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00 KB
- 2021-11-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古诗词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3分)
晓过鸳湖
[清]查慎行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
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请从内容、情感角度,在下面三首诗中选择与《晓过鸳湖》最相近的一首(填写字母),并简述你选择的理由。
A.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B.有感([明]张以宁) 马首桓州又懿州,朔风秋冷黑貂裘。可怜吹得头如雪,更上安南万里舟。
C.绝句([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4分)
同州①端午
[唐]殷尧藩②
鹤发③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选自《全唐诗》)
【注释】 ①同州:今陕西省大荔县。②殷尧藩:浙江嘉兴人。③鹤发:白发。
诗中“鹤发”与“儿童”前后对应,耐人寻味。结合全诗,从这个角度揣摩诗人的情感。
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问题。(4分)
喜 雨
[明]朱曜
一犁春雨润新田,小犊还宫老牸①眠。
笑摘园蔬漉②村酿,夜灯儿女说丰年。
雨 夜
[宋]项安世
夜雨疏窗不堪听,独坐寒斋万感生。
今夜故人江上宿,如何禁得打篷声?
【注释】 ①牸(zì):母牛。②漉:滤。
这两首写“雨”的诗歌,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各题。(6分)
山行留客
张 旭
山光物态①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②。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 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1.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2.请品味首句中“弄”字的妙处。(3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6分)
泛海怀通州
[宋]文天祥
5
江波无奈暮云阴,一片朝宗【注】只此心
今日海头觅船去,始知百炼是精金。
【注释】 朝宗:归向大宋王朝。
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2.你从哪些词句中读出了文天祥在通州的艰难处境?请简析。(4分)
6、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6分)
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
元 稹
当年此日花前醉,今日花前病里销。
独倚破帘闲怅望,可怜虚度好春朝。
1.请写出诗歌题目的意思。(2分)
2.诗中两次出现“花前”,请简述其作用。(2分)
3.作者感到“虚度好春朝”。结合全诗,分析原因。(2分)
7、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5分)
潭上作
[唐]张养
竹岛残阳映翠微【注】,雪翎禽过碧潭飞。
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
【注释】 翠微:青山。
1.联系全诗,说说前两句的作用。(3分)
2.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8、(2017·台州)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5分)
泛舟后溪
[唐]羊士谔【注】
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
唯有啼鹃似留客,桃花深处更无人。
【注释】 羊士谔:唐朝人。顺宗时,贬为汀州宁化尉。
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后溪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分)
2.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9、(2017·丽水)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问题。(4分)
晓行望云山
[宋]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①。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披仙阁上观荼②二首(其一)
[宋]杨万里
仰架③遥看时见些,登楼下瞰脱然④佳。
荼蝴蝶浑无辨,飞去方知不是花。
(选自《范成大杨万里诗词选译》)
【注释】①可观:壮观。②荼(túmí):花名。③仰架:仰望花架。④脱然:舒畅喜悦的样子。
两首诗题材不同而理趣相似,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知识卡片】
5
理趣是指诗歌所蕴含的哲理与审美情趣。
宋诗往往不排斥说理,但不用抽象、直露的“理语”入诗,而要用具体生动、自然和谐的美的形象来表现一定的道理。
10.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2题。
同州①端午
[唐]殷尧藩②
鹤发③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选自《全唐诗》
[注释]①同州:今陕西省大荔县。②殷尧藩:浙江嘉兴人。③鹤发:白发。
12.诗中“鹤发”与“儿童”前后对应,耐人寻味。结合全诗,从这个角度揣摩诗人的情感。(4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5分)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①据《荆楚岁时记》载,汉武帝曾派张骞出使西域,寻找黄河源头。张骞奉命沿黄河西行数月,在河源头“见室内有一女织,又见一大夫牵牛饮河”,自此有黄河源头与天上银河相通的传说。
8.诗歌前两句状写黄河的雄浑气魄,突出了九曲黄河___,___的特点。(2分)
9.对诗歌后两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后两句由前面的“实境”幻化成“仙境”,把读者带入奇异的神话世界。
B.“如今直上”有沿着黄河逆流而上之意,体现出诗人不畏艰险的豪迈气概。
C.诗人想象去拜访勤劳善良的牛郎织女一家,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诗人在叙写离开黄河“直上银河去”的愿望中,流露出了消极避世的思想。
12.阅读诗歌,完成第10题。(5分)
潭上作
[唐]张养
竹岛残阳映翠微①,雪翎禽过碧潭飞。
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
【注】①翠微:青山。
10. (1)联系全诗,说说前两句的作用。(3分)
(2)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5
1、【解析】本题考查不同诗歌的比较阅读,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两篇诗歌的内容及体会作者情感,然后按题目要求进行分析。从内容、情感角度看与《晓过鸳湖》最相近的一首是C项。相同之处:两首诗中的“风”都是春风,都是动人的春景,都写出春天的美好,都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喜悦。
【答案】C 理由:①两首诗中的“风”都是春风;②两首诗写的都是动人的春景;③两首诗都写出春天的美好;④两首诗都表达诗人内心的喜悦。
2、【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鹤发垂肩尺许长”的意思是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这是诗人对自己老态的一种描述,写出了诗人漂泊在外历尽沧桑后的状态。“儿童见说深惊讶”的意思是小孩子见了很高兴又很惊讶,写出了诗人漂泊在外,故乡的孩子都不认识自己。“鹤发”与“儿童”一组表示年龄的词语写出了诗人长时间漂泊无法言说的悲凉和愁思。
【答案】诗人长年漂泊异乡,又逢端午,乡愁满腹。“鹤发垂肩”,可见诗人历尽沧桑。他叙说乡愁,但儿童未谙世事,惊讶发问“何方是故乡”,更触动了诗人心中无限的苦痛。“鹤发”与“儿童”年龄跨度巨大,形象差异鲜明,形成对比,更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心中的深沉愁思和无法言说的悲凉。
3、【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喜雨》诗以清新而又轻松的格调,写出了天降喜雨给农家带来的喜悦。“笑摘”“说丰年”让农民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雨夜》诗把对离别故人的思念写得绝妙。夜雨中思绪翩翩,春的寒,雨的湿,容易牵动人们对亲友的情思。听春夜潇潇细雨,思自己人生苦旅,会顿感怅然,感慨系之。
【答案】《喜雨》通过写春雨滋润农田,农家儿女喜说丰收的场景,抒发了农人的喜悦心情。《雨夜》通过写诗人在雨夜独坐寒斋,想象友人孤篷听雨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的孤寂之感。
4、1.【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要结合具体诗句和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分析可得,本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希望友人留下共赏美景的真情。
【答案】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希望友人留下共赏美景的真情。
2.【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首句中的“弄”字运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给景物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答案】“弄”字运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给景物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5、1.【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情感的把握。作答此题,要注重诗中最能显现感情、诗旨的那些字眼或诗句。诗歌离不开意象,意象是诗歌的“建筑材料”,作者塑造形象、表情达意都要靠意象来建构。作答此题时,可以先理解好诗句内容,再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从“一片朝宗只此心”“始知百炼是精金”等句分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忠贞报国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临危不惧的坚强意志与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
【答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临危不惧的坚强意志和忠贞报国的思想感情。
2.【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要注意景物描写对人物处境的烘托渲染作用,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可提取“江波无奈暮云阴”这句景物描写来分析。这句景物描写,描写了暮云低垂,波涛浩渺的情景。用此景烘托当时文天祥在通州的艰难处境。
【答案】此诗首句写景“江波无奈暮云阴”,描写了波涛浩渺,暮色苍茫的情景,烘托出艰难困苦的处境。
6、1.【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标题。首先要理解“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中的“酬”与“见寄”的意思。唐朝的时候,诗人通过寄送诗词酬唱来交流沟通的情况比较多,类似现在的笔友。诗的题目给出了写这首诗的原因,即三月三日写此诗寄给乐天,以示答谢。
【答案】三月三日写此诗寄给乐天,以示答谢。
2.【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运用反复对比手法的作用。从诗句的内容看,两次出现“花前”,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即场景相同,时间不同。第一句是“当年”,第二句是“今日”。诗人通过对比来表现物是人非与对当今处境的慨叹。
【答案】同样的场景,不同的时间,前后对比中表现诗人对过往美好的回忆,对今朝窘态的感叹。
3.【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中重要诗句的理解。也就是解释“虚度好春朝”的原因。“今日花前病里销”是说花开依旧但自己独卧病榻,“独倚破帘闲怅望”是说因身边无朋友相伴而孤独寂寞难耐。将这几个意思综合起来就是答案。
【答案】帘外花开依旧,景色宜人,可自己独卧病榻,心情失落,身边也无朋友相伴,这样的美好时光白白地浪费了。
7、1.【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句的作用。这首诗从结构上看,前两句属于写景,后两句属于直接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的目的显然是为抒情而服务的,这里作者细致描绘了长满竹子的岛屿上,残阳映照着青山。雪白色的鸟从碧绿色的潭水上面飞过等景象,展现了一幅静美清幽的画面,为抒发诗人对幽静环境的喜爱、渴望归隐做了铺垫。
【答案】刻画出了一幅绿水青山中野鸟遨游的优美闲逸的图景,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
5
2.【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两句的意思是:在俗世没有关切自身的事情,每次到渔家就不想回来。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俗世生活的厌倦,对渔家幽静的生活环境的留恋,透露了诗人对渔家的喜爱,表达了绝尘归隐的情感。
【答案】后两句诗通过对渔家生活的简述,抒发了诗人向往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情感。
8、1.【解析】此题考查赏析诗歌意境的能力。“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两句诗写出了雨后芳草萋萋、没有一点沙尘、溪水碧绿、沙滩平坦、春光明媚的景象。这两句写出了雨后后溪芳草萋萋,静美清澈的特点。
【答案】芳草萋萋 静美清澈
2.【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雨后芳草萋萋,桃花盛开,泛舟而游,如临仙境。“唯有啼鹃似留客”,杜鹃啼声阵阵,似在挽留归客。诗人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写出了面对静美之景时的欣喜之情。
【答案】雨后芳草萋萋,桃花盛开,泛舟而游,如临仙境。杜鹃啼声阵阵,似在挽留归客。诗人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写出了面对静美之景时的欣喜之情。
9、【解析】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晓行望云山》作者以自己由错觉到获得真知的体会告诉人们:生活中,常有以假乱真的现象发生,但假象终究不能掩盖真实。我们想要不被假象迷惑,就应全面深入地观察事物,以明辨真伪。《披仙阁上观荼》写诗人在观察荼时,花蝶相混,浑然莫辨,直待飞去,才知道飞者非花。
【答案】《晓行望云山》写诗人拂晓赶路远望云山,以为彩云也是山峰,直到发现有一座“山峰”凌空飞去,才知道那不动的是真山;《披仙阁上观荼》写诗人在观察荼时,花蝶相混,浑然莫辨,直待飞去,才知道飞者非花。两首诗都通过动静的变化,揭示了一个道理:生活中常有以假乱真的现象发生,但假象终究不能掩盖事实.两首诗所描绘的生活场景难以言传,一经诗人妙笔写出,顿觉幽默风趣。
10.
12.诗人长年漂泊异乡,又逢端午,乡愁满腹。“鹤发垂肩”,可见诗人历尽沧桑。他叙说乡愁,但儿童未谙世事,惊讶发问“何方是故乡”,更触动了诗人心中无限的苦痛。“鹤发”与“儿童”年龄跨度巨大,形象差异鲜明,形成对应,更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心中的深沉愁思和无法言说的悲凉。
【简要赏析】作者性好山水,足迹很广,遍历晋、陕、闽、浙、苏、赣、两湖等地,长期离乡背井,而今返里归心似箭。《同州端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长期离乡背井,而今返里归心似箭的思想感情。这首诗开头就写刻画了一个白发老人的形象,略写了端午节的气氛。然后就写到小孩子见到自己的喜悦,想要尽快回到自己的故乡。首句“鹤发垂肩尺许长”,塑造一个白发飘飘的老者形象,次句说诗人离家已经“三十五端午”,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可想而知。儿童见到诗人后,感到很高兴又“深惊讶”,问哪个方向是故乡。最后一句看似儿童问“我”哪个方向是故乡,结合前两句来看,显然指诗人离别故乡几十年,故乡变化巨大,都认不出故乡的方向了。未谙世事的儿童发问“何方是故乡”,更让诗人内心倍感酸楚。
11. 8.黄沙滚滚 源远流长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归纳概括能力。从“万里沙”可见黄河里黄沙多,从“九曲”“自天涯”可见黄河源远流长。
9. D
12.【答案】(1)刻画出了一幅绿水青山中野鸟遨游的优美闲逸的场景,为下文的抒情作了铺垫。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前两句写景的内容和作用。夕阳下落在竹林间,落日余晖洒满青山,一排排鹤和鸟争先从清潭上飞过,描写了一幅黄昏飞鸟图,营造了闲适惬意的氛围,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2)【答案】后两句诗通过对渔家生活的简述,抒发了诗人向往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情感。
5
相关文档
- 广东省中山市东升求实学校2019-2022021-11-105页
- 【备战2021中考】语文复习题库:记叙2021-11-1043页
- 初中语文九年级文言复习之句子翻译2021-11-102页
- 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2020-22021-11-106页
-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阅读专题2021-11-103页
-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题6 2021-11-105页
- 安徽地区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二语言实2021-11-107页
- 桂林市202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2021-11-1016页
-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就英法联2021-11-1032页
- 济南市历城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2021-11-10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