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0.18 KB
- 2021-11-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8分)
1. 默写古诗文。
(1)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2)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凡事豫则立,________。(《礼记•中庸》)
(4)________,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5)________,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6)“送别”是自古以来生活的永恒主题。李白《送友人》化用典故,吟咏出了“挥手自兹去,________”的真挚与豁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扫哀怨,表达“海内存知己,________”的积极豪迈;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质朴语言“__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道出不舍和牵挂。
(7)写出古代诗词中关心民生疾苦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风和日丽,碧湖银滩。骆马湖国际沙雕节在美丽的骆马湖畔再度绽放。骆马湖沙滩公园百座沙雕,以庞大的阵容、生动的姿态,展示丝路芳华,再现文化经典,为五一节增添亮丽风景。行走在沙雕区,如同慢步于深suì_____的时光隧道,古老神奇的丝路景观让人目不xiá_____接,浓郁的丝路风情令人陶醉。游客们时而举起手机,将沙雕摄入镜头;时而在沙雕前驻足凝神,浮想联篇……欣赏着一座座栩栩如生的沙雕,让游客们啧啧_____赞叹,流连忘返。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深suì________
②目不xiá接________
③啧啧赞叹________
(2)找出上文中的两个别字,并加以改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
(3)文中划线词语“芳华”的“芳”与下面哪项的“芳”字意思相同( )
A.芳草萋萋鹦鹉洲 B.流芳百世
C.正值芳年 D.二八芳龄
(4)将划线句改为正确的句子。
3. 下面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果我们身体大面积并且长时间裹着一层防晒霜,只会让体内热量不能及时排出。
②防晒霜通过其中含有的有机和无机成分起到防晒作用。
③天儿越来越热,人们出门前常常涂抹一些防晒霜。
④所以夏天防晒要适量而行,要让皮肤多透透气,涂抹过量反而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
⑤这样体内温度过高,就会使人的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导致中暑。
⑥无机防晒成分是氧化锌、二氧化钛等无机物,主要用于反射和散射紫外线辐射;有机防晒成分则是通过吸收紫外线起到防晒作用。
A.②①⑤④⑥③ B.③②⑥①⑤④ C.②⑥①⑤③④ D.③①⑤④②⑥
4. 综合性学习。
某校开展“抗疫在行动,网络助我行”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
(1)科学辟谣。小明同学在班上说,网上讲“上海防疫专家建议疫区燃放烟花鞭炮消除气溶胶中病毒”。不少同学不知真假,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劝说小明不要信谣传谣。(要求:语言简明得体,不超过80字)
烟花鞭炮产生的烟雾并不能够抑制新冠病毒,反而会对人体呼吸道产生强烈刺激,甚至加重感染风险。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二氧化硫,人体接触后可引发皮肤、眼睛等粘膜的刺激与炎症,吸入二氧化硫会严重削弱或破坏呼吸系统的免疫功能和防御能力,诱发、加重各种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呼吸道损伤等。此外,气溶胶传播要同时满足密闭空间、较长时间、高浓度病毒这三个条件,在极端条件下才有传播的可能性。通风条件良好的日常生活中气溶胶传播可能性小。
(2)有感而发。班级围绕活动主题召开班会,一位同学想写一副对联作为主题语,请根据上联代他完成下联。
万众同心战疫情,________。
(3)致敬英雄。你通过网络媒体了解到不少抗疫英雄事迹,尤其是八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请仿照示例,为抗疫英雄钟南山写一段赞美的话并发到帖子上。(80字左右)
网络跟帖一(致敬隔离区医护人员):四十余天的守望,守望奇迹与痊愈;四十余天的祈祷,祈祷家人不再分离。满身疲惫未压弯你们的背,哭号悲鸣未熄灭眼中的光。你们说自己做着微不足道的事,我们却认为你们是无可置疑的天使英雄。
网络跟帖二(致敬钟南山院士)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南歌子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注]仲殊:北宋词人。年轻时游荡不羁,后弃家为僧,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
(1)词的一二两句展现一幅境界开阔、气势宏大的山水图,请用生动语言加以描述。
(2)“怨”和“问”炼字极工,请选择其中一个赏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大雨水十余日,河决东郡金堤。先是清河都尉冯逡奏言:“郡承河下流,土壤轻脆易伤,顷所以阔无大害者,以屯氏河通两川分流也。今屯氏河塞,灵鸣犊口又益不利,独一川兼受数河之任,虽高增堤防,终不能泄。如有霖雨旬日不霁必盈溢。九河故迹,今既灭难明,屯氏河新绝未久,其处易浚;又其口所居高,于以分杀水力,道里便宜,可复浚以助大河,泄暴水,备非常。不豫修治,北决病四、五郡,南决病十余郡,然后忧之,晚矣!“事下丞相、御史,白遣博士许商行视,以为“方用度不足,可且勿浚。“后三岁,河果决于馆陶及东郡金堤,泛滥兖、豫及平原、千乘、济南,凡灌四郡、三十二县,水居地十五万余顷,深者三丈;坏败官亭、室庐且四万所。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三十)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如有霖雨旬日不霁必盈溢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又益不利________
②北决病四、五郡________
③白遣博士许商行视________
④坏败官亭、室庐且四万所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独一川兼受数河之任,虽高增堤防,终不能泄。
(4)清河都尉冯逡提出了怎样的治水方法,没有被采纳的原因是什么?
(5)根据上文及下面材料,概括指出海忠介治水和上文中的丞相、御史等官员治水有什么不同?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选自《履园丛话•水学》)
三、现代文阅读(29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每临大事有静气
徐愚
①“每临大事有静气。”中国的这一古训,早已沉淀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基因。那何谓静气呢?古人云:“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通俗地讲,就是“能沉得住气”。应对危机,就需要这样的“静气”。
②这场疫情突如其来、传播迅猛,一时间,武汉、湖北等地医疗服务能力难以承载快速上涨的感染人群,医疗设备、防护用品、生活物资也一度出现巨大缺口。这也是对人心的考验时刻。全国人民行动起来了,驰援武汉,驰援湖北,全国上下心系战“疫”、众志成城。也有极少数人“静气”不在,一些争论令人难辩真假,个别居心叵测者借机散布谣言、扰乱视听,唯恐民心不慌、天下不乱。面对病魔、面对生死,有些慌张无可厚非;面对压力、面对管控,有点牢骚可以理解。但是,盲听盲从、一味抱怨,就会害人害己。不少时候,“显而易见”的答案往往并非事实真相,“立竿见影”的评价也难免片面和偏颇。在自己看不清、拿不准的时候,保持“静气”,静下心来、冷静思考、沉着应对,才是靠谱的做法。否则,慌里慌张,失去“静气”,就会进一步失去理智,更加想不清事情,糊里糊涂,怎么会有良好的应对之策?
③在这场疫情面前我们要有静气,那我们的静气从哪里来呢?
④梁启超先生有言:“自信者常沉着。”有祖国强大的科技实力、动员能力、执行效率作支撑,有这么多技术精湛、大爱无私的医护人员当先锋,有举国上下万众一心的防控力量为基础,这些都为我们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了必胜的信心。“我斩新冠,携汝赏櫻”,这不仅仅是一种诗意的表达,更是一种信心的宣示。有了必胜的信心,可以让我们多一分理性判断,少一分盲目情绪,把自己的“静气”找回来。
⑤战疫情、斗病魔,绝不仅仅是各级政府之责、医生护士之责,也绝不仅仅是武汉及湖北人民之责。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全国各地,城市乡村,各行各业的人们自觉以抗疫为已任,积极行动,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面对困境,只要人人负责,参与战斗,尽心出力,就会让我们多一份淡定和从容。
⑥疫情面前,有一种力量让人热泪盈眶:火速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全国各地成千上万医疗工作者驰援湖北,山东的蔬菜、黑龙江的大米、西藏的矿泉水等物资源源不断运往湖北……社会各界被广泛动员,亿万中华儿女拧成一股绳,握成一个拳。尽管抗击肺炎疫情的日子漫长而艰辛,但是正因为有了团结,中国人就像吃了定心丸一样,依然有停下脚步看夕阳的淡定和从容。这也是中国人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总能走出困境、生生不息的原因所在。
⑦有了“静气”,就能冷静思考,正确判断,坦然地面对各种挑战,应对各种危机。静气是一种智慧、一种修养、一种境界,越是到了紧要关头,越是要保持“静气”,坚定战斗!
(选自《红旗文稿》2020/04,有删改)
(1)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作者认为静气可以从哪里来?请简要概括。
(3)第②段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观点?
(4)简要概括第④段的论述思路。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早春木棉红
郝俊
①早春二月,料峭的寒风一吹,憋得鼓鼓囊囊的木棉花苞就炸开了,赤红的花瓣火苗一样蹿出,没有叶子的枝干像被点燃了似的。谁见了这样的花,心底的热望都会跟着燃烧起来。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②很多花柔美娇艳,木棉花则不然。其形硕大,花瓣厚实,中间的一束花蕊粗壮有力,深色的蕊头黑如胡茬,观其神色,活脱脱一张血气充沛,胡须浓密的汉子脸。这样形容木棉花,绝不是忽略它的好看,而是觉得它有一种十足的阳刚之美。木棉花不仅花开得热烈,树的姿态也颇为雄奇。木棉属落叶大乔木,树高大挺拔,十至二十多米不等,这样的个头儿,让木棉总是高过身旁的其它树木,加上分枝平展,更显疏朗开阔,整株树看上去形姿伟岸,英武不凡。
③生活在广州,对木棉自然很熟悉。木棉作为广州市的市花,在城中主干道及高校校园、公园等地均有种植。每到春天,木棉盛情绽放,灿若华灯。尤其是在陵园西路、越秀山、江南大道等种植较为密集的地方,花开得分外耀眼,有一种要点燃春天的势头,烈焰般的木棉映红了整座城市。
④我喜欢木棉,不仅因为它的形象气质,也许还有日久生情的缘故,对我来说,它们就是我认识多年的好朋友。
⑤我所工作的学校校园里就有近百株木棉,它们散植于各处。我从办公室到家,途经的路旁,有十来株木棉,我与它们几乎天天见面。每天下班经过时,感觉它们就像站在那里等我。有时候我会和它们近距离打招呼﹣﹣站在树下,把手掌放在树干上,感觉着树皮的坚硬。抬头往上看,树干直指蓝天,视觉的延伸,也让内心获得一种超拔的力量。正值花期,没有树叶遮蔽的树枝更显遒劲,树枝形态各异,像是各自在寻找伸展的空间,然后用力把花朵向高处托举。再看那些花,大如一盏盏红色的酒杯,当其它的花木还在为迎春盛会做准备的时候,木棉早就开始举杯畅饮。
⑥木棉花边开边落,边落边开,花开让我欢喜,花落让我感动。纷纷扬扬地飘落不是木棉花的做派,木棉花落下来时直截了当,触地有声,整朵花砸到地面仍完好无损。为了看清楚木棉花如何落地,我曾长时间仰着脖子在树下观望,即便如此,也很难捕捉到落下的一瞬,往往是听到“啪”的一声之后,才发现地上又多了一朵。因为树冠太大,花太多,无法锁定具体目标,加之落地速度太快,所以很难看清。不过长时间的等待,偶尔也会有收获,就在眼睛酸乏的时候,突然看到一朵下落的木棉花,带着旋转倏忽坠地,整个下落的轨迹就像一个急促的感叹号,充满力量。
⑦有些花木是先长叶再开花,木棉则不然,花开时无叶,花落尽方生叶。花开得早,让木棉有了“嫣然一笑领春风”的得意;花开得火热,让木棉有了“此花若肯夸雄丽,宇内群芳孰敢春”的气势。花期过后,木棉一边吐新叶,一边结果实。等到夏天果实成熟,果壳会自动裂开,露出洁白的棉絮,随风飘散。
⑧年少时,很少仔细打量花花草草,认为它们只是为世间添了几许色彩。随着年岁的增长,越发觉得一朵花、一棵草都不可小觑。无论是人生一世,还是草木一秋,都有生命的庄严。看到热情似火的木棉,我会想到炽热的希望和奋进的生命,心中会自然涌动起积极前行的力量……
(选自2020.03.18《人民日报》)
(1)第②段从哪两个方面描写早春木棉的?写出它怎样的美?
(2)根据要求,赏析下面的语句。
①早春二月,料峭的寒风一吹,憋得鼓鼓囊囊的木棉花苞就炸开了,赤红的花瓣火苗一样蹿出,没有叶子的枝干像被点燃了似的。(朗读开头这一句,你觉得应该重读哪几个词语,为什么?)
②花开得早,让木棉有了“嫣然一笑领春风”的得意;花开得火热,让木棉有了“此花若肯夺雄丽,宇内群芳孰敢春”的气势。(引用诗句有什好处?)
(3)本文多次运用对比写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4)阅读全文,说说你对标题“早春木棉红”内涵的理解。
四、名著阅读(11分)
下列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西游记》中沙僧忠厚诚恳,任劳任怨,意志坚定。但是他也逆来顺受,不会反抗。比如,取得正果后,被封为金身罗汉,八戒对自己受封表达了不满,沙僧只是默默领受。
B.《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对周恩来的印象是: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没有官架子,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战略家。
C.《水浒传中》中武松是深受读者喜爱的人物,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夜走蜈蚣岭、斗杀西门庆等情节都和他有关。
D.《骆驼祥子》中祥子在曹先生家拉包月,主人不把仆人当人看,祥子忍无可忍辞掉了这份工作。
E.法布尔被称作“昆虫界的荷马”,他的《昆虫记》,不仅展示了昆虫的奥秘,也同样展现了作者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精神。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A见不是事,托保正就在庵傍大路口替他租了间半屋,搬去住下。幸得那晚原不曾睡下,本钱还带在身近,依旧杀猪、磨豆腐过日子,晚间点灯念文章。太公却因着了这一吓,病更添得重了。A虽是忧愁,读书还不歇。那日读到二更多天,正读得高兴,忽听窗外锣响,许多火把簇拥着一乘官桥过去,后面马蹄一片声音,自然是本县知县过,他也不曾住声,由着他过去了。
(选自《儒林外史》第十六回)
(1)选段中的A人物是________,他“带在身近”的“本钱”是________给他的。
(2)结合选段内容说说A是一个怎样的人?
(3)原著中A人物后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五、作文(60分,含书写5分)
阅读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作文。
一个说:自己吃;而另一个说:送给讨要的人。一个说:要报答;而另一个说:要索取。一个说:相信别人的话;而另一个说:要自己思考。
一个人常听到这两种不和谐的声音:一个是肉体的声音,而另一个是灵魂的声音。那习惯于倾听灵魂的声音,而非肉体的声音的人,将赢得成功的人生。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和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8分)
1.
【答案】
自缘身在最高层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不豫则废
毅魄归来日
陟罚臧否
萧萧班马鸣,天涯若比邻,山回路转不见君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
自缘身在最高层(注意“缘”的书写)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注意“患”的书写)
不豫则废
毅魄归来日(注意“魄”的书写)
陟罚臧否(注意“陟”的书写)
萧萧班马鸣 天涯若比邻 山回路转不见君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注意“庇”的书写)
2.
【答案】
邃,暇,zé
慢,漫,篇,翩
C
时而在沙雕前啧啧赞叹,流连忘返。
【考点】
综合读写
【解析】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根据词语搭配来确定字音、字形。
①“深suì”写作“深邃”;
②“目不xiá接”写作“目不暇接”;
③“啧啧赞叹”中的“啧”应读作“zé”;
(2)本题考查辨别错别字。根据语境来辨别错别字。
“慢步”中的“慢”应为“漫”,“浮想联篇”中的“篇”应为“翩”。
(3)本题考查词语解释。结合语境解释词语。“展示丝路芳华”意思是:展示丝路的风采、美好。“芳”意思是“美好的”。
A.“芳草”香草,芳,芳香。
B.句意:好的名声永远流传下去。芳,香,指好的名声。
C.句意:正是美好的年华。芳,美好的。
D.句意:女子十六岁,芳龄,女子的年龄。芳,代指和女孩子有关的。
故选:C。
(4)本题考查仿写。根据前一句的特点:时而在沙雕前××,××.可以改为:时而在沙雕前啧啧赞叹,流连忘返。
【解答】
①邃;②暇;③zé;
慢 漫
篇 翩
C。
时而在沙雕前啧啧赞叹,流连忘返。
3.
【答案】
B
【考点】
句子排序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解答】
首句是③,引出说明对象“防晒霜”。接着是②⑥,介绍防晒霜的成分。再接着是①⑤,介绍防晒霜的副作用。最后是④,总结夏天防晒要适量而行。排序为:③②⑥①⑤④
4.
【答案】
示例:小明,燃放烟花不能抑制病毒,它产生的二氧化硫,会削弱或破坏我们的呼吸系统的免疫、防御能力,还有可能加重我们感染病毒的风险呢。
网络助力除病毒
您是璀璨的明星,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你是坚定的旗帜,永远插在守护生命的前沿。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你用生命的琴弦,奏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考点】
综合读写
【解析】
(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运用材料中给出的相关内容,简洁有序地表述出燃放烟花鞭炮不能消除气溶胶中病毒的原因,不超过80字即可。
(2)本题考查对对联的能力。根据对联在字数、结构与内容上的要求,以“抗疫在行动,网络助我行”为主要内容,上联“万众同心”可用“网络助力”对,“战疫情”可用“除病毒”来对。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仿照所给的示例,简洁钟南山院士的事例,表达对他的深情赞美,并不超过规定的字数即可。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
【解答】
示例:小明,燃放烟花不能抑制病毒,它产生的二氧化硫,会削弱或破坏我们的呼吸系统的免疫、防御能力,还有可能加重我们感染病毒的风险呢。
网络助力除病毒
示例:您是璀璨的明星,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你是坚定的旗帜,永远插在守护生命的前沿。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你用生命的琴弦,奏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二、古诗文阅读(22分)
【答案】
遥望远处的青山连绵不断,收回目光潮水刚刚褪去路上还带着泥沙。
示例一:一个“怨”字由鸟的啼怨,让词人不期而然地涌起又是“凄凉时候”,又是“远在天涯”的感叹了。反映了词人长期的漂泊以及对这种生活的厌倦情绪。
示例二:一个“问”字将荷花与自己醉中赏花的事紧紧联系起来,这就表明了词人虽名为和尚的真实心态。这里词人由眼前景而追忆往昔事,仍是从时间方面来写,照应上片“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抒发了作者故地重游既喜悦又怀旧伤感、感慨物是人非的复杂心情。
译文:
青山连绵不断,潮水褪去路上还带着泥沙。偶尔听到几声鸟鸣,好像是在哀怨时光易逝。又是天各一方的凄凉日子,我远在海角天涯。
秋凉的夜露消除残暑的余热,拂晓的徐徐清风吹散朝霞。站在绿杨堤畔询问那池中荷花:你可还记得,去年在此买酒的我?
【考点】
现代诗歌阅读
【解析】
这首词通篇写景,又抒发了词人对尘世生活的眷恋之情。十里青山,数声鸟啼,残月白露,清风晓霞,有声有色地表现了江南的夏季景色。词中上、下片的结句,委婉含蓄地提到人,而且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全词清新雅洁,优美柔和,饶有意味。
【解答】
本题考查描绘诗中的画面。一定要在正确翻译的基础上,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与联想,用生动的语言再现画面即可。“十里青山远”是远望所得之景。“潮平带路沙”是近看所得之景。词人的视线由“十里青山”的远景观赏收回到眼前之景,由赋山转向摹水,点出行人的具体环境。要抓住“青山”“潮水”“路沙”的意象展开想象,进行描绘。
本题考查炼字。远处一带青山,偶尔可以听见“数声啼鸟”,这对欢乐人来说,便是青山绿水、美景如画;莺歌燕舞,良辰美景的赏心乐事,但对感触特多,凡心未尽的词人来说,却似乎觉得啼鸟在怨年光的易逝,青春易老了。这便是词人的心理情感移入到鸟啼声所引起的移情联想。由鸟的啼怨,词人不期而然地涌起又是“凄凉时候”,又是“远在天涯”的感叹了。这是词人长期的漂泊以及对这种生活的厌倦情绪的反映。
这一“问”颇含韵致,荷花在佛教徒的心目中,本是最圣洁的东西,所以释迦佛像都是坐在莲花上的。而如今词人虽为和尚,看到莲花想起的却是它那世俗的美艳,并将荷花与自己醉中赏花的事紧紧联系起来,这就表明了词人虽名为和尚的真实心态。这里词人由眼前景而追忆往昔事,仍是从时间方面来写,照应上片“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答案】
如有霖雨/旬日不霁/必盈溢
更加,危害,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将近
只有一条河,却要兼容数条河流的水量,虽然加高堤防,最终却无法使它顺畅宣泄。
治水方法:在黄河与屯氏河分流的叉口处,实施分减水力的工程,重新疏通刚淤塞不久,容易疏通的屯氏河,以帮助黄河宣泄洪水。没有被采纳的原因是:国家经费不足,可暂且不疏通。
海忠介躬亲治水、不畏艰辛、为民着想、清正廉洁、以身作则;丞相、御史等官员贪图安逸,害怕辛劳,不能亲力亲为,计较私利,忘记公益。
【考点】
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
译文:
大雨连下十余日,黄河在东郡金堤决口。在此之前,清河郡都尉冯逡奏报说:“清河郡,位于黄河下游,土壤松脆,容易崩塌。暂时没有发生大灾害,是由于屯氏河通畅,可以两河分流。如今屯氏河已经淤塞,灵鸣犊口也越来越不通畅,只有一条河,却要兼容数条河流的水量,虽然加高堤防,最终却无法使它顺畅宣泄。若有大雨,十日不停,河水必然满盈泛滥。夏禹时代的九河故道,如今既已湮没难寻,而屯氏河刚刚淤塞不久,容易疏通。再有,黄河与屯氏河分流的叉口处地势较高,实施分减水力的工程,施工起来也方便。可重新疏通屯氏河,以帮助黄河宣泄洪水,防备非常情况的发生。如果不预先修治,黄河一旦在北岸决口,将危害四、五郡;在南岸决口,将危害十余郡。事后再忧虑,就晚了!”成帝将冯逡的奏章交给丞相和御史去处理,他们奏请派遣博士许商去巡视那一地区。根据许商视察的结果,他们认为:“现在国家经费不足,可暂且不疏通。”三年后,黄河果然在馆陶及东郡金堤决口,洪水泛滥兖州、豫州以及平原郡、千乘郡、济南郡,共淹了四郡三十二县,十五万余顷土地变为泽国,水深的地方达三丈。冲毁官署驿站及民间房舍近四万所。
【链接材料】
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穿着轻装便服。冒着风雨,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亲自发钱粮给民工,不苛扣一厘钱,并且随同的管理差役也没有横行勒索一文钱财。必须要像这样以后事情才能办成功。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不能办好了。
【解答】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句意为:若有大雨,十日不停,河水必然满盈泛滥。据此断句为:如有霖雨/旬日不霁/必盈溢。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为:也越来越不通畅。益,更加;
②句意为:北岸决口,将危害四、五郡。病,危害;
③句意为:奏请派遣博士许商去巡视那一地区。博士,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④句意为:冲毁官署驿站及民间房舍近四万所。且,将近。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句中重点词有:独,单独。虽,虽然。句意为:只有一条河,却要兼容数条河流的水量,虽然加高堤防,最终却无法使它顺畅宣泄。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九河故迹,今既灭难明,屯氏河新绝未久,其处易浚;又其口所居高,于以分杀水力,道里便宜,可复浚以助大河,泄暴水,备非常”可知是要在黄河与屯氏河分流的叉口处,实施分减水力的工程,重新疏通刚淤塞不久,容易疏通的屯氏河,以帮助黄河宣泄洪水。由“方用度不足,可且勿浚”可知没有被采纳的原因是现在国家经费不足,可暂且不疏通。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细读文本,正确翻译后具体分析人物性格即可。链接材料中“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则表现了海瑞事必躬亲,不怕艰难、一心为民。而文章中的“事下丞相、御史,白遣博士许商行视,以为‘方用度不足,可且勿浚’”,可知丞相、御史等官员治水不是亲力亲为,实地考察,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对治水不重视,忘记公益。
三、现代文阅读(29分)
【答案】
开篇点题,引出中心论点,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内容。
①有必胜的信心;②人人负责,参与战斗,尽心出力;③要团结一心。
对比论证。证明了应对危机,我们需要有“静气”的中心论点(或:在这场疫情面前我们要有静气)。
首先引用梁启超的名言进行论证,然后写我们自信的由来和民众拥有自信的表现,最后总结本段,得出结论。
【考点】
议论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解析】
本文第①②段提出中心论点并结合疫情进行对比论证;第③至⑥段从三个方面论述静气的来源;第⑦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解答】
本题考查议论文首段的作用。“每临大事有静气”开篇点题,并引出下文的中心论点:应对危机,就需要这样的“静气”。引用古训,还能吸引读者阅读兴趣。“那何谓静气呢?古人云:‘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通俗地讲,就是‘能沉得住气’”,解释了静气的内涵,引出下文具体的论述。
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此题可提取关键语句概括作答。第③段“那我们的静气从哪里来呢?”提示了从下文寻找答案。由第④段“有了必胜的信心,可以让我们多一分理性判断,少一分盲目情绪,把自己的‘静气’找回来”可得出:有必胜的信心。由第⑤段“面对困境,只要人人负责,参与战斗,尽心出力,就会让我们面多一份淡定和从容”可得出:人人负责,参与战斗,尽心出力。由第⑥段“但是正因为有了团结,中国人就像吃了定心丸一样,依然有停下脚步看夕阳的淡定和从容”可得出:要团结一心。
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全国人民行动起来了,驰援武汉,驰援湖北,全国上下心系战‘疫’、众志成城。也有极少数人‘静气’不在,一些争论令人难辩真假,个别居心叵测者借机散布谣言、扰乱视听,唯恐民心不慌、天下不乱”,将全国以实际行动驰援湖北的人与极少数人进行对比,是对比论证。“在自己看不清、拿不准的时候,保持‘静气’,静下心来、冷静思考、沉着应对,才是靠谱的做法。否则,慌里慌张,失去‘静气’,就会进一步失去理智,更加想不清事情,糊里糊涂,怎么会有良好的应对之策?”将保持静气与失去静气的后果进行对比,也是对比论证。其作用是论证本文中心论点:应对危机,就需要这样的“静气”。或:在这场疫情面前我们要有静气。
本题考查对论证思路的掌握。“梁启超先生有言:‘自信者常沉着’”是引用名言论证本段分论点。“有祖国强大的科技实力、动员能力、执行效率作支撑,有这么多技术精湛、大爱无私的医护人员当先锋,有举国上下万众一心的防控力量为基础,这些都为我们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了必胜的信心”讲了我们自信的来源,令人信服。“‘我斩新冠,携汝赏櫻’,这不仅仅是一种诗意的表达,更是一种信心的宣示”写我们的人民拥有战胜疫情的自信心。“有了必胜的信心,可以让我们多一分理性判断,少一分盲目情绪,把自己的‘静气’找回来”总结本段论述,得出结论。可据此作答。
【答案】
①从木棉花的外形和木棉树的姿态两个方面描写早春木棉。
②木棉的花具有阳刚之美,树形姿伟岸,英武不凡。
①应该重读“炸”“蹿”“点燃”等词语。因为这几个词语表现了木棉花开时的热烈特点,流露着作者对木棉的喜爱与赞美之情,突出了文章对“炽热的希望和奋进的生命”赞美的主旨。
②引用诗句增加了文采,写出了木棉花开得早、开得热烈的特点,表达出作者对木棉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示例:“木棉属落叶大乔木,树高大挺拔,十至二十多米不等,这样的个头儿,让木棉总是高过身旁的其它树木,加上分枝平展,更显疏朗开阔,整株树看上去形姿伟岸,英武不凡”运用对比手法,将木棉树与其它树木进行对比,突出了木棉树高大挺拔,形姿伟岸,英武不凡的外形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表面含义:木棉花开得早并且花朵火红、开得热烈;深层含义:包含着对炽热的希望、奋进的生命、积极前行的力量的赞美之情,含蓄点明文章主旨。
【考点】
散文阅读
【解析】
本文通过描写早春木棉花开得早、花朵火红、树干雄奇、花落充满力量等特点,借物抒情,表达了对炽热的希望、奋进的生命、积极前行的力量的赞美之情。
【解答】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分析概括能力。第一问,“其形硕大,花瓣厚实,中间的一束花蕊粗壮有力,深色的蕊头黑如胡茬,观其神色,活脱脱一张血气充沛,胡须浓密的汉子脸。这样形容木棉花,绝不是忽略它的好看,而是觉得它有一种十足的阳刚之美”写的是木棉花的外形。“木棉属落叶大乔木,树高大挺拔,十至二十多米不等,这样的个头儿,让木棉总是高过身旁的其它树木,加上分枝平展,更显疏朗开阔,整株树看上去形姿伟岸,英武不凡”写的是木棉树的姿态。第二问,可提取关键语句概括作答。由“而是觉得它有一种十足的阳刚之美”“整株树看上去形姿伟岸,英武不凡”可概括为:木棉的花具有阳刚之美,树形姿伟岸,英武不凡。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第①题,重读的词语是作者要着力强调的内容。早春木棉花开热烈,因此可重读“炸”“蹿”“点燃”等词,以突出其热烈的特点。第②题,引用诗句通常能增加文采。本句中两处引用诗句,一方面增加了文采,一方面在内容上突出了木棉花的特点。“嫣然一笑领春风”写出木棉花开得早的特点,“此花若肯夺雄丽,宇内群芳孰敢春”写出木棉花开得热烈的特点,流露着作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可据此从文采、内容、情感等方面作答。
本题考查对比手法及其作用。对比手法通常能突出某一方的特点。如“木棉属落叶大乔木,树高大挺拔,十至二十多米不等,这样的个头儿,让木棉总是高过身旁的其它树木,加上分枝平展,更显疏朗开阔,整株树看上去形姿伟岸,英武不凡”,将木棉树与其它树木进行对比,突出了木棉树高大挺拔,形姿伟岸,英武不凡的外形特点。再如“纷纷扬扬地飘落不是木棉花的做派,木棉花落下来时直截了当,触地有声,整朵花砸到地面仍完好无损”,将木棉花落时与其它花飘落时的状态进行对比,突出了木棉花直截了当、充满力量的特点。
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此题既要根据文章内容了解其表面含义,又要结合文章主旨探究其深层含义。由木棉花开得早并且花朵火红、开得热烈,可得出标题的表面含义。由文章末尾“看到热情似火的木棉,我会想到炽热的希望和奋进的生命,心中会自然涌动起积极前行的力量……”可知,标题包含着对炽热的希望、奋进的生命、积极前行的力量的赞美之情。
四、名著阅读(11分)
【答案】
B,D
【考点】
名著综合
【解析】
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推荐名著的掌握程度。结合积累作答。
【解答】
ACE.正确。
B.有误,这是斯诺对毛泽东的印象。
D.有误,这是祥子在杨先生家拉包月的遭遇。
【答案】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匡超人,马二先生
对于父亲悉心照顾,对于家庭无私,付出既有儒家的道德规范的影响,也有自己真实性情的成分。此时的匡超人,事亲孝顺,待人谦恭有礼,聪明能干,刻苦上进。
老匡超人后来变得自私、虚伪、冷漠,还学会了夸夸其谈、狂妄自大和自吹自擂。转变的原因一是外因:社会上追求功名的氛围以及假名士生活虚伪的环境;一是内因:个人对于权利金钱的贪图欲望。
【考点】
名著综合
【解析】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解答】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和情节的识记。这个文段出自《儒林外史》,A是匡超人。文段写的是匡超人在马二先生资助下回到家时,一边尽孝一边读书的情景。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匡超人在马二先生资助下回到家,父亲卧病在床,他晚上拿个被单,睡在父亲脚跟头。他白天里杀猪,卖豆腐,晚上便服侍父亲。他父亲夜里睡不着,要吐痰,吃茶水,一直到四更鼓,匡超人就读书陪到四更鼓,每夜只睡一个更头。由此可见,此时的匡超人是事亲孝顺,聪明能干,刻苦上进的。
本题考查人物性格转变的分析。匡超人少年时期手脚勤快,心地善良,事亲孝顺。这时的匡超人是极为淳朴可爱的。到了杭州后,与景兰江一班假名士交往,受到他们的影响与熏陶,年少时那朴实敦厚的人品开始受到污染,思想开始蜕变。后来在潘三的引导下,更进一步堕落下去,变成一个自私虚伪、冷漠无情、唯利是图的小人。作者通过这样一个农家淳朴子弟堕落的全过程,揭露了浊势利的社会、牢笼士子的八股取士的罪恶本质。匡超人堕落的原因一是外因:社会上追求功名的氛围以及假名士生活虚伪的环境;一是内因:个人对于权利金钱的贪图欲望。
五、作文(60分,含书写5分)
【答案】
心灵的选择
心灵是一个人的根,人们的观念在心灵深处徘徊而升华;心灵是一个人的灵魂,人们的举动因为心灵这个灵魂辗转而改变。
面对人生的一次次选择,我们应始终保持一种纯洁高尚的心灵、一种炽热温暖的心灵、一种坚毅不屈的心灵,我们要像登山者一样,遇到受难的同行时伸出援助之手,用身心去温暖他人,做出正确的选择。
从古至今,有多少豪杰,多少壮士为了心中的高尚情操,为了祖国的尊严,面对生与死的激烈碰撞,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蹈死不顾,至死不悔。这不悔正是他们心中做出的正确的选择。面对鸦片泛滥,长此下去,全中国将无御敌之兵且无充饷之银的危难境况,林则徐毅然挺身而出,虎门销烟壮举威慑中外;面对元人的种种威逼利诱,文天祥决然赴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至今读到这震撼人心的诗句,仍让人激动不已。他们的豪言壮语、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代成长中的青年,他们的选择已在我们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他们的举动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在几千年前的孟子面对心灵的选择,毅然发出了舍身取义的呐喊,是心灵的选择激发出了先哲的思想火花,这将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古训。
诸葛亮辅佐刘备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兴复汉室,诸葛亮殚精竭虑,在躬耕于南阳与兴复汉室中,诸葛亮选择了后者,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人的心灵深处的大义,是为国奋斗而义无反顾的大义。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从古人心灵深处的选择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大义所在。是心灵的选择促成了他们的最终的美;是心灵的选择,让他们至今仍闪耀着光彩夺目的光芒。
舍弃自私,选择高尚;舍弃奸诈,选择诚信;舍弃小我而完成大我……
这才是人们从心灵、从灵魂的大无畏的选择。
【考点】
材料作文
【解析】
本篇作文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材料中的两个声音一个是肉体的声音,一个是灵魂的声音。人的肉体常充满各种欲望,容易被各种物质的东西所诱惑,会让人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最后自己的人生一事无成。而灵魂的声音则是发自内心的,是心灵深处最真实的声音,它是人内心深处真正需求的表达,就如周恩来少年时期就发出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灵魂之声,造就了他伟大的一生。袁隆平的“解决全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稻子长得比高粱还高”的灵魂之声,他用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执着,成就了他“杂交水稻之父”的辉煌成就。根据以上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可以得出本则材料的立意:倾听灵魂的声音、心灵的选择等,写这篇作文,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结合自己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完成本篇作文的写作。
【解答】
心灵的选择
心灵是一个人的根,人们的观念在心灵深处徘徊而升华;心灵是一个人的灵魂,人们的举动因为心灵这个灵魂辗转而改变。
面对人生的一次次选择,我们应始终保持一种纯洁高尚的心灵、一种炽热温暖的心灵、一种坚毅不屈的心灵,我们要像登山者一样,遇到受难的同行时伸出援助之手,用身心去温暖他人,做出正确的选择。
从古至今,有多少豪杰,多少壮士为了心中的高尚情操,为了祖国的尊严,面对生与死的激烈碰撞,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蹈死不顾,至死不悔。这不悔正是他们心中做出的正确的选择。面对鸦片泛滥,长此下去,全中国将无御敌之兵且无充饷之银的危难境况,林则徐毅然挺身而出,虎门销烟壮举威慑中外;面对元人的种种威逼利诱,文天祥决然赴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至今读到这震撼人心的诗句,仍让人激动不已。他们的豪言壮语、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代成长中的青年,他们的选择已在我们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他们的举动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在几千年前的孟子面对心灵的选择,毅然发出了舍身取义的呐喊,是心灵的选择激发出了先哲的思想火花,这将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古训。
诸葛亮辅佐刘备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兴复汉室,诸葛亮殚精竭虑,在躬耕于南阳与兴复汉室中,诸葛亮选择了后者,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人的心灵深处的大义,是为国奋斗而义无反顾的大义。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从古人心灵深处的选择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大义所在。是心灵的选择促成了他们的最终的美;是心灵的选择,让他们至今仍闪耀着光彩夺目的光芒。
舍弃自私,选择高尚;舍弃奸诈,选择诚信;舍弃小我而完成大我……
这才是人们从心灵、从灵魂的大无畏的选择。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相关文档
-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阅读专题2021-11-102页
- 2018年人教版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2021-11-107页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2021-11-10201页
- 2020年济南市历下区初三年级学业水2021-11-1010页
- 2019年湖南长沙中雅中考二模语文试2021-11-1019页
- 江苏省泰兴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2021-11-108页
- 人教版语文九下第3课《祖国啊,我亲2021-11-106页
- 2018年人教版语文九下《孔乙己》教2021-11-103页
- 2019-2020两年江苏13市市中考语文2021-11-10294页
- 人教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愚公移山导2021-11-1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