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1.00 KB
- 2021-11-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1 页 共 27 页
第 1页(共 27页)
2019-2020 学年广东省茂名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 分)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2.(3 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举措不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是( )
A.禁止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B.冬季禁止人员携带火种进入山林
C.大量砍伐森林代替燃煤作燃料
D.大力推广公共交通使用新能源汽车
3.(3 分)下图属“用后必须洗手”标志(贴在微毒或有毒的试剂瓶上)的是( )
A. B.
C. D.
4.(3 分)钪(Sc)是一种“工业的维生素”。图为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
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钪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钪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1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 x=10
第 2 页 共 27 页
第 2页(共 27页)
D.钪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
5.(3 分)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三个钡离子:3Ba2+
B.两个氧原子:O2
C.四个硫酸根离子:4SO32﹣
D.五个一氧化碳分子:5Co
6.(3 分)从地沟油中提炼生物柴油是垃圾资源化的方法之一。生物柴油主要成分是硬脂酸
甲酯(C19H38O2),下列有关硬脂酸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9:38:2
B.相对分子质量为(12×19+1×38+16×2)
C.C、H、O 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12:1:16
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
7.(3 分)卫星所用的燃料是液态偏二甲肼[C2H8N2],氧化剂是 N2O4,发生的反应可写作:
C2H8N2+2N2O4═3N2↑+2CO2↑+n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化学方程式中 n=3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
D.N2O4 是氧化物
8.(3 分)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碳素墨水填写档案,是因为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冬季用煤取暖,为了防止一氧化碳中毒,需要经常开窗通风
C.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它们的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9.(3 分)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液态氧、干冰、空气
B.钢、氧化镁、铁锈
C.臭氧、二氧化硫、冰水混合物
D.石墨、氯酸钾、石油
10.(3 分)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第 3 页 共 27 页
第 3页(共 27页)
A.化学与安全 B.性质与用途
煤气泄漏一关闭气阀、严禁烟火
进入地窖﹣先做灯火实验
O2 可燃性﹣气焊切割金属
H2O2 分解放出 O2 实验室制 O2
C.化学中常见的“三” D.化学与环保
三种可加热仪器﹣试管、烧杯、燃烧匙
三种构成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提倡使用公共交通等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利用水力、核能发电
A.A B.B C.C D.D
11.(3 分)如图是 CO 与 CuO 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①
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
②
CO 被还原为 CO2
③
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④
既有效地防止了 CO 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12.(3 分)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A. 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CO2 含量
B. 探究 MnO2 能否加快 H2O2 分解
第 4 页 共 27 页
第 4页(共 27页)
C. 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 探究 CO2 对铜生锈是否有影响
13.(3 分)把一定质量的 a、b、c、d 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
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92.0 8.0 0 1.0
反应后的质量(g) 95.6 1.2 3.2 x
A.c 是反应的生成物 B.d 可能是催化剂
C.b 一定是化合物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4.(3 分)下列方法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方法
A N2(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铜网
B Fe 粉(炭粉) 加入足量稀 H2SO4 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
C CaO(CaCO3) 高温煅烧
D FeCl2 溶液(CuCl2) 加入足量 Fe 粉,过滤
A.A B.B C.C D.D
15.(3 分)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 CaCO3 中加入稀盐酸
第 5 页 共 27 页
第 5页(共 27页)
B. 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C. 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D. 向一定量铁粉中滴加稀盐酸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5 分)
16.(7 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活性炭净水原理是 。
(2)如果用硬水和肥皂洗衣服,会出现 ,洗不干净衣服。
(3)如果用铁桶装农药“波尔多液”(硫酸铜溶液+石灰浆),铁桶受到腐蚀的化学反应
方程式为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17.(8 分)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图
①
和
②
两种灭火方式的原理分别是:
①
,
②
。
(2)图
③
是往燃烧的油锅里加水,结果不但没有熄灭锅里的火,还造成图
④
的后果,
其原因是: , ,使燃烧更猛烈;正确熄灭油锅里火焰的方法是 。
第 6 页 共 27 页
第 6页(共 27页)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20 分)
18.(13 分)根据如图实验装置,请回答:
(1)仪器 a 的名称是 。
(2)检查装置 A 气密性的方法是夹紧止水夹, ,则气密性良好。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 CO2,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 。
(4)实验室制取 O2 时,一同学用装置 F 和另一仪器(除导管外)收集并测量 O2 体积,
另一仪器名称为 ,在 F 中气体应从导管 (填“b”或“c”)端通入。
(5)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
①
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用装置 E 收集甲烷,利用了甲烷 的物
理性质;用装置 C 而不用装置 D 收集甲烷,原因是 。
②
设计实验证明 CH4 中含有氢元素:检验其纯度后, 。
19.(7 分)下表是某同学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报告,请你在空白处填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
(1)将锌片、铜片分别投入
到盛有稀 H2SO4 的试管中。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铜片投入到盛有
AgNO3 溶液的试管中。
在铜片的表面覆盖了一层银
白色物质,溶液呈 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结论:Zn、Cu、Ag 三种金属由强到弱的活动顺序为
四、综合能力题(本题只有 1 小题,10 分)
20.(10 分)生铁用途十分广泛。工业上利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 Fe2O3,还含少量 SiO2 等
杂质)冶炼生铁的过程如图:
第 7 页 共 27 页
第 7页(共 27页)
回答下列问题:
(1)生铁属于 材料(填“合成”或“金属”)。“高炉气体”中的 (填化
学式)会导致酸雨。
(2)“煅烧”时:
①
生成 CO 的反应之一为 C+CO2 2CO,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
类型)。
②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利用 CO 炼铁的原理 。
③
CaCO3 和 SiO2 固体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 CO2 气体和 CaSiO3,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
(3)生活中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 Fe 与空气中 、 等发生化学反
应的过程。下列措施能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是 (填标号)。
A.涂油、喷漆
B.镀耐腐蚀的铬层
C.用盐水清洗
D.久置于酸性环境
五、计算题(本题只有 1 小题,10 分)
21.(10 分)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
实验:取四份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放入等质量的烧杯中,然后分别加入硫酸,充分反应
后用天平称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试验次序 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 第 4 次
所取样品的质
量
/g
50.0 50.0 50.0 50.0
加入稀硫酸的 20.0 40.0 60.0 80.0
第 8 页 共 27 页
第 8页(共 27页)
质量/g
生成气体的质
量/g
0.2 0.4 0.5 0.5
请回答下列问题并计算:
(1)经分析,在第 1 次实验结束后,反应物 完全反应完了。
(2)50.0g 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最多能生成气体 g
(3)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4)请在图中画出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的变化关系。
第 9 页 共 27 页
第 9页(共 27页)
2019-2020 学年广东省茂名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 分)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
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
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A.爆竹在燃放过程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A
错;
B.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
物理变化,故 B 正确;
C.落花化作春泥过程中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C 错;
D.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将石头开采出来,烈火焚烧若等闲说的是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二
氧化碳和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故 D 错。
故选:B。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
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
质形状的变化。
2.(3 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举措不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是( )
A.禁止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B.冬季禁止人员携带火种进入山林
C.大量砍伐森林代替燃煤作燃料
D.大力推广公共交通使用新能源汽车
【分析】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第 10 页 共 27 页
第 10页(共 27页)
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
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解答】解:A、禁止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能防止水体的污染,利于环境保护;
B、冬季禁止人员携带火种进入山林,能防止山林失火,利于环境保护;
C、大量砍伐森林代替燃煤作燃料,不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
D、大力推广公共交通使用新能源汽车,有利于节约能源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故选:C。
【点评】保护环境,就是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3.(3 分)下图属“用后必须洗手”标志(贴在微毒或有毒的试剂瓶上)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该图标是节约用水标志;
B.该图标是用后必须洗手标志,故正确;
C.该图标是禁止接水标志,故错误;
D.该图标是腐蚀品标志,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3 分)钪(Sc)是一种“工业的维生素”。图为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
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11 页 共 27 页
第 11页(共 27页)
A.钪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钪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1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 x=10
D.钪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
【分析】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中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
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金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金字旁;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单位不是 g。
【解答】解:A、钪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钪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44.96,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 x=8,这是因为第二层电子数最多是 8 个,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钪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5.(3 分)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三个钡离子:3Ba2+
B.两个氧原子:O2
C.四个硫酸根离子:4SO32﹣
D.五个一氧化碳分子:5Co
【分析】A、每个钡离子带 2 个单位正电荷;
B、氧元素元素符号可以表示 1 个氧原子;
C、每个硫酸根离子带 2 个单位负电荷;
D、一氧化碳的化学式可以表示 1 个一氧化碳分子。
【解答】借:A、三个钡离子可以表示为 3Ba2+,该选项书写正确;
B、2 个氧原子可以表示为 2O,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C、4 个硫酸根离子可以表示为 4SO42﹣,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D、五个一氧化碳分子可以表示为 5CO,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故选:A。
第 12 页 共 27 页
第 12页(共 27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化学
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
6.(3 分)从地沟油中提炼生物柴油是垃圾资源化的方法之一。生物柴油主要成分是硬脂酸
甲酯(C19H38O2),下列有关硬脂酸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9:38:2
B.相对分子质量为(12×19+1×38+16×2)
C.C、H、O 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12:1:16
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
【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C.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硬脂酸甲酯中 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1×38):(16
×2)≠19:38:2,故错误;
B.硬脂酸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9+1×38+16×2,故正确;
C.由化学式可知,硬脂酸甲酯中 C、H、O 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19:38:2,故错误;
D.由化学式可知,硬脂酸甲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和有关计算,难度稍大。
7.(3 分)卫星所用的燃料是液态偏二甲肼[C2H8N2],氧化剂是 N2O4,发生的反应可写作:
C2H8N2+2N2O4═3N2↑+2CO2↑+n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化学方程式中 n=3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
D.N2O4 是氧化物
【分析】A、根据反应前后各原子个数相等来考虑;
B、根据分解反应的特点考虑;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原子守恒考虑;
第 13 页 共 27 页
第 13页(共 27页)
D、根据氧化物的要素考虑.
【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原子个数相等,反应物中有 8 个氢原
子,生成物中要想有 8 个氢原子,n 必须为 4,故 A 错;
B、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种物质变成多种物质,本题中反应物是两种,所以不是分解反应,
故 B 错;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原子个数相等,故 C 错;
D、氧化物必须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N2O4 符合属于氧化物,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断的能力.要知道反应前后各原子
个数相等.
8.(3 分)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碳素墨水填写档案,是因为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冬季用煤取暖,为了防止一氧化碳中毒,需要经常开窗通风
C.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它们的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分析】A、通常情况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一氧化碳有毒;
C、根据单质碳的结构来分析;
D、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解答】解:A、用碳素墨水填写档案,是因为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该选项说法
正确;
B、冬季用煤取暖,为了防止一氧化碳中毒,需要经常开窗通风,及时排出一氧化碳,该
选项说法正确;
C、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它们的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该选项
说法正确;
D、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
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该选项说
法不正确。
第 14 页 共 27 页
第 14页(共 27页)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
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9.(3 分)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液态氧、干冰、空气
B.钢、氧化镁、铁锈
C.臭氧、二氧化硫、冰水混合物
D.石墨、氯酸钾、石油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
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
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
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解答】解:A、液态氧属于单质,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属于氧化物;空气属于混合
物,故选项正确;
B、钢属于混合物,氧化镁属于氧化物,铁锈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臭氧属于单质,二氧化硫、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它们都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
误;
D、石墨属于单质,氯酸钾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石油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
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
中。
10.(3 分)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安全 B.性质与用途
煤气泄漏一关闭气阀、严禁烟火
进入地窖﹣先做灯火实验
O2 可燃性﹣气焊切割金属
H2O2 分解放出 O2 实验室制 O2
C.化学中常见的“三” D.化学与环保
三种可加热仪器﹣试管、烧杯、燃烧匙 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提倡使用公共交通等
第 15 页 共 27 页
第 15页(共 27页)
三种构成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利用水力、核能发电
A.A B.B C.C D.D
【分析】A、依据实验室事故处理方法方法判断以及依据二氧化碳不能够给呼吸且能灭火
分析灯火实验;
B、依据氧气具有助燃性,过氧化氢分解放出氧气进行解答;
C、依据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构成物质的微粒分析判断;
D、从环境污染的角度分析即可。
【解答】解:A、煤气属于可燃性气体,泄漏应该关闭气阀、严禁烟火;进入地窖时为防
止地窖内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对人的损害,一般先做灯火实验,由于二氧化碳能灭火,所
以如果灯火熄灭,则不能进入地窖,故 A 正确;
B、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氧气可用于气焊切割金属,过氧化氢分解放出氧气,所以可用
实验室制 O2,故 BB 错误;
C、试管、烧杯、燃烧匙都是可加热仪器,三种构成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故 C
正确;
D、汽车尾气的污染是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所以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少开私家车,是
减少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有效途径;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化石燃料的使用有直接关系,用
利用水力、核能发电减小了化石燃料的燃烧,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故 D 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是一道多点知识考查题,与生活学习相关,强调了平时学习中的归纳总结,
对比和联想,只有这样才能更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11.(3 分)如图是 CO 与 CuO 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①
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
②
CO 被还原为 CO2
③
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④
既有效地防止了 CO 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
第 16 页 共 27 页
第 16页(共 27页)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分析】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①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玻
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②
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铜的氧,CO 被氧化为 CO2,故选项说法错误。
③
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
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④
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利用一氧化碳燃烧的热量给玻璃管加热,既有效地防止
了 CO 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置换反应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
的关键。
12.(3 分)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A. 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CO2 含量
B. 探究 MnO2 能否加快 H2O2 分解
第 17 页 共 27 页
第 17页(共 27页)
C. 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 探究 CO2 对铜生锈是否有影响
【分析】A、根据检验二氧化碳使用澄清的石灰水,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催化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D、要注意变量的控制,注意要除探究要素不同之外,其它条件都应该是相同的,进行分
析判断。
【解答】解:A、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分别滴入等量的石灰水,根据是否变浑浊,
可以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CO2 含量,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B、一支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一支试管中没有加入二氧化锰,根据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
燃,可以探究 MnO2 能否加快 H2O2 分解,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C、图中实验,烧杯中试管外的白磷不燃烧,试管中的白磷燃烧,可以验证燃烧需要氧气,
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D、两支试管中其它条件相同,第一支试管的铜能与二氧化碳和氧气接触,第二支试管中
只与氧气接触,根据是否锈蚀,可探究 CO2 对铜生锈是否有影响,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
到相应实验目的。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
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
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3.(3 分)把一定质量的 a、b、c、d 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
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第 18 页 共 27 页
第 18页(共 27页)
反应前的质量(g) 92.0 8.0 0 1.0
反应后的质量(g) 95.6 1.2 3.2 x
A.c 是反应的生成物 B.d 可能是催化剂
C.b 一定是化合物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
知反应后 a 质量增加了 3.6 克,是生成物;c 质量增加了 3.2 克,是生成物;b 质量减少
了 6.8g,是反应物,所以 d 的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反应物是 b,生成物是 ac,反
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从而可以解答。
【解答】解:A、c 质量增加了 3.2 克,是生成物,正确;
B、d 的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正确;
C、反应物是 b,生成物是 ac,
D、反应物是 b,生成物是 ac,属于分解反应,错误;
故选:D。
【点评】解此题需认真分析各物质的质量变化情况,依据质量守恒定律仔细推敲,即可
求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认真分析各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4.(3 分)下列方法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方法
A N2(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铜网
B Fe 粉(炭粉) 加入足量稀 H2SO4 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
C CaO(CaCO3) 高温煅烧
D FeCl2 溶液(CuCl2) 加入足量 Fe 粉,过滤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
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
加入的试剂
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②
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
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第 19 页 共 27 页
第 19页(共 27页)
B、Fe 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炭粉不与稀硫酸反应,反而会把原
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aCO3 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
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足量 Fe 粉能与 CuCl2 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
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B。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
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5.(3 分)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 CaCO3 中加入稀盐酸
B. 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C. 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D. 向一定量铁粉中滴加稀盐酸
【分析】根据图象结合化学反应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第 20 页 共 27 页
第 20页(共 27页)
【解答】解:A、向一定量 CaCO3 中加入稀盐酸,则碳酸钙会全部溶解,错误;
B、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应该是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2:1,不是质量比,错误;
C、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则镁元素的质量不变,正确;
D、向一定量铁粉中滴加稀盐酸,氢气的质量应该从 0 开始,错误;
故选:C。
【点评】掌握化学反应与图象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5 分)
16.(7 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活性炭净水原理是 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 。
(2)如果用硬水和肥皂洗衣服,会出现 浮渣 ,洗不干净衣服。
(3)如果用铁桶装农药“波尔多液”(硫酸铜溶液+石灰浆),铁桶受到腐蚀的化学反应
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置换反应 。
【分析】(1)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分析;
(2)根据硬水中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化合物分析回答。
(3)根据铁能与硫酸铜反应分析回答。
【解答】解:(1)在家庭使用的净水器里加入活性炭是利用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
来进行净水,
故填: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
(2)由于硬水中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化合物,如果用硬水和肥皂洗衣服,会出现浮渣,
洗不干净衣服。
故填:浮渣;
(3)由于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能与硫酸铜反应,如果用铁桶装农药“波尔多液”(硫
酸铜溶液+石灰浆),铁桶受到腐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该反应
属于置换反应。
故填: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
【点评】化学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化学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应加
强化学的学习。加强化学知识的学习,能利用来分析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是解答本题
的关键。
17.(8 分)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第 21 页 共 27 页
第 21页(共 27页)
(1)图
①
和
②
两种灭火方式的原理分别是:
①
隔离可燃物 ,
②
使温度降低到着
火点以下 。
(2)图
③
是往燃烧的油锅里加水,结果不但没有熄灭锅里的火,还造成图
④
的后果,
其原因是: 水的密度比油大下沉 , 水的沸点比油低导致暴沸,油滴飞溅出来在空
气中剧烈燃烧 ,使燃烧更猛烈;正确熄灭油锅里火焰的方法是 盖上锅盖 。
【分析】灭火的方法有:(1)与空气(或氧气)隔绝。(2)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撤走可燃物。
【解答】解:(1)关闭液化气的阀门的灭火原理是隔离可燃物,浇水的灭火原理是使温
度降低到了松节油的着火点以下。
(2)水的密度比油大下沉(1 分),水的沸点比油低导致暴沸,油滴飞溅出来在空气中剧
烈燃烧;正确熄灭油锅里火焰的方法是盖上锅盖(加大量青菜)。
故填:(1)
①
隔离可燃物;
②
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2)水的密度比油大下沉;水的沸点比油低导致暴沸,油滴飞溅出来在空气中剧烈燃烧;
盖上锅盖(加大量青菜)。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降低温度可以灭火的原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
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20 分)
18.(13 分)根据如图实验装置,请回答:
(1)仪器 a 的名称是 锥形瓶 。
(2)检查装置 A 气密性的方法是夹紧止水夹, 从长颈漏斗加入水,水没过长颈漏斗下
第 22 页 共 27 页
第 22页(共 27页)
端,停止加水,长颈漏斗漏斗内液面保持不变 ,则气密性良好。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 CO2,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A (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2HCl+CaCO3=CaCl2+H2O+CO2↑ 。
(4)实验室制取 O2 时,一同学用装置 F 和另一仪器(除导管外)收集并测量 O2 体积,
另一仪器名称为 量筒 ,在 F 中气体应从导管 c (填“b”或“c”)端通入。
(5)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
①
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B (填字母)。用装置 E 收集甲烷,利用了甲烷 不易溶于水 的
物理性质;用装置 C 而不用装置 D 收集甲烷,原因是 甲烷密度比空气小 。
②
设计实验证明 CH4 中含有氢元素:检验其纯度后, 点燃甲烷,在火焰上方罩一烧杯,
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证明甲烷含有氢元素 。
【分析】(1)考查实验室常用仪器名称;
(2)根据压强变化检验装置气密性;
(3)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
氧化碳,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4)考查实验室用于测量体积的仪器名称;根据氧气密度及溶解度回答此题;
(5)
①
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甲烷溶解度与密度回答此题;
②
根据燃烧后产物和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元素组成。
【解答】解:(1)a 为固液发生容器锥形瓶;
故答案为:锥形瓶。
(2)关闭止水夹后,内部形成密闭空间,此时通过长颈漏斗加入水,长颈漏斗末端没入
液面以下后,内部气体体积被压缩,压强增大,停止加水,此时会在长颈漏斗内形成稳
定液面,说明气密性良好,未造成压强变化,若液面下降,说明装置漏气,内部气体被
挤压出装置,造成压强减小,气密性不好;
故答案为:从长颈漏斗加入水,水没过长颈漏斗下端,停止加水,长颈漏斗漏斗内液面
保持不变。
(3)稀盐酸与大理石为固液混合物且不需要加热,所以选择 A 为发生装置;大理石主要
组分为碳酸钙,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
配平及气体符号;
故答案为:A;2HCl+CaCO3=CaCl2+H2O+CO2↑。
第 23 页 共 27 页
第 23页(共 27页)
(4)测量氧气体积,通过测量排出水的体积进行等效计算,而测量液体体积常用仪器为
量筒;氧气密度比水小,且不易溶于水,因此从短口 c 进气,长口 b 排出水;
故答案为:量筒;c。
(5)
①
反应物为固体混合物,反应条件需要加热,所以选择 B 为发生装置;E 排水法收
集甲烷,说明甲烷不易溶于水;而采用 C 收集甲烷,是通过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甲
烷密度比空气小;
故答案为:B;不易溶于水;甲烷密度比空气小。
②
验证含有氢元素,可以验证燃烧产物含有氢元素,甲烷检验纯度后,点燃燃烧,收集
到产物水,水是含有氢氧元素的,而反应物有氧气,含有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因此可以推出反应物还有氢元素,所以甲烷含有氢元素;
故答案为:点燃甲烷,在火焰上方罩一烧杯,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证明甲烷含
有氢元素。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19.(7 分)下表是某同学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报告,请你在空白处填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
(1)将锌片、铜片分别投入
到盛有稀 H2SO4 的试管中。
锌片上有气泡产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ZnSO4+H2↑
(2)将铜片投入到盛有
AgNO3 溶液的试管中。
在铜片的表面覆盖了一层银
白色物质,溶液呈 蓝 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AgNO3=Cu(NO3)
2+2Ag
结论:Zn、Cu、Ag 三种金属由强到弱的活动顺序为 Zn>Cu>Ag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可以置换出酸中的氢,排在前面的金属
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锌排在氢之前,铜排在氢之后银之
前,所以锌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铜不能,铜可以置换出硝酸银溶液中的银。
【解答】解:(1)锌排在氢之前,铜排在氢之后,所以锌片表面有气泡产生,铜片上没
有明显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H2SO4+H2↑;
(2)铜排在银之前,所以铜能置换出硝酸银溶液中的银,反应现象为:铜表面覆盖一层
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
第 24 页 共 27 页
第 24页(共 27页)
有上述分析可知锌、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Cu>Ag
故答案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
(1) 锌片上有气泡产生(1 分) Zn+H2SO4=ZnSO4+H2↑(1 分)
(2) 蓝色(1 分) Cu+2AgNO3=Cu(NO3)2+2Ag(1 分)
结论 Zn>Cu>Ag(1 分)
【点评】本题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要求我们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实验的现象,
并能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综合分析。
四、综合能力题(本题只有 1 小题,10 分)
20.(10 分)生铁用途十分广泛。工业上利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 Fe2O3,还含少量 SiO2 等
杂质)冶炼生铁的过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生铁属于 金属 材料(填“合成”或“金属”)。“高炉气体”中的 SO2 (填化
学式)会导致酸雨。
(2)“煅烧”时:
①
生成 CO 的反应之一为 C+CO2 2CO,该反应属于 化合 反应(填基本反应
类型)。
②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利用 CO 炼铁的原理 3CO+Fe2O3 2Fe+3CO2 。
③
CaCO3 和 SiO2 固体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 CO2 气体和 CaSiO3,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CaCO3+SiO2 CaSiO3+CO2↑ 。
(3)生活中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 Fe 与空气中 水 、 氧气 等发生化学反
应的过程。下列措施能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是 AB (填标号)。
A.涂油、喷漆
B.镀耐腐蚀的铬层
第 25 页 共 27 页
第 25页(共 27页)
C.用盐水清洗
D.久置于酸性环境
【分析】(1)根据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及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去分析。
(2)根据反应的特点、炼铁的原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分析;
(3)根据铁生锈的原理分析防锈的方法。
【解答】解:(1)生铁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二氧化硫气体,会造成酸雨。
(2)
①
C+CO2 2CO,反应中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②
CO 炼铁的原理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
2Fe+3CO2;
③
CaCO3 和 SiO2 固体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 CO2 气体和 CaSiO3,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CaCO3+SiO2 CaSiO3+CO2↑;
(3)铁的锈蚀实质是 Fe 与空气中水、氧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防止铁制品锈蚀就
是将铁制品与水、氧气隔离,可用涂油、喷漆、镀耐腐蚀的铬层等方法防锈;用盐水清
洗、久置于酸性环境会加速铁的锈蚀。
故答案为:(1)金属;SO2;
(2)
①
化合;
②
3CO+Fe2O3 2Fe+3CO2;
③
CaCO3+SiO2 CaSiO3+CO2↑;
(3)水、氧气;A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材料分类、空气污染问题、铁的冶炼、铁的生锈条件和防锈措
施等。能够引起酸雨的是 SO2 和氮的氧化物;铁生锈需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所以防
锈措施包括隔绝水或氧气、保持干燥等方法。
五、计算题(本题只有 1 小题,10 分)
21.(10 分)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
实验:取四份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放入等质量的烧杯中,然后分别加入硫酸,充分反应
后用天平称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试验次序 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 第 4 次
第 26 页 共 27 页
第 26页(共 27页)
所取样品的质
量
/g
50.0 50.0 50.0 50.0
加入稀硫酸的
质量/g
20.0 40.0 60.0 80.0
生成气体的质
量/g
0.2 0.4 0.5 0.5
请回答下列问题并计算:
(1)经分析,在第 1 次实验结束后,反应物 稀硫酸 完全反应完了。
(2)50.0g 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最多能生成气体 0.5 g
(3)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4)请在图中画出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的变化关系。
【分析】本题是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本题属于表格型计算题。此类题目形式多样,
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遇到差值求气体;二是减少的质量正好是参加
反应的固体质量。本题属于第二种类型,分析题意可知:第一、二次硫酸完全反应,第
三、四次硫酸有剩余,锌全部反应。只要认真分析表格的数据,上下联系,问题就会迎
刃而解。
【解答】解:(1)有题目给出的信息可知:第一、二次所取样品的质量相等的情况下,
酸的质量增加生成氢气的质量也增加,说明在第一次中酸完全反应,样品中金属锌有剩
余;故答案为:稀硫酸
第 27 页 共 27 页
第 27页(共 27页)
(2)有题目给出的信息可知 20g 稀硫酸完全反应能生成 0.2g 氢气,所以若 60g 稀硫酸完
全反应可生成 0.6g 氢气,而第三次中 50.0g 样品与 60g 稀硫酸充分反应只生成了 0.5g 氢
气,说明样品完全反应酸有剩余,故 50.0g 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最多能生成氢气 0.5g;
故答案为:0.5
(3)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必须找一个样品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进行计算;故
可根据第三次或第四次氢气的质量进行计算;
设 50g 样品中锌的质量为 x
Zn+H2SO4═ZnSO4+H2↑
65 2
x 0.5g
x=16.25g
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100%=32.5%
答: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32.5%
(4)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的变化关系图为:
【点评】本考点是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属于表格型计算题。近几年的中考计算题,
题型多样,主要有表格题、图象题、标签题、图象和表格相联系的综合题以及与文字叙
述题等,从不同的方面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同学们要认真把
握。
声明:试 题解析著作权 属菁优网所有 ,未经书面同 意,不得复制 发布
相关文档
- 湖北省随州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解2021-11-0612页
- 2019年台湾省中考化学试卷2021-11-0611页
- 2017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2021-11-066页
- 【2020年中考化学,含答案,word版,可再2021-11-069页
- 2019-2020学年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2021-11-0619页
- 浙江省宁波市2012年中考化学试卷(含2021-11-069页
- 2020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化学试卷【2021-11-068页
- 2020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化学试卷【2021-11-065页
- 2020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2021-11-064页
- 2020年甘肃省陇南市中考化学试卷【2021-11-0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