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7.50 KB
  • 2021-11-06 发布

人教版化学九下《饱和溶液》同步练习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后达标训练/训练·提升作业 【基础达标】 1.下列哪种方法不可能用于分离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 ) A.过滤 B.蒸发 C.蒸馏 D.结晶 2.要使一杯氯化铵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加水 B.不断搅拌 C.升高温度 D.加入氯化铵晶体 3.25 ℃时向一定量不饱和 KNO3 溶液中逐渐加入 KNO3 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 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4.下面是四位同学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是指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再溶解物质的溶液 B.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是指该温度下该物质浓度最大的溶液 C.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 KNO3 溶液中加入 KNO3 晶体,溶液质量变大 D.在一定温度下,饱和的 NaCl 溶液中不能再溶解 KNO3 晶体 5.20 ℃时,将一瓶 KNO3 饱和溶液分成等质量的两份,向一份溶液中加入该物质的晶体得到 甲溶液,将另一份溶液加热至 60 ℃得到乙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份溶液都仍是饱和溶液 B.甲溶液是饱和溶液,乙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乙溶液的质量减少 D.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加 6.周末,感到有点饿的甲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 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图所示)。下列操作或现 象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A.泡糖水时进行了充分搅拌 B.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 C.凉的糖水底部有剩余的白糖 D.喝糖水时感到很甜 7.20 ℃时,在一只烧杯中加入 100 mL 水,放入 1 gCa(OH)2 固体搅拌,静置,有白色沉淀 沉降到烧杯底部,对于上层澄清液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无色溶液 B.是稀溶液 C.是饱和溶液 D.是浓溶液 8.A、B、C、D 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剂,在相同的温度下,向 4 个烧杯中 加入 20 g、15 g、10 g、5 g 的某溶质,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回答下列各题。(填序号) (1)_____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____________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_____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在一定温度下,在 A、B 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 中固体刚好溶解,A 中固体是否也 全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图所示,一物体悬挂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在恒温条件下向溶液内分别加入下列 物质(悬挂物不参与反应),说明示数变化情况(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如果加入氯化钠晶体,示数____________; (2)如果加入蒸馏水,示数____________; (3)如果加入氯化钾晶体,示数____________。 10.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 80 ℃、溶质为 M 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 同温度时析出固体 M 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溶液的温度/℃ 75 65 50 35 20 析出固体 M 的质量/g 0 0 2.0 4.5 8.4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65 ℃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__________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2)将 40 ℃时接近饱和的 M 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有 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升温 ②降温 ③加溶质 M ④加水 ⑤加另一种固体 N ⑥恒温蒸发水 ⑦与 40 ℃时 M 的饱和溶液混合 【知能提升】 1.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 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晶体 C.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 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3.有 t ℃时浓度相同的两份硝酸钾溶液甲和乙,甲溶液为 80 g,乙溶液为 60 g,将它们恒 温蒸发 20 g 水后,甲刚好饱和,则关于乙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仍是不饱和溶液 B.也刚好是饱和溶液 C.有晶体析出剩余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D.是饱和溶液,并有晶体析出 4.一定温度下,有一杯食盐水,杯底尚有少量食盐固体不能溶解。现将新鲜的萝卜块放入其 中,放置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食盐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萝卜块质量一定减少 C.杯中的食盐固体一定全部溶解 D.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5.苯甲酸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它是一种片状晶体,不同温度下在 100 g 水中溶解的质量如表: 温度/℃ 25 50 95 溶解的质量/g 0.17 0.95 6.8 某同学为提纯某一苯甲酸样品(其中含有泥沙等难溶于水的杂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样品约 2 g 放入烧杯中,加入 25 ℃、100 g 的蒸馏水充分搅拌,发现样品几乎没有溶 解,原因是______________,所得溶液为苯甲酸的______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 (2)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待样品充分溶解后趁热过滤,趁热过滤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所得滤液缓慢冷却至室温就可使苯甲酸以晶体形式析出。其原因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研究物质溶解性的实验中,小明将 5 克硝酸钾加入 10 克水中,充分振荡后静置,现象 如图甲所示。 (1)小明认为图甲试管中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该试管进行加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溶液,小明认为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请对小明 的判断作出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晓龙通过实验对该溶液是否饱和作出了正确判断,他的做法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创新】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将一杯 70 ℃时的溶液不断冷却,测定在不同温度时析出晶体的质量,最 后绘制了如下关系图。 (1)该溶液的溶质的质量随温度的升高如何变化? (2)70 ℃时,该溶液是饱和溶液吗?为什么? (3)该溶液在大约多少摄氏度时成为了饱和溶液? 答案解析 【基础达标】 1.【解析】选 A。过滤是除去液体中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溶质溶解在溶剂中,无法用过滤的 方法除去。 2.【解析】选 D。向氯化铵不饱和溶液中加入水,溶液仍不饱和;搅拌不会改变溶液的性质; 由于加热会使氯化铵不饱和溶液中溶解更多的溶质,因此溶液仍不饱和;加入氯化铵晶体至 不能再溶解为止,此时溶液成为饱和溶液。 3.【解析】选 C。由于是向不饱和 KNO3 溶液中加入 KNO3 固体,故不选 A;随着不断加入 KNO3 固体,溶质的质量不断增加,当 达到饱和之后,溶质质量不变,正确的图像是 C。 4.【解析】选 B。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 液。温度不变,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就是该温度下该物质浓度最大的溶液;在已经饱和的 KNO3 溶液中加入 KNO3 晶体,加入的晶体不能继续溶解,溶液质量不改变;在一定温度下,NaCl 饱和溶液对于 NaCl 而言已成为饱和溶液,但对其他物质而言为不饱和溶液,可继续溶解其 他物质。 5.【解析】选 B。KNO3 饱和溶液中加入 KNO3 时不会继续溶解,溶液仍饱和,溶液质量不变; KNO3 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6.【解析】选 C。甲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的溶液没说是 否有不溶物,所以不一定饱和;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可能刚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 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说明此时有不溶物,属于饱和溶液; 喝糖水时感到很甜与浓度有关,与是否饱和无关。 7.【解析】选 D。Ca(OH)2 溶液是无色溶液;由于 100 mL 水中加入少量的 Ca(OH)2 还不能完 全溶解,说明该溶液中只溶有少量的溶质,属于稀溶液,因为溶液中有不溶的 Ca(OH)2 存在, 说明该溶液已达到饱和。 8.【解析】(1)分析图示可以看出,A、B 烧杯中溶质没有完全溶解,说明溶液已达到饱和, C 烧杯中没有固体剩余,溶液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D 烧杯中溶解的溶质的量比 C 烧杯 中溶解的溶质的量少。因此,不管 C 烧杯中的溶液是否达到饱和,D 中所盛溶液一定是不饱 和溶液。 (2)A 烧杯中所加的溶质的量比 B 烧杯中多 5 g,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 中固体恰好溶解时, A 中固体应有剩余。 答案:(1)A、B C D (2)不全溶 9.【解析】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时,氯化钠不会溶解,溶液的密度不变,物体 受到的浮力不变,示数不变;如果加入蒸馏水,则溶液密度变小,物体受到的浮力变小,示 数变大;如果加入氯化钾晶体,氯化钾会继续溶解,则溶液密度变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变大, 示数变小。 答案:(1)不变 (2)变大 (3)变小 10.【解析】不饱和溶液改变温度时析出晶体的过程是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析出晶体, 而 65 ℃析出晶体为零,65 ℃~50 ℃之间析出晶体多少却是未知的,所以无法判断 65 ℃ 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40 ℃时接近饱和的 M 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除了加溶质、恒温 蒸发水外,再就是降温,与 40 ℃时 M 的饱和溶液混合时,仍然为不饱和溶液。 答案:(1)无法判断 (2)②③⑥ 【知能提升】 1.【解析】选 D。海水是食盐的不饱和溶液,引入蒸发池后,由于风吹日晒,使海水中的水 不断蒸发,从而变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当水继续蒸发时,其中的食盐便以晶体形式析出。 2. 【解析】选 D。四个实验中的水的质量都是 100 g。由 D 项中实验可知,20 ℃时,100 g 水中最多只溶解 36 g 食盐,即有 4 g 未溶解的食盐,因此所得溶液饱和;而前三个实验中 加入食盐的质量均小于 36 g,即所得溶液均不饱和。 3.【解析】选 D。由题意可知 80 g 硝酸钾溶液中含有 20 g 多余的水,则 60 g 硝酸钾溶液 中含有多余水的质量小于 20 g,故恒温蒸发 20 g 水的过程中会逐渐达到饱和,继续蒸发时 便析出了晶体。 4.【解析】选 C。本题重点考查有关饱和溶液的相关知识。由题中信息知,原食盐水的底部 有少量食盐固体,故原食盐水一定为饱和溶液,A 正确;萝卜块放入食盐水中,萝卜块会失 水变软,萝卜块的质量一定减少,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B、D 正确;溶液的水量虽然增加, 能继续溶解食盐,但不一定能使杯底的食盐全部溶解,故 C 错。 5.【解析】由于苯甲酸在 25 ℃、100 g 的蒸馏水中仅能溶解 0.17 g,故发现样品几乎没有 溶解,由于有没溶解的苯甲酸,故溶液属于饱和溶液;趁热过滤是为了防止温度下降后苯甲 酸析出,从而被过滤出来;滤液缓慢冷却至室温时,由于苯甲酸在水中溶解的质量减小,故 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 答案:(1)常温下,苯甲酸在水中溶解的质量很小 饱和 (2)减少过滤时苯甲酸的损失 (3)苯甲酸在水中溶解的质量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6.【解析】通过观察法可知,试管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硝酸钾固体,该温度下,硝酸钾溶液一 定是饱和溶液。当溶液底部没有硝酸钾固体剩余时,也不能说该溶液就一定是硝酸钾的不饱 和溶液,因为此时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恰好为饱和溶液,所以小明的判断是错 误的。若要作出正确判断,可通过实验法,即向该溶液加入少量硝酸钾,搅拌后,若能溶解, 表明该溶液不饱和;若不能溶解,则表明该溶液已饱和。 答案:(1)试管底部还有硝酸钾固体 (2)小明的判断不正确,因为该溶液可能恰好为饱和溶液 (3)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钾,看其能否继续溶解,若能溶解,表明该溶液不饱和;若 不能溶解,则表明该溶液已饱和 【探究创新】 【解析】由图示看出,当溶液由 70 ℃降温至 55 ℃时,一直没有晶体析出,说明: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