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6.00 KB
  • 2021-10-27 发布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教案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消息二则 知识与能力 了解消息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消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阅读课文,把握消息的特点、结构。‎ ‎2.能根据消息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重点 ‎1.掌握消息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消息的能力。‎ ‎2.品味两则消息的话语,体会消息的特点。‎ 难点 理清两则消息的思想,体会两则消息的内在意蕴,尝试消息的写作。‎ ‎1.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2.合作探究、比较法。‎ ‎1.毛泽东画像。‎ ‎2.解放军横渡长江的照片。‎ ‎2课时 毛泽东曾写过这样一首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诗中的“百万雄师过大江”,就是著名的渡江战役。今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亲自撰写的这两则报道渡江战役的消息。‎ 毛泽东(1893—1976年),湖南湘潭人。字润之,笔名子任。是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1947年秋天,中国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的打击。‎ ‎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谈判,我方提出8条21款,‎ 限蒋介石在20日前表态。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4月21日,毛主席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人民,保卫中国人民领土主权的独立完整”。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执行最高统帅的进军令,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发动了渡江战役,国民党反动派惨淡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一触即溃。23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政权的覆灭。‎ ‎1.快速默读,整体感知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消息报道了什么内容。‎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人民解放军在芜湖、安庆线南渡长江,直取对岸,突破国民党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的情形。‎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2.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消息的要素)‎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人物: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午夜起至4月21日 地点:安庆、芜湖之间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二十日夜,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突破安庆、芜湖线,二十一日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广大地区。‎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一)《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1.标题有何特点?‎ 标题简明、醒目,概括性强,报道了消息的主要事实。‎ ‎2.找出文中的电头,说说其作用。‎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是电头,写明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说明材料真实可信,消息及时。‎ ‎3.找出消息的导语部分,说说导语的作用。‎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是导语部分,‎ 交代了消息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消息的主要事实。‎ ‎4.主体部分报道人民解放军“英雄式”战斗,是怎么报道的?‎ 有正面描写。如万船齐放,直取对岸,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有侧面烘托。如国民党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标题中的“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我们可以得出消息具有什么特点?‎ ‎“百万”是实数,其中中路军30万,西路军、东路军各35万。看来,“真实性”是消息的生命。‎ ‎2.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 电头写明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说明材料真实可信,消息及时。‎ ‎3.找出本文的导语,并具体说说它从哪几方面总领了全文。‎ 导语是开头两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这一导语从渡江作战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4.本文主体部分分哪几个层次?这几个层次是怎样紧密衔接在一起的?‎ 主体部分分三个层次:‎ ‎(1)从“二十日夜起”至“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为第一层,写中路军渡江情况;‎ ‎(2)从“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至“不起丝毫作用”为第二层,写西路军渡江情况;‎ ‎(3)从“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到最后为第三层,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衔接方式 ‎(1)时间上的衔接:二十日夜——二十一日下午五时——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 ‎(2)渡江部队的衔接: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 ‎(3)内容上的衔接:第二层有“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与第一层衔接;第三层有“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与第二层衔接;第三层有“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与第二层的“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衔接。‎ ‎5.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安排?‎ 首先,中路军最早渡江,所以先写;其次,中、西两路所遇抵抗都很微弱,东路所遇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中、西路合写在前,东路单写在后。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然后写东路军,这样的顺序反映了三路大军开始渡江的时间先后,也体现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中先从中间突破、再以三路并进的战略部署。根据时间发展及事件特点安排顺序,清晰合理。‎ ‎6.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路详写?哪路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中路军写得较简略,是因为新华社在此前已经有关于中路军的详细报道,此处简略交代即可转入下文。‎ 西路军写得稍详,是因为渡江正在进行中,有些事情需要交代,如“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已渡过的“正向南扩展中”,预示了战役的前景。‎ 东路军写得最详,因为它所遇抵抗“较为顽强”,胜利来之不易,故作详细报道。一是较具体地写了战斗情况;二是更详尽地写了战果。‎ 三个层次写得有同有异,有详有略,在统一中有变化,避免了重复雷同。‎ ‎7.请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在叙述中路军后,很自然地转入对西路军渡江战况的报道,其中插入简要议论,精辟地说明了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这是将军事行动放到当时的政治背景中分析得出的结论,具有极大说服力。‎ 同学们,当你们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新闻联播时,当你们打开报纸阅读一篇篇文章时,是否想到这些内容都是由一种文体构成的?对了,它们被称为“新闻”。新闻这种文体,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本课就是两篇报道及时的消息。消息有三个要求:(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2)报道迅速及时。(3)简明扼要。消息包含标题(有时有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有时可根据需要省略导语或背景或结语。消息多采用记叙手法,因此写消息应注意记叙的六要素。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一课。‎ ‎1.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体会消息的语言特点,提高阅读能力。(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为例)‎ ‎(1)语言的准确、概括。‎ ‎①例如“九江(不含)”一词,准确表明当时九江尚未解放的状况,避免了歧义。又如“我东路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精确到日、时。‎ ‎②再如“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准确地表现了我军指挥部运筹帷幄,指战员胸有成竹的状况。‎ ‎③还有全文最后,就分别用了“歼灭”及“击溃”(不是笼统地说“消灭”或“打垮”),“占领”并“控制”(后者比前者又进了一步,江阴要塞已为我所用),对长江是“封锁”(不准船只自由通航),对铁路则用“切断”(堵住了敌人从铁路逃跑的退路)。这些动词用得非常准确,既有助于“真实”地反映战况,又能恰当确切表明我军锐不可当的气势。‎ ‎④“突破”准确表现了战斗过程(“越过”的对象是静态的);“渡至”,准确表现了水战进军的特点(“到达”意思比较广泛,也可指陆路);“24小时内”,时限明确(“共”,时限不明,一般化);“即已”,准确表现了神速特点(“现在”,时界相对模糊);“至发电时止”,时限更为确切;“余部”,军事术语,准确得体(“剩下的”,表达内容模糊)。‎ ‎⑤用词准确还表现在对某些概念的适当限制上,如说西路军所遇之抵抗是“甚为微弱”,而东路军所遇之抵抗则“较为顽强”,这就非常恰当确切地表现了敌我双方较量的程度,既不一味地夸大自己,也不一味地贬低敌人,而能恰到好处地表现(或正面或反面)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坚强意志和英雄气概。‎ ‎(2)语言鲜明、富有感情色彩。‎ ‎①“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充满嘲讽蔑视的语气,“正是……那一天”既对“督战”“认为很巩固”构成强烈讽刺,又证实了的确“不起丝毫作用”。‎ 敌人“不料”,我军“突破”,“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对比鲜明,既可见敌人狼狈,又可见我军神勇。感情色彩鲜明。‎ ‎②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的例子在文中还很多。例如“百万大军”、“一千余华里”,气势豪迈,排山倒海;“冲破”、“横渡”、“突破”,胜利豪情,激动人心;又如我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与敌军的“纷纷溃退,毫无斗志”,赞扬与藐视之情,对比鲜明;再如“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一系列动词,鲜明地写出了我军一个又一个战果,富有动态,正如大军如潮、铁流难当的形势,雄阔有力,激情昂扬。本文这种语言特点既是消息的要求,也是本文报道内容的需要。‎ ‎2.比较《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异同。‎ ‎(1)两文的相同点:‎ ‎①文体相同:都属于消息(借此可以介绍有关消息的文体知识)。‎ ‎②作者相同:两则消息的作者都是毛泽东。‎ ‎③目的相同: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 ‎④主旨相同: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⑤大背景相同:都报道渡江战役。‎ ‎⑥具体写法相同:巧用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与敌军的节节败退形成对比,突出我军的神勇。‎ ‎(2)两文的不同点:‎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只报道了中路军的渡江情形,内容集中,结构单一;《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形,内容复杂,但脉络清晰。先总括千里战线,再分步叙写,多而不杂。‎ 这两则消息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情形,表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写得大气磅礴,充满了胜利的豪情。虽然两则消息涉及的事件已成为历史,但当我们今天重读这两则消息时,依旧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人民解放军那种压倒一切敌人的威武气势,明白正义事业是不可战胜的。‎ ‎1.议论性强。‎ 消息一般以记叙为主,也可适当穿插议论。“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这段议论,从两方面分析造成“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的原因,有很强的政治性,从而使这则消息具有思想深度和政治高度。‎ ‎2.文体性强。‎ 及时性、准确性、简明性是消息的三大特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从发电到发表,相距一天多的时间,及时地报道了我军渡江情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标题中“百万”一词的使用既体现了准确性,又体现了真实性:中路军渡江三十万人,西路军三十五万人,东路军三十五万人,因此文中称“百万大军”与事实完全相符合。‎ ‎3.语言准确性强。‎ 准确,首先是范围限定准确。例如,东面防线经过整天激战,敌军一部分被歼灭,另一部分被击溃,不是一概说“歼灭”,或者一概说“击溃”,而是说“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其次是程度限定准确。例如,“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加上“较为”二字就十分准确。而“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加上一个“很”,可见他骄傲自负的心理。‎ 最后是地点限定准确。例如,“西起九江”后面还注明“不含”,也是为了使消息内容更明确、精准。‎ 语言的精练、铿锵,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能用单音节的词就不用双音节词。电文要求极端精练,军事用语更要求简洁有力。二是适当采用文言词。例如,“至发电时止”简洁有力,如果写成“到发电文的时候为止”,就拖沓了。‎ ‎《消息二则》的背景离现在比较远,预计学生会有距离感,不大喜欢这两篇课文。预设的时候考虑两个重点,一是消息的文体特征结构,二是消息语言的品味。‎ 第一节课我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采用“媒体互动”等方式帮助学生分析当时形势;通过“指导分层”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理解消息的结构。‎ 第二节课让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比较分析消息的语言特点,更深层地理解消息的写作特点。‎ 通过课文的教学,我发现很多学生对消息没多大兴趣,也并不十分关注,所以在后面的教学中,我讲的少一些,指引学生多说多练,并且多动脑,加以强化训练,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