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7.50 KB
- 2021-11-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水的组成
知识点 1 水的性质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纯水是碧蓝色的
B.水的凝固点是0 ℃,沸点是100 ℃
C.在101 kPa时,4 ℃的水密度最大
D.水在煮沸后就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2.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循环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
A.水的化学性质
B.水的组成
C.水的物理性质
D.表示水的化学符号“H2O”
知识点 2 水的电解
3.关于电解水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正、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
C.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分解反应
图2-3-1
4.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能____________,这种气体是________;另一支玻璃管内的气体能____________,这种气体是__________;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5.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________色火焰,并放出____________,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可以看到有________生成,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当电解完a mL 水时,在正极收集到了b mL的气体。则他们在负极上可以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大约为( )
A.a mL B.2a mL
5
C.(a-b) mL D.2b mL
7.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B.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然后接通直流电源
C.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8.下列有关氢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气是密度最大的气体
B.氢气是一种绿色能源,因其燃烧只生成水,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C.不纯的氢气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所以点燃氢气之前要检验其纯度
D.液态氢燃烧放出的热量比等体积的气态氢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9.水冷却后,除了会凝固成冰晶体外,还会形成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08 ℃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减小
B.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
C.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物理变化
D.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化学变化
10.[2016·南宁]图2-3-2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2-3-2
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B.在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处,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
D.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图2-3-3
11.某同学制作了如图2-3-3所示的简易电解水装置,进行家庭小实验(注: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管A、B内液面均高于图中D线)。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闭合开关后,管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水通电分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使管A、B内压强________。
(2)管A、B内生成的气体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检验管A内生成的气体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12.图2-3-4中甲是改进的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乙是教材中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2-3-4
(1)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分析,图甲实验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图乙装置相比,用图甲装置进行该实验的主要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2017·徐州改编]如图2-3-5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2-3-5
A.a、b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极
B.在水中加入少许硫酸,能增加产生气体的体积
C.在此反应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得氢能,成本高、效率低
14.[2016·福州]有研究报告称,除去“普通水”里溶有的氮气和氧气后,水的去污能力将大大增强。对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普通水”含有氮分子
B.“普通水”含有氧分子
C.除去氧气后的水就不再含有氧元素了
D.氮气和氧气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
15.[2016·上海]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中存在大量的氢分子和氧原子
C.正、负电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D.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6.[2017·邵阳改编]如图2-3-6是一个验证水的组成的装置。A、B是两个连通并带有刻度的玻璃管(上端是带开关的尖嘴管),C为连接在A、B中间的长颈漏斗,A、B下端是与直流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在向此装置倒入水前开关均为关闭状态。按下列的实验步骤填空。
5
图2-3-6
(1)向装置倒入水的操作是先将开关__________,然后将水从______处倒入装置中,当水位高度到达______时,将__________________。
(2)接通电源后观察到A、B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反应。
(3)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5
详解详析
1.C
2.C [解析] 物质的三态变化会引起物理性质改变,如密度等;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组成、结构、化学符号、化学性质均不变。
3.B
4.支持燃烧 氧气 燃烧 氢气 1∶2
水氢气+氧气 氢元素和氧元素
5.淡蓝 大量的热 水雾 氢气+氧气水
6.D [解析] 电解水时,负极得到的气体是氢气,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氧气,且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所以氧气的体积为b mL时,氢气的体积约为2b mL。
7.D
8.A [解析] 在相同条件下(同温同压),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氢气与氧气反应只生成水,没有其他物质生成,所以是一种绿色能源;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内剧烈燃烧,产生的热量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就可能发生爆炸,氢气的体积分数在4%~75%范围内,点燃时就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氢气之前要检验其纯度;等体积液态氢的质量远大于等体积的气态氢,燃烧放出的热量也多得多,大大抵消了液态氢汽化所消耗的能量。
9.C [解析]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10.C [解析]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处,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较多,是氢气,具有可燃性,气体被点燃;b管的气体较少,是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11.(1)液面上升 增大
(2)氢气和氧气的密度比水小,且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 (3)带火星的木条
[解析] (1)闭合开关,给装置通电,两电极上都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管A(与正极相连,产生氧气)和管B(与负极相连,产生氢气)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而水通电分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使管A、B内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管C,故管C中液面上升。(2)管A、B内生成的氧气和氢气密度都比水小,且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气体会聚集在上部。(3)管A内生成的是氧气,要检验氧气通常用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是氧气。
12.(1)废物利用(合理即可)
(2)硬质透明塑料管没有刻度,无法测量两种气体的体积比
[解析] (1)从图示可知,图甲装置所用材料都是生活中的废旧材料,体现了废物利用的环保思想。(2)图乙装置能测量两种气体的体积比,而图甲装置无法进行测量。
13.B
14.C [解析] 水中含有氧元素。
15.C [解析]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由水分子构成;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能燃烧,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6.(1)打开 C 开关位置 开关关闭
(2)电极上出现气泡,一段时间后,两管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水氢气+氧气 分解
(3)氢元素和氧元素
5
相关文档
- 2020届初中物理章节复习 第5章 透2021-11-1116页
- 2019年常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2021-11-1115页
-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5课《2021-11-115页
- 【教材梳理+中考夺分】初中数学中2021-11-1132页
- 2020届初中物理章节复习 第16章 电2021-11-118页
- 2020 年惠安县初中学业质量检查化2021-11-116页
- 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三2021-11-1126页
- 初中道德与法治2020年中考模拟试卷2021-11-117页
- 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二2021-11-1132页
-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1-11-11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