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7 MB
  • 2021-11-10 发布

《藤野先生》ppt课件(79页)

  • 7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新课导入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在散文 集《朝花夕拾》中深情回忆了两 位恩师,一个是《从百草园到三 味书屋》中的老先生,他虽然施 行的是封建私塾教育,但思想还 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 敬”。另一个则是鲁迅在日本仙 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 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 他的感情又是如何呢?今天就让 我们一起走近藤野先生。 5 藤野先生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时代背景,积累重要字词。 2.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事件。(重点) 鲁迅(1881—1936),原名 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 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是他发表 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时开始用的笔名。他一生写了 许多小说、杂文、散文、诗歌 、日记、书信、论著,还翻译了 不少作品,这些都是我国现代文 学的宝贵财富。其主要作品有 小说集《呐喊》《彷徨》,散 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 《野草》,杂文集《而已集》 《坟》《南腔北调集》《二心 集》《三闲集》《华盖集》等 。 鲁迅留学日本期间的经历 1902年4月,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 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出“我 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从 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俄国、东欧和其 他一些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并写《人的历史》《科学史 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论文。 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并加入光复会。 1909年8月,由日本回国…… 鲁迅留学日本的背景 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措的8 块银元,离开家乡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 路矿学堂。鲁迅在南京路矿学堂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 毕业后获得了官费留学的机会。 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 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之选择学医,意在 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 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鲁迅想通过医学启发中 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 酷的现实粉碎了。 1926年8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 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 这篇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生活的文章, 就是在这一时期写的。 时代背景: 课文写于1926年, 回忆了1902—1906年 留学日本的片段。鲁 迅本想以学医来救国 救民,但后来却弃医 从文了,我们在本课 的学习中会认识到作 者思想变化的原因。 字词积累 挟着( ) 樱花( ) 绯红( )宛如( ) 落第( )畸形( ) 不逊( ) 匿名( ) 诘责( ) 呜呼( ) 凄然( ) 教诲( ) 油光可鉴( ) 杳无消息( ) 抑扬顿挫( ) 深恶痛疾( ) 正人君子 解剖( )瞥见( ) piē jī jiě pōu xié yīng yǎo xùn jié jiàn wù dùn cuò fēi huìqī dì wū wǎn nì 读准红色的字音 •词语解释 【深恶痛疾】 【物以稀为贵】 【正人君子】 【杳无消息】 【油光可鉴】 【抑扬顿挫】 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物品稀少就显得其珍贵。 文中是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 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形容一点消息也没有。 课文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 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照。 形容声音、语调等跌宕起伏,节奏分明, 富有变化。 速读课文,思考: 1.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早年在日 本留学时期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作者 所写的事情都发生在哪里?请找出文中 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重点写发生在哪 里的事情? 整体感知 第二课时 1.在理清结构的基础上,找出文章线索。 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主 要特征刻画人物,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学习目标: 速读课文,思考: 1.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早年在日 本留学时期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作者 所写的事情都发生在哪里?请找出文中 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重点写发生在哪 里的事情? 整体感知 1.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我离开仙台之后”。 东京 仙台 北京 相识 相处 离别 1、本文依据时间和地点的转移组织材料,请按“去 仙台前”,“在仙台”,“离开仙台”,给文章划分 段落,归纳段意。 ⑴第 段: ⑵第 段: ⑶第 段: 1-3 4-35 36-38 在东京的见闻和心境, 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识、 相处、离别)。 写离别藤野先生后对他的怀念和感 激之情。 去仙台前 在仙台 离开仙台 交代去仙台的原因。 2.理清文章段落结构 :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在东京 在仙台 相识 相处 离别 在北京,怀念 (1---3) (4---35) (36---38) 围绕表现藤野先生 的崇高品质这一中 心组织材料。 叙事线索: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相识—相处—离别—怀念) 选材: 双线结构: 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暗线: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作者的爱国情感—弃医从文 ) 在东京 所见所闻---- 憎恶至极 日暮里、水户-----敬仰忧国 细读课文,感受形象 细读描写藤野先生的文字,画出 能体现藤野先生形象或品质的词句, 组织好语言,然后告诉大家你认为藤 野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鲁迅对藤野先生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用的是什么描写? (第6自然段) “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 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 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1.本文描写藤野先生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请分别举 例谈谈其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外貌、神态、语言、动作 外貌描写: 示例: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 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 的书。外貌描写,刻画出一个特点鲜明 的医学教授形象。 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 示例:“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语言描写,体现了他的认真负责,关爱学生。 神态、语言描写 神态、语言描写: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 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 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 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 回事。”神态、语言描写,体现了藤野先生的 热情诚恳,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 别人是怎么说藤野先生的?这也叫什么描写? (第9自然段) 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 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被别人疑心是扒手 。 间接描写(侧面描写) 在 东 京 所见所闻—— 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所 感——厌恶之极,不屑与之为伍 不学无术 思想腐朽 爱 国 在东京 所见所闻: 清国留学生的丑态,不学无术 所 感: 厌恶之极,不屑与之为伍 爱 国 主 义 情 感 在仙台 去仙台 日暮里: 水户: 触发忧国之情 反清志士客死之地 在仙台:对于“优待”非同寻常的理解 匿名信事件:个人与祖国的尊严受到侵犯 看电影事件:思想受极大震动,民族自尊 心受到严重挫伤 作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来到仙台?为什么又告别仙台?想 一想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去 仙 台 去仙台 日暮里: 水户: 触发忧国之情 反清志士客死之地 爱 国 刻画藤野先生,突出他的品质 课文如何描写藤野先生的形象? 目睹印象—— 耳闻亲见—— 治学严谨 生活俭朴 学者形象 藤野严九郎 读第11—23段,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 哪几件事?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添改讲义—— 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严格要求 关心实习—— 热情诚恳 了解裹脚—— 求实精神 正 直 热 诚 治 学 严 谨 没 有 民 族 偏 见 课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 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概括人物形象: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藤野先生是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待 人诚恳热情、对学生严格要求、没有狭隘民族 偏见的学者。 “我”在仙台还遇到什么事件?对“我 ”产生了什么影响? ①匿名信事件:有人写信说我的解剖成绩及格是得了老 师漏泄的题目(24—28); ②看电影事件:电影里一个中国人要被日本军枪毙了, 一群中国人却在看热闹(29—31)。 使“我”的意见变化了:弃医从文,提倡文艺运动 。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怎样的情感? 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弃医从文”呢? 弃医从文的原因 匿 名 信 事 件 看 电 影 事 件 二十世纪初,为了争夺中国东北 的控制权,日本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在 中国东北开战。战争期间,许多中国 人成了双方的间谍。日本人抓住这些 为俄国作间谍的中国人后,就当众砍 杀。 弃医从文的原因 匿 名 信 事 件 — — 个 人 与 祖 国 的 尊 严 受 到 侵 犯 看 电 影 事 件 — — 思 想 受 极 大 震 动 , 民 族 自 尊 心 受 到 严 重 挫 伤 爱 国 离开仙台,怀念先生 直抒怀念之情—— 热情赞颂 高度评价 怀念付诸行动—— 藏讲义 挂照片 写文章 怀 念 之 情 化 为 斗 争 的 勇 气 和 力 量 爱 国 《藤野先生》选自 ,体裁是 。 按时间和地点转移,本文分为以下三部分: 1.在    ,表达对    的厌恶; 2.在  ,回忆与    的交往; 3.在   ,表达对藤野先生的   和   。 《朝花夕拾》 散文 东京 清国留学生 仙台 藤野先生 北京 感激  怀念 当堂小结 第三课时 本文的语言耐人咀嚼,很富有感 情色彩,试举例说明。 “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 而 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 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 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深切地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感激。 文中还有一种情况,借助于副词,增 强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试举例。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在东京 造成恶浊气氛的强烈厌恶。 “只不过”的意思 “大概 是物以希为贵罢。” ——与句末语气的“罢”合用,以诙谐的口 气猜测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带有弱国 国民的辛酸。 似有此事, 但不完全肯定 从以上例子能看出,调动一些 语言因素,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是大有益处的。 似乎 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表明事实并未出现,不过是作者想象中 的情景,而鼓舞的力量是巨大的。这就强烈 的表现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A.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B.实在标致极了。 C.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说说下面句中加点副词的含义 和对表达句意的作用。 含义:只不过 作用:表达对东京的失望。 含义:的确 作用:加强讽刺意味。 反问语气,表示未曾或并非 作用:表示鲁迅对中国人麻木不仁的肯定。 (2)“实在标致极了”改为“实在丑极 了”可以吗? 句中“标致”是反语,用以讽刺.“实 在”表示“的确”的意思,用“实在 ”加强“标致”,增强反语的讽刺力 量,更强烈表达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 鄙视和反感.而改动后语意直露,缺 乏了讽刺意味.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 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 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原是“漂亮”之意,这里是反语,表达 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嘲讽。讽刺一 些在日本东京的“清国留学生”不务正业, 只注重容貌打扮的丑态。 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还写了哪些内容? A.在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的恶浊、庸俗的 生活; B.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 C.受到仙台医专的职员的优待; D.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 E.弃医从文的思想的转变. 以“藤野先生是一个______的人” 的形式组织语句,选择角度 概括人物形象.请各位同学 积极思考. 课文如何描写初见藤野先生的形象? 藤野严九郎 外貌——黑瘦、八字须、戴 着眼镜 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声调——缓慢而有顿挫 学识渊博、生活俭朴 人物分析: (1)人物身份 (2)特点鲜明的肖像 (3)治学角度 (4)对待学生的角度 仙台医学院的医学教授 “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认真负责 治学严谨 热情诚恳 循循善诱 文中具体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个典型事例,分 别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 正直热忱、工作认真 负责、一丝不苟 纠正解剖图 严格要求、循循善诱 、尊重科学 关心解剖实习 真诚关怀、正直 无私、热情 了解裹脚 认真求实的精神 严谨的治学态度 正 直 热 诚 没 有 民 族 偏 见 治 学 严 谨 文章通过以上四件事的描写,全面地表现 了藤野先生正直无私、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 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小 结 通过几件事来表现一 个人的思想性格 “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种什么感情?引用课文内容 简要回答. 藤野先生赠给鲁迅的照片 思 考 其他事件与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 1、“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 2、我在仙台的生活情况 3、为什么写只记得两个地名? 4、匿名信事件与看电影事件 “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 我在仙台的生活情况 —— 所作所为使我失望,促使我离开, 为后文与藤野先生的相见埋下伏笔。 ——为后文藤野先生更加感人的教诲与关 怀作陪衬。 为什么写只记得两个地名? 日暮里: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水户: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朱舜水是明末思想家,明亡后曾进行反清复明活 动,事败后长住日本讲学。他是浙江余姚人,离绍兴 很近,可谓鲁迅先生的“同乡”,鲁迅很敬重他。 目的:抒发自己的爱国主义感情。 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事件 由藤野先生订正讲义而来。 用部分日本青年的狭隘来反衬藤野先 生的正直无私和心胸广阔。 ——是我与藤野先生分别的原因。   匿名信事件于看电影事件既表现了日本“爱 国青年” 、    的思想和对“中 国人”的   ,又表现了鲁迅先生强烈的      精神。 妄自尊大 盲目忠君 鄙视 爱国主义 “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我的意见”指     。 “变化”指      。 “变化”的原因是: 弃医从文   认识到医学不能救国,更重要的是改变国 民的精神,而改变精神首先是靠文艺。 学医救国 匿名信事件:弱国国民受人歧视; 看电影事件:中国国民的不觉悟 爱 国 课文语言探究 2.精读第5语段,思考: (1)初到仙台的“我”受到优待,究其原因是“物以稀 为贵”,句中的“大概”可以用“因为”替代吗? “大概”表示猜测,与句末语气的“罢”合用,更加强 了不肯定语气. 有自谦、 自喜、感激之情.但推断为“ 物以稀为贵”,包含一个弱国国民 的辛酸,同时反映 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因为”表达不出这层意 味. (2)“居然睡安稳了”句中“居然”是什么意思?对表 达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想不到。前面说这 个客店居住条件不好,不易安睡,但出乎意料的 睡安稳了,表露作者对生活环境的恶劣不以为 意。“居然”一词加强了句子的幽默感。 3.精读第24---31段,思考: (1)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 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 疑惑.”这句话? 这句话不是直接、正面表述作者的愤慨,而是以日本人 的心理来写, 引起作者极大的愤慨,这种愤慨不仅是因个人 的人格遭受侮辱,更因民族衰弱遭到歧视而产生的悲哀.话中 表达了作者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忧盼祖国强盛的愿望. (2)“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句中的“何 尝”是什么意思? “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定, 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表达 了作者对人们精神麻木的极其沉痛的情感。“酒醉似 的喝彩”原指日本学生看到中国人被枪毙时兴高采烈 的表现。句中的“他们”指麻木的 中国人。 (3)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促成作者弃医从文的转变,对 这两件事的叙述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匿名信事件中作者有意揭示日本“爱国青年”的 荒谬逻辑,表现在遭受屈辱后极力辛酸和愤懑的感情. 看电影事件反映作者难以抑制的激愤.第一件事侧重 写弱国国民受人歧视,从而激发作者立志使自己祖国 富强的志向,第二件事写中国国民的不觉悟------这是 造成民族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两件事促使作者弃 医从文. 4.精读第38段,思考: “良心发现”指 “增加勇气”指 “正人君子”指 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触动. 作者长期遭受反动势力的迫害,一想到藤野先 生对自己乃至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勇气. 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反动政府的御用文人. 这句话有什么意思?这样一来的结尾有何作用? 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决心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 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 这一结尾把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与爱国主义 精神统一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 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主题,使 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揣摩下面句中描红词语的含义。 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 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26段) 这些日本青年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影响而妄 自尊大、盲目忠君、思想狭隘,称他们为 “爱国青年”,是反语,有讽刺的意味。 对于课文主旨的理解,下面的说法,你更 倾向于哪一种? (1)标题是“藤野先生”,课文主要赞扬 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 (2)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 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了藤 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 正确答案应选(1) 主题思想 .课文以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 以爱国主义思想为暗线,赞扬了藤野 先生的高尚品质,抒发了对他的真挚 怀念;同时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 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感情。 感悟启示 鲁迅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什么启示? 要根据国家、民族的需要来选择 自己的人生道路。 好诗进我心: 鲁迅先生诗句: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5、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6、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