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0.70 KB
  • 2021-10-27 发布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送东阳马生序》 (4)_苏教版(2016)

  • 4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 囊萤映雪(晋车胤和孙康的学习故 事) • 悬梁刺股(战国苏秦的学习故事, 也叫“头悬梁,锥刺股”) • 凿壁偷光(西汉匡衡的学习故事) • 韦编三绝(孔子晚年读《易》的故 事) •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 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 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 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 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 的垫脚石。 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 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 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 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序)、后记 (跋),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 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 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 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 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 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 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宋濂(1310─1381) ,字景濂,号潜溪,谥号文宪。 浦江人(浙江义乌县一带),明初著名文学家。生活在元末 明初,曾被召为翰林院编修,他借口父母亲年老,辞不就 职,专心著述。明初朱元璋重用他,命为江南儒学提举, 替太子讲经,并在自己左右顾问。主修《元史》,官至翰 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 写,被称为“开国文臣之首”年老辞官回乡,不久因长孙 宋慎列入胡惟庸党,全家谪往茂州(四川茂汶),中途病死 夔州(四川奉节)。生平著述很多,有《宋学士文集》75卷。 他的散文成就尤高,立意精深,语言生动畅达。这篇课文 是他散文中影响最大的一篇。   宋濂和刘基、高启被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 致书以观,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 大寒,砚 冰 坚, 手指不 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就爱好读书 没有办法买到 无从:无由,不知从何处,只没有办法 常常 藏有书人家 抄录 计算 来 送还 假借:同义 以:而,便,就 砚台里(墨汁) 结成坚硬的冰 弯屈伸直不停止 抄书 跑引申为赶快 超过约定的期限 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之:指抄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 得 遍 观 群 书。既 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 硕师名人与游, 尝趋 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执 经 叩问。先达德 隆望 尊,门人弟子 填其室,未尝稍降 辞色。余立侍(于)左右, 因此 都 把 于是能够广泛地阅读 各种书籍 已经 学说 担心 大师 交往求教 跑到,快步走 向当地 前辈 拿着经书 请教 道德高 声望高 挤满屋子 稍微缓和 言辞脸色 站着陪伴 援 疑 质 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 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 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 获 有所 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于)深山 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弯下侧着 请教 有时 训斥 周到 说 解释 复:回答,解释 高兴,愉快 焉:于之 愚笨 终于获得教益 向他 听到了一些东西 跟从老师学习的时候 当:在……的时候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 书箱拖着鞋子走在 巨谷中,穷冬烈风, 大雪深数尺, 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 覆,久而乃和。寓 逆旅,主人日 再食,无鲜 肥 滋味 大 严冬 刮着凛烈的寒风 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客店 支通肢 僵硬 动弹 仆人 媵人:指古代陪嫁的人 热水 浇洗 灌通盥 围裹 覆盖 寓:名作动 住 在旅店 那里每天 给两顿饭吃 食:给饭吃,动词 新鲜肥美味道好的东西 之享。 同舍 生 皆 被 绮 绣, 戴朱缨 宝 饰之帽, 腰 白玉之 环, 左佩刀,右 备 容臭, 烨然 若神人; 享受 同屋住的同学 穿着 被通披,穿着 华丽的衣服 绮:丝绸 绣:绣花 红缨 宝石装饰 腰中挂着 腰:名作动,腰挂 圈子 挂着香袋 光彩照耀 余则袍敝衣 处(于)其间, 略无慕艳意。 以 中 有 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 不若人也。盖余之 勤 且 艰若此。 却穿着破旧的衣服 生活在 他们中间 毫无羡慕的心 因为我心中足以快乐的事 足乐者:指读书 吃的穿的 奉:供,之:取独 (求学的)勤劳而且艰苦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 来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手抄写,计 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天很冷时,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 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抄写完了, 赶快送还借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 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阅读很多书。到了成年以后, 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和 名人相交往(请教),曾经跑到百里以外向同乡有名望的 前辈拿着书请教。前辈道德、声望高,高人弟子挤满了他 的屋子,他从来没有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我恭敬地站在他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 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人斥责人,(我的)表情更加恭 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不敢回答;等到他高兴了,就 又请教。所以我虽很笨,终于获得多教益。 课文参考译文   当我去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籍,拖着鞋子,在深 山大谷中奔走,深冬刮着凛冽的寒风,大雪有几尺深, 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不知道。等走到旅舍,四肢冻僵了 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暖脚,拿 被子(给我)盖上,过很久才暖和过来。在旅馆里, 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鲜美的食物可以享受,一起住 在旅馆的同学们,都穿着华美的衣服戴着红缨和宝石 装饰的帽子,腰上佩带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 着香袋,闪光耀眼好像仙人。而我却穿着破棉祆旧衣 衫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心思。因为我心中有 自己的乐趣(读书),不感到吃穿的享受不如别人了。 我求学时的勤恳艰辛情况大体如此。 弗之怠 走送之 益慕圣贤之道 当余之从师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之 代“抄书” 宾语前 置代词,指“书” 结构助词,的 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结构助词,的 一词多义 通假字 四支僵劲不能动 同舍生皆被绮绣 无从致书以观 计日以还 以是以书假余 以中有足乐者 以衾拥覆 以 连词,表目的,来 表修饰,不译 因为,介词 把,介词 因为,连词 介词,用 “支”通“肢” “被”通“披” 四、句子成分省略 省略主语的原因: 1.文言文里,在不影响语意表达的情况下,往往省 略某些句子成分,使语言更加简洁精炼。本文作者 自叙经历,省去一些句子的主语,不会发生歧解, 所以主语“余”一般省去。(承前省和蒙后省,本文 属前种) 2.文言文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用作主语,凡是 现代汉语需要用主语“他”“他们”的地方,在文 言文里就只重复用名词,或者省略主语。 如:(先达)未尝稍降辞色。 (马生)撰长书以为贽。 与之论辩,(马生)言和而色夷。 (马生)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读第一段 1作者叙述自己幼时嗜学举了一个 例子,这个例子中哪个字最生动, 为什么? 2成年后,为何要“从乡之先达执 经叩问”?表现出对老师毕恭毕敬 的语言有哪些? 3你对这种求师态度有何看法? 读第二段 作者写自己从师问学的 “勤”‘、“艰”时,面 对生活比自己好的同舍生, “余”抱什么态度?为什 么会有这样的态度? 讲述作者本人求学的艰难和用心之专主要体 现在借书抄录,求师叩问,跋涉艰难,衣 食 粗劣,生活简朴,等方面。主要语句有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 还。(2)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3)趋百 里外,求师叩问; (4)穷冬烈风,大雪深 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5)余则组袍敝衣 处其间 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 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 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 是学有所成就的根本原因。 小结 一、本文的启示   “业精于勤荒于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我们 每一个学生的光荣任务,专心向学,读书有得,胸中自有 真乐。宋濂尊师重道,不畏艰苦,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 精神是值得效法的。 二、立意与结构   文章中心是“劝学”,通篇围绕这一重点来写,开头 提出“嗜学”,接着叙述“力学”,然后说太学生学习条 件之优越,最后归结到学生“善学”,脉胳分明,前后呼 应,有力表现了激励太学生学习的中心思想。 三、对比突出中心 课文前两部分是怎样说理的 难 易 (对比) •余幼时学习情况:①致书之难 ②从师之劳 ③奔走之苦 ④生活之艰 •诸生的学习条件:①无冻馁之患 ②无奔走之劳 ③有专门老师 ④有丰富藏书 二、善学、勤学: 师:辞色严厉,甚至叱咄 生:色愈恭,礼愈至 师生态度 生活情况 同舍生:衣饰华美,饮食鲜肥 作者:緼袍敝衣,日仅再食 学习条件 昔日作者:借书抄书,奔走求 师,生活艰辛,尊师力学 今日太学生:衣食丰足,学舍 宽宏,有问必答,应有尽有 对比 对比 对比 勤 思考: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测试题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 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 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 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 敝衣处其间,略无羡艳意,以中有 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对上段中 “舍”“腰”“略”“知”解释 正确的是( ) A.房子  腰间    丝毫   感觉 B.房子  腰上挂着  稍微   知道 C.房子  腰上挂着  丝毫   感觉 D.房子  腰间挂着  丝毫   知道 C 2.“日再食”的正确译文是( ) A.每天的第二顿  B.每天吃两顿  C.每天吃第二顿的时 候 B 3.“以中有足乐者”是指( ) A.作者认为读书是足以快乐的事 B.作者认为自己家贫而能勤奋读 书,这是足以快乐的事 C.作者认为书中有令自己欣慰的 事 A 4.作者写舍生服饰华贵的目的是 ( ) A.突出自己求学的勤奋   B.侧写自己生活条件的 艰苦 C.表达对同舍生的鄙夷   D.表现同舍生的不学无 术 B 一、嗜学、力学: 1.无书借书抄书──读书 2.无师远访先达──求教 3.求学过程艰苦──有得 艰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 之下而诵《诗》《书》,无奔立之劳矣;有 司业、博士为之师, 未有问 而不告,求而 不得者也; 凡所宜 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 学生 官府 米粮 供给 夏天的衣服 送来 忧患 宽大的 书房里 诵读 辛苦 作他们的老师 请教却 告诉 回答的情况 凡是应该 集中在这里 有之书:名词性词组 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 见也。 其 业 有不精,德 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 心 不若余之专 耳,岂他人之过哉? 那样 向人借 然后 诸:之于 而后:然后 才能学习 那些学习 精通道德 养成的人 天资 非……则……:不是……就是…… 低下 就是 专心罢了 难道是的过失吗 之:取独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 已 二年,流辈 甚称其贤。余朝(于)京师, 生以乡人 子 谒 余。撰 长书 以为 贽, 辞甚畅达。与之 论 辩, (学习) 同辈的人 很 才德 到京城朝见皇帝 用同乡晚辈 的身分 拜见我 (他)写(一封)长信 作为(表示) 敬意的礼物 通畅明白 讨论辨析 言 和 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见 其 亲也,余故 道 为学之 难 以告 之。 语言平和 态度和悦 用心于学:于学用心 用功 探望他的父母 特意说说 求学 的 艰难 来 告诉他   现在这些学生在大学里学习,政府天天供给膳食, 父母年年送来冬服夏装,(这就)没有挨冻挨饿的忧 虑啦;坐在高大宽敞的房屋之下读着《诗》《书》, 这就)没有东奔西走的劳累啦;有司业、博士做他们 的老师,没有问而不告诉,求知而得不到的啦;一切 应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这就)不必象我那样亲手 抄写,向别人借来然后才能看到啦。(要是)他们学 业(还)不精通,德行(还)有不具备的,(那就) 不是(他的)智力低下,而是(他的)思想不象我那 样专注罢了,难道是别人的过失吗?   马生君在大学学习已经两年了,同辈的人称赞他 贤能。去官之后进京朝见皇帝,他以同乡晚辈的身份 拜见我。写了一篇长信做见面礼,言辞很流畅通达。 同论的文相比,语言委婉、神色和悦。自称小时候学 习用功、刻苦。是可以称得上爱好学习的人。他将要 回家乡探视他的双亲,我特意告诉了他求学的艰难。 熟读课文,写一篇读后感 课 外 拓 展 品牌推广 www.tui1s.com 整合营销 狰痋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