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1.50 KB
  • 2021-11-10 发布

2019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C

  • 6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十五 小说阅读 一、(2019·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等鱼断气 胡展奋 大概是1969年前后,母亲因肝病导致脸部浮肿。当时医生授一消肿利水的奇方——鲫鱼汤。需鲜活鲫鱼,且要三两以上,药效才好。 ‎ 这可难住了父亲,要知道在那个时候,物质极度匮乏,菜市场里绝对没有活鱼供应。他便去“黑市”,也就是地下自由市场购买。更要命的是,因为“历史问题”,父亲还是“戴罪之身”,常去黑市是犯忌的。‎ 但为了母亲,他义无反顾地去黑市买鲫鱼。买回来后,他马上开始操作,按每碗鱼汤一百克鱼计算,剖二百克鲜鱼熬约三十分钟,待骨肉分离时捞出骨渣,这时鱼汁呈白色,略注黄酒与蜂蜜,再熬十分钟,倒入两碗,早晚服用。十天后,母亲脸部的黄疸消退,再服十天,两眼黄疸大退,月余黄疸全消。他们即去医生处报捷,医生看了一眼说:“浮肿未退,继续。”父亲一听,傻了,当时父亲的月收入才三十六块,但时值冬令,鲫鱼原本就少而贵,每天一条,总得八毛钱左右,甚至一元,一个月下来,岂不是要把家里掏空了。‎ ‎“一定要活鱼吗?”父亲只问了一句。“当然!”医生顿了顿,又说,“刚咽气的也行。” ‎ 父亲一回家就去了黑市,而且很久没回来,母亲不放心了:“怎么回事呢?阿二去看看吧!”‎ 天已摸黑。路灯下,我远远地看见父亲正蹲在地上,两眼一眨不眨地盯着搪瓷盆子——那时卖鱼的都把鱼放在搪瓷盆里,以便稍有风吹草动就提盆走人。而鱼贩则尴尬地注视着父亲,二人之间似乎是一种对峙。‎ 此时的西北风像野兽一样咆哮着。见我在他身边蹲下,父亲转脸尴尬地对我笑笑,然后附着我耳朵悄悄地说:“我在等鱼断气。” 后来我才知道,这是黑市的规矩,鱼一死,就腰斩而沽,一条一元的鲫鱼就可能暴跌到四五毛。‎ 天越来越冷,也越来越暗,搪瓷盆里的鲫鱼,盖着水草,那腮帮子还在一口气、一口气地翕动着,越来越缓,越来越缓,忽然它不动了。 ‎ 父亲胜利似的叫起来:“看!它不动了!”鱼贩恹恹地叹了口气:“好吧,拿去吧,算我输拜侬!” ‎ 然而父亲还没完,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他飞快地抽出一把剪刀,钱还没付,就一刀刺入鱼腹,剐出鱼肠,那鱼心还在一翕一张呢。 ‎ ‎“马上放血,和活鱼有什么两样呢?”他得意地对我眨眨眼,那鱼贩见状,眼珠瞪得老大,傻了。 ‎ 这以后,父亲就成了“老蹲”,鱼贩到后来都会主动招呼他:“过来吧,老胡!” ‎ 西北风还是没有饶过他,大概第一天蹲守时他就着了凉,撑了十天左右终于倒下了,发高烧到四十度。‎ 眼见母亲的浮肿在慢慢消退,不能功亏一篑,父亲决定派我去蹲守。我那时还小,天天蹲在寒风里发抖,鱼贩看了于心不忍,常常主动喊我去拿将死未死之鱼,有的甚至将刚死之鱼直接剖了,扔过来,也不收钱。长大后读书,每每读到“仗义每多屠狗辈”,我便会想到他们。 ‎ 大概一个月后,母亲的浮肿全然退去。 ‎ 那是1969年上海的冬天。高天固然滚滚寒流急,大地却仍有微微暖气吹。‎ ‎(选自《读者》,有删改)‎ ‎1.阅读全文,把下列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①母亲生病,需鱼汤滋补→②父亲黑市买鱼,初见效果→③母亲仍需鱼汤滋补,可用刚断气的鱼→④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 ‎⑥母亲的浮肿全然退去。‎ ‎2.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这一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但为了母亲,他义无反顾地去黑市买鲫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概第一天蹲守时他就着了凉,撑了十天左右终于倒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人说,文中父亲放着活鱼不买,而是等鱼断了气才去捡便宜,这样做不太厚道,是典型的小市民之举。你觉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章最后一段,明明是寒流滚滚的冬天,作者为何说“大地却仍有微微暖气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19·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答 应 侯文秀 ‎①一出门,阿明就被一股热气包裹住了。他右肩挂着沉重的工具包,只好一边下楼一边用左手拨打顾客的电话。然后,他把手机揣好,骑着摩托轰隆隆出发了。阿明是一个维修工,每天都有接不完的工单。‎ ‎②来到第一家,女主人开了门,刚化了半边妆的脸吓了阿明一跳。男主人在厨房里做饭,两个孩子在玩玩具。一家四口开始吃早饭的时候,网络调试好了。阿明好久都没有和老婆、孩子一起吃早饭了,更别说陪母亲。一大早,母亲打电话来,却只是叮嘱他别中暑了。突然间,他有些难受。他想,这样下去,自己大概快要成为一个机器人了。‎ ‎③这个小城,电梯公寓太少,大部分都是小高层。阿明爬了一楼又一楼,汗水却还是那一身。临近中午,他低头看了看时间,还好,能赶过去看看母亲。这时候,却又接到一个电话。一个老太太说,她在家弄了大半天,电视就是放不出来。‎ ‎④阿明说,我下午来。老太太的声音突然颤抖起来。她说,你要不来,这个晌午……‎ ‎⑤阿明看了看天,白得晃眼。路上几乎没有车,行人也没有。树木无精打采地垂着头。他找到了老太太住的小区,爬上六楼。门没有锁。他推开门,正要脱鞋,听见老太太说,不用,不用,我一个人独住,不讲究的。‎ ‎⑥老太太的声音,比电话里平和多了。阿明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他只想尽快弄好电视去陪陪母亲。母亲也像这个老太太,一个人独住。老太太在旁边说着什么,阿明一句也没有听进去。说话声停了,老太太进厨房了。电视终于调试好了,阿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⑦这时,老太太颤巍巍地端出一碗醪糟蛋,放在桌上。她说,孩子,来,吃了!‎ ‎⑧不,不用。阿明摇着头,拎起了工具包。‎ ‎⑨吃了吧,孩子……‎ ‎⑩阿明听出来,老太太的声音又变了,变成了哭腔。‎ ‎⑪这是公司的规定……‎ ‎⑫今天是我的生日。老太太哽咽着,可是,我的儿子不在……‎ ‎⑬工具包从肩上滑了下去。老太太的声音很快又平和下来。她说,上次阿明到隔壁来修电视时,她见过他。她说,阿明长得太像她的儿子了。她说,她今天故意弄乱电视线路,就想再看看阿明……‎ ‎⑭阿明吃了醪糟蛋,心里也被老太太的那些话弄乱了。他想问一问老太太的儿子,却不敢问。这时候,阿明的手机又叫了起来。他赶紧接了,喊了一声,妈!他听到了一声答应。但是,他一时有些糊涂,不知这声答应是来自手机,还是来自身旁。顿时,泪水涌上了他的眼眶……‎ ‎(选自《小说月刊》2018年第4期,有删改)‎ ‎1.“工具包”是文中的细节描写,下面两个句子分别表现了人物当时怎样的心理?请简要概括。‎ ‎(1)阿明摇着头,拎起了工具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具包从肩上滑了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⑤段中画线句子有何作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简要概括阿明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8·四川巴中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父亲是一盏灯 崔 立 儿子与父亲在漫无边际的森林中行走。‎ 原本,他们不该迷路。‎ 看时间差不多了,父亲说:“儿子,咱们回吧。”儿子玩得兴起,说:“爸,我想再玩一会儿。”儿子14岁,正是贪玩的年纪。‎ 直到天微微黑了,他们还是找不到来时的路。‎ 微弱的月光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光。儿子害怕了。往日在电视里看到的一幕幕骇人的场景,都在眼前跳了出来。‎ 儿子想哭,说:“爸,我害怕。”‎ 父亲拍了拍儿子的肩说:“别怕,我们一会儿就走出去了。”‎ 父亲说着话,抬起头,激动地说:“快看,前面有灯光——”‎ 儿子顺着父亲说的方向看去,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到。‎ 父亲说:“你个子矮,当然看不真切了。”‎ 儿子其实也就比父亲差半个头的高度。‎ 但既然父亲说看见了灯光,儿子心头的恐惧瞬时就淡化了。‎ 父亲在前面走,儿子在后面跟,黑乎乎的森林里,只听见两个人走路的脚步声。‎ 走了好一会儿,儿子有点乏了,说:“爸,怎么还没到啊?”‎ 父亲说:“快了,你再坚持坚持,你看,前面就有灯光了。”‎ 儿子顺着父亲指的方向看,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继续走,父亲在前走着,儿子在后面跟着。‎ 走在前面的父亲忽然踉跄了一下,差点儿摔倒。儿子说:“爸,你怎么了?”‎ 父亲说:“没事,被绊了一下,赶紧走吧。”‎ 儿子点点头,两个人继续赶路。‎ 儿子又累又饿,但走在前面的父亲像是有使不完的劲儿。儿子看着父亲的身影,咬咬牙,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 终于,儿子也看到灯光了。‎ 一片树林里,有一间小木屋,屋里亮着灯。‎ 父亲拍打着门,门开了,暖暖的灯光亮亮的,原来是森林管理员,一个老人家。‎ ‎“你们是不是迷路了?快进来吧。”‎ 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 儿子看到,父亲走路一瘸一拐的,应该是那次被什么东西绊倒了,扭伤了脚踝。‎ 那是儿子14岁时发生的事了。眼下,又有一件天大的事。儿子轻信一个朋友的话,以自己的名义给他贷款好几十万元。朋友生意失败,整个人消失得无影无踪。‎ 儿子还不起钱。追债的上诉到法院,结果只有两个:儿子要么还钱,要么被判刑。‎ 儿子在家里,像热锅上的蚂蚁走来走去。儿子反复说着:“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父亲说:“儿子,别怕,总会有办法的。”‎ ‎“有办法!有办法!能有什么办法!”儿子忽然歇斯底里地朝父亲吼起来。‎ 儿子被传唤去了法院。开庭半个小时,原告方突然说欠款已付,提出撤诉。儿子愣了半天,想,是谁帮自己付的款呢?‎ 直到走出法院,儿子看到了在门口等着的父亲,明白了。‎ 儿子问:“爸,那么多钱你是如何筹集的?”‎ 父亲说:“不管了,咱们回家。”‎ 出租车将儿子带到了另一个地方,一个陌生而狭小的地方。儿子明白了,父亲把他的房子卖了。‎ 儿子的声音哽咽,说:“爸……”‎ 父亲说:“别想了,一家人住这里也挺好的。”‎ 儿子突然想起了什么,说:“爸,14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光了吗?”‎ 父亲没有说话,只拍了拍儿子的肩,像很多年前,在那片森林里一样。‎ ‎(选自《2017中国年度小小说》,有删改)‎ ‎1.小说主要写了儿子的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从描写的角度,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微弱的月光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写儿子问父亲“14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光了吗”,父亲没有回答。你认为父亲看到灯光了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小说标题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018·重庆中考A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拾 荒 万吉星 ‎①深秋的凌晨,天气已经转凉,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易拉罐、塑料瓶、废纸箱等凡是能卖钱的东西统统装进那个用了好几年的破旧编织袋。今天比往常早起半小时,环卫工人还没有来清运垃圾,收获不小。‎ ‎②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桶旁直起佝偻的身躯,用一只手握成拳头用力地捶打着酸痛的腰。这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循着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杆下的一个小纸箱,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她环顾了一下四周,除了阴冷的风吹着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鬼影子都没有一个。她把孩子抱起来,孩子脸色青紫,气若游丝,柔弱得像一只筋疲力尽的流浪猫。‎ ‎③王婆婆解开自己的衣襟,把婴儿贴身捂在怀里,一股透心的凉从皮肤瞬间直达五脏六腑,她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内心涌起一丝悲凉。‎ ‎④全家人的生活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弃婴彻底打乱了,本来就过得十分拮据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不到一周,儿媳就给她下最后通牒:“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么你把婴儿扔了,要么我走。人家亲生父母都不愿养,你操哪门子心,说不定孩子有什么绝症。”‎ ‎⑤“好歹也是一条命啊!怎么舍得扔了呢?”王婆婆叹息着,但看到儿子儿媳整天为这个弃婴吵得不可开交,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了,带着弃婴寄居到一个拾荒老乡那儿。好景不长,真应了儿媳的那句话,孩子出现状况了:面色苍白,嘴唇青紫,经常憋着一口气喘不过来。‎ ‎⑥医生一检查,说这是先天性心脏病,得赶紧做手术。王婆婆摸了摸缝在贴身衣兜里的两千块钱,这可是她这些年来起早贪黑拾荒换来的棺材本啊!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⑦但即便倾其所有,也只维持了三天。第四天,医院再次通知她续费了,说之前交的钱只够这几天的医药费,手术费还差得多呢。王婆婆打电话给儿子,可还没等她把话说完,儿子就不耐烦地说:“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话音刚落便挂断了电话。‎ ‎⑧王婆婆抱着婴儿独自一人精神恍惚地坐在医院悠长的走廊上,不禁老泪纵横。一束阳光从窗户里斜射进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正好打在她蓬乱、花白的头发上,慈祥、庄严、肃穆。这一场景,引起了一个戴眼镜、胸前挂着照相机的年轻人的注意,他悄悄举起相机,迎着走廊的侧逆光,按下了快门。‎ ‎⑨第二天,当地的都市晚报上发出了一条《七旬拾荒老人拾弃婴,身患疾病盼救助》的新闻报道,还配上了王婆婆抱着弃婴坐在医院走廊里一脸愁容的照片。随后,电台记者来了,电视台也扛着摄像机来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来了……铺天盖地的爱心向老人和这个弃婴涌来,短短一周,30多万元的爱心捐款就送到了王婆婆的手上。‎ ‎⑩然而,这浓浓的爱心并没有挽留住孩子幼小的生命。一个月后,在付出10多万元的医疗费之后,孩子还是走了。‎ ‎⑪‎ 在王婆婆心痛欲绝的时候,儿子儿媳来医院找到她,态度诚恳地向她承认错误,把她接回了家,还破天荒地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还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饭后,儿媳向她诉起苦来:“妈,你看孩子们渐渐大了,长期租房也不是个事儿,听说下月房租又要涨了,我看不如我们按揭买一套60平米的房子吧,首付也就10多万元,你那儿不是还剩……”‎ ‎⑫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⑬一年后,老家大山深处的那所乡村小学新教学楼落成,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漏风的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王婆婆依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拖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 ‎ (原载山东省作协《时代文学》‎ ‎2017年第5期,有修改)‎ ‎1.参照下面的表述,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凌晨拾荒,捡养弃婴→①__________________→为救弃婴,倾其所有→无助之中,八方相助→子辈相求,决然离去→②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第⑫段中写到“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请你描写此刻王婆婆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⑥段画线句,从描写或修辞两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说②③段描写王婆婆捡弃婴的情节,时间很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⑬段仅用“一年后”三个字一笔带过这一年发生的事情。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小说最后一句写到王婆婆“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结合小说具体分析,文中的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了哪些不应该丢弃的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2018·山东淄博博山区一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龙虎斗 梁 刚 丁晓虎在七宝镇开饭店有些年头了。尽管店的规模不大,但市口很好;菜和点心的花样也多,比如红烧肉、腌笃鲜、扣三丝、油爆河虾等,正宗的本帮特色。但要说最聚人气的,还是他的招牌点心小笼包,皮薄馅多,一咬一口汤,肉质坚实新鲜。如果选个雅座,一边闲看水阁清流船悠悠,一边享受美味佳肴和老酒。那才叫一个爽哩!‎ 王兴龙也开了一家酒店,就开在丁晓虎饭店的街对面,但生意远不如丁家。所以丁晓虎特别得意,每每吃饱老酒,就会拉开粗嗓门说:就他的那个破酒店,只能当陪衬!但他没想到,王兴龙正蓄势待发,拜师于南京东路的“大三元”,那是一家远近闻名的大酒店,广帮特色。‎ 那时七宝镇远不如现在那么花样百出,整条街的餐饮特点都差不离,白切羊肉与红烧羊肉之间并无太大的味蕾冲击。但王兴龙来了之后,一切都变了,百年不变的本帮菜点开始受到了冲击。就说小笼包吧,王兴龙做的馅心,不加肉皮冻,而是在肉馅中加入葱末、姜末、盐、花椒粉和香油,搅拌均匀后,再一勺一勺加进鸡汤,搅拌至肉馅把水分全部吃透。一般一碗肉馅,要加一碗鸡汤。想想,同样是一咬一口汤,但咬出来的味道能一样吗?食客们吃了他家的小笼包,便不停地咂嘴,说:鲜得嘞,眉毛也脱落了。‎ 王家酒店渐渐聚集了人气,王兴龙又推出新花样:比如:氽来钟、神树开花和金鸡饼。“氽来钟”就是用半个冬瓜,掏空了芯,然后倒入滚烫的腌笃鲜,半个冬瓜氽在煮沸的水中,宛如水中氽钟。等你把竹笋、咸肉吃完了,那冬瓜就成了另一道菜。那“神树开花”是用香蕉皮做的,其形状有如金菊绽放,具体做法没人知道,但味道极好,还养颜,深受女士欢迎。金鸡饼是广帮传统菜,并非为谁量身定制,只是刚好契合了七宝文化。其主要原料就是用土豆泥做皮,用鸡丁肉丁香菇丁竹笋丁做馅,包好后压扁,放入油锅炸成金黄即可。‎ 这些新品极大冲击了食客的眼球和味蕾。一时,王家酒店的生意兴隆,丁家饭店门前冷落。丁晓虎有点沉不住气了,他开始寻斤头(找碴、挑衅),开始“戳煞爷娘”地骂街。‎ 王兴龙是好脾气,他的嘴角始终洋溢着微笑,他对谁都客客气气。对于骂街他更不可能接招。那差不多就是一种鄙视了,如果再骂,只能自取其辱。‎ 丁晓虎感觉无趣,便想着对应之策。他也学做了“氽来钟”和“金鸡饼”‎ ‎;他把臭豆腐炸得皮脆肉嫩;还在小笼包的肉馅中加了虾仁;把牛腩和牛筋做得极有嚼头。食客就说:丁师傅,你做得菜大有长进啊。丁晓虎嗓门极大地说:那是,我做得是正宗本帮菜!‎ 转眼就到了1937年的10月。初秋的晌午,食客们坐在酒店的雕花窗棂前,已能感受到“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秋景了。但那一刻,天空突然响起了日机掠过的声音,然后就传来了轰隆隆的爆炸声,前后响了四次。之后就传来了哭喊声。彼时,许多百姓丧了命,王兴龙的母亲也在其中。‎ 食客们一声长叹:戳煞娘的小日本,往后再也不得安宁喽!‎ 那以后,不管是丁家饭店,还是王家酒店,生意都一落千丈。‎ 之后的一天,有个叫小田一郎的日本军官走进了王家酒店,他能说一口流利汉语。他把王兴龙叫到跟前,问:你会不会做“龙虎斗”?‎ 王兴龙愣了愣,然后摇头,心想:“龙虎斗”虽是广帮菜,但当地人很少吃野生动物,蛇猫之类更是不碰,偶有吃蛇的,最多来道“龙凤煨”,或叫“龙凤呈祥”只是讨个吉利罢了。但嘴上只是说:原料恐怕不好找,尤其是狸猫。‎ 小田一郎不耐烦地挥挥手,说:这我不管,做不了这道菜,就烧了这店。‎ 王兴龙谦卑地赔着笑说:太君,要不做道“龙凤呈祥”?吉利,味道大大的好。‎ 小田一郎一拍桌子站起来:我不要“龙凤呈祥”,现在是战争,就要“龙虎斗”。中国不是号称“龙的传人”嘛,那大日本的就是虎,我就要“龙虎斗”,虎的,一定能战胜龙!‎ 王兴龙的笑脸突然凝固了,他迟疑了一下说:狸猫确实没,最多弄只家猫。‎ 小田一郎瞪他一眼,用手摸了摸脸说:家猫?即便是家猫,也能打败蛇!‎ 王兴龙没吱声,只是沉着脸,弯了弯腰,便退了出去。‎ 做“龙虎斗”很吃功夫,蛇和猫都必须经过去腥、剔骨的流程,尤其是猫,要用甘蔗来去腥,还要去掉脊髓以去酸。骨头熬汤做羹,蛇肉猫肉细细切丝,和菌菇一起烹炒,味道鲜美,无与伦比。再加蛇性微凉而猫性微热,一阴一阳谓之道,是真正的大补佳肴。‎ 小田一郎吃得不住点头,哟嘻,大大的美味!然后就拍案唱歌。微醉的表情,满是怀旧,然后就说起他早年随父做生意,到过台湾、福建、广州,所以知道“龙虎斗”,但一直无缘品尝,今天总算如愿以偿。‎ 王兴龙僵硬地微笑着没吭声,然后送来一碟秘制萝卜,说:这个,大大的爽口,能醒酒。‎ 小田一郎夹起一块,放入嘴里,再次喊了一声:哟嘻!‎ 之后,小田一郎便常来,来了就点“龙虎斗”,餐毕,王兴龙照例给他端来一小碟秘制萝卜。于是,王家酒店的生意就格外的好。对面的丁晓虎因此恨得牙痒痒。每天发戆劲,“戳煞爷娘”地骂街。‎ 有一天,突然传来小田一郎的死讯。据说死得蹊跷,什么原因也找不到。‎ 当晚,王兴龙突然敲开了丁晓虎的家门,说:我要走了,这是我记录的一本菜谱,有空看看。记住:蛇和萝卜不能同吃,吃了会中毒,严重时可能会暴毙。‎ 丁晓虎拿着菜谱,呆了半晌,等他回过神来时,王兴龙早没了踪影。‎ ‎1.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王兴龙的品格(答出两种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从正面和侧面对王家酒店的菜肴进行了描写,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小田一郎之死,作者在文中已做了多次铺垫,请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标题“龙虎斗”内涵丰富,请根据你的理解,写出它的多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尾两段写了王兴龙赠菜谱,离开七宝镇。有人认为删去这个结尾会更好,也有人认为不能删去,你赞成哪种观点?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2018·山东淄博临淄区二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跛脚羊的冬天 夏京收 ‎①他出生的那个年头,或许是因为营养匮乏,反正与他同龄的孩子都遍地跑了,他还是不能站起来走路。又过了几年,他终于离开了母亲搀扶他的那双手,但也没能和两个哥哥那样在田野上撒欢儿般地奔跑——他的右腿是跛的。‎ ‎②贫穷的屋檐下,从有记忆始,他觉得父亲好像就没用正眼看过他一下。食物匮乏的饭桌上,偶尔出现几次令他馋涎欲滴的面食时,幼小的他却从未敢伸过手,虽然母亲一再地递给他。他盼望有一天,父亲能像递给两位哥哥那样亲手递给自己一个面馍,然而父亲的大手却永远只递向两位哥哥。‎ ‎③那年的冬天特别冷,他家那头大黑羊却立在皑皑白雪里咩咩地叫着,痛苦地生产了。‎ ‎④大黑羊一连生下了三只小羊崽,其中有一只却是畸形的——有一条腿没有蹄。鲜红的雪地里,满头大汗的父亲提起腿部畸形的小羊崽,淡淡地对母亲说:“扔掉吧,成不了材的,况且,留下来恐怕老羊的奶水也不够!”‎ ‎⑤听到父亲说要扔掉小羊,他急忙抢到父亲的面前,苦苦哀求着父亲,说:“少脚的小羊会长大的,再说,它也不一定会长得比那两只瘦呀。”那天,父亲沉默了许久,静静地将小羊留了下来。‎ ‎⑥晚上,“丰盛”的饭桌上,炖好的大黑羊生产后留下的胎盘,父亲破例递给了他一碗最多的。‎ ‎⑦以后的日子里,饭刚吃了一半儿的他,常常揣起块煎饼或者菜饼之类的饭食就去打草,他说饭在路上吃:深更半夜里,他常以去院子里大解为由,披着破棉袄为那只腿部畸形的小羊偷偷加夜餐——淡淡的月光下,他像喂孩子似的将白天从自己口中省下来的饭食,一口一口地嚼碎,细心地喂给跛脚的小羊。‎ ‎⑧日子一天天过去,几只小羊渐渐地长大了。正如他所说过的那样,那只腿部畸形的小羊果然不比其他两只瘦,整天活蹦乱跳的。一向不苟言笑的父亲抚摸着小羊笑笑说:“这家伙,没想到比那两只长得还大了,还是个母羔儿,不愁熬上几窝羊崽。”一旁的他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⑨第二年的春天,父亲做了一个惊人之举:将家里的四只羊一并牵到集上去卖。他躲在一边偷偷地流了泪,那只跛脚羊身上有他用心裹着的多少梦啊!‎ ‎⑩但令他和母亲都没想到的是,父亲只卖掉了三只羊,他将那只腿部畸形的羊又牵回了家。‎ ‎⑪“这只羊人家南集羊肉馆不要。”父亲说。可是,卖给宰羊的又不是卖给户里养羊的,人家怎么会不要呢?‎ ‎⑫‎ 更令他们预料不到的事情还在后面,一段时间后,父亲用卖那三只羊的钱把他送进了东庄小学。一直以来,包括他在内的村里人早就认为,这个家里上学的资格在他二哥身上。二哥能干,人又机灵。‎ ‎⑬父亲的这一举动,令村里人感到大惑不解的同时,也令他感到震惊……‎ ‎⑭时光荏苒,十年寒窗苦读后,他听从了父亲的建议,走进了一所市里普通的医校。这是父亲对他学业的唯一一次过问。‎ ‎⑮后来,他学医所在的城市里便多了一个最有名的医生,这个医生的右腿是跛的。‎ ‎⑯再后来,他成了省城里在国内医学界最具权威的一所医学院的院长,他的医学论文多次在业界引起轰动……这年中秋,他特地从省城赶回乡下老家与年迈的老父团聚。‎ ‎⑰那夜,皓月当空。红酒与月饼香飘四溢的酒桌上,他与满头银发的父亲对饮着。这时,院子里忽然跑进来几只活蹦乱跳的小羊,是当年那只跛脚羊的后代,那只跛脚羊早已死去多年。他曾听母亲悄悄地说过,当时那只老羊死去时,父亲的眼圈红红的。‎ ‎⑱面对这几只活蹦乱跳的小羊,他咂了满满一口酒,咽下,对父亲说:“爸,你知道当年那只跛脚羊为什么会比其他两只肥吗?”‎ ‎⑲父亲淡淡一笑:“还不是当年你半夜出去为它偷偷加了口粮。”‎ ‎⑳他一下子愕然了,多年来这一直是他心中的一个秘密啊!‎ 父亲用手摸了摸嘴,接着说:“当年半夜起来小解,月光下,知道了你小子给那只跛脚羊开起了小灶;那年集上怕卖掉它伤了你的心,所以就又把它给牵回了家;你升学时,觉得你做事心细,暗地里又有股犟劲,当年对只羊都那么好,何况对人呢,就建议你从了医……”‎ 泪,刷地一下淹了他的面庞,他突然明白,自己,原来竟是父亲心中一直用爱喂养着的一个梦啊!‎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第2期)‎ ‎1.阅读全文,概括主要事件,填写在横线上。‎ ‎(1)他因跛脚自卑而被父亲“无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精心照料小羊获得父亲的赞许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经过苦读考上医校,终成名医院长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具体事例,说说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要求,品味下列几处细节。‎ ‎(1)第④段“(父亲)淡淡地对母亲说”与第⑲段“父亲淡淡一笑”,两个“淡淡”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那天,父亲沉默了许久,静静地将小羊留了下来”,请结合文意,合理推测,用父亲的口吻写出他在沉默过程中的内心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这篇小说的内容、情节、构思、情感等角度,思考“跛脚羊”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小说结尾“他突然明白,自己,原来竟是父亲心中一直用爱喂养着的一个梦啊”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2018·江苏苏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情无赝 周海亮 那把执壶一直跟随着他们。‎ ‎1942年逃荒,爷爷把什么都扔了,包括那把壶。一路上九死一生,待回来,壶仍然躺在自家院子,染满尘埃。擦擦,釉黑斑蓝;敲敲,音色沉美。“文化大革命”时被抄家,家里被砸得稀烂,父亲挨批斗回来,竟从一堆碎片里找到它。擦擦,釉彩灵动;敲敲,声如骨牙。到后来,连唐钧都怀疑,到底是执壶逃过两劫,还是执壶帮他们一家人逃过两劫。‎ 其实那时,唐钧和父亲都没有料到一把壶能值这么多钱。尽管如此,父亲还是将它看得比生命还重。‎ 壶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时间越久,越有感情。‎ 可是现在父亲病了,很严重。他需要一笔钱。‎ 唐钧就想到了执壶。‎ 与妻子商量,妻子说:“卖掉执壶,等于要了爸的命。”唐钧说:“也许卖掉执壶,能救爸的命。”妻子说:“能保证不让爸知道?”唐钧说:“不告诉他就行。”妻子说:“你以为能瞒过去?”唐钧长叹一声,说:“能瞒多久,就瞒多久吧。”‎ 唐钧找到朋友,说他有意出手那把执壶。朋友听了,眼珠子就直了。‎ 朋友也许比父亲更喜欢那把壶。朋友是小城有名的收藏家,他知道一把品相极佳的执壶的价值。几年前他曾有意买下这把壶,却被唐钧的父亲骂了一顿。‎ ‎“真打算出?”朋友问。‎ ‎“真打算。”唐钧说。‎ ‎“老爷子同意了?”‎ ‎“同意了。”‎ ‎“拿来!价钱好商量。”‎ 壶就卖了。唐钧查过很多资料,这绝对是一笔对得起这把壶的价钱。现在父亲住进医院,他不知道父亲还能不能熬过来。熬过来,他欠着朋友一份情;万一熬不过来,他想用这笔钱带父亲到处转转。之前,父亲一直想去一趟西藏。‎ 可是父亲突然很想看看那把执壶。‎ ‎“你哪来这么多钱?”父亲问他。‎ ‎“借的。”‎ ‎“我怀疑你把它卖了。”病床上的父亲说,“这几天,我总是心神不宁。”‎ ‎“壶在家里呢。”他低着眼睛,不敢看父亲的脸,“您那么喜欢它,我不会卖掉它的。”‎ ‎“我想看看壶。”父亲固执地说。‎ 没办法,唐钧只好再一次找到朋友。朋友说:“君子不夺人所好——要不这样,壶你拿回去,钱你送回来。”唐钧只得把父亲病重的事情跟他仔细说了。朋友想想,说:“君子不乘人之危——还可以这样,壶你拿回去,钱算我借给你的。你给我补张借条就行。”‎ 最终,唐钧既没有给朋友补一张借条,也没有把壶拿回去。不过他捧回了一把执壶的赝品。他问朋友:“这样行吗?”朋友说:“‎ 相信我,别说你爸,就连业界专家,都很难分辨出来。”‎ 父亲捧着壶,细细地看,笑了。是咱家那把!他说,看来你果然没有说谎。唐钧笑笑说,祖宗传下来的宝贝,我怎会卖掉呢?心里,却隐隐地痛。‎ 再痛,也认为自己做得没错。他不否认执壶的价值,但他认为,无论什么样的无价之宝,在父亲的生命面前,都不值一提。‎ 父亲没能熬过来。但父亲安然地死去,几乎没有痛苦。‎ 父亲走后第九天,他将执壶还给朋友。朋友细细看过,擦过,小心地把壶收起。唐钧问他:“哪弄来的赝品?”朋友说:“这不是赝品,这就是你卖给我的那把执壶。”唐钧有些吃惊,忙问:“为什么不弄个赝品?”朋友笑笑说:“你父亲对这把执壶的感情这样深,假如真是赝品,我相信他一眼就能够看出来。他虽非专家,但是自家的东西,他绝不会看错。”‎ ‎“不会吧?”唐钧有些不太相信。‎ ‎“找个世界上最像你的男人冒充你,你认为他能不能看出来?”朋友说,“当他发现你拿了赝品给他,他会怎么想?或许直到离去,他都不会安心。”‎ ‎“可是万一我把它弄坏了呢?磕了,碰了,或者不小心打碎……”‎ ‎“我相信你肯定不会。”朋友笑笑说,“在你心里,只要父亲喜欢,哪怕它是赝品,也价值千金,需要小心呵护……”‎ ‎“万一我发现它不是赝品,死不认账呢?难道你不怕我昧下它?”‎ ‎“你肯定不会。认识这么多年,我对你的这点信任还是有的。”朋友笑着说,“这世上还有什么比一个儿子的孝心更有价值呢?花瓷无价,艺术无价,历史无价,但更无价的,其实是我们的亲情、爱情、友情……为一把壶,你会这样做吗?”‎ ‎(选自《小说月刊》,有删改)‎ ‎1.小说开头写唐钧父亲对执壶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有什么作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章中两次出现“擦擦”“敲敲”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描写唐钧卖执壶前与妻子和朋友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说中的那位朋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章结尾写唐钧与朋友的对话,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2018·江苏无锡一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①海拔三千三百米。寄宿小学校的钟声响了。桑吉从浅丘的顶部回望钟声响起的地方,那两层的曲尺形楼房是他刚刚离开的学校。‎ ‎②这是五月初始的日子,空气湿润起来。在刚刚过去的那个冬天,鼻子里只有冰冻的味道、风中尘土的味道,现在充满了他鼻腔的则是冰雪消融的味道,冻土苏醒的味道,青草发芽的味道。这是高海拔地区迟来的春天的味道。‎ ‎③第一遍钟声中,太阳露出了云层,天空、起伏的大地和蜿蜒曲折的流水都明亮起来。第一遍钟声叫预备铃。预备铃响起时,桑吉仿佛看见,女生们早就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了,男生们则从宿舍、从操场、从厕所、从校门外开始向着楼上的教室奔跑。衣衫振动,合脚的不合脚的鞋子噗噗作响。男生们喜欢这样子奔跑,喜欢在楼梯间和走廊上推搡、碰撞,拥挤成一团跑进教室,这些正在启蒙中的孩子喜欢大喘着气,落座在教室里。小野兽一样,在寒气清冽的早晨,从嘴里喷吐出阵阵白烟。‎ ‎④等到第二遍钟声响起时,教室里安静下来,只有男孩们剧烈奔跑后的喘息声。‎ ‎⑤第三遍钟声响起来了,这是正式上课的铃声。多布杰老师或是娜姆老师开始点名。从第一排中间那桌开始。然后是左边,然后右边。然后第二排,然后第三排。桑吉的座位在第三排正中间,和羞怯的女生金花在一起。现在,点名该点到他了。今天是星期三,第一节是数学课,那么点名的就该是娜姆老师。娜姆老师用她甜美的、听上去总是有些羞怯的声音念出了他的名字:“桑吉。”没有回答。娜姆老师提高了声音:“桑吉!”桑吉似乎听到同学们笑起来。娜姆老师又念了一遍:“桑吉!”‎ ‎⑥桑吉此时正站在望得见小学校、望得见小学校操场和红旗的山丘上,对着水汽芬芳的空气,学着老师的口吻:“桑吉!”然后,他笑起来:“对不起,老师,桑吉逃学了!”‎ ‎⑦此时,桑吉开始顺着山坡向下奔跑。‎ 他奔跑,像草原上的很多孩子一样,并不是有什么急事需要奔跑,而是为了让柔软的风扑面而来,为了让自己像一只活力四射的小野兽一样跑得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春天里,淡青色的草坡在脚底下已经变得松软了,有弹性了。很像是地震后,他们转移到省城去借读时,那所学校里的塑胶跑道。‎ ‎⑧脚下出现了一道半米多高的土坎,桑吉轻松地跳下去了。他跳过一丛丛只有光秃秃的坚硬枝干的雪层杜鹃,再过几天,它们就会绽放新芽,再有一个月,它们就会开出细密的紫色花朵。挨着杜鹃花丛是一小片残雪,他听见那片残雪的硬壳在脚下破碎了。然后,天空在眼前旋转,那是他在雪上滑倒了。他仰身倒下,听到身体内部的东西震荡的声音。他笑了起来,学着同学们的声音,说:“老师,桑吉逃学了。”‎ ‎⑨老师不相信。桑吉是最爱学习的学生,桑吉还是成绩最好的学生。老师说:“他是不是病了?”‎ ‎⑩“老师,桑吉听说学校今年不放虫草假,就偷跑回家了。”‎ ‎⑪本来,草原上的学校,每年五月都是要放虫草假的。挖虫草的季节,是草原上的人们每年收获最丰厚的季节。按惯例,学校都要放两周的虫草假,让学生们回家去帮忙。如今,退牧还草了,保护生态了,搬到定居点的牧民们没那么多地方放牧了。一家人的柴米油盐钱、向寺院做供养的钱、添置新衣裳和新家具的钱、供长大的孩子到远方上学的钱、看病的钱,都指望着这短暂的虫草季了。桑吉的姐姐在省城上中学。父亲和母亲都怨姐姐把太多的钱花在打扮上了。而桑吉在城里的学校借读过,他知道,姐姐那些花费都是必需的。她要穿裙子,还要穿裤子。穿裙子和穿裤子还要搭配不同的鞋,皮的鞋、布的鞋、塑料的鞋。‎ ‎⑫桑吉说:“今年虫草假的时候,我要挣两千元。一千元寄给姐姐,一千元给奶奶看医生!”‎ 所以,他就打定主意逃学了。所以,他就在这个早上,在上学的钟声响起之前,跑出了学校。‎ ‎⑬奔跑中,他重重地摔倒在一摊残雪上,仰身倒地时,胸腔中的器官都振荡了,脑子就像篮球架上的钢圈被敲击过后一样,嗡嗡作响。桑吉庆幸的是,他没有咬着自己的舌头。然后,他侧过身,让脸贴着冰凉的雪,这样能让痛楚和脑子里嗡嗡的蜂鸣声平复下来。‎ ‎⑭这时,他看见了这一年的第一只虫草!‎ ‎1.从修辞和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画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简要分析第⑪段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主人公桑吉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章第③段的外貌和动作描写对表达主题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认为“桑吉逃学了”和“一只虫草”这两个短语哪一个更适合做文章的标题?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2018·湖北襄阳襄城区模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流浪狗 有一天,我们楼下门口处,出现了一条流浪狗。很小的一条狗,狗毛呈白色,像是出生不久的。冬日的天足够冷,我看着那条流浪狗,它使劲地抖动着自己的头,以运动来取暖。间或,发出阵阵哀怨的声音。‎ 我匆匆赶着去上班,也来不及多去关注它。我走过的时候,就在想,这狗,肯定是被遗弃了吧。定是被哪个不负责任的主人,嫌家里狗太多,便把它给赶了出去。说实话,我不讨厌狗,但也真没想过要养。养狗太麻烦,要喂它吃喝,给它洗澡,最主要的还要给它安排住宿的地方。把一条狗安置在自己家里,我可想都不敢想!‎ 晚上回来时,天还没黑。我看到那条流浪狗,还蹲在门口。不过,看起来它似乎比我舒服一些。我上了一天的班,还饥肠辘辘的,它比我好,躺的位置上多了一只碗,碗里竟已盛满了各种各样的食物,可能是周边的好心人施舍给它的。‎ 我上了楼。胡乱地端出冰箱里的剩菜剩饭,放在微波炉里热了几分钟。一个人的日子总是那么寂寥,我又想起了那条流浪狗,觉得自己和那条狗,似乎也有一些共同之处。我吃了几口菜,看到了里面的几块大肉。我就不再吃了,端着只碗盛上肉,下了楼,倒进流浪狗的碗中。流浪狗似乎认真看了我一眼,并且还朝我摇起了尾巴。‎ 第二天一早,我下楼时,想着那条流浪狗,还在不在楼下。推开楼下的大铁门,流浪狗果然还在,它蜷缩着身子,躲在旁边的几株小海桐之间,借以来取暖。我看着,不觉有些心酸。我跑回了屋,想起自己还有一条不大盖的小毯子,也许,这流浪狗会用得着吧。‎ 晚上,当我再度下班回家时,流浪狗睡觉的地方,已经多了好几条被子,它躺在那些被子中间,似乎很满足。‎ 后来的一天,我感冒了,高烧烧到40度。我请假,到医院配了许多的药,然后就睡了一天。晚上,我昏昏沉沉地还在睡着,间或能听到窗外噼里啪啦的雨声。我的脑子里忽然想起了楼下的那条流浪狗,这么大的雨,它要被淋透了吧。我是很想跑下楼去看看它,但刚直起身子,很快又躺了下去。我根本就没有气力挣扎着起来,接着,又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天亮时,我醒来了,觉得神清气爽,也听不见了雨声。再摸摸额头,已经没有一点烫意,看来这感冒已经被我扛过去了。我猛然想起了那条流浪狗,快速跑到楼下,以为它一定被淋得很落魄。可是——我呆住了,流浪狗身上的毛,是干的。离它不远处,立起了一个小木屋。‎ 这个小木屋是谁搭的呢?我还在疑惑时,隔壁的一个年轻人告诉我,是楼下的那对老夫妻搭的,他看见他们在楼下噼噼啪啪地忙了大半天。那对老夫妻,是有名的厉害,并且又吝啬。我有些不信,他们怎么可能劳神费力去搭个什么小木屋呢?‎ 不久,又听到一个消息,几年前被老夫妻赶出门的儿子,也被迎了回来。‎ ‎1.请说说本文的题目“流浪狗”能否换成“人间有大爱”呢?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结尾画线句子有何表达效果?‎ ‎ 我看着那条流浪狗,它使劲地抖动着自己的头,以运动来取暖。间或,发出阵阵哀怨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我”开始见到流浪狗时不大关注它,到后面却越来越想到它,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分析小说中“小木屋”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从情节、人物、主题三个方面分析文章最后两段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2018·湖北襄阳模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神秘的乘客 ‎①很多年以前,当我还是个小伙子时,我每天上下班都是坐火车。由于没有家室,我每天总是工作到很晚,常深夜乘车回家。‎ ‎②一天深夜,我乘火车回家。在同车厢的人中,有一位小个子老太太,手里拿着一个很大的购物袋。我一看到她上车,就蓦地想,她一定是那种很健谈的人,也就是一路上没完没了与你说个不停的那种人。“千万别坐在我身边!千万别!”我心想。她的确没有坐到我身边,她坐在了我的对面。‎ ‎③火车每站都停,但每次都是下车的人多,上车的人少。小个子老太太环顾周围,看着人们上上下下,然后朝我笑笑。就这样,一直到车厢里只剩下我们两个。此时,她笑声更大了。要说她的举止让我感到紧张,有些言过其实,但确实让我感到不可理解。‎ ‎④“很高兴,就剩下我们两个了,”她神秘地说,“因为我还有一些事必须要做。”就在这个时候,她身体前倾,将手伸进她那个大大的购物袋。她从袋子里拿出一把大号螺丝刀。当她拿着螺丝刀对着我的时候,我注意到螺丝刀头部被磨得很平。我以为她要对我做什么,吓得够呛。‎ ‎⑤“对不起,年轻人,可我不得不这么做。这些孩子让人怕!他们总是拧松这些螺丝!”说完,她就突然转过身子,开始拧紧挨着我们的那扇车门上的螺丝。把门上所有的螺丝都拧紧之后,她把螺丝刀又放回到大袋子里,满意地坐到座位上。她没再说一句话,下一站就下车了。‎ ‎⑥此刻,我的脸色一定看上去非常苍白,因为我在皮卡迪利大街下车时,发现列车长注意到我:“你还好吗,朋友?”“不好,简直糟糕透了!”我回答道,并且告诉他我在车上所遇到的一切。他听了一点也不感到吃惊。“噢,她呀!是的,我们知道她的一切!”他笑着说,“她不伤害人。”然后,他就给我讲了她的故事:3年前,老太太的儿子儿媳因公去了国外,留下孙子让她照看。可悲的是,孙子在乘坐这趟火车去上学时,因为车门上的一个螺丝松动,靠近门边站着的孩子,从车上掉下来摔死了。尽管事故与老太太一点关系也没有,可她感到自责,因为孩子是由她看管的。打那以后,她就总是在火车上拧紧车门上的螺丝,希望赎回“过错”。‎ ‎⑦“真是太不幸了!”听他讲完这些,我感慨道,“可你们就不能阻止她吗?”“我们试过,”列车长苦笑着说,“可谁也阻止不了她,她照例不时上车检查每节车厢门上的螺丝是否松动,不是紧紧这个,就是紧紧那个,直到确信每个螺丝都安全牢靠。时间长了,我们都把她当成了我们中的一员。”我不禁开始由衷敬佩这位“神秘乘客”了。‎ ‎1.短文中的“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⑥段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赏析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 说完,她就突然转过身子,开始拧紧挨着我们的那扇车门上的螺丝。把门上所有的螺丝都拧紧之后,她把螺丝刀又放回到大袋子里,满意地坐到座位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试结合内容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本文后,结合实际写出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2018·河南许昌一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匠人的追求 郑玉超 ‎“大家都说我技术好,像个专家,可我从不骄傲。咱就该低调做事,用心干活儿。”谷师傅一脸谦逊地对我说。‎ 谷师傅是经过我的精挑细选,好不容易淘出来的。他西装革履,头发梳得溜顺一律往后倒,不像别的师傅土头土脸、满面风尘。想来做出的活儿定也别具一格,与众不同。‎ 他主动加了我的微信,我看到他的微信署名:做一个有追求的匠人。别的师傅自称瓦工,可谷师傅管自己叫瓦匠;他告诉我,自己最看不得得过且过、毫无追求的男人,干了一辈子,最后只能混个小工。‎ 谷师傅谈起装潢来口吐莲花,很多新词我闻所未闻,什么全景墙、室内造景,瓷砖地板起承转合,听得我一愣一愣的。对于讲究情趣和格调的我来说,他很合我的胃口。‎ 我打心底里佩服谷师傅。前前后后,我曾接触了好多个瓦工,但我敢说,无人能和谷师傅比肩。谷师傅对我说:“别人做出来的至多是产品,可我向你保证,我的绝对是艺术品,精致,细腻,完美。”‎ 这一点,我信。能说出这话,本就不一般。谷师傅先是叼着烟,在房子里转上三圈,眯着眼问我:“想装修成啥样风格,欧式还是中式,田园还是古典?”‎ 他说,得根据风格选择瓷砖的颜色、纹理和尺寸。“人一辈子也许只拥有一套房子,既然住了,就得舒心。”谷师傅很享受地吐了一个相当完美的烟圈,“‎ 我们做瓦匠的,不仅靠技术,还得讲良心。”‎ 然后,谷师傅麻利地量好面积。贴瓷砖时,我去过几次,见谷师傅干起活来,细心,稳当,不紧不慢。他依旧西装革履,依旧头发溜光,依旧一尘不染,全身上下,很利索很精神。‎ 时间自然也超出了我的想像,按我的预判要五天做完的活儿,结果三天半就完工了。我看着谷师傅巧手做出的艺术品,比起毛坯房不知好出多少倍,我很满意。‎ 结过工钱后,谷师傅问我,家里物色好木匠没有。他说他要为我介绍一个,手艺杠杠的,可不是简单的木工,而是有追求的匠人。我很爽快地答应了。谷师傅介绍的木匠也姓谷,干起活来快枪手,书桌、木床和电视柜等没用多久,就完美呈现在我的面前。‎ 房子装潢好后,我迫不及待入住其中。当我到阳台开窗通风时,稍一用力,哗啦一下,几块墙砖无牵无挂,告别墙体,幸好我眼疾手快,揽之入怀才没摔碎。我瞅着那墙壁,涂抹的水泥很不均匀,有的地方还是个洞洞。‎ 望着墙壁,那上面处处是谷师傅的艺术品,我生怕一不小心会墙面解体、集体辞职。于是,我忙联系承诺终身保修的谷师傅。好多次“马上去”后,他终于姗姗而来。‎ 又过了段日子,我发现浴室里的地砖跷跷板般,脚踩上去,与人共舞。再联系谷师傅,他果断地挂掉,再拨打,一声忙音后显示空号。发微信,结果显示需要对方验证加为好友。‎ 我奔向之前淘他的工人市场,他不在。向别的工人打探,立马 围上来一大圈人,大家七嘴八舌。有的笑着说,好久不见谷大师了,这段日子有不少人来找他返工。有的打趣道,恐怕谷师傅又有新追求了,兴许改行做木匠了。这时,有人插言道,很有可能,听说谷大师还有一个做木工的兄弟。我一阵心慌。‎ 边上一个修自行车的师傅搭话道,看他穿的那样子,尘土不沾,哪像一个瓦工呢?倒像是一个光指挥、不干活的包工头。‎ 听得我目瞪口呆。‎ 回家后,挨了妻子训的我气不打一处来,一拳击向书桌,谁想,“咔嚓”一声,一根桌腿断了。‎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2期,有改动)‎ ‎1.请用简洁的语言以“我”的妻子的语气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提示,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他西装革履,头发梳得溜顺一律往后倒,不像别的师傅土头土脸、满面风尘。(从人物描写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我到阳台开窗通风时,稍一用力,哗啦一下,几块墙砖无牵无挂,告别墙体,幸好我眼疾手快,揽之入怀才没摔碎。(从词语运用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讲究运用伏笔的手法,对于谷师傅“匠人的追求”,前文多次埋下伏笔。请找出两处并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个方面,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2017·山东滨州惠民县模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我们一样爱他们 张春风 天堂村小学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偶尔才有慈善家跑来捐款。每次,全校师生都会倾巢而出:学生站在山岭上,手舞鲜花一路欢迎;而校长方子儒会亲自带队,用一个树藤扎成的土轿子抬客人上山。‎ 这天,天堂村小学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这个年轻人不声不响,独自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由于道路崎岖,他沿途还摔伤了膝盖。当他一瘸一拐地出现在方子儒面前时,完全没有了城里人的光鲜形象。‎ ‎“对不起!”年轻人显得有点尴尬,“我……想资助你们10名特困生。”‎ 方子儒特别高兴。这里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乡,这送上门的好事,正求之不得呢!可是,他为什么要说对不起呢?方子儒殷勤地招呼道:“要不,您先去洗漱一下?我让学生们列队欢迎?”‎ 年轻人慌乱地摆摆手:“千万不要……我不想耽搁,捐了款就走!”‎ 方子儒点了点头。‎ ‎15分钟后,方子儒恭敬地送上一份资助名单。‎ 年轻人看也没看,说:“校长,我想您误会了!”‎ 方子儒愣了愣,以为他突然变卦了,着急地说:“可是,这是我们千挑万选出来的学生。他们品学兼优,将来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年轻人沉默了一会儿,说:“校长,我能亲自挑选资助对象吗?”‎ ‎“当然!”方子儒长舒了一口气,“这是您的权利!但……他们绝对是最好的学生!倘若您不信,可以翻看他们往年的成绩单!”‎ 年轻人笑了:“我当然相信,但请给我所有贫困生的名单!”‎ 方子儒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找来所有30名贫困生的名单。年轻人要了一张白纸,小心地撕成一条条小纸条。然后,年轻人开始在小纸条上写上每一位贫困生的名字,写完一张,就揉成团丢在一个盘子里。‎ 方子儒终于看出了端倪,疑惑地问道:“您……是想抓阄决定资助的对象?”‎ 年轻人点了点头:“是的,我觉得那样才公平!”‎ 方子儒着急地说:“不行,那样你会不小心抽到坏孩子的。他们生性顽劣,整天爬树打架,几乎每门功课都不及格!”‎ 年轻人停下手中的笔,问:“那他们逃过学么?”‎ 方子儒想了想,说:“这……倒没有!他们只是功课不好,其他,没什么两样!”‎ 年轻人坚定地说:“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谁又能知道,调皮捣蛋的孩子将来就一定不会有所作为呢?他们一样天真无邪,他们的心里一样编织着最美丽的梦想……”‎ ‎3分钟后,年轻人抽出了10个人的名字。果不其然,其中有4名学生原本不在方子儒的推荐之列。‎ 方子儒执意要举行一个公开的捐赠仪式,这是学校的惯例。年轻人却摇了摇头,说:“校长,能否替我向其他的20名学生道歉?”方子儒满脸惊愕,以为自己听错了。‎ 年轻人的眼睛有些湿润,满怀歉意地说:“对不起,我没有能力资助所有的贫困生。他们之所以没被选上,并不是因为不够好,只是运气差了一些!总有一天,我会回来弥补他们的遗憾!”‎ 年轻人没有告诉校长,在15年前的一个穷山沟,他也是这样幸运地得到一位老华侨的捐助。当时,他是村民眼中不折不扣的坏孩子。可是,老华侨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10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题目中的“他们”在文中指哪些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写到“天堂村小学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读完全文,写出“客人”的“特别”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小说情节展开过程中,年轻人的神情随之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从选文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有点尴尬→慌乱→________→笑了→________→满怀歉意 ‎5.假如你正好是受到年轻人的资助,而原本不在方校长推荐之列的四名学生之一,你有何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④为了省钱,父亲冒着严寒去黑市等鱼断气 ⑤我替换父亲去黑市等鱼,感动鱼贩 ‎2.描写天气的恶劣,反衬父亲买鱼的艰辛,凸显亲情的伟大。‎ ‎3.(1)“义无反顾”写出了父亲为了给“我”母亲治病,不顾及个人一切,想法买到鲫鱼的坚强决心。‎ ‎(2)“撑”字,写出了父亲为了能买到刚断气的鱼,不顾严寒、历尽艰辛的情状。‎ ‎4.示例:这种看法是不对的。父亲之所以要等鱼断气才买,完全是贫困所致,实属无奈,与人品毫无关系。‎ ‎5.因为有鱼贩的爱心,让人心中感到暖意。‎ 二、‎ ‎1.(1)表现了阿明担心吃了老太太的醪糟蛋而违反了公司规定的害怕的心理,以及想回去陪伴母亲的急切心情。‎ ‎(2)表现了阿明听到老太太话时的震惊的心理,也表明了阿明听了老人的话后不由得产生了同情、怜悯之心。‎ ‎2.这句话是环境描写,渲染了中午天气的酷热,反衬出阿明对工作的敬业和吃苦耐劳的性格特点,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3.点拨:围绕“勤劳能干、孝敬长辈、吃苦耐劳、乐于助人、心地善良”等方面来回答。‎ ‎4.小说通过叙述一个孤独的老太太“骗”维修工阿明来陪伴自己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吃苦耐劳、乐于助人的打工者形象,歌颂了勤劳、善良、孝敬、助人等中华传统美德,呼吁社会要关注空巢老人。‎ 三、‎ ‎1.①儿子(14岁时)贪玩(在森林中)迷路,在父亲带领下走出森林。②儿子无力还贷,父亲卖房帮助他走出困境。‎ ‎2.(1)(自然)环境描写。渲染森林的黑暗和恐怖,烘托了儿子害怕的心理。‎ ‎(2)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带领儿子走出森林后内心的轻松。(外貌描写。形象地表现了父亲带领儿子走出森林的艰辛。)‎ ‎3.父亲没有看到灯光。‎ 理由:父亲说看到了灯光,不过是对儿子的安慰。①父亲的身高只比儿子高半个头;②从迷路到小木屋的漫长过程中,儿子多次顺着父亲说的方向看去,都是黑乎乎的;③父亲进小木屋时,“长舒了一口气”,表明他心里也一直没有底。‎ ‎4.示例:①沉着镇定。面对困境,父亲并没表现出惊慌,而是一直安慰儿子“别怕”“总会有办法的”。②充满智慧。迷路后,父亲用善意的谎言“前面有灯光”激励着儿子跟着他走出森林。(乐观坚强、有担当、对儿子有着深沉的爱……)‎ ‎5.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对儿子在成长困境中的引领作用,如一盏灯,照亮并温暖儿子一路前行,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四、‎ ‎1.婆媳争吵,妥协寄居 捐建学校,拾荒依旧 ‎2.示例:这笔钱并不属于我们,我不能拿来给你们买房子,先前收养孩子时你们争吵阻挠,现在凭什么来要这笔钱;这笔钱,我要用它来回报社会。‎ ‎3.示例1:动作描写。通过对拿钱的系列动作的描绘,准确生动地写出了王婆婆救弃婴的决心,对这笔钱的不舍,王婆婆的善良仁爱。‎ 示例2:细节描写。对存钱位置的描述,表现了王婆婆的这笔钱来之不易和她对钱的珍视。‎ 示例3:比喻。将“揭开包裹钱的小袋子的过程”比作“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表现了王婆婆对这笔钱的珍视。‎ ‎4.②③段详细描绘弃婴的状况和王婆婆捡拾弃婴的过程,更能够充分展示弃婴的可怜和王婆婆的善心;⑬段中,学校的修建过程对王婆婆形象的塑造和对全文主旨的表达作用不大,就一笔带过。‎ ‎5.①王婆婆儿子儿媳拒绝收养弃婴,丢弃了善良;②王婆婆儿子儿媳想要用爱心款来买房,丢弃了淳朴(或“正确的金钱观”“纯真”);③婴儿的父母抛弃孩子,丢弃了责任。‎ 五、‎ ‎1.①在王家酒店生意不好的时候,王兴龙跟从师父学习不断创新,表现了他的积极上进。②在王家酒店生意兴隆而丁家酒店没落的时候,丁晓虎气急败坏地骂街,而王兴龙却不接招,表现了他心胸开阔、和善、好脾气。③王兴龙做菜步骤繁复,“龙虎斗”的复杂做法,体现了王兴龙做事情的有条不紊、认真严谨。④王兴龙与小田一郎较量的整个过程中,王兴龙面对日本军人始终没有丝毫恐惧与奴颜,体现了他的不卑不亢和民族气节。⑤在给小田一郎做菜的过程中,设计毒死了小田一郎,表现了他的稳重、有勇有谋。⑥王兴龙要离开七宝镇时,将菜谱送给了始终对他抱有敌意的丁晓虎,表现了他为人豁达、不计较。‎ ‎2.正面描写:详细描写了王兴龙制作小笼包、汆来钟、神树开花和金鸡饼的过程,变化着花样聚集了人气,突出王兴龙的厨艺高超。侧面描写:写丁家饭店门庭冷落和丁晓虎的骂街,侧面表现出王兴龙酒店的红火;对食客吃完王兴龙家的小笼包后的语言描写“鲜得嘞,眉毛也脱落了”,侧面突出了王兴龙酒店人气旺和他本人厨艺精湛的特点。‎ ‎3.①“许多百姓在日军的轰炸中丧命,王兴龙的母亲也在其中”,暗示了王兴龙对日军的憎恶态度。②“王兴龙的笑脸突然凝固了”,通过神态描写,反映了王兴龙复杂的心理活动。③“王兴龙没吱声,只是沉着脸,弯了弯腰,便退去了”,此处承接上文王兴龙的“笑脸凝固”的态度,加深了他的愤怒。④“王兴龙僵硬地微笑着没吭声,然后送来一碟秘制萝卜”以及“之后,小田一郎便常来,来了就点‘龙虎斗’,餐毕,王兴龙照例给他端来一小碟秘制萝卜”,王兴龙每次在“龙虎斗”后都会端上萝卜,这种描写暗示王兴龙的做法是有特殊原因的,而这种原因就是“蛇和萝卜不能同吃,吃了会中毒,严重时可能会暴毙”,以此导致了小田一郎看似不明不白的死亡。‎ ‎4.①指一道广帮菜,是用猫与蛇一同烹制而成的广帮菜,大补佳肴。②指王兴龙和丁晓虎的斗争。这两人的名字中藏“龙”卧“虎”。③中华民族和日本侵略者的斗争。战争时期,中国人是“龙的传人”,日本是虎,中日的斗争就是“龙虎斗”。‎ ‎5.示例1:不能删。①结尾为文章补叙,补充交代小田一郎的死因,揭开小说谜底,让小说的情节更为完整。②结尾王兴龙将凝聚一生心血的菜谱交给丁家,并叮嘱他不能将蛇和秘制萝卜一起吃,突出了王兴龙心胸宽广、疾恶如仇的特点,丰富了人物形象。‎ 示例2:应删去。①留白式的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间,让人去揣测小田一郎的死亡与王兴龙的关系。②引发读者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深入思考,思考“龙虎斗”的真正结局。‎ 六、‎ ‎1.(2)他苦求父亲留下跛脚小羊 ‎(4)父亲卖掉除跛脚羊之外的三只羊,送他上学读书 ‎ ‎(6)中秋夜与父对饮,他在谈话中领悟了父爱 ‎2.①从父亲“轻视”跛腿的他、想扔掉跛脚小羊,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现实到“冷酷”的人;②从父亲沉默着将小羊留下,并在饮食上开始关怀他,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善于反省自己、知错能改的人;③从父亲赞许他照顾小羊的成果、怕他伤心不卖掉跛脚羊,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心思细腻、懂得体谅关爱儿子的人;④从父亲将他送去上学、建议他去学医,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善于发现别人身上优点、有远见的人;⑤从父亲因老羊死去而眼圈发红,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重感情的人;⑥从父亲多年来替他保守秘密,只在背后辛勤付出,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隐忍深沉、默默付出的人。‎ ‎3.(1)第一个“淡淡”表现出父亲对跛脚小羊的轻视,同时也表现出了父亲内心的无奈;第二个“淡淡”表现父亲应对儿子提问的从容淡定,体现了父亲对儿子当年精心照料跛脚小羊的肯定与赞许。‎ ‎(2)一直以来,面对这个跛腿儿子,我从未正眼看过他,我以为他生下来就和这只跛脚小羊一样,永远不会成材,没有什么出息。没想到今天为小羊求情,他脾气这么倔,上进心这么强,我过去真不该这么冷落他,忽视他。‎ ‎4.①“跛脚羊”是他的象征,是另一个他,跛脚羊的成长成材,就是他的成长成材。叙事的过程中,增强了故事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跛脚羊”身上有他用心裹着的梦,体现了他凭借勤劳、细心和努力不断改变现实命运的坚韧品质。②“跛脚羊”是父亲对他态度转变的关键,因为他对“跛脚羊”的细心努力的照顾,父亲看到了他身上的潜力和梦想,才有了后来父亲一系列的让人意外的行动。③有利于展示人物的性格。例如他精心照顾跛脚小羊,体现了他的善良、勤劳和细心;父亲因“跛脚羊”死了而眼圈发红,体现出父亲重感情的一面。④“跛脚羊”是父爱的载体,父亲因怕他伤心而不卖“跛脚羊”,一直默默守护着他的梦想,传达出了一种隐忍深沉的父爱。‎ ‎5.“突然明白”是指他以前感到大惑不解和震惊的事情,听了父亲的话之后,一下子就明白了缘由。当年父亲从他精心照顾小羊看到了他的梦想,为了帮助他成功成材,父亲在背后默默支持,隐忍付出了很多很多关爱,当儿子梦想成真的时候,父亲的梦想也成真了。这句话体现出了他领悟到了伟大而深沉的父爱,也传达出他对父亲多年来默默付出的感激和感动。‎ 七、‎ ‎1.一方面表现出唐钧父亲对执壶的珍爱,另一方面为下文父亲重病中依然要看壶埋下伏笔。‎ ‎2.“擦擦”“敲敲”两次出现,运用动作描写,反映父亲在两次劫难后拿到执壶的欣喜;而“擦擦”后呈现的色彩越来越灵动美好,“敲敲”后发出的声音越来越悦耳,进一步反映父亲对执壶的珍爱。‎ ‎3.表现了唐钧下定决心卖壶给父亲治病的孝心,同时从侧面烘托出父亲对执壶的喜爱。‎ ‎4.小说中的朋友,心地善良,相信朋友,注重友情。当他听说唐钧是为给父亲治病而卖壶,就想着将壶还给唐钧,钱算是借给唐钧的。后来,将执壶交给唐钧,并骗唐钧说是赝品。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了朋友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好人。‎ ‎5.结尾写唐钧与朋友的一番对话,尤其是最后一段朋友的话,充分表现了唐钧的孝心,强调了情义无价,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八、‎ ‎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桑吉在山坡上尽情奔跑的愉悦心情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2.插叙,补充交代了小说的环境背景,又为下文揭示桑吉逃学真相做铺垫。刻画了体贴懂事、珍视亲情的桑吉形象。‎ ‎3.活泼可爱,聪明好学,热爱自然,体贴懂事,珍视亲情。结合内容略。‎ ‎4.暗示贫困的生活,为后文写桑吉逃学赚钱埋下伏笔。写出孩子们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状态,他们正值年少,是应该读书的年龄,桑吉是这些孩子们中的一员,为下文写他却为生活而逃学增强悲剧意味。‎ ‎5.示例1:“桑吉逃学了”:点明中心人物;点明中心事件;作为文中线索贯串全文;表达对桑吉逃学的遗憾。‎ 示例2:“一只虫草”:点明故事发展的原因:挖虫草是桑吉逃学的原因;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虫草象征桑吉善良美好的心灵。‎ 九、‎ ‎1.不能。流浪狗既充当本文的线索,也象征那些远离父母,漂泊在外的孩子,突出“呼唤回家”这一主题;而“人间有大爱”偏离小说的主旨。‎ ‎2.小说开头写狗在寒冷的冬天里凄惨的处境,意在与后面狗得到照顾形成对比。‎ ‎3.因为“我”觉得自己和那条狗,似乎也有一些共同之处。‎ ‎4.①“小木屋”的出现,是邻居们对流浪狗照顾的进一步体现,在结构上为后续结尾做了铺垫;②“小木屋”表面上是老夫妻同情流浪狗而给它搭建的一个家,实际上是老夫妻自己把儿子赶出家门后歉疚之心的具体表现,委婉地传达了老夫妻希望儿子能够回家的愿望。‎ ‎5.①从情节上看,交代了“小木屋”的来历,产生了顺理成章的效果,使文章内容更完整、严谨。同时,这种大团圆的结尾也符合普通人的审美心理;②从人物上看,向来厉害又吝啬的老夫妻因同情流浪狗为它搭建一个家,突出了老夫妻对儿子的歉疚和牵挂之心,丰富了人物形象;③从主题上看,不久,几年前被老夫妻赶出门的儿子也被迎了回来,以此突出了“回家”的主题。‎ 十、‎ ‎1.有责任心、善良、勤劳、执着、坚持等。‎ ‎2.插叙。交代老太太在火车上拧紧车门上的螺丝的原因,突出她的责任心与善良,又揭开了悬念。‎ ‎3.“满意”是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她在看到自己拧紧螺丝后的心满意足的快乐心情。‎ ‎4.欲扬先抑。如一开始“我”对这个小个子老太太的做法感到不可理解,最后“我”不禁开始由衷敬佩这位“神秘乘客”了,这是欲扬先抑。‎ ‎5.示例:文中老太太因自己的孙子的一次意外事故,始终坚持在火车上拧紧车门上的螺丝,这是责任、大爱,她的善良的心灵纯朴无瑕,并让人深感温暖。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要有责任心。‎ 十一、‎ ‎1.我们买了一套新房需要装修,我的丈夫找了一位据说手艺很好的瓦匠师傅。他做工看起来细心稳当速度快,还介绍了一位据说手艺同样很好的木匠。结果发现他俩做的活非常差,人也消失不见。我把不看细节、盲目相信人的老公臭骂了一顿。‎ ‎2.(1)本句采用了外貌描写的方法,刻画了谷师傅穿着打扮过于整洁干净的形象,暗示了他与踏实干活的瓦工不一样。‎ ‎(2)“稍”表明力度不大,“哗啦”写出声音效果,“无牵无挂”“告别”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墙砖脱落得很彻底,“眼疾手快”“揽之入怀”表现出瓷砖掉落时“我”的应接不暇,极具讽刺幽默效果。‎ ‎3.示例:①文中多次写到谷师傅外表、着装与普通的瓦工师傅不一样,暗示他根本就没有认真做工。②文中多次描写谷师傅的语言,貌似谦逊、低调的表情和语言,其实是夸夸其谈,暗示他的名不副实。③文中谷师傅用“技术好”“低调”“艺术品”“完美”“良心”等词来表现自己,暗示他是一个徒有其表、夸夸其谈的人。④谷师傅做工时仪表依旧整洁干净,并且提前完工,暗示他做工不认真,敷衍了事。‎ ‎4.①本文讽刺了徒有其表、夸夸其谈却不踏实工作的人。谷师傅穿着、言谈不凡,自诩“有追求的匠人”,实际上只是一个衣冠楚楚的吹嘘之辈,并无真实本领。②本文讽刺了不调查研究、盲目轻信的人。“我”听信了谷师傅的一面之词,并未注意到一个瓦工应有的装扮和做事的基本程序,在装修过程中监督也不够,给自己的装修带来了巨大损失。‎ 十二、‎ ‎1.年轻人资助(捐助)贫困生。[年轻人抓阄资助(捐助)贫困生。]‎ ‎2.生性顽劣,整天爬树打架,几乎每门功课都不及格的贫困生。(调皮捣蛋,天真无邪,心里编织着最美丽梦想的贫困生。)‎ ‎3.①独自走路上山;②不要欢迎仪式;③不要捐赠仪式;④抓阄决定资助对象;⑤向没受到资助的贫困生表示歉意。‎ ‎4.沉默 坚定 ‎5.示例: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对年轻人万分感激。命运如此眷顾我,我一定化感动为行动,认真学习,以此回报捐助者,回报社会,并把这种爱心传递下去。‎ 中考真题再现 一、(2018·淄博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飘逝的风筝 徐国平 三月的暖风一吹,鹞爷就一大早儿拿起那只风筝,迈出了家门。‎ 那是一只“年年有余”的风筝。鹞爷有个习惯,扎风筝从不重复,每年都要出新一个花样。若在过去,扎糊这种风筝,再简单不过,用不了一天工夫。如今却不行了,整整折腾了半月。不是技不如前,是自己老了,两眼发花,双手也发抖。‎ 此刻,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一样,甚至连声犬吠鸡鸣都听不到。鹞爷一边走着,一边四下观望着。若在以往,身后总会尾随着一群欢天喜地的孩子,一个个抢夺着他手中的风筝。‎ 唉,娃们一个个都去哪儿了?鹞爷心里猜想着,整个人就显得失魂落魄,无精打采。是啊,一个人放风筝,还有啥意思啊?‎ 一路上,那些残墙断壁、破砖瓦砾、树林和那些废弃的打麦场,被风吹过,尘土飞扬,凌乱不堪。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鹞爷瞧着心痛,就像被抽筋剥皮一般难受。很快,自家那三间旧屋也难逃一劫了,只是满屋子的风筝,又将栖身何处?‎ 鹞爷忧心忡忡,步履沉缓,一直走出村外,老半天也没碰上一个人,甚至连一只鸡和狗都没撞见。只有一些像是找不着窝栖落的麻雀,唧唧喳喳在他四周焦躁不安地飞过。‎ 村外的那大片麦地,整整荒废了一个冬天,听说要建飞机场。倒是一些不甘寂寞的春草早早破土,钻出一棵棵嫩芽。鹞爷站在地头,先舒展开双臂,又抻了一下脖颈。沉重了一个冬天的身子,都有些迈不动脚步了。‎ 这时,一阵春风拂来,那只风筝有些急不可待地拽紧了他的手。鹞爷浑身上下顿然觉得轻飘飘的,如同要离开地面飞起来一样。‎ 若在过去,鹞爷早就手脚利落地将风筝放飞起来,心也随着风筝,飞到天上去了。如今,鹞爷却攥紧风筝,迟迟不肯撒手。‎ 鹞爷又想到过去。他自幼就跟师傅扎风筝。这辈子,连他自己也数不清扎了多少只风筝。每只风筝经过他的手,都活灵活现。一到阳春,方圆百里的天空,都会飘曳着他扎的风筝,千姿百态,五花八门。那些走在归途上的人老远瞅着,就觉得离家近了,浑身的疲惫便飞到九霄云外。‎ 后来,鹞爷成了民间艺人,还上过电视报纸,甚至大洋彼岸的一些老外都来参观他的手艺。只是,他手艺慢慢失传了,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学这些费事的玩意。而且,大都跑到城里,一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心也收不回来了。‎ 最初,儿子大龙还跟他学扎风筝。可刚刚学了个皮毛,便被一帮记者吹捧成风筝世家的传人。大龙心高气躁,觉得小村子施展不开,跑到城里开了一家风筝作坊。好几次,大龙苦口婆心劝他也搬到城里去赚大钱,鹞爷却一口回绝了,他知道儿子无非让他去做招牌,糊弄人。‎ 唉,不想这么多了,趁着天暖风轻,还是放风筝吧。‎ 很快,天上飞起一只风筝。风儿似乎有些飘忽不定,那只风筝像只失群的孤雁,在空中东一头西一头地上下乱窜。鹞爷仰着脖梗,望着蔚蓝的天空,正专心致志地操弄着风筝,突然,一声嫩生生的童音传来,老爷爷,放风筝好玩吗?‎ 鹞爷低头一看,不知何时,身边多了一个男孩,正一脸好奇地望着他。终见有人陪了,鹞爷的心情豁然开朗起来。他连忙将手中的风筝线递给男孩,说:“你玩一下,就知道了。”‎ 男孩怯生生地接过风筝线,有些不知所措。鹞爷在一旁吆喝着,拽紧线,快跑起来啊!‎ 男孩立马牵着那只风筝在麦地里奔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 突然,男孩像是被脚下的什么东西给绊倒了,风筝线随之撒手松开。男孩爬起来,紧追了几步,却没有拽住随风筝渐渐升起的风筝线,只好哭着跑回鹞爷跟前。鹞爷没有责备,一脸温和地劝慰着男孩,没关系,风筝早晚要飞走的。‎ 男孩用手抹了一下眼角的泪,问,风筝还能飞回来吗?鹞爷望着那只风筝摇了摇头,没有吱声。‎ 男孩噘着小嘴,有些难过。许久,鹞爷才开口问男孩,你家在哪里,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男孩晃了晃脑壳说,他的家在很远的城里,学校放假,父亲带他回来寻根祭祖的。说着,男孩伸手指了指麦地远处。果真,有一辆轿车,停在一块老坟地前,几个人正在里面烧香焚纸。‎ 鹞爷心一动,随口问,告诉爷爷,根是啥?‎ 男孩一脸迷茫,摇头不知。‎ 鹞爷就仰头指了指天上的风筝说,根是啥?根就是你手中的那根风筝线,人就是天上的风筝。有根线扯着还能落回来,如果那根线断了,就四处漂泊,永远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此刻,就见那只摆脱了束缚的风筝有些飘摇不定地朝下沉落了一会儿,最后猛然折了一个方向,有些留恋地渐渐飞高了,飞远了,最终淡出了鹞爷的视线。‎ ‎(选自《时代文学》2017年第11期,有删改)‎ ‎1.阅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填空。‎ ‎ 这篇小小说以_____为线索,以一位民间艺人——鹞爷为主人公,以________________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故事。‎ ‎2.文中写到“鹞爷又想到过去”,鹞爷想到了哪些事情?小说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请概括并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的语句耐人寻味,请结合加点的词语进行品析。‎ ‎ 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一样,甚至连声犬吠鸡鸣都听不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陈之藩在《失根的兰花》中写道,“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文中鹞爷所说的“根”又有哪些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小说借塑造“鹞爷”这一人物,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16·淄博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最暖心的事 ‎[美]鲍勃·布劳顿 ‎①十年前,我从得克萨斯州的乡村来到纽约开出租车谋生。开的士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幽默诙谐,有的人失意忧郁,还有的人自命不凡。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个老太太。‎ ‎②那是今年5月份第2个星期日的深夜,我接到城郊的一个要车的电话。我想,也许是一些参加完晚会的人,或是某个刚赶到这个城市过母亲节的人。‎ ‎③‎ 我到达目的地时是3点30分。一个破败的公寓楼黑黢黢地立在我的眼前,只有一楼有一个房间透出一点灯光。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司机顶多只会按一两声喇叭,稍等片刻,然后开车走人。因为这个时间和地点时常会出现治安问题。然而,我也知道这个时间在这样的地方打车不易,再说也许这个客人有点困难需要我帮一把手呢。于是,我走到亮灯的那户人家敲了敲门。‎ ‎④“等一会儿。”回答我的是一个苍老虚弱的声音。我听到屋内有什么东西在地上拖动。隔了好久,门开了,一个80多岁的瘦小的老太太吃力地拖着一个萨斯包走了出来。她身穿一件印第安大花布上衣,头戴一顶圆桶形帽子,帽子上还罩了一条面纱,活脱脱是一个上世纪四十年代好莱坞电影里走出的人物。‎ ‎⑤“你能帮我拎一下包吗?”她说。我先将她的包拎上车子,然后又回头搀扶着她。她走得很慢,边走边对我感谢不尽。‎ ‎⑥“这没什么。”我说,“我这是为我的客人服务。再说,我希望我的妈妈在外面也能得到同样的服务。”‎ ‎⑦“你真是一个好人。”她说。进了车子,她给了我一个地址,问:“能不能从城里走?我很想再看看这座城市……”‎ ‎⑧“能,不过这就不是最近的路了。”我答道。‎ ‎⑨“这不要紧。”她说,“我不着急。我是菲奥娜小姐,不过人们都叫我菲奥娜太太,是去圣洛安敬老院。”‎ ‎⑩我从后视镜中看了她一眼。菲奥娜太太的眼窝里有一滴亮晶晶的东西。“我孤寡一人。”她继续说道,“医生说,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不然我不会去的。”‎ ‎⑪‎ 我悄悄地伸手关掉了计程表。经过城里的路程一刻钟就能走完,然而我们却花了足足有两个多小时,因为她一会儿让我慢行,一会儿让我停车,还不时地讲着话。菲奥娜太太指着一座大楼,告诉我她曾在这儿干过电梯操作员的工作。在经过一个居民区时,她说她和丈夫结婚的新房就是在这里。她要我将车子在一个商场前停了一会儿。她说这里曾是个舞厅,年轻时她在舞厅当过舞蹈指导老师。有时,她会让我在某一个地方放慢速度,然后默默凝视前方,一句话也不说。‎ ‎⑫当第一缕阳光露出地平线的时候,菲奥娜太太这才说:“我累了。走吧。”‎ ‎⑬车子来到了她要去的圣洛安敬老院前。敬老院的两个工作人员正在等着我们,工作人员说:“这位老太太一直不肯来敬老院,现在她患了肺癌,才同意来敬老院,而且必须在今年的母亲节来敬老院。”工作人员说着给她推来了轮椅。‎ ‎⑭“我应该付给你多少钱?”菲奥娜太太取出钱包问我。‎ ‎⑮“不要钱。”我答道。‎ ‎⑯“你也要养家。”菲奥娜说。‎ ‎⑰“还有其他客人呢。”我说,接着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弯下腰拥抱了她。她紧紧地抱住我。“你给了一个老太太一小会儿快乐的时光。”她说,“谢谢你。”‎ ‎⑱我最后握了一握她的手,然后走向暗淡的晨曦。我的身后响起了关门的声音。这是一个即将结束的生命发出的声音。一路上,我在想,如果今天带菲奥娜太太的是一个脾气急躁没有耐心的司机,如果我在公寓楼前按一二声喇叭后就把车开走,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⑲我做的这件事情似乎微不足道,但是现在想起来,却是我一生中最暖心的一件事情。‎ ‎(选自《青年文摘》2014年第11期,有改动)‎ ‎1.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抓住关键要素,用一两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第⑪段,仔细揣摩并分析菲奥娜太太经过城里这两个多小时的心理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请从文中找出对菲奥娜太太的两处细节描写,简要分析这些细节的丰富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章题目为“最暖心的事”,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暖心”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读罢此文,你在为人处世或者对人生的认识方面产生了哪些感悟?请用凝练的语言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2014·淄博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倒挂的油画 金建云 我家的餐馆开在美院边上,美院的师生常常来餐馆吃饭。我的父亲是个很优秀的厨师,他不懂艺术,但是一直很尊重这些搞艺术的人。‎ 父亲眼中似乎只有两类画家:一类是成功的,另一类是怀才不遇的。成功的画家常常请客,在餐馆里提前存上一笔钱,吃完饭就拂袖离去;怀才不遇的画家都喜欢赊账,偶尔还掉账单的一部分,然后继续赊账。‎ 陈是个怀才不遇的画家。有一天,陈吃完饭后,找父亲借钱。他说自己的母亲病危,他非常想去见她最后一面。父亲想都没想就帮他出了机票钱,嘱咐他立刻打的去机场,千万不要留下终身遗憾。‎ 一个月之后,陈重回餐馆吃饭。他对父亲千恩万谢,一定要送他一幅画。父亲指着餐馆墙壁上挂满的画说:“你看,很多有困难的学生都以画抵账,我这里最不缺的就是画了。过去的事情你不要放在心上,尽管来吃饭就是……”‎ 陈恳切地说:“这幅画不是为了抵账,而是为了报恩。我陪伴在母亲身边看着她咽气的时候,最感谢的人就是你。你让我没有留下终身遗憾,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就画了这幅油画。您务必要收下,否则我……”‎ 父亲终究不忍拂了陈的好意,便把这幅画带回了家里。这是一幅抽象派的油画,几团大大的色块,深浅不一,形状莫名。由于客厅、卧室墙壁上都有了装饰品,所以父亲把这幅画挂在了厕所里。于是,我们家人如厕的时候都可以欣赏这幅画了。‎ 厕所靠东,朝阳温暖的光线常常落在这幅画上,色块隐隐浮动,凸凹有致。我们越看越觉得奇妙,不知不觉脑中就会出现很多美丽的联想。母亲说她每次注视这幅画的时候都会想到她的家乡,想到漫天彩霞和她少女时候的梦;父亲说他会联想到自己的父亲,自己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无法送终,那种挥之不去的哀愁也浓缩在浮动的色块中了……‎ 后来,父亲把这幅画从厕所请到了客厅最显眼的位置。父亲常说陈能画出这么伟大的作品,让我们这一家“粗人”都为之感动,有朝一日他会大有出息的。果然,没过10年,陈成为我国著名的抽象派画家之一。他的画开始被许多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据说市面上每幅画已经卖到了百万元。陈还是常常带朋友来我家的餐馆吃饭,他早就不赊账了,还常常请父亲喝一杯他自带的洋酒。相识于贫微时的感情,不用太多的言语,一颦一笑中就能看懂。‎ 有一天,陈忽然说想看看当初送给父亲的画:“这么多年来,那仍是我这一生中最满意的作品。”父亲将他带到了家中,一进客厅陈就大叫起来:“你把我的画挂颠倒了!”‎ 我们一家人都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原来当年他忘记了签名,而我们都是些看不懂抽象画的“粗人”。陈取下画,转过来,郑重其事地在右下角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他半开玩笑地对父亲说:“哪一天你缺钱了,打电话给博物馆,他们会送钱上门并千恩万谢的。”‎ 父亲很认真地说:“这幅画已经是我家的宝了,看了这么多年,我们已经有了感情。我虽然是个粗人,但是绝不会卖艺术和感情的。”‎ 陈高兴地拍了拍父亲的肩膀说:“老哥,你真是我见过的最有文化的厨子。这幅画在你手里,真是值了。”‎ 于是,这幅画就继续留在了我家的墙上。只是,我们一家人还是喜欢扭头来欣赏它颠倒过来的样子,就好像它本来就该如此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到很多鱼龙混杂的现象,我越来越感觉到父亲朴实话语中的真谛——‎ 一个人风雅与否,不在于他是否懂得艺术和美,而在于他是否有一颗敬畏和尊重的心。‎ ‎1.阅读全文,用简要的语言将本文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开端:父亲借钱给画家陈回家探母,陈感恩送画。‎ 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局:我家珍藏了这幅油画。‎ ‎2.文章以“倒挂的油画”为题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说说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1)父亲想都没想就帮他出了机票钱,嘱咐他立刻打的去机场,千万不要留下终身遗憾。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取下画,转过来,郑重其事地在右下角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父亲是一个不懂艺术的“粗人”,为什么画家陈却说他是“最有文化的厨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全文,根据下面的提示,展开合理想像,续写后面的情节(不少于50字)。‎ ‎ 有一天,父亲的餐馆忽遭变故,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无比艰难的境地。正当我们一筹莫展、无计可施的时候,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风筝 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农村的变化、农村的衰败、农村的现状、农村的生活)‎ ‎2.事情:①自幼学扎风筝;过去自己扎的风筝飘扬在天空的情景(方圆百里都放飞自己扎的风筝);②自己扎风筝的手艺曾被媒体关注,而现在正面临失传;③儿子大龙学扎风筝技艺不精,就到城里开店,还劝鹞爷去做招牌。‎ 作用:一是将过去村庄的富有生机与现在的破败无人形成对比,二是直接交代城市化进程下人心浮躁、传统的技艺面临失传的现状。‎ ‎3.把村庄当作人来写,写出了村庄空空荡荡、没有生机的情景,也表现了鹞爷内心的失落和心痛。‎ ‎4.点拨:可从血缘祖先、故乡故土、传统文化、童年记忆等方面谈。‎ ‎5.社会现实:农村年轻人都涌向城市,漂泊失根;传统民间手艺后继无人;年轻人面对传统文化急功近利;农村在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破败,面临消失;空巢老人的问题,耕地被侵占的问题等。‎ 思考:第一方面,从农村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破败、消失的现状思考,可以有两个思考角度:一是留住乡村,建设乡村;二是认可农村逐渐消失是城市化进程的一个必然过程。第二方面,从传统技艺的消失与传承方面,思考如何抢救这些即将失传的传统技艺。‎ 二、‎ ‎1.“我”在母亲节深夜送一个即将告别生命的老人到敬老院时,满足她的每一个愿望(或“送她到她想去的任何地方”),最后到达目的地,不收她的出租车费,还给了她一个拥抱,她感到很快乐,“我”也很温暖。(或“‘我’送一个即将告别人生的孤寡老人到敬老院时,满足她的每一个愿望并不收出租车费,使她感受到了生命最后时刻的温暖。”)‎ ‎2.对过去美好生活的眷念和对生命的不舍。‎ ‎3.作者对老太太的外貌(肖像)、神态做了细致描写,写老太太穿戴过时花哨,以及沉浸在对过去美好时光回忆的神态(“默默凝视”的神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老太太热爱生活(爱美),对年轻时代美好生活的眷念(怀念),表达了作者对老太太的怜悯、欣赏和关爱。‎ ‎4.菲奥娜太太在生命结束前得到了一个出租车司机的关怀和帮助,她感到快乐和温暖;“我”帮助了一个生命即将结束的老太太,“我”感到温暖。‎ ‎5.示例:①对待弱势群体要友善、有耐心;②在生活中多做一些“微不足道的能帮助人的小事”,也许会给别人带去很大的温暖。‎ 三、‎ ‎1.全家人赏画,移画。‎ 画家陈发现油画倒挂,郑重签名,父亲表态,绝不卖画。‎ ‎2.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是全文的线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突出文章的主旨。‎ ‎3.(1)“想都没想”表现父亲借钱时的果断、毫不犹豫。因为父亲曾有过不能为父送终的遗憾,加之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所以就毫不犹豫地把钱借给了陈。‎ ‎(2)“郑重其事”写出了画家陈签字时的严肃和庄重,表现了他对这幅画的重视和对父亲的尊重。‎ ‎4.虽然父亲不懂艺术,却懂得敬畏艺术和尊重他人,他不出卖艺术和感情,不唯利是图,保持着做人的善良品性和坚定信仰。‎ ‎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