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4.68 KB
  • 2021-11-06 发布

2014年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 2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4年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5分)‎ ‎1.(2.5分)《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  )‎ A.牧野之战 B.春秋争霸 C.楚汉之争 D.官渡之战 ‎2.(2.5分)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汉武帝功不可没。他在政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开创中央集权制度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C.拆分侯、王的封地 D.派张骞出使西域 ‎3.(2.5分)如图(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中历史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A.江南经济发展 B.北方文化繁荣 ‎ C.专制统治加强 D.国家统一完成 ‎4.(2.5分)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作了“太宗继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系列讲座。由此推知他所讲的主题是(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5.(2.5分)下列史实不属于忽必烈所为的是(  )‎ A.统一蒙古 B.开凿会通河和通惠河 ‎ C.实行行省制度 D.建立元朝政权 第26页(共26页)‎ ‎6.(2.5分)曙光中学历史探究学习中,同学们准备围绕“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交流与碰撞”的主题创办一期历史板报,可以收集的相关史料有(  )‎ ‎①张骞通西域 ②文成公主入藏 ③岳飞抗金 ④郑成功收复台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2.5分)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统计,1894年前的50多年间,外商在华共创办企业103家,1913年外资企业增加到300余家。外商企业骤增的主要原因是(  )‎ A.《南京条约》签订 B.《北京条约》签订 ‎ C.《马关条约》签订 D.《辛丑条约》签订 ‎8.(2.5分)奕䜣在1861年的一个奏折中说,要抵抗外国的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下列各项,洋务派在“自强”的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 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 C.江南制造总局 D.湖北织布局 ‎9.(2.5分)近代出现了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和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区别这两大派别的关键是看他们是否(  )‎ A.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 ‎ B.积极发展资本主义 ‎ C.坚决要求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 D.训练新式军队和培养新式人才 ‎10.(2.5分)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 A.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甘肃会宁 ‎ B.1938年4月,台儿庄战役结束歼敌一万余人 ‎ C.1945年8月,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第26页(共26页)‎ D.1949年4月,北平谈判失败后,人民解放军发起了渡江战役 ‎11.(2.5分)20世纪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性巨变.澳大利亚学者费约翰将中国国际形象的这一转变过程概括为三句话,即“醒起来,站起来,飞起来”.其中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抗日战争的胜利 ‎ C.新中国的成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2.(2.5分)历史证明,制度和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国两制﹣﹣推动了祖国统一大业 ‎ B.民族区域自治﹣﹣巩固了民族团结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D.“一五计划’一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13.(2.5分)如图所示是小明整理的历史信息,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祖国的和平统一 ‎ C.经济体制改革 D.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14.(2.5分)“中世纪中期的宗教文化…处处崩裂有声,一些裂缝日益扩大,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的涓涓细流从中流出。”“新鲜思想”的流出是指(  )‎ A.基督教产生 B.文艺复兴发生 ‎ C.新航路开辟 D.启蒙运动兴起 第26页(共26页)‎ ‎15.(2.5分)林•亨特在《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一书的开篇提到: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其中《独立宣言》与《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相比,其显著特点是(  )‎ A.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 ‎ B.宣告独立,脱离殖民统治 ‎ C.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D.建立三权分立联邦制国家 ‎16.(2.5分)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人一个新的时代,下列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的发明是(  )‎ A. B. ‎ C. D.‎ ‎17.(2.5分)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为“安排”战后世界,在谈判桌上展开了较量.关于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在巴黎和会上签订的 ②是《九国公约》的内容 ‎③只能暂时缓和矛盾 ④是对德国的合约.‎ 第26页(共26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2.5分)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说:“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下列各项中说明“道路已经指明”的是(  )‎ A.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C.实行新经济政策 ‎ D.成立苏联 ‎19.(2.5分)一位著名的记者曾经在1933年分别游历了苏联。美国。中国和德国,发出了以下四篇报道。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联的工业化建设蒸蒸日上 ‎ B.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 ‎ C.中国东北三省已沦为日本殖民地 ‎ D.德国进攻波兰,二战爆发 ‎20.(2.5分)20世纪末,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下列图片与此趋势无关的是(  )‎ A.麦道公司在国外的零件供应地示意图 ‎ 第26页(共26页)‎ B. 世界贸易组织 ‎ C. 肯德基在中国 ‎ D. 古巴导弹危机 二、第Ⅱ卷(非选择题)‎ ‎21.(17分)李克强总理于今年3月作的政府报告内容虽然只有一万多字,却七十多次提到“改革”这个词。在中国历史上,众多的史实证明,改革对国家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谴下列材料,回答问颢。‎ 材料一:如图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某国农民在看到政府颁布的法令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重大改革?对话框中的哪些内容会让农民露出满意的笑容?‎ 材料二 ‎ 第26页(共26页)‎ ‎ 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穿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没有俸禄,但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己。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白鹭官”相比,其后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是哪一事件导致了这些变化?‎ ‎(3)结合上述两段材料分析,改革会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22.(16分)中国人的“中国梦”,历经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来,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进行了不懈努力,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材料一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一一中国起死回生。‎ ‎﹣﹣﹣﹣﹣﹣罗斯特里尔著《毛泽东传》‎ ‎(1)根据材料一指出毛泽东为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实现“建国之梦”,给病入膏肓的中国找到了一剂什么良方?‎ 材料二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 一一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实现“强国之梦”的过程中,借鉴吸取了中外社会主义历史上的哪些教训或经验?“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 第26页(共26页)‎ ‎(3)在材料三给出的年代轴上填出B、C代表的阶段名称。并举出发生在这三个历史阶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各一例。‎ ‎23.(17分)世界近现代史上,大国的迅速崛起推动了世界的进程和发展。‎ 材料一 美国崛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的首批开辟者,但经过100余年的开拓却构成了美洲领土最大的国家;虽然美利坚合众国不是第一个实现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但到19世纪末工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一。‎ ‎﹣《大国崛起解说词》‎ ‎(1)请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美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崛起的重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近现代历史中的日本,在1 9世纪和2 0世纪的中后期经历了两次重要的国家发展阶段,在危机中寻求出路,在较短的时间丙。脱颖而出、后来居上,迅速具备足以同世界强国抗衡的实力,令世界为之震惊,也值得世人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 一一《大国崛起解说词》‎ ‎(2)为摆脱危机,日本在19世纪和20世纪中后期经历了哪两次重要的发展?‎ ‎(3)19世纪中期,美日的崛起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你觉得我国可以从这些大国崛起中获得哪些启示?(至少说出两点)‎ 第26页(共26页)‎ ‎2014年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5分)‎ ‎1.(2.5分)《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  )‎ A.牧野之战 B.春秋争霸 C.楚汉之争 D.官渡之战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春秋争霸的知识点,应把握春秋争霸的历史。‎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齐桓公”“尊王攘夷”,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应熟记春秋争霸的历史。‎ ‎2.(2.5分)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汉武帝功不可没。他在政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开创中央集权制度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C.拆分侯、王的封地 D.派张骞出使西域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的史实的认识。‎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汉武帝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从而巧妙地解决了王国问题。A项是秦朝建立后的措施,B项是汉武帝思想方面的措施,D项是汉武帝时期的民族关系。‎ 故选:C。‎ 第26页(共26页)‎ ‎【点评】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的五十多年里,西汉国力最为强盛。他破格任用人才,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进行改革,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的大一统逐渐巩固,加强了中央集权,使西汉出现了封建大一统的鼎盛局面。‎ ‎3.(2.5分)如图(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中历史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A.江南经济发展 B.北方文化繁荣 ‎ C.专制统治加强 D.国家统一完成 ‎【分析】本题考查魏晋时期人口南迁与江南开发的相关史实。‎ ‎【解答】根据所学判断,魏晋时期,更多的北方人迁到江南,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故选:A。‎ ‎【点评】注意掌握人口南迁是江南得以开发的重要原因,明确人才在地区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4.(2.5分)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作了“太宗继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系列讲座。由此推知他所讲的主题是(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分析】本题考查唐太宗统治期间推行贞观新政,历史称他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解答】唐太宗继位后,吸取隋亡的教训,虚心纳谏,选贤用能,重用敢于进谏的魏征。推行贞观新政,以民为本,轻徭薄赋,发展并完善三省六部制。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历史称他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故选:B。‎ 第26页(共26页)‎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唐太宗的统治,属于基础知识,学生应重点识记。‎ ‎5.(2.5分)下列史实不属于忽必烈所为的是(  )‎ A.统一蒙古 B.开凿会通河和通惠河 ‎ C.实行行省制度 D.建立元朝政权 ‎【分析】本题考查铁木真与忽必烈,知道建立蒙古政权的是铁木真.‎ ‎【解答】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铁木真与忽必烈的相关史实.‎ ‎6.(2.5分)曙光中学历史探究学习中,同学们准备围绕“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交流与碰撞”的主题创办一期历史板报,可以收集的相关史料有(  )‎ ‎①张骞通西域 ②文成公主入藏 ③岳飞抗金 ④郑成功收复台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交流与碰撞的史实。‎ ‎【解答】①甘肃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地区统称西域。张骞通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的关系,这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民族之间的交流;②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民族的交流;③岳飞抗金是抗击北方少数民族金的进攻,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民族之间碰撞;④郑成功收复台湾,打败的是荷兰的殖民者,不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交流与碰撞。‎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史上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交流与碰撞的史实的辨析与掌握,难度较小。‎ 第26页(共26页)‎ ‎7.(2.5分)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统计,1894年前的50多年间,外商在华共创办企业103家,1913年外资企业增加到300余家。外商企业骤增的主要原因是(  )‎ A.《南京条约》签订 B.《北京条约》签订 ‎ C.《马关条约》签订 D.《辛丑条约》签订 ‎【分析】本题以《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的相关统计为切入点,考查《马关条约》的相关知识.‎ ‎【解答】据所学和,材料中外商企业骤增的主要原因是《马关条约》签订,1895年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这极大的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故选:C。‎ ‎【点评】注意识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8.(2.5分)奕䜣在1861年的一个奏折中说,要抵抗外国的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下列各项,洋务派在“自强”的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 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 C.江南制造总局 D.湖北织布局 ‎【分析】奕是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所以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内容。‎ ‎【解答】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为了自强洋务运动在前期兴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军事企业。A、B、D属于洋务运动中兴办的民用企业,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兴办了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兴办二者的目的不同,作用也不同,要注意区分。‎ ‎9.(2.5分)近代出现了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和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区别这两大派别的关键是看他们是否(  )‎ 第26页(共26页)‎ A.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 ‎ B.积极发展资本主义 ‎ C.坚决要求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 D.训练新式军队和培养新式人才 ‎【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解答】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主张坚决推翻清政府。区别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和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关键是看他们是否坚决要求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事件以及作用。‎ ‎10.(2.5分)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 A.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甘肃会宁 ‎ B.1938年4月,台儿庄战役结束歼敌一万余人 ‎ C.1945年8月,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D.1949年4月,北平谈判失败后,人民解放军发起了渡江战役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历史文化常识。‎ ‎【解答】A、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甘肃会宁,属于历史史实;‎ B、1938年4月,台儿庄战役结束歼敌一万余人,属于历史史实;‎ C、1945年8月,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这是对抗日战争影响的阐述,属于历史观点;‎ D、1949年4月,北平谈判失败后,人民解放军发起了渡江战役,属于历史史实。‎ 故选:C。‎ 第26页(共26页)‎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 ‎11.(2.5分)20世纪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性巨变.澳大利亚学者费约翰将中国国际形象的这一转变过程概括为三句话,即“醒起来,站起来,飞起来”.其中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抗日战争的胜利 ‎ C.新中国的成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的知识点,应把握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理解.‎ ‎12.(2.5分)历史证明,制度和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国两制﹣﹣推动了祖国统一大业 ‎ B.民族区域自治﹣﹣巩固了民族团结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D.“一五计划’一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到1956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解答】‎ 第26页(共26页)‎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到1956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不是一五计划,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地主也得到一部分土地,成为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更加巩固了新生的人们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由此可知D是错误的。‎ 故选:D。‎ ‎【点评】注意掌握新中国初期土地改革的时间、内容以及意义.‎ ‎13.(2.5分)如图所示是小明整理的历史信息,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祖国的和平统一 ‎ C.经济体制改革 D.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成就。‎ ‎【解答】①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改革开放后企业管理体制;‎ ‎③改革开放后设经济特区;‎ ‎④改革开放后实现祖国统一,就台湾问题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故选:D。‎ ‎【点评】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即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企业管理、经济特区等成就。‎ ‎14.(2.5分)“中世纪中期的宗教文化…处处崩裂有声,一些裂缝日益扩大,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的涓涓细流从中流出。”“新鲜思想”的流出是指(  )‎ A.基督教产生 B.文艺复兴发生 ‎ C.新航路开辟 D.启蒙运动兴起 第26页(共26页)‎ ‎【分析】解题时注意“中世纪中期宗教文化”“人的新鲜思想的涓涓细流从中流出”指的是文艺复兴运动。‎ ‎【解答】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6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场为了打破封建教会和神学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束缚和控制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以人文主义为思想核心,反对神学迷信、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是一种新鲜思想。文艺复兴促使人们思想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故选:B。‎ ‎【点评】近代欧洲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14~16世纪,欧洲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促使人们思想解放;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宣传“自由”“平等”思想,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第一次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第二次则是把人从封建统治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15.(2.5分)林•亨特在《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一书的开篇提到: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其中《独立宣言》与《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相比,其显著特点是(  )‎ A.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 ‎ B.宣告独立,脱离殖民统治 ‎ C.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D.建立三权分立联邦制国家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独立战争。应重点掌握美国独立战争中颁布的文献。‎ ‎【解答】A.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是英国《权利法案》的作用。‎ B.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由杰斐逊等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了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C.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法国大革命通过的《人权宣言》。‎ 第26页(共26页)‎ D.建立三权分立联邦制国家,是美国在1787年宪法中确立的政治体制。‎ 故选:B。‎ ‎【点评】本题把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文献联系起来,综合性强,要注意区分它们之间的异同。‎ ‎16.(2.5分)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人一个新的时代,下列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的发明是(  )‎ A. B. ‎ C. D.‎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围绕电的发明的革命,电灯的发明将人类代入了“电气时代”。‎ 故选:C。‎ ‎【点评】重点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发明成果及影响。‎ ‎17.(2.5分)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为“安排”战后世界,在谈判桌上展开了较量.关于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在巴黎和会上签订的 ②是《九国公约》的内容 ‎③只能暂时缓和矛盾 ④是对德国的合约.‎ 第26页(共26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凡尔赛和约的掌握情况.‎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显示的是巴黎和会上《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与会各国签订了《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和独立及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材料无从体现,所以②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扎实掌握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主要内容.‎ ‎18.(2.5分)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说:“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下列各项中说明“道路已经指明”的是(  )‎ A.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C.实行新经济政策 ‎ D.成立苏联 ‎【分析】本题以“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说:‘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新经济政策相关知识的掌握.‎ ‎【解答】‎ 第26页(共26页)‎ 据题干“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说:‘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结合所学可知,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应该是1921年。191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18﹣1920年苏联国内战争时期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两者的时间都在1921年之前。1921年,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苏联于1922年底成立。‎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新经济政策相关知识的掌握.建议学生重点识记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特点及影响.‎ ‎19.(2.5分)一位著名的记者曾经在1933年分别游历了苏联。美国。中国和德国,发出了以下四篇报道。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联的工业化建设蒸蒸日上 ‎ B.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 ‎ C.中国东北三省已沦为日本殖民地 ‎ D.德国进攻波兰,二战爆发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点,应把握二战爆发的有关知识。‎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一位著名的记者曾经在1933年分别游历了苏联、美国、中国和德国,发出了以下四篇报道,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结合所学知识:1939年9月,德军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二战爆发的有关内容。‎ ‎20.(2.5分)20世纪末,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下列图片与此趋势无关的是(  )‎ A.麦道公司在国外的零件供应地示意图 ‎ 第26页(共26页)‎ B. 世界贸易组织 ‎ C. 肯德基在中国 ‎ D. 古巴导弹危机 ‎【分析】本题以20世纪末,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为切入点,考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解答】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担任苏联领导人后,对外开始争取与美国取得平等地位,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美苏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典型表现为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是20世纪50年代美苏冷战的表现,与20世纪末,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无关。‎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 二、第Ⅱ卷(非选择题)‎ ‎21.(17分)李克强总理于今年3月作的政府报告内容虽然只有一万多字,却七十多次提到“改革”这个词。在中国历史上,众多的史实证明,改革对国家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谴下列材料,回答问颢。‎ 第26页(共26页)‎ 材料一:如图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某国农民在看到政府颁布的法令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重大改革?对话框中的哪些内容会让农民露出满意的笑容?‎ 材料二 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穿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没有俸禄,但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己。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白鹭官”相比,其后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是哪一事件导致了这些变化?‎ ‎(3)结合上述两段材料分析,改革会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分析】(1)本题以商鞅变法的图片为依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知识。‎ ‎(2)本题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知识。‎ ‎(3)本题是开放型的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 ‎【解答】(1)由材料“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商鞅变法。材料一中的“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的措施让农民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第26页(共26页)‎ ‎(2)由材料“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穿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没有俸禄,但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己。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与“白鹭官”相比,其后人的生活习俗的变化是:改用汉姓;说汉话;穿汉服;领取俸禄;同汉婚等。‎ ‎(3)本题是开放型的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例如:改革会推动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会促进民族关系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富强等等。‎ 故答案为:‎ ‎(1)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改用汉姓;说汉话;穿汉服;领取俸禄;同汉婚等;北魏孝文帝改革。‎ ‎(3)改革会促进民族关系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富强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以商鞅变法的图片、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学生对商鞅变法和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22.(16分)中国人的“中国梦”,历经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来,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进行了不懈努力,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材料一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一一中国起死回生。‎ ‎﹣﹣﹣﹣﹣﹣罗斯特里尔著《毛泽东传》‎ ‎(1)根据材料一指出毛泽东为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实现“建国之梦”,给病入膏肓的中国找到了一剂什么良方?‎ 材料二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 一一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第26页(共26页)‎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实现“强国之梦”的过程中,借鉴吸取了中外社会主义历史上的哪些教训或经验?“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 ‎(3)在材料三给出的年代轴上填出B、C代表的阶段名称。并举出发生在这三个历史阶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各一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来历程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1)依据所学知识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进攻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结合中苏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功和失误分别得出经验和教训,新中国成立后错误的探索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十年文化大革命等左倾错误,苏联斯大林模式后来成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一大阻碍;苏联成功的经验有新经济政策。依据所学知识“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开始的标志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3)依据材料提供的时间信息可知两个阶段为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依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三个时段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十年内战时期: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遵义会议、西安事变等。抗日战争时期: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中共七大等。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七届二中全会,以此作答即可。‎ 第26页(共26页)‎ 故答案为:‎ ‎(1)良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教训: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十年文化大革命等左倾错误,苏联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模式等。经验: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开始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 ‎(3)阶段名称 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举例:十年内战时期: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遵义会议、西安事变等。抗日战争时期: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中共七大等。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七届二中全会等。‎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材料,注意准确识记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来历程的相关知识点。‎ ‎23.(17分)世界近现代史上,大国的迅速崛起推动了世界的进程和发展。‎ 材料一 美国崛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的首批开辟者,但经过100余年的开拓却构成了美洲领土最大的国家;虽然美利坚合众国不是第一个实现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但到19世纪末工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一。‎ ‎﹣《大国崛起解说词》‎ ‎(1)请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美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崛起的重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近现代历史中的日本,在1 9世纪和2 0世纪的中后期经历了两次重要的国家发展阶段,在危机中寻求出路,在较短的时间丙。脱颖而出、后来居上,迅速具备足以同世界强国抗衡的实力,令世界为之震惊,也值得世人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 一一《大国崛起解说词》‎ ‎(2)为摆脱危机,日本在19世纪和20世纪中后期经历了哪两次重要的发展?‎ 第26页(共26页)‎ ‎(3)19世纪中期,美日的崛起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你觉得我国可以从这些大国崛起中获得哪些启示?(至少说出两点)‎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19世纪中期美日崛起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1)依据所学知识1861年﹣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指黑人奴隶制),为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是美国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济上十九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进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实力增强。‎ ‎(2)依据所学知识1869年,明治天皇政府从京都迁到东京,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亚洲唯一通过改革摆脱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危机的国家),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所以第一次应为明治维新,20世纪中后期的崛起得益于美国的扶植。‎ ‎(3)结合美国内战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意义加以回答,即可以得出19世纪中期美国爆发南北战争,为以后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得以巩固和扩大;启示可以从美日崛起的成功中去寻求一些经验。‎ 故答案为:‎ ‎(1)原因:政治上: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 ‎(2)发展:19世纪中后期(或1868年),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0世纪中后期,由于美国的扶持和日本采取的有效措施,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或到70年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影响: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得以巩固和扩大。启示:①民族要独立,国家要统一。②要重视引进和发展高科技。③要重视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教兴国。④‎ 第26页(共26页)‎ 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⑤要完善管理制度,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⑥要保持政局稳定和政策的连续性。‎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材料,注意准确识记19世纪中期美日崛起的相关知识点。‎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9/7 7:13:51;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26页(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