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0 KB
- 2021-11-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备战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赏析-说明篇(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情绪污染”也是病
所谓“情绪污染”,是指一个人的坏心情影响了几个人的好心情。其实,家庭中的“情绪污染”尤其值得注意。其明显特征,一是“患病的多”:因孩子生气,因家务生气,因性格不合生气,因在外面不顺心生气,回家拿老婆孩子生气等等。总之,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可以生气。有人研究认为,家庭气氛如果长期压抑、沉闷,很容易使人神经系统紊乱,免疫能力下降,患病机率升高。正所谓“情绪致病”。“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凡患情感失调的人,发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倍。因而发出了‘生气等于自杀’的警告。”
防止“情绪污染”,主要还是加强品格和心情修养。人心情愉悦,就能分泌更多的内啡肽,使人精神快乐,健康长寿。反之,则会减少这种物质的分泌,使人抑郁寡欢,加速老化。某刊曾登载如下相处金言:“为小事争吵是愚蠢,为大事争吵是无能。做你该干的事,不做无谓的精神消耗。”
其次,要善于克制与忍让。不少大腕、政治家都不断警示自己要“制怒”,要“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作为普通百姓,更应该“有话好好说”,有事商量着办,切不可动辄争吵、斗气、自家相残。
再次,要审视自己,多加交流。人无完人,谁都有毛病。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夫妻之间,多交流,多沟通,及时了解对方的意见、看法和心理需求。寻找共同点,扩大共同点,共同构建欢愉和谐的家庭气氛。
此外,还有扩大宽容,多点幽默。所谓宽容,即互谅互让。幽默不仅体现宽容,而且富有趣味和启示,能调节情绪,宽松气氛,使人步入和谐,感受更为从容乐观的思想境界。有所悟之人曾造出如下箴言:“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性情乐观的人,记住.自己所能干的就是给身边的人带来轻松和愉快。”
(1)“情绪污染”的危害较多,除了文中列举的“患病的多”外,你还能列举一个吗?
(2)既然情绪污染的危害大,那么我们应当如何防治情绪污染?
(3)写出划线句的说明方法。
(4)“防止‘情绪污染’,主要还是加强品格和心情修养。”这个句子中“主要”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
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海洋垃圾能否变废为宝
在人们的观念中,海洋有着世界上最博大的“胸怀”,对人类丢给它的那点物品完全可以“笑纳”,于是海洋被当成了天然的大垃圾场。时间证明人类会因为这个错误的观念和行为而付出巨大的代价。随着海洋垃圾的与日俱增,海洋生态景观受到破坏,对航行安全、海上作业、海上搜救也造成了极大的干扰。
垃圾岛成“新大陆”
海洋垃圾是一个复杂的文化和跨部门问题,它对全球海洋、沿海环境和人类活动都具有重大影响。据美国科学组织统计,每年约有640万吨的垃圾进入海洋,平均每天约800万件垃圾入海,其中15%的垃圾停留在海滩上,15%的垃圾漂浮在水面上,超过70%的垃圾直接沉降进入海底。据估计,每平方千米的海域内,海洋垃圾的密度约为1.3万到1.8万个。
在大西洋也发现巨型漂浮垃圾带,其规模比太平洋垃圾岛稍小。这一垃圾带距离北美海岸有数百英里,由数万块塑料构成。尽管目前科学家还未能准确测出它的宽度,但这一巨大的垃圾带覆盖的区域一直从北纬22度到北纬38度,几乎同古巴至美国弗吉尼亚州之间的距离相当。
危害人类健康
有统计表明,世界每平方海里海水中有多达4万片的塑料垃圾。这些废弃塑料、渔网会缠住船只的螺旋桨,引起事故和停驶。塑料垃圾还会缠住海洋生物,使它们不能脱身,被饿死、窒息死亡或被其他动物吃掉。海洋垃圾是杀害海洋生物的元凶,例如海龟常常误食塑料袋,导致肠胃堵塞而无法进食,被活活的饿死;科学家曾解剖一只搁浅的小须鲸,在其胃中居然发现800千克的塑料袋。
人类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海洋垃圾的威胁。有研究指出,塑料分解后的颗粒可以吸附海水中的有毒化学物质,这些毒素可以沿着食物链进入人类体内。一些垃圾会溶出有毒物质,直接威胁水体和沉积物环境质量,例如,纽扣电池进入海洋后,溶出的锰、汞、锌、铬等重金属将会污染水体,鱼类或贝类可能积累重金属并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如果长期积蓄将会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功能,甚至可以致癌。另外,由于一些微生物等物种“喜欢”附着在垃圾上,随洋流漂泊,可能会来到一个以前没有这种生物的地区,干扰这一地区的海洋生态系统。
可焚烧发电、制造燃油
对将海洋垃圾变废为宝,科学家已开始了一些研究。一种办法是将海洋垃圾打捞后焚烧发电。由于几乎所有塑料都由不可再生的石油制成,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所以可以用于燃烧。其焚烧后的灰烬,则可以用于填海造地或建造岛屿。不过,焚烧海洋垃圾首先要解决搁置脱水的问题,而且由于塑料焚烧可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会危及环境和生态,因此需要先解决控制有害气体排放的问题。
另一种办法是用海洋垃圾制造燃油。由于海洋垃圾80%以上是塑料,可以用废塑料制造燃油、生产防水抗冻胶、制备多功能树脂胶等。目前,用废塑料制造燃油技术在一些国家已获得突破。
如果这些技术成熟和投产,将可以大量地消化海洋垃圾,而且可能会让一些国家争抢这些海上无主的垃圾资源。
(作者:蔡文清)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的?
(2)下面句子中的加横线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这一巨大的垃圾带覆盖的区域一直从北纬22度到北纬38度,几乎同古巴至美国弗吉尼亚州之间的距离相当。
(3)文中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绿茶的魅力
①茶是中国的国粹,是一种优质的保健饮料。茶叶中富含茶单宁、茶多酚等多种成分,对健身、驻颜都有明显的功效。尤其是绿茶,据研究报告显示,长期饮用绿茶,不但能解渴、清热利尿及解暑降温,而且具有防癌、保健、美容等功效。
②绿茶具有非常好的抗癌效果。日本人的吸烟量几乎为美国人的2倍,但其肺癌的发病率却仅为美国人的1/3,进一步研究发现,这可能与他们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绿茶饮料和相关食品有关。上海医学专家在市区和郊县对癌症患者和健康人进行了对比研究,证实常饮绿茶者患胃癌的几率降低约40%,患肝癌的几率降低约30%。每天只要喝4杯绿茶,还可以预防皮肤癌。一般来说,亚洲人对绿茶的饮用量远高于西方人,这也可能是亚洲人发生皮肤癌的几率远低于西方人的原因之一。绿茶中含有EGCG等抗氧化物,研究人员认为它可能是防癌的主要成分。过去还发现绿茶能够造成癌细胞周围新生血管的萎缩,所以具有抗癌的效果,许多专家都认为将绿茶当成日常保健品相当不错。
③“茶能明目”几乎尽人皆知。这是因为茶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及多种微量元素。据测定,在所有种类的茶叶中,绿茶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每100克绿茶中就含有280毫克维生素C,是红茶的5-6倍。每天喝3-5杯绿茶,即可获得足够的维生素C。此外,茶中含氟量较高,可起到预防龋齿、护齿、坚齿的作用。
④绿茶还能让女人更美丽。因为它不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而且其含有的类黄酮能增强维生素C的抗氧化功效。这种类黄酮也是珍贵营养品——蜂胶的主要成分,所以它对保持皮肤美白、活力可以说有珍品级的效果。绿茶粉也可以做成面膜,甚至还能沾一点,和一般牙膏混合后刷牙。它不但对牙齿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还可使口气持久清新。外敷绿茶包也能起到减缓黑眼圈的作用。只需将饮用后的绿茶包放在冰箱里冰镇一会儿,拿出来敷在眼睛上20分钟,黑眼圈即可得到一定的缓解。
⑤随着国际上对绿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绿茶似乎已经成了很多人养生保健的不二选择。
(本文系根据《联合早报》等资料编写,题目为编者所加)
(1)请根据本文的具体介绍,说说绿茶具有哪些魅力?
(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所以它对保持皮肤美白、活力可以说有珍品级的效果。(“它”具体指什么?)
②日本人的吸烟量几乎为美国人的2倍(“几乎”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3)请写出划线句子采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并选择其中一种,说明其作用。
(4)阅读下面介绍水城富硒茶(绿茶的一种)的两则材料,说出哪一则材料可以说明水城富硒茶也具有“绿茶的魅力”,为什么?
材料一:水城是低纬度高海拔地区,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给茶树提供了有利的生长环境。
材料二:经权威部门化验,水城所产茶叶的有机硒含量,在最利于人体健康的含量范围内。水城富硒茶因采收早、品质好,富含有机硒,人长期饮用富硒茶,可起到提神醒脑、抗氧化、延缓衰老的作用。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游司马祠
郭军平
行走在韩城,庙宇楼阁,行宫故居,历史古迹迹众多,苍松古柏也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气息,耐人寻味,而我总以为它的厚重,源于司马迁。但凡来韩城的人,是绝不会错过游司马祠的。
从韩城芝川镇向东,沿着一条宽阔明亮的柏油大道向前走,越过两边民居,眼界豁然一亮,放眼南望,一座高山巍峨耸立,上面翠柏茂松、郁郁葱葱,若隐若伏的祠宇躺在翠柏的环抱之中。
走过芝秀古桥,一座高大的砖木牌坊映现眼前,遒劲有力的“汉太史司马祠”几个大字熠熠生辉,踩着青石铺砌的进山之路,踏上十几个台阶,便是正门,门匾一行隶书“汉太史司马迁祠墓”,字体格调清雅,气息高华。进入大门,青石铺砌的小径,迤逦蛇行,直通山顶。道旁青松挺拔,耸入苍穹,松间的山雀清脆的鸣叫给山上带来一片静谧。
登上小坡,眼前顿然开阔,一座宏大的祠堂横亘眼前,走近细瞧,上有“汉草书司马迁格言警句展室”的门匾,房檐周围红漆驳落,参差不齐,显示出风雨沧桑,进入宽敞的展厅内,一座座散发着笔墨清香的石碑赫然入目。环视碑石,兀然林立,,但见书体或雄浑奔放,气吞万里,或风行雨散,润色生花,或大鹏抟风,长鲸喷浪;或悬崖坠石,惊电遗光 , 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行迹,留下了那一份对史圣的留恋和敬仰。回想细构“网罗天下放佚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太史公,哪里会想到身后的荣耀和高贵。苍苍莽莽的梁山啊!滔滔不息的黄河啊!孕育了这样一位惊世奇才!
走过“高山仰止”的砖木牌坊,极目仰望,巍峨庄严的司马祠卓然屹立于韩奕坡上,松柏环抱,一片苍翠,踩上凹凸不平的石道,沿着千百年来仰慕者攀登的足迹,经“朝神道”踏上攀登祠墓的石级,石级共九十九级,犹如一条长龙,蜿蜒伸入山顶。拾级而上;但觉山势峭拔,眼界开阔,回望身后,但见黄河远去,川源如画。这超越了人世万物,独居一山的巍峨祠堂啊!伫立在时间的年轮里,默默地向人们倾诉着什么?
饱经风雨剥蚀的“河山之阳”巍然耸立,过此,再上九个台阶,便是被韩城人民誉为“太史高坟”的司马祠。走进祠堂,但见“祠宇堂堂,坊榜将将”,院中古柏参天,花木竞秀,松间鸟鸣啾啾,一片幽静。“史圣千秋”四个大字赫然入目,两旁楹联“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史记照尘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殿中司马迁坐像,长须飘拂,双目炯炯,刚毅凛然,显示出不凡的抱负和胸怀,殿中碑石林立,多是后人对他的缅怀和评价,其中尤以郭沫若的诗评最最佳。诗云:“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铖,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这首诗高度评价了司马迁一生的功绩,看到这,我不禁想起了鲁迅对《史记》的高度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墓由青砖镶砌,上嵌有八卦砖雕,据传为元世祖忽必烈敕命建造。墓顶有一株千年古柏,苍劲盘桓。如巨掌撑天,柏上鸣雀跳跃,叫声凄凉,似在叹惋那一段凄美的历史,墓旁也是古柏环绕,浓荫蔽空,,在千年古柏的近旁,卓然玉立着、一株青翠的柏树,与这株千年古柏相映成趣。随后,我有幸看到了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撰写的《梦碑》一文。其文如下:永徽二年九月,余刺同州,夜静坐于西厅。若有若无,犹梦犹醒,见一女子高髫盛妆,泣渭余曰:“妾汉太史司马迁之侍妾也,赵之平原人,姓随名清娱。年十七事迁,因
迁周游名山,携妾至此。会迁有事去京,妾缟居于同,后迁故,妾亦忧伤寻故,葬于长乐亭之西。天帝悯妾未尽天年,遂司此土。代异时移,谁为我知?血食何所?君亦将主其地不揣人神之隔,乞一言铭墓,以垂不朽。余感悟铭之。铭曰:“嗟尔淑女,不世之姿。事彼君子,弗终厥志。百千亿年,血食于斯。”可惜,如此珍贵的碑拓却没有流传,这段凄美的《梦碑》故事却把人们的神思带到了那悠远的时空,让人们为那位矢志不渝的女子洒一掬同情之泪,更为史公那牺牲许多的悲剧人生而叹惋怜惜。我不由得把那株奇异的柏树与《梦碑》故事联系起来,莫非是随清娱精诚所至,感而有灵吧?鉴于此,故随行赋诗一首以示纪念:
苍苍梁山,郁郁翠柏。
史公之祠,高兮传兮。
悠悠居水,凄凄嘤鸣。
清娱之志,感而有灵。
我们一行下山,已是夕阳西下,眺望身后,已是一片苍翠和辉煌。
(1)根据作者的游踪,请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主要景点的名称。
正门→________ →“高山仰止→“河山之阳” →________ →________
(2)文中描写墓顶的千年古柏有什么作用?
(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这两句诗的理解。
(4)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请赏析它的语言表达效果。
(5)有人说;厚重”一词是本文本文眼,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5.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节选)
①我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60吨重、14.7米高的碑心石上,有毛主席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闪闪发光。这八个字是碑的主题。在碑身背面,一行行镏金字整齐地排列着,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碑文是: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②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英雄们品质高尚、纯洁,表示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碑顶是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是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庑殿顶。整个纪念碑的造型使人们感到既有民族风格,又有鲜明的新时代精神。
③10块汉白玉的大浮雕,镶嵌在大碑座的四周。这些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起共长40.68米。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年到1000年之久。每幅浮雕里有20个左右英雄人物,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他们的面貌、性格、表情和姿态都不相同。
(1)文中运用了许多数字说明,对于用这些数字说明的目的,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说明材料的珍贵,来之不易。
B. 为了说明所用材料的大小,修建的困难。
C. 为了突出工程的艰巨,花费的巨大。
D. 为了说明党和国家对建碑的重视,表现了对先烈的深切怀念。
(2)对第①段说明顺序的分析,选正确的一项是( )
A. 采用空间顺序,即先四周,后中间;先台阶,后碑身;先正面,后背面。
B. 采用空间顺序,即先四周,后中间;先台阶,后碑身;先背面,后正面。
C. 采用逻辑顺序,即先四周,后中间;先台阶,后碑身。由主到次,条理清晰。
D. 采用时间顺序,先看四周,后看中间;先上台阶,后看碑身;先看背面,后看正面。
(3)碑身上的雕饰均有象征意义。请指出装饰花纹“松柏”的象征意义( )
A. 象征先烈的品质纯洁。 B. 象征先烈的光辉永照人间。
C. 象征先烈的精神永存。 D. 象征先烈的精神永远指导我们前进。
(4)画线句“10块汉白玉的大浮雕,镶嵌在大碑座的四周。这些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起共长40.68米。”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什么?
(5)理解句子中划线词的作用:“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年到1000年之久”。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1)第①段中划线的词“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2)
第⑥段中划线部分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
(3)本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的?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
①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
②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审美主张。如儒家倡“约之以礼”,墨家倡“节用”,法家倡“自然”,反对修饰。
③魏晋时期是政治经济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的时期。最有名的竹林七贤,主张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以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表现在装束上则是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晋记》载:“谢鲲与王澄之徒摹竹林诸人,散首披发。”这种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摆脱了汉代儒教的礼法束缚,直接展示人格个性之美。
④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释放,那么,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大胆追求。其服饰色彩之华丽,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唐代出现追随时尚的潮流,其石榴裙流行时间最长,《燕京五月歌》中“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条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儿女染红裙。”安乐公主的百鸟裙为中国织绣史上的名作,官家女子竞相效仿,致使山林奇禽异兽扫地无遗,充分显示了当时时尚的感召力之大。服饰风格是与现实分不开的,唐朝前期经济繁荣,手工艺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博采众长,首都长安堪称中国古代的“巴黎”。
⑤到了唐代后期,服饰审美中那种真率奔放的阳刚之气不得不让位于细腻含蓄的阴柔之韵,此种审美倾向的转变,是与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
⑥宋朝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服饰以纯朴淡雅为美。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饰华丽异常。这是因为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意识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此外,明代中期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达的手工业和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其服饰从质料到色彩到图案都追求艳丽,形成了奢华的风气。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西洋文化逐渐向东渗透,留学生脱长袍马褂,变西装革履,也与当时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有密切联系。
⑦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饰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蔽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唐贞观年间曾两次下诏颁布服饰颜色和佩带的规定。在清朝,官服对于黄色亦有禁例。如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而下属各王等官职不经赏赐是绝不能用黄色的。
⑧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服装从最早的遮羞蔽体功能,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从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到后来标榜个性的象征物,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而审美意识贯穿其中。今天,我们只有紧抓时尚脉搏,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了解现代人之审美情结,才能设计出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 (本文有删改)
(1)文章以________ 为顺序,介绍了________ 。
(2)各个朝代的服饰有各自的审美意识追求。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填空。
魏晋时期:个性解放
唐朝前期:________
宋朝:________
明朝:________
(3)第③段中引用《晋记》相关内容,意在说明什么?
(4)第④段中着重介绍安乐公主的百鸟裙,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5)简要分析第⑦段画线句中划线字“绝”的表达效果。
8.阅读谢宛霏的《薯片的生意经》一文,完成问题。
①关于薯片,你可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吃下第一片后,就会一口气把它们全吃光。不要奇怪,实际上为了让消费者吃下更多的薯片,从研发、制造到营销,食品公司可是花了“狠心思”。
②对于吃薯片停不下来的原因,德国纽伦堡大学的一项脑成像研究给出了答案——研究者将这种现象称为“享乐性贪食”:不为饥饿,而是为了获得愉悦感而进行过度摄食。
③之所以愉悦,是因为食用薯片后,大脑奖赏系统的关键结构伏隔核被强烈激活,并发出一种奖赏信号,诱导享乐性进食发生。另一方面,原本能够根据食物摄入量调节进食欲望的中枢饱腹感回路变得不再敏感,导致摄入的热量超过实际的能量需求。于是,当你吃下第一片后,就会一口气把所有薯片吃光。
④食品业有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不知道该怎么做时,请加糖。再没有比糖更让人上瘾的配料了。实验老鼠有两个选择:含糖饲料、含可卡因饲料。94%的老鼠选择了糖,而不是可卡因,即便是那些可卡因成瘾的老鼠,也很快投向了糖的怀抱。
⑤糖还有帮手——脂肪和盐,盐负责刺激你的味蕾,脂肪让人感到满足和愉悦。它们会刺激你的大脑,生成内啡肽——一种快乐荷尔蒙,让人倍感愉悦。
⑥食品公司会建立庞大的科研团队,帮助公司创造一个个最能激发消费者进食欲望的食物配方。乐事薯片的生产商菲多利公司在达拉斯有一个强大的研发中心,500名化学家、心理学家和技术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每年要花费3000万美元开发完善产品的口感、香味和松脆度,他们还有一个4万美元的咀嚼器,用来测试薯片的最佳崩裂点。
⑦消费者对薯片有诸多担心:让人发胖、对身体不好、油脂量高、吃不完难保存、对孩子有害。市场心理学的先驱欧内斯特•迪希特曾经为薯片生产商菲多利公司撰写了一份报告,应对消费者对薯片又爱又怕的心理。他的建议是用烘焙代替油炸,听上去更健康,但是真的如此吗?烘焙薯片确实非油炸,但是并非没有用到油!我们看一下配料表就会清楚地看到“氢化植物油和精炼植物油”。而其中的氢化植物油就含有通常所说的对人体心脑血管有不利影响的反式脂肪酸,过多食用反式脂肪酸将增加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几率。
⑧十多年来,食品行业耗费了大量的金钱和人力生产出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食物,然后,又花大把的金钱和精力把它们推销出去。其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影响已经无法挽回。
(选自《读者》有删改)
(1)文章以我们吃薯片所产生的切身体会开头,有何作用?
(2)请根据②③两段内容简要分析“吃薯片停不下来”的原因。
(3)按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①文章第⑦段末尾“过多”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②有同学这样分析第⑥段的说明方法:此段只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目的是为了具体说明乐事薯片的生产商菲多利公司在达拉斯的研发中心规模很大。你认为他的理解正确吗?为什么?
9.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之谜》
①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如蚊子,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一滴雨的重量可达到蚊子体重的50倍之多,人们所谓的毛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但是,在这“甲壳虫汽车雨”中,蚊子却能够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
②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对雨中飞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
③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算出蚊子被雨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他们发现,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推测的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
④原来,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它的趋势落下。如果雨滴击中蚊子的翅膀或腿部,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动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
⑤研究者还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〇,这时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10000倍的力,足以致命。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抗”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1/50至1/300,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这是蚊子能够承受的。
⑥虽说蚊子柔弱如风中柳絮会被雨滴砸得摇晃不定,但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与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蚊子瞬间加速下降,从而化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这就像是“以柔克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小小的蚊子还是个太极高手呢!
⑦蚊子在雨中安然无恙的另一个秘密,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这种防水的细毛使得蚊子与打在它身上的雨滴保持分隔状态,从而使蚊子能够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
⑧胡立德教授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实上,这项研究不只是跟蚊子有关。在应对自然之道上,动物往往有着比人类更丰富的经验,它们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拥有了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研究动物应对大自然的特殊本领,可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新的设计思想,解决机械技术上的诸多难题——比如,如何更好地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盈地飞翔。
(1)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2)写出第⑤段画线句中使用的两种说明方法,分别简析其说明效果。
(3)根据文章内容,下面的推断哪一项不正确( )
A. 雨中飞翔的蚊子被雨滴击中时要确保安然无恙,就需要保持一定的飞行高度。
B. 在防水性细毛的保护下,雨中的蚊子不管处在什么境地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
C. 当蚊子被雨滴击中并与之“融为一体”时,其实蚊子与雨滴仍然保持分隔状态。
D. 与蚊子同类的昆虫,身体越轻或许就越能够承受雨滴击中它时产生的冲击力。
(4)句中划线词语“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他们发现,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推测的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
答案解析部分
一、现代文阅读
1.【答案】(1)人际危机,亲友,同事等相处不和谐,易产生矛盾。
(2)①加强品格和心情修养。 ②善于克制与忍让。 ③要审视自己,多加交流。④扩大宽容,多点幽默。
(3)下定义 引用
(4)不可以去掉。其作用是强调这种方法重要,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次要的方法。若去掉了,就会使人误以为只有这一种方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考点】分析说明对象特征,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
(1)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情绪污染即可。 产后忧郁、办公室情绪污染、人际危机等
(2)注意文中的关联词。从“防止“情绪污染”,主要还是加强品格和心情修养”得出“①加强品格和心情修养”;从“其次,要善于克制与忍让”得出“②善于克制和忍让”;从“再次,要审视自己,多加交流”得出“③审视自己,多加交流”;从“此外,还有扩大宽容,多点幽默”得出“④扩大宽容,多点幽默”。
(3)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③作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④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⑤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⑥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本题比较简单,没有询问说明方法的作用。
(4)在说明文中,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事物的先决条件。表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说明文语言准确,并非一定得用确数,也可以用约数,如“大约”“左右”“可能”“估计”等。这些词同样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答案】(1)海洋垃圾。逻辑顺序。
(2)不能,几乎表示限制,说明垃圾带覆盖的区域同古巴至美国弗吉尼亚州之间的距离差不多,删去后,就变成了一模一样,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海洋垃圾的数量之多。
【考点】把握说明对象,分析文章语言特点,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说明顺序的相关知识。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人们认知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认知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分析能力。答题方法:正面阐释—反面说明—综合阐述,即先从正面说明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再说删去后的影响,最后加上“这体现了说明的准确性”这句话作为总结。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可以套用下面的格式去作答:运用**的说明方法,**地说明的****。注意此格式包含三个要点:说明方法+说明方法自身的作用(下定义——科学准确、作比较——突出、打比方——生动形象、分类别——条理清晰、列数字——准确具体、举例子——具体)+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
【点评】(1)分析说明顺序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答案】(1)绿茶具有①防癌;②保健;③美容的魅力。(或①绿茶具有非常好的抗癌效果;②茶能明目,还能起到预防龋齿、护齿、坚齿的作用;③绿茶还能让女人更美丽。)
(2)绿茶中的类黄酮;②“几乎”是“差一点,近乎”的意思,准确说明了“日本人的吸烟量将近是美国人的2倍”,符合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3)列数字,作比较。列数字:用具体的数字准确说明了在所有各类的茶叶中,绿茶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作比较:把绿茶和红茶中难生素C的含量加以比较,飿强调了绿茶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
(4)材料二可以说明“绿茶的魅力”,因为它说明了富硒茶富含有机硒,具有保健、抗衰老功能。
【考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2)①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②考查辨析“几乎”在文中的表达效果,从而说明此词的作用即说明了什么问题,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个角度来概括其特点,要使用评价语“准确说明”。(3)此题是“说明方法”类题,解答时要注意题目中的“哪些”一词,表明说明方法不只一个,要对所有说明方法了然于胸,才能迅速解答此题。另外,表述各说明方法作用的答题答题格式,也要了然于胸。(4)此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知识的迁移应用,并且考查了课文内容的理解,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明确材料介绍的内容,然后依据材料内容,判断是不是对说明文内容起一定的作用,进而解答即可。
【点评】(1)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2)①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②考查辨析“几乎”在文中的表达效果。(3)此题是“说明方法”类题(4)此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知识的迁移应用。
4.【答案】(1)展室;司马祠;司马迁墓
(2)渲染了司马庄严、静谧,肃穆的氛围象征着司马迁迁刚毅凛然、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司马迁的敬仰之情。
(3)司马迁的丰功伟绩可以和孔子子相提并论,千秋万代·名垂青史。这两句诗是对司马迁的高度评价与赞美,他刚正不阿·忍辱含羞,发愤著书-他的《史记》逋古今之变,文史兼美,流传千古!
(4)用词形象新颖,化抽象为具体,极富表现力。运用了排比、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增强了文章的气势-生动表现了书体形态多变,风格各异的特点。
(5)『示例一]我认为。厚重,是文眼,是因为文章主要写了司马迁的人品和作品对人们的深厚影响,同时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笔墨又丰厚了这里的文化积淀。
[示例二]我认为“厚重”不是文眼,因为这篇游记重在写游览过程,表现作者对司马迁的敬仰赞美之情,而不是韩城的“厚重”。
【考点】分析说明对象特征,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分析文章语言特点,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1)要注意语言标志,从文章的前面向后依次找出来。
(2)首先要明确方向,这是墓顶的自然环境描写,这样其作用就可想而知了。环增色描写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感情,在文中也象征了一种千年不朽的精神品质。
(3)要明确句中的关键词“尼父、太史公”,就可以明白这是对“太史公”赞誉的话,再结合文章内容就不难写出答案了。
(4)此题为修辞的考查,要注意回答要完整、具体,平时要积累修辞表达效果的回答模式。
(5)此题是一道开放题,鼓励考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理解,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所以做答中要大胆写出自己的见解,不要畏首畏尾,这样才能避免无谓的失分。
5.【答案】(1)D
(2)A
(3)C
(4)列数字。形象说明了大浮雕高大雄伟。
(5)“至少”说明最低限度,有可能不止800~1000年,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考点】把握说明顺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根据标志性语言判断说明方法类型,结合上下文及该段的说明中心,分析其说明作用即可。选文的数字说明了纪念碑的高大雄伟,为了说明党和国家对建碑的重视,表现了对先烈的深切怀念。故选:D
(2)本题是对说明顺序的考查。选文采用空间顺序,即先四周,后中间;先台阶,后碑身;先正面,后背面。故选:A
(3)本题是对选文内容的理解。“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可知C正确。故选:C.
(4)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根据标志性语言判断说明方法类型,结合上下文及该段的说明中心,分析其说明作用即可。即:列数字。形象说明了大浮雕高大雄伟。
(5)本题考查说明语言,理解划线词语的含义,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以及去掉之后的意思变化,最后点明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即:“至少”说明最低限度,有可能不止800~1000年,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答案:(1)D(2)A(3)C(4)列数字。形象说明了大浮雕高大雄伟。(5)“至少”说明最低限度,有可能不止800~1000年,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点评】本文实际采用了空间顺序。在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四周的汉白玉栏杆,碑身的正面和反面,碑身两侧的装饰,以及大浮雕的人物。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①举例子:举了XX的例子,具体真实地说明了事物的XX的特点。②分类别:对事物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地加以说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点。③作比较:把XX和XX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XX特点,给人以鲜明的印象。④打比方:把XX比作XX,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XX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⑤下定义:科学准确地揭示了事物的XX本质特征。⑥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点。
6.【答案】(1)不能去掉。因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除了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外,还有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等,所以使用了“之一”一词,就使表达更严密、更准确。
(2)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的重要性
(3)一是海洋中有丰富的藻类,二是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三是海洋中有众多的鱼虾,四是相对于近海资源而言,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潜力巨大、尚未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
【考点】说明文语言分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1)本题要从说明文语文的准确性方面来考虑。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一般都是指修饰限定性词语在说明表达上的作用。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文中具体的内容,从有无“之一”此词语语意的变化来分析其表达作用,要使用评价语“准确说明”。
(2)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把握能力。阅读时要理清写作思路,抓准脉络,得出答案。
故答案为:(1)不能去掉。因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除了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外,还有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等,所以使用了“之一”一词,就使表达更严密、更准确。
(2)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的重要性
(3)一是海洋中有丰富的藻类,二是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三是海洋中有众多的鱼虾,四是相对于近海资源而言,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潜力巨大、尚未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
【点评】(1)这类题一般答题思路是:这个词的本意是……,应用在这句话中是为了说明……,删掉后原句会变成……,与事实不符(意思太过绝对)。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以及作用是说明文常考的题型。解答此类题型,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 本题抓住“例如”“比”这些关键词即可分析出使用的说明方法。
(3)解答此种题型,要先确定答题区域,然后仔细揣摩相关的词句,抓住关键词句来作答。回答本题,抓住第三至六段即可概括出答案。
7.【答案】(1)时间;中国古代服饰的审美意识演变(或: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演变过程)
(2)色彩华丽开放(对美的大胆追求、追求时尚);淳朴淡雅;服饰华丽异常(服饰的质料、色彩、图案都追求艳丽)
(3)说明竹林七贤服饰审美对后人的影响之深。(注:“摹”反映了后人对竹林七贤服饰风格的摹仿)突出魏晋时期服饰审美追求自然,个性解放。(或追求人格个性之美)
(4)运用举例子说明方法,具体说明唐代人追求时尚,追求服饰色彩华丽的审美意识。
(5)“绝”表“绝对”,语气坚决、不容置疑。突出强调了清朝等级森严,黄色服饰只有皇室成员才能穿戴。
【考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说明顺序的相关知识。学生很容易区分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难度不大,注意标志性的词语,结合进行判断即可,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文章以时间为顺序。标志性词语有:春秋战国时期,魏晋时期,唐代后期,宋朝,明朝。
(2)本文考查从文章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可以通过阅读全文,了解文本内容,明确本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依次说明本文说明对象特征即可。色彩华丽开放(对美的大胆追求、追求时尚);淳朴淡雅;服饰华丽异常(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
(3)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辨析说明方法首先要全面掌握说明方法的分类及各种说明方法的语言标志,再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引用《晋记》相关内容,说明竹林七贤服饰审美对后人的影响之深,突出魏晋时期服饰审美追求自然,个性解放。
(4)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辨析说明方法首先要全面掌握说明方法的分类及各种说明方法的语言标志,再结合语境具体分析。着重介绍安乐公主的百鸟裙,运用举例子说明方法,说明唐代人追求时尚,追求服饰色彩华丽的审美意识。
(5)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及其特点。整体讲,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严密而又不乏生动。作答时,先要陈述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再否定其去掉或换用的不准确性。学会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具体的分析与说明。“绝”表“绝对”,不容置疑.语气坚决,突出强调清朝等级森严,黄色服饰只有皇室成员才能穿戴。
【点评】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主要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等词语。回答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题目一般包括三个方面:观点+论证+结论。其中论证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先正面解析某个词语的本义及在句中的含义,再从反面说明如果去掉就成了什么情况,与事实不符,要充分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8.【答案】(1)引出文章说明对象(内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这是一种享乐性贪食”现象,是为了获得愉悦感而进行的过度摄食。原因是食用薯片后,大脑中的伏隔核被激活,发出奖赏信号,诱导享乐性进食发生;调节进食欲望的中枢饱腹感回路不再敏感,导致摄入的热量超过实际需求。
(3)①不能删去,“过多”指超出正常食用量,大量(超量)食用反式脂肪酸会增加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几率,如果删去,与事实不符,“过多”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②不正确,第⑥段还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食品公司会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建立庞大的科研团队,帮助公司创造一个个最能激发消费者进食欲望的食物配方。
【考点】文章开头及其作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开头讲故事或引名言作用的理解。开头段落的作用一般是引出说明对象。表述格式一般为:引出文章的说明对象+吸引读者,增强文章趣味性。
(2)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仔细阅读文段,结合②③两段内容来分析,第②段说明“吃薯片停不下来”的为了获得愉悦感而进行的过度摄食,第③段分析获得愉悦感的具体原因。
(3)此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与生动性的理解。解答此题时,要结合题干的要求,在文中找出能够充分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生动形象的例子,加以分析即可。最好先解释这个词语的意思,再说出该词运用好的原因,然后答出所体现的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点评】(1)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9.【答案】(1)作者将人和蚊子在雨中漫步的“惬意”和“危险”作比较,提出蚊子“在雨中为什么能够毫发无损”的问题,激发读者好奇心和阅读兴趣;引起下文对问题的具体说明。
(2)列数据:运用“1/50至1/300”等数据,从数量上具体准确地说明雨滴击中“空中飞舞”的蚊子时施加给它的力量之小。打比方:把雨滴比作羽毛,形象地说明了蚊子受到的冲击力之小,便于读者展开想象,感知理解。
(3)B
(4)“之一”表示其中一部分,说明蚊子没有被雨滴砸死的原因并不只是体重极轻,还有其他原因,去掉后不符合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考点】分析说明对象特征,说明文语言分析,文章开头及其作用,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1)说明文开头摆现象说故事,都是为了要引出要说明的对象或问题。同时也是为了激发读者的兴趣。本题从这两个方面答即可。(2)考查常见的说明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1/50至1/300”为列数据,从数量上具体准确地说明雨滴击中“空中飞舞”的蚊子时施加给它的力量之小。把雨滴比作羽毛属于打比方,把雨滴比作羽毛,形象地说明了蚊子受到的冲击力之小,便于读者展开想象,感知理解。(3)B.“在防水性细毛的保护下,雨中的蚊子不管处在什么境地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 推断不正确。原文说蚊子“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而不是“不管处在什么境地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4)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之一”表示其中一部分,说明蚊子没有被雨滴砸死的原因并不只是体重极轻,还有其他原因,去掉后不符合实际情况。
【点评】说明文选材大多数是前沿科技、生态视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文明传承等,注重内容的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时代性。说明文的对象几乎是必考点,也是易得分点,在复习时注意准确把握和准确概括。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文语言也是必考点,主要考点在修饰限制成分上,如对时间、空间、程度、范围、数量、频率等方面的准确界定上。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也是考试重点,习惯的考查方式是:运用了某种说明方法,将说明对象的某种特征说明的如何如何。
相关文档
- 上海中考二模 金山数学(含答案)2021-11-069页
-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中考历2021-11-0620页
- 2019年云南省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2021-11-0620页
- 2012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2021-11-0611页
- 2019年辽宁省辽阳市中考数学试卷2021-11-0634页
- 中考历史总复习(九下知识点)2021-11-0624页
- 2020中考数学三轮复习——数与形规2021-11-068页
- 2018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物理试题(原2021-11-067页
- 2020年抚顺市部分学校中考物理二模2021-11-0632页
-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练习:最简二次根式2021-11-06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