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8.50 KB
  • 2021-11-11 发布

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综合模拟3(附答案)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综合模拟测试三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Na:23 Ag:1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8 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 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食物腐败变质 B.水遇冷结冰 C.夏季柏油路面“变软” D.冬季钢轨之间缝隙加大 2.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正确的是( )。 3.小亮同学实验中测得的下列数据中,不合理的是( )。 A.用 pH 试纸测得某溶液的 pH 为 10.3 B.用 10 mL 量筒量取 8.0 mL 氯化钠溶液 C.用托盘天平称得某固体样品的质量为 8.5 g D.用体温计测得自己的体温为 37.0 ℃ 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中分离获得的是( )。 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 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 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 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 5.在空气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当属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锰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 6.当你打开试卷时,可能会闻到一些油墨的气味,这主要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 )。 A.质量很小 B.不断运动 C.体积很小 D.之间有空隙 7.下图为物质的分类关系,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含在②中,若②是纯净物,则③不 可能是( )。 A.一氧化碳 B.硫酸铜 C.空气 D.铜 8.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部分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 50 B.元素的名称为锡 C.相对原子质量为 118.7 g D.元素符号为 Sn 9.已知:2Al+Fe2O3 高温 Al2O3+2Fe,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使得生成的铁熔化,可 以用于野外焊接钢轨,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0.香蕉等水果具有芳香气味,是因为其中含有乙酸乙酯(C4H8O2)等物质。下列关于 乙酸乙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2 A.属于氧化物 B.相对分子质量为 88 C.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6∶1∶4 D.每个分子由 4 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 1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12. 下面关于水电解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2H2O===2H2↑+O2↑ D.若 a 试管气体为 5 mL,则 b 试管气体为 10 mL 13.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每 3 g 物质Ⅰ与 1 g 物质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2 g 物质Ⅲ B.每 3 个物质Ⅰ分子与 1 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2 个物质Ⅲ分子 C.每 3 万个物质Ⅰ分子与 1 万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2 万个物质Ⅲ分子 D.每 3n 个物质Ⅰ分子与 n 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2n 个物质Ⅲ分子 14.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普通塑料,可以减轻“白色污染” B.健身器材表面涂刷油漆,可以防止生锈 C.用乙醇汽油替代含铅汽油作燃料,有利于环境保护 D.在室内点煤炉,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15.X、Y 、Z、W 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 属单质、盐酸、Z 的硝酸盐、W 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能发生置换反应的记 为“√”,不能反应的记为“—”,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 X Y Z W 盐酸 √ — — √ Z 的硝酸盐 √ W 的硝酸盐 √ — A.X>W>Y>Z B.X>Y>W>Z C.W>X>Y>Z D.Y>W>Z>X 16. 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根据图示判断,下列 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3 A.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 t1 ℃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将 t1 ℃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溶剂不蒸发),溶液浓度增大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17.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H2 HCl 通过足量的 NaOH 溶液,干燥 B NaNO3 溶液 Na2SO4 加入过量的 Ba(NO3)2 溶液,过滤 C NaCl 固体 泥沙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 D 铁粉 Fe2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 18.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甲烷燃烧生成二 氧化碳和水 B.铁能在氧气中燃 烧 C.白磷的着火点比 红磷的低 D.二氧化碳的密度 比空气大,不燃烧也 不支持燃烧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7 个小题,共 32 分) 19.(3 分)如下所示是二氧化碳的知识网络图(反应条件已略)。 (1)用化学符号填空:碳元素:________;甲烷:________;碳酸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__;碳酸钠中所含阴离子: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5 分)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煤、________和________常 称为化石燃料。 (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为减少它的排 放,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 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 同的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 排放”,这种产物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甲醇(CH4O) B.甲酸(CH2O2)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 (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________。 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21.(3 分)为维持生命和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合理摄取营养物质和人体必 需的元素。 (1)食物的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________、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通常称 为营养素。 (2)下列物质中含糖类比较丰富的是________。 A.鸡蛋 B.黄瓜 C.花生油 D.大米 (3)人体由 50 多种元素组成,根据含量多少,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其中人体 内所含的钙元素属于___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22.(5 分)下表是 KNO3、NaCl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 温度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KNO 3 13.3 20.9 32 45.8 64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NaCl 35.7 35.8 36 36.3 36.6 37 37.3 37.8 38.4 39 39.8 (1)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 (2)30 ℃时,KNO3 的溶解度是________。 (3)KNO3 溶液中含有少量 NaCl 时,可通过________的方法提纯。 (4)对(3)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编号)。 Ⅰ.剩余溶液一定是 KNO3 饱和溶液 Ⅱ.剩余溶液一定是 NaCl 不饱和溶液 Ⅲ.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离 Ⅳ.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 KNO3 (5)在一定温度下,将含 69 g KNO3、18 g NaCl 的混合物完全溶解在 50 g 水中。改变 温度使 KNO3 析出,NaCl 不析出,则温度 T(℃)的范围是________(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 度互不影响)。 23.(7 分)下图是一些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 C 是无色无刺激性的气体,且能使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E 是一种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其燃烧产物是 H。 请根据上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红棕色粉末 A 和气体 C、E 的化学式分别为:A________、C________、E________。 (2)G 转化为 H 和 A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B 转化成 E 和 D 的反应类型是 __ ______反应。 (3)①A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D 和氯气化合生成 F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3 分)秦始皇陵铜车马、青铜仙鹤、树下仕女图等 10 件顶级国宝,聚首“2011 西 安世园会”。 5 (1)秦始皇陵铜车马出土时表面有一些铜锈,铜锈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 2CO3]。铜生锈除了与氧气和水有关外,从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推知还与空气中的________ 有关。 (2)青铜仙鹤的主要成分是铜合金。一般来说,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相比,其性能会 发生改变,改变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树下仕女图的主 要材料含有天然纤维,除天然纤维外,现代人们还使用合成纤维。 鉴别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常用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法。 25.(6 分)小亮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装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破损,从残余部 分只能看出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具体是什么物质无法辨认。老师告诉他,这瓶溶液可 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或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 (1)小亮根据信息立即确定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亮另取样品,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不可能是________,理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亮另取样品,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该溶液不可能是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判断,小亮确定该溶液是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 3 个小题,共 22 分) 26.(6 分)请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图中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A 装置可用于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方法制取氧气的主要实验步骤有:①加热 ②向试管中装药品并固定 ③检查装置气 密性 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⑤停止加热 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3)B 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可利用 Zn+H2SO4===ZnSO4+H2↑制取氢气,________(填“能”或“不能”) 用 B 装置制取并收集氢气。 (4)C 实验用于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是通过 对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得到的。 27.(9 分)硫酸是常见的酸,也是常用的化工原料。由于浓度不同,浓硫酸与稀硫酸在 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如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吸水性和强腐蚀性等。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 究浓硫酸的某些特性做了如下一些实验。请结合有关实验,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硫酸在滤纸上写字,过后观察,字迹显黑色,这主要是由于浓 硫酸具有________性,使纸中的纤维素炭化的缘故;在洗气瓶中盛放浓硫酸,除去氢气或氧 气中的水分,是利用其________性。 (2)探究浓硫酸的吸水性。兴趣小组把 98%的硫酸 10 mL 和 63.3%的硫酸(用 10 mL 98% 的硫酸与 10 mL 水配成)约 20 mL 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大表面皿中,称量、观察、记录、分 析。根据室温环境下实验的数据绘成的曲线如右图: 6 ①稀释浓硫酸时,应将 缓缓地注入盛有 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②由右 图曲线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有哪些?(写两点) 、 。 (3)探究浓硫酸能否使铁钝化(钝化指在表面形成氧化膜保护层,使内层金属不再发生 变化)。可选用的实验药品有:相同铁片若干、浓硫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等。实验仪器任 选。 ①兴趣小组已经完成下表实验Ⅰ和Ⅱ,请你帮他们将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方案 实验假设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与结论 Ⅰ 能发生钝化 取一铁片先插入浓硫酸中,一段时间后 取出,再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无明显变化,假设成立 Ⅱ 能发生钝化 取两片相同的铁片,一片放入浓硫酸中, 一段时间后取出,与另一片同时放入硫 酸铜溶液中 ________,假设成立 你认为方案Ⅱ与方案Ⅰ相比,方案Ⅱ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选用提供的药品再设计一个实验,简述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某同学将一铁片插入盛有 98%的浓硫酸的试管中,无明显变化,再给试管加热一段时 间后,发现溶液变色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7 分)在一次化学实验探究活动中,老师交给某学习小组一瓶由碳酸钠溶液与澄清 石灰水混合反应后,并经过滤得到的无色滤液,要求对该无色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请你一同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猜想】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如下几种可能: A. NaOH B.Na2CO3、Ca(OH)2、NaOH C. Na2CO3 和 NaOH D.______________ 【讨论交流】 (1)上述猜想中,肯定不成立的是______(填 猜想序号),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若猜想 A 成立,则原反应中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一定______(填“是”或“不 是”)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探究】甲、乙两同学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 量的____________溶液 有气泡产生 猜想______成立(填猜想序 号) 乙同学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 量的 Na2CO3 溶液 无明显实验现象 猜想 A 成立 【反思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乙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一定正确,其理由是:除 猜想 A 可能成立外,猜想______也可能成立(填猜想序号)。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2 个小题,29 题 5 分,30 题 5 分,共 10 分) 29.(5 分)低钠盐适合患有高血压、肾病、心脏病的患者服用,苹果酸钠盐(C4H5O5Na) 是低钠盐的一种。请回答: (1)苹果酸钠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 (2)苹果酸钠盐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C∶H∶O∶Na=______。 (3)若某病人每天食用 5.85 g 苹果酸钠盐,比食用相同质量的食盐(NaCl)少摄入钠 元 7 素多少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0.(5 分)已知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AgCl)沉淀和硝酸钠。为测 定某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将生理盐水样品与足量的硝酸银溶液混合,有关实验数据如 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数据 生理盐水样品的质量 加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 过滤后剩余溶液的质量 130 g 40 g 167.13 g (1)反应后生成氯化银的质量为________g。 (2)计算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 8 参考答案 1.A 2.D 给液体加热时,手不能握住试管夹的短柄,否则试管容易脱落,故 A 错误;因为 氢氧化钠和盐酸中和反应无明显的现象,所以必须借助酸碱指示剂,故 B 错误;蒸发食盐水 时,为防止局部 受热溅出,必须用玻璃棒搅拌,故 C 错误;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应把握“左 物右码”,因为氢氧化钠是腐蚀性药品,所以称量时应放在小烧杯里,故 D 正确。 3.A 用 pH 试纸测得某溶液的 pH 为整数。 4.D 空气成分中没有氢气,故氢气不可直接从空气中分离获得。 5.A 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铁丝在纯氧中可剧烈燃烧,在空气 中不能燃烧;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并非与所有物质都能反应,如 CaCO3 不能与 O2 反应;D 选项中 Mn、O 元素化合价均有改变,Mn 的化合价由+7→+6,O 的化合价由-2→0。 6.B 7.C 根据物质的分类标准,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以上选项中一氧化碳和硫酸铜 是化合物,铜是单质,包含在纯净物中,而空气是混合物,与纯净物是并列关系。 8.C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一般省略不写),而不是“g”。故选 C。 9.C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反应物 中 Al 是单质,Fe2O3 是化合物,生成物中 Al2O3 是化合物,Fe 是单质,所以反应类型是置换 反应。故选 C。 10.A 乙酸乙酯(C4H8O2)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 11.D 过滤只能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12.A 水电解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 中没有注明反应条件通电;D 中若 a 试管气体为 5 mL,则 b 试管气体为 2.5 mL,因为与电源负极相连接的是氢气,与电源 正极相连接的是氧气。 13.A 由图示可知,该反应为化合反应,表达式为:3Ⅰ+Ⅱ===2Ⅲ,根据质量守恒定 律,每 3 g 物质Ⅰ与 1 g 物质Ⅱ恰好完全反应应生成 4 g 物质Ⅲ,故 A 错误;三种分子的反应 个数比为 3∶1∶2,B、C、D 均为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关系,描述均正确。 14.D 煤燃烧产生的有毒的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在室内燃烧的煤炉旁边放一盆 水,不能防止煤气(一氧化碳)中毒。 15.A 从表中知,X、W 的金属活动性在氢前,X 又可以把 W 从它的硝酸盐溶液中置 换出来,则 X 比 W 活泼。Y 可以把 Z 从它的硝酸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则 Y 比 Z 活泼,故可 以排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X>W>Y>Z。 16.C 由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在 t1 ℃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表示在 t1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即该温度下, 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在此温度下,升高温度,甲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但其 溶液的浓度不变。由溶解度曲线还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乙大,所以当甲中含有 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17.A 通过加试剂除去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所加试剂除了无毒、无害及易得外,还要 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而不能与被提纯物质反应;二是不能引 入新的杂质。A 中足量的 NaOH 溶液,可以与 HCl 反应,不能与 H2 反应,且生成物没有气 体,不会引入新的杂质,再经干燥后即可得到纯净的 H2;B 方法中 Ba(NO3)2 过量,未反应的 Ba(NO3)2 成为新的杂质;C 方法得到的是 NaCl 溶液,而没有得到 NaCl 固体;D 方法中,稀 盐酸既可以和杂质 Fe2O3 反应,又可以与被提纯物质铁粉反应,综上所述,只有 A 所用试剂 和操作方法均正确。 18.A A 项实验图示只能验证有水生成,而不能验证有二氧化碳生成。 19.答案:(1)C CH4 H2 C+4O3 CO2- 3 (2)CaCO3+2HCl===CaCl2+H2O+CO2↑ 解析:(1)碳元素符号是 C;甲烷的化学式是 CH4;碳酸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表示 为 H2 C+4O3;碳酸钠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碳酸根离子符号是 CO2- 3 ;(2)实验室用大理 石和稀盐酸制取 CO2,其反应原理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9 20.答案:(1)石油 天然气(可互换位置) (2)增大与氧气(或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更充分 (3)CO2+4H2 ===== 催化剂 △ CH4+2H2O (4)B (5)BC 解析:(3)根据反应物为 CO2 和 H2,生成物为 H2O 和 CH4,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配平后,写上反应条件即可。 (4)根据“零排放”要求,只生成一种产物,根据元素的原子个数反应前后不变,可得答 案。 (5)植树造林,可吸收 CO2;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是绿色化学中的常见方法。 21.答案:(1)维生素 (2)D (3)常量 22.答案:(1)NaCl (2)45.8 (3)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4)Ⅰ (5)20 ℃≤T< 70 ℃ 解析:(1)从表中数据分析,NaCl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2)30 ℃时,KNO3 的 溶解度是 45.8 g;(3)KNO3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 的方法除去 KNO3 中混有的少量 NaCl;(4)因为析出晶体中一定有 KNO3,所以剩余溶液一定 是 KNO3 饱和溶液;析出晶体中是否有 NaCl 不能确定,所以Ⅱ、Ⅲ、Ⅳ的说法不正确;(5) 从表中数据可知:70 ℃时,69 g KNO3 溶解在 50 g 水中刚好饱和,且改变温度时没有 NaCl 析出,所以温度 T 的范围是 20 ℃≤T<70 ℃。 23.答案:(1)Fe2O3 CO2 H2 (2)分解 置换 (3)①Fe2O3+6HCl===2FeCl3+3H2O ②2FeCl2+Cl2===2FeCl3 解析:根据红棕色粉末与 CO 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可推断:A 为 Fe2O3,C 为 CO2,B 为 Fe;Fe 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 E 为 H2,浅绿色溶 液 D 为 FeCl2,此反应为置换反应;FeCl2 溶液中通入 Cl2,生成黄色溶液 F 为 FeCl3;FeCl3 溶 液 中 加 入 NaOH 溶 液 生 成 红 褐 色 沉 淀 G 为 Fe(OH)3 , 由 G 到 A 和 H 的 反 应 为 2Fe(OH)3===Fe2O3+3H2O,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24.答案:(1)CO2(或二氧化碳) (2)硬度增大或熔点降低等 (3)燃烧 解析:(1)根据 Cu2(OH)2CO3 中含有 Cu、C、H 和 O 四种元素,推断 Cu 生锈与空气中的 O2、H2O 和 CO2 有关。(2)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而熔点低。(3)天然纤维燃烧后, 灰烬呈粉末状,若含有蛋白质,还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燃烧后,灰烬呈颗粒状,燃 烧时一般没有火焰。 25.答案:(1)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可能为 10% (2)氯化钠 氯化钠溶液显中性,它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3)碳酸钠 碳酸钠溶液中加稀盐酸应该有气泡产生 (4)氢氧化钠 解析:(1)常温下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溶质质量分数根本不可能达到 10%,所以不可能是 氢氧化钙。(2)因为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而氯化钠水溶液显中性,可知不是氯化钠。 (3)碳酸盐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没有气泡产生,由此可知不是碳酸钠。(4)综上 所述可知是氢氧化钠。 26.答案:(1)集气瓶 (2)2KMnO4△K2MnO4+MnO2+O2↑ ③②①④⑥⑤ (3)CaCO3+2HCl===CaCl2+CO2↑+H2O 不能 (4)水中白磷和铝片上白磷 解析:(2)A 装置适用于固体与固体反应且反应需要加热的制取气体的反应,如加热高锰 酸钾制氧气;其步骤为: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装药品、加热、收集、取出导管,最后停 止加热。(3)实验室选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因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采用 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不能用 B 装置。(4)水中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但不燃烧而铝片上白磷燃 烧,两者的不同点是水中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 27.答案:(1)脱水 吸水 (2)①浓硫酸 水 ②浓硫酸和一定浓度以上的稀硫酸都具有吸水性;浓硫酸吸水能力比 10 稀硫酸强(吸水速度快、吸水量大);开始两者吸水速度差异比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吸水速 度越来越接近,吸水能力越来越弱;硫酸浓度越稀吸水性越弱,到一定浓度后就失去吸水性 (3)①浸过浓硫酸的铁片表面无明显变化,另一铁片表面产生红色固体 采用了对比实验 的方法,更科学 ②取两片相同的铁片,一片放入浓硫酸中一段时间,取出,与另一片同时放入稀硫酸中(其 他合理答案均可) ③加热条件下,氧化膜被破坏(被浓硫酸溶解),铁继续与浓硫酸反应(或热的浓硫酸能与 铁反应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或热的浓硫酸不能使铁钝化;或铁的钝化随条件的改变而改 变;或铁与浓硫酸的作用与温度有关)(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1)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纸中的纤维素炭化,从而使字迹显黑色;由于浓硫酸具 有吸水性,可除去 H2、O2 中的水分。 (2)①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注入水中。②由图示可知:浓硫酸的吸水性比稀硫酸强; 浓硫酸和一定浓度以上的稀硫酸都具有吸水性等。 (3)①浸过浓硫酸的铁片表面无明显变化,另一铁片表面产生红色固体;方案Ⅱ的优点是 采用了对比实验的方法,更科学。 ②把铁片放入 浓硫酸、稀硫酸中观察现象。 ③此现象说明铁与浓硫酸的作用与温度有关,铁的钝化随条件改变而改变等。 28.答案:【提出猜想】Ca(OH)2 和 NaOH 【讨论交流】(1)B Ca(OH)2 与 Na2CO3 能反应(或不能共存,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是 【实验探究】稀盐酸(或稀硫酸等) C 【反思与评价】C 解析:【提出猜想】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可能恰好完全反应,形成氢氧化钠溶液; 或者碳酸钠溶液过量,形成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混合溶液;或者澄清石灰水过量,形成氢氧 化钠与氢氧化钙的混合溶液;故猜想为: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讨论交流】(1)Ca(OH)2 与 Na2CO3 能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不可能同时存在,故 B 猜想不成立;(2)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只含有氢氧化钠;若猜想 A 成 立,则原反应中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一定是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探究】取过滤后的滤液,分别继续滴加足量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有碳 酸钠存在,故猜想 C 成立; 【反思与评价】在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碳酸钠溶液也会无明显现象, 所以猜想 C 也可能成立。 29.答案:(1)156 (2)48∶5∶80∶23 (3)5.85 g NaCl中钠元素的质量为5.85 g× 23 58.5 ×100%=2.3 g 5.85 g C4H5O5Na中钠元素 的质量为 5.85 g× 23 156 ×100%≈0.86 g 5.85 g NaCl 比等质量的 C4H5O5Na 多服用的钠元素的 质量为 2.3 g-0.86 g≈1.4 g 答:该病人每天食用 5.85 g 苹果酸钠盐比食用相同质量的 NaCl 少摄入钠元素 1.4 g。 解析:(1)苹果酸钠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5+16×5+23×1=156;(2)在 C4H5O5Na 中 C 、 H 、 O 、 Na 各 元 素 的 质 量 比 为 (12×4)∶(1×5)∶(16×5)∶(23×1) = 48∶5∶80∶23。 30.答案:(1)2.87 (2)解:设 130 g 生理盐水中含 NaCl 的质量为 x。 NaCl+AgNO3===AgCl↓+NaNO3 58.5 143.5 x 2.87 g 58.5 143.5 = x 2.87 g 11 x=58.5×2.87 g 143.5 =1.17 g 生理盐水中 NaCl 的质量分数为1.17 g 130 g ×100%=0.9% 答:该生理盐水中 NaCl 的质量分数为 0.9%。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氯化银的质量=130 g+40 g-167.13 g=2.87 g; (2)根据 2.87 g AgCl 的质量,求出 130 g 生理盐水中 NaCl 的质量,从而求得生理盐水中溶质 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