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8.84 KB
  • 2021-10-27 发布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孔乙己》 (15)_苏教版(2016)

  • 2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孔乙己这一人 物形象。 2、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 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 是一篇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 战斗檄文。 封建科举制度是隋朝以后封建 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许多 读书人老死科场,精神畸形,成了 科举的奴隶,成了科举制度的受害 者。“五四”运动前后,科举制度 虽被废除,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 仍然根深蒂固,封建教育仍以其他 方式推行,人民仍处于昏沉、麻木 状态。 阔绰 (chuò) 舀出 ( yăo ) 羼水 (chàn) 荐头 ( jiàn ) 蘸酒 (zhàn) 打折了腿 ( shé ) 间或 ( jiàn ) 附和 ( hè ) 颓唐 ( tuí ) 预习检测: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梳理思路,补充下列表格。同时完成以下问题。 4~9 10~11 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这篇小说写的是什么年代的事? 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儿? 酒店里常来喝酒的酒客有哪几类?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1~3 交代故事发生的具体环境,和社 会文化背景。 孔乙己的经历和性格。 孔乙己被打折腿的悲惨遭遇。 12~13 再读课文,讨论分析 作者采用哪些方法刻画了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 表现出孔乙己的什么性格特点?请举例说明。 通过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 来刻画人物性格,同时也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 合的方法。 找出表明孔乙己的特殊身份、社会地位(对人们的作 用)、结局的三个关键句,并作分析。 特殊身份: 对人们的作用: 结局: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 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再读课文,讨论分析 作者采用哪些方法刻画了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 表现出孔乙己的什么性格特点?请举例说明。 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 肖像描写: 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 材高大,长衫又脏又破—— 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 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 虚荣心十足,贫困潦倒 懒惰,生活穷困,轻视劳动 境遇悲惨,受尽折磨 语言描写: 满口之乎者也—— 君子固穷,窃书不能算偷—— 麻木不仁,卖弄学问,热衷功名 自欺欺人,死要面子 动作描写: 排出几文钱—— 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拮据而穷酸,显示阔气 遭遇不幸,但仍好喝 神态描写: 不屑置辩的神气—— 恳切地说(教我识字)—— 自命清高 心地善良 找出表明孔乙己的特殊身份、社会地位(对人们的作 用)、结局的三个关键句,并作分析。 特殊身份: 对人们的作用: 结局: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 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分析课文,认识孔乙己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但又( )的人。 2、孔乙己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 )的人。 3、孔乙己是以读书人自居但又 ( )的人。 4、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又( )的人。 5、孔乙己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 ) 的人。 6、孔乙己是热心教小伙计认字,给孩子分茴香豆但又 ( )的人。 7、孔乙己是个被人讥讽但又( )的人。 8、孔乙己是个使人快活但又( )的人。 穿长衫 好喝懒做 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 偶有偷窃 从不拖欠酒钱 屡遭冷遇 想和人交流 无人关心、可有可无 填写下列句子,探究孔乙己性格中的矛盾现象。 功名不就,却自命清高;四体不勤,却好吃懒做; 贫困潦倒,却死爱面子;受尽摧残,却麻木不仁。 赏析文中的 “笑” 思考讨论文章的“笑” • 《孔乙己》是一幕悲剧,然而全文没有一 个“悲”字出现,贯穿全文的一个字是什 么?作者这样安排线索用意何在? • 如何理解各种人对孔乙己的取笑? 课文几次写到笑,各有什么不同的含义? 孔乙己 “我” 众人 小孩 掌柜 笑 笑 笑 笑 悲 悲 悲 悲 孔 乙 己 鲁 迅 笑的艺术效 果 小说以“我”为见证人,以“笑”为线 索,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活动, 在笑声中走向死亡。 这哄笑是麻木的笑, 这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 凉的意味。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另一 面不是同情和眼泪,而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 以笑衬悲,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 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作品反 封建的意义就更加深刻了。 作者为什么给他取名为“孔乙己”并以此为题? • 小结:“孔乙己”是从“上大人孔乙己” 截取下来的。用“孔乙己”作为满口之乎 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人物的雅号,并作 为小说的题目,既切合人物身分,又是对 培养孔乙己式人物的封建教育制度的蔑视 和讽刺,巧妙地暗示了小说批判的对象。 • 因此,这个题目既表现了人物性格,又 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小结:刻画人物的方法及人物性格 •   这篇小说,作者将孔乙己的容貌、服饰、神态、 语言、行动诸方面交织在一起,使这个被科举制度 欺骗愚弄了一辈子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富有立 体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功名不就,却自命清 高;四体不勤,却好吃懒做;贫困潦倒,却 死爱面子;受尽摧残,却麻木不仁。在风烛残 年之际,这个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封建 思想毒害的孔乙己爬着离开了人世。 •   作者用嘲讽的笔触,通过对孔乙己思想性格的 刻画,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制度和封建教育。 • 讨论本文的中心思想 小说通过对主人公孔乙己一生悲 惨遭遇的描述,深刻反映了封建文化 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 害,有力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也 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群众的冷漠麻木, 也使读者从一个侧面认识到封建社会 的腐朽和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