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9.50 KB
- 2021-10-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30 分钟 4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2012·南宁中考)下列数值中,单位应该是厘米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为 0.8
B.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 18
C.一张试卷的厚度为 70
D.小明身高约为 1.68
2.(2012·广州中考)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 )
A.量程 3 m,分度值 1 mm
B.量程 10 m,分度值 1 dm
C.量程 30 cm,分度值 1 mm
D.量程 15 cm,分度值 0.5 mm
3.(2012·盐城中考)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
4.下列测量中采用了比较合理的方法的是 ( )
A.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时,先测出 200 页同样纸厚,然后除以 200
B.测乒乓球的直径时,直接测量就可以了
C.测量地图中铁路线长度时,用一根有弹性的棉线和曲线重合来测量
D.测数学书中一张纸的厚度时,先测出 200 页同样纸厚,然后除以 100
5.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测量误差,某同学用刻度尺先后四次测得练习册的长度是 18.0
cm,18.1 cm,18.3 cm,18.1 cm,那么练习册的长度最接近于( )
A.18.1 cm B.18.2 cm
C.18.3 cm D.18.125 cm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空 2 分,共 12 分)
6.(2012·随州中考)如图测量橡皮擦的长度,为 cm。
7.观察如图的停表(秒表),每一小格代表 s,此时的秒表所表示的时间是
s。
8.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
(1)零刻线被磨损的刻度尺就不能再使用了。 ;
(2)求平均值时,小数点后面保留的位数并不是越多越好。 ;
(3) 无 论 使 用 多 么 精 密 的 测 量 工 具 , 无 论 测 量 多 么 认 真 , 误 差 总 是 存 在
的。 。
三、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3 分)
9.(8 分)小丽欲测量一根长为 L 的细铜丝的直径,她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 L
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细铜丝绕圈总长度 L1
C.用细铜丝的长度 L 除以细铜丝的圈数 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 d
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
E.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 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错误的步骤是 ,还缺少的步骤 F
是 。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
10.(5 分)(2012·河南中考)步行不仅是一种简易的健身运动,而且还能方便地对一些长度进行
估测。
(1)人正常步行时,步距变化不大,因此,步距可作为身体上的一把“尺子”。为了使这把“尺子”更
可靠,请你说出一种测量步距的方法。
(2)小华测出自己的步距为 0.5 m,他从教学楼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共走了 84 步,则教学楼的长
度是多少 m?
答案解析
1.【解析】选 B。本题考查长度的单位。课桌的高度约为 0.8 m,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 18 cm,
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 70μm,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1.68 m。
2.【解析】选 A。本题考查刻度尺的选择。人的高度大约在 1.8 m 左右,为了测量得准确,要一
次测出人的身高,选用最大测量值为2 m以上的,躺着和站着的长度相差不大,准确到毫米就可
以了;所以根据题中的选项,要用最大测量值是 3 m,分度值是 1 mm 的刻度尺。
3.【解析】选 D。本题考查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
所以 A 错;要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其他整刻度线开始测起,所以 B 错;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
有刻度的一侧应紧贴被测物体,所以 C 错;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起始端从零开始,故 D 正确。
4.【解析】选 D。本题考查特殊测量长度的方法。 200 页同样的纸,是 100 张纸,因此一张纸
的厚度等于 200 页纸的厚度除以 100。故 A 错误,D 正确。由于乒乓 球直径的端点位置不易
确定,因此不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需借助三角板测量,故 B 错误。测量地图中铁路线长度时,
应用一根无弹性的棉线和曲线重合来测量。故 C 错误。
5.【解析】选 A。本题考查减小误差的方法。由 4 次测量的数值以及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可以
知 道 : 此 时 使 用 的 刻 度 尺 的 分 度 值 为 1 cm, 所 以 4 次 测 量 所 得 的 数 值 的 平 均 值
为: =18. 125 cm≈18.1 cm。
6.【解析】本题 考查长度的测量。使用刻度尺时,首先看清量程分度值,在读数时,需要估读到
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结果必须由数字和单位组成。起始刻度为 3.00 cm,末刻度为 6.12 cm,
故橡皮擦长度为 6.12 cm-3.00 cm=3.12 cm。
答案:3.12(3.11~3.14)
7.【解析】本题考查秒表的使用。使用任何测量工具都要先观察量程和分度值,由图可知该秒
表的分度值为 0.1 s。秒表的示数为小盘的分钟数加大盘的秒读数等于 1 min 11.2 s 即为 71.2
s。
答案:0.1 71.2
8.【解析】本题考查刻度尺的使用和误差。
(1)零刻线被磨损的刻度尺可以重新选取零刻度使用,所以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2)求平均值时,小数点后面一般保留与测量数值相同的位数,所以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3)测量过程中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存在差异,即误差总是存在的,所以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答案:(1)错误 (2)正确 (3)正确
9.【解析】本题考查特殊方法的长度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用一般刻度尺无法测出,应该采用特
殊的方法即积短为长、测多算少的方法。
答案:(1)A C 算出细铜丝的直径为 d=
(2)D、B、E、F(D、E、B、F)
10.【解析】(1)人正常步行时的步距差距虽然不大,但只测量一步的步距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
我们可以测量出多步的步距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可以测量出 10 步的步距,然后除以 10 便
可以得到步距。(2)教学楼的长度为:L=0.5 m×84=42 m。
答案:(1)用刻度尺测出沿直线运动 10 步的距离,再除以 10 即得步距 (2)4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