明对比,这样才“异”嘛!(众笑) 师:哼,不仅是量词有问题,我还觉得顺序也有问题呢,如果我来写就这样安排“湖 上影子,惟舟中人两三个、余舟一艘、湖心亭一座、长堤一条”,你看,越来越清晰,越 来越清晰,符合人的心理要求嘛! 生:不好,味道全没有了。 师:啥味道? 生:好像作者要把自己融和进苍茫宇宙的那种味道。 师(惊喜的):漂亮!咱们读读最后一句,把那个“而已”的味道读出来。 (生反复读“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教师反复指导“而已”的读法) 师:感觉到这“而已”的言外之意了吗? 生:景啊,人啊,不过是这沧海一粟罢了,在苍茫天地中,他们都似有似无,“天人 合一”了! (师生惊喜,热烈鼓掌) 师:哦,这同学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痴人眼中有痴景,是因为有个“天人合一”, 融入宇宙的愿望啊!(师板书“痴景”) 点评:一翻虚拟假设性的对话,一步步引导学生品味痴人之“痴景”,读得细腻读得 丰满,读出了内涵读出了妙处。 生:老师,如此安静的环境,后文突然又写喝酒聊天什么的,是不是意境全破坏了? 师:问得好。说不定这后边还藏着关于“痴人”的秘密呢!咱们先到对话中去找。来, 请一同学读读“大喜”一句。 (一生起,读得回肠荡气,神态语气俱佳。) 师:客说“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此人”是哪种人,咱们用文言文说出来。 生:湖中焉得有此雅兴之人。 生:湖中焉得有此豪情之人。 生:湖中此人,知音也! 生:志同道合,三生有幸!(众笑) 师:如果张岱要回答,用文言如何回答? 生(抱拳):彼此彼此!(众大笑) 生(抱拳鞠躬):幸会幸会!(众笑) 师:是啊,酒逢知己千杯少啊,可是,老师有一疑问啊:饮酒之前不问姓氏,饮酒之 后才问;问却避而不答姓氏,只说“是金陵人,客此”,然后不留地址,不留电话不留 E - mail ,这段奇遇,是不是张岱处理得太草率了。(众笑) 生:应该是故意的吧。正如舟子所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文中三人都 是痴人,何需留名,一留反而就俗了。 生:我想起《还珠格格》中的一个细节,小燕子的哥哥才出现时,尔康他们问他姓名, 他不答,只说“一箫一剑走天涯”。(众笑) 师:这样看来,张岱追求的人生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啊? 生:他不愿和人深交,他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 生:他只愿融入自然中,和自然为友,而不愿进入世俗的生活。 师:我们现在来看最初我们发现的那个矛盾,是张岱数不清楚人数吗?是张岱一不小 心犯了一个可笑的错误吗? 生:我懂了,根本就不是失误,根本就是因为他“眼中无人”,知音尚且不顾,何况 舟子。(生鼓掌) 师:那他的眼中只有什么呢? 生:只有自己的心,只有自然,他是属于自然的。 师:哦,同学们一点拨,老师懂了。世上居然有如此痴人,视世俗世界而不顾,一心 要把自己融入自然之中。可是张岱笔下的自然如此清冷,如此浩大,如此孤独,这其中会 不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 舟子说他痴,他会辩解吗? 生:不会。 师:为何? 生:舟子没有文化,不可能懂他。 师:当时他会是怎样的表现? 生:他一言不发,摇着头,脸上有一丝琢磨不透的微笑。 生:他一脸端庄而严肃,眼睛如深潭般深邃。在又起的漫天大雪中凌寒独立,一言不 发。(生鼓掌) 师:此时此刻,他心里会说什么呢? (生蹙眉思考) 师:开始上课时,老师说张岱心中有寒冰,同学们,找找这个迷,就在全文第一句第 一个词语,还有注释一。 (生急看,恍然大悟。) 生:他想:你怎知我心!大明已亡,我岂可因那繁华红尘忘记故国? 生:他想:我无力改变这天下,那我就在这山水之间来度过余生罢。 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张岱,绝不媚俗失节,一湖寒冰,就是我的志 向。(生鼓掌) 师:同学们,老师非常佩服你们。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于透过痴行痴景触摸 到了并且走进了张岱这位痴人之痴心。(生板书“痴心”)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古 代文人啊,他们在现实中被压弯了腰,他们在现实中透不过气来了,于是,他们只有在大 自然中来伸一伸他们要被压垮了的腰杆,在大自然中来深深地呼吸一口干净的空气。他们 宁愿自己是山是水是树是花是草是一朵云是一片冰。他们不仅仅是寄情于山水,而且是寄 情于阔大宁静清寒灵动之山水。他们在这片山水中来寻找心灵的归依,寻找心智的独一。 同学们,正如那位同学所说,雪是其节,冰是其志,苍茫天地是其归宿,凝寒独立是其人 格。让我们回顾大家非常熟悉的柳宗元的那首《江雪》。 (师生齐诵《江雪》) 师:同学们,孤舟一寒士,独品满湖冰。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一名诗,送给大家, 你们再细细去品张岱之痴吧: 满纸荒唐言, 一把心酸泪。 都言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在动情的朗读中结束全文) 点评:巧设情景,让学生过了一把应用文言文的瘾。痕迹不露的引导、巧妙自然的回扣、 水到渠成的点睛都让人感觉酣畅淋漓。 教学感言: 上完《湖心亭看雪》,我回味无穷:短文长教,简文丰教真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啊! 这份美好,诞生于以下“突破”。 以“读”突破。从最开始的全文朗读到重点句子的品味读,“读”是整堂课的主线。在 读中寻找疑问,在读中解决疑点,在读中体会心情,在读中丰满人物。“读”既是手段,又 是目的。“读”中自有山重水复疑无路,“读”中自会柳暗花明又一村。读出了兴趣,读出 了韵味儿,读出了精神,读出了灵魂。“读”是主旋律,“读”也成了文言课堂最大的亮点。 以“用”突破。第一自然段的成语概括和想象不用说了。第二自然段的解读方法的设计 颇费了一番心思。如何在“读”的基础上有所深化,从而推动课堂教学,又掀起学生的第二 轮的学习兴趣呢?因地制宜应用文言的方法效果不错。学生用得兴高采烈,老师导得轻松自 如。“读”中“用”,“用”中“读”,既“读”又“用”,相得益彰。文言之学习,成了 一种有趣的尝试。这样的课堂,怎么可能不风起云涌呢? 感到不满足的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有好些处还开始于老师预先设计好的的“导”,如果 能彻底地实现课堂思维从学生始,那样的课堂才是真正属于学生的啊! (重庆外国语学校 王君) 课例点评: 文言文到底该如何教?这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焦点。通过王君老师的《湖心亭看雪》, 我们似乎可以作一些有益的思考。 第一, 文言文也需要定位。就《湖心亭看雪》而言,这篇明末清初的文章在语言上几 无难点,而作者高超的素描技巧及其景中情事中情却引人玩味,耐人琢磨。所以,本堂课教 师要作的是引导学生走进一类特殊的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感受一种别样的审美情趣和人生 抉择。 第二, 本文的一大亮点是老师的引导很到位。教师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课堂上没 有教师的作为,就是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本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的一大难点,因此, 教师的“导”显得十分重要。课堂上,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诱导 学生在讨论中提升层次和境界。几个设疑,深入浅出,非常圆满地突破了难点,解决了问题, “得来全不费功夫”,显出了王老师驾驭教材的功底。 第三, 教师重视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并善于运用阅读期待来推进学生的探究性阅读。 例王君老师的导入:“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 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呢,他笔下的西湖会是 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走进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这里故意设置一个悬念,让学生进入 阅读期待,产生阅读文本的愿望,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情绪调动了起来。实录中这样的例子还 很多。整个阅读教学就是在不断地解决旧的阅读期待和产生新的阅读期待的过程中完成的, 而解决阅读期待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 第四, 就学习文言文而言,朗读毫无疑问地应该也必须成为解读文言文的最重要的一 把钥匙。在这个方面王君老师做得很好。整个教学的三个板块都是由“读”引领的。围绕着 解读痴人之“痴行痴景痴心”,王君老师采取了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文 本的内核。这其中有想象性朗读,有虚拟性朗读,有创造性朗读;有集体读,有个人读、自 由读;有朗读,还有诵读,整个教学过程的推进和难点的突破都是以“读”为载体完成的。 从这个教例我们可以看出,只要应用灵活恰当,朗读完全是有能力承担起解读文言的重担的。 第五, 文言文和现代文的教学并非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因为同为语言教学,它 们之间在许多方面是可以相互对话互为启示的。在王君老师的这一教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 看到这一点。寻找巧妙切入点作为主问题提挈全课,设置非常之问激活学生思维,以联想想 象拓展学生情感张力,以多样朗读搭建理解桥梁,点题追求水到渠成戛然而止余音绕梁。文 言文教学和现代文教学心心相印,相得益彰。 因为品读细腻,所以整堂课情趣盎然,让人回味的地方颇多。 这堂课不足的是教师没有注意把问题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结合起来,没有注意在教学过程 中同学生一道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问题情境,从而生成问题,提高他们探究质疑的水 平。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方鸣) 9.看雪的线索 看雪的线索 百花文艺出版社 半夏 一向提到张岱,大概最喜欢举他的《湖心亭看雪》,这可能是因了看雪有清淡的韵致, 比起《柳敬亭说书》和《西湖七月半》的琐琐说人谈事,屏去了热闹,来得高远吧。其实, 按照前人的说法,陶庵老人著作等身,即便失传了许多,也不争在某篇一定就是他老人家的 惟一招牌。 还是说看雪。因为此老文字向来简捷,用辞清丽,所以方便被赏读家们一遍遍地唱叹吟 咏,并且对他的文字进行逐个精致的切削脔割,几乎无一处无来历,无一处不隽永。这或许 的确是诚然的事实,但倘若仅仅如此,也许的确便有了一些偏颇。 张岱对于西湖,可以说是不能不关注的,不论作为车马轻裘的世家公子,还是鼎革避居 的隐居文人,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除了在诸如《陶庵梦忆》之类的集子里经常提到之外, 他还专有记录掌故逸闻的《西湖梦录》。前贤说,本证的才最有力。读此老的西湖文字,自 然不能放过将这本书作为契机。此书中果然有专谈湖心亭的题目,着落在卷三的《西湖中路》 里: ……(万历)二十八年,司礼监孙东瀛改为清喜阁,金碧辉煌,规模壮丽,游人望之, 如海市蜃楼。烟云吞吐,恐滕王阁、岳阳楼,俱无甚伟观也。春时山景、睺罗、书画、古董, 盈砌盈阶,喧阗扰攘,声息不辨。夜月登此,阒寂凄凉,如入鲛宫海藏,月光晶沁,水气滃 之,人稀地僻,不可久留。 然而,这里更多的是胪列了一些世代更迭的故事而已,于看雪的解读,似乎没有什么直 截的线索。倒是文后辑录的张京元关于湖心亭的小记,有一句话,看起来不同一般:恨亭中 四字匾,隔句对联,填楣盈栋,安得借咸阳一炬,了此业障。 大凡流连光景,总会兴诗文的欲望,题诗作赋,难以免俗,纵然四壁充斥,原不至于要 学霸王项羽去付之一炬的痛快,这样的冲天之怒,所来莫名。苏东坡曾有西湖比西子的典故, 张某此言,似乎有唐突佳人的嫌疑了。而闲文酸语,就算业障,总是不脱斯文轮廓,必欲如 秦始皇一般拉杂摧烧,连种树的孑遗头绪都不肯剩下,下手忒狠了些。 对于西湖,也许那时文人的复杂感觉,不是今天的后人遥想得出来的。譬如张岱,就曾 将西湖和鉴湖、湘湖做了比较。此前他的胞弟,将三者比况作美人、隐士和神仙,用的是层 次错落却一味赞颂的语气。张岱则一概全用女人来描述,他说,湘湖就像待字未嫁的处子, 腼腆羞涩。鉴湖则是名门闺秀,虽然令人钦敬,却不可以狎弄亲近。西湖呢? 若西湖则为曲中名妓,声色俱丽,然倚门献笑,人人得而媒亵之矣。人人得而媒亵,故 人人得而艳羡,人人得而艳羡,故人人得而轻慢。在春夏则热闹之,至秋冬则冷落矣;在花 朝则喧哄之,至月夕则星散矣;在清明则萍聚之,至雨雪则寂寥矣。 西湖果然漂亮,然而是风尘女子的漂亮,纵然国色天香,也必须逢场作戏,所以谁都可 以亲近她,倾慕她,也就谁都可以轻慢她,抛弃她,热闹的时候真的热闹,冷落的时候也真 的冷落。或者说,正是西湖的艳丽,招来了西湖的喧嚣和凄惶。 这段文字见诸《西湖梦寻》的总记,该是十分的确切,其中却也不能不有张岱的伤感表 白,他在此书的《自序》中,劈头就说“余生不辰,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 梦中,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足见他于西湖的心态,所以将西湖的譬况青楼 名妓,实在是不得已的写真了。再联想东坡居士的比喻西子,之间居然还有了些许的瓜葛, 只是不知东坡比喻的西子,究竟是入吴前还是入吴后,其间羞赧、沧桑的变化,倒是不能以 片言只语描摹得清的了。 惟其这种伤感的心态,对西湖的赏玩,张岱以为,应该用善读书的董遇三余来作体味。 所谓董遇的三余,就是“冬者岁之余也,夜者日之余也,雨者月之余也”。雪岭寒梅、夜月 空明、雨色腵癠,不让于烟堤岸柳、朝花绰约、晴光潋滟,只在深情领略。这终于就是看雪 的线索了。 以张岱逗留西湖的时日,湖心亭原本不必非得大雪三日时方能看得,然而,“善游湖 者,无过董遇三余”,去湖心亭,偏要这湖中人鸟声俱绝的冬日更定时分,才终于是符合三 余的真意趣--雨雪固一体,今天仍然叫的是降水。所以他要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一如王徽之大雪半夜而起兴尽而返的何必见戴。 至于途中所见景致,虽然把量词刻画得细致入微,却不免是他胸中早已有之的腹稿,起 码难脱嫌疑,即便后代屡屡赞叹,其实未必是佳,终于是造句的精巧而已,并非此段文字的 根本所在。 而亭上的两人,则是突兀的一笔。本来,用三余揣摩西湖,原是张岱的私房梯己,前边 的“独”字也已经泄露端倪,不料却有先行于他的人,并且是两人,还不忘记带全了炉酒童 子,一派主人声口的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感叹,直搅得分辨不清谁才是看雪的正家了。所以, 舟子喃喃的“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才该是张岱的深藏笔致。此老已经断言了, 世间措大,何得易言游湖。 果然不易言,辛弃疾说了,无人会,登临意。其实,那时的张岱,早已不是少年,自不 必下意投力地仅仅专注于新鲜词句的锻炼了。 (选自《散文月刊》 2003 年第 1 期) 10.鲁迅谈“白描” “存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11.张岱轶事 张岱从小在一个有着浓郁文化氛围的家庭中长大,耳濡目染,聪敏异常,尤其善于属对。 张岱 6 岁时,一次舅舅陶虎溪指壁上画说:“画里鲜桃摘不下。”他随即答道:“笔中花 朵梦将来。”他对得十分工稳,舅舅高兴地说,这孩子是江淹在世。又有一次一位客人看缸 中荷叶长得很大,出对说“荷叶如盘难贮水”。张岱即对道:“榴花似火不生烟。”在座的 人无不惊叹,纷纷说这个孩子聪颖绝顶。 8 岁时,祖父携他去游西湖,路遇眉公先生(陈 继儒)正跨一角鹿而来,眉公说:“听说你的孙儿善于属对,今天我要当面考考他。”随手 指着纸屏上的一幅画《李白骑鲸图》,说:“太白骑鲸,采石江边捞夜月。”张岱即应到: “眉公跨鹿,钱塘县里打秋风。”眉公听了,赞叹不已,摸着张岱的头顶说:“怎么这么灵 敏啊!是我的小字号朋友了!” 12.张岱《湖心亭》 湖心亭旧为湖心寺,湖中三塔,此其一也。——嘉靖三十一年,太守孙孟寻遗迹,建亭 其上。露台亩许,周以石栏,湖山胜概,一览无遗。数年寻圯。万历四年,佥事徐廷裸重逢。 二十八年,司礼监孙东瀛改为清喜阁,金碧辉煌,规模壮丽游人望之如海市蜃楼。烟云吞吐, 恐滕王阁、岳阳楼俱无甚伟观也。春时,山景、睺罗、书画、古董,盈砌盈阶,喧阗扰嚷, 声息不辨。夜月登此,阒寂凄凉,如入鲛宫海藏。月光晶沁,水气?之,人稀地僻,不可久 留。 13.张京元《湖心亭小记》 湖心亭雄丽空阔。时晚照在山,倒射水面,新月挂东,所不满者半规,金盘玉饼,与夕 阳彩翠重轮交网,不觉狂叫欲绝。恨亭中四字匾、隔句对联,填楣盈栋,安得借咸阳一炬, 了此大业障。 14.余秋雨《西湖梦》(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