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10 KB
  • 2021-10-27 发布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4-3实数(1)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4.3 实数(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无理数是客观存在的,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 知道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计算器估算 2 的探索过程,从中感受“逼近”的数学思想,发展数感,激发学生的 探索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两个无理数的大小,理解估算的意义,发展数感和估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无理数是客观存在的,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 通过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两个无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经历用计算器估算的探索过程,从中感受“逼近”的数学思想,发展数感,激发学生的探索 创新精神;通过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两个无理数的大小,理解估算的意义,发展数感和估算能 力 课前准备 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有理数、无理数的概念。 2.你能举例说出一些有理数、无理数吗? 3. 有理数的分类    整数 有理数 分数 4.所有无理数都具有的特征是什么? 5.判断下列数是否为无理数. -3, 2 7 , 0.274895 , 0.274895, , 3.141592 6 ,-0.020020002,0.12121121112… 二、笔算估值,感悟“逼近”的数学思想 1.情境引入: 将两个边长为 1 的小正方形,沿着图中的红线剪开,重新拼接成一个大正方形.那么这 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分析:如果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 a,那么 2 2a  .由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得 a= 2 2. 思考、交流: 我们发现了 2 是客观存在的,说说你对 2 的认识. - 2 - A 3 2 1A 0 1 1 A 2A 4 A 5 -1 3.估算“ 2 ”的近似值,估算到小数点后的第四位。 要求:由于在初一学习无理数时已经历了 2 2a  中 a 的值的计算,老师在学生计算时巡视 指导即可,在计算中引导学生感悟可以无限计算下去,从而进一步认识到 2 是无 理数,另可请计算能力强的学生板演。 三、实践探索 利用计算器探究 2 、 3 是怎样的数.在充分的探索中感受逼近思想,得出结论: 2 、 3 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 要求:引导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并且从中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确认 2 、 3 是无 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 四、操作、思考 1、 如何在数轴上画出表示出 2 、 3 …象这样的无理数的点。 要求: ①老师利用给定数轴示范画出长为 2 的线段 再启发学生在数轴上找到 2 对应的点;②再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此基础上进一步画出 3 、 4 、 5 ……的数;③让学生在练习纸 上独立画图,老师适时指导。 2、操作、探索: 你能画出长度分别为 10 cm、 13 cm 、 29 cm ……的线段吗? 要求:①老师启发学生运用勾股定理画图(学生已有经验),关键是分别以直角边长多少时 画直角三角形,②以 10 为例,给足学生尝试把 210( )拆成 2()+ 2() (即 10= 2()+ 2()比较合适)的思考探索的时间过程③ 13 cm 、 29 cm 的画图让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对“拆分”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 五、学习新知 1、实数的概念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实数的分类 10 cm 1cm 3cm - 3 - 0                   正有理数 有理数 有限小数或循环小数 负有理数实数 正无理数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想一想:实数还可以怎么分类 要求:①让学生先尝试自主分类后相互交流,提醒学生做到不重不漏②老师板书学生记录 3、重要性质: 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 数,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要求:老师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结论(一方面每一个实数在数轴上都有它自己的座位,另 一方面数轴上座位是满的没有空位,每一个座位都对应着惟一的一一个实数) 六、例题教学 例 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31 2 ,3 -8 ,0, 27 ,π 3 ,0.5,3.14159,-0.020020002,0.12121121112… (1)有理数集合{ …}; (2)无理数集合{ …}; (3)正实数集合{ …}; (4)负实数集合{ …}. 要求:①学生对照实数分类概念来判定.让学生口答,对口答出现的错误请同学纠正 ②让学生明白“数看结果,式看形式”的判断方法 七、课堂小结 1.有理数、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 2.实数的分类 3.实数和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