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0 MB
- 2021-11-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年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中考历史适应性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分)以下示意图反映的共同内容是( )
A.加强地方控制 B.促进经济交流
C.推动文化发展 D.巩固国家统一
2.(2分)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的原因或者意义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北宋时,将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推广到广东地区
B.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C.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有了棉纺织工具
D.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其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3.(2分)“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和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此书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本书是( )
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4.(2分)近代历史上,列强发动的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下列图片所折射的历史事件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是( )
A. B.
C. D.
第22页(共22页)
5.(2分)某报在报道某一战役时写道:“……正太路沿线所有铁轨、车站、桥梁全部被破坏,华北日军重要的燃料基地、井阱、煤矿被破坏,沿线两侧日军据点全部被炸毁,几条主要公路全切断”,下列对该战役的评论正确的是( )
A.标志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B.取得了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最大的一次胜利
C.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有力打击了日军实行的“囚笼政策”
6.(2分)上海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历程。如图图片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上海的是( )
A.清朝皇帝宣布退位 B.《青年杂志》创办
C.开国大典 D.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7.(2分)“它是一种多元的经济结构体,由公有经济、家庭作坊、私人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组成……逐步放开价格控制,承认私有财产和私人企业,承认股票市场、外资与合资企业,并重建经济的公共部分。”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公私合营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国有企业改革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2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解决人们的生活水平,为此如图科学家( )
第22页(共22页)
A.研制了原子弹 B.研制了导弹
C.研究出了杂交水稻 D.发现了青蒿素
9.(2分)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根据当时的情况,下列最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是( )
A.10岁雅典男童 B.雅典贵妇
C.40岁雅典男性公民 D.来自波斯的商人
10.(2分)日本隋唐使通过全面移植先进的隋唐政治、经济、文化成果,使日本社会发展呈现跳跃式的前进,完成了本国文化的基础和框架构建,并由此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勃兴。日本NHK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甚至用“遣唐使把中国搬到了日本”来形容日本对隋唐文化的移植。材料反映了( )
A.遣唐使传播中国文化推动了日本的发展
B.日本文化比隋唐文化先进
C.日本学习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
D.日本的进步完全是因为照搬了中国文化
11.(2分)17世纪90年代,西方某国流传着一句话:“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事情。”出现这种情况的法律依据是( )
A.《权利法案》 B.《拿破仑法典》
C.《独立宣言》 D.《人权宣言》
12.(2分)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社会面貌,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下面《工业革命进程示意图》中的空缺部分“▲”应该填写( )
A.珍妮机 B.蒸汽机 C.电动机 D.内燃机
第22页(共22页)
13.(2分)《美国通史》中:“那位衣冠楚楚、每天早上按时出门的青年律师,说不定是拣个偏僻地方去挨户兜售杂志、便宜领带、真空吸尘器、高压锅、三合一牌鞋油之类的东西的,他甚至可能干脆换一套破衣服,在另一个市区向路人行乞。”材料论述的是( )
A.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 B.经济大危机的过程
C.经济大危机的启示 D.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14.(2分)如图为欧洲联合进程示意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 )
①欧盟成员国不断增加
②欧洲联合从经济领域开始
③欧洲一体化程度加深
④欧洲实现用一个声音说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综合题31题共42分
15.(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这次会议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诗篇。
﹣﹣选自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
(1)材料一中提及的“这次会议”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哪一方面?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改革开放的特点。
材料二:历史从这里转身•农民按下手印图(如图)
第22页(共22页)
(2)材料二中“历史从这里转身•农民按下手印图”最终成为一场惠及亿万农民的改革浪潮,这说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哪里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它所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三:中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如图)
(3)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特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选自十九大报告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中国贡献了哪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回答两点即可)
(5)综合上述四则材料回答,我国4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经历说明了什么?
16.(14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探究活动。
材料一:
第22页(共22页)
(1)图一和图二会议上签订的损害中国主权的条约分别是什么?二者构建的战后体系是什么?
材料二: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摘编自《联合国家宣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家宣言》签订的意义并列举一例史实予以说明。
材料三:……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它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摘编自徐蓝《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3)材料三中的“对峙与竞争状态”指的是什么?美苏“对峙与竞争状态”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有何特征?
材料四: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
(4)根据材料四指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发展趋势?并运用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材料五:爆发于2019年末的新冠肺炎疫情,它不仅危害人类的健康,还使工厂不能按时复工,学生不能按时返校……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造成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对各行各业影响都很大。如2020年第一季中国大陆经济增长或放缓至4.5%……
(5)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有哪些?(回答两点即可)简述WTO的作用。
第22页(共22页)
17.(14分)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世界各国为了追寻近代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与创新。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知识结构图
(1)请你帮他把空格部分填写完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材料二:在开始的时候,所谓自由是指贵族对抗国王,可是后来,它逐步地就变成了整个国家反抗国王的暴政。在几百年的时间中,王权和民权之间的这种斗争,是英国政治史发展的一个主线,正是在这样的抗争中,英国走出了中世纪,走进了现代世界。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整个国家反抗国王的暴政”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对英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根据美国权威政治机构布什研究所调查显示,68%的受访者认为美国民主制度已“十分虚弱”,又有约八成受访者认为美国民主正在走下坡路。
(3)美国近代民主政体确立的法律依据来源?其颁布的积极政治意义是什么?
材料四:1878年日本流行一首儿歌,叫“文明球歌”,创作的目的是要使年轻人深深感到西方文明的优越性。拍球时,他们通过背诵被认为最值得采纳的10种东西的名字即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来计算球弹跳的次数。
(4)材料四反映了日本在学习西方方式上的什么特点?
(5)根据所学知识,该社会现象与当时日本的一次重大改革的哪一举措相关?
第22页(共22页)
2020年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中考历史适应性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分)以下示意图反映的共同内容是( )
A.加强地方控制 B.促进经济交流
C.推动文化发展 D.巩固国家统一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立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他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一切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制为后来封建王朝长期沿用。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秦始皇还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国铜钱(圆形方孔钱);同时,还统一度、量、衡;对于促进各地的经济交流和维护国家统一有重要的影响。思想文化上:统一文字,秦统一后,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以后又在民间流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促进了各地的文化交流与发展。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2分)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的原因或者意义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北宋时,将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推广到广东地区
B.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C.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有了棉纺织工具
D.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其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分析】
第22页(共22页)
本题主要考查什么是历史事实,什么是历史解释的相关史实。注意掌握区别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的方法。
【解答】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的原因或者意义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题干选项中选项ABC是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历史事实;选项D不是描述某个历史事件,而是表达了一种观点和看法,属于历史解释。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什么是历史事实,什么是历史解释的相关史实。
3.(2分)“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和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此书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本书是( )
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天工开物》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据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及所学知识可知,这本书是《天工开物》。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天工开物》的相关史实。
4.(2分)近代历史上,列强发动的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下列图片所折射的历史事件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是( )
A. B.
C. D.
第22页(共22页)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图片的解读。
【解答】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国伙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图B反映的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故选:B。
【点评】注意对图片的解读,识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
5.(2分)某报在报道某一战役时写道:“……正太路沿线所有铁轨、车站、桥梁全部被破坏,华北日军重要的燃料基地、井阱、煤矿被破坏,沿线两侧日军据点全部被炸毁,几条主要公路全切断”,下列对该战役的评论正确的是( )
A.标志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B.取得了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最大的一次胜利
C.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有力打击了日军实行的“囚笼政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团大战的知识点。题干关键信息“正太路沿线所有铁轨、车站、桥梁全部被破坏,华北日军重要的燃料基地、井阱、煤矿被破坏,沿线两侧日军据点全部被炸毁”。
【解答】据题干关键信息“正太路沿线所有铁轨、车站、桥梁全部被破坏,华北日军重要的燃料基地、井阱、煤矿被破坏,沿线两侧日军据点全部被炸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战役是百团大战;为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粉碎敌人的“囚笼”,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等指挥下,先后共出动100多个团约20万人,在华北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有力有力打击了日军实行的“囚笼政策”,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灵活掌握百团大战以及意义。
6.(2分)上海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历程。如图图片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上海的是( )
第22页(共22页)
A.清朝皇帝宣布退位 B.《青年杂志》创办
C.开国大典 D.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上海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历程。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皇帝宣布退位是在北京;《青年杂志》创办是在上海;开国大典是在北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在北京。题干图片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上海的是《青年杂志》创办。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7.(2分)“它是一种多元的经济结构体,由公有经济、家庭作坊、私人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组成……逐步放开价格控制,承认私有财产和私人企业,承认股票市场、外资与合资企业,并重建经济的公共部分。”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公私合营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国有企业改革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分析】本题以“它是一种多元的经济结构体,由公有经济、家庭作坊、私人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组成……逐步放开价格控制,承认私有财产和私人企业,承认股票市场、外资与合资企业,并重建经济的公共部分。”为切入点,考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问题,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题干“它是一种多元的经济结构体,由公有经济、家庭作坊、私人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组成……逐步放开价格控制,承认私有财产和私人企业,承认股票市场、外资与合资企业,并重建经济的公共部分。”
第22页(共22页)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它”指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改革开放后用来描述其经济形式的官方术语。由1992年,邓小平到深圳南巡时确立。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条件下运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个人收入的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整个社会分配是按劳分配为基本形式。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分配原则是按资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维护整体利益的一致性。
故选:D。
【点评】考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问题,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8.(2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解决人们的生活水平,为此如图科学家( )
A.研制了原子弹 B.研制了导弹
C.研究出了杂交水稻 D.发现了青蒿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袁隆平的主要贡献。袁隆平首次在世界上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20%,被称为“东方魔稻”,他被称作“杂交水稻之父”。
【解答】1973年,袁隆平首次在世界上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20%,被称为“东方魔稻”,他被称作“杂交水稻之父”。图片示袁隆平。他研究出了杂交水稻。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袁隆平主要的贡献的识记。
9.(2分)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根据当时的情况,下列最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是( )
A.10岁雅典男童 B.雅典贵妇
第22页(共22页)
C.40岁雅典男性公民 D.来自波斯的商人
【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
【解答】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公民大会是当时最高权力机关,全体男性成年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入选陪审团,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妇女、儿童和外邦人没有这种权利,选项中只有40岁雅典男性公民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古代亚非和欧洲文明成就。
10.(2分)日本隋唐使通过全面移植先进的隋唐政治、经济、文化成果,使日本社会发展呈现跳跃式的前进,完成了本国文化的基础和框架构建,并由此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勃兴。日本NHK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甚至用“遣唐使把中国搬到了日本”来形容日本对隋唐文化的移植。材料反映了( )
A.遣唐使传播中国文化推动了日本的发展
B.日本文化比隋唐文化先进
C.日本学习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
D.日本的进步完全是因为照搬了中国文化
【分析】本题考查遣唐使的影响。从唐朝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派出大批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中国文化,遣唐使传播中国文化推动了日本的发展。
【解答】“遣唐使把中国搬到了日本”反映了遣唐使传播中国文化推动了日本的发展。从唐朝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派出大批遣唐使,还有许多留学生、僧人等来唐朝,吸收唐朝文化。遣唐使回国后,以隋唐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促进了日本经济文化的发展。
故选:A。
【点评】掌握唐朝时期中日的交往的影响。
11.(2分)17世纪90年代,西方某国流传着一句话:“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事情。”出现这种情况的法律依据是( )
A.《权利法案》 B.《拿破仑法典》
C.《独立宣言》 D.《人权宣言》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权利法案》颁布的历史意义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早期欧美资产阶级革命颁布的法律文献及影响的相关史实。
第22页(共22页)
【解答】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据“17世纪90年代”“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事情。”及所学知识可知,这强调的是议会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出现这种情况的法律依据是英国的《权利法案》。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权利法案》颁布的历史意义的相关史实。
12.(2分)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社会面貌,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下面《工业革命进程示意图》中的空缺部分“▲”应该填写( )
A.珍妮机 B.蒸汽机 C.电动机 D.内燃机
【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熟记基础知识。
【解答】据图片可知,带动运输业、纺织业发展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了蒸汽机,这一发明将人类社会推进到蒸汽时代。
故选:B。
【点评】本题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分析材料能力。
13.(2分)《美国通史》中:“那位衣冠楚楚、每天早上按时出门的青年律师,说不定是拣个偏僻地方去挨户兜售杂志、便宜领带、真空吸尘器、高压锅、三合一牌鞋油之类的东西的,他甚至可能干脆换一套破衣服,在另一个市区向路人行乞。”材料论述的是( )
A.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 B.经济大危机的过程
C.经济大危机的启示 D.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表现、影响的相关史实。
【解答】
第22页(共22页)
1929年,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是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打击,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政局的动荡。据“那位衣冠楚楚、每天早上按时出门的青年律师,说不定是拣个偏僻地方去挨户兜售杂志、便宜领带、真空吸尘器、高压锅、三合一牌鞋油之类的东西的,他甚至可能干脆换一套破衣服,在另一个市区向路人行乞。”可知,材料论述的是经济大危机的影响。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的相关史实。
14.(2分)如图为欧洲联合进程示意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 )
①欧盟成员国不断增加
②欧洲联合从经济领域开始
③欧洲一体化程度加深
④欧洲实现用一个声音说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了欧洲国家的联合。欧洲共同体属于经济组织,欧盟是一个政治经济联盟。
【解答】题干给出的示意图反映了欧洲国家的联合过程,该示意图中不能体现④欧洲实现用一个声音说话,据此可排除BCD三个选项。1951年德法等六国签署《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2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将三个组织合并,成立欧洲共同体。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本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欧盟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货币──欧元。
故选:A。
【点评】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
第22页(共22页)
二、综合题31题共42分
15.(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这次会议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诗篇。
﹣﹣选自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
(1)材料一中提及的“这次会议”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哪一方面?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改革开放的特点。
材料二:历史从这里转身•农民按下手印图(如图)
(2)材料二中“历史从这里转身•农民按下手印图”最终成为一场惠及亿万农民的改革浪潮,这说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哪里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它所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三:中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如图)
(3)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特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选自十九大报告
第22页(共22页)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中国贡献了哪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回答两点即可)
(5)综合上述四则材料回答,我国4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经历说明了什么?
【分析】本题以历史图片和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的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等知识。
【解答】(1)由材料“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这次会议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诗篇”可知,材料一中提及的“这次会议”指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我国改革开放的特点是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2)材料二中“历史从这里转身•农民按下手印图”最终成为一场惠及亿万农民的改革浪潮,这说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它所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大的特点是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3)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经济特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到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拉大对外经济交流的作用。
(4)由材料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可知,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中国贡献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经济特区(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实行“一国两制”,共建“一带一路”。
(5)综合上述四则材料可知,我国4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经历说明了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与时俱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故答案为:
(1)经济建设;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2)农村;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3)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拉大对外经济交流。(符合题意即可)
第22页(共22页)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经济特区(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实行“一国两制”,共建“一带一路”。(答对任意两点,符合题意可)
(5)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与时俱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任答一点,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点评】注意对材料信息的分析与解读,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的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等知识。
16.(14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探究活动。
材料一:
(1)图一和图二会议上签订的损害中国主权的条约分别是什么?二者构建的战后体系是什么?
材料二: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摘编自《联合国家宣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家宣言》签订的意义并列举一例史实予以说明。
材料三:……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它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摘编自徐蓝《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3)材料三中的“对峙与竞争状态”指的是什么?美苏“对峙与竞争状态”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有何特征?
第22页(共22页)
材料四: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
(4)根据材料四指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发展趋势?并运用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材料五:爆发于2019年末的新冠肺炎疫情,它不仅危害人类的健康,还使工厂不能按时复工,学生不能按时返校……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造成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对各行各业影响都很大。如2020年第一季中国大陆经济增长或放缓至4.5%……
(5)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有哪些?(回答两点即可)简述WTO的作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联合国家宣言》签订的意义、美苏冷战、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美苏两极格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表现、WTO的作用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变化及世界的经济格局的相关史实。
【解答】(1)据材料一的图一及所学知识可知,图一会议上签订的损害中国主权的条约是《凡尔赛条约》;图二会议上签订的损害中国主权的条约是《九国公约》。二者构建的战后体系是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会议由英、法、美三国控制。战胜国怀着分赃和称霸的企图参加会议。1919年6月,战胜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条约》,《凡尔赛条约》及同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等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1921年﹣1922年美英等九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会议签署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列强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一战后世界新秩序。
(2)据材料二“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家宣言》签订,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二战中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中、美、苏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1月1日,苏、英、美、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壮大了反法西斯的力量,为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基础。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对峙与竞争状态”指的是美苏之间的冷战。美苏“对峙与竞争状态”
第22页(共22页)
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是美苏两极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1947年,杜鲁门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1949年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成立了军事组织北约,苏联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成立华约。两极格局由此形成。
(4)据材料四“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可知,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如:在这一格局中,欧盟实力不断加强,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中国正在和平崛起等。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在世贸组织成立后的10年里,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倍。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之一,它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故答案为:
(1)《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2)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诺曼底登陆战,使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中。
(3)美苏冷战;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美苏两极格局。
(4)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欧盟实力不断加强,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中国正在和平崛起等。(写出一点可)
(5)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回答两点可)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合国一同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点评】
第22页(共22页)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联合国家宣言》签订的意义、美苏冷战、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美苏两极格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表现、WTO的作用的相关史实。
17.(14分)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世界各国为了追寻近代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与创新。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知识结构图
(1)请你帮他把空格部分填写完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材料二:在开始的时候,所谓自由是指贵族对抗国王,可是后来,它逐步地就变成了整个国家反抗国王的暴政。在几百年的时间中,王权和民权之间的这种斗争,是英国政治史发展的一个主线,正是在这样的抗争中,英国走出了中世纪,走进了现代世界。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整个国家反抗国王的暴政”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对英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根据美国权威政治机构布什研究所调查显示,68%的受访者认为美国民主制度已“十分虚弱”,又有约八成受访者认为美国民主正在走下坡路。
(3)美国近代民主政体确立的法律依据来源?其颁布的积极政治意义是什么?
材料四:1878年日本流行一首儿歌,叫“文明球歌”,创作的目的是要使年轻人深深感到西方文明的优越性。拍球时,他们通过背诵被认为最值得采纳的10种东西的名字即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来计算球弹跳的次数。
(4)材料四反映了日本在学习西方方式上的什么特点?
(5)根据所学知识,该社会现象与当时日本的一次重大改革的哪一举措相关?
【分析】本题以“创新”为切入点,考查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1787年宪法,明治维新等史实。
【解答】故答案为:
(1)戊戌变法;民主和科学;特点: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学技术、学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的过程(或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统治。
(3)1787年宪法;1787年是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22页(共22页)
(4)从孩子抓起;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
(5)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点评】本题考查中外近代化历程的改革或革命。熟记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的事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1787年宪法,明治维新等史实。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9/30 6:57:15;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22页(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