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5.00 KB
- 2021-11-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考标要求 备考指津
1.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防火
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
2.认识化石燃料的主要作用及其不可再生
性,知道石油和煤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
及其用途。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4.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
氧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气、酒精
汽油和煤等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懂得
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认识利用和
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1.利用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解决生产、
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考查燃烧条件的
题型多以探究题出现。
2.结合生产生活中实际(如矿井的瓦斯爆
炸、煤气的泄漏等),考查易燃物、易爆物
的安全知识和防爆措施。
3.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对环境产生的污
染和危害;结合实际考查污染的控制和治
理措施。
4.从价格、热值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选择
燃料;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查节能、
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以及开发和利用新能
源。
考点梳理
考点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
(1)燃烧的概念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
(3)有关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物质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是否缺一不可,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究。设计探究实验时,应
注意:
①首先进行猜想——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②在验证每一个条件时,注意确定好实验的变量,控制好无关变量,如要探究温度影响,
则所选可燃物的种类、质量、形状、氧气的含量等需相同,然后通过对比在温度不同而其他
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燃烧现象的不同,从而确定温度对燃烧的影响。
③实验探究常用的方法
实验探究常用的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实验探究中往往是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在
控制变量法的基础上,运用对比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④实验的方式
2
分项实验:可以把三个条件分设成三个实验,一个实验检验一个条件。
综合实验:几个条件同时检验,互为对比。如图所示实验。
2.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根据燃烧的条件能推出灭火的原理,即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达到灭火
的目的。
(1)灭火的原理
①清除可燃物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常用的灭火物质或器材
灭火物质或器材 灭火原理 适用范围
高压水枪 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一般火灾
泡沫灭火器 隔绝空气 木材、棉布等引起的火灾
干粉灭火器 隔绝空气 一般火灾,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
二氧化碳灭火器 降温、隔绝空气 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引起的
火灾
3.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爆炸
爆炸是指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
积迅速膨胀。
(2)与消防安全有关的图标如下:
(3)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的比较
燃烧 爆炸 缓慢氧化 自燃
概念
可燃物与氧气发
生的发光发热的
剧烈的氧化反应
可燃物在有限的
空间内发生的急
速燃烧
缓慢进行的氧化
反应
由缓慢氧化引起
的自发的燃烧
发生
条件
达到可燃物的着
火点
达到可燃物的着
火点
不需要达到着火
点
达到可燃物的着
火点
是否
发光 发光 发光 无明显发光现象 发光
3
能量
变化 放热明显 放热明显 放热较慢,不容
易察觉 放热明显
联系 燃烧不一定引起爆炸,爆炸也不一定是由燃烧引起的;缓慢氧化不一定引
起自燃,但自燃一定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
(4)身处火灾现场的自我救护: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逃离现场、匍匐前行、打电话报警等。
温馨提示 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比例下都会发生爆炸,只有当
它们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且遇到明火时才会发生爆炸,因此注意通风、严禁烟火等均可有效
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考点二、燃料和热量
1.化石燃料
通常是指生活中使用的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1)煤: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元素和少量的氮、硫、磷等元素以及无机盐矿物质。
(2)石油: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
(3)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主要成分是甲烷。
温馨提示 煤干馏是化学变化,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
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在化学反应中有
的需放出热量,称为放热反应;有的需吸收热量,称为吸热反应。
(2)燃料的充分利用:使燃料充分利用的措施有: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二是燃
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考点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1)煤燃烧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有 SO2、NO2,它们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2)汽车燃料燃烧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有 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
合物和烟 尘等。
(3)使用乙醇汽油作车用燃料的优点:①节约石油资源。②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③促进
农业生产,带动农业发展。
(4)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方法:①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能充分燃烧。②使用催化
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③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④使用清洁
燃料,如压缩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⑤使用乙醇汽油。⑥加大尾气检测力度,禁止没达到环
保标准的汽车上路。
2.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1)乙醇
俗称:酒精,化学式:C2H5OH,由高粱、玉米和薯类等经发酵、蒸馏制得,属于可再生
能源,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3O2=====
点燃
2CO2+3H2 O。
(2)氢气
氢气本身无毒、极易燃烧、放出热量多、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
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H2+O2=====
点燃
2H2O。
(3)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
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水能、潮汐能等。
(4)能源的分类
能源类型 定义 实例
一级能源 直接来自自然界而未经加工转换的
能源
化石燃料、太阳能、核能、生物燃
料、水能等
4
二级能源 由一级能源直接或间接转化来的能
源 电能、煤气、沼气、氢能等
可再生能源 不随其本身的转化或被人类的利用
而减少的能源
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
地热能
不可再生能
源
随其本身的转化或被人类的利用而
减少的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
自主测试
1.下列不是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A.可燃物 B.氧气
C.压强 D.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2.为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已知白磷着火点 40 ℃,红磷着
火点 240 ℃;发现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红磷都没燃烧,铜片上白磷着火燃烧。对此实验的认识
错误的是( )。
A.物质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接触
B.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
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既供热又使白磷Ⅱ与氧气隔绝
D.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
3.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档案室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D.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4.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
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洒在实验桌上的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
5.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纯氧气中能燃烧而在空气中不燃烧,说明铁丝的着火点因不同物质而改变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说明燃烧现象
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C.爆炸就是发生了急剧的化学变化
D.缓慢氧化最终必引起自燃
5
7.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
C.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制得焦炭 D.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8.下列有关天然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气是一种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 B.使用天然气可以防止温室效应
C.天然气的热值比煤气高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9.下列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由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是( )。
A.水力发电 B.风力发电 C.太阳能发电 D.燃料电池发电
10.观察下图,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气,其中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 )。
A.SO2、NO2 B.CO2、CO C.SO2、CO2 D.NO2、CO
11.关于乙醇汽油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醇属于可再生性能源 B.乙醇汽油不能用作汽车燃料
C.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
12.我国“十二五”规划对“低碳经济”给予政策支持,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
是节能。下列制备氢气的方法最节能的是( )。
A.Zn+H2SO4(稀)===ZnSO4+H2↑
B.焦炭与水蒸气反应:C+H2O(气)=====
高温
H2+CO
C.太阳光分解水:2H2O =====TiO2
太阳光2H2↑+O2↑
D.电解水:2H2O=====
通电
2H2↑+O2↑
13.“可燃冰”[CH4·(H2O)n]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外观像冰。下面关于“可
燃冰”叙述正确的是( )。
A.CH4·(H2O)n 是氧化物
B.“可燃冰”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
C.“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证据
D.“可燃冰”可直接拿回家作为燃料使用
14.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下列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乙醇
归类精析
[归类示例一]燃烧条件的探究
【例 1】 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Ⅰ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
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6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 40 ℃,红磷的着火点是 240 ℃……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
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的呼吸道,也可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Ⅱ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 解释
a 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b 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①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
②b 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Ⅱ装置与图Ⅰ装置比较,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林同学指出图Ⅱ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Ⅲ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与迁移】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 a 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
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小晶问:“如
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 a 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
两种预测。甲:接近试管容积的 1/5;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 1/5。
你赞同的预测是______(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可燃物燃烧需温度达到着火点,且与氧气(或空气)接触。由信息知,红磷的着火
点比较高,为 240 ℃,而热水温度为 60 ℃,所以,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而热水中的白
磷未与 O2 接触,故热水中的白磷和空气(试管 b)中的红磷均不燃烧。白磷有毒,燃烧产生的
白烟会污染空气,所以装置Ⅱ密封后,可防止白烟外逸。与装置Ⅱ相比,装置Ⅲ中的气球可
避免因试管内气体迅速膨胀而使橡皮塞松动,导致白烟逸出。因白磷燃烧,消耗了试管中的
O2,故取下橡皮塞后,将试管口紧贴水面,水会进入试管,且进入量约占试管容积的 1/5,
若进入量不足,则可能是装置漏气、白磷量不足等原因造成的。
答案:【改进与实验】①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②温度未达到红磷的
着火点
【反思与评价】(1)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
(2)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迅速膨胀而松动
7
【拓展与迁移】甲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5,且上述实验白磷足量、气密性良好,所
以进入 a 试管内液体的体积接近试管容积的 1/5(或乙 装置漏气、白磷量不足等,答案合理
即可)
方法归纳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在进行探究时,主要采取对比实验,解题时要
注意围绕燃烧的条件分析哪一个条件没有满足。
[归类示例二]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例 2】 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
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温度
C.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D.隔绝氧气
解析:灭火陶瓷砖能灭火,是因为高温时会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这两种气体不燃烧不
支持燃烧,附着在可燃物的表面,隔绝了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答案:D
方法归纳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准确分析事例中与燃烧条件相关的三个因素,根据燃
烧条件确定灭火原理。
[归类示例三]防灾安全知识
【例 3】 世界上每年有上万家庭发生火灾,造成了极大损失,如果掌握一些家庭安全知
识和紧急灭火措施,就能避免火灾。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用明火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
C.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D.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
解析:油锅着火后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 A 正确;如果液化气罐
漏气,用明火检查时可能引起爆炸,故 B 错误;电器着火时用水扑灭,一方面会造成触电事
故,另一方面大量的水浇在电器上也会导致电路短路,使局部温度急剧升高,火势蔓延得更
快,故 C 错误;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会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燃烧更旺,故 D 错误。
答案:A
方法归纳 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了解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及防火的安全知识,再
结合具体情境进行解答。
[归类示例四]化石燃料和新能源
【例 4】 化学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家用太阳能发电设备与太阳能热水器一样,只要将一个太阳能板放在楼顶,就能通过
太阳能给家里发电。从化学角度看,太阳能作为新能源的主要优点有(答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气是未来的理想能源,可以作化工生产的重要原料,也可以作航天工业的高能燃料,
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太阳能是一种新能源,它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安全无污染等优点;(2)反应
物为 H2、O2,生成物为 H2O,反应条件为点燃。
答案:(1)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②安全无污染(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2H2 +
O2=====
点燃
2H2O
方法归纳 评价能源优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①能源的来源是否广泛;②使用和储存
是否方便;③是否环保;④热值是否高等。
8
[归类示例五]化石燃料与环境
【例 5】 “ 西气东输”工程使我省很多地区都用上了天然气(主要成分为 CH4)。实验室
常用图 1 所示的发生装置制取 CH4。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中仪器 a 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可用______法收集 CH4。
(3)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其化学式为______。因此,使用燃气热水器
时,防止发生中毒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图 1
图 2
(4)充分燃烧 1 kg 不同化石燃料所产生 CO2 和 SO2 气体的质量如图 2 所示,则______燃
烧最易导致酸雨,______燃烧对环境影响最小。
解析:天然气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使用燃气热水器时,为防
止一氧化碳中毒,要保持浴室通风。二氧化硫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三种化石燃料中煤燃
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最多,最易导致酸雨。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最少,故天
然气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答案:(1)酒精灯 (2)向下排空气或排水 (3)CO 保持通风(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4)煤
天然气
方法归纳 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明确当今社会的三大环境问题:臭氧层空洞、温室效
应、酸雨。其中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燃烧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引起的,
酸雨主要是煤和石油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引起的。再结合具体情境进行解答。
易错剖析
易错点十三:温度和着火点
【例 1】森林突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
关于爆炸灭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爆炸使燃烧处短暂缺氧 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
解析: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故选项 A、B、D 合理。着火点是可燃物的一种特性,它不随外界
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故选项 C 不合理。
答案:C
9
误区警示 认为此题的四个选项都有道理,无法选择。对灭火时降低着火点还是降低温
度理解不到位。着火点是可燃物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如白磷的着火点是 40 ℃,它是可燃
物的一种特性,一般固定不变,灭火时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但不能降低着火点。
易错点十四: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认识
【例 2】 下列化学反应的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的是( )。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B.蜡烛燃烧
C.镁条与稀盐酸反应 D.农家肥的腐熟
解析:常见的放热反应很多,如物质的燃烧、活泼金属与酸溶液的置换反应、强酸强碱
发生的中和反应、生石灰与水的化合反应等,故 B、C 均为放热反应。农家肥腐熟的过程中
发生了缓慢氧化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秸秆腐烂。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了太阳能,故选
A。
答案:A
误区警示 误认为蜡烛燃烧之前需要点燃是吸热过程,故误选 B 项。高温堆肥是植物秸
秆在高温下腐烂变质的过程,属于缓慢氧化反应,腐熟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故 D 项为放
热反应。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能量转化,有些反应可以通过反应条件或现象判断是吸热还是
放热,如燃烧都是放热反应,需要在高温、加热或光照的条件下进行的反应一般是吸热反应,
但也有不是的,故判断时要分析变化的本质。
1.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乙醇
2.当前,南海问题引起我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关注。南海是我国固有的领海,它蕴藏着
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等资源,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A.氢气 B.一氧化碳 C.甲烷 D.氧气
3.俗话说:“人要实,火要虚”。这其中所蕴含的化学道理是( )。
A.燃烧需要可燃物 B.燃烧的温度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
C.燃烧需要氧气 D.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充分
4.第 16 界世界气候大会于 2011 年 12 月在南非德班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促进低碳经
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限制化工发展,关停化工企业,消除污染源头
C.用第四代 LED 绿色光源代替白炽灯
D.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
5.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
C.煤、石油、天然气燃烧都放出大量的热,都是重要的燃料
D.只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6.通过比较、推理等方法可以总结归纳出灭火的规律并加以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 A 所示的“火三角”可表示燃烧条件,图中缺少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10
(2)图 B 熄灭酒精灯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扇子扇煤炉火,越扇越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镁不但能在空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燃烧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C.镁等活泼金属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来灭火
D.镁在空气、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都是放热反应
2.下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
3.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合理利用和控制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B.只有燃烧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促进燃烧
D.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4.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A.分解的水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质量和
B.氢气和氧气的反应吸收热量
C.氢气和氧气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1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5.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燃料。
(1)石油加热炼制得到的产品中,常用作汽车燃料的是(写一种即可)______。
(2)煤燃烧时排放出______、______等污染物,溶于雨水会 形成酸雨。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它燃烧时将化学能主要转化为______能。
6.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做如图所示实验,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通过加热
的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铜管口处,火柴被加热;迅速从水蒸气中移开,火柴燃着了。
(1)A 处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则烧瓶内沸水的温度应______。
(2)B 处水蒸气对点燃火柴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火柴为什么移离水蒸气才能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表是混有甲烷的空气在有限空间内点火时的现象:
混合气
中甲烷
的体积
分数
2.0% 4.0% 5.0% 6.0% 9.0% 10.0% 15.0% 16.0% 18.0%
点燃时
的现象
不爆
炸
不爆
炸 爆炸 爆炸 强烈
爆炸 爆炸 爆炸 燃烧 燃烧
(1)写出甲烷爆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在有限空间内甲烷与空气按 1∶6 的体积比混合,点燃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
(3)煤矿的矿井里常含有甲烷,你认为煤矿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
8.2011 年 4 月 8 日凌晨 3 时 10 分,兰临高速公路新七道梁隧道内,两辆装载近 40 吨
危险化学品——190 号溶剂油的重型油罐车由于追尾发生燃烧爆炸,当场造成 4 人死亡 1 人
受伤。迅即赶到的救援官兵,佩戴空气呼吸器,用喷雾水枪对火势进行控制。到 5 时 30 分,
隧道内明火被全部扑灭。
(1)以下是四种常用的危险品标志,在装运“190 号溶剂油”的油罐车上应贴的标志是
______。
12
(2)油罐车起火燃烧有三个必要条件:其中“190 号溶剂油”为可燃物,还需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3)从灭火的原理分析,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其原理是____________。
(4)调查表明,火灾伤人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当油罐车起火燃烧爆炸时,
下列自救措施不当的是( )。
A.迅速脱下衣物,扑灭大火
B.背对爆炸地点迅速卧倒
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选择合适通道迅速逃生
9.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________后才能对试管加热;
(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管口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
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中所装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
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 H2 和一种碱,该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其生成的碱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0.目前,我们国家的能源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开发
利用新能源就显得格外重要。
(1)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和______。美国墨西哥湾石油钻井平台爆炸,
大量石油泄漏燃烧造成严重的污染,开发公司采用堵塞油管、喷水的方法灭火,其中喷水灭
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新能源发电的类型有潮汐能发电、地热能发电、______等(请举 1 例)。
(3)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其主要成分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如果开采和贮
存方法得到突破,可以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可燃冰”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在新能源汽车未普及时,下图所示为一种“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以下对乙醇作汽
车燃料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
13
A.原料来源丰富 B.是可再生能源 C.燃烧完全没有污染
在催化剂作用下,乙醇与氧气、烧碱在燃料电池中反应生成水和另一种物质,并得到电
能,请你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H2OH+3O2+_____ =====
催化剂
_______+5H2O。
参考答案
导学必备知识
自主测试
1.C 2.D 3.B 4.B 5.D 6.B 7.A 8.B 9.D 10.A 11.B 12.C 13.B 14.D
品鉴经典考题
1.D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不可再生。乙醇是可以再生的。故选 D。
2.C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3.D 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充分。“火
要虚”的含义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使燃烧更充分,故选 D。
4.B 化石燃料中含有大量的碳元素,化石燃料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要
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就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故 A 符合主题;化工企业对人类经济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所以不能关停,而应该减少污染,
工业三废经处理后再排放,故 B 不符合这一主题;第四代 LED 绿色光源既节能又环保,所
以用第四代 LED 绿色光源代替白炽灯,故 C 符合这一主题;塑料造成白色污染,加快研发
利用二氧化碳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既能解决白色污染,又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故 D 符合主题。故选 B。
5.C 燃烧能放出热量,其他反应如中和反应等也属于放热反应,故 A 选项错误;缓慢
氧化也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但不是燃烧,故 B 选项错误;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
石燃料,都是重要的燃料,故 C 选项正确;燃烧的条件有三个:①有可燃物;②可燃物与氧
气(或空气)接触;③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故 D 选项错误;故选 C。
6.答案:(1)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增大了氧气(或空气)的量
解析:(1)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①有可燃物;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使可燃物达到
着火点;从图中可以看出缺少的另一个条件是可燃物。(2)破坏燃烧的条件可以达到灭火的
目的,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与氧气(空气)隔绝。(3)用扇子扇煤炉火,可以增
大氧气(空气)的量,促进燃烧。
研习预测试题
1.A 镁在二氧化碳中可以燃烧,所以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故 A 错。
2.B A、C、D 蜡烛熄灭是因为没有氧气;B 蜡烛熄灭是因为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使
温度降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3.C 铁生锈、食物腐烂等是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结果,不属于燃烧;酸碱中和或金属与
酸反应都放热,故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不一定是燃烧;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
促进燃烧,C 正确;用木材引燃煤,是提高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而不是提高煤的着火点。
4.B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放出了大量热。
5.答案:(1)汽油 (2)SO2 NO2 (3)CH4 热
解析:(1)石油加热炼制得到的汽油、柴油等都可作汽车燃料;
(2)煤燃烧时生成的 SO2、NO2,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3)天 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 CH4,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释放
出来。
6.答案:(1)大于 100 ℃
(2)使温度达到火柴的着火点
(3)喷出的水蒸气中缺少氧气
解析:(1)水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为 100 ℃,高于标准大气压时,要使水沸腾得高于
100 ℃。(2)B 处喷出的水蒸气温度较高,能达到火柴的着火点。(3)B 处喷出的水蒸气虽
然温度较高,但缺少氧气。
14
7.答案:(1)CH4+2O2=====
点燃
2H2O+CO2 (2)爆炸
(3)保持通风(或严禁烟火等)
解析:(1)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甲烷的体积分数为 5.0%~15.0%易发生爆
炸,当甲烷与空气按 1∶6 的体积比混合后,甲烷的体积分数为1
7
×100%≈14.3%,在爆炸范
围内;(3)可采用通风等措施,降低矿井内甲烷含量,严禁烟火也是保证煤矿安全的措施。
8.答案:(1)C
(2)充足的氧气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水能降低环境温度,使周围的环境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凡叙述合理均可)
(4)A
解析:(1)油罐车上应贴有“易燃液体”的标志;(2)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为:①充足的
空气或氧气;②温度达到着火点;(3)水能灭火的原理:水能使可燃物周围温度低于其着火
点,使可燃物不能燃烧;(4)油罐车起火燃烧时会发生爆炸,为了避免危险应迅速远离,不
要脱下衣物参与救火。
9.答案:【知识回忆】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
【交流讨论】(1)减少污染(或更环保等) 擦干
(2)氧气(或空气等)
【综合应用】放热 KOH
解析: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白磷燃烧会产生五氧化二磷,
污染空气,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会减少污染;对试管加热时首先把试管外壁擦干,再加
热;白磷燃烧是由于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故大试管中所装的气体可能是
氧气或空气;钾遇水会立即着火,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钾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钾。
10.答案:(1)煤 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或石油)的着火点以下(合理叙述均可)
(2)风能发电、太阳能或核能发电等等(合理均可)
(3)CH4+2O2=====
点燃
CO2+2H2O 或 CH4·nH2O+2O2=====
点燃
CO2+(n+2)H2O
(4)C 4NaOH 2Na2CO3
解析:(1)三大化石燃料指的是煤、石油和天然气,喷水灭火是利用水蒸发吸收热量,
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或石油)的着火点以下;(2)新能源区别于传统能源,可包括风能、
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在点燃的条件下与氧气反
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据此可写出化学方程式:(4)用乙醇作汽车燃料,燃烧时并非完全没
有污染,如果它燃烧不充分,就会产生 CO 污染空气。
相关文档
- 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精讲精练:专题2021-11-109页
- 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精讲精练:专题2021-11-106页
- 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综合模拟1(附2021-11-108页
- 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阶段检测5(附2021-11-108页
- 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精讲精练:第122021-11-1011页
- 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精讲精练:专题2021-11-109页
- 中考化学总复习 专题检测题一(及答2021-11-1013页
- 中考化学总复习 练习题九(及答案)2021-11-1020页
- 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精讲精练:第12021-11-1017页
- 中考化学总复习 专题检测题六(及答2021-11-10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