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54 KB
  • 2021-11-10 发布

人教语文九下变脸导学案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孝南区祝站二中九年级(下)语文高效导学案 课题:14、《变脸》‎ 姓名: 班级: ‎ 学习目标 ‎1、了解川剧的一般特点。 ‎ ‎2、整体感知,把握戏剧情节,理解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 ‎3、了解戏曲唱词和说白的语言特色,深刻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的戏曲鉴赏能力。‎ 一、预习导学 ‎【链接材料】1——作者简介。魏明伦(1941年-)四川内江人。14岁即开始发表习作,中国当代著名的剧作家,被誉为'巴山鬼才'。代表作品有《易胆大》《四姑娘》《潘金莲》《夕照祁山》《变脸》等。‎ ‎【链接材料】2——关于《变脸》。《变脸》是作者1997年创作的。全剧共六场,本文节选的是第二场。剧情着重描写了一个叫狗娃的女孩的人生遭遇,同时也刻画了心地善良而命运不幸的老艺人水上漂的形象,反映了民间艺人的苦难命运,以及官场的腐败、军阀横行、匪盗为患、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旧社会的人民的生存状态。 ‎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打鼾( ) 阴霾( ) yí( )然自得 睡眼惺sōng( )‎ ‎2、解释“阴霾”,并造句。‎ 解释: ‎ 造句: ‎ ‎3、川剧剧本《变脸》的作者是 ,全剧共六场,课文节选的是第 场。 ‎ 二、探究展示:‎ ‎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2、水上漂和狗娃之间有什么矛盾?矛盾冲突的高潮在什么地方?在此之前,作者做了哪些铺垫?‎ ‎3、把文中的几段唱词找出来,体会一下,它们在形式上具有怎样的特点,在文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4、帮腔人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5、如何看待水上漂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重男轻女的思想?‎ ‎6、分析鉴赏剧本的形象美。‎ 三、练习反馈:‎ 村路怎能不弯呢 ‎①村路怎能不弯呢?‎ ‎②好的地方,都让人家、河流、田地占住了,留给路的,实在太少了。‎ ‎③路从不计较这些,很知足,知足常乐。天天,捡着这些人脚迹、牛脚迹、狗脚迹吃着,小日子过得滋润着。尤其是在冬天,有人穿着布鞋,刚刚从家里烤火出来,留下一行人脚迹,还是暖乎乎的。夏天的牛脚迹又肥又大,闻一闻,还带着青草的味儿,还带着蘑菇的味儿。狗脚迹一长串,小小的,就像我家屋檐下,挂着的一长串板栗,不着急吃,待其风干,又是另外一种风味了。偶尔,还会有一两只野猪、狗獾之类的,偷偷地下山来,留下一朵朵野梅花样的脚迹,更是难得一尝的野味了。这村路,还真不羡慕那些大马路呢,窄一点有什么关系呢?弯一点有什么关系呢?‎ ‎④其实,路何尝又不想宽一点、直一点?‎ ‎⑤路从我家里延伸出来,走不到十几米,迎面就是二哥家的一堵墙壁。你总不能叫路穿过那堵墙而去,于是,路只得拐一个弯了。路又走了五六十米,翠花曾婆家的房子,正横在路当中。路有什么办法?只好又拐了一个弯,从翠花曾婆家门前过去,翠花曾婆人真好,碰上一棵树,也能说上半天话。不管张三、李四,还是王二麻子,从她家门前经过,只要她在家,看见了,都要邀请人家进屋坐坐,喝一碗茶。那些远道而来的卖窑货的、贩树的,经常在她家歇脚。你们这些人啊,都是沾了路的光了!路这个弯也拐得值了!路再往前走,又碰上了春伢家的猪圈。照理说,这又脏又臭的猪圈,应该让一让路吧。路不想说这些,更不想去和猪圈争,弯就弯点吧。‎ ‎⑥路七拐八弯,总算出了村子。村外就是田畈,一块块田,未免也太霸道了一点,总想多占些地盘,你用手推我一下,我用屁股挤你一下。本来应该是一条直路,硬是让它们挤弯了,挤窄了。我想,路一定也被挤痛了,不过它不会说而已。我说你们这些田呀,不要再挤了,让路从这里经过吧。没有这条路,牛怎么来耕田?稻子成熟了,人怎么来收割?路弯过了田地,遇到了河流,没有桥,在河里放几个跳石,人踩着跳石过去,这是秋冬。倘若到了梅雨天,过不了几天,发一场洪水,淹没了那几个跳石,路还得去弯,从上游的一座石桥上穿过去。又遇到了人家的莱园,你也总不能叫路穿过人家的菜园而去,把人家好端端的莱园,弄成路这边一半,路那边一半,再弯一弯吧。前面,路又遇到了谁家的祖坟?更不能去打搅祖老人家的睡眠呀。路悄悄地,弯了个大弯,多少个弯都弯了,不在乎这一个弯。‎ ‎⑦“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到山前,似乎没有地方可去了,真有些让人怀疑,是不是走错了。路和你开玩笑呢,走过去,拐一个弯,嗬,在山冲里,又是一个大村子,屋檐连着屋檐,炊烟缠着炊烟,一条小河绕屋流过,河畔有三两垂柳,五六月季,十七八鹅。 (作者:余世磊,有删改)‎ ‎1.第①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选择一处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⑤⑥段,我家门前的路弯过了哪些地方?请按顺序摘录。‎ 如:墙壁、 、 、 、 、 、 。‎ ‎4.品读第⑦段,体会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那树》这篇课文的学习体验,说说你对“村路”内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