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6.50 KB
  • 2021-11-11 发布

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阶段检测1(附答案)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阶段检测一 走进化学世界 我们周围的空气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l:35.5 K:39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实验室里几种物质在互相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B.铁钉: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了 C.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学生带来光明 D.浓硫酸:怎么我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质量就增加了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3.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盐酸。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浓盐酸,你认为下列做法 合理的是( )。 A.猜想假设 B.查阅资料 C.进行实验 D.交流讨论 4.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气焊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盐酸用于除铁锈 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5.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空气成分无关的是( )。 A.烧碱露置空气中变重 B.浓盐酸露置空气中变轻 C.酥脆饼干置于空气中变软 D.菜刀置于潮湿空气中生锈 6.某市 4 月 18 日的空气质量日报如下表: 项目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 可吸入颗粒物 65 Ⅱ 良二氧化硫 6 二氧化氮 20 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 A.用氢气作燃料 B.露天焚烧垃圾 C.汽车排放尾气 D.用煤作燃料 7.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氧气用于炼钢,目的之一是除去生铁中多余的碳和其他杂质 B.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氧气瓶中,木条复燃 C.实验室可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氧化铁 8.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但现象的变化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反应的 发生。对下面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C.石蕊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溶液变为红色 D.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浅绿色氯化铁溶液中,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9.下列物质的转化,你认为不能实现的是( )。 A.铁矿石炼成铁 B.石墨变成金刚石 C.用水制取氢气 D.水变成燃油 10.下列物质都是我们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2 A.碘酒 B.雪碧 C.天然气 D.蒸馏水 11.下图表示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2.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一停止立即打开弹簧夹 B.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C.此实验可以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5 D.将红磷换成硫粉,瓶中的水换成浓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也能得出相同结论 1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是( )。 A.铁丝 B.木炭 C.白磷 D.镁条 14.下列几种气体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的正确组合是( )。 ①H2 ②O2 ③CO2 ④SO2 ⑤CH4 ⑥NH3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⑤⑥ 15.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项目 A.比较催化效果 B.读取液体体积 C.点燃酒精灯 D.检查装置气密性 实验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20 分) 16.(5 分)如图所示,用带火焰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 瓶中,以丙种方式迅速插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1)请你预测所观察到的现象: ①甲、乙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丙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进行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鉴别氧气、二氧化碳、空气三瓶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4 分)化学学习中,我们常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习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等知识, 下面 A、B、C 三个都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 A 实验中的烧杯是一个干冷的烧杯,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2)B 实验是通过证明________的组成来推断水的组成。 (3)C 实验是利用可燃物燃烧消耗瓶内的氧气,使瓶内________来推测空气中氧气的含 量; 从研究方法来看,A 实验与________(填“B”或“C”)实验方法相同。 18.(7 分)(1)下图是物质基本分类和基本转化关系图,试按下列要求填空: 物质类别:①________,②________; 变化类型:③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李强在学习了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概念后,为体现两概念间的关系,他设计了如 图所示的方式,并通过自学完成了 A 处所表示内容的填写,请你完成 B、C 的填写内容。 A.是化合反应,不是氧化反应,举例 CO2+H2O===H2CO3 B.________,举例:________ C.________,举例:________ 19.(4 分)初中化学中的几种常见物质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 中 A 是一种金属单质,常用作导线的材料,B 是一种紫黑色固体,D 是一种氧化物,G 是 全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单质。 (1)A 是________,G 是________。 4 (2)写出 B→C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图中发生的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 2 个小题,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他每空 1 分,共 11 分) 20.(5 分)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 50 mL 空气,如下图。然后给装有红 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 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 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________mL。 (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 可能原因是(写出其中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6 分)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 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 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 的火焰是由________(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 600 铁 1 535 2 750 约 1 800 钠 97.8 883 约 1 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________(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 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________(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 2 个小题,共 18 分) 22.(10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 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上图字母),可选 用 C 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填上图字母)。 (4)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5 ①当打开 K1、关闭 K2 时,利用Ⅰ、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填字母)。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 K2、关闭 K1 时,可以利用Ⅰ、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实验室制 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________。 23.(8 分)小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步骤是: ①先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③将燃烧的红磷迅速插入瓶内,并把塞 子塞紧;④燃烧完毕,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分析探究:(1)实验中可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________,消耗了空气中的________。 (2)燃烧完毕,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中,发现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小于 1/5,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 ①红磷用量偏少;②装置漏气;③反应后没有冷却到原来温度;④烧杯中水太少。 五、计算题(6 分) 24.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共 3.0 g 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反应时间/min 1.0 1.5 2.0 2.5 3.0 剩余固体质量/g 2.55 2.25 2.10 2.04 2.04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 0.1%) 6 参考答案 1.B 试管破碎、灯泡通电发光、浓硫酸吸水的过程中均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 化;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生成铁锈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 化。 2.A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1/3,选项 B 错误;胶头滴管倒立,溶 液倒流腐蚀胶头,选项 C 错误;用 D 装置收集氧气时无法排出集气瓶内的空气,故选项 D 错误。 3.C 因为通过实验可帮助我们获得正确结论。 4.B 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是化学性质;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 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凝结,属于物理性质;盐酸除铁锈 是利用盐酸的酸性,属于化学性质;小苏打与胃酸反应使胃酸减少,属于化学性质。 5.B 浓盐酸露置于空气中质量变轻,是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后,使溶液的总质量减轻,与空气的组成无关。 6.A 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和氮的氧化物,煤 作燃料会产生二氧化硫,故 B、C、D 都会造成空气污染;A 项,氢气燃烧后生成唯一产物 水,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故选 A。 7.D 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而不是三氧化二铁,故 D 错误。 8.B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氢氧化钠溶液显 碱性,能使石蕊溶液变蓝;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 9.D 在化学 变化中,组成各物质的元素的种类不变。D 项中,水中不含碳元素,而 燃油中含碳元素,不能实现。 10.D 碘酒、雪碧和天然气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它们都是混合物;蒸馏水是由 水一种物质组成的,故蒸馏水是纯净物。 11.A 分析图可知,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 12.A 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应等到温度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否 则会导致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小于理论值。 13.A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许多物质能与氧气反应, 生成其他物质。 A √ 铁丝能在纯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一种黑色固体 B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 × 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白色 固体 D × 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是一种白色固体 14.D 根据气体能用碱石灰干燥,说明这种气体是中性或碱性气体,故③④不符合;根 据收集方法中集气瓶中的导气管长进短出,说明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故②不符合;由于 NH3 污染空气且极易溶于水可用倒扣漏斗将剩余的 NH3 吸收掉,故 D 正确。 15.D A 中双氧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同,无法比较催化效果;用量筒读取液体体积时 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点燃酒精灯需用火柴,故 A、B 和 C 都是不合理的; D 装置中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把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若水中有气泡,说明气密性 良好。 16.答案:(1)①木条均剧烈燃烧,但木条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更剧烈 ②木条火焰熄 灭 (2)①探究比较氧气与空气的密度大小 ②探究比较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不 同 (3)分别向三个集气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化 碳,保持不变的是空气 解析:由图示知,甲、乙两实验都是将燃烧的木条伸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不同的 是集气瓶的放置方式不同,可以确定,该实验不是检验气体是否是氧气,而是通过实验现象 7 的观察来比较氧气与空气密度的大小;而实验甲和丙相比,差别在于一瓶是氧气、一瓶是二 氧化碳,两者对比则在于比较两种气体的助燃性差异。明确了实验目的,则能够比较容易地 得出答案。 17.答案:(1)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2)电解产物 (3)气压减小 B 解析:(1)甲烷的燃烧产物水遇冷聚成水雾。(2)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反 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从而推断水的组成。(3)可燃物燃烧消耗氧气,密闭装置内气压减小; A 和 B 都是通过反应产物来探究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的,两实验的原理相同。 18.答案:(1)纯净物 单质 化学变化 (2)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S+O2===== 点燃 SO2 是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 CH4+2O2===== 点燃 CO2+2H2O(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解析:(1)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分为化合物和单质;单质和化合物的转化 属于化学变化。 (2)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 发生的反应。由此可知,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无包含关系,有的化合反应并不是氧化反应, 如图 A 处所表示的反应;有的氧化反应并不是化合反应,如图 C 处所表示的反应;有的反 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如图 B 处所表示的反应。 19.答案:(1)铜 铁 (2)2KMnO4===== △ K2MnO4+MnO2+O2↑ (3)2Cu+O2===== △ 2CuO 解析:由题中条件和图示关系可知:A 是铜,B 是高锰酸钾,C 为氧气,D 为氧化铜, E 为硫酸铜,G 为铁,F 为铁的氧化物。 20.答案:(1)10 (2)使注射器内的氧气充分与红磷反应 4P+5O2===== 点燃 2P2O5 (3)装置漏气等(合理即可) 解析:(1)空气中氧气约占 1/5,50 mL 空气有氧气 10 mL,故注射器内气体体积减少了 10 mL;(2)推动两个注射器是使注射器内的氧气充分与红磷反应;(3)导致该实验不够精 确的原因有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读数等。 21.答案:(1)3Fe+2O2===== 点燃 Fe3O4 (2)气态 (3)沸点 有 (4)木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 CO 等可燃性气体继续燃烧产生了火焰(其他合理答案均 可) 解析:火焰是气体物质燃烧时产生的,蜡烛燃烧时内焰产生的物质能用金属导管导出, 说明内焰产生气体。钠的沸点是 883 ℃,比较低,能产生火焰。木炭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产 生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气体继续燃烧产生火焰。 22.答案:(1)长颈漏斗 锥形瓶 (2)B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3)A (4)①b ②CaCO3+2HCl===CaCl2+H2O+CO2↑ 石蕊溶液 解析:(1)a 为长颈漏斗,b 为锥形瓶;(2)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是固体与液体的反应 且反应不需加热,可采用 B 装置;C 装置为瓶口向上排气法,它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 体的收集;(3)实验室制氨气是固体与固体的反应且反应需加热,可采用 A 装置;(4)① 打开 K1,关闭 K2 时用于气体制取装置,但收集气体时“短进长出”,则收集气体的密度比 空气小;②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8 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石蕊溶液变红色。 23.答案:(1)大量白烟 氧气 (2)流入集气瓶,其体积约占瓶容积的 1/5 ①空气是混合物 ②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3)①②③④ 24.答案:(1)0.96 (2)解: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 x。 2KClO3=====MnO2 △ 2KCl+3O2↑ 245 96 x 0.96 g 245 96 = x 0.96 g x=2.45 g 氯酸钾的质量分数=2.45 g 3.0 g ×100%≈81.7% 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81.7%。 解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后固体质量的减少量为 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求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可以 根据氯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由 反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列比例式求出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然后用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 质量与总混合物的质量相比即得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