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 MB
- 2021-11-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三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第1课时 物质的密度
【学习目标】
1.学习应用“比值”的方法探究物质的性质,从而建立密度的概念。
2.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3.会查密度表,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行为提示:
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标出来。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友情提醒:
1.不能说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2.同种物质的密度不一定相同,例如冰如水;密度相同的也不一定是同种物质,例如煤油和酒精、冰与蜡。
归纳总结:
公式ρ=告诉我们,物质的密度等于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但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战斗异常惨烈,最后,五壮士弹药全无,他们就从山头上扔下“巨石”,砸死
很多敌人。你知道在拍摄这个镜头时,道具“巨石”是由什么特性的材料做成的吗?学完本节内容后,谜底自然揭晓。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自主阅读教材P92~94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动手操作
取体积分别为10cm3、20cm3、40cm3的三个铝块,用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并求出每个铝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填入表一中。
表一
铝块
m/g
V/cm3
(g·cm-3)
1
27
10
2.7
2
54
20
2.7
3
108
40
2.7
5
再取体积分别为10cm3、20cm3、40cm3的三个铁块,用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并求出每个铁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填入表二中。
表二
铁块
m/g
V/cm3
(g·cm-3)
1
78
10
7.8
2
156
20
7.8
3
312
40
7.8
思考:
(1)分析表一(或表二)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答: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值。
(2)综合分析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答:①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相等;②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自主阅读教材P94~95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2.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3.密度公式:密度=。若用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体积,ρ表示物质的密度,则:ρ=。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选择两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4.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kg/m3,常用单位是克每立方厘米,符号是g/cm3。换算:1g/cm3===103kg/m3。
5.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大小与物质的质量m、体积V无关,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
1.对学
分享独学1~5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5
方案一 完成教材P93的“图5-14”和“图5-15”的实验操作。
方案二 完成“知识板块一”中的问题1中的动手操作。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第2课时 密度的测量
【学习目标】
1.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2.进一步熟练使用天平和量筒,能对实验中的误差进行分析。
行为提示:
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标出来。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知识链接:
1.器材准备:量筒、烧杯、水、系着细线的小石块、食盐水等。
2.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面凹形底部或凸形顶部保持相平。
3.1mL=1cm3=10-6m3
1L=1dm3=10-3m3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菊花石是孕育于几百万年前的一种天然岩石,因外形酷似菊花而得名。它的“花瓣”是由天然的天青石或异质同象的方解石矿物构成的,“花瓣”呈放射状对称分布组成白色“花朵”;“花瓣”中心是由近似圆形的黑色燧石构成的“花蕊”,活似天工制作之怒放盛开的菊花。那么,现在我想知道这块石头的密度,该怎么做呢?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自主阅读教材P94~95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5
1.要测量如图所示的金属块的密度,一般需要测定它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公式ρ=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间接(选填“直接”或“间接”)的测量方法。
方法指导:
1.测小石块的密度时,由于小石块的形状不规则,我们常用“排水法”测它的体积,但浸过水的石块沾水会变重,为了使测量误差更小,应考虑先测质量还是先测体积。
2.测盐水的密度时,由于液体要用容器盛装,在倒液体时容器壁有残留。为了使测量误差更小,应考虑先测质量还是先测体积。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给小组展开对问题一、二的讨论活动,小组长收集意见,整理结果,教师选择两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2.小芳用天平测一块塑料块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如图甲所示,把塑料块放入装有酒精的量筒内,塑料块放入前后,量筒的情况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塑料块的质量是9g,体积是10cm3,这种塑料块的密度是0.9×103kg/m3。
自主阅读教材P94~95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3.测量液体的密度。
问题:(1)你所在小组选择的方案是:方案二。
5
(2)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答:如下表所示:
烧杯和液体的
总质量m1/g
烧杯和剩余液
体的质量m2/g
倒出液体的
质量m/g
倒出液体的
体积V/cm3
液体的密度
ρ/(g·cm-3)
1.对学
分享独学1~3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问题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方案一 根据所提供的器材,测出蜡块的密度。
方案二 测出食盐水溶液的密度,并与水的密度进行比较。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5
相关文档
-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分式152021-11-014页
- 北师大版数初中数学实数(第3课时)2021-11-015页
-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总复2021-11-016页
-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2021-11-0117页
- 初中数学8年级教案:第17讲 平面向量2021-11-018页
- 重庆市巴蜀中学初中部数学教研组整2021-11-0129页
- 初中数学8年级教案:第13讲 梯形2021-11-0111页
- 初中8年级语文教案:第16讲 课内文言2021-11-0112页
- 初中8年级物理教案:第13讲 温度2021-11-0116页
- 初中8年级语文教案:第7讲 记叙文描2021-11-01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