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69 KB
- 2021-11-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重庆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B卷)(解析版)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缕缕晨光穿云透雾而来,照亮清澈(chè) 的湖水,唤起声声鸟鸣,美好的一天开始了!
B.谚(yàn)语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活泼风趣的艺术性语句。
C.哀愁,从来不是颓废的代名词,相反,真正的哀愁是一种悲天悯(mǐn)人的情怀。
D.她的散文既表现了仁爱、善良、宽厚等品德,同时也不乏百折不挠(ráo) 的阳刚之气。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绅士 渺小 鄙视 咄咄逼人
B.帐蓬 酝酿 昔日 不理不彩
C.愕然 伴铝 囚犯 长途拔涉
D.强悍 取蒂 遂道 自吹自擂
3.下列句子中“附和”一词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他话音一落,窗外的小鸟就叽叽喳喳叫起来,仿佛在附和他的观点。
B.当大家笑起来时,他也附和着笑,虽然他并不觉得那些话题有趣。
C.老师在凝神细听了那位同学的回答之后,立即附和道:“说得不错!”
D.妈妈刚提出举行家庭晚会的主意,弟弟就急忙附和,“好!好!”
4.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3分)
①入夜,华灯齐放,礼花飞舞,广场上空一片辉煌
②每当国庆节到来,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姥紫嫣红。
③鲜花、彩灯、礼花,映衬着人们的歌舞,天安门广场沸腾起来了。
④无数盆鲜花组成一个个大花坛,把广场装点得五彩缤纷。
A.①④②③ B.②④①③ C.①③④② D.②①④③
5.仿照画线部分,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4分)
握手,是心灵的交流。大千世界,常常因握手而孕育出美好的境界。微风与湖水握手,
漾出轻柔的涟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6分)
(1)阅读《西游记》选段,按要求填空。(2分)
A 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hàn)天炽地。 B 慌了道:“哥哥,不停当!这一钻在火里,莫想得活;把我弄做个烧熟的,加上香料,尽他受用哩!快走!快走!”说声走,他也不顾行者,跑过涧去了。
A指________(填人名),B指________(填人名)。
(2)根据《西游记》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的故事情节,简析孙悟空的形象特征。(4分)
7.综合性学习(8分)
学校将举行主题为“身边的文化遗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推荐文化遗产】
(1)学校团委拟开展“我心中的优秀文化遗产①”评选活动,请你在重庆全市范围内推荐一项文化遗产参评,并从不同角度写出两条推荐理由。(4分)
[注]①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指具有历史、艺
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建筑等,以及历史上重要的艺术品、图书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世代相传且表现传统文化的音乐、舞蹈、传说、习俗、手工艺等。
我推荐的文化遗产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邀请文化名人】
(2)学校团委将组织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报告会,拟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爷
爷来做报告。时间在下周星期三上午10点,地点在学校礼堂。你作为校团委宣传委员,学校委派你给张爷爷打电话,你将怎样说?(4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8.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2)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3) 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4)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5)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7)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启迪我们:即使
前路坎坷,未来仍可期待。
(8)同是写送别,王维用“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忧伤,而王勃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传递出友情不因天各一方而疏远的洒脱。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略无阙处 _________ (2)至于夏水襄陵 _________
(3)沿溯阻绝 _________ (4)虽乘奔御风 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1.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展现了三峡独具特色的山水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赞叹之情。
B.文中“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一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回环曲折的特点。
C.第③段从俯视、仰视的角度描绘出三峡春冬之时清幽秀美的景象。
D.本文语言凝练生动,句式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12.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请说出“链接材料”与选文第④段分别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4分)
【链接材料】
滟滪①大如马,瞿塘②不可下;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滟滪大如襆③,瞿塘不可触……
(节选自《乐府诗集》)
[注] ①〔滟(yàn) 滪(yù)〕瞿塘峡口的一个巨大礁石,枯水期露出水面时如牛马般高大。②〔瞿(qú)塘〕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③〔噗(fú)〕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头巾。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13―17题。(22分)
草根募捐晚会
胡玲
①老李突患重病的消息在老街炸开了。
②老李的病情牵动着老街人的心。
③老街,城之一隅,多是出租房,租住者皆为外来务工者,平素大家多有交集。老李五十来岁,在老街的外来工子弟校教体育,他热心善良,喜爱游泳,水性尤佳。老街边上是东江河。在老李的召集下,组建了水上义务救援队。平日里,救援队轮流在江边巡逻,劝导玩水者,救援了数十名溺水者,深受老街人敬佩。
④老李家境普通,不堪承受巨额手术费,加上病痛难忍,他决定放弃治疗。老街人自发组织捐款,无奈大多数人收入不高,只筹得五万多元,仍旧是杯水车薪。
⑤晚上,老街古榕树下,一群人围坐着,又说起了老李。翻看手机新闻的出租车司机小陈突然抬头,说:“要不,咱们也像新闻里一样,搞个募捐晚会,为老李筹集医药钱。”
⑥“主意倒是好,可搞晚会要有舞台、音响设备,还要排练文艺节目,我们这些土包子,怎么弄得了?”卖豆腐的老王一声叹息。“无论怎样,咱们一定要想办法救老李。”清洁工陈老太说。
⑦三天后,老街人又在榕树下聚集。我昨天去文化馆收破烂,把老李的情况跟他们说了说,他们愿意无偿借给我们音响设备,收破烂的老陈说;舞台设计可以交给我孙子,他学设计的,设计舞台背景应该没多大问题,卖菜的丁妈奶说;我表演一个街舞,念书时我可是校街舞团成员,酒店服务生小胡说……
⑧大家都热切地建言献策,只有卖包子的方姨沉默着不插嘴,半晌,她深吸一口气,有点犹豫地说:“我唱首歌吧!”
⑨方姨,你会唱歌?平时没见你出过声儿啊?”大家都露出了疑惑的表情。方姨凝神想了
片刻,小声说:“我……我还是唱吧,我也要为晚会出份力,草根晚会嘛,观众不会在意我唱得好坏的。我最后唱,估计那会儿观众走得差不多了,影响不了晚会的。”
⑩一周后,“救助好人,传递爱心”草根募捐晚会在文化广场拉开了帷幕。老街人把老李也搀扶到了晚会现场。老李虚弱地坐在观众席中,被病魔折磨得只剩下一把骨架,看着就让人心疼。舞台简陋,节目也不是很专业,但依然引来观众无数,人们通过晚会了解到老李的爱心事迹,纷纷慷慨解囊。
⑪晚会临近尾声,观众渐渐散去,这时只见方姨身穿洁白演出礼服,神采奕奕地走上舞台。音乐响起,方姨亮嗓,蓦地,观众们呆了。她的声音清亮高亢,饱含深情,宛如天籁。正散去的观众,触电一般,纷纷返回来,人们沉醉在方姨的歌声里。
⑫“天啊,这完全是专业歌手的水平,方姨真是深藏不露啊!”老街人连连惊叹。
⑬哎,这声音听着好耳熟啊!很像当年文工团的歌手安妮。对,她是安妮,我想起来了。20年前,安妮可是小有名气,后来不知怎么销声匿迹了……台下有不少人高声议论着。
⑭方姨唱毕,台下掌声雷动,她眼神闪光,娓娓道来:“大家说得没错,我就是曾经的歌手安妮,当年文工团改制后,我下岗了,我去酒吧唱歌,去农村跑商演,做婚庆歌手。后来,有人说我老了,唱法过时了,生活一落千丈,那时,我又生了一场大病,身材变形。为了生存,我只能改行,隐姓埋名,来到老街,开了间包子铺。老街人不知道我是谁,他们给了我很多帮助,尤其是老李,救起了我落水的儿子,他是个好人,希望好人有好报。”
⑮方姨接着说:“其实,我已经20多年没唱歌了,为了这次登台,我偷偷练声……我说这些,只想告诉台下的老李,我都能重新站上舞台,重新唱歌,你也可以从病床上站起来。”好!好!台下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
⑯草根募捐晚会结束了,余热未了,引发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引起全城人的关注。
(选自《羊城晚报》2019年4月8日,有删改)
13.根据小说内容,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4分)
老李患病,牵动人心→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媒体报道,引起关注
14.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方姨的形象。(4分)
15.结合全文按要求赏析。(6分)
(1)老李突患重病的消息在老街炸开了。(品析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2)正散去的观众,触电一般,纷纷返回来,人们沉醉在方姨的歌声里,(从描写角度赏析句
子)(3分)
116.本文在情节安排上极为巧妙,试结合⑧—⑮段进行分析。(4分)
17.有人给文章添加了一个结尾:“半月后,老李的手术在中心医院进行……”。与选文相比你认为哪个结尾更好?说出你的理由。(4分)
(二)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8—21题。(18分)
【材料一】
什么是人工智能呢?人工智能(AI)是在计算机辅助下模拟、延伸甚至拓展人类智能的一
种技术。人的智能主要由大脑掌握,人工智能则由电脑控制。
人工智能可回溯到20世纪30年代。1936年,英国教学家图灵认为一个认知过程可被分解为多个单独的过程,这些过程可由特定算法来表示。图灵的这一思想奠定了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
1956年夏,在美国召开的学术会议上,科学家表示,人的多种智能行为(比如学习)可被机器模拟;美国计算机科学家麦卡锡还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一词,标志着该领域的正式诞生。
20世纪90年代,IBM公司开发出人工智能国际象棋计算机“深蓝”, 它在象棋比赛中成功战胜人类世界冠军。2017年.由谷歌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围棋计算机“阿尔法狗”4:1击敷前世界围棋职业九段李世石,在围棋领域做到了超越人类的智能。
“阿尔法狗”是凭什么战胜世界冠军的呢?这得益于两种学习方式: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人工智能专家会把大量已有的围棋对局提供給“阿尔法狗”,“阿尔法狗”对大量国棋棋局
进行分析,解读棋局中每一步棋的利弊,并判断当前局面获胜的概率,从而对这些棋局的各种对弈策略和方法了如指掌、烂熟于心。这个学习的过程叫深度学习。在此基础上,“阿尔法狗”还要进行至少3000万步的自我强化训练,自己与自己对弈,以获得相当丰富的实战经验。因此,“阿尔法狗”能轻松击败人类的围棋世界冠军。
这样的学习方式同样适用于医学领域。比如,科学家把近13万张涵盖2000多种皮肤病的临床图片存储在人工智能系统中,然后让其对这些临床图片进行分析。人工智能系统通过深度学习掌握各种皮肤病的典型特征,也能迅速成为皮肤科“专家”。
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的收集,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上商业通过人工智能分析用户的消费记录并推送用户喜欢的商品:警察利用智能摄像机,发现、定位、跟踪犯罪嫌疑人,执行精确和迅速的抓捕。人工智能教室、人工智能家居、人工智能无人汽车驾驶,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会融入我们的生活。
(根据(科学画报》2019.6-7及百度百科改编)
【材料二】
2017年美国出版的《自然)杂忠介绍了人类与机器的一场“较量”。人工智能与21名资深皮肤科医生开始了同场竞技:比试区分鳞状上皮细胞癌和良性脂溢性角化病,以及区分思性黑色素瘤和良性痣。在这场比试中,人类败下阵来。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可完全取代医生。那些分布在患者手指、头皮上的黑色素瘤,难以用照片记录,而且人工智能对一些特殊病灶也难以辨认。
(摘编自《科学画报》2019.6)
【材料三】
小新同学看了一部现代科幻电影《我和机器人》,影片中机器人与人类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机器人顷刻间控制了整个城市。小新对人工智能的未来产生了极大的优虑,于是,他去互联网论坛发帖求助,网友纷纷跟帖。
15.下列对“材料一”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在计算机的辅助下,人工智能(AI)技术可以模拟、延伸甚至拓展人类智能。
B.图灵认为,可以用特定算法来表示从一个认知过程中分解出来的多个单独过程。
C.“阿尔法狗”战胜棋手李世石,表明人工智能已经在各领域超越人类智能。
D.人工智能在棋类游戏、网上商业营销和追捕嫌犯领域都能大显身手。
19.“材料二”中的人工智能为什么能战胜资深皮肤科医生?请根据“材料一”概括作答。(4分)
20.“材料三”中网友的跟帖,哪一条最能帮助小新化解忧虑?请说明理由。(5分)
21.根据以上材料,发挥想象,描绘一个场景,体现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美好生活。(5分)
四、作文(55分)
22.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
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题目:绊·伴
提示:绊,磕绊;伴,陪伴。从小到大,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磕绊,但是总有亲人、朋友、
老师……的陪伴,他们给予我们呵护和鼓励。在绊与伴中我们逐渐成长,走向远方……
(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一个人看海,
是一个样子,
如果和别人一起看海,
又是另一个样子。
(选自艾斯特哈兹·彼得《赫拉巴尔之书》)
重庆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B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缕缕晨光穿云透雾而来,照亮清澈(chè) 的湖水,唤起声声鸟鸣,美好的一天开始了!
B.谚(yàn)语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活泼风趣的艺术性语句。
C.哀愁,从来不是颓废的代名词,相反,真正的哀愁是一种悲天悯(mǐn)人的情怀。
D.她的散文既表现了仁爱、善良、宽厚等品德,同时也不乏百折不挠(ráo) 的阳刚之气。
【分析】本题考查字音。解题时,要读准加点字的读音,特别是多音字。拼读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的词义。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的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解答】ABC.正确;
D.有误,“百折不挠”中的“挠”应读作“náo”;
故选:D。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绅士 渺小 鄙视 咄咄逼人
B.帐蓬 酝酿 昔日 不理不彩
C.愕然 伴铝 囚犯 长途拔涉
D.强悍 取蒂 遂道 自吹自擂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有的是同音字,有的是形近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解答】A.正确;
B.有误,“帐蓬”中的“蓬”应为“篷”,“不理不彩”中的“彩”应为“睬”;
C.有误,“伴铝”中的“铝”应为“侣”,“长途拔涉”中的“拔”应为“跋”;
D.有误,“取蒂”中的“蒂”应为“缔”,“遂道”中的“遂”应为“隧”;
故选:A。
3.下列句子中“附和”一词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他话音一落,窗外的小鸟就叽叽喳喳叫起来,仿佛在附和他的观点。
B.当大家笑起来时,他也附和着笑,虽然他并不觉得那些话题有趣。
C.老师在凝神细听了那位同学的回答之后,立即附和道:“说得不错!”
D.妈妈刚提出举行家庭晚会的主意,弟弟就急忙附和,“好!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句意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易错点是句意理解不到位,词语理解不正确。
【解答】ABD.正确;
C.有误,附和:言语、行动追随别人。老师对学生的点评,并非附和;
故选:C。
4.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3分)
①入夜,华灯齐放,礼花飞舞,广场上空一片辉煌
②每当国庆节到来,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姥紫嫣红。
③鲜花、彩灯、礼花,映衬着人们的歌舞,天安门广场沸腾起来了。
④无数盆鲜花组成一个个大花坛,把广场装点得五彩缤纷。
A.①④②③ B.②④①③ C.①③④② D.②①④③
【分析】本题考查语句的排序。解答此地,要在对文段意思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排序,首先确定首尾句,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
【解答】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确定中心句,通过读这四个句子,可知本语段介绍的是“国庆节放烟花的场景”,按照空间关系来写,所以确定②是首句交代地点,紧接着写了④承接第②句,接着介绍夜景第①句,最后第③句陈述结果。所以顺序为②④①③,据此可知答案为B。
故选:B。
5.仿照画线部分,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4分)
握手,是心灵的交流。大千世界,常常因握手而孕育出美好的境界。微风与湖水握手,
漾出轻柔的涟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本题考查语句补写。补写要看示例,续写要把握好语境,改写要注意变化。答题时弄清句式结构特点、前言语意,弄清句子所在的语境后,再予以针对性作答。
【解答】这里要仿照“微风与湖水握手,漾出轻柔的涟漪”的句式、内容来续写,可以选取“茶叶、沸水、高山”等事物,然后写出事物产生的结果即可。例如:茶叶与沸水握手,弥散出怡人的清香。
答案:
示例一:茶叶与沸水握手,弥散出怡人的清香。
示例二:高山与薄雾握手,幻化出缥缈的云海;
示例三:笔与纸张握手,描绘出动人的画卷。
【点评】做此题一定要把握仿写句子的基本要求:
1、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
2、句式要统一。
3、修辞要相同。
4、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6.名著阅读(6分)
(1)阅读《西游记》选段,按要求填空。(2分)
A 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hàn)天炽地。 B 慌了道:“哥哥,不停当!这一钻在火里,莫想得活;把我弄做个烧熟的,加上香料,尽他受用哩!快走!快走!”说声走,他也不顾行者,跑过涧去了。
A指________(填人名),B指________(填人名)。
(2)根据《西游记》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的故事情节,简析孙悟空的形象特征。(4分)
【分析】《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主要描写了唐朝太宗贞观年间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四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解答】(1)本题考查识记名著人物。结合掌握的知识,从“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中可知,A是红孩儿(圣婴大王);从“哥哥,不停当”“说声走,他也不顾行者,跑过涧去了”中可知,B是八戒(猪八戒、猪悟能、悟能)。
(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名著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来分析。结合内容,从“嫌弼马温官小,毅然弃官”中可知,他自尊好强;②从“敢于挑战天庭,自号齐天大圣”中可知,他有反抗精神;③从“尽心养马,使马膘肥体壮”中可知,他尽职尽责;④从“在对阵巨灵神等天兵天将时展示出各种变化”中可知,他神通广大。据此回答即可。
答案:
(1)A.红孩儿(圣婴大王);B.八戒(猪八戒、猪悟能、悟能)。
(2)①自尊好强:嫌弼马温官小,毅然弃官;②有反抗精神:敢于挑战天庭,自号齐天大圣;③尽职尽责:尽心养马,使马膘肥体壮;④神通广大:在对阵巨灵神等天兵天将时展示出各种变化。
【点评】解答此类题时,需要用心读名著,了解作者生活的朝代或国籍,作品的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
7.综合性学习(8分)
学校将举行主题为“身边的文化遗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推荐文化遗产】
(1)学校团委拟开展“我心中的优秀文化遗产①”评选活动,请你在重庆全市范围内推荐一项文化遗产参评,并从不同角度写出两条推荐理由。(4分)
[注]①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指具有历史、艺
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建筑等,以及历史上重要的艺术品、图书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世代相传且表现传统文化的音乐、舞蹈、传说、习俗、手工艺等。
我推荐的文化遗产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邀请文化名人】
(2)学校团委将组织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报告会,拟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爷
爷来做报告。时间在下周星期三上午10点,地点在学校礼堂。你作为校团委宣传委员,学校委派你给张爷爷打电话,你将怎样说?(4分)
【分析】(1)本题考查文化遗产的推荐。解答此题要在对“身边的文化遗产”充分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进行。要写出文化遗产名称,推荐理由可以从艺术价值、文化内涵、社会影响等方面作答。
(2)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能力。开头要有称呼,要进行自我介绍,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事件的缘由,语言委婉通顺得体即可。如:张爷爷,您好!我是XX学校团委宣传委员XXX,学校派我联系您,想邀请您到学校礼堂来作一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报告,时间是下周三上午10点。请问您能来吗?
【解答】答案:
(1)示例一:我推荐的文化遗产名称:大足石刻。 推荐理由:①雕刻技艺精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②内容丰富,文化内涵深刻,是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历史资料。
示例二:我推荐的文化遗产名称:铜梁龙舞。 推荐理由:①烟花、音乐、舞蹈、道具、服饰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的享受。②表演形式热情奔放,体现出巴渝人民耿直豪爽的性情。
示例三:我推荐的文化遗产名称:巫山神女传说。
推荐理由:①故事内容与巫峡自然风光相融合,流传久远,深受群众喜爱。②体现了劳动人民战胜自然的愿望,百折不挠的精神。
(2)示例:张爷爷,您好!我是XX学校团委宣传委员XXX,学校派我联系您,想邀请您到学校礼堂来作一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报告,时间是下周三上午10点。请问您能来吗?
【点评】口语交际题的解答技巧:
(1)读通情景,抓住中心或主题,根据具体情景进行表达。
(2)注意说话对象的身份、年龄、场合等。
(3)注意礼貌,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4)注意字数限制,既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准确恰当。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8.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2)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3) 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4)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5)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7)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启迪我们:即使
前路坎坷,未来仍可期待。
(8)同是写送别,王维用“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忧伤,而王勃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传递出友情不因天各一方而疏远的洒脱。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不舍昼夜 (重点字:昼)
(2)采菊东篱下 (重点字:篱)
(3)恨别鸟惊心
(4)江春入旧年
(5)会挽雕弓如满月 (重点字:雕)
(6)留取丹心照汗青 (重点字:汗)
(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略无阙处 _________ (2)至于夏水襄陵 _________
(3)沿溯阻绝 _________ (4)虽乘奔御风 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1.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展现了三峡独具特色的山水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赞叹之情。
B.文中“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一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回环曲折的特点。
C.第③段从俯视、仰视的角度描绘出三峡春冬之时清幽秀美的景象。
D.本文语言凝练生动,句式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12.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请说出“链接材料”与选文第④段分别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4分)
【链接材料】
滟滪①大如马,瞿塘②不可下;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滟滪大如襆③,瞿塘不可触……
(节选自《乐府诗集》)
[注] ①〔滟(yàn) 滪(yù)〕瞿塘峡口的一个巨大礁石,枯水期露出水面时如牛马般高大。②〔瞿(qú)塘〕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③〔噗(fú)〕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头巾。
【分析】参考译文: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如果有时皇上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高山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瀑布冲荡在岩石山涧中,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时候,树林山涧一片清凉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啸,叫声不断,声音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阙:通假字,同“缺”,空隙,缺口。
②句意为: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襄:冲上(漫上)。
③句意为: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溯:逆流而上
④句意为: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疾风。奔:飞奔的马。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自,如果。曦,日光,这里指太阳。句意为: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②句中重点词:峻,山高。良,确实。句意为: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ACD.正确;
B.有误,这句话并不能体现“山高”“回环曲折”的特点,体现了三峡水的迅疾。
故选:B。
(4)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结合材料内容,从“滟滪大如马”“滟滪大如牛”“滟滪大如襆”等语句中可知,表现瞿塘峡的凶险。结合第④段内容,从“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等语句中可知,表现三峡秋景的肃杀,凄异。基础回答即可。
答案:
(1)①同“缺”,空隙,缺口;②冲上(漫上);③逆流而上;④飞奔的马。
(2)①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3)B
(4)链接材料表现瞿塘峡的凶险;选文第④段表现三峡秋景的肃杀,凄异。
【点评】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13―17题。(22分)
草根募捐晚会
胡玲
①老李突患重病的消息在老街炸开了。
②老李的病情牵动着老街人的心。
③老街,城之一隅,多是出租房,租住者皆为外来务工者,平素大家多有交集。老李五十来岁,在老街的外来工子弟校教体育,他热心善良,喜爱游泳,水性尤佳。老街边上是东江河。在老李的召集下,组建了水上义务救援队。平日里,救援队轮流在江边巡逻,劝导玩水者,救援了数十名溺水者,深受老街人敬佩。
④老李家境普通,不堪承受巨额手术费,加上病痛难忍,他决定放弃治疗。老街人自发组织捐款,无奈大多数人收入不高,只筹得五万多元,仍旧是杯水车薪。
⑤晚上,老街古榕树下,一群人围坐着,又说起了老李。翻看手机新闻的出租车司机小陈突然抬头,说:“要不,咱们也像新闻里一样,搞个募捐晚会,为老李筹集医药钱。”
⑥“主意倒是好,可搞晚会要有舞台、音响设备,还要排练文艺节目,我们这些土包子,怎么弄得了?”卖豆腐的老王一声叹息。“无论怎样,咱们一定要想办法救老李。”清洁工陈老太说。
⑦三天后,老街人又在榕树下聚集。我昨天去文化馆收破烂,把老李的情况跟他们说了说,他们愿意无偿借给我们音响设备,收破烂的老陈说;舞台设计可以交给我孙子,他学设计的,设计舞台背景应该没多大问题,卖菜的丁妈奶说;我表演一个街舞,念书时我可是校街舞团成员,酒店服务生小胡说……
⑧大家都热切地建言献策,只有卖包子的方姨沉默着不插嘴,半晌,她深吸一口气,有点犹豫地说:“我唱首歌吧!”
⑨方姨,你会唱歌?平时没见你出过声儿啊?”大家都露出了疑惑的表情。方姨凝神想了
片刻,小声说:“我……我还是唱吧,我也要为晚会出份力,草根晚会嘛,观众不会在意我唱得好坏的。我最后唱,估计那会儿观众走得差不多了,影响不了晚会的。”
⑩一周后,“救助好人,传递爱心”草根募捐晚会在文化广场拉开了帷幕。老街人把老李也搀扶到了晚会现场。老李虚弱地坐在观众席中,被病魔折磨得只剩下一把骨架,看着就让人心疼。舞台简陋,节目也不是很专业,但依然引来观众无数,人们通过晚会了解到老李的爱心事迹,纷纷慷慨解囊。
⑪晚会临近尾声,观众渐渐散去,这时只见方姨身穿洁白演出礼服,神采奕奕地走上舞台。音乐响起,方姨亮嗓,蓦地,观众们呆了。她的声音清亮高亢,饱含深情,宛如天籁。正散去的观众,触电一般,纷纷返回来,人们沉醉在方姨的歌声里。
⑫“天啊,这完全是专业歌手的水平,方姨真是深藏不露啊!”老街人连连惊叹。
⑬哎,这声音听着好耳熟啊!很像当年文工团的歌手安妮。对,她是安妮,我想起来了。20年前,安妮可是小有名气,后来不知怎么销声匿迹了……台下有不少人高声议论着。
⑭方姨唱毕,台下掌声雷动,她眼神闪光,娓娓道来:“大家说得没错,我就是曾经的歌手安妮,当年文工团改制后,我下岗了,我去酒吧唱歌,去农村跑商演,做婚庆歌手。后来,有人说我老了,唱法过时了,生活一落千丈,那时,我又生了一场大病,身材变形。为了生存,我只能改行,隐姓埋名,来到老街,开了间包子铺。老街人不知道我是谁,他们给了我很多帮助,尤其是老李,救起了我落水的儿子,他是个好人,希望好人有好报。”
⑮方姨接着说:“其实,我已经20多年没唱歌了,为了这次登台,我偷偷练声……我说这些,只想告诉台下的老李,我都能重新站上舞台,重新唱歌,你也可以从病床上站起来。”好!好!台下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
⑯草根募捐晚会结束了,余热未了,引发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引起全城人的关注。
(选自《羊城晚报》2019年4月8日,有删改)
13.根据小说内容,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4分)
老李患病,牵动人心→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媒体报道,引起关注
14. 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方姨的形象。(4分)
15.结合全文按要求赏析。(6分)
(1)老李突患重病的消息在老街炸开了。(品析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2)正散去的观众,触电一般,纷纷返回来,人们沉醉在方姨的歌声里,(从描写角度赏析句
子)(3分)
116.本文在情节安排上极为巧妙,试结合⑧—⑮段进行分析。(4分)
17.有人给文章添加了一个结尾:“半月后,老李的手术在中心医院进行……”。与选文相比你认为哪个结尾更好?说出你的理由。(4分)
【分析】这篇小说反映了邻里乡亲之间的相互关爱之情。为了给患重病的老李募捐,老街的邻居们各尽所能,举办了一场草根募捐晚会。卖包子的方姨献歌一曲,人们这才发现她是20文工团小有名气的歌手安妮。原来,方姨因文工团改制而下岗,后来又生了病,只要隐姓埋名,以卖包子为生。这次重新登台唱歌,是为了报答老李当年对她儿子的救命之恩。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的归纳概括能力。解答时,先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再找出文段的关键句加以概括即可。文章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老李患病的消息牵动着老街人的心;第二部分,草根街坊献计献策,准备策划一个募捐晚会,为老李筹集医药费;第三部分,方姨在晚会上演唱,激励老李战胜病魔;第四部分,媒体竞相报道,引起全城人的关注。
(2)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作答时可以从刻画人物的描写方法、叙述的事件和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去分析,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结合第14段分析,方姨下岗后来到老街开包子铺,得到了老街人的帮助,老李曾救起她落水的儿子,方姨在晚上会演唱并激励老李,说明她知恩图报;方姨下岗后,为生计奔波,忍受病痛打击,没有被击垮,最后在老街开了间包子铺,说明她性格坚强;结合第11段分析,晚会上方姨唱歌时声音清亮高亢,饱含深情,宛如天籁,吸引了散去的观众,说明她唱功专业。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方法一般为“角度+内容+情感”。解答时要先明确句子所用的表现手法,再结合语境分析句子的内容和其表情达意上的效果。
①“炸开”的意思是“突然破裂开来”,在句子是说老李患病的消息在老街传开,范围广,令老街邻居震惊。
②方姨演唱时,“正散去的观众,触电一般,纷纷返回来”,用观众的反应烘托方姨歌声动听,“人们沉醉在方姨的歌声里”,侧面衬托方姨演唱精彩。
(4)本题考查情节表现手法。结合题干要求从悬念、铺垫和反转中任进一方面作答。
悬念:所谓“悬念”,就是通过对情节做悬而未决和结局难料的安排,以引起读者急欲知其结果的迫切期待心理的一种写作技巧。第八段,方姨在众人建言献策后,沉默、犹豫中要求唱歌,结合第九段众人的疑惑,就给读者设置了悬念方姨会不会唱歌?能不能唱好?下文方姨演唱地很精彩,吸引了离去的观众,方姨自述经历,揭开了谜底,起到了吸引读者引人入胜的作用。
铺垫:铺垫是为了突出后面要出场的主要人物、事物或要发生的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物、事件进行铺陈描述,来烘托、引出重要的情节和内容的一张手法。结合第9-14段,众人对方姨唱歌感到疑惑,对晚会情形的叙述,对方姨上台前观众渐渐散去的介绍,都是为方姨出场和提示方姨的身份作铺垫,起到更好地塑造方姨形象的作用。
反转:反转是由一种情境转换为相反的另一种情境、人物身份或命运向相反方向转变的故事结构方式。结合第九段众人对方姨唱歌的疑惑,第11段观众沉醉在方姨的精彩演唱中,这两处情节构成反转,使情节跌宕起伏。
(5)本题考查文章的探究能力。此题是探究选文的结尾和后加的结尾哪个好,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从语段的内容、对情节的完整性、人物塑造的丰满性和主旨的表达以及文章结构的照应的角度进行分析。本题也可以从两个方面作答。如:本文结尾好。本文结尾只是写到了事件引起了全城人的关注,对于后续的发展比如捐款情况,老李治病情况都没有交代,这样的好处是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回味无穷。
答案:
(1)①草根献策,等划晚会;②举行晚会,方姨演唱(或:方姨演唱,激励老李)
(3)①知恩图报:登台唱歌,感谢并鼓励老李,也感谢老街人对她的帮助;②性格坚强:勇敢面对下岗失业、病痛等打击,改行开包子铺;③唱功专业:歌声清亮高亢,宛如天籁。(答出两点即可)
(3)①形象生动地写出老李患病的消息带给老街人的震撼之大、影响之广。
②侧面描写,通过人们的反应,侧面烘托出方姨歌声动听,演唱精彩。
(4)示例一:悬念:前文写方姨的犹豫和艰难抉择,给读者留下疑惑,后文写方姨自述经历,揭示谜底,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示例二:铺垫:前文写老街人对方姨唱歌的怀疑,以及对方姨上台前晚会情形的叙述,都是为方姨出场作铺垫,这样能更好地塑造方姨的形象。
示例三:反转(或:突转):前文写老街人对方姨唱歌的疑惑,后文写观众沉醉于方的精彩演唱中,与前文形成强烈的反转,使情节跌宕起伏。
(5)示例一:选文结尾更好。理由: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余味无穷。
示例二:加后的结尾更好。理由:结构上,首尾期应,结构完整;内容上,结果圆满,符合读者的心理期待。
【点评】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下列几方面入手:
1.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人物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
2.从侧面描写人物入手。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3.从细节描写入手。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的具体描写,更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8—21题。(18分)
【材料一】
什么是人工智能呢?人工智能(AI)是在计算机辅助下模拟、延伸甚至拓展人类智能的一
种技术。人的智能主要由大脑掌握,人工智能则由电脑控制。
人工智能可回溯到20世纪30年代。1936年,英国教学家图灵认为一个认知过程可被分解为多个单独的过程,这些过程可由特定算法来表示。图灵的这一思想奠定了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
1956年夏,在美国召开的学术会议上,科学家表示,人的多种智能行为(比如学习)可被机器模拟;美国计算机科学家麦卡锡还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一词,标志着该领域的正式诞生。
20世纪90年代,IBM公司开发出人工智能国际象棋计算机“深蓝”, 它在象棋比赛中成功战胜人类世界冠军。2017年.由谷歌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围棋计算机“阿尔法狗”4:1击敷前世界围棋职业九段李世石,在围棋领域做到了超越人类的智能。
“阿尔法狗”是凭什么战胜世界冠军的呢?这得益于两种学习方式: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人工智能专家会把大量已有的围棋对局提供給“阿尔法狗”,“阿尔法狗”对大量国棋棋局
进行分析,解读棋局中每一步棋的利弊,并判断当前局面获胜的概率,从而对这些棋局的各种对弈策略和方法了如指掌、烂熟于心。这个学习的过程叫深度学习。在此基础上,“阿尔法狗”还要进行至少3000万步的自我强化训练,自己与自己对弈,以获得相当丰富的实战经验。因此,“阿尔法狗”能轻松击败人类的围棋世界冠军。
这样的学习方式同样适用于医学领域。比如,科学家把近13万张涵盖2000多种皮肤病的临床图片存储在人工智能系统中,然后让其对这些临床图片进行分析。人工智能系统通过深度学习掌握各种皮肤病的典型特征,也能迅速成为皮肤科“专家”。
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的收集,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上商业通过人工智能分析用户的消费记录并推送用户喜欢的商品:警察利用智能摄像机,发现、定位、跟踪犯罪嫌疑人,执行精确和迅速的抓捕。人工智能教室、人工智能家居、人工智能无人汽车驾驶,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会融入我们的生活。
(根据(科学画报》2019.6-7及百度百科改编)
【材料二】
2017年美国出版的《自然)杂忠介绍了人类与机器的一场“较量”。人工智能与21名资深皮肤科医生开始了同场竞技:比试区分鳞状上皮细胞癌和良性脂溢性角化病,以及区分思性黑色素瘤和良性痣。在这场比试中,人类败下阵来。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可完全取代医生。那些分布在患者手指、头皮上的黑色素瘤,难以用照片记录,而且人工智能对一些特殊病灶也难以辨认。
(摘编自《科学画报》2019.6)
【材料三】
小新同学看了一部现代科幻电影《我和机器人》,影片中机器人与人类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机器人顷刻间控制了整个城市。小新对人工智能的未来产生了极大的优虑,于是,他去互联网论坛发帖求助,网友纷纷跟帖。
15.下列对“材料一”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在计算机的辅助下,人工智能(AI)技术可以模拟、延伸甚至拓展人类智能。
B.图灵认为,可以用特定算法来表示从一个认知过程中分解出来的多个单独过程。
C.“阿尔法狗”战胜棋手李世石,表明人工智能已经在各领域超越人类智能。
D.人工智能在棋类游戏、网上商业营销和追捕嫌犯领域都能大显身手。
19.“材料二”中的人工智能为什么能战胜资深皮肤科医生?请根据“材料一”概括作答。(4分)
20.“材料三”中网友的跟帖,哪一条最能帮助小新化解忧虑?请说明理由。(5分)
21.根据以上材料,发挥想象,描绘一个场景,体现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美好生活。(5分)
【分析】本题为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材料阅读题。第一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准确把握能力,第二题考查从材料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三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四题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解答】(1)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准确把握能力。
ABD.正确;
C.有误,“阿尔法狗”战胜棋手李世石,表明人工智能在围棋领域超越人类智能,但并不是在所有的领域都能超越人类智能;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从“科学家把近13万张涵盖2000多种皮肤病的临床图片存储在人工智能系统中,然后让其对这些临床图片进行分析”可知,科学家给人工智能系统储存了大量的皮肤病临床照片;从“人工智能系统通过深度学习掌握各种皮肤病的典型特征”可知,人工智能进行了深入学习。据此概括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新害怕人工智能会给人类带来灾难,雪中寻莎列举了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介绍了关于人工智能的国家政策和行业原则,有力地化解了小新的忧虑,强调了“确保人工智能持续造福人类”的观点,非常具有说服力。其它三项没有针对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能化解小新的忧虑。
(4)本题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结合人工智能的特点,联系日常生活,描绘图景即可,注意突出人工智能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如:早晨起来,我来到洗漱间,这里的温度和湿度被控制在最适宜的数值,我躺在洗漱椅上,选择2号清洁键:一个机械臂使用电动牙刷沾上免洗洁牙剂给我清洁口腔,另一个机械臂清洁按摩我脸部肌肤,同时我的头发也被进行了清洁和护理。
答案:
(1)C
(2)科学家给人工智能系统存储了海量的皮肤病临床病例图片;人工智能通过深度学习,成为了皮肤科“专家”。
(3)雪中寻莎(4楼网友)。①有针对性:这个帖子回应了小新对未来人工智能的忧虑;②用事实说话:列举了目前已出台的国家政策和行业原则,令人信服。
(4)示例一:早上,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圆来叫我:“主人,快快起床啦,上班要迟到啰!”洗漱完毕。我问:“小圆,早餐吃什么?”“馒头、煎蛋,热牛奶。”“好的!”7点,小圆递给我公文包,送我出门。“小圆,记得整理房间哟!”我开心地上班去了。
示例二:星期天,阳光明媚,我想带父母去古镇游玩。人工智能机器人小方立即策划了最佳出行路线。20分钟后,乘坐无人驾驶的小轿车来到古镇,小方还根据我们的喜好,向我们推荐了许多美食。真是愉快的一天啊!
【点评】“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就是对文章进行有一定阅读目的的分析,按照要求从文中寻找出符合要求的信息,即把符合要求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选出来。筛选,即确定对象,针对题干中的要求对照语言材料进行搜索,查找对应的信息源,是在阅读过程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在答题中是去伪存真的过程,辨析正误;整合,即“调整组合”,是将提取出来的零散的信息,按要求分类,经过加工,形成比较系统的内容的认知的过程。“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全面。
四、作文(55分)
22.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
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题目:绊·伴
提示:绊,磕绊;伴,陪伴。从小到大,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磕绊,但是总有亲人、朋友、
老师……的陪伴,他们给予我们呵护和鼓励。在绊与伴中我们逐渐成长,走向远方……
【分析】本篇作文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本篇作文的题目“绊•伴”,其中的“绊”,是磕绊的意思,也可引申为人生成长过程中的挫折、失败、打击等,所幸在这些挫折与失败中,都有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老师以我们为伴,并且陪伴我们一起度过这些“绊”,一起成长。写这篇作文,文体选择记叙文或是议论文都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及对题目的理解和认识来写。
【解答】绊•伴
挫折既是人生成长中的绊,又是人生成长中的伴。
--题记
小草之所以不可磨灭,是因为春风的吹又生;大树之所以挺拔苍劲,是因为有风雨的摧残;鲜花之所以芳香弥漫,是因为有空气的传送。
我之所以能坚强前进,是因为有挫折的陪伴。
世界上,没有什么不需要另一种物质陪伴。我们灿烂的人生,需要你--挫折的陪伴。
在这个世界上,有风雨,就必定有彩红;有阳光,就必定有阴天;有温暖,就必定有寒冷;有成功,就必定有失败与挫折。
没有经历挫折的人,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当你面对挫折的时候,不要胆怯,这没什么,挫折对于懦弱者是一块绊脚石,也许从此他就一蹶不振,荒芜人生,但是对于勇敢者,挫折就成了他前进的动力,也许从此他就奋发图强。面对挫折时,不要逃避,逃避不是办法,也许逃得过一时,但是逃不过一世,还不如勇敢地站出来面对,把这人生中的绊脚石,变成人生中的垫脚石。你是宁愿活得懦弱,还是活得光鲜?这个不用回答。努力地去面对的结果,不会是哭泣,不会是伤心,而是满脸的笑容,因为你得到了成功。
人生漫漫,谁不会遇到挫折呢?谁敢说:“我的一生没有坎坷艰辛,没有挫折的袭击。”谁都不敢,这就是空虚的幻想,不切实际。“超于自然的奇迹,多是在逆境的征服中出现的。”这句话出自于英国科学家培根。其含义是,超过自然的奇迹事情,一般是在征服逆境的人中出现的。我很赞同他的话。世界上,许多的名人,无不如此,如爱迪生,居里夫人……他们的科研成果,难道不是从挫折与失败中,得到的吗?他们就是超于自然的那些楷模,是我们每个人鲜明的模范。
彩虹在风雨后,显得更加靓丽,更加突出,阳光在阴天后更加明媚,小草在春风吹又生过后,更加青翠;大树在风雨的侵蚀后,更加挺拔苍劲;花香在空气传送后,更加诱人;我在挫折的击打后,更加优秀。
辉煌的人生需要你--挫折的陪伴。
【点评】这篇议论文以理取胜,语言灵活多变,富有自由灵动的色彩。文章开头摆出看法:有阳光,就必定有阴天;有温暖,就必定有寒冷有成功,就必定有失败与挫折。文章语言简练,重点突出。
(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一个人看海,
是一个样子,
如果和别人一起看海,
又是另一个样子。
(选自艾斯特哈兹·彼得《赫拉巴尔之书》)
【分析】本篇作文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一个人看海,是一个样子”是说一个独处时,有一个人独处的好处,也会有独处时的感悟和感受。“如果与别人一起看海,又是另一个样子”,是说与大家一起时,又会有在一起的乐趣,也会有和大家一起的感悟和感受。总体来看也就是说一个人独处时有独处的美,和他人一起时也有在一起的美。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人既要会独处,又要会群居,就如我们平时做题,自己一个人解答出来的感觉和与大家一起讨论做出来的感觉各有不同,各有各的心得体会。根据以上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可以得出本则材料的立意:独处与群居、独乐与众乐等。文体选择记叙文或是议论文都可,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及对材料的理解,完成这篇作文的写作。
【解答】群居与独处
人是喜欢群居的动物,实际上不光是人,大千世界好多有生命的个体都是相互吸引的。成群结队,人多力量大,众人划桨开大船,更是成为人类生存中薪火相传的重要内容和固有规则。
有人可能要以朱自清的“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来反驳;也有人可能要以自古以来“诗人的孤寂”来回对,抑或有人可能要以“高处不胜寒”的苏轼来质问。的确,诗人的境界常人难以窥见和领略,艺术家的透视力俗人难以达到,但这都不能证明他们喜欢独处并因此而有独处得来的非凡的作品。朱自清的确说自己爱独处,但他的独处是为了更好地群居,他不能脱离芸芸众生存活的大千世界,所以围绕荷塘走了一圈又回到了现实生活,独处只是他赖以化解群居问题的方式。朱自清如此,苏轼也是如此,清心寡欲的李叔同如此,寂寞癫狂的毕加索也如此。即使你遁入空门,你依然不能摆脱群居,而只不过平添了另一些为你不熟悉的新的烦恼罢了。
当群居成了一种心理定势,人们便往往把所有一切问题的解决诉诸于群体的力量,人云亦云的道义也罢,以讹传讹的公理也罢,总能发挥着它权威的衡量作用,人们也总是在有意或无意地维护与遵循着这些舆论自发形成的众口一词的权威话语和公认判断。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有了不同于自然环境的新的适应法则和评价标准。于是独处成了一种奢侈的享受。苏轼有了“拣尽寒枝不可栖”的“缥缈孤鸿影”,朱自清有了妻儿入睡后漫步荷塘难得清静,鲁迅有了灯下漫笔的“匕首投枪”。独处的清静让智慧的头脑灵感喷涌,让艺术的潜质开出绝美的花束。
独处纵然有奇思妙想、超然新颖的火花频闪,但它如果缺乏必要的营养供应时必然导致心灵闭塞、妄自尊大、自以为是的可笑,而这些源源不断的营养正存在于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的群居生活中和大众人群里。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身边事,关注最大多数的人的利益,才会有心灵的储备,才会有独处所需的养料。
人是群居的动物,独处是群居中的恬然小憩,是喧嚣中的心灵冥想,是哗然时的静思独享,这种暂时的心灵充实感、满足感决然不会成为人类生活的常态,也不应该成为人类生活的常态。漂流岛屿的鲁滨逊、被迫穴居的“白毛女”、久居铁窗的刑余之人自然是以回归社会为最大的心愿,没有哪一个人从心底里愿意索然无味地独处,即使有这样的人他也必然没有好的结局。
【点评】本篇作文以“群居与独处”为题,文中分别从群居的必然性、独处的妙处这两个方面,来论证两者的利弊,文章的最后两段综合论述了这两者的关系,同时提出文章的观点:独处纵然有奇思妙想、超然新颖的火花频闪,但它如果缺乏必要的营养供应时必然导致心灵闭塞、妄自尊大、自以为是的可笑,而这些源源不断的营养正存在于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的群居生活中和大众人群里。
相关文档
- 全国各地2018-2020三年中考物理真2021-11-1029页
-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我的叔叔2021-11-1035页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堂教学2021-11-104页
- 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专题精品大全2021-11-10206页
- 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2019届九年级上2021-11-1010页
- 中考物理复习指南第十二单元功、功2021-11-104页
- 2019四川省广安市中考数学试题(解析2021-11-1025页
-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021-11-1013页
- 2009年上海市中考数学及答案2021-11-105页
- 2019江苏省盐城市中考数学试卷2021-11-10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