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0.40 KB
- 2021-11-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2020学年甘肃兰州八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
1. 在1,3,327,π2,0.313113111中,无理数共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38=±2 B.−3−7=3−7 C.−169=−43 D.49=±23
3. 若a=−3,b=−|−2|,c=−3(−2)3,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
A.a>b>c B.c>a>b C.b>a>c D.c>b>a
4. 将点A(−2, 3)沿x轴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沿y轴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点A′的坐标为( )
A.(1, 7) B.(1,−1) C.(−5, −1) D.(−5, 7)
5. 估计43−2的值应在( )
A.2和3之间 B.3和4之间 C.4和5之间 D.5和6之间
6. 点A(4, 3)经过某种图形变化后得到点B(−3, 4),这种图形变化可以是( )
A.关于x轴对称 B.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
C.关于y轴对称 D.绕原点顺时针旋转90∘
7. 钓鱼岛历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能够准确表示钓鱼岛位置的是( )
A.北纬25∘40′∼26∘
B.东经123∘∼124∘34′
C.福建的正东方向
D.东经123∘∼124∘34′,北纬25∘40′∼26∘
8. 已知点(k,b)为第二象限内的点,则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9. 如图是一次函数y1=kx+b与y2=x+a的图象,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k<0 B.a>0
C.b>0 D.方程kx+b=x+a的解是x=3
10. 把m−1m根号外的因式移入根号内得( )
A.m B.−m C.−m D.−−m
11. 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54)2=±54 B.x2的算术平方根是x
C.−x2一定没有平方根 D.9的平方根是±3
12. 如图,Rt△ABC的顶点A的坐标为(3, 4),顶点B的坐标为(−1, 0),点C在x轴上,若直线y=−2x+b与Rt△ABC的边有交点,则b的取值范围为( )
A.−2b>a.
故选D.
4.
【答案】
D
【考点】
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解析】
根据向左平移横坐标减,向上平移纵坐标加求解即可.
【解答】
解:∵ 点A(−2, 3)沿x轴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
再沿y轴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A′,
∴ 点A′的横坐标为−2−3=−5,纵坐标为3+4=7,
∴ A′的坐标为(−5, 7).
故选D.
5.
【答案】
C
【考点】
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解析】
由于25<33<36,于是253336,从而有533(6)
【解答】
解:∵ 43=48,36<48<49,
∴ 36<48<49,
∴ 6<48<7,即4<48−2<5,
∴ 43−2的值在4和5之间.
故选C.
6.
【答案】
B
【考点】
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
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解析】
根据旋转的定义得到即可.
【解答】
解:因为点A(4, 3)经过某种图形变化后得到点B(−3, 4),
所以根据旋转的定义可得,点A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点B.
故选B.
7.
【答案】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D
【考点】
位置的确定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根据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两个数据可得:
只有D符合,通过东经和北纬两个数据确定了物体的位置.
故选D.
8.
【答案】
C
【考点】
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一次函数的性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因为点(k,b)为第二象限内的点,
所以k<0,b>0,
所以−k>0,b>0,
所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单调递增的,且与y轴交于正半轴.
故选C.
9.
【答案】
B
【考点】
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 y1=kx+b的图象从左向右呈下降趋势,
∴ k<0,A正确;
∵ y2=x+a与y轴的交点在负半轴上,
∴ a<0,B错误;
∵ y1=kx+b与y轴的交点在正半轴上,
∴ b>0,C正确;
由图象可得,当x=3时,
kx+b=x+a,D正确.
故选B.
10.
【答案】
D
【考点】
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
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三角形三边关系
【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及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解答.
【解答】
解:∵ m−1m成立,
∴ −1m>0,即m<0,
原式=−(−m)2(−1m)=−−m.
故选D.
11.
【答案】
D
【考点】
算术平方根
平方根
【解析】
分别利用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计算即可.
【解答】
解:A,(−54)2=54,故选项错误;
B,x2的算术平方根是|x|,故选项错误;
C,当x=0时,−x2的平方根是0,故选项错误;
D,9的平方根是±3,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2.
【答案】
D
【考点】
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
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
当直线y=−2x+b分别经过点A、B时,即可求得点b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答】
解:把A(3, 4)代入y=−2x+b,得4=−2×3+b,
解得b=10.
把B(−1, 0)代入y=−2x+b,得0=−2×(−1)+b,
解得b=−2,
所以b的取值范围为−2≤b≤10.
故选D.
二、填空题
【答案】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2,−23
【考点】
立方根的实际应用
算术平方根
【解析】
分别利用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求解求解.
【解答】
解:∵ 16=4,4的算数平方根是2,
∴ 16的算数平方根是2.
∵ 3−827=−23,
∴ −827的立方根是−23.
故答案为:2;−23.
【答案】
(−2,0)或(2,0)或(0,−4)或(0,4)
【考点】
三角形的面积
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因为△ABO关于x轴对称,点A的坐标为(1,−2),
所以点B(1,2).
因为满足△BOP的面积等于2,
所以当点P在x轴上时,需满足点P到点O的距离为2,
则点P坐标为(2,0)或(−2,0).
当点P在y轴上时,需满足点P到点O的距离为4,
则点P的坐标为(0,4)或(0,−4).
故答案为:(−2,0)或(2,0)或(0,−4)或(0,4)
【答案】
一、二、三
【考点】
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一次函数的图象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 y=(m−3)x+m+2的图象过第一、二、四象限,
∴ m−3<0,m+2>0,
∴ −m+3=−(m−3)>0,
∴ y=(m+2)x−m+3的图象过第一、二、三象限.
故答案为:一、二、三.
【答案】
(7, 2)
【考点】
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
算术平方根
【解析】
根据规律发现,被开方数是从2开始的偶数列,最后一个数的被开方数是80,所以最大的有理数是被开方数是64的数,然后求出64在这列数的序号,又5个数一组,求出是第几组第几个数,即可确定它的位置.
【解答】
解:∵ 45=80,
∴ 这列数中最大的有理数是64=8,
观察发现数字的规律为2n,
设64是这列数中的第n个数,则
2n=64,
解得n=32,
观察发现,每5个数一行,即5个数一循环,
∴ 32÷5=6...2,
∴ 64是第7行的第2个数.
最大的有理数n的位置记为(7, 2).
故答案为:(7,2).
三、解答题
【答案】
解:(−5)2+|3−3|−(13)−1+3−8
=5+(3−3)−3+(−2)
=5+3−3−3−2
=3−3.
【考点】
立方根的应用
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
算术平方根
绝对值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5)2+|3−3|−(13)−1+3−8
=5+(3−3)−3+(−2)
=5+3−3−3−2
=3−3.
【答案】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解:∵ 3<11<4,
∴ 11−1的整数部分a=2,小数部分b=11−1−2=11−3,
∴ (11+a)(b+1)=(11+2)(11−3+1)
=(11)2−22
=11−4
=7.
【考点】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 3<11<4,
∴ 11−1的整数部分a=2,小数部分b=11−1−2=11−3,
∴ (11+a)(b+1)=(11+2)(11−3+1)
=(11)2−22
=11−4
=7.
【答案】
解:(1)如图,
(2)由图象可知,
点A′的坐标为(4, 0),点B′的坐标为(−1, −4),点C′的坐标为(−3, −1).
【考点】
坐标与图形变化-对称
【解析】
(1)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得到点A′的坐标为(4, 0),点B′的坐标为(−1, −4),点C′的坐标为(−3, −1),然后描点;
(2)由(1)可得到三个对应点的坐标.
【解答】
解:(1)如图,
(2)由图象可知,
点A′的坐标为(4, 0),点B′的坐标为(−1, −4),点C′的坐标为(−3, −1).
【答案】
解: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可得:
AB=AC2+BC2=12+8=20=25.
∵ S△ABC=12×AC×BC=12×AB×CD,
∴ CD=AC×BCAB=23×825=2305.
【考点】
三角形的面积
勾股定理
【解析】
已知两直角边,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长,再利用面积法即可求出斜边上的高.
【解答】
解: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可得:
AB=AC2+BC2=12+8=20=25.
∵ S△ABC=12×AC×BC=12×AB×CD,
∴ CD=AC×BCAB=23×825=2305.
【答案】
解:(1)∵ 点P(2m+4, m−1)在x轴上,
∴ m−1=0,
解得m=1,
∴ 2m+4=2×1+4=6,m−1=0,
所以,点P的坐标为(6, 0);
(2)∵ 点P(2m+4, m−1)的纵坐标比横坐标大3,
∴ m−1−(2m+4)=3,
解得m=−8,
∴ 2m+4=2×(−8)+4=−12,
m−1=−8−1=−9,
∴ 点P的坐标为(−12, −9);
(3)∵ 点P(2m+4, m−1)在过点A(2, −4)且与y轴平行的直线上,
∴ 2m+4=2,
解得m=−1,
∴ m−1=−1−1=−2,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 点P的坐标为(2, −2).
【考点】
点的坐标
【解析】
(1)根据x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列方程求出m的值,再求解即可;
(2)根据纵坐标与横坐标的关系列方程求出m的值,再求解即可;
(3)根据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列方程求出m的值,再求解即可.
【解答】
解:(1)∵ 点P(2m+4, m−1)在x轴上,
∴ m−1=0,
解得m=1,
∴ 2m+4=2×1+4=6,m−1=0,
所以,点P的坐标为(6, 0);
(2)∵ 点P(2m+4, m−1)的纵坐标比横坐标大3,
∴ m−1−(2m+4)=3,
解得m=−8,
∴ 2m+4=2×(−8)+4=−12,
m−1=−8−1=−9,
∴ 点P的坐标为(−12, −9);
(3)∵ 点P(2m+4, m−1)在过点A(2, −4)且与y轴平行的直线上,
∴ 2m+4=2,
解得m=−1,
∴ m−1=−1−1=−2,
∴ 点P的坐标为(2, −2).
【答案】
解:由题意得a−3≥0,3−a≥0,−(b+1)2≥0,
解得a=3,b=−1,
故c=2−5,
c2−ab=(2−5)2−3×(−1)
=4−45+5+3
=12−45.
【考点】
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
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由题意得a−3≥0,3−a≥0,−(b+1)2≥0,
解得a=3,b=−1,
故c=2−5,
c2−ab=(2−5)2−3×(−1)
=4−45+5+3
=12−45.
【答案】
解:(1)设2y+1=k(3x−3),
∵ x=10时,y=4,
∴ 2×4+1=k(3×10−3),
∴ k=13,
∴ 2y+1=x−1,即y=12x−1.
故此函数是一次函数;
(2)∵ y=12x−1,
∴ 当x=4时,y=12×4−1=1≠3,
∴ 点P(4, 3)不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
【考点】
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
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解析】
(1)因为2y−3与3x+1成正比例,可设2y−3=k(3x+1),又x=2时,y=5,根据待定系数法可以求出解析式,从而判断y与x的函数关系;
(2)把x=3代入函数解析式,将求出的对应的y值与2比较,即可知道是否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
【解答】
解:(1)设2y+1=k(3x−3),
∵ x=10时,y=4,
∴ 2×4+1=k(3×10−3),
∴ k=13,
∴ 2y+1=x−1,即y=12x−1.
故此函数是一次函数;
(2)∵ y=12x−1,
∴ 当x=4时,y=12×4−1=1≠3,
∴ 点P(4, 3)不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
【答案】
解:(1)把E的坐标为(−6,0)代入直线y=kx+3得,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6k+3=0,解得: k=12,
∴ k的值为12;
(2)设P(x,y),
∵ S△POE=12OE⋅|y|=12×6×|y|=6,
∴ |y|=2,即y=2,或y=−2,
当y=2时,即2=12x+3,解得:x=−2,
∴P(−2,2);
当y=−2时,即−2=12x+3,解得:x=−10,
∴ P(−10,−2).
∴ 点P的坐标为(−2,2)或(−10,−2).
【考点】
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
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三角形的面积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1)把E的坐标为(−6,0)代入直线y=kx+3得,
−6k+3=0,解得: k=12,
∴ k的值为12;
(2)设P(x,y),
∵ S△POE=12OE⋅|y|=12×6×|y|=6,
∴ |y|=2,即y=2,或y=−2,
当y=2时,即2=12x+3,解得:x=−2,
∴P(−2,2);
当y=−2时,即−2=12x+3,解得:x=−10,
∴ P(−10,−2).
∴ 点P的坐标为(−2,2)或(−10,−2).
【答案】
(−3,2)
,(0,−2)
(2)当点P与点C,D共线时,PC+PD最小,
∵ 直线CD过点C(−3,2),D(0,−2),
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kx+b,
∴ 有2=−3k+b,−2=b,
解得:k=−43,b=−2,
∴ 直线CD的解析式为:y=−43x−2,
令y=0,则0=−43x−2,
解得:x=−32,
∴点P的坐标为(−32,0).
【考点】
一次函数的综合题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1)由题意点C的纵坐标为2,
当y=2时,代入解得:x=−3,
∴C(−3,2),
∵ 点D在y轴的负半轴上,D点到x轴的距离为2,
∴ D(0,−2).
故答案为:(−3,2);D(0,−2).
(2)当点P与点C,D共线时,PC+PD最小,
∵ 直线CD过点C(−3,2),D(0,−2),
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kx+b,
∴ 有2=−3k+b,−2=b,
解得:k=−43,b=−2,
∴ 直线CD的解析式为:y=−43x−2,
令y=0,则0=−43x−2,
解得:x=−32,
∴点P的坐标为(−32,0).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答案】
解:(1)由图象可以看出,
在0到4分钟进水20升,故每分钟进水5升;
(2)由图象过两点(4, 20),(12, 30),
设函数关系式为y=kx+b,
根据题意得:20=4k+b,30=12k+b,
解得:k=54,b=15,
所以x与y的函数关系式为:y=54x+15(4≤x≤12);
(3)设每分钟出水量为a升,在4到12分钟的图象可知,
5×8−8a=10,解得a=154,
30÷154=8(分钟),故需要8分钟放完水.
补充图象如图所示:
【考点】
一次函数的应用
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解析】
(1)由图形可以看出每分钟的进水量;
(3)先求出每分钟放水量,然后求出放水需要的时间,找出两坐标点,列出函数关系式.
【解答】
解:(1)由图象可以看出,
在0到4分钟进水20升,故每分钟进水5升;
(2)由图象过两点(4, 20),(12, 30),
设函数关系式为y=kx+b,
根据题意得:20=4k+b,30=12k+b,
解得:k=54,b=15,
所以x与y的函数关系式为:y=54x+15(4≤x≤12);
(3)设每分钟出水量为a升,在4到12分钟的图象可知,
5×8−8a=10,解得a=154,
30÷154=8(分钟),故需要8分钟放完水.
补充图象如图所示:
【答案】
x≠2
4
(3)如下图所示:
函数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
【考点】
函数的图象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解析】
(1)根据分式有意义条件即可得;
(2)根据x=0和x=4、x=1和x=3时,函数值y均相等可得x=32和x=52时,函数值相等,为4;
(3)将表格中各组对应值用点标出,再用平滑曲线顺次连接可得;
(4)结合函数图象即可得.
【解答】
解:(1)函数y=1(x−2)2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2≠0,即x≠2,
故答案为:x≠2;
(2)由表可知当x=0和x=4,x=1和x=3时,函数值y均相等,
∴ 当x=32和x=52时,函数值y相等,为4,即m=4,
故答案为:4;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3)如下图所示:
(4)由图象可知,函数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
故答案为:函数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
【答案】
解:(1)将点P(2,2),Q(0,−2)代入,得
2=2k+b,−2=b,
解得k=2,b=−2,
故解析式为y1=2x−2.
(2)由图象可知,
当m<0 时,y1<y2 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x<2;
(3)如图,
点B有4个位置,
当y=0时,0=2x−2,
解得x=1,故点A(1,0),
过点P作PD⊥x轴于点D,
①以点A为圆心,PA长为半径,与x轴交于B1,B2两点,
PD=2,AD=1,∠PDA=90∘,
AP=12+22=5,
当AB1=AP=5时,点B1(1+5,0),
当AB2=AP=5时,点B2(1−5,0),
②以点P为圆心,PA长为半径,与x轴交于B3点,
∵ PD⊥AB1,且PA=PB3,
∴ AD=DB3=1,点B3(3,0);
③作PA的中垂线交x轴于B4点,
设B4坐标为(x,0),
∵ AB4=PB4,
∴ (x−1)2=(x−2)2+22,
解得x=72,点B4(72,0).
故点B的坐标为
(1+5,0)或(1−5,0)或(3,0)或(72,0).
【考点】
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一次函数的图象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1)将点P(2,2),Q(0,−2)代入,得
2=2k+b,−2=b,
解得k=2,b=−2,
故解析式为y1=2x−2.
(2)由图象可知,
当m<0 时,y1<y2 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x<2;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3)如图,
点B有4个位置,
当y=0时,0=2x−2,
解得x=1,故点A(1,0),
过点P作PD⊥x轴于点D,
①以点A为圆心,PA长为半径,与x轴交于B1,B2两点,
PD=2,AD=1,∠PDA=90∘,
AP=12+22=5,
当AB1=AP=5时,点B1(1+5,0),
当AB2=AP=5时,点B2(1−5,0),
②以点P为圆心,PA长为半径,与x轴交于B3点,
∵ PD⊥AB1,且PA=PB3,
∴ AD=DB3=1,点B3(3,0);
③作PA的中垂线交x轴于B4点,
设B4坐标为(x,0),
∵ AB4=PB4,
∴ (x−1)2=(x−2)2+22,
解得x=72,点B4(72,0).
故点B的坐标为
(1+5,0)或(1−5,0)或(3,0)或(72,0).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相关文档
-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确定位置(2)学案2021-11-012页
- 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基础知识2021-11-0112页
-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2021-11-012页
- 初中语文部编版2020中考真题22021-11-018页
- 最新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72021-11-0112页
- 2020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2021-11-0115页
- 重庆市巴蜀中学初中部数学教研组整2021-11-0122页
- 山东省滨州市2017年初中学生学业水2021-11-015页
- 重点初中八年级初二化学知识点归纳2021-11-0125页
-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2021-11-0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