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18 KB
  • 2021-10-27 发布

人教版物理声现象单元教案2

  • 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声音特性说课稿 一、 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初中物理第一册第三章《声现象》的第二节。它紧接着上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讲述了声音的三个特征。本节课虽非中考的考察重点,但对学生全面了解声现象,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了解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 了解音调同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响度与振幅和距离发声体远近有关;物体发声不同,是由于音色不同。‎ 了解人和动物的发声、听觉频率范围不同。有些频率的声音,人听不到,动物却能听到。‎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音调同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教材通过比较振动快慢不同的发声体发声不同揭示了音调同发声体振动频率的关系。理解了这一知识点,用同样方法就很容易理解响度和物体振幅的关系,从而掌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同时,由于初二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实验现象的能力不强,并且容易把声音的大小和声音的高低这两个概念搞混淆,这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教学媒体:‎ 实物(音叉、小锤、木梳、纸片、橡皮筋等);录音机、磁带。‎ 二、说教学法 本节课准备采用演示、学生实验、归纳总结、指导学生讨论、演讲,指导学生自学等教学方法。本节课的内容同生活实际联系较密切,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不大,应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讨论发言。同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比较、归纳总结实验现象、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学法分析:‎ 指导学生从实验现象和日常生活的经验中归纳总结物理知识。初二学生才接触物理,对物理实验很感兴趣,但缺乏描述和归纳总结实验现象的能力。教师应注意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上课时让学生自己描述所看到的实验现象,自己总结物理规律,在脑海中建构本节课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三、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课前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用录音机分别放一段男声和女声,一段音量大和一段音量小的声音,一段钢琴演奏的和一段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问学生这些声音听起来一样吗?从而引入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2新课设计:‎ 音调:‎ 让学生用自带的木梳、纸片、橡皮筋做教材上的实验,问学生声音的高低 同振动快慢的关系。‎ 讲解:音调、频率的概念。归纳总结:物体振动越快 , 频率越大 ,发音越尖锐 ,音调越高。投影展示人和动物的的发声、听觉范围图,引导学生回答有关声音频率的问题。讲一些有关声音频率的小故事。‎ 响度:‎ 演示:用锤敲音叉,一次重,一次轻。问学生哪次音叉振动的厉害?哪次听到的声音响?‎ 讲述振幅、响度的概念。‎ 让学生拨皮筋,一次重,一次轻。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物体振幅越大 响度越大。让学生看书自学,回答响度还和什么因素有关?如何增大响度?‎ 音色:‎ 放一段钢琴演奏的和一段小提琴演奏的同一首乐曲,问学生它们的音调、响度一样吗?引出音色的概念。让两个同学躲在讲台后面讲同一段话,让其他学生判断是谁在讲话,是凭什么知道的?‎ 提问:你小时候发出的声音同你现在发出的声音一样吗?当你感冒时,为什么别人一听就知道你感冒了?得出同一个人的音色会随着年龄、健康的变化而变化。‎ ‎3小结 ‎4作业 布置作业 四、说板书设计 第二节 声音特性 ‎1、响度——振幅 ‎ ‎2、音调——频率 ‎ ‎3、音色——发声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