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5.00 KB
  • 2021-11-06 发布

2020九年级化学上册基础实验4常见金属的性质同步练习沪教版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常见金属的性质 知识点 1 金属的物理性质 ‎ ‎1.金属不具有的物理通性是(  )‎ A.银白色光泽 B.导热性 C.延展性 D.导电性 ‎2.“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下列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铁锅应用了铁的导热性 B.铜可与硝酸亚铁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C.金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 D.焊锡(锡铅合金)比锡熔点低 知识点 2 金属的一些化学性质 图J4-1‎ ‎3.如图J4-1为某文化衫图案,“你的美(Mg)偷走我的心(Zn)”能发生,是由于镁的(  )‎ A.延展性好 B.导电性好 C.导热性好 D.金属活动性比锌强 ‎4.以下实验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 A.测定两金属片的密度 B.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C.将两种金属片相互刻划 D.铜片、银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 ‎5.为比较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大小,进行如下四个实验。从所描述的实验现象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图J4-2‎ A. X>Y>Z B. Z>Y>X C. Y>X、Y>Z D. X>Y、Z>Y 知识点 3 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 ‎6.铁钉在下列情况中,最容易生锈的是(  )‎ A.在干燥的空气中 ‎ 5‎ B.在潮湿的空气中 C.浸没在自来水中 ‎ D.浸没在植物油中 ‎7.“对比法”是实验探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分析以下铁钉生锈实验的设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图J4-3‎ A.对比①②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对比②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C.对比①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D.对比①②③可以说明铁生锈时必须水和氧气同时存在 ‎8.下列事实不能证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强的是(  )‎ A.自然界中甲元素只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乙元素存在单质形式 B.甲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而乙不能 C.甲能从乙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乙 D.化合物中甲元素显+2价而乙元素显+3价 图J4-4‎ ‎9.将相同状态的铁和镁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J4-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和镁的质量相同 B.甲是铁、乙是镁 C.铁和镁完全反应所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相同 D.镁的质量大于铁的质量 ‎10.[2017·邵阳]人们常说的“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锡。请回答:‎ ‎(1)“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____________反应。‎ ‎(2)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相互刻划,在铜片上留下刻痕,说明黄铜片的硬度比铜片的硬度____________(填“大” 或“小”)。‎ ‎(3)工人师傅在切割钢板时,常用硫酸铜溶液画线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16·云南](1)2016年底,沪昆高铁和云贵高铁开通,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5‎ 图J4-5‎ ‎①动车电路中导线大多是用铜制的,这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________。动车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________(填“大”或“小”)。‎ ‎②动车表面喷漆除美观外,主要是为了防止外壳生锈,其防锈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③铝热剂是修建铁路时常用的焊接材料,其反应原理是在高温下,铝与氧化铁反应得到熔融的铁与一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M、N、R三种金属存在如下反应:R+NCl2===N+RCl2,M+RCl2===R+MCl2,这两个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都是____________,M、N、R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3)将m g Zn和Fe的混合物加入一定质量的CuCl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仍为m g,对所得滤液和滤渣有如下四种判断:‎ A.滤液可能无色 B.滤液中一定有ZnCl2和FeCl2‎ C.滤渣中的物质可能有3种 D.滤渣中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以上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2.[2017·广州]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J4-6所示实验方案。‎ 图J4-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 B.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Cu>Ag C.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Ag D.实验甲中的CuSO4改为CuCl2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 ‎13.[2016·潍坊改编]金属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方面应用广泛。‎ ‎(1)铜可用来制作导线,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________。‎ ‎(2)在空气中,铝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5‎ ‎(3)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a 锌粉和铁粉分别与5%的盐酸反应 锌粉产生气体快 b 铁粉和铁片分别与15%的盐酸反应 铁粉产生气体快 c 铁片分别与5%的盐酸和15%的盐酸反应 ‎15%的盐酸产生气体快 由此得出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有:‎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将一小包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提示:金属活动性顺序:锌>铜>银)‎ ‎①锌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5‎ 详解详析 ‎1.A [解析] 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但铜为紫红色,金为金黄色。‎ ‎2.B [解析] 铜不如铁活泼,所以金属铜不能与硝酸亚铁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3.D ‎ ‎4.B [解析] 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设计思路有两种。第一种:利用金属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来判断,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金属的活动性较强,而且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应越剧烈。选项D中的铜、银均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该方案不能判断。第二种:利用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例如选项B,就可以比较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5.A ‎ ‎6.B [解析] 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一些酸性物质或金属化合物溶液能促进金属生锈。在干燥的空气中缺乏水蒸气,铁钉不容易生锈;在潮湿的空气中,铁钉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容易生锈;铁钉浸没在自来水中时,水溶氧很少,铁钉不容易生锈;铁钉浸没在植物油中,铁钉与氧气和水隔绝,很难生锈。‎ ‎7.B [解析] 做铁钉生锈实验时,控制单一变量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实验②和③中,有氧气与水两个变量,不能得出相关结论。‎ ‎8.D [解析] 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通常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不活泼的金属通常以单质的形态存在;甲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而乙不能,说明甲比乙活泼;甲能从乙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乙,说明金属甲比金属乙活泼;金属活动性的强弱与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无关,如锌元素通常显+2价,铝元素显+3价,但锌不如铝活泼。‎ ‎9.C ‎ ‎10.(1)氧气 (2)大 ‎(3)Fe+CuSO4===Cu+FeSO4‎ ‎11.(1)①导电性 大 ②隔绝氧气和水 ‎③2Al+Fe2O32Fe+Al2O3 ‎ ‎(2)置换反应 M>R>N (3)B ‎[解析] (3)根据锌和铁的混合物加入氯化铜溶液中,则锌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固体质量会减小,铁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固体质量会增加,而反应后混合物的质量不变,故铁一定参加了反应,氯化亚铁的水溶液是浅绿色的,所以溶液不可能为无色;滤液中一定有ZnCl2和FeCl2;铁参加了反应,则锌一定反应完,滤渣中不可能含有三种物质;滤渣中不一定含有铁,故加入盐酸不一定有气泡产生。‎ ‎12.D [解析] 根据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能否反应,可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3.(1)导电性 ‎(2)氧化铝(或Al2O3)‎ ‎(3)a.金属活动性(金属活动性越强,反应速率越快)‎ b.金属与酸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c.酸的浓度(酸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4)①Zn+2AgNO3===Zn(NO3)2+2Ag ‎②Zn2+、Cu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