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00 KB
  • 2021-11-06 发布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课《林中小溪》同步练习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2课《林中小溪》同步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拼音找出来。‎ 潺潺(chán) 吝啬(sè) 飞溅(jiàn) 涟漪(qī)‎ 答案:qī 解析:分析:漪应是yī不能写成qī,注意声母的区别。‎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形近字要注意部首的区别,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2.和例句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太阳所反映的水上涟漪的影子,像轻烟似的总在树上和青草上晃动着。‎ A.水惹动着新结的黄色花蕾,花蕾反又在水面漾起波纹。‎ B.有些草早已从水下结出来了,现在立在溪流中频频点头。‎ C.这儿水中蹿出了第一朵小黄花,还有像蜂房似的一片青蛙卵,已经相当成熟了,从一颗颗透明体里可以看到黑黑的蝌蚪。‎ D.它们都变成了我的,就像是我亲手种的一样。‎ 答案:C 解析:分析:A、B、D 都是拟人,只有C是比喻。‎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关键在于要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拟人是把物赋予人的动作形态,使其人格化。‎ ‎3.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①chán chán 流水 ②水上lián yī 。‎ ‎③枯叶sù sù ④黑黑的kē dǒu 。‎ 答案:潺潺|涟漪|簌簌|蝌蚪 解析:分析:潺潺的部首不要写错,涟漪不能写成连奇。‎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字形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形近字要注意部首的区别,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4.选词填空。‎ ‎ 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 ‎①这边一片哗哗声,那小湖上却悄悄地泛着(波纹、涟漪、波浪),密集的小白杨树被冲歪在水下。‎ ‎②我在树根之间坐了下去,紧靠在树干上,举目望那(温暖、温和、和煦)的太阳,于是,我的梦魂萦绕的时刻翩然而至。‎ 答案:涟漪|和煦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准确用词,根据事物的特点选择准确的答案。结合诗句与作者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词语。‎ 点评:阅读全段,了解语境,根据空处前后语言表达的意思选填最贴切的词语。根据人物的性格和事迹,就要考虑与其后内容搭配问题,填空后要读一读,看句子是否通顺,从词义、情感色彩、适用范围来判断词语是否表达准确。‎ ‎5.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 吝啬 涟漪     干hé     和xù   ‎ 答案:lìn|sè|yī 涸|煦 解析:分析:“啬”不要写成qiáng;“漪” 不要写成qí;,“涸”不要写成固。‎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6.解释下列词语。‎ a.涟漪 。‎ b.乏味 。 ‎ 答案:细小的波纹。|没有趣味;缺少情趣。‎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要根据词在文章当中的语境含义来解释。‎ 点评:将词语拆分,根据词中不同的文字辨析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根据语境判断。‎ ‎7.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障碍: 。‎ 毫不在乎: 。‎ 答案:挡住道路,使不能顺利通过;阻碍。|毫不在乎:一点儿也不在意。‎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要根据词在文章当中的语境含义来解释。‎ 点评:将词语拆分,根据词中不同的文字辨析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根据语境判断。‎ ‎8.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 ‎ ‎4月2日,我国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在青岛港起航,开始执行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任务。这次环球大洋科考的总体目标是对相关的大洋中脊开展综合科学考察,对海底热液硫化物资源、生物资源和相关环境开展调查,为人类探索和认识大洋,为人类和平利用大洋资源作出中国应有的贡献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起航。‎ 解析:分析:考查新闻内容的概括。概括时抓住导语,就是新闻开头的一句话,按照谁怎样结果如何概括。‎ 点评:新闻内容的概括,要按照方法来写,谁怎样结果如何。‎ ‎9.解释词语。‎ 干涸: 。‎ 纹丝不动: 。‎ 答案:河道、池塘等)没水了。|一点儿也不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要根据词在文章当中的语境含义来解释。‎ 点评:将词语拆分,根据词中不同的文字辨析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根据语境判断。‎ ‎10.下面一段话中标序号的句子均有语病或错别字,请在原文上改正。‎ 目前,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正在日益萎缩。(1)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2)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强烈增加。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这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 。 ‎ 答案:删掉“大约”与“左右。|改为“急剧增加”或“大量增加”。‎ 解析:分析:“大约”与“左右”重复,删掉其中一个。|“强烈增加”搭配不当,改为“急剧增加”或“大量增加”。‎ 点评: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11.这条小溪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假如请你送它几句赠言,你会对它说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 。 ‎ 答案:应该是赞扬、鼓励的话语。 ‎ 解析:分析:答案不唯一,只要能对小溪提出表扬,鼓励性的话语即可,语言要通顺。‎ 点评: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合理表述即可。‎ ‎12.仿写句子。‎ ‎ 例句:有障碍,才有生活:要是没有的话,水便会毫无生气地立刻流入大洋了,就像不明不白的生命离开毫无生气的机体一样。‎ 仿写:有 ,才有 :要是没有的话, ,就像 。‎ 答案:有坎坷,才有人生;要是没有的话,风便会一马平川地呼啸着卷起狂沙,就像支离破碎的躯干堆砌起毫无活力的行尸一样。‎ 解析:分析:仿写之前,要先弄清楚例句的特点。例句是两重并列复句,前一句是条件句,后一句是假设句,这个假设句的后半部分又是以主谓谓语句。‎ 点评:仿写要看句的句式特点。比如修辞,字数等,内容与上下文你衔接起来。‎ ‎13.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 如果遇上大的障碍,水就嘟嘟哝哝地仿佛表示不满,这嘟哝声和从障碍上飞溅过去的声音,老远就可听见。然而这不是示弱,不是诉怒,也不是绝望,这些人类的感情,水是毫无所知的。每一条小溪都深信自己会到达自由的水域,即使遇上像厄尔布鲁士峰一样的山,也不会将它劈开,早晚会到达……‎ ‎ 。 ‎ 答案:溪流不管遇到怎样的障碍,都会冲破阻力到达自由的水域。‎ 解析:分析:概括主要内容要抓住谁怎么样结果如何来概括。‎ 点评:解答此题要知道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14.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且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事实上,水是一个整体,河流只是水的一个成长阶段, ① , ② 一瞬间才算完成它的生命过程。水的成长方式从一开始便呈现出智慧的思考, ③ 。‎ A.①就像人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 ②河流只有长到海洋那么强壮时才算成熟 ③‎ 即如何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 B.①只有长到海洋那么强壮时才算成熟 ②就像人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 ③即如何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 C.①就像人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 ②河流只有长到海洋那么强壮时才算成熟③即如何由强大的整体包容弱小的个体 D.①只有长到海洋那么强壮时才算成熟 ②就像人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 ③即如何由强大的整体包容弱小的个体。‎ 答案:A 解析:分析:句子排序要梳理清句子间的关系,本题按照先整体后分来写的。‎ 点评:句子排序要知道写作的顺序,由远及近,由总到分等来考虑。‎ ‎15.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一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①太阳所反应的水上涟漪的影子,像轻烟似的总在树上和青草上晃动着。‎ ‎②水流在克制的嘟哝声中稳稳地流躺着,它们兴奋得不能不互相呼唤 错别字: 。 ‎ 改正: 。 ‎ 答案:应|映|躺|淌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汉字都是音同形不同,选择汉字时要结合语境,如“淌”和“尚”的区别,“映”与“应”字音相同。‎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同音字字形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的字形容易混淆,要结合语境加以辨析,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16.《林中小溪》的作者是 , (国籍)作家。本文选自《 》。‎ 答案:普里什文|苏联|《林中水滴》‎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作者谢光大的相关常识,他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散文作品,所以有必要要求学生识记他的相关知识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17.选词填空。‎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 惬意   颤动      吝sè     分道扬biāo   。‎ 答案:qiè|chàn|啬|镳 解析:分析:qiè不能写成jiā,颤是多音字,有两个拼音,zhàn,chàn ,在这个语境中读chàn,与“啬”不能写成“墙”字,要注意结合语境来分析。‎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字形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形近字要注意部首的区别,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18.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①太阳所反应的水上涟漪的影子,像轻烟似的总在树上和青草上恍动着。‎ ‎②于是,我的梦魂迎绕的时刻翩然而至,停了下来,原来大地上最后一名的我,最先进入了百花争燕的世界。‎ 错别字: 。‎ 改正: 。‎ 答案:应|映|恍|晃|迎|萦|燕|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汉字都是音同形不同,选择汉字时要结合语境,如“映”不要写成“应”,与“艳”同音的字有“雁”部首不同,拼音也不同。‎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同音字字形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的字形容易混淆,要结合语境加以辨析,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19.联系上下文,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上一句符合语境的话。‎ ‎ 一天,沙漠与海洋谈判。“我干得连一条小溪也没有,而你却汪洋一片。”沙漠建议,“我们不如来个交换吧。”“好啊。”大海欣然同意,“欢迎你来填补我,但是我已经有沙滩了,所以我只要土,不要沙。”“我也欢迎你来滋润我:”沙漠说,“____________________。”谈判宣告失败:一望无际的大漠在炽热的阳光下默默地忍受着干渴。南北极冰川由于全球温度的日趋升高而融化了。海水水平面逐日上升,眼看就要淹没海岸。大海哽咽着。‎ 答案:.可盐太咸了,听以我只要水,不要盐。‎ 解析:分析:要搞清前半句与后半句的关系,并要注意语言的组织,句子要与上下文衔接,意思要一致。‎ 点评:注意要按照前句的意思来续写,注意续写意思要与上下文衔接,句子要连贯。‎ ‎20.“你顺着小溪会突然来到一个宁静的地方。你会听见,一只灰雀的低鸣和一只苍头燕雀惹动枯叶的簌簌声,竟会响遍整个树林。”这是以动写静的手法,从下列句子中选出有用相同手法的一项( )。‎ A.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B.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蝉》‎ C.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   D.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沁园春 雪》 ‎ 答案:D 解析:分析:以银蛇飞舞状连绵之群山,以蜡象奔驰拟起伏之高原,不只形象跃然纸上,而且赋予群山高原以昂扬奋进的斗争精神。‎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写作手法的能力。以动写静是一种写作手法,它通过描写动的景物来体现环境的“静”。‎ ‎21.阅读理解、分析。‎ ‎(一)‎ ‎ 小溪从密林里流到空地上,水面在艳阳朗照下开阔了起来。这儿水中蹿出了第一朵小黄花,还有像蜂房似的一片青蛙卵,已经相当成熟了,从一颗颗透明体里可以看到黑黑的蝌蚪。也在这儿的水上,有许多几乎同跳蚤那样小的浅蓝色的苍蝇,贴着水面飞一会就落在水中;它们不知从哪儿飞出来,落在这儿的水中,它们的短促的生命,就好像这样一飞一落。有一只水生小甲虫,像铜一样亮闪闪,在平静的水上打转。一只姬蜂往四面八方乱窜,水面却纹丝不动。一只黑星黄粉蝶,又大又鲜艳,在平静的水上翩翩飞舞。这水湾周围的小水洼里长满了花草,早春搀搏曲枝条也已开花,茸茸的像黄毛小鸡。‎ ‎ 小溪怎么样了呢?一半溪水另觅路径流向一边,另一半溪水流向另一边。也许是在为自己的“早晚”这一信念乏连行的搏斗中,溪水分道扬镳了:一部分水说,这一条路会早一点儿到达目的地,而另一部分水认为另一边是近路,于是它们分开来了,绕了一个大弯子,彼此之间形成了一个大孤岛。然后又重新兴奋地汇合到一起,终于明白:对水来说没有不同的道路,所有道路早晚都一定会把它带到大洋。‎ ‎(1)选文第一段把密林里空地上的小生命写得灵动可爱目的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是以观赏的角度来写这些小动物的,是为了表明溪水和周围的美景构成了美的境地,也为了表现自己融入自然的愉快心情。‎ 解析:林中的小溪具有一种顽强不屈的精神,有了小动物的陪衬,更赋予森林以生命的活力。‎ 点评:理解词语要结合语境来理解。理解句子把句子放在文段之中全面的理解。‎ ‎(2)结合课文中多次出现的“早晚”二字,请分析选段中。早晚”二字的深刻含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表达了小溪执著奋进的精神和所有道路早晚都一定会把它带到大洋的坚定信念。‎ 解析:解答此题注意词语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字面指或早或迟,深层意思结合主旨,小溪的坚定信念,所有道路早晚都一定会把它带到大洋。‎ 点评:解答此题要知道词语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深层意思结合主旨。‎ ‎(3)选文第二段写道:“对水来说没有不同的道路,所有道路早晚都一定会把它带到大洋。”这句话很有哲理。有一些成语、俗语也揭示了这一哲理.请写出几个来。‎ ‎ 。 ‎ 答案:殊途同归|条条大道通罗马 解析:从“早晚”这个词可以看出小溪执著奋进的精神和所有道路早晚都一定会把它带到大洋的坚定信念。根据这个意思写出哲理句即可。‎ 点评:此类题首先要知道题干句子的包含的哲理,然后根据这个哲理写出句子。‎ ‎22.‎ ‎(二) 小 溪 杨 沫 我是一条流淌在崎岖山间的小溪。我满身洒着细碎的光亮,怀着对大自然奇妙的幻想,流啊,顺着山绕过石,不停地流。我有时被乱石阻塞,有时被泥沙搅混,但我浑浑噩噩,不知宇宙的真谛为何,不知生命价值何在。我绕过碎石,抖抖泥沙,又淙淙地向前流去。还不时仰望夜空,欢乐地听起夜莺的歌唱。一次,猛地撞在重迭的巨石上,我似乎被击碎了。呻吟着看着自己----我已经变成一畦小水洼,瑟缩在巨石缝隙中。喘息一会,感到不自在,我想跳出去,却跳不出。怎么办?我悲伤地哭了。突然大石缝隙中闪过几缕阳光,随着阳光响起亲切的声音:“小溪,生活的真理你知道么?挣扎----奋斗----拼搏----超越。”我听着,却不知这声音含意。我无力挣扎,昏昏睡去。醒来了,不知怎么,我又成了小溪。原来是我身边的水多了,自然地从石缝中窜了出来。我又是我了!‎ 多么美丽的春天啊,我流淌在山间小路上,路边盛开着艳丽的鲜花,峻岩上嫣红的桃花,轻盈的绿柳,笑靥迎人。我挨着她们轻轻地流过。她们对我说:“小溪,你就这样快活轻松地流下去吧,这就是你的幸福,你的归宿。”我点点头,得意地顺流而下。一天,突然天昏地暗,山崩地裂般一声巨响,我猛地不能动弹了。我看不见天,看不见地,看不见红桃绿柳。我虚飘飘不知自己是否存在。我死了,却又渐渐苏醒。我瑟缩在一层硬壳里动弹不得。溪水被阻隔,我渐渐枯竭、干涸……咱等待死亡么?我虚弱地问自己。突然岸缝间闪烁着几束阳光。“啊,太阳!”我大喊着,“我真喜欢你,你是万物之母,你是光明的源泉,如今你又出现了,我要奔向你,请你救救我吧!……”忽而阳光不见了,我听见发自宇宙、也好像发自我自身深处的声音:“挣扎、奋斗、拼搏、超越,你才能找回自我!”我沉默了,我想着那欢乐的玫瑰色的日子,但那只是短暂的昙花一现。永恒的、永恒的真理是什么?我叹息、我思索、我寻觅……‎ 阳光又出现了,而且愈来愈灿烂,我似乎有所领悟,于是我开始挣扎,开始奋斗。几经拼搏,几经寻觅,我身上的溪水渐渐多了,渐渐活而有力了。猛一挣扎,我竟从埋藏我的地下跳了出来。经此挫折,我反而比过去粗犷了,宽阔了。我跳跃在岩石树隙间,有意地寻觅起同伴----原来道道山梁间都有那么多或比我大,或比我小的溪流。它们都和我一样不停地向前奔泻。大自然使我们越靠越近,越聚越宽。终于我们汇聚成河、汇聚成大江,最后我和我的同伴们一齐涌向无边的大海。‎ 在大海里我才发现我是一条美丽的小溪,因为我已把我的涓涓细流,无条件地奉献给了大海。‎ ‎ (选自《杨沫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小溪是“欢乐”的,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怀揣对大自然奇妙的幻想,仰望夜空听夜莺的歌唱,在流淌中观赏两岸艳丽的花朵。‎ 解析:注意“欢乐”的意思是高兴、快乐。根据这点筛选相关的语句,筛选后再加以概括。‎ 点评:解答此题注意围绕“欢乐”去筛选相关的语句,筛选后再加以概括。‎ ‎(2)这篇散文写小溪遭遇了两次挫折,说说她是怎样战胜第二次挫折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阳光的鼓舞,生活真理的支撑,自身的拼搏寻觅。‎ 解析:解答此题先要知道小溪遇到的第二次挫折是什么。突然天昏地暗,山崩地裂般一声巨响,我猛地不能动弹了,小溪开始挣扎,开始奋斗。几经拼搏,几经寻觅溪水渐渐多了,渐渐活而有力了。‎ 点评:此类题首先要知道题干中第二次挫折是什么,然后在文中找相关的句子,加以概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