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9 MB
  • 2021-11-11 发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71页)

  • 7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九 年级 化学 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授课 班级 课题 绪论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 绚丽多彩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一课时 导学 目标 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重点 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 难点 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 方法 合作探究、自学 导学 流程 【预习导学】 1.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什么?。 2.化学有什么用?你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化学无关的实例吗? 3.怎样学化学?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律思考一下如何学化学? 4.填空:①物质是由 构成的, 的破裂和 重新组合是化学变 化的基础。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 会破裂,而 不会破裂,但会重新 组合成新的分子。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②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合作探究】 1. 什么是化学? 【演示 1】: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 【演示 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 察现象。再向牛奶里加入稀盐酸溶液,观察现象。 用 15分时间阅读课题 1的内容,并讨论交流信息。思考以下内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简单发展史。 复备栏 2 (3)化学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 (4).怎样学习化学? 小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 化学的发展历史 ①.古代: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科学。 ②.原子、分子论:人类建立了化学这门科学。(道尔顿、阿伏伽德罗) ③.元素周期律(表):完善了化学,使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门捷列夫) ④.纳米技术:标志化学已发展到较高阶段。 ⑤.绿色化学:化学发展的趋势、方向。(其核心就是利用化学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3.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 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有密切关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科学。 如果没有了化学,彩图中的猫、小鸟、汽车等将怎样变化? 【归纳总结】 化学的发展确实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 加绚丽多彩。(点出课题 1)但是化学、化工的生产也给人类环境带来了一些危害, 因此我们现在提倡和研究绿色化学。目前同学们要做的是学好化学,为未来研究化 学、为人类造福打好基础。那么,如何能学好化学呢? 1、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 2. 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务求真。 【当堂达标】 1.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 1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2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3物质的运动规律 4生物体生命 活动的规律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②④ 2.1869年,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 规律可循。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史于 3.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 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 ) A.开发新的能源 B.合成新的物质 C.研究物体运动规律 D.防治环境污染 【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练习册 预习 目标 1、说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 学变化。 3 2、说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课后 反思 4 九 年级 化学 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授课 班级 课题 课题一 物质的变化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一课时 导学 目标 1、说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 学变化。 2、说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教学 难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教学 方法 合作探究、自学 导学 流程 【预习导学】 1.物理变化是指 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铝压成铝箔、 抽成铝线等。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化学变化常伴 有 、 、 、 、 等现象。 3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是什么? 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要在 中才能表现出来。例如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 成水和二氧化碳,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等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 即能表现出来。例 如 、 、 、 、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传热性等。 【学习研讨】 一、物质的变化 实验 现象(变化前后物 质的颜色、状态) 物质成分 变化前 变化后 实验 1: 复备栏 5 实验,填写记录。 实验 1、2有什么共同特征? ㈠、物理变化 1、概念: 叫做物理变化。 2.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 化。 实验,填写记录 实验 3、4有什么共同特征? 这两个变化都有 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 ㈡、化学变化 1.概念: 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① ,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 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讨论]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二、 物质的性质 ㈠、化学性质 物质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蜡烛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 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 例如:① 木柴燃烧—化学变化;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 ② 铁生锈——化学 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 锈——化学性质 水加热 实验 2: 胆矾研碎 实验 现象(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 状态) 物质成分 变化前 变化后 实验 3胆矾+ 氢氧化钠 实验 4:石灰 石+盐酸 6 (二)物理性质 物质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是在 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课堂达标】 1.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 A.有颜色变化 B.生成其它物质 C.有发光发热现象 D.有气、液、固三态变化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汽油易燃烧 B.钢铁生锈 C.木材燃烧 D.水结成冰 3.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磨杵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 4.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5.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来防蛀的卫生球消失 B.生米煮成熟饭 C.敞口久置的白酒没有酒味 D.自行车胎炸裂 6.如何利用物质的性质鉴别下列物质(写出利用的具体性质) (1)酒精和水________, (2)厨房中的白糖和食盐______(3)酱油和醋 __________,(4)铜丝和铝丝__________(5)铁块和铝块(同体积的)__________ (6)晴纶衣服与纯羊毛衣服_________其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不同加以区分开的 一组是 ____(填序号)。 【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练习册 预习 目标 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初步学会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 力。 2、说出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 课后 反思 7 九 年级 化学 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授课 班级 课题 课题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 为基础的科学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一课时 导学 目标 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初步学会观察实验、表述实 验现象的能力。 2、说出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重点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教学 难点 激发探究的情趣。 教学 方法 合作探究、样题评价 导学 流程 【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 请举出你了解的生活中的可以燃烧的物质。 2.化学是一门以 自然科学,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的途径是:实验探究 --→ 实验现象 --→ 记录现象。数据和结果 --→ 科学分析 --→ 得出结论。 3. 蜡烛燃烧时可能发生哪几种变化? 4.人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有哪些不一样? 【合作探究】 实验探究: 探究1: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 实验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 燃烧时 熄灭后 复备栏 8 讨论总结 这个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哪些特点? 探究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的探究 作出猜想 1、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多。 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 3、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多。 制定计划收集实证:查阅资料,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由以上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当堂达标】 1(1)石蜡的密度比水 。 (2)蜡烛火焰的 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 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石蜡燃烧生成了 、 , 此变化是 ,而蜡烛受热时先熔化,此变化是 ,故蜡烛燃烧既有 又有 。 2.人呼出的气体中的主要成分是( )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和氧气 D、氧气 3.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石蜡 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练习册 预习 目标 1、会说出一些化学实验室的规则。 2、会说出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 3、练习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 课后 反思 9 九 年级 化学 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授课 班级 课题 课题三 走进化学实验室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第一课时(两课时) 导学 目标 1、会说出一些化学实验室的规则。 2、会说出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 3、练习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重点 1、化学实验室的实验规则和常用仪器的名称、作用。 2、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教学 难点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教学 方法 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小组讨论 导学 流程 【预习导学】 1、认真阅读课本 P153附录 1和课本 P20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填 下表: 常用仪器名称 用途 注意事项 试管 用于夹持试管 用于加热 胶头滴管 滴瓶 烧杯 量筒 集气瓶 复备栏 10 2、连接仪器装置 【课堂达标】 1.在①坩埚②烧杯③烧瓶④蒸发皿⑤量筒⑥试管⑦集气瓶⑧试管等仪器中,不能 加热的是_____,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的是_____,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____。 2.酒精灯火焰分 、 、 三层, 焰温度最高。加热应该用 焰。 3.实验时,不宜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 A、烧杯 B、烧瓶 C、试管 D、量筒 4.用酒精灯给试管内溶液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是:①用酒精灯的外焰 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 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1/3;⑤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 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液体的中下部。其中 与之相关的是( )。 A、①③⑤⑥ B、②④ C、②③⑥ D③④⑤ 5.下列仪器,能够用来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大量液体的是( ) A、试管 B、量筒 C、烧杯 D、广口瓶 【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练习册 预习 目标 1、练习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2、说出仪器的选择和操作的原理。 课后 反思 11 九 年级 化学 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授课 班级 课题 课题三 走进化学实验室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第二课时(两课时) 导学 目标 1、练习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2、说出仪器的选择和操作的原理。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重点 1、药品的取用。 2、实验练习---基本操作。 教学 难点 实验练习---基本操作。 教学 方法 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小组讨论 导学 流程 【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药品一般分为 和 两类.取用的方法分别是 .取用固体的仪器有 和 . 2.液体的取用方法是 . 3.酒精灯火焰分 、 、 三层, 焰温度最高。加热应该用 焰。 【学习研讨】 一、药品的取用 (一)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熟悉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见第18页图)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 (三)液体药品的取用 二、物质的加热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演示并讲解第 21页的活动与探究) 三、固体试剂的称量 四、连接仪器装置 五、仪器的洗涤 六、整理实验桌和实验室。 【当堂达标】 1.下列试剂中①氧化铜粉末②石灰石块③锌粒④试剂瓶中的盐酸液体。可以用药匙 取用的是 ,可以用镊子取用的是_____ __,可以用滴管取用的是_________ 2.现有下列仪器:①25ml量筒;②试管;③胶头滴管;④酒精灯;⑤100ml 量筒。 复备栏 12 量取 25 ml 液体,应该选用的仪器是( ) A、①② B、①③ C、③⑤ D、②④ 3.下列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 A.把实验室的仪器和药品带回家做家庭小实验 B.用滴管滴加液体完毕,把它横放在桌面上 C.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葡萄糖和食盐 D.实验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排列整齐,并整理好实验桌 4.某学生俯视量筒内液体读数为 20ml,则实际液体体积为( ) A.大于 20ml B.小于 20ml C.等于 20ml D.无法判断. 5.使用前,天平指针向左偏,未经调零即用天平进行称量,当天平达到平衡后, 其读数与被称量物质的真实质量比较( ) A.偏小 B.偏大 C.相等 D.无法判断 6.既可用于给液体加热,又可用于给固体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A.试管 B.烧瓶 C.烧杯 D.蒸发皿 7.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时,误将药品和砝码位置放颠倒了,待平衡时,称得药 品质量读数为 9.5g(1g以下用游码),则药品的实际质量为( ) A.9g B.10g C.8.5g D.8g 8.指出右下图所示倾倒盐酸的操作中的主要错误: (1) ; (2) ; (3) 。 作业布置: 课本习题 1、2、3 完成配套练习册 预习 目标 1.说出空气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2.阐述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 3.会分辨混合物和纯净物(常见物质), 课后 反思 13 九 年级 化学 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9.7 授课 班级 课题 课题一 空气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第一课时(两课时) 导学 目标 1.说出空气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2.阐述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 3.会分辨混合物和纯净物(常见物质)。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重点 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教学 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 教学 方法 实验探究、小组讨论 导学 流程 【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你如何证明空气的存在? 2. 木柴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 ;澄清石灰水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就 会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 ;夏天当我们从空调房间走出来时,眼镜会变得 一片模糊,说明空气中也含有__ _。 3.二百多年前, 国的化学家 用定量的方法得出了空气是由 和 组成 的 。 空 气 的 组 成 按 体 积 计 算 , 大 约 是: 、 、 、 、 。 4.冰、 冰水共存体分别属于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学习研讨】 ㈠ 证明空气的存在 讨论:你如何证明空气的存在?你能捕捉到它吗?(利用家里的物品试一试) 实验探究 1:证明空气的存在 获取结论: ㈡ 认识空气的成分 【实验探究 2】空气的成分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讨论举出实例。 做出结论:空气中含有 、 、 和其他杂质(如尘埃)等多种 物质。 ㈢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 (1)将图 2-1所示集气瓶的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 加以标记。 (2)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满红磷,将胶管 上的止水夹夹紧,把燃烧匙内的红磷放在酒精灯火焰 上点燃,并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观察现 复备栏 14 象。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把导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思考: 1.为什么要将集气瓶的容积划分为 5等份,并加以标记? 2.点燃的红磷(用燃烧匙)为什么要迅速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如果将点燃的 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结果又如何? 3.为什么要等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实验结论: 讨论交流:要使实验成功关键要注意哪些问题? ㈣ 混合物和纯净物 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出一些在生活中常用的混合物,试说说它们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评价样题】 1.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 ) A.1:4 B. 5:4 C. 4:1 D. 5:1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洁净的空气 B、鲜橙多饮料 C、冰水混合物 D、“快鹿”牛奶 3.下列气体不是空气中固定成分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硫 D.稀有气体 4.有六种物质:① 汽车排放的尾气;② 煤燃烧产生的烟尘;③ 化工厂排放出的 废气;④ 江河湖泊蒸发出的水蒸气;⑤ 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⑥ 人呼出的 二氧化碳。其中,能严重污染空气,对人类造成很大危害的物质是(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5.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干燥的空气中各组分气体体积占空气总体积的百分数大 约是:氮气_,氧气_,稀有气体_.二氧化碳_,水蒸气和其他气体_。 6.下列有关空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只有一种成分即“燃素” B.空气中不含有水蒸气 C.空气的成分自古至今一直未变 D.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 7.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某品牌纯净水 B.清新的空气 C.24K黄金 D.氦氖激光气 预习 目标 ⒈ 说出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2.说出稀有气体的稳定性及其主要用途。并领悟性质决定用途的逻辑思想。 3.阐述空气的自净能力、空气的污染状况、空气污染的防治措等。 课后 反思 15 九 年级 化学 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授课 班级 课题 课题一 空气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第二课时(两课时) 导学 目标 ⒈ 说出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2.说出稀有气体的稳定性及其主要用途。并领悟性质决定用途的逻辑思想。 3.阐述空气的自净能力、空气的污染状况、空气污染的防治措等。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重点 1、 氮气和稀有气体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教学 难点 1、 氮气和稀有气体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教学 方法 实验探究、小组讨论 导学 流程 【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氮气有什么性质、有什么用途? 2.稀有气体有什么性质、有什么用途? 3.空气的成分本身具有固定的组成,是不是说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为什么? 4.对于空气污染,你的认识是: (1)空气的污染物: (2)空气的污染源: 5.你知道如何防止或控制空气的污染吗? [课文阅读]课本 P30“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日报” 我国目前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有: 【学习研讨】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氧气用途:(1)、潜水、医疗(2)、炼钢、气焊(3)、化工生产(4)、宇 宙航行 (这些用途一般都是利用氧气易于跟其他物质起反应并放出热量的性质) 2.氮气性质:1、 2、 3、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 体。 氮气用途:(1)、化工原料(硝酸、化肥)(2)、 (焊接金属、充入灯 复备栏 16 泡、食品防腐)(3)、医疗、麻醉(4)、超导材料 3.稀有气体性质: 、 、 。 稀有气体用途:(1)、保护气(焊接金属、充灯泡)(2)、各种用途的电光源 (3)、激光技术(4)、制造低温环境(氦)(5)、医疗麻醉(氙) 三、保护空气 1、空气污染的原因 :有害气体(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烟尘 2、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化工厂的废气,汽车排 放的尾气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1)、损坏人体。 (2)、影响作物生长。 (3)、破 坏生态平衡例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 4、防治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 1、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2、 3、 4、关注环境、保护环 境、养成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评价样题】 1.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可根据它们下列性质中的 ( ) A. 颜色 B.能否使火焰熄灭 C.状态 D.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2.目前很多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超标,原因是( )。 A、人的呼吸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矿物燃料的燃烧 D.工厂的废气 3.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 A.燃烧煤和石油产生的废气 B.化工厂排放的烟尘 C.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后产物 4.许多城市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原因是燃放烟花爆竹时①产生有毒气体。②产 生噪音。③产生粉尘。④易引发火灾。其正确答案是( ) A.只②和④ B.只①,②和④ C.只②,③和④ D.①②③④ 5.据报道,现在许多城市交通主干道的空气严重超标污染,其主要原因是( ) A.煤燃烧所排放的废气造成的;B.几十万辆汽车,摩托车等排放的废气造成的; C.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水,废气造成的;D.不断地降雨和各种污水的排放造成的; 6、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通电时一般都能发出有色光 B.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一定不能和其他物质反应 D.是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气体 7、氮气的用途也很广泛,下列属于氮气用途的是( ) A.合成氨制作氮肥 B.充入灯泡作保护气 C.作为火箭发射的推进剂 D.医疗上可作为危重病人的急救气 17 8、在中央电视台发布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可看到,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 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下列对其形成主要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环境绿化不好,粉尘随风飘扬 B.生活和生产中燃烧煤炭 C.工业生产排放废水 D.机动车排放尾气 9、200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正式加入了WTO,并赢得了 2008年第 29届夏季 奥运会的举办权。为向世界展现一个新形象,某学校同学提出于下列环保建议: ①开发新能源,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②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③提倡使用一次性发 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④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⑤分类回收垃圾。其 中你认为可以采纳的是 ( )。 A.①③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0、目前我国对城市空气质量监测项目中,一般不考虑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氮氧化物 C.硫氧化物 D.可吸入颗粒物 11、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在包装食品时可以采用真空包装或充入保护气的方法, 对于一些易腐连败的食品,常常充入氮气以防腐,原因是 。 12.造成大气污染的有害气体是 ( ) (A)氮气、氧气 (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D)氮气、二氧化碳 13.下列情况一般不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 (A) 煤燃烧生成的烟 (B)汽车排气生成的烟雾 (C)人呼出的二氧化碳 (D)放鞭炮产生的烟雾 14. 春季沙尘暴频繁侵袭我国北方地区,会造成空气中下列哪种有害成分的增加()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可吸入颗粒 D.一氧化碳 预习 目标 1.说出氧气的物理性质。 2. 通过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红磷,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课后 反思 18 九 年级 化学 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授课 班级 课题 课题二 氧气的性质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第一课时(总两课时) 导学 目标 1.说出氧气的物理性质。 2. 通过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红磷,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领会氧气化学性质的活泼性。 4、会检验氧气存在和氧气收集验满。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合反应的概念。 教学 难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其现象的描述。 教学 方法 小组讨论、交流总结 导学 流程 【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_色__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氧气___ 溶于水,液态氧为____色,固态氧为____色。以上性质是氧气的____性质。 2.请指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并写出化学反应的表达式 (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条件 化学反应的表达式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条件 化学反应的表达式 3.碳、硫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何不同?铁丝为什么在空气中不 燃烧而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由此说明了什么? 4.硫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集气瓶内为什么都要放少量的水,其作用相同 吗?铁丝为什么要做成螺旋状? 【合作研讨】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通过实验填写下表: 实验思考: (一)、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 1、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 复备栏 19 2、下端系一火柴杆的目的是什么?火柴梗为什么不宜过长? 3如何证明碳和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二)、通过本实验证明氧气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氧气的浓度对实验结果有没有影 响?你还知道氧气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结论: 1. 燃烧在纯氧中进行比空气中进行得更旺。 2. 某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纯氧中却能燃烧。 3.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同时放出热量。在这些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氧气便是常见的氧化剂; (三)、氧气的检验: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因此利用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一特性可 以检验氧气。 【课堂达标】 1.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氧化镁 B氧气 C红磷 D液态空气 2.氧气的化学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 ) A比较活泼,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能与许多金属,非金属发生化学反应。 B 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反应。 C不活泼,常温时不能与其他物质反应。 D非常不活泼,高温时能与少量物质反应。 3、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重新燃烧的气体是 [ ] A.空气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A.碳 B.硫 C.镁 D.磷 5、 把铁丝、木炭、镁条、红磷、蜡烛和硫分别在氧气中燃烧所产生的现象与其物 质对应起来:铁丝( )、木炭( )、镁条( )、红磷( )、蜡烛( )、 硫( )。 A.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上出现水雾,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物质 C.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E.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F.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6.右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可燃物质的 燃烧剧烈程度与 氧气的 有关 20 (1)集气瓶底铺上一层细砂,其作用是 ;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 4)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化学反应 进行,其原因 是 。 7.(1)写出镁带燃烧,铜在空气中加热,木炭燃烧,铁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 表达式。 (2)分析上述四个化学反应有什么共同特点。 8.现有 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 A中剧烈燃烧,火星 四射,放出大量热,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C。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 D通入澄 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试判断 A、B、C、D各是什么物质,请将答案填在 空格内: A是 ;B是 ;C是 ;D是 。 四瓶无色气体,它们是氧气、氮气、空气、二氧化碳。请将它们一一鉴别。 【作业布置】 课本 36页 1、2、3。 预习 目标 说出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的基本含义,并能判断常见生活现象是否属于缓慢氧化 课后 反思 21 九 年级 化学 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授课 班级 课题 课题二 氧气的性质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第二课时(总两课时) 导学 目标 1、说出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的基本含义,并能判断常见生活现象是否属于缓慢氧化。 2、分辨可燃与支持燃烧这两个易混概念。 3、比较分析化合反应、氧化反应,认清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本质特点。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重点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氧化物的概念。 教学 难点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辨析。 教学 方法 小组讨论、交流总结 导学 流程 【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反应的概念是 。 氧化反应是指 。 2. 化合反应的特点是 。 氧化反应的特点是 。 3.什么是氧化物? 4.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属于缓慢氧化?(至少举出三例) 【学习研讨】 回顾旧识:1.氧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何? 2.填写下表: 分析讨论: 上述前四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定 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化合反应 特 点:多变一 实验 反应表达式 炭燃烧 硫燃烧 铁燃烧 磷燃烧 蜡烛燃烧 复备栏 22 分析讨论:表中五个反应有没有共同的特征? 定 义: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探究: A、观察 CO2、H2O、P2O5、Al2O3有什么相同之处? B、KMnO4与 NaCl与它们有什么不同? C、试一试归纳出氧化物的概念。 3、阅读课文理解缓慢氧化 【评价样题】 1.下面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磷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白雾 B.铁丝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 D.硫在空气中燃烧时,会发出蓝紫色火焰 2.通常情况下,对氧气化学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非常活泼 B.比较活泼 C.极不活泼 D.无法确定 3.下列四个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水→氢气+氧气 B、氢气+氧气→水 C、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D、木炭+氧气→二氧化碳 4.在下列变化中 A.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B.水→氢气+氧气 C.磷+氧气→五氧化磷 D.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5.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 A. 植物呼吸 B.食物腐烂 C.铁生锈 D.硫燃烧 6.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 ②硫粉在氧气中燃烧: ;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④燃烧红磷制造烟幕: ; ⑤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 【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练习册。 预习 目标 1、说出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实验原理、过程、注意点等。 2、说出催化剂的概念,催化剂的作用。 课后 反思 23 九 年级 化学 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授课 班级 课题 课题二 氧气的性质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第二课时(总两课时) 导学 目标 1、说出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的基本含义,并能判断常见生活现象是否属于缓慢氧化。 2、分辨可燃与支持燃烧这两个易混概念。 3、比较分析化合反应、氧化反应,认清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本质特点。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重点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氧化物的概念。 教学 难点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辨析。 教学 方法 小组讨论、交流总结 导学 流程 【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反应的概念是 。 氧化反应是指 。 2. 化合反应的特点是 。 氧化反应的特点是 。 3.什么是氧化物? 4.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属于缓慢氧化?(至少举出三例) 【学习研讨】 回顾旧识:1.氧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何? 2.填写下表: 分析讨论: 上述前四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定 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化合反应 特 点:多变一 实验 反应表达式 炭燃烧 硫燃烧 铁燃烧 磷燃烧 蜡烛燃烧 复备栏 24 分析讨论:表中五个反应有没有共同的特征? 定 义: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探究: A、观察 CO2、H2O、P2O5、Al2O3有什么相同之处? B、KMnO4与 NaCl与它们有什么不同? C、试一试归纳出氧化物的概念。 3、阅读课文理解缓慢氧化 【评价样题】 1.下面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磷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白雾 B.铁丝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 D.硫在空气中燃烧时,会发出蓝紫色火焰 2.通常情况下,对氧气化学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非常活泼 B.比较活泼 C.极不活泼 D.无法确定 3.下列四个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水→氢气+氧气 B、氢气+氧气→水 C、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D、木炭+氧气→二氧化碳 4.在下列变化中 A.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B.水→氢气+氧气 C.磷+氧气→五氧化磷 D.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5.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 B. 植物呼吸 B.食物腐烂 C.铁生锈 D.硫燃烧 6.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 ②硫粉在氧气中燃烧: ;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④燃烧红磷制造烟幕: ; ⑤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 【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练习册。 预习 目标 1、说出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实验原理、过程、注意点等。 2、说出催化剂的概念,催化剂的作用。 课后 反思 25 九 年级 化学 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授课 班级 课题 课题二 氧气的制取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第二课时(总两课时) 导学 目标 1.说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2.列举分解反应及其化合反应的区别; 3.概述氧气的工业制法; 4.描述两套气体制取装置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重点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 2.分解反应及其化合反应的区别。 教学 难点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 2.分解反应及其化合反应的区别。 教学 方法 实验探究 导学 流程 【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用的是什么药品?其反应原理的文字表达式怎样书写? 2. 空气中有氧气,带余烬的木条伸入装有空气的集气瓶,木条是否会复燃?为什 么? 3.什么是分解反应?它有什么特点?和化合反应有什么区别? 【学习研讨】 活动与探究: 1. 观察图 2-17制取氧气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使用了哪些仪器?哪部分是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收集装置?你认为发生 装置取决于哪些因素?收集装置又取决于哪些因素? 2 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写出下列反应的表示式: 1 硫、磷、铁丝分别和氧气的反应 2 过氧化氢、氯酸钾分别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制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制氧气 从反应物、生成物种类比较上述反应的异同,对比化合反应的特点,通过讨论 分析得出分解反应的结论。 分解反应的概念: 复备栏 26 固固加热装置 固液不加热装置 特点:一变多 A C+B 3. 工业上需要的大量氧气是如何制取的?(阅读课文) 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利用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因此氮 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氧。 (1)具体过程 (2)注意:该过程是 变化 4.制氧小结: ①原料: 溶液和二氧化锰、 和二氧化锰、 ②原理(反应式):过氧化氢 氧气+水 ; 氯酸钾  二氧化锰 氯化钾 + 氧气 ;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 ③制取氧气的装置: ④氧气的收集方法 ⑤检验氧气和验满: ⑥步骤和注意事项: 【评价样题】 1.某气体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应具有 ( )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2.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分解 溶液或加热 的方法制取氧气, 两个反应均属于 反应。在两个反应中,都接触到一种物质,它的名称叫 做 。在前一个反应中,它是该反应的 ,在后一个反应中,它是该反 应的 。 3.下图是实验室提供的常用仪器,供完成下列气体制取实验时选用(不可重复选用......)。 降温 空 氮 液态空气 加 升温-196℃ 液态氧 升温-183℃ 氧 二氧化锰 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向上排空气法(氧气比空气重) 27 (1)实验室采用加热高锰酸钾晶体制取氧气时,其发生装置必须选用上述仪器中 的(填序号) ,还缺少的仪器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 式为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 (2)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它在土豆块的催化 作用下能迅速分解,放出氧气。若实验室采用该反应原理制取氧气,并且在实验过 程中可以随时添加双氧水,上述仪器中必须使用的有 。 【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练习册。 预习 目标 1、能举例说出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2、能通过实验探究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能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能说出分子和原子的定义 课后 反思 28 九 年级 化学 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授课 班级 课题 课题一 分子和原子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一课时 导学 目标 1、能举例说出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2、能通过实验探究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能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能说出分子和原子的定义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重点 1、能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分子和原子的相似点、根本区别和联系 教学 难点 1、通过实验探究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能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教学 方法 小组探究,自学 导学 流程 【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敞口容器中的水会减少?在静置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扩散? 2、分子的基本性质有哪些? 解释现象:根据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可解释物质的扩散如 、 、 等。根据分子间有间隔可解释 、 、 等现象。 3、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 【学习研讨】 1、阅读课本的活动与探究 讨论:为什么 A烧杯中的酚酞变红而 B烧杯中的酚酞溶液不变色? 结论: 2、从分子的角度,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3、根据图 3-11,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思考: 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①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____改变,构成分子的原子也____改变。 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____改变,即分子可分。分子分解成___,但原子不能 _____,只是又重新______成新分子。 复备栏 29 ③分子分解为原子,所以分子是由________构成 1、 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课堂达标】 1.下列实验不能证明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是( )。 A.水中放糖,糖不见了,水却变甜了 B.大米中掺入少量沙子,沙子不见了 C.水中放入紫黑色的高锰酸钾固体,振荡后水变成了紫红色 D.一杯澄清的食盐水经蒸发析出了少量的食盐晶体 2.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氧原子 B.氧分子 C.氧元素 D.两个氧原子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4、往 10 mL酒精中加入 10 mL 水,充分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小于 20 mL,其主 要原因是 。 7、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①湿衣服在阳光下和通风处比在阴凉背风处易于晾干。 ②香水汽油为什么要密闭保存? ③水蒸发后,化学性质没有变。 ④25m的 m3石油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 0.024 m3的钢瓶中? 【作业布置】 课本 51页 1、2、3 分子 原子 定义 性质 联系 区别 预习 目标 1.会说出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会使用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查找相对原子质量。 课后 反思 30 九 年级 化学 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授课 班级 课题 课题二 原子的构成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第一课时(两课时) 导学 目标 1.会说出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会使用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查找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重点 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 难点 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2.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教学 方法 小组探究 导学 流程 【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吗?相对于原子来说,原子核所占空间有多大? (2)原子核带电吗?电子带电吗?整个原子显电性吗?为什么? (3)原子核还能再分吗?如果能再分,它又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呢?这些粒子有区别吗? (4)原子、质子、中子、电子有没有质量? (5)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它是怎样确定的?它有单位吗? 【学习研讨】 【回顾】回忆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在理解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的基础上,你能说 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吗? 一、原子的构成 【观察】P68原子构成示意图:认识原子的各部分结构,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是 如何运动的? 【归纳】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 和 构成的。 分析课本表 4-1,表 4-2,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 2、是不是所有的原子核内都有中子? 3、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何特点?不同种类原子内部结构有何不同? 复备栏 31 (每个质子带 1个单位正电荷) (带 电) (中心) 不显电性 (不 电) (带 电)(每个电子带 1个单位负电荷) (核外) 小结: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二、相对原子质量 阅读教材小结: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课本 P69页 从以上表格中你有没有发现: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该原子的质子数、 中子数有何关系: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思考:为什么说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课堂达标】 1.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A. 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B. 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C. 没有单位 D. 是原子间质量之比,单位为 1,一般不写 2.已知原子的核电荷数,可以确定它的( ) (A)原子量 (B)质子数 (C)中子数 (D)电子数 3.原子(普通的氢除外)的原子核是( )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不能再分 4.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微粒是 ( ) (A)原子 (B)分子 (C)电子 (D)原子核 5.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 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49,相对原子质量为 115。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115 B. 49 C. 66 D. 164 【作业布置】 课本 57页 1、2 预习 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会指出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通过讨论能概述离子形成的过程,并能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课后 反思 原 子 32 九 年级 化学 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授课 班级 课题 课题二 原子的结构(离子)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第二课时(两课时) 导学 目标 1.会说出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会使用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查找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重点 1、离子的形成过程 2、核外电子的排布 教学 难点 1、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 2、离子形成的过程 教学 方法 小组探究 导学 流程 【预习导学】 1、 核外电子的运动虽没有固定的轨道,但围绕原子核,也有经常出现的区域,这 些区域称为____________.。核外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人们把这种现象 称为核外电子的_____________。 2、 现在发现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只有______个电子层,最多的有____个 电子层,第一层最多排_____个电子,第二层和最外层最多排_________个。 3、 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_____个,易_____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____个,易_____电子,达到 稳定结构。 4、 带电荷的原子叫________,带正电荷的原子叫________,带负电荷的原子叫 _______。 【学习研讨】 一、 原子结构示意图: ⑴各部分的含义: ⑵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分类、化学性质的关系 ① 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 数。 ②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8(氦为 2)的结构称为稳定结构。 ⑶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的判断: ① 原子: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② 阴离子: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③阳离子: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二、离子 复备栏 33 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如:Mg2+——表示镁 (一个镁 );数字 2表 示 ,5.Mg2+表示 (1)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系数)表示离子的 ; (2)离子符号表示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异同: (3)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该元素的化合价数 (4)常见原子团离子:硫酸根离子 ;碳酸根离子 ;硝酸根离子 氢氧根离子 ;铵根离子 【课堂达标】 1、 请说出“2”表示的意义: 2Na ; 2Fe3+ ; 2H2O ; Fe2+ ; O2 、 、 、 。 2、 下列各组粒子中,核外电子数目相同的是( ) A.Na+和 Cl— B.Ar 和 Cl— C.Mg和Mg2+ D、S和 S2— 3、下列离子中,和氖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排布的是( ) A 、S2— B、 Mg2+ C、 Cl— D、 H+ 4、某粒子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8个电子,质子数为 n个,则它所带的核电荷 数有( ) A.10 B、大于 10 、C小于 10 D、三种都有可能 【作业布置】 预习 目标 ⒈会识别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会列出元素的简单分类。 ⒉会指出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 3. 会使用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课后 反思 34 九 年级 化学 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授课 班级 课题 课题三 元素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一课时 导学 目标 ⒈会识别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会列出元素的简单分类。 ⒉会指出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 3. 会使用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重点 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 教学 难点 元素概念的形成,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教学 方法 小组探究,自学 导学 流程 【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元素? 2、元素和原子的区别? 3、元素分为哪三类?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哪四种? 4、如何书写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有哪几层含义? 【学习研讨】 一、元素 1.元素的概念: 延伸思考: (1)判断是否为同种元素的根据是什么?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2.元素的分类: 元 素 原 子 定 义 区 分 1、只讲 ,不讲 。没有 数量多少的意义。 2、组成物质 1、既讲 ,又讲 。有数量多少的 含义。 2、构成分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使用范围 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 联 系 元素的概念是建立在原子的基础上,即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 子的总称为一种元素。 原子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复备栏 35 元素分为 元素、 元素和 元素。 3.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 二、元素符号: 1.写法。 2. 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①表示 (种类,为宏观意义):②表示 原子(微粒,为微观意义) 思考:1、如何表示几个原子呢?如:两个氢原子: ;三个铁原子: 。 结论: 注意:元素符号既表示宏观概念,又表示微观概念; 三、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周期表有上共有 个横行和 个纵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 ,每一纵行称 为 , 2.元素周期表表示的规律。 【课堂达标】 1. 试找一找,下列哪些物质里含有相同的元素? 氧气(O2)、水(H2O)、过氧化氢(H2O2)、二氧化硫(SO2)、氢气(H2)、 硫粉(S) 3.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 A、原子质量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核外电子数不同 4. 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 C60分子,它由 60个碳原子构成,形状像足球,又叫足球 烯。下列有关 C60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它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 B、它由 60个碳单质构成 C、它是一种单质 D、它是一种化合物 5.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 A、CaO B、Al2O3 C、SiO2 D、Fe3O4 6. 蔗糖(C12H22O11)是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之一,它由 种元素组成。 【作业布置】 课后习题 3、4、5题。 预习 目标 1.描述水资源的现状。 2. 会概述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能够解释水资源的重要性。 课后 反思 36 九 年级 化学 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授课 班级 课题 课题一 爱护水资源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一课时 导学 目标 1.描述水资源的现状。 2. 会概述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能够解释水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重点 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教学 难点 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教学 方法 自学 导学 流程 【预习导学】 1.自然界中的水分布状况如何? 2.水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哪些用途? 3.水源污染来自哪几个方面? 4.爱护水资源的途径有哪两条? 5.生活中你有哪些节水方法? 【学习研讨】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 讨论:如何节约用水?你有哪些节约用水的建议,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2、防止水体污染: 思考:根据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 【课堂达标】 1、下列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水 空气 B 自来水 氧气 C过氧化氢溶液 水 D 磷 二氧化碳 2、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日常生活中有人喜欢喝纯净水,市售纯净水 中有些是蒸馏水,有关这类纯净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纯天然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 C它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 D蒸馏水不属于纯净物 复备栏 37 3、下列现象不会..造成水源污染的是( ) A造纸厂的废水直接排入附近河流中 B农药化肥的流失 C植物的蒸腾作用 D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4、下列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中的用水方式不宜提倡....的是( ) A 流水漂洗衣物 B农业上对农作物采用滴灌供水 C 工业用水循环使用 D打扫教室时,先喷洒水后扫地 5、三峡工程二期工程已于 2003年 6月 1日开始蓄水。为防止三峡库区水源污染, 应采取的措施是(填序号) ①清理蓄水库库底固体废物; ②防止船舶污染; ③整治相关河流污染;④治理库区和上游区工业污染。 6、按要求书写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① 有水参加..的分解反应 ; ② 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 ; ③ 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 【作业布置】 课本 73页 1、2、4 预习 目标 1.会说出软水与硬水的鉴别方法。 2.会总结出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3.总结两种基本操作的方法:蒸发和过滤。 课后 反思 38 九 年级 化学 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授课 班级 课题 课题二 水的净化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一课时 导学 目标 1.会说出软水与硬水的鉴别方法。 2.会总结出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3.总结两种基本操作的方法:蒸发和过滤。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重点 净化水的方法;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教学 难点 净化水的方法 教学 方法 实验,小组讨论,自学 导学 流程 【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天然水是怎样摇身一变,成为你随时可以饮用的纯净水的呢? 3.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 。 4.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是 ,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5.明矾是常用的 剂。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 6.软水与硬水的区别是什么?鉴别二者的方法是什么? 7.硬水转化为软水的常见方法有哪些? 【学习研讨】 (一)、净化水的方法: 、 、 、 过滤:注意事项 “一贴、二低、三靠”。 ⑴制作过滤器时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简称 “一贴”);而且滤纸边缘要低于漏 斗边缘。 ⑵过滤时,盛浑浊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使液体沿玻璃棒流入过滤器。玻棒 下端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以免弄破滤纸。过滤器中液体要低于滤纸边缘。 漏斗下口要紧靠下面烧杯的烧杯壁,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不会向四周飞溅。以上 即为过滤操作中的“一贴、二低、三靠”。 思考:如果通过过滤得到的滤液仍浑浊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么处理? 思考:如果通过过滤得到的滤波仍浑浊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么处理? 讨论: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采用什么物品代替实验室中的过滤器来过滤液体,得到较 纯净的水。(看课本---自制净水器) 复备栏 39 (二)、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 (三)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1.什么叫硬水?怎样证明某些水是不是硬水? 2.使用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危害。(看课本) 3.硬水的软化方法 实战问题:如果我们在野外只有浑浊的水,你将如何操作得到饮用..水? 【课堂达标】 1.下列方法中能够用来区别硬水和蒸馏水的是 ( ) A.加肥皂水搅拌 B.加入明矾,搅拌 C.溶解食盐 D.观察颜色 2.由于河水中一般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因此必须要进行净化 处理。其中可用次氯酸来杀死细菌,即将漂白粉(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投入水中 以产生次氯酸。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河水→A(明矾) →B(沉淀)→C(过滤)→D(漂白粉)→净水 (l)可以除去较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是 。 (2)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为 。 (3)A步中加明矾的作用是 。 (4)该农户得到的净水是 (填“纯净物”或者“混合物”)。其原因是 。 3.小林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装置如图所示: (1)小卵石、石英和蓬松棉的作用是 ; 活性炭的作用是 。 (2)净化水后是硬水还是软水? ,我认可 用 来检验。 5.小雨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 采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 (1)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其作用 是 ;漏斗下端靠近烧杯内壁是为 了 。 (2)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有 【作业布置】 课本 78页 1、2、3 预习 目标 1.能概述水在自然界的存在状况和分布情况。 2.会说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操作、现象。 课后 反思 40 九 年级 化学 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授课 班级 课题 课题三 水的组成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一课时 导学 目标 1.能概述水在自然界的存在状况和分布情况。 2.会说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操作、现象。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重点 水的组成及实验 教学 难点 水的组成的论述和表达,对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教学 方法 实验探究,小组讨论总结 导学 流程 【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 地球上哪里有水?水有什么用途? 2. 在水的电解实验中,正极产生 气,负极产生 气;他们的体积比是 , 因为有新物质生成,是 反应过程,它的文字表达式为: 3. 水究竟是由哪些元素组成?它是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它是否属于氧化物? 4.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氢气在空气中 能燃烧吗?不纯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什么现象? 5.简单总结氢气的物理性质有哪些?根据氢气的物理性质可用哪些方法收集氢气? 物理性质:无 、无 、 于水的气体 氢气的收集方法: 排空气法(因为氢气密度比空气 );排水集气法 (因为氢气 于水) 【学习研讨】 1.水的物理性质 2.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演示实验 3—1:电解水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现象: 结论: 复备栏 41 讨论:氢气 H2 氧气 O2 水 H2O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从元素种类的角度去考 虑) 氧化物: 【课堂达标】 1.下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 C__________。 (2).写出 A、B内收集到的气体的名称: A内气体_____ _。B内气体_____ _。其中 A与 B体积比为 ; (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 (4).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 A、B管口,分别观察到了不同的现象,在 A管口的 现象 ,在 B管口的现象: 该实验能得出哪些结论:(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2.关于水的组成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是水元素组成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水的组成很复杂,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 3.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 (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里有氢气和氧气 D.只要将氢气和氧气充分混合,就能得到水 4、电解一定量的水当某一电极上产生 5 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 是( )A.2.5 ml或 5 ml B.5 ml或 10 ml C.10 ml或 15 ml D.10 ml或 2.5 ml 【作业布置】 课本 82页 1、2、4 预习 目标 1、会指明化学式的涵义 2、会写出单质及简单化合物的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概括出书写化学式的方法 课后 反思 物质 种类 物 质 组 成 纯净物 混合物 元素 种类 单质:由 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 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2 九 年级 化学 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授课 班级 课题 课题四 化学式和化合价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第一课时(总三课时) 导学 目标 1、会指明化学式的涵义 2、会写出单质及简单化合物的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概括出书写化学式的方法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重点 化学式的含义 教学 难点 能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 教学 方法 小组讨论总结 导学 流程 【预习导学】 (无师自通) 认真阅读课文后请你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式是指用 的式子。为什么一种纯净物只有一个化学式? 2. 化学式能表示哪些意义? ① , ② , ③ , ④ 3. 符号 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 H: , 2H: , H2: , 2H2: . 4. 单质是指 ;化合物是指 ; 氧化物是指 ; 【学习研讨】 一、 化学式 思考:下列物质中哪些是单质?哪些是化合物?并将其化学符号写在相应横线上。 (1)铜 (2)硫 (3)二氧化碳 (4)氧气 (5)水 (6)氯化氢 (7)氦气 (8)氨气 单 质 纯净物 化合物 讨论(1)物质的名称能表示出物质的组成情况吗? (2)表示这些物质的化学符号能表示出物质的组成情况吗? 请以水的化学符号—H2O为例说明这种符号是通过什么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你能总结出什么是化学式吗? 二、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复备栏 43 你能以 Cu以为例说出元素符号表示哪些意义吗? 你看到“H2O2”最想知道什么呢?(化学式所表示的意义) A、表示 B、表示该物质 C、表示组成物质的 D、表示一个分子中 E、表示组成某物质的元素 三、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的意义 四、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阅读课本 P82 ) 1、 单质:① 金属、固体非金属(碘除外)、稀有气体等化学式的写法: ② 气体非金属化学式的写法: 2、 化合物: 【课堂达标】 1.下列符号中,既可用来表示一种物质,又可用来表示一种元素,还可用来表示一 个原子的是( ) A、C B、O C、2C D、CO 2.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 C60分子,它由 60个碳原子构成,形状像足球,又叫足球烯。 下列有关 C60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它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 B、它由 60个碳单质构成 C、它是一种单质 D、它是一种化合物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 ) A、CaO B、Al2O3 C、SiO2 D、Fe3O4 4、如下图,这四位同学描述的可能是下面的同一个化学符号 ( ) A、HClO B、O3 C、NO2 — D、H2O 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 4个氧原子 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 1个硫原子 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 2个氢原子 3个硫酸分子 3 H2SO4 44 5. R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下列关于 R原子和 R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性质相同 B.电子层数相同 C.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D.最外层电子数相 同 6、下列符号只有微观意义的是( ) A.Cl2 B.2N2 C.Cu D.CO2 7.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 A. H B. H20 C. H2 D. 2H 8. 下列关于 NaNO2、Na2O2、SO2、O2等四种物质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气 B.都含有氧元素 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 2个氧 原子 9. 蔗糖(C12H22O11)是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之一,它由 种元素组成,各元素的 原子个数比是 ,它的一个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 10. 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⑴4个二氧化碳分子 ; ⑵3个钾原 ;⑶氢气 ;⑷一个氢分子 。 11. 甘油在印刷、化妆品等工业中常用作润滑剂,也可用来制造医药和炸药。根据甘 油的化学式 C3H8O3,你能得出哪些信息? ① ; ② ; ③ ; ④ . 【作业布置】 课本 88页 1、3、4、5 预习 目标 1.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并复述。 2.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3.能根据化学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课后 反思 45 九 年级 化学 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授课 班级 课题 课题四 化学式和化合价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第二课时(总三课时) 导学 目标 1.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并复述。 2.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重点 1.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化合价 2.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教学 难点 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化合价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教学 方法 小组讨论总结 导学 流程 【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后请你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1.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 ,化合价是表示 数目。化合价有 之分。 2.化合物中元素 为零。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 。 3. 化合价规律有哪些? 4.熟记①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H、K、Na、Ca、Cu、Ba 、Al 、Zn 、O 、Cl、 S 、 F 、Mg、Ag ② 熟记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OH、 NO3 、NH4 、SO4 、CO3 5.如何根据元素化合价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6. 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法和离子符号的表示法有什么区别? 【学习研讨】 (一)化合价 1.化合价的标法 正价: H K Na Ca Cu Al 负价: O Cl S 根价: OH NO3 SO4 CO3 NH4 复备栏 +1 +1 +1 +2 +2 +3 —2 —1 —2 +1—2—2—1—1 46 想一想:化合价与离子的表示方法有何异同? 2.化合价的确定及其规律 阅读教材P84页后填写 a、化合物中:氧为 价,氢为 价,金属元素一般显 价,非金属元素一般 显 价。 b、两个零: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 3. 化合价及根的化合价的记忆,记忆P83表4-6。 [活动与探究]a、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化合价记忆比赛,看谁记得多,记得准。 b、试着编写能帮助记忆化合价韵语、歌谣或快板。 化合价记忆歌诀: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 二四碳,硫有负二正四六,铜汞二价最常见。正价负价要分清,莫忘单质价为零。 (二)化合价的计算与应用 ⑴根据化合价原则书写化学式,看P84页例题 小结写法:一排顺序二标价,三是关键要交叉;下标能约要化简,最后一步是检查。 (写、标、交、简、查) ⑵根据化学式(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推断元素的化合价。 例:试确定 K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钾为+1价,氧为—2价)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的原则求氯元素的化合价。 设:氯元素化合价为 x +1+x+(—2)=0 x=+2—1=+1 则:K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练习:KCl中 Cl_____价 KMnO4中Mn____价 K2MnO4中Mn____价 H2SO4中 S______价 Na2CO3中 C_______价 Ba(OH)2中 Ba_______价 (三)化学式的读法 化学式的读法:先写的后读,后写的先读。 氧化物:“氧化某”、“氧化亚某”“几氧化几某” 酸:“氢某酸”“某酸” 碱:“氢氧化某”、“氢氧化亚某” 盐:“某化某”、“某化亚某”“某酸某”、 “某酸亚某”二、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课堂达标】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合物中原子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 B、单质的化合价为零 C、单质分子的化合价为零 D、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2、元素M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则下列化学式有错误的是( ) A、M(OH)2 B、MCl3 C、M2(SO4)3 D、M2O3 47 3、在KMnO4、K2MnO4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锰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B、含有相同价态的原子团 C、含有不同价态的原子团 D、两种化合物的名称相同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H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 B、在H2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 C、在HCl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 D、Fe有可变价+2价和+3价但在Fe2O3中铁 元素显+3价 5、下列化合物中,原子团化合价为“-2”价的是( ) A、(NH4)2S B、Ca(OH)2 C、CaCO3 D、KNO3 6、下列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AlO(氧化铝) B、CaCl2(氯化钙) C、K(OH)(氢氧化钾)D、HSO4(硫酸) 7、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开车,该物质中Cr (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 B、+5 C、+6 D、+7 8、标出下列各组物质中加点元素的化合价: (1)H2S. S. S.O2 Na2S.O3 H2S.O4 (2)M.nO2 M.nCl2 M.n CaM.nO4 KM.nO4 9、根据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化学式: 氧化镁 氧化铁 氧化铝 氯化铵 硝酸铵 硫 酸铵 硫酸锌 碳酸钠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氢 氧化钾 氢氧化铝 氯化亚铁 硫化锌 碳酸 【作业布置】 课本 88页 2、5、6 预习 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交流,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来计算物质的组成 2、能看懂某些商品标识的物质成分和含量并会计算 课后 反思 48 九 年级 化学 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授课 班级 课题 课题四 化学式和化合价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第二课时(总三课时) 导学 目标 1.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并复述。 2.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重点 1.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化合价 2.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教学 难点 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化合价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教学 方法 小组讨论总结 导学 流程 【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后请你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1.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 ,化合价是表示 数目。化合价有 之分。 2.化合物中元素 为零。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 。 3. 化合价规律有哪些? 4.熟记①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H、K、Na、Ca、Cu、Ba 、Al 、Zn 、O 、Cl、 S 、 F 、Mg、Ag ② 熟记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OH、 NO3 、NH4 、SO4 、CO3 5.如何根据元素化合价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6. 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法和离子符号的表示法有什么区别? 【学习研讨】 (一)化合价 2.化合价的标法 正价: H K Na Ca Cu Al 负价: O Cl S 根价: OH NO3 SO4 CO3 NH4 复备栏 +1 +1 +1 +2 +2 +3 —2 —1 —2 +1—2—2—1—1 49 想一想:化合价与离子的表示方法有何异同? 2.化合价的确定及其规律 阅读教材P84页后填写 a、化合物中:氧为 价,氢为 价,金属元素一般显 价,非金属元素一般 显 价。 b、两个零: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 3. 化合价及根的化合价的记忆,记忆P83表4-6。 [活动与探究]a、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化合价记忆比赛,看谁记得多,记得准。 b、试着编写能帮助记忆化合价韵语、歌谣或快板。 化合价记忆歌诀: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 二四碳,硫有负二正四六,铜汞二价最常见。正价负价要分清,莫忘单质价为零。 (二)化合价的计算与应用 ⑴根据化合价原则书写化学式,看P84页例题 小结写法:一排顺序二标价,三是关键要交叉;下标能约要化简,最后一步是检查。 (写、标、交、简、查) ⑵根据化学式(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推断元素的化合价。 例:试确定 K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钾为+1价,氧为—2价)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的原则求氯元素的化合价。 设:氯元素化合价为 x +1+x+(—2)=0 x=+2—1=+1 则:K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练习:KCl中 Cl_____价 KMnO4中Mn____价 K2MnO4中Mn____价 H2SO4中 S______价 Na2CO3中 C_______价 Ba(OH)2中 Ba_______价 (三)化学式的读法 化学式的读法:先写的后读,后写的先读。 氧化物:“氧化某”、“氧化亚某”“几氧化几某” 酸:“氢某酸”“某酸” 碱:“氢氧化某”、“氢氧化亚某” 盐:“某化某”、“某化亚某”“某酸某”、 “某酸亚某”二、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课堂达标】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合物中原子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 B、单质的化合价为零 C、单质分子的化合价为零 D、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2、元素M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则下列化学式有错误的是( ) A、M(OH)2 B、MCl3 C、M2(SO4)3 D、M2O3 50 3、在KMnO4、K2MnO4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锰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B、含有相同价态的原子团 C、含有不同价态的原子团 D、两种化合物的名称相同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H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 B、在H2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 C、在HCl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 D、Fe有可变价+2价和+3价但在Fe2O3中铁 元素显+3价 5、下列化合物中,原子团化合价为“-2”价的是( ) A、(NH4)2S B、Ca(OH)2 C、CaCO3 D、KNO3 6、下列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AlO(氧化铝) B、CaCl2(氯化钙) C、K(OH)(氢氧化钾)D、HSO4(硫酸) 7、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开车,该物质中Cr (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 B、+5 C、+6 D、+7 8、标出下列各组物质中加点元素的化合价: (1)H2S. S. S.O2 Na2S.O3 H2S.O4 (2)M.nO2 M.nCl2 M.n CaM.nO4 KM.nO4 9、根据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化学式: 氧化镁 氧化铁 氧化铝 氯化铵 硝酸铵 硫 酸铵 硫酸锌 碳酸钠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氢 氧化钾 氢氧化铝 氯化亚铁 硫化锌 碳酸 【作业布置】 课本 88页 2、5、6 预习 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交流,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来计算物质的组成 2、能看懂某些商品标识的物质成分和含量并会计算 课后 反思 51 九 年级 化学 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授课 班级 课题 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一课时 导学 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会说出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通过观看视频,能指出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增减。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重点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教学 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教学 方法 合作探究、自学 导学 流程 【预习导学】 阅读活动与探究后思考: 方案一中:(1)白磷燃烧时,在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其目的是什么? (2)描述整个过程中小气球的变化情况,并加以解释 (3)上述变化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 (4)如果白磷燃烧前后,小气球没有变化,其原因是什么? (5)如果玻璃管上没有系小气球,将可能出现什么后果? 方案三中:(1)实验现象是什么?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2)反应完成后,天平是否仍然保持平衡? (3)如何解释上述现象?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之间有什么关系? 2、质量守恒定律概念中的关键词是什么 3、(从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是什么? 4、你能解释:铁器生锈后,质量增加了,为什么? 辨析:有一则广告:“水变汽油、柴油,经济收入惊人,技术转让,请有识之士加 盟。”假如你是老板,你是否加盟?请谈一谈你有何想法? 【合作探究】 一、质量守恒定律 演示实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 问题讨论: 复备栏 52 (1)铁生锈后质量大于铁的质量,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2)蜡烛燃烧后总质量是否变化?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守律? 问题: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从微观 角度) 二、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是: 【当堂达标】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 A. 分子的数目 B. 物质的种类 C. 分子的种类 D. 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2、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 1 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⑤物 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⑥ 3、在化学反应 A+B==C+D中,a克 A与 B反应生成 m克 C和 n克 D,则参加反 应的 B的质量为 ( ) A、(m+n) 克 B、(m+n+a) 克 C、(m+n-a) 克 D、 (m+n)/a克 4、在化学反应 2X2+3Y2=2R中,若用 X、Y表示 R的化学式,其中正确的是 ( ) (A) X3Y2 (B)X2Y3 (C)X3Y4 (D)XY2 【作业布置】 课本98页1、2、3题 预习 目标 1、能够说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2、会说出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3、会用化学方程式正确表达一般的化学反应。 课后 反思 53 九 年级 化学 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授课 班级 课题 课题二 化学方程式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一课时 导学 目标 1、能够说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2、会说出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3、会用化学方程式正确表达一般的化学反应。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重点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 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生成物状态的标注。 教学 方法 讲授,小组探究 导学 流程 【预习导学】 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有哪两层? 3、化学方程式书写的两条原则是指: 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5、请你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2)、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合作探究】 (一)、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 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C + O2 === CO2 12 32 44 这个式子不仅表示了 、 和 ,同时,通过相对分子 质量还可以表示 ,即各物质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每 12份质 量的碳和 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能生成 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二)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两条原则? (2)具体书写步骤是怎样的? 以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复备栏 54 1、 Mg + O2 点燃  MgO 2、 HgO   Hg + O2↑ 3、 H2O 通电  H2↑ + O2↑ 4、 Fe + HCl = FeCl2 + H2 【当堂达标】 一、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高锰酸钾受热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 3、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 4、氧化汞受热生成汞和氧气 5、铁丝燃烧 【作业布置】 课本100页1、2、3、4、5题. 预习 目标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能够进行简单计算。 2.通过例题,会说出做题的五个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课后 反思 55 九 年级 化学 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11.12 授课 班级 课题 课题三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一课时 导学 目标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能够进行简单计算。 2.通过例题,会说出做题的五个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重点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 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及注意事项。 教学 方法 讲授,小组探究 导学 流程 【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分为几步? 【合作探究】 例题:某实验室中需要 1.6g氧气进行实验。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需 要 消耗水多少克?同时可生成氢气多少克? 【当堂达标】 12.25克 KClO3和 3克 MnO2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生成多少克氧气?反应后剩余 固体是多少克? 复备栏 【作业布置】 课本 103页 1、2、3题. 预习 目标 1.自学碳单质的物理性质。 2.通过物理性质的不同理解“结构决定性质”。 课后 反思 56 九 年级 化学 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授课 班级 课题 课题一 碳的单质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第一课时(总两课时) 导学 目标 1.会说出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指明金刚石、石墨和 C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 2. 会解释出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3. 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 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说明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4. 确定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重点 1.金刚石、石墨和C60中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2.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教学 难点 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教学 方法 合作探究、自学 导学 流程 【预习导学】 1.请你们从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三个方面阅读课文并完成下表。 2.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3.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吗? 4.木炭、活性炭等物质为什么具有吸附作用?什么样的物质易被吸附? 5.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 【合作探究】 1.物质由元素组成,大家讨论: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同一 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吗?举例说明 结构 主要物理性质 对应用途 金刚石 石墨 木炭 C60 复备栏 57 2.讨论: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物理性质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 异? 3.金刚石可以打磨而成光彩夺目、价值连城的钻石,金刚石可以制成用来 切割玻璃的刀和钻头。根据金刚石的用途你能够推测出它的性质吗? 4、演示[实验 6-1],锥形瓶中有何现象?说明了木炭、活性炭具有什么性质? 请你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你知道这一性质有什 么实际用途吗? 【当堂达标】 1、金刚石、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 ) A. 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 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 它们是由不同的原子构成的 D. 构成它们的原子排列不同 2、下列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是( ) A.二氧化碳和干冰 B.金钢石和石墨 C.氧气和臭氧 D.氢气和液氧 3、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 ) A.铅 B.石墨 C.碳黑 D.木碳 4、测得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这种物质 ( )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石墨 C.可能是二氧化碳 D. 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碳的单质的混合物 【作业布置】 课本114页1、2、3题 预习 目标 1.能说出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并能根据性质开发其不同用途。 2.通过古人用碳或墨作的字画久不褪色的事实,和升高温度碳也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探究,会解 释物质化学性质的活泼与稳定都是相对的。 课后 反思 58 九 年级 化学 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授课 班级 课题 课题一 碳的单质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第二课时(总两课时) 导学 目标 1.能说出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并能根据性质开发其不同用途。 2.通过古人用碳或墨作的字画久不褪色的事实,和升高温度碳也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探究,会解 释物质化学性质的活泼与稳定都是相对的。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重点 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 教学 难点 碳跟氧化铜等金属氧化物的反应表明碳具有还原性。 教学 方法 合作探究、讲授 导学 流程 【预习导学】 阅读课本思考下列问题: 1、金刚石、石墨、木炭都是碳元素组成的,虽然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是否 相同? 2、为什么用墨书写的字画能保存那么长时间而不变色呢? 3、我国农村有些木质线杆被埋入地下前,表面被火烧成黑色。如果将这种木质线 杆直接埋入地下,你认为有什么后果?这又说明什么问题? 4、碳可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呢? 【合作探究】 一、碳的化学性质 1、碳与氧气反应 2、碳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实验 6-7],(思考)做这个实验需要什么仪器?该实验装置与以前做过的哪 个实验装置相似?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是什么? 巩固提高:利用上述反应,可将氧化铜炼成金属铜。 复备栏 59 如果将氧化铜换成氧化铁、三氧化钨(WO3),就可炼得铁和钨。请写出用木炭 炼铁、炼钨的化学方程式。 二、碳的用途 (讨论)由上述的碳的化学性质你能说出碳具有哪些用途吗? 请你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你知道这一性质 有什么实际用途吗? 【当堂达标】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 用金属铜制作电线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用煤作燃料 D.发烧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 2.碳元素有金刚石、石墨和无定形碳等多种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叙述中,正 确的是( ) A、都是黑色固体 B.碳原子的排列方式都相同 C.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D.都能使红墨水褪色 3、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下图。 (1)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 ; (2)刚开始预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 因是 ; (3)继续加热,观察到石灰水逐渐变浑浊,黑色粉末中出现红色物质。请你写出①中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试管②中撤出,并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待试管①冷 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 【作业布置】 课本114页4、5、7、6题 预习 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2、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课后 反思 60 九 年级 化学 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授课 班级 课题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一课时 导学 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2、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重点 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制取二氧化碳 教学 难点 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制取二氧化碳 教学 方法 实验探究 导学 流程 【预习导学】 (一)、阅读下列信息,并填写下列空白。 1.二氧化碳的性质信息:(从生活经验和已有事实推测) (1)把燃烧的木条放入二氧化碳中,木条熄灭,说明 。 (2)打开汽水瓶盖可观察到 ,这个事实说明二氧化碳在水 里的溶解性为: ,且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3)向石灰水中吹气,现象 ,说明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中的氢 氧化钙[Ca(OH) 2]反应,以此来鉴定二氧化碳气体。 (4)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 1.977 g / L,空气密度为 1.293 g / L。 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 (5)由(2)和(4)可知,用 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由(1) 可知验满方法为 。 (二)、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两套装置,请思考几个问题: 1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 2 、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那些因素?3 、收集气体一般有哪些方法?4、确 定收集装置时应考虑那些因素? 【合作探究】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 2.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3.验满的方法 4.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复备栏 61 【课堂达标】 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友情提示:以下所选 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G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写出一个初中化学中用装置 C制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实验完毕时,应 先 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_,否则可能__________________。 (3)收集(2)中所得气体可选用的一种装置是 ,利用该装置还能收集的一种气 体是 ;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试剂是____ ________,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 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填代号)。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时应注意_____必须伸入液面以下。判断 CO2已收集满的方法 是 。 (5)用双氧水制备氧气,最好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___(填代号)。反应的方程 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高锰酸钾制取 O2,装置 C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 。 【作业布置】 课本118页1、3、5、7题 预习 目标 1.能说出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并能根据性质开发其不同用途。 2.通过古人用碳或墨作的字画久不褪色的事实,和升高温度碳也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探究,会解 释物质化学性质的活泼与稳定都是相对的。 课后 反思 62 九 年级 化学 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授课 班级 课题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第一课时(总两课时) 导学 目标 1.能说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能够概述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会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来做相关的题目。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重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检验。 教学 难点 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的探究。 教学 方法 合作探究,小组总结 导学 流程 【预习导学】 1.碳的氧化物有几种? 2.如何检验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已集满,这说明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3.将已收集好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通过观察:可得出二氧化碳的哪些 性质? 4.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5.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根据生活经验,举例说明。 【合作探究】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 色 味的 体 2、密度比空气 ;1.977g/L为空气的 1.5倍 3、溶解性:1体积水溶解 的二氧化碳 4、干冰的升华:气体的 C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 干冰在常温常压下易升华,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作致冷剂。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与水反应 三、酸碱指示剂 无色酚酞溶液:与酸不变色,与碱变红色。 紫色石蕊溶液:与酸变红色,与碱变蓝色。 复备栏 63 四、二氧化碳的检验 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课堂达标】 实验室按右图所示装置制取 CO2,并验证 实验 CO2的性质.试回答以下问题. (1) 用装置 A来制取 CO2,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2) 若要用装置 B鉴定 CO2,在 B中应盛 放的试剂名称是________, B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若要用装置 C证明 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中除有少量水外,应加入的试 剂是________,C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4) 烧杯D中放在燃着的蜡烛如图所示,D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证明 CO2 具有________的性质 【作业布置】 课本125页1、3、8题 预习 目标 1、通过预习和自主探究,让学生能说出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通过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初步会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氧化碳中毒的有关问题。 3、通过观看视频和研讨,能归纳出一氧化碳的可燃性、还原性,并理解记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的实验注意事项。 课后 反思 64 九 年级 化学 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授课 班级 课题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第二课时(总两课时) 导学 目标 1、通过预习和自主探究,让学生能说出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通过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初步会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氧化碳中毒的有关问题。 3、通过观看视频和研讨,能归纳出一氧化碳的可燃性、还原性,并理解记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的实验注意事项。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重点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一氧化碳的毒性、可燃性、还原性。 教学 难点 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教学 方法 合作探究,小组总结 导学 流程 【预习导学】 1、写出碳单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2、在煤炉的上方,我们常常看到蓝色火焰出现,请问这是什么气体燃烧的结果? 你能写出煤炉中产生该气体的有关化学方程式吗? 3、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是煤气的主要成分,为了让人知道 是否泄露,可采取什么措施?一旦发生泄漏,怎么办? 4、怎样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合作探究】 一、一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提示:从颜色、状态、密度、溶解性等方面描述) 2、化学性质 (1)可燃性(与碳比较) 小结: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具有可燃性,属于可燃性气体,点燃应检验气体的纯度。 (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与碳单质比较) 原理:CuO + CO Cu + CO2 复备栏 △ 65 问题:(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是 ,你的改进方法 是 , (2)实验开始时,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人一 氧化碳? , (3)实验过程中,图中 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B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3)、一氧化碳的毒性 讨论:①煤气中毒的生理过程? ②有人用炉火取暖,为防止煤气中毒,在火炉在放一盆水,这样做行吗? ③有人说他不会煤气中毒,一闻到煤气味就把火炉搬出去,这种说法对吗? 【课堂达标】.某同学设计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试回答: (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 ,你的改进方法 是 , (2)实验开始时,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人一 氧化碳? , (3)实验过程中,图中 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B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4)实验过程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不仅能生成铜,还可能生成中间产物氧化亚铜 (化学式为 Cu2O)。如果要对反应后 A处残留固体的组成进行探究,试猜想残留固 体的组成有哪几种可能? 。 【作业布置】课本 128页 2、5、6题 预习 目标 1、能通过观察“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分析归纳出燃烧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 2、能利用反推法得出灭火的原理并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视频了解处理失火事件时的基本方法 课后 反思 66 九 年级 化学 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授课 班级 课题 课题一 燃烧和灭火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一课时 导学 目标 1、能通过观察“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分析归纳出燃烧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 2、能利用反推法得出灭火的原理并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视频了解处理失火事件时的基本方法。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重点 1、物质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 难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 方法 合作探究、自学 导学 流程 【预习导学】 1、物质燃烧的共同特征和反应实质分别是? 2、实验探究,分别将小石块和小木条放在酒精灯上燃烧,木条燃烧而石块不燃烧, 说明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3、实验探究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 件? 4、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5、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人氧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 什么条件? 6、归纳总结可燃物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够燃烧? 7、利用燃烧的条件,你能确定出灭火的方法吗? 【合作探究】 一、燃烧 1、什么是燃烧? 2、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 总结:燃烧的条件 条件 二、灭火的方法 讨论与交流:谈谈你在生活中采取的一些灭火措施。 复备栏 67 [小结]灭火的原理 由上述实验讨论:火场逃生方法 【当堂达标】 1、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释“釜底抽薪”和“杯水车薪”“煽风点火”“钻木取 火”这四个成语。 2、连线选择合适的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桌椅等失火 泡沫灭火器 图书馆失火 干粉灭火器 棉被床单失火 精密仪器室失火 3、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猛烈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 沿楼梯迅速下楼 ② 用湿毛巾堵住口鼻 ③ 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④ 封闭房门 ⑤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 ⑥ 跳楼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 【作业布置】 课本137页1、2、3、6题。 预习 目标 1.通过结合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知道化学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能说出化学燃料的不可再生 性,认识合理开采、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化学燃料的重要性。 2.对石油炼制出的重要产品及其用途有一定的认识,会指出石油产品的用途。 3.结合实验,概括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及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课后 反思 68 九 年级 化学 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授课 班级 课题 课题二 燃料的开发与利用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第一课时(总两课时) 导学 目标 1、通过结合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知道化学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能说出化学燃料的不可再 生性,认识合理开采、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化学燃料的重要性。 2、对石油炼制出的重要产品及其用途有一定的认识,会指出石油产品的用途。 3.结合实验,概括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及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重点 1、合理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2、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教学 难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 方法 合作探究、自学 导学 流程 【预习导学】 1、请列举你知道的燃料有哪些?你知道这其中哪些是化石燃料吗? 2、请阅读课文后回答三种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特点分别是什么? 3、煤的主要成分是 元素,石油主要由 、 元素组成,二者都 是 物。天然气:主要成分是 ,化学式为 。 4小结甲烷的性质,并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5、石油经过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如: 、 、 、 。 6、了解什么是“可燃冰”。 7、要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合作探究】 一、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 1、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2、煤的主要成分是 元素,此外煤中还含有 元素和少量的 等元素以及无 机矿物质。石油主要由 、 元素组成。 复备栏 69 3、煤、石油的用途(注意两者的综合利用) 4、天然气:主要成分是 ,化学式为 。 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证明甲烷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 5、介绍“可燃冰” 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小结:有的化学反应放热,如物质的燃烧、金属和酸的反应 有的则吸热,如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木炭还原氧化铜等。 三、要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讨论:1>为什么燃料要充分燃烧? 2>充分燃烧的必要条件是什么?通常工作上有哪些做法? 【当堂达标】 1.下列物质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煤 B.液氮 C. 石油 D.天然气 2.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3.下列各组物质中,主要成分不同的是( ) A.天然气和沼气 B.大理石和石灰石 C.氧气和臭氧 D.冰和水 4.下列各组气体燃烧后只生成 CO2的是 ( ) A.H2 B.CO C.CH4 D.H2和 CO 5、 对于煤、石油、天然气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都是混合物 B.燃烧后都会放出热量 C.都是可再生能源 D.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作业布置】 课本138页1、2题。 预习 目标 1.结合生活常识,会复述出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会说出使用和开发的清洁燃料及判断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课后 反思 70 九 年级 化学 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授课 班级 课题 课题二 燃料的开发与利用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第二课时(总两课时) 导学 目标 1.结合生活常识,会复述出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会说出使用和开发的清洁燃料及判断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重点 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危害。 教学 难点 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新能源开发重要性。 教学 方法 合作探究、自学 导学 流程 【预习导学】 [复习旧知] 三大化石燃料是什么?煤中含有哪些元素? 1、阅读课本,了解酸雨是如何形成的,酸雨有哪些危害? 2、请同学从汽车用燃料的成份推出燃烧产物,分析尾气中有哪些污染物? 3、我们如何才能减少有害气体对空气的污染呢? 4、解决空气污染的根本方法就是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新的燃料及能源包 括哪些? 5、分别写出乙醇、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6、分析乙醇、氢气做为燃料的优点。 【合作探究】 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1、煤燃烧时会产生_________、_________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它们与空气中物 质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_______ 。 观看课本上的图片,认识酸雨的危害: 2、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危害: 讨论:我们如何才能减少有害气体对空气的污染呢? 复备栏 71 二、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1、乙醇的化学式为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乙醇作为燃料有哪些优势? 2、氢气作为一种清洁燃料,其优点为: 3、开发新的能源来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比如我国著名的工程 “ ”,运输的是 。 4、我国各地区及世界各国也都在利用和开发新的能源。请你列举 【当堂达标】 1、乙醇的组成元素有 三种,其化学式为 ,其中碳的质量 分数为 ,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煤燃烧时会排放出 、 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溶于雨水,会形 成 ,酸雨的危害是 、 等。 3、CO2、CO、CH4三种含碳的物质,按所含碳元素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 为 。 4、目前我国正在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将通过管道把我国西部的天然气输往长 江三角洲地区和沿线城市。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 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作业布置】 课本149页3、4、7题。 预习 目标 课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