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1 MB
  • 2021-11-11 发布

中考卷 语文专题12 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文阅读(解析版)

  • 6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备战 2017 中考系列:语文 2 年中考 1 年模拟 ☞解读考点 知 识 点 名师点晴 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 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 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 功能、制作方法、发展过 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 用文体。知识性、科学性 和说明性是说明文的基本 特点。 学生了解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的分类、说明文的顺序、说 明方法、说明语言、说明文的结构的相关内容。 ☞2 年中考 【2016 年题组】 一、【2016 年中考黑龙江哈尔滨卷】阅读《菊花》,回答后面题目(11 分) 菊花 ①菊花原产地是中国。菊花又名鞠,还有黄花、九华、金蕊、金精、帝王花等三四十个称谓。菊花大 多开放在秋寒之季,飒飒冷风中,百花凋落,唯有菊花灿然绽放,让人心生敬意。 ②菊花分类的标准多种多样。依花径可将菊花分为大菊和小菊;依花期可分为春菊、夏菊、秋菊、冬 菊(寒菊)和四季菊;依花色可分为黄、白、粉、紫、橙、褐、绿以及间色和复色等。在人们的传统印象 中,菊花都是黄色的。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认识。 ③菊花的适应性强。它喜爱阳光也耐寒冷。光照充足的地方,菊花长得更健康、更茁壮,而在少光、 寒冷的地方菊花也能生长。与郁金香等花卉相比,菊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它更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土 壤中,但潮湿的环境中也能寻觅到它的芳容。播种或扦插的方式菊花都可成活。菊花良好的适应性,使其 在中国自华南至东北地区均能栽植。菊花是很多城市绿化的首选花卉。 ④菊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菊花端庄素雅,晚香凝秀,花姿飘逸,淡意疏容,是著名的观赏植物。“重 阳日赏菊”始于晋代陶渊明,现在已成为我国的一种文化传统。秋季,我国许多城市常常举办规模不等的 “菊展”供市民欣赏。 ⑤菊花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菊花作为药材使用,距今已有 2200 多年的历史。中医学认为菊花具有散 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它的这一功效,历来为广大民众所认可。例如,有人经常饮用菊花茶,就是为 了达到明目润咽的目的。 ⑥菊花自古受人喜爱,国人爱其质朴的形象更爱其高洁的品格。菊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之一,后来也 风靡世界,是中国送给世界的一份美丽礼物。 (选文有改动) 1.(2 分)选文第②段中加点词“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3 分)阅读③至⑤段,说说菊花具有哪特点?(答案含标点在内不能超过 30 个字) 3.(3 分)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1)与郁金香等花卉相比,菊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 ) (2)菊花作为药材使用,距今已有 2200 多年的历史。( ) (3)例如,有人经常饮用菊花茶,就是为了达到明目润咽的目的。( ) 4.(3 分)读完文本后,请你给准备栽培菊花的朋友提三条建议。 【答案】 1.(2 分)菊花都是黄色的。(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菊花都是黄色的) 2.(3 分)适应性强(菊花的适应性强),观赏价位高(菊花有极高的观赏价位),有药用价值(菊花具有一 定的药用价值) 3.(3 分)作比较 列数字 举例子 4.(3 分)答案示例: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花色选择菊花品种;花盆尽盘摆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或把菊花 栽培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要选择排水性好的花土(或把菊花欢培在排水性好的土壤中);可以根据实际情 况选择播种或扦插的方式去栽培。 【解析】 1.试题分析:阅读所示文段,找到相关的语句,从“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菊花都是黄色的。这实际上是 一种错误认识。”此句中可以看出,“这”是指前句的内容。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2.试题分析:抓住题目中的提示的答点“菊花具有哪特点”,阅读所示文段,根据每段段首的中心句即可 从菊花的适应性、观赏、药用价值三方面来概括。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二、【2016 年中考黑龙江龙东卷】阅读《蓝牙技术》一文,回答后面题目。(共 8 分) 蓝牙技术 ①科技时代,蓝牙这个新的无线通信技术也随之出现了。它孕育着颇为神奇的前景,这项技术在未来 生活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②公元 10 世纪,丹麦国王就叫蓝牙,因为他本人喜欢吃蓝莓,所以牙龈每天都是蓝色的,这才有了这 个名字。而在行业协会筹备阶段,往往需要一个极具有表现力的名字来命名这项高新技术,行业组织人员 在经过一夜关于欧洲历史和未来无线技术发展的讨论后,有些人认为用蓝牙国王的名字命名再合适不过了。 因为国王的口齿伶俐,善于交际,就如同这项即将面世的技术,技术将被定义为允许不同工业领域之间的 协调工作,保持着各个系统领域之间的良好交流,例如计算机、手机和汽车行业之间的工作。 ③蓝牙是—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的无线电技术。它可以在包括移动电话、PDA(掌上电脑)、无线耳 机,笔记本电脑、相关外设等众多设备之间进行无线信息交换,有了它,不仅可以有效地简化移动通信终 端设备之间 的通信,也能够成功地简化设备与因特网之间的通信,从而使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这 就为无线通信拓宽了道路。通常,蓝牙采用分散式网络结构以及快跳频和短包技术,支持点对点及点对多 点的通信。 ④蓝牙耳机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不少方便:戴上蓝牙耳机,无论你是正在写电子邮件,还是开 车时,都不会再有恼人电线的牵绊了。而使用蓝牙耳机的另一大好处就是健康。常讲电话的朋友一定都有 这种经验,手持电话贴着耳朵讲,不仅手和脖子容易引起酸痛,讲久了连头也渐渐痛了起来。蓝牙耳机的 电磁波远比手机低,讲电话时只要将手机放在公文包内或是口袋里,戴上耳机轻松对讲,既不用将手举得 老高,还能够有效减少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 ⑤一般来说,手机与蓝牙耳机的距离和通话噪声成正比。另外,使用立体声蓝牙耳机欣赏音乐时,也 不要距离手机太远,否则容易出现断续的现象。 ⑥除功能性考虑外,蓝牙耳机的佩戴舒适度也是选购时必须留意的。 ⑦基于先进的蓝牙无线技术,人们又设计出了蓝牙无线光电鼠标。它具有高频渗透性,低干涉性和全 向型信号传输的特性。蓝牙鼠标可提高达 10-20 米的无线连接距离且没有方向性限制,甚至在有障碍物的情 况下也不会影响使用的效果。 ⑧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 话等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 通信,也能够成功简化以上这些设备与因特网之间的通信。 (选自《科技博览》,有改动) 1.阅读全文,在下面空格内填写出相应的说明内容。(2 分) 蓝牙得名、蓝牙简介、( )、( )。 2.文中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 分) 3.文章第⑤段中加点词语“一般来说”能否删除?为什么?(2 分) 4.请举出日常生活中应用蓝牙技术的两个实例。(文中例子除外)(2 分) 【答案】 1.蓝牙耳机 蓝牙鼠标 2.列数字 作用:准确地说明了蓝牙鼠标具有高频渗透性、低千涉性和全向型信号传的特性(或高频渗透 性的特点)。 3.不能删除,“一般来说”,就是指通常情况,从范围上进行限制。这里是指在通常情况下,手机和蓝牙耳 机的距离和通话嗓声成正比,但是不排除特殊悄况。如果删除,语意过于绝对,与客观事实不符。“一般来 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示例:蓝牙键盘 蓝牙音箱 【考点定位】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三、【2016 年中考黑龙江绥化卷】阅读说明文 《大自然的语言》选段.(8 分)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 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 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 20 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 比北京早 10 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 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 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 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 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 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 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 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 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 1741 到 1750 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 1921 到 1930 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 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请你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④段中的加点词“一定”的表达作用。(2 分) 2.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决定物供现象来的四个因素,作者为什么要先说纬度,再说经度、高下的差异, 最后说古今的差异?请从说明顺序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2 分) 3.选文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 分) 4.3 月 26 日是玲玲的生曰,远在大连和北京的两个姐姐都在微信上发来电子货卡表示祝贺,令玲玲惊讶的 是照片上北京的连翘和榆叶梅开得正盛,可是在气候宜人的大连这两种花却未开放,你能结合选文内 容解答玲玲的疑惑吗? (2 分) 【答案】 1. “—定”在这里是“特定”的意思,起限制性作用,说明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 只有在特定的 高度上气温才比低处高,并不是所有高度都如此,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 选文在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或由主到次), 依次排列, 纬度影响最大,所以先说;经度次之,放到第二位;高下差异又次之,放到第三位;古今差异影响最小, 所以最后说。呙外前三者都是空间因素,古今差异是时间因素,这都是按照逻辑顺序安排的,条理淸晰。(意 思对即可)(2 分〉 3. 作比较。这段文字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 1741 到 1750 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 曰期与 1921 到 1930 年十年的平均值作对比,突出强调地说明了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差异这个因 素。(意思对即可) 评分说明:(2 分)答对说明方法得 1 分,結合内容分析准确得 1 分。 4. 因为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暖和,春天反而寒冷;大连属于沿海地区,它的春天来 临要比内陆迟若干天,所以北京的连翅和榆叶梅要比大连开放的早。 【考点定位】分析说明顺序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所示文段内容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 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文段中将两个“十年”的情况进行比较,是作比 较说明,所说明的问题即是本段段首的中心句“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的内容。 【考点定位】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4.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了解大连和北京两地相对的位置,结合全文所介绍的物候“经度差异” 及与海洋的远近来分析解答。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四、【2016 年中考湖南衡阳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10 分) 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 ①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 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 ②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审美主 张。如儒家倡“约之以礼”,墨家倡“节用”,法家倡“自然”,反对修饰。 ③魏晋时期是政治经济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的时期。最有名的竹林七贤,主 张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以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表现在装束上则 是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晋记》载:“谢鲲与王澄之徒摹竹林诸人,散首披发。”这种 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摆脱了汉代儒教的礼法束缚,直接展示人格个性之美。 ④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释放,那么,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大胆追求。其服饰色 彩之华丽,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唐代出现追随时尚的潮流,其石榴裙流行时间最长,《燕京五 月歌》中“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条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儿女染红裙。”安乐公主的百鸟 裙为中国织绣史上的名作,官家女子竞相效仿,致使山林奇禽异兽扫地无遗,充分显示了当时时尚的感召 力之大。服饰风格是与现实分不开的,唐朝前期经济繁荣,手工艺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博采众长,首都 长安堪称中国古代的“巴黎”。 ⑤到了唐代后期,服饰审美中那种真率奔放的阳刚之气不得不让位于细腻含蓄的阴柔之韵,此种审美 倾向的转变,是与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 ⑥宋朝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服饰以纯朴淡雅为美。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饰 华丽异常。这是因为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意识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此外,明代中 期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达的手工业和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其服饰从质料到色彩到图案都追求艳丽, 形成了奢华的风气。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西洋文化逐渐向东渗透,留学生脱长袍马褂,变西装革履,也与 当时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有密切联系。 ⑦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饰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 除能蔽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唐贞观年间曾两次下诏颁布 服饰颜色和佩带的规定。在清朝,官服对于黄色亦有禁例。如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而下属各 王等官职不经赏赐是绝不能用黄色的。 ⑧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服装从最早的遮羞 蔽体功能,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从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到后来标榜个性的象征物,走过了漫长 的岁月,而审美意识贯穿其中。今天,我们只有紧抓时尚脉搏,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了解现代人之审美 情结,才能设计出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本文有删改)【来源:Zxxk.Com】 1.文章以________为顺序,说明了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演变过程。(1 分) 2.各个朝代的服饰有各自的审美意识追求。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填空。(3 分) 魏晋时期:个性解放 (l)唐朝前期:____ (2)宋朝:____ (3)明朝:____ 3.阅读③④两段,回答下列问题。(4 分) (1)第③段中引用《晋记》相关内容,意在说明什么? (2)第④段中着重介绍安乐公主的百鸟裙,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简要分析第⑦节画线句中加点字“绝不能”的表达效果。(2 分) 【答案】 1.时间 2.(1)色彩华丽开放(对美的大胆追求、追求时尚)(2)纯朴淡雅(服饰华丽异常) 3.(1)说明竹林七贤服饰审美对后人的影响之深。突出魏晋时期服饰审美追求自然,个性解放。(2)运 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唐代人追求时尚,追求服饰色彩华丽的审美意识。 4.“绝不能”语气坚决,不容置疑。突出强调清朝等级森严,黄色服饰只有皇室成员才能穿戴。 【考点定位】概括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试题分析: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作引用。 (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更真切, 以便读者理解, 使 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具体介绍知识的作用。(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 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条理清晰。(3)列数字: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 化,以便读者理解。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具体。(4)作比较:把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 事物,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 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 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说明对象的特点突出。(5)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 定性的说明,能准确揭示事物 的本质,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精练、更严密。(6)打比方:利用两种 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强文章的趣味 性。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即可。(1)采用了作引用的说明方法来说明竹林七贤对服饰的影响深。(2)采用 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证明唐代人追求时尚,追求服饰色彩华丽的审美意识。 【考点定位】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此类型的题目把加点词去掉,分析与原句含义的区别。从说明文 语言特点方面考虑。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绝 不能”语气坚决,不容置疑。突出强调清朝等级森严,黄色服饰只有皇室成员才能穿戴。 【考点定位】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五、【2016 年中考湖南常德卷】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14 分) 关节炎是冻出来的吗? ①春寒料峭时,看到穿短裙的姑娘,老人们常说:“这样会冻出关节炎的,年轻时不觉得,年纪大了膝 盖就会疼。”其实,关节炎的产生与受冻无关。 ②人到 40 岁时,负重关节都会有一些骨关节炎的病理改变。一些过度使用的情况, 比如职业损伤、 运动过量等,关节会提前到达使用寿命,提早出现骨关节炎。除人之外, 差不多所有脊推动物都会发生骨 关节炎,只有两种呈倒悬体位的哺乳动物不患此病,那就是蝙蝠和树獭。这种普遍性.....提示我们,与其说骨 关节炎是一种疾病,不如说是一种关节对于磨损的自然反应。大多数关节炎都与关节达到使用寿命有关(骨 关节炎),一些少见的关节炎则是由于免疫系统紊乱而攻击自身关节组织所致(自身免疫性关节炎), 此外 也有微生物感染所导致的化脓性关节炎,但没有因为寒冷导致的关节炎。关节炎患者在受凉后可能会出现 关节疼痛的症状,让人误以为寒冷是导致关节炎的霏龙祸首。 ③老百姓常说的“关节炎”或者“风湿”其实在医学上多为骨关节炎。骨关节炎是发病率最高的骨关 节病。根据国外资料,在 X 线普查中,55 岁以上有骨关节炎的 X 线表现者高达 80%,而 65 岁以上人群中, 骨关节炎的临床患病率达 68%。为什么骨关节炎这么普遍呢? ④人体的关节也和很多商品一样有“使用寿命”,如果年龄达到了关节的使用寿命, 关节处的软骨会 变薄,软化、失去弹性,甚至碎裂、剥脱,软骨下的骨质增生并形成骨赘(即所谓“骨刺”),最终导致关 节疼痛、关节僵硬和活动受限,这便是骨关节炎。 ⑤高龄、肥胖、雌激素缺乏、骨密度异常(骨质疏松与骨硬化)、过度运动、吸烟、维生素 D 缺乏,以 及创伤、关节形态异常、关节周围肌肉无力、反复的应力负荷等机械因素,是目前已知的几乎所有....骨关节 炎发病的危险因素,但没有证据表明寒冷是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 ⑥关节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便是关节痛,而疼痛加重往往和天气变化、潮湿受凉有关,为什么会出 现这种情况,目前学界还存在争论.新近的研究证实了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疼痛的程度分别和环境温度和 气压的变化有关,尽管这种关联强度不是很强。研究者还认为关节疼痛可能与关节周围组织的顺应性,关 节液的粘滯性,以及关节周围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改变有关。但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是精神心理因素在其 中扮演了重要作用。由于天气变化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而负面情绪可以降低疼痛阈值,因此使人感受到 疼痛,也许正是寒冷时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加重,才使大家误认为寒冷是患上关节炎的原因吧. (选自《科学之友》2016 年第 7 期,有删改) 1.填空。(6 分) (1)第②段中所说的“这种普遍性”是指 。(2 分) (2)第③段画线的句子是为了印证 这一结论。(2 分) (3)从全文来看,造成关节炎的主要因素是 (2 分) 2.第⑤段中的“几乎所有”是作者修改时加上去的。作者为什么要加上这一词语?(2 分) 3.新近研究认为,造成骨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的原因是什么?其可能的原因又是什么?(3 分) 4.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蝙鎘和树獭不得关节炎病是因为它们的身体呈倒悬状。 B.免疫系统紊乱或微生物感染是关节炎病的罪魁祸首。 C.“骨刺”的产生主要与骨关节的“使用寿命”有关•。 D.天气寒冷会导致关节疼痛这种说法或许是有道理的。 【答案】 1.(6 分)(1)除编蝠和树獺外,所有脊椎动会发生骨关节炎(2 分)(2)背关节炎是发病率最商的骨关节 病(骨关节炎十分普遍)(2 分)(3)年龄(关节的使用寿命)(2 分) 2.(2 分)在目前已知的骨关节炎发病的危险因素中,高龄、肥胖等机械因素并不是全部危险因素,还有其 他未曾列举的危险因素,(1 分)修改后的表述更科学,更准确,更严谨。(1 分) 3. (3 分)造成骨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的原因:环境温度和气压的变化.(1 分) 其可能的原因:①生理 因素:与关节周围组织的顺应性、关节液的粘滞性,以及关节周围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改变有关。(1 分)② 精神心理因素:负面情绪可以降任疼痛阈值。(1 分) 4.(3 分)B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要求学生,在题干在文中所处位置,联系上下文即 可。(1)故“这种普遍性”是指:差不多所有脊推动物都会发生骨关节炎,只有两种呈倒悬体位的哺乳动 物不患此病,那就是蝙蝠和树獭。(2)联系上文,是在印证“骨关节炎是发病率最高的骨关节病”。(3)人 体的关节也和很多商品一样有“使用寿命”,故与“年龄”是主要因素。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六、【2016 年中考湖南株洲卷】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 ①大多数手机都有自拍功能,许多人即兴拍下自己的各种相片上传网络,网络是一个视觉的公共空间。 无数微博在这个空间注册,每一个微博摆出一堆相片或者几段视频犹如小商贩在跳蚤市场铺开一个地摊。 多少人光顾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自拍终于使出镜成了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②出镜曾经是莫大的荣耀,神奇而隆重。报社的记者举起了昂贵的照相机,镁光灯“咔嗒咔嗒”响个 不停,个人的形象次日出现于报纸版面的某一个角落,赞叹之声绕梁三日。一个小官 员事先得到通知,他 在晚间的新闻节目之中拥有五秒钟的镜头。他迫不及待地打电话通知所有想得起来的亲朋好友,号召他们 尽早守候在电视机面前等待他驾临屏幕。现在,自拍极大地削减了人们的“摄像机崇拜”。那些影像符号没 有多少特权了,我们自己都能生产,开始端庄或者诙谐地出镜。 ③那些睿智的见解或者巧妙的语言修辞,哪有一张具体的脸生动?当然,容貌的质量是一个不言而喻 的前提。美女作者的俊俏妩媚,必须足够支持朦胧的浪漫幻想,皱纹纵横的老妪不宜公布相片。总之,这 是一个视觉的时代,语言的魅力正在急剧衰减。视觉的时代是身体重新出场的时候,演员和运动员占据了 传媒的绝大部分空间。红地毯和绿茵场成为全世界注目的聚焦点。运动场内矫健的身姿开出了天文数字的 价格,女演员的脸蛋和手指头竞相成为保险公司的投保对象,哪些语言产品可以享受这个级别的待遇?某 些教授的电视演讲获得了意外的成功,突然晋升为学术明星。然而,所有的人都明白,形象是充当明星的 真正资本。讲坛上的表情、音调以及种种肢体语言远比渊博的知识重要。 ④视觉的时代必须拥有另一批文化操盘手。那些哲学家或者诗人及时地转入幕后,导演、摄像、主持 人、制片人络绎而至。然而,真正的巨变来源于一个有点儿别致的技术构思:每个人口袋里的手机都附加 了拍照的功能。这个技术构思造就了年轻一代的一种特殊习惯——无论遇到台风天气的漫天乌云、街头小 贩的火爆争吵还是阳台上一盆仙人掌冒出了新芽,他们所做的第一件事都是掏出手机拍照。 ⑤自拍的确把镜头对准了自己。可是,出镜的那一张脸平庸无奇,看不出什么。当我们开始对自己的 表现感到失望的时候,这个简单的小机械终于制造出一个复杂的问题:除了短暂的自恋,还有什么值得出 镜的呢? 节选自南帆《出镜》,《上海文学》2015 年第 12 期[来源:学*科*网] 1.本文第②段画线的例子说明了什么?用原文回答。 (2 分) 2.“视觉的时代必须拥有另一批文化操盘手。”句中的“操盘手”指什么?(3 分) 3.“讲坛上的表情、音调以及种种肢体语言远比渊博的知识重要。”请谈谈你的看法。(3 分) 4.自拍上传有什么利弊?请 简要概述。(各答出一点即可)(4 分) 【答案】 1.出镜曾经是莫大的荣耀,神奇而隆重。(2 分) 2.导演、摄像、主持人、制片人(2 分);手机自拍(功能)(1 分 )。 3.要点:表达观点(1 分)分析(2 分) 4.利:自拍使影像符号没有多少特权,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轻而易举地出镜;自拍的某些内容比巧妙的语 言修辞更具体生动。(答对其中一点即得 2 分) 弊:自拍的某些内容平庸无奇,看不出什么;有些自拍除了自恋,没有什么出镜的价值。(答对其中一点即 得 2 分) 【考点定位】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 试题分析:本题为开放性题目。阅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结合文本内容,谈谈看法,观点明确,表达 清楚即可。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理解能力。阅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根据题目,从文中找出相关的 信息分析概括作答。从②③自然段可分析出其利:自拍使影像符号没有多少特权,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轻 而易举地出镜;自拍的某些内容比巧妙的语言修辞更具体生动。从文章最后一段,可分析出 弊:自拍的某 些内容平庸无奇,看不出什么;有些自拍除了自恋,没有什么出镜的价值。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七、【2016 年中考江苏南通卷】阅读下面的文章。(17 分) 大自然是上帝的互联网 周国平 ①计算机和无线传播技术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改变人类的生活。今天,几乎人人随身携带手机,随时通 过互联网获取和转 发海量信息,也发送自己对一切事情的主张和每一分钟的心情。互联网占据了人们生活 的主要空间,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虽然距今不久,却仿佛已是遥远的过去了。 ②我突然想,上帝也有它的互联网,就是大自然。可是,自从人类的互联网兴旺发达后,人们就很少 去上上帝的互联网了。 ③大自然是上帝的互联网,上帝一直在通过它向人类传递丰富的信息。我们祖先中心智敏锐的人,是 善于接收这些信息的。释迦牟尼、摩西、耶稣接收到了信息,于是人类有了宗教;苏格拉底、柏拉图、老 子、孔子接收到了信息,于是人类有了哲学;荷马、莎士比亚、李白、苏东坡接收到了信息,于是人类有 了文学。【来源:学,科,网】 ④天生万物,人是万物之灵。然而,人的灵魂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大自然的灵气的凝聚,它必须和 万物保持天然的联系,那凝聚的灵气才不会飘散和枯竭。不在高原上、大海边、森林里住几个月,我们不 会懂得什么是神圣。不曾独自一人在空旷处仰望星空,我们会误以为哲学只是晦涩的学术。因为看不见壮 丽的山川和辽阔的草原,我们就常在富人的散发着铜臭的庭院里寻找美。 ⑤你今天上网了吗?一个庸俗的问题。我问的是,你有多久没上上帝的互联网?如果你只是沉溺于人类 的互联网,就永远接收不到一切信息中最重要的信息。在人类的互联网上,许多人是在用眼睛、耳朵、食 指、无聊的好奇心和偷窥欲上网,接收到的是过眼烟云的新闻、八卦和凡人琐事。在大自然中,你的灵魂 苏醒了,和天地万物交谈,你有了哲学家的头脑,你有了诗人的心灵,你的灵魂中充溢着造物主的感情。 ⑥爱默生说:科学的动机原本是要拓展人类生活的空间,从而能够与世间万象心心相印,而现在却走 上了相反的方向。他以博物学家为例打比方说:博物学家把蛇类和蜥蜴装进了他的药瓶,而科学也如此对 待他,把他装进了一只瓶内。互联网是个好东西,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然而,倘若我们用人类 的互联网排挤掉上帝的互联网,其结果就是我们都被装进了一只瓶内——也就是说,被装进了一只手机内。 请想一想,不论手机里传播着多少信息,和大自然相比,它不是一只小小的瓶又是什么呢? (选自《新读写》,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请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3 分) 2.第③节末尾使用了句号,有人认为此处最好用省略号,你认为该使用哪一种标点符号?请简述理由。(4 分) 3.请从修辞方法角度赏析文末画线句。(4 分) 4.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说说“上帝的互联网”与“人类的互联网”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再结合文章内容,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与感悟。(6 分) 我问的是,你有多久没上上帝的互联网......了?如果你只是沉湎于人类的互联网......,就永远接收不到一切信息 中最重要的信息。 【答案】 1.大自然是上帝的互联网,人类应亲近自然,从大自然中获取信息。 2.使用省略号。本段论述心智敏锐的人善于接收大自然的信息。作者以人类拥有宗教、哲学和文学为例, 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实际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所以用省略号更好。 3.运用了对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大自然的信息远远多于手机传播的信息,引导人们应该亲近大自 然,用反问的句式作结,更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4.上帝的互联网是指上帝通过大自然传递信息,大自然是上帝的互联网;人类的互联网是现实生活中的互 联网,是通过手机等媒介接收信息。上帝的互联网使人亲近自然,获得精神生命,人类的互联网接收到的 是过眼烟云的新闻、八卦和凡人琐事。人类要亲近自然,从大自然的怀抱中获取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2.试题分析:首先根据所学积累了解句话与省略号在表达句意上有什么不同的作用,再根据语境来分析判 断。“我们祖先中心智敏锐的人,是善于接收这些信息的。”接着作者列举了几个先贤,自然不应该用句号, 因为这样的实例举不胜举。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3.试题分析:注意题中的提示要求“从修辞方法角度”“赏析”,点明修辞方法,说明“反问”语气上的作 用。分析语句所表达的“大自然信息”的特点以及告诫大家要亲近自然的内容。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4.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本文,根据要求梳理文章内容,找到关键语句,简要陈述两个词语的含义。然后联 系现实生活说明亲近大自然的重要性。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八、【2016 年中考江苏扬州卷】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16 分) 丝绸之路上穿行千年的植物 白雁 ①丝绸之路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一条古代中国腹地连接亚非欧商业贸易的通道。经过这条通 道,中西方互通有无。一些具有传奇色彩的植物,就通过这条通道传入了中国。 ②黄瓜名称的改变就具有传奇色彩。黄瓜最初叫“胡瓜”,公元 6 世纪前传入中国。“胡瓜”为什么改 叫“黄瓜”呢?原来隋炀帝因为有鲜卑血统而“讳胡”,所以将涉“胡”的字眼一律更换。按照五行学说, 黄为土色,位在中央,因此黄色属于中央之色。隋朝以鲜卑血统入主中原,为了宣示隋皇室统治的正统性, 才无视“黄瓜”之绿色而改为黄色。 ③小麦的原产地是西亚和北非地区的两河流域,而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小麦,出土于距今约四千年前的 新疆小河墓地。大约一千年之后,小麦的身影又出现于小河墓地以东的吐鲁番地区。能证明小麦是外来植 物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出土于中原黄河流域的甲骨文中有“来”和“麦”这两个汉字,就保存了小麦由 西向东传入中原地区这一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信息。“来”的繁体字是“来”,甲骨文字形之一 ,很明显是 一个象形字,像一株小麦的形状,中间是直立的麦秆,上面是左右对生的麦叶,下面是麦根。“来”的甲骨 文字形之二 ,上面的斜撇像成熟后下垂的麦穗。后来甲骨文被金文取代,“来”的金文字形 将下垂的麦 穗之形变为一横,而且表示麦秆的一竖还穿透了这一横,这就为字形的“讹变”埋下了伏笔。据此看来,“来” 的本义是外来的小麦,引申为来去的“来”。“麦”的繁体字是“麥”,甲骨文字形 ,上面是“来”,即麦 子;下面是“夂”,像一只脚趾朝下的脚。甲骨文中的脚都是有方向性的,脚趾朝下就表示从外而来,因此 整个字形会意为:麦子是从外地引进而来的作物。你看,这其中是不是充满了传奇性? ④其实,具有传奇色彩的植物还不止这些呢。大蒜的原产地是西亚和中亚,最迟在汉代传入中国。它 的最初用途是和西方一样作为药用的,后来又变成了辟邪之物。原产于印度的甘蔗传入中国南方后,唐朝 向印度学习熬糖法制作出了红糖。唐代宗年间四川一带人探索出了制作白糖的方法,然后再次传回到了印 度。 ⑤丝绸之路上穿行的植物还有很多。在这些植物传奇变化的背后,还有很多文化遗产的奥秘等待我们 去探索。 ⑥丝绸之路正以它博大的胸怀向世人述说着它的历史…… (选自 2015 年 7 月第 8 期《科学大众》,有删改) 1.结合全文,分析本文标题包含了哪些信息。(4 分)【来源:Zxxk.Com】 2.文章分别从哪些角度说明了这几种植物的“传奇色彩”?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 分) 3.请指出第③段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 分) 4.阅读材料,谈谈你对第⑥节划线句子的理解。(4 分) 材料:“申遗”是某国家或地区以某一特殊文化遗产价值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行为。申遗成功后, 可使该遗产项目得到较好的保护。2014 年中哈吉三国“丝绸之路”联合申遗成功。 【答案】 1.指出说明对象,丝绸之路上的植物;突出植物的变迁;写出了不同地区的物种的交流,有历史厚重感。 2.名称的改变,字形的演变,用途的转变,方法的交流。 3.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小麦是外来物种,是丝绸之路上植物的传奇性增加了文化色彩。 4.示例:丝绸之路开放、包容的精神,促进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向世人展示了它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申遗成功,使人们重新关注丝绸之路,进一步挖掘其中的价值,使她得到更好 的保护与传承,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试题分析: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1)举 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更真切, 以便读者理解, 使内容 具体、加强说服力,具体介绍知识的作用。(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 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条理清晰。(3)列数字: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 以便读者理解。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具体。(4)作比较:把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 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 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 在比较中显现出来,说明对象的特点突出。(5)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 说明,能准确揭示事物 的本质,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精练、更严密。(6)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 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结 合语境具体分析即可。本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小麦是外来物种,是丝绸之路上植物的 传奇性增加了文化色彩。 【考点定位】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4.试题分析: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围绕“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写出具有正能量的意义即可,注意言之成 文。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九、【2016 年中考江苏泰州卷】阅读《冷冻食品》一文。(10 分) ①在超市的冷冻食品销售区,摆放着饺子、家禽、海鲜等商品,此外还有什锦蔬菜等经过基本处理的 半成品菜肴。冷冻食品之所以如此普及,是因为冷冻是一种很好的保存食品的方法。食品被冷冻后,食品 中的成分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食品中自身成分发生改变的“化学反应”以及干燥就很难 发生;虽然无法完全杀死微生物,但是可以中止它们的活动。 ②目前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冷冻食品的保存温度为-18℃以下,家用电冰箱也有很多将冷冻室的温度 设置为一 18℃。所以家庭中也常常会将肉、鱼和蔬菜等冷冻保存。但是许多人会觉得,食品解冻后口感发 生了改变。这是由于家用冰箱中的冷冻温度与冷冻食品公司操作间中的冷冻温度不同造成的。 ③在冷冻食品公司的操作间里,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将食品冷冻,需在约-40℃的强风中进行冷冻操作, 这也叫做“快速冷冻”(速冻)。而另一方面,家庭所使用的电冰箱,大多数是在约-18℃的无风状态下对食 品进行冷冻。在这种条件下要将食品完全冻结需要数小时,因此叫做“缓慢冷冻”。 ④快速冷冻和缓慢冷冻不仅仅是在冷冻所需的时间方面有所不同,其实在食品的内部也产生了很大的 不同。根据日本东京海洋大学铃木徹教授对于食品冷冻的研究,在对食品进行冷冻时,温度低于 O℃时就 会产生“冰核”(极小的冰的结晶)。冰核不断汇集水分子,就会变成冰晶。铃木徹教授认为:“冰晶的增大, 对细胞产生了破坏,细胞间的空隙也随之增大。”在这种状态下进行解冻,细胞内的水分就会流出。此外, 由于细胞间的空隙增大,食品也会变得更易碎。口感之所以发生变化,也正是这个原因。 ⑤冰晶在-1~-5℃之间最容易增大。在对食品进行冷冻时,快速冷冻过程中通过这一温度带只需要约 30 分钟,而缓慢冷冻则需要数小时。因此,在家用冰箱的缓慢过程中,冰晶更容易增大,口感也更容易发生 改变。 (选自《科学世界》,有改动。) 1.根据要求,简要概括后完成填空。(4 分) (1)结合第①段内容推断:食品若不经过冷冻直接储存,会因为哪些方面的原因而降低品质?(2 分) ①被空气“氧化" ②食品中自身成分产生“化学反应” ③ ④ (2)阅读第③段, 说说“缓慢冷冻”需要哪些条件。(2 分) ①家用电冰箱② ③ ④食品完全冻结需要数小时 2.请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角度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作用。(4 分) 3.根据选文和链接材料,对下列现象作出解释。(2 分) 【链接】材料一 “对蔬菜进行解冻后,与冷冻前相比,酶的活性更强。从而会促进化学反应,导致 蔬菜变色或者气味变大。” (日本东京海洋大学铃木徼教授语) 材料二 酶,有机化合物,由生物体的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可以加速有机体内的化学变化,如促 进体内的氧化作用、发酵等。 (《新华大字典》) 【现象】市场上出售的什锦蔬菜等,会在冷冻前稍作焯水处理。有的家庭对蔬菜冷冻保存前也适当进 行热烫处理。 注:焯,把蔬菜放进开水里略煮一下就捞出,也叫做“热烫"。会破坏细胞结构和蛋白质的活性,减少 水分。 【答案】 1.(1)潮湿 微生物的活动 (2)低温(约-18℃) 无风 2.“根据……研究”表述严谨,表明结论是有依据的。“温度低于 O℃时”数据精确,“低于”准确地说 明了发生“冰核”的温度;“极小的冰的结晶”是对“冰核"的补充说明,用“极小的”表限制,在程度上 进行限制,突出了其大小。 3.蔬菜能较久保鲜,是因为焯水冷冻能中止蔬菜中微生物的活动,破坏细胞结构和蛋白质的活性,减少水 分,抑制氧化反应和内部的化学反应。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属于“筛选信息”题。做题时要找准原段, 从相关的文段中准确提炼摘取有关信息, 注意要全面,不遗漏。 第 1 小题从“以及干燥就很难发生;虽然无法完全杀死微生物,但是可以中止它们 的活动”中可提取“干燥、杀死微生物”两点可提炼出符合题意的信息:“潮湿”和“微生物的活动”。 第 2 题可从“而另一方面,家庭所使用的电冰箱,大多数是在约-18℃的无风状态下对食品进行冷冻”提炼 出“低温(约-18℃)”“无风”两点。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十、【2016 年中考山东青岛卷】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 10 分】 大数据 云气象 ①我们平时从电视、报纸、网站或手机上获取的看似简单的天气预报,其背后却有着极其庞杂的数据 采集和分析作支撑。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天气预报是经过“云计算”得到的大数据产品。 ②为了获取精确的气象预报,气象部门历来都会收集大量数据,组成超大的“数据库”。这些数据来自 一个庞大的观测网络。目前,全国有 2000 多个地面站、120 多个高空探测站、6 颗在轨卫星、5 万多个自动 监测站、600 多个农业检测站、300 多个雷达站等,逐日逐小时甚至逐分钟对不同地点、不同高度的各种气 象要素进行监测。仅在贵州,每天就有 85 个气象站、3 万多个区域自动气象站、7 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 达、2 个探空雷达站对贵州境内的各种气象要素进行实时监测。 ③随着预报业务的不断发展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的应用,这些数据变得更加精密,数量也持续增加, 气象预报也变得越来越精确。现在,我们已经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手机、电视、网站等查询天气预报, 其精度甚至可以精确到一公里...、一小时...以内。 ④早晨起床后穿薄的还是厚的衣服?要不要进行晨练?长假期间是否要外出旅游?旅游时需要带哪些 随身物品……如何选择,天气预报会为你提供有效参考。 ⑤随着各行各业对气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气象部门还需要针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群体制 作相应的气象产品,包括面向社会群体的公众气象服务,面向水利、电力、交通、农业以及其他部门或企 业的专业专项服务,以及针对干旱、暴雨、森林火险、雷电等灾害性天气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等。 ⑥比如说能源,可以通过分析电力负荷历史加上气象数据进行用电量估算;农业方面,通过某一地的 农耕历史与相关气候信息,就可以指导农户进行农作物种养殖结构调整;还有交通,航班准点率历史加上 机场历史天气特征,就可以得到航班延误预测……这些日益丰富的气象产品构成了气象大数据的重要部分, 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便捷。 ⑦当气象邂逅大数据,气象大数据将大有作为,它必将更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 富,为人们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 1.第②自然段主要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4 分) 2.阅读第④⑤⑥自然段,你认为下面这句话放在其中哪个自然段的开头合适?为什么?(3 分) 更精细、更准确、更长时效的天气预报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变得更加便捷。 3.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 分)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手机、电视、网站等查询天气预报,其精度甚至可以精确到 一公里...、一小时...以内。 【答案】 1.列数字、举例子;作用是具体而有准确的说明了,为了获取精确的气象预报,气象部门组建有庞大的观 测网络用来收集大量数据,组成超大的“数据库”。 2.第④段,因为这句话概括说明的是天气预报 在我们日常衣食住行中的作用,与第④段说明的中心相符。 3.“随时随地”表示范围广,“1 公里、1 小时”表示精度高。这些限制性词语的使用,具体生动的表明了 随着预报业务的不断发展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的应用,数据变得更加精密,数量也持续增加,气象预报也 变得越来越精确。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2015 年题组】 一、(2015 届广东韶关中考) 超越时空的量子通信 一种被称为量子通信的新的通信方式初露端倪。它是一种不受通信双方空间距离限制、不存在任何传输 时延的真正意义上的实时通信,因此,它可望承担起未来宇宙通信的使命。那么,什么是量子通信呢? 简单地说,量子通信就是根据量子力学关于相互耦合的微观粒子(如电子、光子等)之间存在的超光速 关联来实现信息的传递。量子力学指出,如果我们对相互耦合的一对粒子中的一个粒子进行测量,另一个 粒子将会瞬时“感应”到这种影响,并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不管这两个粒子间相隔多远。上述这种微观粒 子间的超光速关联和影响叫做“缠结”,它是一种具有交互作用的粒子之间通过“感应”而建立的神奇连 接。这种连接是实现超光速通信的主要依据。量子通信的优点很多,首先便是它的零时延,正是由于这个 特性,它可望应用于未来的星际通信;其次是它可以不通过双方之间的空间进行,这就避免了环境对通信 的干扰;第三,是保密性强,因为信息载体可以只保存在收发信息的双方,使与此项通信无关的第三者无 法干扰和窃听。此外,它还是一种环保型通信,不会产生电磁污染。 量子通信系统由量子态发生器、量子通道和量子测量装置组成。按其所传送的信息是经典还是量子而分 为两类。前者主要用于量子密钥的传输,后者则可用于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纠缠的分发。隐形传态是一种 脱离实物的信息传送,它的过程是光提取原物的所有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传送到接收地点,接收者再根 据这些信息选取与构成原物相同的基本单元,制造出原物完美的复制品。但是,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 不允许精确地提取原物的全部信息,这个复制品不可能是完美的。因此“隐形传态”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已。 1993 年,6 位科学家提出了利用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方案:将某个 粒子的未知量子态传送到另一个地方,把另一个粒子制备到该量子态上,而原来的粒子仍留在原处。其基 本思想是:将原物的信息分成经典信息和量子信息两部分,它们分别经由经典通道和量子测量而获得,量 子信息是发送者在测量中未提取的其余信息;接收者在获得这两种信息后,就可以制备出原物量子态的完 全复制品。 量子通信的最终实现,需要将量子技术、生物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另外,通过对人脑意识 过程的深入研究,还有可能使量子通信的速率大大提高。以至有一天,可以将生物芯片植入人的大脑,实 现人脑间的超光速通信。(选自 2007 年第 7 期下《百科知识》) (1)下面各项中,对“量子通信”定义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量子通信是一种不受通信双方空间距离限制,不存在任何传输时延的实时通信。 B.量子通信是根据量子力学关于相互耦合的微观粒子之间存在超光速关联来实现信息传递的通信方 式。 C.量子通信是具有零时延,抗干扰,保密性强的环保型通信。 D.量子通信是由量子态发生器、量子通道和量子测量装置组成的新型通信。 (2)下面各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 分) A.缠结是指测量相互耦合的一对粒子中的一个粒子,另一个粒子将会瞬时“感应”,并发生相应变化的 神奇连接。 B.经典信息主要用于量子密钥的传输,量子信息可用于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纠缠的分发。 C.隐形传态的过程是光提取原物的所有信息并传送到接收地点,然后根据这些信息选取与构成原物相 同的基本单元,制造出完美的复制品。 D.量子隐形传态的新方案,在信息传送过程中,传送的仅仅是原物的量子态,而不是原物本身。 (3)下面各项依据原文进行的推断和想象,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量子通信因为具有零时延的优点,所以可用于星际通信。 B.只要利用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相结合的方法,就能最终实现量子通信。 C.接收者获得经典信息与量子信息后,就可以制备出原物量子态的完全复制品。 D.通过对人脑意识过程的深入研究,使量子通信的速率大大提高,大脑植入生物芯片后,就可以实现 人脑间的超光速通信。 【答案】 (1)B (2)C (3)C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试题分析:注意本题是要求对读者的“推断和想象”进行判断正误,要从“推断和想象”是否符合文 中所讲的道理来判断,可用反选排除法,A 错,作者在文中说“它可望应用于未来的星际通信”,“可望” 只是说“可能”,不确定;B 错,作者在文中提到“利用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相结合的方法实现量子通信” 只是六位科学家提出的方案,并不是事实;D 错,作者在文章最后一段中说“还有可能使量子通信的速率 大大提高”,“可能”即不是事实,不是“可以”。排除这几项,答案为 C。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二、(2015 届广西柳州中考)现代文阅读(一)(共 6 分,每小题 2 分) 苗族银饰】 韩宗树 ①苗乡俗语说:锦鸡美在羽毛,苗女美在银饰。当你行走在苗乡时,无论是在人头攒动的集市,还是在 石板铺路的村寨,都会有三三两两的苗家阿雅(妇女)、黛帕(少女)穿着由五彩的花边和闪 亮的银饰镶 成的民族盛装映入你的眼帘,让你感受到苗族银饰悠久、神奇、精美的文化魅力。 ②苗族人酷爱银饰,不管在哪里生息繁衍,服饰(特别是银饰)都会成为当地的亮点和人文景观。据有 关史料记载,自秦汉以来,苗族 的银饰文化得到一脉相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苗族金银神话的诠释。苗 家人一生中用银处极多,尤其女性更胜,主要有三项。一是青年男女定情,男方要送女方银镯、耳环等饰 品做信物,而在正式出嫁时,如男方送不足一定银两则不能成婚。二是日常家珍饰银、存银又是苗家富有 的象征。日常生活中,用银子来馈赠也是常事。为求“长命富贵,驱鬼避邪”,苗人从少年乃至中年,在 手、脚、耳等处均系上适量的祀保银钏。三是给老年人祝寿或送终都离不开银子或银饰物。总之,“以银 为结,以银为彩,以银为荣,以银为贵”,成为苗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 ③由于苗族在国内外散居很广,其银饰的品种也纷繁多样,主要有银雀凤冠、银牌耳环、银项链、银手 镯、银脚环等等。在结构上有对称式、均衡式、连接式和放射式。图案则多为龙凤花鸟等动植物形象构成, 造型生动,玲珑精美。 ④从古迄今,苗族银饰的工艺水平从粗糙不断走向精美。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民间艺术奇葩,都是由银 饰工匠们手工制作的,工艺方法铸炼、捶打、编结、刻花、雕纹等。制作流程大抵..经过吹烧、锻打、镶嵌、 擦洗、抛光五道工序。苗族银匠在锤砧劳作上是行家,在造型设计上也堪称高手,他们善于从妇女的刺绣 及蜡染纹样中汲取创作灵感,并根据传统习惯、审美情趣,在细节、局部的刻画上推陈出新。经过银匠精 心设计和加工,件件银饰各具其妙。其中最具民族特色,又充分体现银匠聪明才智的是“呆四连环套梅花 戒指”。它比现代魔方环 2 巧妙,由四个连环组成,每个连环上有“L”形状物,平折成 90 度,其上饰有 数朵梅花,每环交错套在一起,能分能合。此戒指若分开后,不熟悉之人难以复原,故名“呆四连环套”。 ⑤苗族银饰丰富多彩,天成一韵,就像一首用白银写就的美丽诗篇,那么纯净,那么隽永,那么令人回 味无穷,百读不厌。 (1)下列关于“苗族银饰”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苗族银饰品种繁多、制作精美,是苗乡亮丽的人文景观。 B.苗族的银饰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其传承发展得益于苗族金银神话的诠释。 C.苗族银饰的图案由龙凤花鸟等动植物形象构成,与苗家的刺绣及蜡染纹样一致。 D.令人叹为观止的苗族银饰都是由民间银饰工匠手工制作二成的。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 A.苗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标志是“以银为结,以银为彩,以银为荣,以银为贵”。 B.银饰文化渗透于苗家人日常生活,男婚女嫁、祝寿送终、遗产继承都离不开银制饰物。 C.苗族银匠锤砧劳作的行家,是造型设计的高手,其所制作的银饰堪称民间艺术奇葩。 D.“呆四连环套梅花戒指”是最具苗族民族特色、充分展现银匠才智的苗族银饰。【来源:学科网 (3)下列对文章写法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描述苗女的民族盛装,点明苗族银饰之美,引出下文,是全文形成“总—分”的结构。 B.第④段中加点的“大抵”一词准确说明苗族银饰基本的制作流程,符合实际,也不排除例外。 C.第④段中的画线语句运用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具体而形象地说明“呆四连环套梅花戒指” 的特点。 D.第⑤段文字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展示了苗族银饰的非凡魅力,体现说明语言的生动性。 【答案】 (1)C (2)B (3)A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试题分析:本题要求从“文章写法”方面判断正误,阅读全文,了解内容,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梳 理文章写作方法,比较判断正误。本文最后一段是总写,所以全文结构是“总—分—总”,而不是“总分”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三、(2015 届黑龙江绥化中考)阅读《我们生活中的那只“羊”》一文,回答后面题目。(8 分) 我们生活中的那只“羊” ①12 年生肖一轮回,今年又值羊年。进入中国文化中的那只“羊”,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家畜,更像 是一个文化灵物。他被人们附着了诸多观念,如吉祥、美好、公正等,具有了多样化的象征意义。 ②首先,羊是吉祥的象征。被史学界誉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国宝四羊方尊,是中国现存最 大的一件商代青铜方尊。尊是商代大型盛酒器,用作祭祀礼器。在商代人的观念中,“羊”通“祥”,寓 意吉祥。把牺尊铸成羊形,除了有把吉祥献给祖先、神灵之外,恐怕还有对羊等家畜兴旺的一种精神祈求。 ③此后,羊为祥瑞的观念一直深浸于中国文化之中。每逢岁首,中国人多言“三阳开泰”,以示吉祥。 由于“羊”与“阳”通,民间或书作“三羊开泰”,或绘作吉祥图案。传统的图案则绘 3 只羊在阳光下吃 草来表示,有好运即将到来之意。又如,广州市“羊城”之说的由来,也与羊兆吉祥有关。相传周朝时此 地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向上天祈求,感动了上苍。5 个仙人骑着口衔谷穗的 5 只羊降临此地,将谷穗 赠与人们,并祝愿这里永无饥荒。仙人离去后,5 只仙羊则变成石头留在了人间。 ④其次,羊是美的化身。按《说文解字》解释:“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 同意。”对此,学者们有不同的见解,或说“羊大为美”,或说“羊人为美”,或说羊的美质在于“交换”, 用羊作为等价物,可以换回很多自己需要的东西。 ⑤也有研究者认为,人们之所以以羊为美,源于古人对羊生产过程的崇拜。羊生小羊,胞胎出母体后, 母羊咬破胞衣,小羊羔从里面挣脱而出,这种胞胎的产育滑溜顺利,母羊没有太大的痛苦。人类的生产过 程则不同:婴儿先在母体中挣破胞衣,四肢伸张,形体变大,母亲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所以,人们就希 望人类生产如羊般的顺利。 ⑥第三,羊代表着公正。獬豸(xiè zhì)是上古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其原型是羊。“獬豸,一角之羊也。” 其形状如羊,额上一角,双目有神,懂人言,知人性,能辨是非曲直。《墨子》中就有关于齐庄公让獬豸 来断案的故事。 ⑦有学者研究指出,法制其实起源于远古的游牧部落。其原初的情境是:判案都在祭祖的祠堂内进行, 让那些作案者在祖先神灵的威慑下产生悔过之心。獬豸的原型其实是佩戴羊角和羊面具的巫师。由于獬豸 是公平正义的象征,后世御史等执法官吏戴的帽子又称为“獬豸冠”。 (1)本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羊”的文化象征意义? (2 分)【来 (2)指出本文的说明顺序,并找出关键性词语。 (2 分)[来源:Z_xx_k.Com] (3)第⑤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结合文意分析其作用。 (2 分) (4)2015 年又值羊年,一些“十羊九不全”的“羊年厄运”说法也悄悄在民间流传开来。请结合文章相关 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2 分) 【答案】 (1)羊是吉祥的象征;羊是美的化身:羊代表着公正。评分说明:答对得 2 分,答对两方面得 1 分,只答 一方面不得分。 (2)逻辑顺序。首先、其次、第三。评分说明:顺序 1 分;关键词语全对得 1 分,答错或答不全不得分。 (3)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以人生产的疼痛和羊生产的顺滑作比较,突出说明了人们以羊为美的原因。(或 突出了人们以羊为美的原因是源于古人对羊生产过程的崇拜。或“人们之所以以羊为美,源于古人对羊生 产过程的崇拜。”)意对即可。评分说明:说明方法 1 分;解说作用 1 分。 (4)这种说法毫无道理。首先,“羊”通“祥”,寓意吉祥,羊是吉祥的象征。其次,羊是美的化身,按 《说文解字》解释:“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因此,羊是美与善的化 身。“羊年厄运”的说法是毫无依据的。评分说明:观点鲜明,结合文章内容说明得 2 分。只有观点,没 有说明不得分;只有说明没有观点得 1 分。 【考点定位】分析说明顺序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 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根据所示文段中“人类的生产过程则不同”一句即 可知本段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的作用可从段首句“人们之所以以羊为美,源于古人对羊生产过 程的崇拜。”来理解。 【考点定位】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4)试题分析:阅读全文,联系第一题的解答,了解“羊”在中国文化中美好的象征意义,针对现在流行 的错误的说法,给予反驳,指出其不科学,劝导人们不要相信。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四、(2015 届湖北鄂州中考)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米树香香,糖树甜甜 乔娟 ①食品安全问题让人们越来越怀念在真实泥土里生发出的无污染绿色蔬菜,在日月精华里慢慢长成的农 家猪。当注水米、抛光米、含铬含铅米充斥市场,连吃碗米饭都成了奢望时,人就会变得越来越爱幻想: 如果有那么一种树,来自自然来自山,不喂饲料不喂药,不结苹果不结梨,结出大米白又白。你会认为我 在异想天开吗?且慢嘲笑,在地球的某一角,真有这样一种天然纯生专结大米的树。在马来半岛、印尼诸 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些风光旖旎的岛屿上,生长着一种棕榈科植物,它并无美丽的身姿,开花也不好看, 但超务实、超有爱:专门向人提供赖以生存的口粮——大米。不用费心想什么绕口的名字,就叫它米树好 啦。 ②米树终年常绿,10 年就可长到 20 米,舒展开的叶子比双人伞还要大,足足有 6 米。当然,与宽叶相 配的是它那直径足有 8 米的粗壮树干。长这么粗并不是单纯肥胖,人家粗,粗得务实,是专为大肚能容而 生的。那胖胖的树干里含有丰富的淀粉,这种淀粉就是当地土著居民最重要的食物来源——西谷大米。你 会问,明明是淀粉,怎么变成大米了呢?是这样:土著人把米树砍倒后,将树干锯成均匀的一段段,再把 每个段落劈成两半儿,用竹制斧头把段落内的淀粉刮出来,放在水桶里用劲儿搅拌,待淀粉沉到桶底,撇 去最上面的水,把沉淀好的淀粉晾干,就变成了洁白均匀晶莹剔透的颗粒物——西谷大米。用它做成的米 饭,清香可口,软糯滑爽。 ③大米好吃却不易得。米树 20 年的寿命注定了它的不平凡。它和我国南方的竹子一样,一生只开一次 花,且开花即死。它死后,不管活着时体内存有几百公斤淀粉,都会在死后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一段 干瘪空虚的树干兀自挺立。所以在当地,米树开花是让人心慌的事,一定要抢在时间前面,抢在米树开花 前收集淀粉。只要把握得好,一棵米树足足可以得到 400 斤西谷大米,很高产。 ④有米树就应该有糖树,香香甜甜相伴永远。大自然超级给力!加拿大真有糖树。叫槭树,又叫糖槭树, 是加拿大的标志和国花,堪称国宝,所以加拿大又叫“槭树之国”,加拿大的国旗、国徽图案上都有槭树 叶子。这种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树不仅外形美丽,还超有“内涵”,它为人们送来甜蜜。每到春天,工人 们就在高达 40 米,寿命 500 年的糖槭树树干上打孔,孔内插上管子,这样,白色的树汁就会慢慢流到桶内。 用这种树液熬制出来的糖浆,色泽亮黄,香甜如蜜。它的主要成分是蔗糖、葡萄糖和果糖,营养价值非常 高,可以加工成枫糖,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 ⑤我国独具慧眼,早在 1958 年,庐山种植园就引进了糖槭树,继而在湖北、辽宁、北京、南京、长沙 等地引种成功。如果有朝一日再引进米树,吃着树上结出的大米,喝着树上流的蜜水,我们的生活就更完 美了!(选自《知识窗》2014 年第 7 期) (1)文章第①段用生动的文字,从食品安全问题写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 分) (2)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米树或糖树的三个突出特点。(3 分) (3)文章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4)下列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2 分) A.米树终年常绿,有 10 年的寿命,可长到 20 米高,舒展开的叶子可达 6 米宽,树干直径可达 8 米粗。 B.在马来半岛、印尼诸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些风光旖旎的岛屿上生长的米树,每一棵都给人们提供 足足 400 斤的西谷大米。 C.米树一生只开一次花,且开花即死,所以在当地,一定要抢在米树开花时收集淀粉。 D.用“槭树之国”加拿大的槭树树液熬制出来的糖浆,营养价值非常高,可以加工成枫糖,并广泛应 用于食品加工业。 【答案】 (1)这样写生动有趣,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文章的吸引力。(2 分) (2)米树:树干粗壮,富含淀粉,生长较快,寿命不长。糖树:外形美丽,枝干高大,生产糖浆,寿命很 长。(“富含淀粉”、“生产糖浆”必答,另答 2 点即可,每点 1 分,共 3 分。) (3)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给人直观而具体的印象,突出了米树叶子宽大的特点。(说明方 法每种 1 分,作用 1 分,共 3 分。) (4)D(2 分)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2)试题分析:本题是要求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根据题干中所提到的说明对象“米树”“糖树”,阅读 全文,梳理内容,根据提示语找到相关的文段即第二段“米树终年常绿”与第四段“有米树就应该有糖树”, 从外形、所含成份、生长状况等方面摘取关键字词概括其特点。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 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本句列数字的显明的,同时将叶子与双人伞进行比 较,是比较说明,目的是产明叶子的大。 【考点定位】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五、(2015 届湖北荆门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每题 3 分,共 12 分) 昆虫般大小的机器人 ①一部分研制机器人的专家认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机器人的大小,未来机器人的大小应该和 昆虫相仿。 ②大型机器人需要沉重昂贵的发动机和大量的动力消耗,需要接合的手臂和数千米的连线。控制所有 这些硬件又需要数平方英寸的微晶片。而如果机器人的这些部件组装起来只有昆虫那样大小,那么它的造 价不但会便宜得多,它所能从事的工作也会给人类生存带来很大影响。 ③一般说来,目前机器人所能做的工作都可由相应的机器来取代。与工厂中固定的有强大动力的机器 相比,许多工作由机器人来做不如留给相应的机器去做。但是小机器人所能做的工作却不是机器所能完成 的,这正如微型飞机比大型飞机更适合用来观测农场作物的生长情况以及控制自动灌溉和施肥系统一样。 比如只有微型机器人,才能沿着患者的血管,进入变窄了的冠状动脉去排除血管壁上沉淀的胆固醇,从而 解除病人的危险。 ④当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说法未免言过其实。不过研究人员确已成功设计出一种能进入煤气 或自来水管道去修补裂缝或漏洞的微型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进入管道之后,可用自己的身体测量经过地方 的电导,一旦测不到这种电导,就表明那里存在着裂缝或漏洞。于是该机器人便作出“自我牺牲”,用自 己的身体来把裂缝或漏洞堵上。 ⑤如果许多这样的微型机器人通力合作,其功用更是一般机械所无法比拟的了。比如说战场上可使用 微型机器人兵士。这些“兵士”可轻易地偷偷爬过或飞过战场,而不被敌方的雷达系统发现,因为它们体 积微小,且可超低空飞行(乘微型火箭)。一旦越过敌人的防线,它们便可成为摧毁敌方设施的生力军, 就像毁掉农作物的蝗虫一样。 ⑥这种昆虫般大小的机器人目前已不再是科幻小说里的主人公。当然要它们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还需 克服一系列技术上的障碍。其中主要是如何把现在机器人所用的齿轮、杠杆、曲柄、弹簧和其它机械部件 缩小到比头发丝还细的程度,同时把传感器、电动机、控制计算机及其他系统装配到一块微晶片上。 ⑦当然目前制作微型动力部件的技术还处于刚刚研制阶段。1988 年初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 个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制造出了只有 1/5 毫米长的带连接部件的曲柄和齿轮。这种齿轮的轮只有红细胞一般 大小。新泽西州美国电报电话公司贝尔实验室的专家们已经研制出了比蚂蚱颚还要小的钳子。该实验室还 研制出了只有半毫米大小每分钟 24000 转的气功涡轮机,其转速比许多喷气式飞机的发动机还要快。机器 人微型化的另一个问题是动力问题。为微型机器人提供动力的装置要比电池小非常多才行。不过,微型发 动机的研制工作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 ⑧微型机器人的大量生产恐怕还不是近年之内能办到的事情。然而,一旦这种机器人能批量生产出来, 它们在科研和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将是无法估量的。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大型机器人的发动机沉重昂贵。 B.许多微型机器人通力合作,其功用是一般机械无法比拟的。 C.机器人微型化的主要问题是动力问题。 D.微型机器人的批量生产不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2)将大型机器人与微型机器人进行比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机器人所能做的工作大都可由相应的机器来取代,而小机器人所能做的工作将不是机器所能完 成的。 B.微型机器人的造价比大型机器人要便宜得多。 C.目前大型机器人所从事的工作对人类的生活影响不大,而微型机器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将对人类生存 带来很大影响。 D.大型机器人的主要缺点是控制硬件需要的徽晶片太大,而微型机器人生产的难度主要是制作技术要 求太高。 (3)分析文中加点词语和画线语句,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说来”体现了说明性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说明了有些工作不能由机器来取代机器人完成。 B.“自我牺牲”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微型机器人用身体堵裂缝或漏洞的情境。 C.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微型机器人功用强大的特点。 D.第(7)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列数字准确的说明了气功涡轮机形体小与 转速快的特点;作比较,更加突出说明了气功涡轮机转速快。 (4)微型机器人的研制生产要克服一系列的技术障碍,不属于此类障碍的选项是 A.动力问题。 B.要设计引爆装置,随时可以“自我牺牲”。 C.要把传感器、电动机、控制计算机及其他系统装配到一块微晶片上。 D.要把现在机器人所用的齿轮、杠杆、曲柄、弹簧和其它机械部件缩小到比头发丝还细的程度。 【答案】 (1)C (2)D (3)C (4)B 【考点定位】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4)试题分析:引爆装置,随时可以“自我牺牲”的机器人,已经研制成功。不再是障碍。故选 B。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六、(2015 届湖北宜昌中考)观桃花灵鱼(9 分) 香溪河里桃花鱼 ①春天来临,昭君故里,香溪河中,桃花鱼像飘落的簇簇桃花瓣:淡红、洁白……它们铜钱大小,体为 四瓣,无头无尾,通身透明,柔软如绸,缓缓张缩,悠然飘荡。游客们惊讶地发现,每当桃花鱼游于溪中, 两岸桃花便婆娑起舞,清香扑鼻,形成一道“天下和美”的自然奇观。 ②关于桃花鱼的由来有个美丽的传说。相传王昭君和亲匈奴前的那年春天,回到归州看望亲人,故土难 离,泪流满面,浸透了泪水的香罗帕放入溪中,溪水顿时芳香四溢;串串泪珠落入溪里,竟变成了一群群 形如桃花的小鱼。自此,桃花盛开之季,桃花鱼便在香溪河中游来游去,好像和乡亲们一起呼唤昭君的归 来。 ③1826 年《忠州直隶州志》记“桃花鱼淡墨色,形如桃花”;1837 年《归州志》记“桃花鱼出香溪河, 桃 花开时始见,有红、白二种,花落后即无。”可见,古人称其桃花鱼,是因为他们认为此物为桃花花瓣落 水而生,不仅形似桃花、艳如桃花,而且与桃花开谢同步。 ④然而,桃花鱼真是“鱼”吗?非也。其学名实为桃花水母,被中外科学界称为“生物进化研究的活化 石”。它是地球上一种最原始、最低等的无脊椎腔肠动物,距今已有 6 至 5 亿年的历史,比恐龙生存的年 代还要早几亿年。 ⑤桃花鱼对生存环境要求极高,水质必清纯洁净,拒绝任何污染。因此,其活体十分罕见,极难制成标 本,已被国家列为世界最高级别的“极危生物”,号称“水中大熊猫”。 ⑥桃花鱼现身之处定然水质无污染;消亡之处定然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发展。从这 个意义上说,桃花鱼的生态检验价值和生态环境治理意义,与昭君和平形象在全世界的广泛传播,已经或 正在形成积极的对应性社会效应。 ⑦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广为分布的 9 种桃花水母中, 有的正濒于灭绝或已经灭绝,有的列入濒危级物 种。近年来,桃花鱼又在我国其他地域共计 15 个市(县)相继出现。《香溪河又现“桃花鱼”》的消息更 令人欣喜: 兴山县古洞口北岸区发现了大量珍稀动物“桃花鱼”。这正表明 。 (选自《三峡旅游网》) (1) 阅读全文,你了解了哪些关于桃花鱼的知识呢?请根据提示完成下表。(2 分) 段落 介绍内容 段落 介绍内容 ①② 形体特征、美丽传说 ④ 所属类别、悠久历史、科研意义 ③ (A ) ⑤⑥⑦ (B )和生态环境治理意义 (2) 文章第②段写美丽的传说有何用意?(2 分) (3) 第④段划波浪线语句在运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之后,为何还要进一步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2 分) (4) 请结合上文内容,在文章第⑦段的横线上续写一句恰当的话。(2 分) (5) “高邮鸭蛋——双黄通红、出油多汁”是汪曾祺家乡的文化名片,读完本文,请你以“三峡桃花鱼”为对 象,仿照示例也制作一张家乡的文化名片。(1 分) 【答案】 (1)(2 分)A.得名缘由 B.生态检验价值 (2)(2 分)运用传说交代桃花鱼的由来,使桃花鱼富有传奇色彩,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1 分);表达 了人们对王昭君的思念和敬仰。(1 分) (3)(2 分)运用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具体、直观地说明了桃花鱼出现的年代久远,再与恐龙生存年代作比 较,进一步形象、鲜明地突出了桃花鱼年代久远这一特点。(抓住说明的内容和作用回答即可)[来源:学科网] (4)(2 分)该地域(我国或宜昌)水质污染已经或正在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很大成效)。 (意近即可) (5)(1 分)示例:“三峡桃花鱼——昭君清泪,纯净剔透。”(抓住桃花鱼“形如桃花、柔软如绸、铜钱大 小、通体透明、具有生态检验价值和生态环境治理意义”等特征均可)。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3)试题分析:本题是关于作比较说明方法的问题。说明文中作比较说明其目的是为了突出说明对象的某 一特点,或强调某一问题。根据文中作比较的“距今已有 6 至 5 亿年的历史,比恐龙生存的年代还要早几 亿年。”此句内容即可知作者是为了强调桃花鱼年代久远这一特点。 【考点定位】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4)试题分析:本题解答要综合分析六七两段的内容,此两段是说桃花鱼的生存需要良好的水质条件。根 据第七段所说的现象近年来桃花鱼在一些地区出现,此由句得出结果这些地区水质的提高,使得桃花鱼有 了生存的环境,从这点来拟写句子即可。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5)试题分析:“名片”,即用简洁的文字点到即止的介绍人或物。阅读全文,了解作者对桃花鱼的介绍 内容,从生存的年代、外形特点、生态价值等方面用生动简洁的文字表达即可。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七、(2015 届湖南郴州中考)说明文阅读(6 分) 压力之下的夜食症 项捷 ①夜深人静, 有的人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无法入睡,其实他们正想着厨房冰箱里的好吃的,实在难 以克制就起床冲向冰箱大吃一顿,等到情绪放松,才能美美地睡上一觉。你会不会经常有这种半夜爬起来 吃东西的冲动呢?如果答案是有,甚至是经常如此,那么你可能要警惕了。这种三更半夜难以抑制的进食 冲动可能不仅仅是一种习惯,而是一种病态。有研究显示,全球大约有 1.5%的人患有这种名为夜食症的 心理失调症,但是大多数人对于这种病症却知之甚少,甚至前所未闻。 ②夜食症主要有两大表现形式:一种是患者经常夜晚食欲旺盛,体重逐渐增加,觉得沮丧而又无助; 另一种是患者熟睡后又醒来吃东西,自己却浑然不知。经人发现或看到食物减少后,才知道自己确实存在 这样的问题。 ③为什么会得夜食症呢?精神压力是夜食症的诱因。 ④夜食症在精神疾病中是一种比较普通的失调症。斯坦科德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大多数夜食症患者 往往感到精神压力大,而且睡眠质量不高,经常一个晚上醒来 3~4 次。每次醒来,患者往往会直奔厨房去 找零食吃。对于患者来说,这种进食的欲望是无法抑制的。 ⑤斯坦科德认为,夜食症患者其实患上了 3 种失调症:饮食失调症、睡眠失调症和情绪失调症。午夜 时分,他们的情绪越是焦虑和抑郁,食量就越会增加。斯坦科德相信,患者在潜意识中想要通过进食来调 整情绪、减轻压力和帮助睡眠。这说明夜间进食可能是人体自我医治情绪问题和释放压力的一种无意识行 为。研究人员发现患者经常选择一些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碳水化合物能够刺激复合胺的分泌。复合胺是 人体内一种能够舒缓神经系统、促进睡眠的化学物质。 ⑥夜食症患者在白天所吸收的热量要比正常人少。他们往往不吃早餐,但是在晚上大约 9 点之后直至 翌日清晨的时间里,他们所吸收的热量至少是一天总量的四分之一,有时候甚至达到一半的水平。因此, 患者当中很多人都有超重的现象。 ⑦最近,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徐璎领衔的生物钟研究团队发现,当一种名为 PER1 的基因发生突变 时,可能会导致夜食症。人类作为最高级的哺乳类动物,有 3 个 PER 的基因,分别是 PER1.PER2 和 PER3.它 们各自精准地控制着人体的不同功能。PER1 控制吃饭,PER2 控制睡眠。在正常情况下,PER1 和 PER2 是 保持同步的,以保持睡眠和饮食周期的均衡。但是如果其中一个基因发生突变,使得机体的各种生物钟不 能步调一致,就会出现夜晚该睡觉却又想吃饭的症状。 ⑧患上了夜食症也不必恐慌,它是有药可医的。研究表明,托吡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夜食症的 药物。另外,有科学研究显示,夜食症患者体内两种与睡眠和胃口有关的激素--褪黑素和瘦素的含量较低。 与此同时,与精神压力有关的激素皮质醇的分泌则较高。这意味着患者可以通过服用褪黑素和瘦素来促进 睡眠和减少饥饿感。 (选自《百科知识》) (1)阅读全文,在下面空格内填出相应的说明内容。(2 分) 夜食症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食症的治疗 (2)第③段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2 分) (3)文中第⑨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 分) 【答案】 (1)夜食症的表现形式 夜食症的诱因 (2) 这句话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设问句引出下文对夜食症诱因的解说,同时还可引起读 者思考,激发阅读兴趣。 (3)列数字 “70%”这一数据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大部分夜食症患者有药可医,患上了夜食症也不必惊慌。 评分标准:2 分。 说明方法 1 分,作用分析 1 分。意近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根据提示,可以得出本题是在考查说明思路,首先是 厌食症的含义,然后是表现形式(锁定在②夜食症主要有两大表现形式)其次是:诱因(锁定在③为什么 会得夜食症呢?)精神压力是夜食症的诱因。。最后是夜食症的治疗。 【考点定位】分析说明顺序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2)试题分析:中间某端的作用一般是:承上启下。因为本句是设问句,还能激发读者的兴趣。引起读者 的思考等作用。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考点定位】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八、(2015 届湖南张家界中考)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7 分) 我国力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 ①马铃薯是菜还是粮?在 1 月 6 日举办的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丰富多彩的马铃薯主食制品 令人大开眼界。马铃薯全粉占比 40%的馒头、面包、马铃薯芝士蛋糕等,都颠覆着人们对马铃薯的认知。 ②农业部副部长在会上表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推动形成马铃薯与谷物协调发展 的新格局。据介绍,马铃薯有望成为稻米、小麦、玉米之外的第四大主粮作物。它的种植面积将逐步扩大 到 1.5 亿亩,年产鲜薯增加 2 亿吨,折合粮食约为 5000 万吨。 ③专家表示,马铃薯主粮化的内涵,就是用马铃薯加工成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等 主食产品,实现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 营养健康消费转变,作为我国三大主粮的补充,逐渐成为第四大主粮作物。 ④据介绍,未来我国粮食消费需求仍呈刚性增长趋势,到 2020 年粮食需求增量在 1000 亿斤以上。但 受耕地、水资源的约束和种植效益的影响,小麦、水稻等口粮品种继续增产的成本提高、空间变小、难度 加大。而马铃薯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广。 ⑤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主任介绍,马铃薯被称为“十全十美”的营养产品,富含膳食纤维,脂肪 含量低,有利于控制体重增长、预防高血压、高胆固醇以及糖尿病等。马铃薯主粮化有利于改善居民的膳 食营养结构。 ⑥专家建议,马铃薯主粮化涉及科研、生产、加工、流通等多环节,需要不断加大扶持力度,集中力 量攻关。如加快选育一批综合性状优良、适宜主粮化的专用品种;开展不同马铃薯品种的营养成分比较分 析,开发最好的产品;加快研发适宜马铃薯主粮化的加工机械等。 (1)第②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2 分) (2)下面这段文字应放在文中第 段后,理由是: 。(3 分) 尤其从节水角度来看,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利于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马铃薯生 长需水较少,其最低蒸腾系数(需水量)只有 350.而小麦、水稻分别是 450 和 500。在年降水量 350 毫米 左右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谷物类作物生长发育困难,而马铃薯不仅能正常生长,还能减少水土流失。 此外,我国马铃薯产量相对较低,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潜力更大。 (3)让马铃薯成为第四大主粮的原因是:(2 分) ① ;② 。 【答案】 (1)列数字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以科技创新引领马铃薯主粮化发展的前景。 (2)第④段(1 分) 说明的内容与第④段相同 ;结构上与第④段是概括到具体的逻辑关系。(答到一点 得 1 分) (3)①解决了粮食需求增长与耕地水资源缺乏之间的矛盾。(有利于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农业可持续 发展) ②马铃薯主粮化有利于改善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 【考点定位】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说明文结构的认识和辨析,首先明确放在那里,结合内容分析即可。从 结构上和内容上具体分析,内容上:这段文字是对第④段文字的具体说明。结构上,二者具有概括到具体 的逻辑顺序关系。 【考点定位】分析说明顺序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仔细阅读,答案锁定在:“⑤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主任介 绍,马铃薯被称为‘十全十美’的营养产品,富含膳食纤维,脂肪含量低,有利于控制体重增长、预防高 血压、高胆固醇以及糖尿病等。马铃薯主粮化有利于改善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尤其从节水角度来看, 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利于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马铃薯生长需水较少,其最低蒸腾系 数(需水量)只有 350.而小麦、水稻分别是 450 和 500。在年降水量 350 毫米左右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谷物类作物生长发育困难,而马铃薯不仅能正常生长,还能减少水土流失。此外,我国马铃薯产量相对较 低,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潜力更大。”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九、(2015 届辽宁营口中考)阅读《自拍神器》,完成后面题目。(18 分) 自拍神器 ①“你还拿着自拍这个……吓人哪……我这话出去了,就是你(播出去的)……”中纪委书记王岐山看 着崔永元举着的自拍杆,哈哈大笑。不止小崔,小米 CEO 雷军和多位记者也都在 3 月份召开的“两会”上 使用了这种神器,自拍杆在两会上真是大放异彩。 ②神器自拍杆堪称自拍爱好者的福音。它的主要部件是伸缩杆、固定支架和蓝牙遥控自拍器。它曾是跳 伞等极限运动发烧友的专业用品,但人们很快发现了它的其它好处——能把更多的人装进相框,这真是一 大惊喜!因为“自拍”虽风靡已久,但伸长手臂自拍始终有难以突破的局限——镜头离人太近,能拍进来 的人太少。而该“神器”使用者只需将手机或者傻瓜相机固定在自拍伸缩杆上,通过遥控器就能实现多角 度自拍。 ③自拍大家都会,但如何正确使用自拍杆却是一门手艺活。 ④首先要选择和自拍杆重量相匹配的搭档。自拍杆原则上能像独脚架一样,固定手机、相机和平板电脑 等多种拍摄工具,但自拍杆本身重量不过一两百克,要再加上平板电脑就成了双手武器,还是斧头造型的, 一点都不酷,所以手机才是它的最佳“拍”档。 ⑤其次,拍照时还要注意伸缩杆的长度。自拍杆的伸缩范围一般是 20 到 120 厘米。自拍杆拿在手中, 拍照时可能会因手抖而产生虚像,杆越长抖得越厉害,就像钓鱼时手一动鱼就溜了一样,所以不建议把杆 调得过长。 ⑥仅注意这些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角度。除非要拍威廉王子的发际线,否则俯视众生的上帝视角毫无意 义。45 度才是自拍的最佳视角,具有瘦脸、遮盖双下巴和仰望星空等多重功效。要赢就赢在起跑线上,掌 握好自拍角度能省去后期修图的诸多烦扰。 ⑦另外,由于自拍杆取景范围广,入镜的人还得注意着装是否无死角,在上半身西装领带、下半身大裤 衩的直播间工作场景,自拍杆可能就不那么适用了。 ⑧“自拍杆”这个新鲜的小玩意,其实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年轻”,实际上它已经至少存在几十年了, 而且几乎每十年都有不同的自拍杆诞生。 ⑨1983 年,日本人上田宏申请了可扩展杆的专利,这可能是世界上首个自拍杆,可惜在商业上并未取 得成功。1995 年,自拍杆还曾出现在一本日本科技杂志讲述“无用日本发明”的章节里,那时数码相机还 未得到广泛使用,人们想象不出咔嚓咔嚓走一堆胶片拍张大头贴有什么意义。21 世纪初期,加拿大发明家 Wayne Fromm 发明了一个手持可伸缩自拍杆,并在 2005 年申请了专利,自拍杆开始在一些专业领域得到广 泛使用。 ⑩如今自拍杆样式五花八门,并随时可能有新的样式出现。随处都可见到使用自拍神器的年轻人,自拍 杆迅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几乎所有人都接受了这个表达自我的新方式。它甚至成为中老年政客 亲近年轻人的上好工具。去年 10 月,韩国总统朴槿惠在一个经济中心的成立仪式上,就拿出自拍杆与青年 们合影。2014 年《时代》杂志还把自拍杆评为年度 25 大发明之一。 ⑪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对自拍杆满怀好意。韩国政府已下令禁用未获认证的蓝牙“自拍神器”,因担心 这些装置发出的电磁波对人体有害,另一理由是可能干扰其他装置的信号。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国家如今都禁止在公共场合使用自拍杆,为的是预防可能发生的文物破坏或者伤人事件。一些体育馆、音 乐会、博物馆,乃至最新的苹果发布会都明令禁止人们使用自拍杆。 ⑫禁止归禁止,不可否认自拍神器已迅速风靡全球,引人思考的是我们为什么如此迷恋用自拍杆自拍时 鸟瞰自己(或别人)的感觉。 (选自 2015 年 5 月《青年文摘》有改动)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说明内容。(4 分) (2)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 分) (3)选文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 分) (4)选文⑨⑩两段的位置能否调换?请简要分析理由。(4 分) (5)自拍杆的出现迎合了人们喜欢自拍的心理需求,解决了自拍时的缺憾。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像自拍 杆一样的事物使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满足了我们的需求。请结合生活实际列举两例,并就其中一例简单 解释其作用。(3 分) 【答案】 (1)选文依次写了自拍杆的构造和好处(1 分)、如何正确使用自拍杆(1 分)、自拍杆的发展历史及使 用(1 分)以及各国对自拍杆禁止使用的情况(1 分)。(计 4 分) (2)第一自然段用自拍杆在“两会”上大放异彩的情况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1 分)说明自拍杆使用范围 之广(1 分)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1 分)。(计 3 分) (3)列数字(1 分)、打比方(1 分) 具体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自拍杆在使用时应注意伸缩杆的长度,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2 分)。(计 4 分) (4)不能调换。⑨段说明的是自拍杆的发展历史及使用情况(1 分)第⑩段说明的是如今自拍杆的使用情 况(1 分)⑨⑩两段是按照时间顺序安排的(1 分)并且与第⑧段内容相照应(1 分)所以不能调换。(计 4 分) (5)参考示例:手机支架、笔记本散热架、移动充电器、蓝牙耳机、车载导航等。例如手机支架,可以代 替手和手臂,长时间托举电话,缓解疲劳。(举例恰当,每列举一种得 1 分,计 2 分;能结合实际,用简 洁的语言解释清楚即可得 1 分,计 3 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概括说明文的内容首先了解说明对象是什么,根据文题所示的说明对象“自拍神器”梳理 文章,抓住一些文段段首提示性的概括语句如“神器自拍杆堪称自拍爱好者的福音”、“如何正确使用自 拍杆却是一门手艺活”、“实际上它已经至少存在几十年了”、“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对自拍杆满怀好意” 等概括主要内容即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2)试题分析:说明文以事例开头,其作用一般可以从提出说明对象、激发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内容、丰 富文章内容等方面来概括。本文开头所说事例就与本文说明对象“自拍神器”有关。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考点定位】分析说明顺序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5)试题分析:抓住提干中的使“生活更便捷”这一内容,联系现实生活,可从一些电子产品、家庭日用 品、共公场合中健身仪器、交通工具上的设施的人性化设计来举例,说明其对人们生活提供的便利。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十、(2015 届山东菏泽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8 分) 唐宋大诗人中的物候 竺可桢 宛敏渭 唐宋许多大诗人,善于 鸟语花香的暗示,把大自然的变化写进诗篇。其中许多诗句,经过千百年 的 ,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至今还脍炙人口。明末的学者黄宗羲说:“月、露、风、云、花、 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 极雕绘而不能亲也。”这就是说,只有对大自然 很深的人,才能领悟它的语言,和它亲密对话。 【来 唐白居易十五岁时,曾经写过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 风吹又生……”从物候学角度来说,这首在当年就很轰动的诗,表现了两个重要规律:第一,草木得茂盛 和凋谢,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的规律;第二,这循环是随气候转化的,春风一到,头年枯黄的草木就苏醒了。 春天来临的信息是什么呢?从许多唐、宋人的诗中可以找到答案。李白诗曰:“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 红楼觉春好。”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句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洪迈《荣斋 随笔》中指出:这首诗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几经推敲,改了几次才定了“绿”字。李白、王安石他 们在诗中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这是符合物候学的规律的。王安石这句诗还能说明物候是有区域 性的。⑤若把它改成“春风又绿河南岸”,就很不恰当了。因为在大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挟带黄 沙比吹绿草叶更有代表性,所以,李白《扶风豪士歌》中,有“洛阳三月飞胡沙”之句。虽则句中“胡沙” 是暗指安史之乱,但河南春天风沙很大也是事实。 (1)依次填入文中划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领悟 考验 感悟 B.领略 考验 感觉 C.领悟 考证 感悟 D.领略 考证 感觉 (2) 从文章内容看,本文作者认为江南春天来临的信息是什么?(2 分) (3)“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是诗人几经推敲才改定的,本文作者认为用“绿”字的好处是什么? (2 分) (4) 文章引用李白《扶风豪士歌》中的诗句目的是什么?(2 分) 【答案】 (1)A (2) 绿色。 (3) 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王安石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能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 (4)使语言典雅而具有说服性,更生动形象的证明“大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带来的象征,黄沙比 绿叶更有代表性。”进而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2)试题分析:根据题目中的问题,阅读全文,即可找到第三段“春天来临的信息是什么呢?”一句,阅 读本段内容,分析文段中所此诗句的内容,诗句皆提到“绿”字,即可作答。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试题分析:此来问题要梳理文章内容,找到与问题信息相关的语句,有明确的答案就直接引用作答, 否则就理解内容概括。第三段中即有明确的答案,即“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 到来,这是符合物候学的规律的”一句。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4)试题分析:要文中的找到引用李白《扶风豪士歌》的文段即最后一段。注意文段中语句的表达特点, 引用诗句前面的“所以”是表示前因后果,所以要阅读前面的内容“因为在大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 风挟带黄沙比吹绿草叶更有代表性”即可作答。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考点归纳 归纳 1:概括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分析说明对象特征,实际上是对文意理解及概括能力的考查。首先 分清文章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 归纳 2: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熟悉常用的说明方法,如举例子、下定义、 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等。再根据说明方法各自的特点或标志来判断。 归纳 3:筛选提取整合信息。这类题目要遵循一个原则,即尽量使用原文原句,或是对原文原句简单 组合,不行再自我组织语言,进行筛选、概括。 归纳 4:划分文章段落层次。划分层次,可从文章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入手。从内容来说,可根据文 章意思来划分;从形式上来看,可抓住说明文中说明的中心或说明的对象来划分。 归纳 5:体会词句表达效果。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运用上。 ☞易错易混 1、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与记叙文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的区别 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是说明文中为了说清楚事物的特征或缠述明白事理所用的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如 下: (1)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一些既通俗 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作用:使那些概括的、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具体、清楚、明白。例子前常有“例如”“比如”“如” 等,标志性词语。 (2)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这时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 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作用:因为从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角度对事物进行了多层次的说明,所以事物之间的关系眉目清晰, 避免了产生重复交叉的现象,不同类别的事物特征明了,让人印象深刻。 (3)列数字: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作用:能够给人以准确、具体的印象,增强说明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从人们已有的感性知识出发,利用人们生活 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 作用:通过比较,使事物间的相似点与不同点都明显地表现出来,便于读者把握事物的特征,特别是 事物之间的差别。 (5)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下定义。这 是说明事物或事理,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方法。 作用:便于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使该事物与别的事物严格的区分开来。 (6)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手法中的比喻。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把人们不了解的 事物或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便于理解。 作用:可以使原本不为人所熟悉的或抽象的事物变得通俗易懂,使说明语言生动有趣。 (7)作诠释: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比较灵活自由,不要求完整地揭示事物的全部本 质属性。 (8)摹状貌:就是通过描绘事物形貌的方式揭示事物的特征。 作用:有助于把说明对象说的形象、具体、生动。 (9)画(列)图表:有些事物的关系比较抽象复杂,仅用文字说明还不能使读者明白,这就需要附上 示意图,或按比例绘制精确图表,如产品设计图、军事行动路线图等。有时,说明的事物项目较多,也可 制定统计表,将有关数据分别填入表中,使人看了一目了然。 (10)引资料:包括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引用名言、 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以及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 说明的趣味性)。引资料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记叙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1)叙述:是指作者在文章中,对人物、事件和景物不加修饰地把基本情况交代清楚,使读者有个概 括地了解,获得一个整体的印象。 (2)描写:是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的形态特征作具体、生动地描绘,使读者对描写的对 象获得真切、具体的感受和印象。 (3)说明:主要是解说性状。直接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 (4)抒情:是作者在文章中抒发感受,表露感情的一种表达方法,着重于感情的抒发。抒情的方法有 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 (5)议论:在记叙文中,议论不是主要表达方式,它只是在叙述、描写或说明的过程中,直接表达作 者的某种感受和评价,或者借以抒发胸臆。 修辞手法的作用 一般地说,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语言的形象性,排比、对偶、反复、设问、 反问等修辞手法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 (1)比喻: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2)拟人:赋予事物人的思想感情和性格,使表达生动活泼。 (3)排比:增强语言的气势、节奏鲜明、便于抒情。 (4)夸张:突出所描绘事物或情境的特点,加深读者印象。 (5)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事物间的差异,以显示事物的特点。 (6)对偶:增强语言的节奏感,使语言节奏明快。 (7)反问和设问:引起读者思考,加强语气。 (8)反复:强调,加深读者印象。 (9)引用:增强语言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10)反语:表达讽刺意味。 2.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和记叙文的叙述顺序的区别 说明文的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一般用 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常以时间性词 语为标志,或者是年月,或者是时代、朝代等。如《中国石拱桥》。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 次进行说明。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以空间方位词东西南北中,上下前后左右,里外远近 等为标志。如《核舟记》,按头—舱—尾—贝的顺序说明。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 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 抽象等等。具体表现为:由原因到结果,由现象到本质,由主要到次要,由整体到局部,由一般到个别, 由具体到抽象,由特点到功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等。如《死海不死》一文,由现象到 本质(成因)揭示了死海的特征,并介绍了死海的现状和未来,层层深入,逻辑条理十分清楚。 记叙文的顺序 写人记事,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就是记叙文的顺序。常见的有四种类型: (1)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经过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 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 的生动性。 (3)插叙:插叙有两种:一是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线索中断一下,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 述; 二是插进对有关事情的追溯和回忆,叙述完了,仍按原线索继续叙述。插叙的作用是补充交代或说明, 使叙述更加充分,弥补单凭顺叙难以交代清楚的必要内容,使文章更充实、更周密,在结构上更紧凑。 (4)补叙:在一件事叙述完毕后作必要的补充交代,又称“补笔”,给读者一种豁然开朗的快感。 ☞解题技能 1.找说明对象的方法: (1)看题目。有的标题直接表明说明对象,如课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这些都是事物说 明文,标题就直接表明了文中要说明的事物,即说明对象;再如《植物的抗旱本领》,这是事理说明文, 题目就表明了要说明的事理“植物的抗旱本领”。 (2)观首段。题目没有表明说明对象时,甚至有时阅读没有题目时,那么我们就要看文章的第一段, 在第一段的结尾处往往会点出文章的说明对象。 (3)找结尾段。有时文章标题与首段找不出说明对象时,作者会在文章的结尾处揭示文章的说明对 象,所以要十分关注这些重要的段落。 (4)抓关键句。有些说明文除了在文章开头、结尾处易出现说明对象外,还往往利用一些段首的中 心句或段尾的总结句来点明文章的说明对象。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找到这些句子,进而把隐含在文中 的说明对象凸现出来。 (5)归纳总结。如果以上的方法都不可行,那么这时候,只能研读全文,逐段分析、归纳、总结, 最后确定说明对象。 2.概括说明对象特征: (1)认真读题,根据题干表述,明确在文中搜索信息的范围(清楚题目问的是整篇还是某段或某几段)。 (2)快速通读全文,看文章题目、抓首括句和中心句、找段落中心句或关键句(很多说明文,往往运 用这些句子来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对这些句子进行摘要总结,即可得到答案。 注意:有些信息需要同学们对该段或几段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才能获得,这时候要注意语言的准 确、简洁。 (3)答案形成之后要与题干问法、赋分进行对照,检查有没有漏掉要点。 典例: 3. 判断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首先要了解并掌握常见说明方法的主要特征。 可以找一些语言标志来辨别。如举例子:例如、比如、据说、譬如等;列数字:确数、约数,小数、分数、 百分数、度数、倍数 (注意与年代的区别);分类别:一类(种)……一类(种)……;作比较:比、而、 相对于、较什么;打比方:像、仿佛什么 ;下定义:判断句(比喻句、否定句不是下定义);作诠释:局 部、某一方面的特征介绍。分析作用可用公式:说明方法+通过什么+形容词+说明了什么 如“举例子”, 可套用为:通过列举某某的事例,真实具体地说明了某某;“作比较”可套用为:将什么和什么进行比较, 鲜明地突出了什么。 4. 筛选提取整合信息。 (1)通读全文。作答此类题型,一定要返回文本之中,阅读全文,初步感知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各段落之间有什么联系;然后结合题干部分,再返回相关的重点段落,找出问题具体与哪些内容有关;最 后,分析、归纳、概括出我们需要的内容。 (2)把握主要的说明对象。任何一篇说明文都有自己的说明对象,有的文章说明对象有多个,有的只 有一个,这就需要我们理清思路,找出主要的说明对象。理清了这一点,再来作答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概 括就不难了。 (3)说明文的内容是具体准确的,每一则材料都是围绕说明中心进行的介绍。把握全文核心的同时, 也要注意部分强调的重点,对此加以分析归纳,这样才会更准确地理解题意,从而作出正确判断,既而可 对文章的信息加以归纳概括,做到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 (4)概括归纳段落内容。概括时要重视首括句、尾括句或提问式语句的作用,重视概念或解说性语句 的作用。常见方法有:一是寻找段落中心句,往往在首尾;二是抓住关键句加以概括;三是利用提示性语 言标志,如“因此”“综上所述”“总而言之”“一句话”等。 5.划分文章段落层次的常用方法有: (1)可从说明顺序来划分。 (2)从说明对象来划分。 (3)抓结构。从总分式、递进式、并列式、连贯式等入手。 (4)抓联系纽带。联系纽带可以是过渡句或过渡段。捕捉段落之间路标性的词语和句子,文章中的一 些关键词语常常可以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这些词语大多是总结性或过渡性的短语。 6.体会词句表达效果。在说明文中,为了使说明语言准确严密,通常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数 量等方面进行修饰限制,可使语言表达得更具体、全面,增强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 典例:【2016 年中考湖北孝感卷】阅读下面现代文 Wi-Fi 能像空气一样笼罩我们的生活吗? 在“没网就不能活”的今天,Wi-Fi 似乎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每到一个地方,Wi-Fi 要是 没连上,人会感觉到格外失落。会不会有那么一天,Wi-Fi 就像空气一般笼罩我们的生活,不管何时何地, 我们只要拿出手机就能连上免费 Wi-Fi? 德国物理学家哈拉尔德·哈斯由和他的研究团队最近发明了一种专利技术,利用闪烁的灯光来传输数 字信息,这被称为“可见光通信”。专家表示,该技术离全面普及已经不遥远,将来在任意一个 LED 灯中 增加一个微芯片,它就能变成无线网络发射器。 据统计,目前地球上有大约 2/3 的地区仍未实现互联网接入。为满足贫困、边远地区人们的上网需求, 以及通过收取费用,满足部分经济宽裕使用者的超级漫游需求,谷歌正在建设一项通过热气球为全球提供 快速、稳定的 Wi-Fi 网络的工程,代号“懒人”。目前相关测试已经在巴西展开。 据国外最新消息,美国科研人员还打算把信号传到大海中。他们研究出了一种“深海计算机网络”— —通过水下传感器,将网络数据传输到大海及河川中,提供 Wi-Fi 信号。不过,在大海里覆盖 Wi-Fi 算资源 浪费吗?据研究者说,这种全新模式的无线网络,将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进行水下海洋研究工作,例如通 过 Wi-Fi 检测、预警海啸等。 此外,“萌宠”也能装 Wi-Fi!泰国一家电信公司日前找到许多猫和狗做“志愿者”,在它们的脖子上挂 上支持移动 Wi-Fi 的热点设备。使用 Wi-Fi 者只要靠近这些宠物,连接热点,就能上网,网速峰值可达每秒 8.76M。有人打趣道:“如此一来,以后人和狗出去散步,将会是狗遛人,而非人遛狗。”也许以后我们会 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狗狗疯一般地往前跑,主人跟在后面大喊:“狗狗,你快给我回来!我的 Wi-Fi 断 了!” 有了 Wi-Fi,人们上网的方便程度大大提升。但是,人沉溺于虚拟世界可能会疏离甚至排斥现实生活。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我们应该把持住,确保自己的生活不被其操控。 (石头/文,选自《奥秘》2015 年第 3 期,有删改) 1.通读全文,说说未来 Wi-Fi 笼罩生活有哪些方式?(4 分) 2.细读全文,选出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3 分) A.可见光通信技术已经全面普及,将来在任意一个 LED 灯中增加一个微芯片,它就能变成无线网络 发射器。 B.美国科研人员研究出一种“深海计算机网络”,他们打算把信号传到大海中,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 地进行水下海洋研究工作。 C.泰国一家电信公司在做“志愿者”的宠物身上挂上支持移动 Wi-Fi 的热点设备。如果使用 Wi-Fi 者 离这些宠物太远就会断网。 D.目前,地球上大部分地区仍未实现互联网接入。谷歌正在建设一项代号为“懒人”的网络工程,目 前相关测试已经在巴西展开。 3.《奇妙的克隆》一文中说“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加的进行曲”。你认为 Wi-Fi 进入我们生活,其“悲” “喜”分别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作答。(2 分) 【答案】 1.利用灯光传输数字信息、用热气球提供 Wi-Fi 网络、通过水下传感器将网络数据传到大海河川中、在宠 物脖子上安装支持移动 Wi-Fi 的热点设备。 2.A 3.示例:“悲”: Wi-Fi 上网容易使人沉迷于网上聊天,却忽视甚至排斥与身边人交流;在学习中不动脑子, 遇到难题就上网查询等。“喜”: Wi-Fi 上网可以让我享受到更丰富的信息资源;当我们遇到的一些无法弄 懂的问题时,可以借助 Wi-Fi 上网解决;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便捷。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信息提取和概括能力。阅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根据文中的②③④⑤自然段 的内容,可分析概括。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能力。阅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根据选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判断。A 项所说和原文“专家表示,该技术离全面普及已经不遥远,将来在任意一个 LED 灯中增加一个微 芯片,它就能变成无线网络发射器。”不符。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 试题分析:此题为开放型题目,阅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对 Wi-Fi 有一定的了解,结合生活实际,从 科技的两面性来谈 Wi-Fi 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不利影响。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1 年模拟 一、【河南省郑州轻工业学院附属学校 2017 届九年级 9 月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文。(共 12 分) 改变世界的第三个“苹果” ① 有人说,历史上有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一个是夏娃的苹果,一个是牛顿的苹果,还有一个就是乔 布斯的苹果。 ② 乔布斯的这个“苹果”,在计算机行业中几起几落,如今又杀进了通讯领域。自从 2010 年市值超过 微软以后,2011 年第一季度 iPhone 的销售额达到了 123 亿美元,大大超过了长期领先手机行业的诺基亚 (94 亿美元),跃身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厂商。最近又爆出,苹果的现金储备超过 700 亿美元,一举超越了诺 基亚、 RIM 、 HTC 和摩托罗拉移动这四家竞争对手市值的总和。除三星外,苹果可以用现金收购其他任 何一家手机厂商。就一家企业来说,这是非常惊人的,也是史无前例的。 ③ 在传统计算机领域,苹果的台式机和笔记本,至今仍是一些发烧友和专业图形工作者的宠儿,充其 量也还是一个“小众产品”,而其在手机市场的表现,就大不相同。 ④ 早在 2007 年,苹果就把自己的名字从“苹果电脑公司”改为“苹果公司”,表明了进军手机领域的 信心。虽然苹果手机的总市场份额还不及诺基亚,但它已经稳稳地占据了市场的高端。 ⑤ 当今手机的竞争领域,也在随着时光前行而不停扩展。先是硬件。所有的厂商都希望以最优成本提 供最好的硬件,元器件制造商如芯片厂商英特尔、高通等的竞争也非常激烈。这种竞争会使手机硬件性能 快速提升,价格快速降低。在这一方面,苹果的优势并不明显。 ⑥ 还有手机的操作系统。当今的对阵形势是,苹果的 iOS 系统 VS 三星、摩托罗拉等大多数厂商使 用的谷歌 Android 系统。虽然诺基亚加入了微软的 Windows Phone7 阵营,但结果还不明朗。未来,苹果 能否领先,还要看 iOS 系统的后续研发能力如何。丰富的应用程序也是赢得手机用户青睐的法宝。现在众 多的第三方开发者更愿意为苹果的 iOS 和谷歌的 Android 开发程序,支持其余操作系统的开发者实在是门 可罗雀。相比之下,由于 iOS 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更多开发者还是会首选在 iPhone 上进行开发,获 得成功后再移植到 Android 的平台,在这里,苹果手机比 Android 手机有着更大优势。设计二字就不用多 说了,苹果已经证明,好的设计能让消费者为之疯狂。苹果把手机当做一种时尚消费理念灌输给消费者, 形成了一种“崇拜”。这一点目前无人可及。 ⑦ 当然,苹果称霸的原因,绝不仅仅在于为人称道的时尚设计,也不仅仅在于明星产品创新,更关健 的是,苹果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商业模式。正是商业模式的改变让苹果改变了过去传统电脑厂商的暮气 , 成 为 3G 时代的领航者。 ⑧ 商业模式创新比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更为重要,有时并不亚于伟大的技术发明。苹果的产品并没有 什么特别..前沿的技术,也往往..不是业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是能够在合适的时机将合适的技术以最适合 消费者体验的方式设计出来,从而为用户带来不可替代的价值。这就是苹果与其竞争对手有所不同的地方。 ⑨ 这些模式属于苹果,这个苹果属于乔布斯。比尔 · 盖茨曾这样评价乔布斯:你可以不喜欢他,但 你不能忽视他。就是这样一个让人爱又让人恨的人,仅仅拿着咬了一口的“苹果”就引发了一场信息革命。 (选自 《 走进改变世界的第三个“苹果” 》 ,有删改) 1.结合文章和已有的知识储备,谈谈第 ① 段中“三只苹果”分别代表了什么,并说明画线句在文中的作 用。(4 分) 2.第 ② 段中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 分) 3.第 ⑧ 段中画线句子加点词语能不能去掉?请任选一个说明。(2 分) 苹果的产品并没有什么特别..前沿的技术,也往往..不是业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4.阅读第 ⑤ 一 ⑦ 段,归纳当今的“手机竞争领域”包括几个方面。(4 分) 【答案】 1.夏娃的苹果代表欲望和生命,牛顿的苹果代表着智慧和知识,乔布斯的苹果代表着科技与创新。(3 分) 画线句子在文章中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也更凸显乔布斯以及苹果公司在人类进程中所做出的贡献。(1 分) 2.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苹果公司在当今手机领域内的首要地位。(2 分) 3.不能。示例:“特别”一词准确地说明了苹果公司在技术开发上的特点,不求最好,但求最合适。“往往” 准确地说明了苹果公司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冒险突进。(2 分) 4.硬件、操作系统、丰富的应用程序、设计。(4 分)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2.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 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所示文段中大量列举了数据,所以列数字说明方法是 明显的,根据最后一句“就一家企业来说,这是非常惊人的,也是史无前例的。”的内容概括说明的作用。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二、【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 2017 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大上的“正”字计数法 沈碧 ①苏格兰公投落下帷幕之际,吸引人们眼球的不仅仅是票选的结果,更有英国人那奇葩的计票方式。 从新闻照片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统计选票的人竟然 是在纸上一条条地画竖杠杠,视觉效果非常凌乱。这引 得人们议论纷纷:“想不到发达国家竟然采取这种刀耕火种的计数方式。” “这不数着数着就乱了吗?” ②对比之下,我国的“正”字计数法立刻显得又机智又高端。这个方法广泛流行于庙堂之上和群众之 间,为大家所喜闻乐见。五笔一字,整齐划一,视觉效果简洁明了,能够大大提高统计效率。相信很多小 伙伴从小学选班委开始就用“正”字计数,一路画“正”直到现在。 ③这么好用的方法,究竟是谁先想到的呢?“正”字曾经是古代大数单位之一。汉代《数术记遗》中 记载的大数有:亿、兆、京、垓、秭、壤、沟、涧、正、载。又因为“数有十等,若言十万曰亿,则十亿 曰兆,十兆曰京也。”以此类推,“正”代表一个相当大的计数单位,是 10 的 40 次方。 ④“正”字计数法的使用,要追溯到清末民初的上海。旧上海,起初进戏园看戏是由服务员领座,善 写计数的服务员将卖座情况写在“大水牌”上。由于时间紧,怕误记,为了稽核总数,每满五个看客,就 写一个“正”字。后来看戏的人增多,戏园规模扩大,这种方法被戏票所取代,但“正”字的计票方法却 被商家和选举计票所借鉴,广泛应用起来。 ⑤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也开始采用这种计数方法。此前的江户时代,他们曾使用“玉”字来计数,同 样是五个为一个单位。从解剖学角度来说,由于绝大多数人生来就具有十根手指,因而在进化史中促成了 十进制的广泛采用,而五画字和五画符号便于十进制计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被使用过。但在所有五 画字中,只有“正”字字形规矩简洁,只由横竖构成,没有哪两笔首尾相连,甚至连每一划的长度都大致.. 相等。所以,作为计数符号,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 ⑥“正”字的含义相当正能量。它的本义是平正、不偏斜。在词典中“正”的含义很多,大多都是褒 义,如正直、正大光明、正人君子、刚正不阿……足见人们对“正”字的喜爱。同时,它也有着“匡正”“正 确”的含义,是人们表达信任的基准。 ⑦在投票选举中,人们最希望的是公平公正。“正”字计数不仅字形方正简洁,还满足了人们对“执行 公正”“品行端正”的美好想象,寄托着人们对选举的信心和希望。从外形到内涵,“正”字都是完美的计 数工具,无怪乎人们称赞它是高大上的计数方法了。 1.阅读选文,回答问题(6 分) (1)、选文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答: 【来源:学科 (2)、选文第⑤段中加点词语“大致”能否删除?为什么?(3 分) 答: 2.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人们称赞“正”字计数法是高大上的计数方法?(3 分)。 答: 【答案】 1.(1)列数字,(1 分) 用具体准确的数字说明了“正”代表了一个相当大的计数单位。(2 分) (2)不能删掉,(1 分) 因为“大致”表示大概的意思,不是完全相等,(1 分)体现了 说明文的准确性。 (1 分) 2.示例:①这个方法广泛流行与庙堂之上和群众之间,为大家所喜闻乐见。②五笔一字,整齐划一,视觉 效果简洁明了,能够大大提高统计效率。③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的上海。④“正”字的计票方 法被商家和选举机票所借鉴,广泛应用。⑤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也开始采用这种计数方法。⑥ “正”字的 含义相当正能量。(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第(1)小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辨析及运用。辨析说明方法首先要全面掌握说明方法的分类及 各种说明方法的语言标志。第(2)小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掌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体现在修饰, 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 主要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 和数量词等词语。回答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题目一般包括三个方面:观点+论证+结论。其中论证要从正反 两个方面来论证,先正面解析某个词语的本义及在句中的含义,再从反面说明如果去掉就成了什么情况, 与事实不符,要充分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 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此题可以抓住每段的中心句,分别 进行概括,得出问题的答案。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三、【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 2017 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11 分) 汉文化与筷子(杜宣) ①重阳这天,大家都在吃重阳糕。有的用手拿着吃;有的用力切开,用叉子叉着吃;有的则用筷子吃。 看到大家不同的进食方式,想起汉文化和筷子的关系问题。因此写下这点文字. ②人类社会,共有三种进食方式。其一是用手。这是自然的进食方式,例如婴儿,不须母亲教导,自 然地会用手抓东西吃。其二是用刀叉。这当然是在人类发明火和冶铁之后,才会有的工具。人用刀叉获得 猎物之后,在火上烤熟,然后用叉叉着,用刀割来吃,这比用手抓已经大大进了一步。其三是用筷子进食。 这种进食用具是如何进化得来的,尚待考证。筷子用手操作,手与大脑相连;有人说孩子学习使用筷子, 可以促使脑的发育。筷子是汉文化的特征,只有受汉文化影响的国家,才用筷子。 ③当今世界分布上,在亚洲除了直接受汉文化影响的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和新加坡外,其余均是 用手进食的。中国还有部分兄弟民族,如维吾尔等也是用手进食的,非洲多是用手进食的,欧、美、澳洲 白种人均用刀叉进食,只有当地土著民族用手进食。 ④筷子,原名“箸”。我的故乡江西,现在还有地方将筷子仍叫箸。我们的祖先究竟从什么时代开始, 放弃了用手和用刀叉进食,我不知道。从书中查到,“纣为象箸,而箕子唏”此话意思是说纣王用象牙做箸, 箕子感到很忧虑难过。本意是批判纣五的奢侈。因此,我们从这话中得知在商代已经使用箸了。但在这之 前,究竟哪个年代开始使用箸,则尚待考证。 ⑤既然称箸,那么为什么现在大多数人都不称箸而都叫它筷子呢?据说,这是由船民开始的。过去的 船都是木料做的。在长江大河中行驶,不仅很慢而且危险,小时候常听人说:“行船走马三分险。”船民迷 信,所以产生了一些忌讳。在行船时,如姓陈的,只许说耳东,不许说陈,因“陈”与“沉”同音,又在 船上不能说翻身,只能说转身,因船上忌“翻”字。“箸”与“住”同音,船行要快,不能“住”,因此忌 用“箸”。住的反义为快,船上就将“箸”改称为快,但快是形容词,因此造了一个“筷”字。为什么用竹 字头,因筷子是竹子做的。 ⑥今日西餐桌上的刀叉,是过去刀叉的缩短。虽然在一些富豪餐桌上的刀叉,用金子或银子,甚至镶 上宝石,经过有名的艺匠精心做出来的,放在洁白的桌布上,熠熠发光,但它毕竟摆脱不了它原始的、野 性的痕迹。而筷子则是手的延长,早从原始的野性中异化出来了。 1.第②段中,“有人说孩子学习使用筷子,可以促使脑的发育”,这句中“有人说”三字去掉行不行?为什 么?(3 分) 2.写出本文主要运用的三种说明方法。(3 分) 3.根据第④段文意能否理解为“中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已有 3000 多年了”。请说明理由。(2 分) 4.用筷子与用刀叉,哪一种进食方式更为文明?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3 分) 【答案】 1.不行。“有人说”表明只是一种说法,尚未得到证实。去掉三字,变成肯定说法。说明不准确。 2.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 3.不能。(1 分)从古书知道商代已使用筷子,但始于何年,尚待考证。 4.用筷子更文明(1 分)。今日西餐上的刀叉,是过去刀叉的缩短,仍摆脱不了它原始、野性的痕迹。而筷 子是手的延长,早从原始的野性是异化出来了。(2 分)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判断能力。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举例子、分类别等。仔细阅读文章,分析判断所用的说明方法为: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分析判断能力。仔细阅读第 4 段,我们从这话中得知在商代已 经使用箸了,但始于何年,尚待考证。所以并不能说“中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已有 3000 多年了”。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 仔细阅读文章,抓最后一段的分析来作答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四、【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2017 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限时训练语文试题】说明文阅读(共 8 分) 泥石流 ①2015 年 12 月 20 日 11 时 40 分许,广东深圳市光明新区凤凰社区恒泰裕工业园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 附近西气东输管道发生爆炸。根据现场指挥部 21 日上午 9 时发布的最新消息,目前失联 91 人,其中 59 名 男性,32 名女性。 ②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产生的大量水 源携带上游堆积的丰富松散固体物质形成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 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③土壤层的增厚和土壤层的松动是形成泥石流的主要原因。岩石的风化是自然状态下既有的,在这个 风化过程中,既有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对岩石的分解,也有因降水中吸收了空气中的酸性物质而产生的 对岩石的分解,也有地表植被分泌的物质对土壤下的岩石层的分解,还有就是霜冻对土壤形成的冻结和溶 解造成的土壤的松动。另外,不合理的开挖也会形成泥石流。有些泥石流是因修建公路、水渠、铁路以及 其它建筑活动,破坏了山坡表面而形成的。如云南省东川至昆明公路的老干沟,因修公路及水渠,使山体 破坏,加之 1966 年犀牛山地震又形成崩塌、滑坡,致使泥石流更加严重。不合理的弃土、弃渣、采石也会 形成泥石流。如 1972 年四川省冕宁县泸沽铁矿汉罗沟,因不合理堆放弃土、矿渣,在一场大雨后暴发了矿 山泥石流,冲出松散固体物质约 10 万立方米,淤埋成昆铁路 300 米和喜(德)-西(昌)公路 250 米,中断 行车,给交通运输带来严重损失。滥伐乱垦会使植被消失,山坡失去保护、土体疏松、冲沟发育,大大加 重水土流失,进而使山坡的稳定性被破坏,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结果也很容易产生泥石流。 此外还有地震灾害过后经过暴雨或是山洪稀释的大面积山体,也会产生泥石流。 1.阅读文段,请简要概括形成泥石流的原因。(4 分) 2.根据第③段内容,判断下面两则材料介绍的泥石流形成的原因分别属于哪一种,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4 分) 【材料一】香港多年来修建了许多大型工程和地面建筑,几乎每个工程都要劈山填海或填方,才能获 得合适的建筑场地。1972 年一次暴雨,使正在施工的挖掘工程现场 120 人死于滑坡造成的泥石流。 【材料二】甘川公路西水附近,1973 年冬在沿公路的沟内开采石料,将废弃物遗留公路边,1974 年 7 月 18 日发生泥石流,使 15 座桥涵(桥就是桥梁,涵就是涵洞)淤塞。 【答案】 1.①土壤层的增厚和土壤层的松动是形成泥石流的主要原因;②不合理的开挖也会形成泥石流③因修建公 路、水渠、铁路以及其它建筑活动,破坏了山坡表面而形成④不合理的弃土、弃渣、采石也会形成泥石流 ⑤滥伐乱垦也很容易产生泥石流。(答对 4 点即可得 4 分) 2.答案示例: 材料一属于“不合理开挖”形成的泥石流。因为香港劈山填海或填方破坏了山坡表面的植被,影响了 山坡的稳定性,赶上暴雨,造成滑坡。 材料二属于“不合理的弃土、弃渣、采石”形成的泥石流。因为采石的地点在公路附近的沟内,大量 的弃土弃渣难以处理,赶上夏季雨水汇集,容易形成淤塞。 评分标准:共 4 分。材料一、二各 2 分,答对类型得 1 分,分析时必须结合材料和原文,条理清楚, 表达明白得 1 分。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五、【山东省夏津实验中学 2017 届九年级上学期分班考试语文试题】读蔚县剪纸,完成下面各题 汉唐时代的民间剪纸,本是农耕时代人民群众创造的各种造型符号,起初主要用于祭祀,后来渐渐用 于装饰,张贴在民居建筑的门窗、墙壁、炕头、农具、箱橱上,装点生活,寄托理想,表达情感,抚慰精 神世界,祈求风调雨顺,追求幸福生活,成为一种遍及全国城乡的民间生活与信仰艺术。是中华民族重要 的活态传统文化之一。 民间剪纸艺术传承的主体是妇女,工具是剪刀,因此又被称为“妇女的艺术”、“剪刀的艺术”。她 以鲜明的地域性文化气质而存在,虽然各地剪纸艺人的作品在技法、题材、形式上有着共同的特征,但不 同地域的剪纸艺术在文化功能和纹饰造型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性。一般说来,以广东、福建等地为代表的南 方风格纤细秀丽、玲珑剔透,以江苏、浙江为代表的江浙风格相商疏密流畅、精巧明快;以陕西、山东等 地为代表的北方风格豪放精犷、浑厚淳朴。蔚县剪纸就是我国北方剪纸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枝奇葩。 据史书记载,蔚县剪纸始于咸丰年间,迄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蔚县人一般把剪纸称为“窗花”, 俗称“蔚县窗花”。蔚县剪纸是借鉴了杨柳青年画、五强木版年画,在许多民间艺人的艰苦探索下创造出 的一种民间工艺品。其基本制作工艺为:设计造型——薰样——雕刻——染色。蔚县剪纸与其它地方的剪 纸艺术有着显著不同的特点:一是以男人为从业主体,被称为“男人的艺术”;二是在剪制工具上不是用 剪刀剪,而是以薄薄的宣纸为原料,拿小巧锐利的刻刀刻;三是染色时将点染、涂染、晕染、套染、渲染 等技法有机地结合运用,色彩明快绚丽,刨根儿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给人以和谐大方的乡土气息感;四是 作品题材涉及戏曲人物、历史故事、祭典仪礼、京剧脸谱、传说故事、鸟兽鱼虫、节俗物象、吉祥福寿、 草木花卉、五谷果蔬、仕女诸神、风景名胜等农耕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尤以戏曲人物、花鸟鱼虫和京 剧脸谱为代表。 这些作品构图饱满,造型生动,色彩璀璨,浑厚中有细腻,纤巧里显纯朴,把它贴在纸窗上,透过户 外阳光的照射,分外玲珑剔透,五彩缤纷,显得特别的鲜灵活脱,别具一种欢快,明朗,清新的情趣,显 示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1.概括选文第三段的主要内容(2 分) 2.选文第二段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 分) 3.“蔚县剪纸始于咸丰年间,迄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这一句中的“多”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3 分) 4.我国传统文化形式多样,除了文中的剪纸外,请你再列举一例,并简要概括其特点。(3 分) 【答案】 1.介绍蔚县剪纸的历史和主要特点。 2.举例子,作比较。具休而鲜明地说明了南方剪纸和北方剪纸艺术风格的不同。 3.不能,因为“多”表范围,说明蔚县剪纸的历史比一百五十年更长,如果去掉,就变成了恰好是一百五 十年,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略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试题分析:本题要从说明文语文的准确性方面来考虑。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一般都是指修饰限定性词 语在说明表达上的作用。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文中具体的内容,从有无“有”此词语语意的变化 来分析其表达作用,要使用评价语“准确说明”。 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4.试题分析:题中提到“传统文化形式”,这是答题的范围。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举出一个民间 技艺,说明它的特点。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六、【江苏省仪征市古井中学 2017 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单元训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短文。(16 分) 自拍神器 ①“你还拿着自拍这个……吓人哪……我这话出去了,就是你(播出去的)……”中纪委书记王岐山 看着崔永元举着的自拍杆,哈哈大笑。不止小崔,小米 CEO 雷军和多位记者也都在 3 月份召开的“两会” 上使用了这种神器,自拍杆在两会上真是大放异彩。 ②神器自拍杆堪称自拍爱好者的福音。它的主要部件是伸缩杆、固定支架和蓝牙遥控自拍器。它曾是 跳伞等极限运动发烧友的专业用品,但人们很快发现了它的其它好处——能把更多的人装进相框,这真是 一大惊喜!因为“自拍”虽风靡已久,但伸长手臂自拍始终有难以突破的局限——镜头离人太近,能拍进 来的人太少。而该“神器”使用者只需将手机或者傻瓜相机固定在自拍伸缩杆上,通过遥控器就能实现多 角度自拍。 ③自拍大家都会,但如何正确使用自拍杆却是一门手艺活。 ④首先要选择和自拍杆重量相匹配的搭档。自拍杆原则上能像独脚架一样,固定手机、相机和平板电 脑等多种拍摄工具,但自拍杆本身重量不过一两百克,要再加上平板电脑就成了双手武器,还是斧头造型 的,一点都不酷,所以手机才是它的最佳“拍”档。 ⑤其次,拍照时还要注意伸缩杆的长度。自拍杆的伸缩范围一般是 20 到 120 厘米。自拍杆拿在手中, 拍照时可能会因手抖而产生虚像,杆越长抖得越厉害,就像钓鱼时手一动鱼就溜了一样,所以不建议把杆 调得过长。 ⑥仅注意这些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角度。除非要拍威廉王子的发际线,否则俯视众生的上帝视角毫无 意义。45 度才是自拍的最佳视角,具有瘦脸、遮盖双下巴和仰望星空等多重功效。要赢就赢在起跑线上, 掌握好自拍角度能省去后期修图的诸多烦扰。 ⑦另外,由于自拍杆取景范围广,入镜的人还得注意着装是否无死角,在上半身西装领带、下半身大 裤衩的直播间工作场景,自拍杆可能就不那么适用了。 ⑧“自拍杆”这个新鲜的小玩意,其实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年轻”,实际上它已经至少存在几十年了, 而且几乎每十年都有不同的自拍杆诞生。 ⑨1983 年,日本人上田宏申请了可扩展杆的专利,这可能是世界上首个自拍杆,可惜在商业上并未取 得成功。1995 年,自拍杆还曾出现在一本日本科技杂志讲述“无用日本发明”的章节里,那时数码相机还 未得到广泛使用,人们想象不出咔嚓咔嚓走一堆胶片拍张大头贴有什么意义。21 世纪初期,加拿大发明家 Wayne Fromm 发明了一个手持可伸缩自拍杆,并在 2005 年申请了专利,自拍杆开始在一些专业领域得到广 泛使用。 ⑩如今自拍杆样式五花八门,并随时可能有新的样式出现。随处都可见到使用自拍神器的年轻人,自 拍杆迅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几乎所有人都接受了这个表达自我的新方式。它甚至成为中老年政 客亲近年轻人的上好工具。去年 10 月,韩国总统朴槿惠在一个经济中心的成立仪式上,就拿出自拍杆与青 年们合影。2014 年《时代》杂志还把自拍杆评为年度 25 大发明之一。 ⑪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对自拍杆满怀好意。韩国政府已下令禁用未获认证的蓝牙“自拍神器”,因担心 这些装置发出的电磁波对人体有害,另一理由是可能干扰其他装置的信号。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国家如今都禁止在公共场合使用自拍杆, 为的是预防可能发生的文物破坏或者伤人事件。一些体育馆、音 乐会、博物馆,乃至最新的苹果发布会都明令禁止人们使用自拍杆。 ⑫禁止归禁止,不可否认自拍神器已迅速风靡全球,引人思考的是我们为什么如此迷恋用自拍杆自拍 时鸟瞰自己(或别人)的感觉。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说明内容。(3 分) 2.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 分) 3.选文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4.选文⑨⑩两段的位置能否调换?请简要分析理由。(4 分)[来源:Zxxk.Com] 5.自拍杆的出现迎合了人们喜欢自拍的心理需求,解决了自拍时的缺憾。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像自拍杆 一样的事物使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满足了我们的需求。请结合生活实际列举两例,并就其中一例简单解释 其作用。(3 分) 【答案】 1.选文依次写了自拍杆的构造和好处、如何正确使用自拍杆、自拍杆的发展历史及使用以及各国对自拍杆 禁止使用的情况。(3 分)[来源:Z_xx_k.Com] 2.第一自然段用自拍杆在“两会”上大放异彩的情况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说明自拍杆使用范围之广,吸 引读者的阅读兴趣。(3 分) 3.列数字、打比方, 具体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自拍杆在使用时应注意伸缩杆的长度,增强文章的说服 力。(3 分) 4.不能调换。⑨段说明的是自拍杆的发展历史及使用情况,第⑩段说明的是如今自拍杆的使用情况,⑨⑩ 两段是按照时间顺序安排的,并且与第⑧段内容相照应,所以不能调换。(4 分) 5.参考示例:手机支架、笔记本散热架、移动充电器、蓝牙耳机、车载导航等。例如手机支架,可以代替 手和手臂,长时间托举电话,缓解疲劳。(3 分)(四)(18 分)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3.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 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本段中除了列数字外,“就像钓鱼时手一动鱼就溜了一 样”是打比方说明。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4.试题分析:阅读两段文字,了解内容,即可知⑨⑩两段是按照时间顺序安排的,且与前一段内容有联系, 所以不能颠倒。 考点:分析说明顺序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5.试题分析:抓住题中的答点“使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满足了我们的需求”,联系生活实际,从现代生活 的新产品中选例说明。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七、【吉林省图们市第三中学 2016-2017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生气的成本有多高 ①人人都知道生气不好,可事到临头每个人都会不加控制地大生其气。原因何在?还是对生气认识不 到位。事实是,你的每一次心情变化,都会在瞬间对你的身体产生巨大影响。 ②神经为了应对产生的心理变化,会调动身体的全部资源,进入应激状态。由于神经系统连接着内分 泌系统、免疫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所以,一旦神经启动应激状态,就像一个国家启动战争程序一 样,所有相关系统都会投入战斗,正常的生产将停止,所有资源都用来备战。 ③于是,原来用于生长、修复的内分泌,被改变为用于应激状态的内分泌,其结果就是内分泌系统紊 乱;免疫会因为应激需要而受到抑制;循环能力会因为应激而下降;消化功能会因为应激而减弱。机体为 了应激,不得不强化心脏的跳动以支持“战争”所需的供养,这就为心脏病的发生累积了条件。为了应激, 机体不得不提高血压来保证循环需要,从而引发高血压。血糖也不得不升高,机体还要将肝糖迅速转化为 血糖,将组织中的蛋白质也转化为糖,以支持能量的应激供应,这就当然地引起糖尿病!【来源:学科网 ZXXK】 ④可悲的是,这场战争是假想出来的!并不是像兔子遇到老虎,猴子遇到蟒蛇那样,必须应激以保护 生命!而是由于你自己大脑的思维模式,引起的神经紧张,牵动了机体的系统变更! ⑤别以为你有可以生气的理由,就可以理直气壮地生气;别以为你有值得怀疑的证据,就可以让自己 疑神疑鬼;别以为情绪紧张所导致的压力,只是一时的心情不好。对不起,你的身体不知道你在小题大做, 你的神经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想象出来的可怕、紧张”。你的神经忠诚于你的想法,只要你往坏处想, 神经就即刻为你准备!那是自然界生存的法则——迅速备战,才有机会逃离危险。 ⑥美国的生理学家爱尔马,为了研究心理状态对人健康的影响,做了一个实验。把人在生气时呼出的 “生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就死了。人生气 10 分钟,所消耗的精力,不亚于参加一次 3000 米的赛跑。 ⑦在导致疾病的五大因素中,营养失衡、毒素积累、损耗过度、自然衰老这四个因素加起来的损害, 都没有不良情绪积累所带来的严重。因为,不良情绪的产生,可以像导火索那样导致其他四个因素同时发 生。 ⑧人们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不良情绪,引发坏心情,触动压力导火索的?原来,仔细研究发现,能够 触动神经紧张的因素,来自这样几个方面:陷入了不愿意面对的境遇;碰上了让人失望的事情;预期的意 愿没有达到。 ⑨如何避免不良情绪,如何创造好心情?这是养生之道中最关键的部分。道家为此选择闭关;佛家进 入深山老林,严格宣布“八戒”;儒家设法约束举止;武术家更是想尽办法让自己入静。数千年来,人们为 了摆脱人为的思想压力所引起的生理病变,费尽脑汁! ⑩淡定从容、泰然自若、不慌不忙、不卑不亢,这些成语,道出了心智修养的核心,也道出了解决不 良情绪伤害的途径。 ⑪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你真正生气,因为生命一定远比那些事情重要;没有什么人值得你生气,因为你 无需因为他们而伤害自己。不要出卖你的心情去制造压力,不要出卖你的心情去累积负面的情绪!照顾好 自己,首先要照顾好你的心情。 1.细读第①一③段,分析生气影响人的身体的过程,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2 分) 生气产生心理变化→ →系统正常生产停止( 、免疫受到抑 制、 、消化功能减退) → 机体应激 → 2.细读全文,选出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3 分) A.不良情绪积累对人造成的危害,远比营养失衡、毒素积累、损耗过度、自然衰老这四个因素加起来 的损害严重得多。 B.陷入了不愿意面对的境遇、碰上了让人失望的事情、预期的意愿没有达到,是一个人产生不良情绪 的主要因素。【来源:学+科+网 Z+X+X+K】 C.情绪紧张导致压力增加,机体不得不强化心脏的跳动来保证身体所需的供养,这就会立刻引发心脏 病。 D.道家闭关,佛家“八戒”,儒家约束举止,都是为了避免不良情绪,创造好心情。 3.文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 分) (1)人生气 10 分钟,所消耗的精力,不亚于参加一次 3000 米的赛跑。 (2)不良情绪的产生,可以像导火索那样导致其他四个因素同时发生。 【答案】 1. (2 分) 神经启动(进入)应激状态、 内分泌系统紊乱、循环能力下降、诱发多种疾病 2.(3 分)C 3. (4 分) (1)列数字、作比较,具体说明生气会消耗人的很多精力。(2)打比方,形象地说明了不 良情绪会引发其他四种因素同时产生,给人的身体造成严重的后果。 考点:分析说明顺序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2.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 项在原文 的表述是“机体为了应激,不得不强化心脏的跳动以支持“战争”所需的供养,这就为心脏病的发生累积 了条件”,并没有提到“这就会立刻引发心脏病”。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 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八、【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初级中学 2017 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调好你的“食物钟” ①中学上生物课的时候就听老师讲过“生物钟”。生物钟是人体的一套复杂的调节机制,以 24 小时为 周期,掌管着生物的“觉醒”与“睡眠”节奏。但也许你还不知道,人体中除了管理睡觉的生物钟,还有 个管理“吃东西”的食物钟。 ②食物钟,顾名思义,主要负责调节我们的进食、消化和营养摄取的时间。通常情况下,食物钟与生 物钟是一致的,日常的运作程序几乎..与生物钟保持着同步。人的大脑、胃和肝等内脏器官中都有感受器, 可以接受食物钟传递的信号,这种信号一般被称为“食物相关的生物节律器”。我们到了一定时间就会饿, 就会想吃东西,其实就是食物钟在提醒我们该吃东西了;而吃饱了,食物钟又会提醒我们,你该停止吃东 西了!依赖食物钟的调节,我们才有了一日三餐的吃饭习惯。 ③近日,加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发表论文指出,人体有一种叫做 PKCy 的基因,这种基因可以协助调控 食物钟。PKCy 基因是怎么调节食物钟的呢?原来,人体内有一种生物钟蛋白 BMALl,PKCy 基因可以结合 BMALl 使其结构更稳定,然后共同结合在该蛋白上,促进周期基因和隐色素基因的节律性转录,由此调节 人体内的食物钟,进而管理人们吃饭的时间。 ④食物钟对人体健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食物钟发生紊乱,健康就会受到影响。研究发现,食物 钟紊乱会导致胰岛素紊乱,可能增加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还与心血管疾病存在一定联系。但日常的一些 生活习惯还是会扰乱食物钟,甚至造成食物钟紊乱。哪些饮食习惯会造成食物钟紊乱呢?目前,常见的可能 导致食物钟紊乱的饮食习惯有:不吃早餐、节食、暴饮暴食等。 ⑤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晚睡晚起,生活毫无规律,早上都不怎么吃早餐。其实,每天吃早餐是世界卫 生组织(WHO)倡导的一种促进健康的行为,但还是常常被人们忽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对广州、 上海和北京三地区城市居民早餐行为进行询问调查。结果发现,这三地区的居民早餐就餐率在 74.8﹪—— 90.5﹪之间,35 岁以下的调查对象不吃早餐的人数较多。大量研究发现,经常不吃早餐会干扰食物钟, 也会给健康造成影响。台湾研究发现每周吃早饭次数低于一次的人,肥胖的几率更高;哈佛大学研究发现, 不吃早餐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也更高;在儿童心血管健康方面的研究发现,长期不吃早餐还会增加罹患心 血管疾病的风险。 ⑥节食,通常在爱美的女士中比较多。但节食其实不利于减肥,它通常只在短期内会达到减轻体重的 目的,而从长期来看,节食减肥会很快反弹甚至使人更胖,这个可能与食物钟紊乱有关系,节食造成饮食 紊乱,很多人就不能够很好的控制她们的食量,导致体重减轻后食量反而增加,更容易发胖。 ⑦暴饮暴食,主要就是指平时吃东西没有节制,大量进食。每到节假日,亲朋好友总会聚餐,节假日 里大吃大喝是难免的。但研究发现,节假日暴饮暴食会给食物钟调控基因增加负担,进而可能扰乱食物钟, 也会给健康增加隐患。所以,就算是过节,我们还是最好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亲朋好友聚餐时尽量多一 些感情的交流,而不是只顾着多吃一些美食。 ⑧当然,目前关于食物钟方面的研究还很有限,人们所知也很少,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不过,坚持 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维持良好的食物钟,让“人体机器”更有效的运行,对健康更是有极大的益处。 1.本文围绕食物钟,依次介绍了哪些内容?(4 分) 2.第⑤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 分) 3.第②段中加点词“几乎”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3 分) 【答案】 1.(1)食物钟的含义(或作用); (2);协助调控食物钟的基因;(3)食物钟紊乱带来的后果;(4)导致 食物钟紊乱的饮食习惯。 2.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经常不吃早餐会干扰生物钟,也会给健康造成影响。 3.不能删去,“几乎”表示十分接近,在这里起限制作用,说明了食物钟日常的运作程序与生物钟保持一 致的程度之深。删去后表示两者的运作程序完全保持同步,与实际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试题分析:这是对说明文语言考点的考查。说明文的语言讲究准确严密而又不乏生动。作答时,先要准 确陈述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再否定其去掉或换用的不准确性。这样就表明说明文用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学生学会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具体的分析与说明。 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九、【江苏省沭阳县沭河中学 2017 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题】阅读说明文《地球上的 水从哪里来》,完成 8--10 题(8 分) 地球上的水从哪里来 毕东海 ①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海洋面积占 70.8%。如果把地球上的所有高山和低谷都拉平,再把地球上的水全 都均摊起来,那么地球表面的水就深达 2400 多米,地球,真正变成一颗"水星"了。而太阳系的水星,没有 海洋,也没有水。 ②地球上这么多水是从哪里来的呢?目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是地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 中,由组成地球的物质逐渐脱水、脱气而形成的。地球是由星际尘埃凝聚而成的,在最初阶段,地球是一 个寒冷的凝固团,是万有引力和颗粒间的相互碰撞,使这些星际尘埃物质紧紧地压缩在一起,形成了原始 地球。后来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不断蜕变,凝固团的温度不断升高,最终形成我们可以居住的地球。科 学家对组成地球的地幔的球粒陨石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 5%的水,最多的可达 11%。如果当初组成原始 地球的陨石,只要有 1/800 是这些球粒陨石的话,那么就足以形成今天的地球水圈。问题是,当初是这样的 情形吗?至今没有定论。 ③另一种解释是,火山喷发喷出大量的水。从今天活火山的研究发现,伴随滚滚浓烟、炽热熔浆的喷 发,的确是有大量水蒸汽释放到地球的大气中。在喷出的气体中,水汽占 75%,数量很大。如美国阿拉斯 加有一座叫"万烟谷"的火山,在每年喷出的气体中,水汽就有 6600 万吨。自地球诞生至今,不知有多少火 山喷发过,其次数也无法统计,喷出来的水汽就更多了。有的科学家甚至认为,至少地球上现有水的一半 来自火山喷出的水汽。火山为什么能喷发水汽?因为地下深处的岩石、岩浆里含有相当丰富的水。火山喷发 时熔岩温度高,使岩浆里的水自然蒸发,逸出地球表面。这些水汽到了高空遇到冷气,凝结成水,最终落 到地上,形成涓涓水流,进入海洋。据科学家研究,早期地球很热,大约在 6 亿年前,地球表面的温度才 降到 30℃,此时大气中的水汽有 99%降落到地面,地球上才开始有海洋及江河湖泊。水是生命之源,有了 水,地球上才开始有生物。 ④但是,也有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冰陨石。关于冰陨石不仅美国、西班牙等国有发现,而且在 我国也有报道。如 1983 年我国江苏无锡市就有一块直径 50~60 厘米的冰陨石从天而降。落到地面的冰陨 石比较小,大多在大气层中融化掉了,它们成了大气水蒸汽的重要来源之一。科学家说,这些来自宇宙空 间的以冰的形式落到地球上的陨石,其主要成分是冰,一年之中可以使地球获得 11 亿吨水。 ⑤关于地球上水的来源的三种解释,都有一些事实作为根据,但这三种解释都存在片面性。地球上的 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一定能找到答案。 (节选《青年科学》) 1.关于地球上的水资源,科学家们有哪些解释?请简要说明。(3 分) ▲ ▲ ▲ ▲ 2.选文第③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 分) ▲ ▲ ▲ ▲ 3.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冰陨石是来自宇宙空间的以冰的形式落到地球上的陨石,其主要成分是冰。 B.地球上的水有一半来自火山喷出的水汽。 C.地球水圈就是由地幔中含水的球粒 陨石构成的。 D.选文在结构上采用了总分式,对水的来源有所定论。 【答案】 1.第一种:地球上的水是由组成地球的物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脱水、脱气而形成的 第二种火山喷 发喷出大量的水 第三种地球上的水来自冰陨石。(每点 1 分) 2.举例子,列数字。为了更好地说明火山喷发释放出大量的水汽。(第 1 问 1 分,第 2 问 2 分) 3.A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把选项中的内容放在原文中印证,能找到依据 的正确,与原文不符或没有的为错误的。A.正确。B.错误。原文是“至少”地球上现有水的一半来自火 山喷出的水汽。C.错误。据第②段的内容可知,地球水圈是否是由地幔中含水的球粒陨石构成的,无法确 定。D.错误。据第⑤段的内容知道:对水的来源没有定论。故选 A。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十、【安徽省蚌埠市四校(五中、十二中、一实小、三实小)2017 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17 分) 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 ①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 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初见成效。 ②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 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 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③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 2 厘米、直径约.1/7000 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 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 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这种人体生物电 池在 37℃ 、pH 为 7.2 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 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 ④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它形式。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时,若能采用 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 是一排踏板。当行人从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 心轴旋转,使与之相连的发电机启动。 ⑤除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人每天都会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过辐射传播出 去。一般一个 50 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 2500 千卡。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 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它可以起到电 源的作用,给助听器、袖珍电视机、微型发电机等供电,可谓是自己发电自己使用。 ⑥人体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没有污染。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充 分利用它,便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希望这种新型的能源会越来越多地造福于人类。 (选自《能源科学的奥秘》有改动) 1.选文介绍了哪几种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的形式?(3 分) 2.研制人体生物电池依据的科学原理是什么?(3 分) 3.选文第③段加点字“约”有什么作用?(3 分) 4.选文第④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 分) 5.请联系生活实际,从“节约能源”的角度,向中学生谈谈自己的建议。(4 分) 【答案】 1.每点得一分。 利用化学能发电;利用重力势能发电;利用热能发电。 2.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 化为电能。 3.“约”宇表示估计,数目不确定(具体答更好),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4.举例子(2 分);具体准确地说明人 体生物电池的构造和原理。 5.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能联系生活实际、针对中学生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掌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 主要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等词语。“约” 是“大约”的意思,表示的是对数字的一种估计,这样说更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4.试题分析:对于说明文的说明方法,首先要知道有哪些,即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 下定义。其次要知道其特征及作用。“美国有一家公司……启动与之相连的发电机。”明显是举了“美国一 家公司”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重力势能转换成电能。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5.试题分析: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联系生活中的能力,以帮助对文意的理解。举例时要与文章内 容相吻合。可以从开发新能源,能源的重复利用等角度谈自己的设想。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