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写作指导系列 35页

  • 296.85 KB
  • 2021-11-11 发布

2020年中考写作指导系列

  • 3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中考写作指导——写出有灵魂的记叙文 句子表达灵魂的直接性和间接性 文章的主题,主要分为情、理、义、趣四种。情——就是抒发作者对人、对事、对物的某种情感,或表现一方对另一方的某种情感。理——就是阐发、揭示某个具体的哲理或认识。义——源于“舍生取义”之“义”,代表某种精神、品质、灵魂、性格,以“义”为主题,就是表达作者对某人、某物的某种具体思想、品质、精神的赞美或批判。趣——就是表达作者的情趣、爱好、志向或追求。‎ 一、表达灵魂的直接性 表达文章灵魂的直接性,就是不借助具体事物或故事情节,用直白的方式,直接抒发情感、直接阐述哲理、直接赞美或批判某个人物的某种品质、直接表达作者的兴趣、爱好、追求等,以直来直去的形式,一针见血地直接表白自己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我恨他;我爱春天;一个懂得奉献的人才能收获幸福——因为幸福的本质含义是奉献;我们都应该学习他刚正不阿的品质;这种见义勇为的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瑰宝;我想做一个无拘无束的人;我爱回归自然等等。‎ 在记叙文写作中,直接表达文章灵魂的句子,一般运用的较少——常常只在三个特定的位置运用:(1)主要用在一篇文章结尾,起总结全文、画龙点睛作用。(2)用在叙事或写景段之前,作为段落的开头,充当中心句,直接点明叙事或写景表达的本质核心,总领全段。(3)用在叙事或写景段的结尾,以总结的形式出现,点明叙述事件、描写景物的本质目的。‎ 例如第一种情况,用在整篇文章之后,起总结全文、画龙点睛的作用:‎ 心灵的温度 教授的一群学生要离开教授毕业了,最后一堂课,教授把他们带到了实验室。皓首白发的教授说.这是我给你们上的最后一堂课了,这是一堂最简单的试验课,也是一堂最深奥的试验课,我希望你们以后能永远记住这最后一堂课。‎ 教授说着,取出一个玻璃容器,又往容器里注入了半容器清水。教授把盛水的容器放进一旁的冰柜说:“现在我们将它制冷。”过了一会儿,容器端出来了,容器里的水凝结成了一块晶莹剔透的冰块。教授说,O℃以下,这些水就结成了冰,冰是水的另一种形态,但水成了冰,它就不能流动了。比如南极极地的一些冰,它们呆在那里几千年几万年了,几公里外的地方它们都不能去,更别说流向大海了,它们的全部世界就是它们立足之地的那丁点大地方,我们实在替这种水感到深深惋惜和悲哀啊。‎ 35‎ ‎“现在,我们来看水的第三种状态。”教授边说边把盛水的玻璃容器放到了酒精炉上,并点燃了熊熊的火焰。过了一会儿,冰渐渐融化了,后来被烧沸了,咕咕嘟嘟地翻腾出一缕缕乳白色的水汽,在实验室里静静地氤氲著、弥漫着。‎ 过了没多久,容器里的水蒸发干了。教授关掉酒精炉让同学们一个个验看玻璃容器说:“谁能说出那些水到哪儿去了呢?”学生们盯着教授,他们不明白这最后一堂课,学识渊博的教授为什么给他们做这个最简单的试验呢?这是他们在初中,甚至在小学都已经做过的试验,它太简单了,简单得简直让大家谁都懒得去回答。‎ 教授看着那些不愿意回答这个幼稚得可笑的问题的学生们说:“水哪里去了,它们蒸发进空气里,流进蓝蓝的辽阔无边的天空里去了。”教授微微顿了一顿说:“你们可能都觉得这个试验太简单了,但是,”教授口气一转,严肃地说,“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试验!”‎ 教授瞅一眼那些迷惑不解的学生说:“水有三种状态,人生也有三种状态,水的状态是温度决定的,人生的状态也是自己心灵的温度决定的。”教授说:“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温度是O℃以下,那么这个人的生活状态就会是冰,他的整个人生世界也就不过他双脚站的地方那么大: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抱平常的心态,那么他就是一掬常态下的水,他能奔流进大河、大海,但他永远离不开大地;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是l00℃的炽热,那么他就会成水蒸气,成为云朵,他将飞起来,他不仅拥有大地,还能拥有天空,他的世界和宇宙一样大。”‎ 教授微笑着望着他的学生们问:“明白这堂最简单的试验课了吗?”‎ ‎“不,这不是一堂简单的试验课!”他的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 ‎“让你们对人生、对生活的温度最少保持在100℃,这样你们的人生世界才能会最大。这就是我这堂试验课的最终结论。”教授微笑着说。‎ 同学们哗地鼓起了掌。他们记住了这最后一堂试验课,他们知道了心灵的温度将会决定一个人的生活和一生。‎ 文章到了结尾,直接点明作者叙事的目的,就是为了揭示一个做人的哲理——心灵的温度将会决定一个人的生活和一生,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例如第二种情况,用在写景或叙事段段首,直接表达这一段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周庄的美,美在一分质朴。坐在轻摇轻摆的船中,沿着曲曲折折的水汊,从容自在的游着,低头观水、抬头看粉墙、看青瓦、看百年老屋屋顶长出的瓦松、看桥头光滑石头上滴水而成的水凼。走在周庄铺满古老青石的小街上,像是穿行在历史的隧道中,每一步都是那样的凝重,青石被磨得发亮,那么的光滑玉润。周庄的石是中国古老文化的一部分,那是岁月沉淀积累成的沉稳。桥头,白发老人衣着粗麻布衣,释然的摇着手中的蒲扇,悠然古朴-——印象中,周庄是一位质朴的老人。‎ 35‎ 本段第一句——周庄的美,美在一种质朴,直接赞美周庄的质朴之美,点明作者写这一段景物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是第一句话。在叙事性记叙文中,也有这种段前直接表达作者写作目的的形式。比如下面的一段文字:‎ 母亲始终是一个勤劳可敬的人。妈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不累,干这么点活能累到哪里去?”她每天早晨,四、五点钟就起来生火做饭,每天晚上到午夜了依旧在忙活,在她的眼里,永远有干不完的活儿。一个寒冷的冬晨,我被一个噩梦突然惊醒了——梦中妈妈累得大口吐血,连说话也开始断断续续,我大声哭喊着,呼唤着妈妈,可是最终妈妈还是停止了呼吸。被噩梦惊醒的我,四处寻找妈妈,最后在洗手间里找打了妈妈,她正用一双开裂的手在搓着那几件脏衣服,挽起的手臂冻得通红。我哭着扑进妈妈的怀里,一下子把洗衣盆蹬出好远:“妈妈,别干了,休息一会儿吧!”妈妈被我突入其来的举动惊呆了,等到明白了怎么一回事儿,眼里盛满了感动的泪水,轻轻拍着我的肩膀说:“没事儿,不把你抚养成人,妈妈是不会死的!你别害怕,那只是一个梦”。妈妈把我哄睡了,继续洗她的衣服。‎ 以上这两段文字开头的中心句,或者说总起句,也可以放到段末,作为整段文字的总结。‎ 直接表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在文章中一般情况下只有以上三种位置,数量也不宜过多——直接的表白是没有分量的,这种灵魂表达必须依靠具体的人、事、物的行为、状态、特征、特点来表现,要靠事实来说话,因此直接表达灵魂的在文中用的非常有限。我们有的同学写文章三句话没写完,就出现了这种直接表白,是我们写文章的一大弊端,要努力克服。‎ 二、灵魂表达的间接性 在记叙文写作过程中,99%的语句是间接表达文章的灵魂。因为记叙文是一种表现的艺术,而不是表白的艺术。表现是用具体的事实来证明,表白是赤裸裸的直接阐述。间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就是不直接写出作者要表达何种思想感情,而是借助对人事物行为、状态的描写,突出人事物的某种特点,通过这些特点让读者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单一间接表现写作灵魂。就是抓住一个事物的特征、特点、行为、状态,突出一个单一特点,隐含表达作者的一种思想感情。‎ 例如:刚刚盛开的芍药,飘着淡淡的香气,混着淡淡甜味,顺着鼻翼,一直沁入人的心脾,融入每个细胞,浸润着每根神经末梢,让人满身有说不出的舒爽。‎ 作者单一描绘芍药花,直接表现芍药花的气味,突出气味芬芳这一特点,间接隐性表达作者对芍药的喜爱、赞美之情。在字面上没有一个喜爱、赞美字眼,但突出了气味芬芳之美,就已经以隐性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芍药的喜爱赞美之情。如果不爱,芍药花在作者的笔下,何以会如此芬芳呢?‎ 35‎ ‎(二)多元一点间接表现写作灵魂。所谓多元——就是并列描绘多个事物;所谓一点——就是几个事物突出一个共同特点;所谓间接表现写作灵魂——就是不用文字从字面上阐明自己的写作终极目的,而是通过突出事物的共同特点来实现。‎ 例如:没有嬉戏的孩子,没有汽车的喧嚣,连鸣蝉和蟋蟀也停止了吟唱。风早已远去,湖面宛如一面镜子,倒影着岸边的鲜花绿柳。碧绿的荷叶簇拥着含苞待放的荷花,宛如粉面翠裙的淑女,面对一池净水,陷入深深的沉思......‎ 这一段文字,描写了孩子、汽车、鸣蝉、蟋蟀、湖水、鲜花、绿柳、荷叶、荷花多个事物,但作者描绘所有事物集中突出的只有一个特点:宁静,静到了极致。如此宁静的景物,谁又能不喜欢呢?作者通过对多个事物的描写,集中突出一个特点,就把作者对湖的无限喜爱之情暗含其中,间接表现出来了。‎ ‎(三)多元多点间接表现写作灵魂。所谓多元——描绘多个事物;所谓多点——就是每个事物突出不同的特点;所谓间接表现写作的灵魂,就是将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暗含与描写之中,通过突出事物的各个特点间接表现出来。突出的各个特点要么都符合审美标准,要么都背离审美标准,确保各特点在审美上保持一致,否则,就不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了。‎ 例如:‎ 小园里的花不知什么时候开了,赤橙黄绿蓝靛紫,色彩纷呈,怡心悦目。花下,各种各种各样的小草密密匝匝地连成一片,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舒展着翠绿的叶子,宛若能工巧匠编织的地毯,不见一丝杂色,软绵绵地铺了厚厚的一层。整齐的围栏,披着一身白漆,环抱着满园的鲜花碧草,一如骄傲的王子。‎ 这一段文字描绘了鲜花、绿草和围栏三个事物,描写鲜花——突出其色彩娇艳的特点;描写小草——突出其长势旺盛的特点;描写围栏——突出其外形整齐、仪表洁净的特点,这些特点都符合人的审美观点,都是人所欣赏的特点,因此,第一个描写点表达的是作者对鲜花的喜爱之情;第二个描写点,表现的是作者对小草的喜爱之情;第三个描写点,表现的是作者对围栏的喜爱之情,鲜花、绿草、围栏合起来,描绘的是整个小园,因此这一段落集中表现的,是作者对小园的喜爱之情。‎ 三.表达写作灵魂的语句在写作中的运用 我们在写作过程中,要学会这种直接表达灵魂的句子的写法,更要学会间接表达灵魂的句子的写法,毕竟,直接表达灵魂的句子用的很少,在记叙文中,绝大部分句子,都是间接表现灵魂的句子。‎ 例如:‎ ‎1.我的同座最大的特点是喜欢关心体贴别人,每一个人都非常喜欢他。(直接表达,赞美同座关心体贴他人的品质)‎ 35‎ ‎2.(1)热心的同座见我冷了,立刻从自己身上脱下外衣,披在我的身上,好像一位慈祥的母亲。‎ ‎(2)同座见我趴在桌子上,以为我病了,伸出右手,放在我的额头上,小声问我:“老对儿,你感觉哪里难受?”‎ ‎(3)早晨,他第一个来到教室,把事前准备好的坐垫,悄悄地放到老师的座位上,顺手打开老师的杯子,将里面的剩水倒掉,提前为老师晾了一杯水,然后回到座位上,开始学习。‎ ‎(4)试卷发下来,我只答对了三道题,面对满纸的红叉,我泪如泉涌,他默默地注视着我,待我稍微平静下来,用手臂碰了碰我:“没关系,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努力,下一次一定会考好的!”,看他那焦急的神情、小心翼翼的语气,似乎我考试的失败,是他造成的。‎ ‎ (1)、(2)、(3)、(4)四个例子,都是间接表达作者的写作灵魂。第(1)句,通过描述同座给我披衣服——表现他对我的关心体贴——间接表达我对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第(2)句,通过描述同座询问我是否生病——表现他对我的关心体贴——间接表达我对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第(3)句,通过描述同座给老师铺坐垫、晾热水——表现他对老师的关心体贴——间接表达作者对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第(4)句,通过描述他安慰、鼓励我的行为——表现他对我的关心体贴——间接表现我对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能够熟练掌握有灵魂语句的运用,必定会对各位同学的写作起到很大的帮助。‎ ‎2020中考写作指导——作文语言的修饰 女大十八变。生命之美,是外在形式与内在气质之美不断积淀、彼此融合的总和,是灵与肉不断成长、蜕变、羽化、飞升的结果。‎ 同样,语言表达之美也不是流星划过夜空瞬间生成的美丽。一刹那冲天而起的熔岩,那是来自亿万斯年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我们的笔尖,盛开的每一串如花的文字,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这些妙不可言的美文,都是以思想感情为种子,以浩瀚的书海为土壤,以辛勤的汗水为雨露,以神秘的灵感为春风,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微妙的更新、渐变、成长,最终在我们面前的方格里,顾盼生辉、楚楚动人、倾国倾城!‎ 之所以有人觉得,能把语言表达得如此完美,纯粹是一种天分,是因为他从没有认真的关注过语言的成长历程,所以在他的印象里,春天总是在某一个早上突然降临,鲜花总是在某一个黄昏出人意料的绽放!‎ 一、完美的起点,来自用词的准确 语言的表达,从概念开始,从词的运用开始。语言由文字构成,文字诞生的唯一使命就是记录和传递信息。每个字符都是一种符号,对应表达或传递一种含义。衡量一句话表达得是否优美,最初的标准,就是看作者选择的符号是否准确对应他要记录和传递的信息——不发生符号和意义的错位,就是最好的表达。例如两脚移动,让身体以正常速读移动,为“走”,快速移动为“跑”,生我的女人叫“母亲”,生爸爸的女人叫“奶奶”,不能因为前后两者表义相近,就“指鹿为马”,把“跑”表达为“走”,把“奶奶”说成“母亲”。这也是到现在我们始终坚持语言表达绝对不能“因辞骇意”原因——背离了表意的准确性,其他任何形式上的华美都失去了意义。‎ 例如:妈妈要到外地出差,半年以后才会回来,作为子女要想表达这一瞬间内心的情感——‎ 甲的表达为:妈妈,你走了,我会想起你!‎ 乙的表达为:妈妈,你走了,我会想念你!‎ 丙的表达为:妈妈,你走了,我会怀念你!‎ 丁的表达为:妈妈,你走了,我会纪念你!‎ 35‎ 这种情感,四个人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哪个表现的最美?显然是乙!因为只有乙用“想念”一词把母子分离这一瞬间的情感表达得不深、不浅,恰到好处。甲虽然把情感表达出来了,但程度过浅;丙表达得情感深度够了,但针对的对象必须是“死去的人”——而妈妈活着,并且六个月后会依然活着;丁的表达同样说出了想念之意,但额外附带了两个条件:一是妈妈此时此刻已经死了;二是必须用一种仪式或方式来表达对死人的想念,这些都是与事实大相径庭的。‎ 二、迈出稚嫩的第一步,保证选词与情感表达的合拍 每个婴儿呱呱坠地,父母都会处心积虑的为宝宝娶一个动听的名字,或表达一种美好的祝愿,或彰显一种理想的生活境界.....无论是哪种形式,这些名字都暗含着一种浓的无法稀释的情感!而当恶人降临,我们就会给他起个难听的“绰号”,用表示鄙夷、厌恶、痛恨的词为他的恶行定性。同时生活又常常是平淡的,我们面对的很多人或事物带给我们的,是一种不爱不恨的心理状态,这时候,我们就会选择一些不带有任何爱憎的色彩的词语描述这些事物、行为、性质、状态。于是,词有了三种明显的感情色彩:褒义词、贬义词,中心词。我们用褒义词表达我们的爱,用贬义词表达我们的恨,用中性词表达我们情感的中立。在表述的时候,一定要根据感情表达的需要,对应选择带有这种感情色彩的词语来刻画人或事物,确保要表达的情感与所选词汇的感情色彩一致。‎ 例如:‎ 一个孩子,在路上摇摇晃晃地走。带着不同的情感,表达出来的完全不一样——‎ 甲:一个小崽子,像得了什么绝症,在路上挣扎;‎ 乙:一个小男孩,像个粉嫩的精灵,在甬路上蹒跚学步;‎ 丙:一个孩子,在路上学步。‎ 丁:一个小崽子,像个粉嫩的精灵,在路上蹒跚学步;‎ 如果你想表达一种仇恨,那么你像甲那样表达,选择的全是“小崽子”、“绝症”、“挣扎”这样的贬义词来表达;如果你想表达对孩子的喜爱,那么你乙一样表达,选择的全是“小男孩”、“粉嫩”、“精灵”、“甬路”、“蹒跚学步”这样的褒义词来表达;如果你仅仅为描述一个过程,无爱无憎,那么你选择“孩子”、“路上”、“学步”这样的中性词来表达。最差的是丁,一部分选择贬义词,一部分选择褒义词,让读者读了不知道他对孩子到底是爱还是恨,仿佛患了精神分裂症!‎ 三、组词成句,形成表达的雏形,保证句式、句义表达完整 一个孩子是否完美,首先要看他是否健全,健康。一个句子表达的好不好,最低的要求上是,自己要表达意思,表达得是否完整。人的健全健康表现在四肢健全,身心无病上;一个句子是否完整,首先表现在句子成分的完整上;二是必要的限制成分无残缺;三是能够正确表达客观的时态。‎ 所谓句子成分完整,是指一句完整的话,至少得保证有主语,有谓语。主语是一句话要陈述、描绘或表现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也可以是时间、地点,或者是一种行为、一个事件。谓语是对这些人或事物进行陈述、描绘、定性的部分,常常以“怎么样”,“做什么”、“是什么”、“有什么”的形式出现。例如,妈妈在画一匹马,这句话中“妈妈”是作者要描述的对象,就是主语,“在画一匹马”是对妈妈的描述部分,指明妈妈“在干什么”,就是这句话的谓语。再如:游泳是一种非常好的体育运动。这句话描述的对象是一种行为——游泳,因而“游泳”就是这句话的主语,而“是一种非常好的体育运动”,点名“游泳是什么”,对游泳这种行为进行定性描述,所以,他是这句话的谓语。一句话有说明白,首先得保证有主语、有谓语,否则就是不完整的。‎ 所谓的必要句子成分不残缺,是指在句子中,总有一些词或短语起限制范围、程度,表示估计猜测或者明确那是客观事实的作用,它们明确了:包括什么、不包括什么;是全部、还是部分;程度是深、还是浅等等,这些词或短语缺失了,就会改变我们要表达含义。例如:靠窗边的那名女同学,站起来。去掉“靠窗边”这个特定位置的限制,句意就变成“所有的女同学都站起来”。例二:他马上就完成作业。缺失了“马上就”,句子含义就从“他仅仅剩下一点作业没做完,在有一丁点时间就全部完成了”,演变为“他现在已全部完成了作业。‎ 所谓正确的表达客观的时态,是指一句话描述的内容,都对应着一种客观的时态。有的行为已经完成,是过去时,有的行为正在进行,是现在进行时,有的行为是将来要完成的,属于将来时态。只有根据客观实际,把时态表述正确、清楚,句子的含义才不会改变,读者才能正确理解。例如妈妈下个星期要过生日,他想给妈妈买一支胸花作为生日礼物。这种客观实际说明行为将要发生而没有发生,明显是将来时态。如果表达成“妈妈过生日,我给妈妈买了一支胸花作为生日礼物”,或者“妈妈过生日,我正在买一支胸花,作为妈妈的生日礼物”,都是错的。因为前者是过去时,后者是现在进行时。‎ 四、抓住事物的表象特征、特点,让语言分枝生叶,表达丰满 35‎ 人对外界信息的收集来自六个感官:眼、耳、口鼻、舌、皮、心(实际是大脑),前五个感官获取的信息都是从事物表面活得的,包括色、形、声、味等等,心是将前五者收集来的信息,进行加工,成为一种抽象的感受。前者是感知事物的特征,后者是把握事物的特点。要把一个意思表达的具体就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要想把思想表达的形神兼备,就要在具体特征描绘过后,表达并突出事物的特点。大多数同学躲开具体表现,只抓特点,很用“心”,带来的表达效果是——句子干瘦骨感,语言空洞,言之无物;有的同学不注重特点的归纳,描述的内容表面洋洋洒洒,缺乏表达核心,看不出表达目的,语言表达没有灵魂,整体读完不知所云!‎ 例如:坐在船上,沿着水汊,划船前行,看水、看墙、看瓦松、看水凼。‎ 这句话只记述了人游玩过程,完全抛开了事物的特征、特点,语言表达显得非常空洞,缺乏具体感,完全丧失了表现力,就像一具没有血肉和生命的骷髅,加上人物、事物、行为的特征特点,立刻就会大变样:‎ 坐在轻摇轻摆的船中,沿着曲曲折折的水汊,从容自在的游着,低头观水、抬头看粉墙、看青瓦、看百年老屋屋顶长出的瓦松、看桥头光滑石头上滴水而成的水凼。‎ 又如一个段落:‎ 周庄的美,美在一分质朴。坐在轻摇轻摆的船中,沿着曲曲折折的水汊,从容自在的游着,低头观水、抬头看粉墙、看青瓦、看百年老屋屋顶长出的瓦松、看桥头光滑石头上滴水而成的水凼。走在周庄铺满古老青石的小街上,像是穿行在历史的隧道中,每一步都是那样的凝重,青石被磨得发亮,那么的光滑玉润。周庄的石是中国古老文化的一部分,那是岁月沉淀积累成的沉稳。桥头,白发老人衣着粗麻布衣,释然的摇着手中的蒲扇,悠然古朴-——印象中,周庄是一位质朴的老人。‎ 第一句总写周庄的特点,总领全段,成为本段文字表达的“核心之神”‎ 后四句以游历过程为框架,串起一路看到的事物,在此基础上,抓住各事物具体的特征特点,让每个触及视野的事物分枝生叶,共同表现周庄朴质之美,这样就使我们的语言由一根干瘦的树干变成血肉丰满、形神兼备小树。‎ 上面,我们从选词、组句的角度,讲解了语言表达的完整、准确之美;接下来我们要重点研究语言表达的简洁明快的干练之美与摇曳多姿的变化之美。‎ 中小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存在两个突出的显性问题:一是叙事罗嗦——写了很多不必要写的内容;二是用词重复——一段文字中同一个词语运用十几次,几十次。‎ 例如,一个学生写妈妈到校给他送书包的经过:下午我正在认真的写着作业,我突然感到身后的同学拍我的肩膀,我回头看了看那位同学,问这位同学拍我干什么,这名同学告诉我说我妈妈来了,正在楼下等我。我飞跑到楼下去找妈妈,妈妈站在校门口向教学楼内张望,妈妈看到我来了,把书包递给我,我接过书包,妈妈就走了,我看着渐渐远去的妈妈,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本来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小事,但到了作者笔下,不但详细叙述了与主题无关的——别人告诉我妈妈到校的过程,而且连续用了14个“我”、6个“妈妈”,第一句话连续用了4个“同学”!‎ 如何解决这些语言表达问题呢?‎ ‎(一)去掉与中心无关的情节。这段文字的写作目的是通过对妈妈到校给我送书包这一事件的记叙,抒发我对妈妈的感激之情。那个同学怎样拍我,用何种方式通知我,与主题没有任何关系,所以这一部分应该直接删除。这样,句子就变成了:下午我正在认真的写着作业,妈妈把我的书包送到了学校。我飞跑到楼下去找妈妈,妈妈站在校门口向教学楼内张望,妈妈见我来了,把书包递给我,我接过书包,妈妈就走了。我望着渐渐远去的妈妈,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二)删除不必要交代的内容。早晨,我一觉醒来,掀开被子,穿好衣服,洗了一把自己的脸,连饭也没顾得上吃一口,就急匆匆的向学校奔去。在这段文字中,“掀开被子”这一情节,即便作者不写,读者也会知道,同时“洗了一把自己的脸”当中的“自己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强调,二者都必须删去。上面修改完的段落中“我接过书包”和最后一句中的“我的”都属于这种不必要写明的废话。去掉这些废话后,原来的段落变成了:下午,我正在认真地写着作业,妈妈把我的书包送到了学校。我飞跑到楼下去见妈妈。妈妈站在校门口向教学楼内张望,妈妈见我来了,把书包递给我,妈妈就走了。我望着渐渐远去的妈妈,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三)用好承前省略和蒙后省略。并列几句话,描绘的是同一个对象,运用的是同一个主语,如果前面的句子用了主语,后边能省略的就应该省略(这是承前省略);如果后边的句子用了主语,前面的句子能省略主语的就应该全部省略(这是蒙后省略)。把这些部分省略后,上面的句子就变成了:下午,我正在认真地写着作业,妈妈把我的书包送到了学校。我飞跑到楼下去见妈妈。妈妈站在校门口向教学楼内张望,见我来了,把书包递给我,就走了。我望着渐渐远去的妈妈,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35‎ ‎(四)用代词替换重复的名词。替换后,句子变成了:下午我正在认真地写着作业,妈妈把我的书包送到了学校。我飞跑到楼下去见妈妈。她站在校门口像教学楼内张望,见我来了,把书包递给我,就走了。我望着渐渐远去的妈妈,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五)用同义词替换重复的词语。替换后,句子变成了:下午,我正在认真地写着作业,妈妈把我的书包送到了学校。我飞跑到楼下去见母亲(原来是“妈妈”)。她站在校门口向教学楼内张望,见我来了,把书包递给屡教不改的粗心儿子(原来是“我”),就走了。我望着渐渐远去的妈妈,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六)将局部与整体互换。有很多句子,从字面上看,描绘的对象是一个完整事物,实际上描绘的是这个事物的一个部分。如:太阳,暖暖的沐浴着三月的原野。主语虽然是“太阳”,但真正描绘的对象是“太阳”的一部分——阳光,把这个句子改成“阳光,暖暖的沐浴着三月的原野”,其含义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在表达的时候,为了避免用词重复,就可以根据语境和表达变化需要,将某些名词,或者局部转化为整体,或者整体转化为局部。这样修改以后,原句就变成了:下午,同学们(原来是“我”)正在认真地写着作业,妈妈把我的书包送到了学校。我飞跑到楼下去见母亲(原来是“妈妈”)。她正站在校门口向教学楼内张望,见我来了,把书包递给屡教不改的粗心儿子(原来是“我”),就走了。我望着她渐渐远去的背影(原来是“妈妈),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七)运用“喧宾夺主”法。并列几个句子,主语一致,无论怎样省略,怎样替换,仍然显得单调,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适时地把一个或几个句子中的宾语转化成主语来描述,让句子的主语千变万化,摇曳多姿。例如:踏着一路斜阳,迎着飒飒的秋风,我久久地注视着高远的天空,想象着即将到来的明天。这四句话虽然采用了承前省略和蒙后省略,但客观上的主语都是“我”,表现角度单一。我们就可以采用“喧宾夺主”——用宾语来充当主语的形式来写:斜阳平铺,秋风飒飒,我久久地注视着高远的天空,即将到来的明天便沿着我飞扬的思绪,走进心底。‎ ‎(八)运用“侧面添加转换”法。单一着眼正面描写,难免主语重复,同时还显得情节过“紧”,适时加入侧面描写,不但能使情节张弛有致,还能转换主语(侧面描写就是将笔从正面描写的人或事物上移开,去刻画周围的其他人、物、环境,主语必然要随之转换)还能增强主题的表现力。例如:他迎着对方的面门,飞起一脚,把这个无赖踢出三米多远,随即上前两步,抓住衣领,将他提了起来,照着胸口,又是一拳,打得对方满脸鲜血......这一段描写连续多个短句,主语全是“他”,描写角度单一,加入侧面描写,语言表达就变得灵活了:他迎着对方的面门,飞起一脚,把这个无赖踢出三米多远。空气在这一刻仿佛凝固了。那些胆小的看客,也都躲到十几米外探头探脑向这边张望。他随即上前两步,抓住衣领,将他提了起来,照着胸口,又是一拳,打得对方满脸鲜血......平常喧闹的小街突然宁静下来,几十米的街巷,只剩下两个人的打斗声。‎ 以上,我们在这里讲解的是最常见、最常用的八种方法。其实,要把语言表达得简洁明快,又变化多姿,还有很多艺术方式,因为不常用,并且有的相对较难理解,这里就不过多罗列了。同学们要首先掌握以上基本技能,并在实践中能够熟练运用,我们的语言表达,定会迈上一个全新的台阶。至于其他技巧,同学们可以在以后的阅读中,逐步深入研究,领悟语言表达的奥妙!‎ ‎2020中考写作指导——非常生动的叙事 非常生动的叙事,就是在对每个动作进行发散描写的同时,加入侧面描写,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起来,全方位刻画构成故事情节的个体动作,我们的叙事就会因此变得更加细腻生动。‎ 一、侧面描写四元素 正面描写就是通过刻画A来表现A;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刻画B来表现A。侧面描写有四个元素:一是侧面人;二是侧面物,三是侧面环境;四是附加条件。所谓侧面人,是指事发现场核心人物(要突出表现的人物)以外的所有人;所谓侧面物,是指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现场存在的具体事物;所谓侧面环境,就是事件发生的小环境和大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谓附加条件,就是事件发生时,影响核心人物行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二、侧面描写的作用 35‎ ‎(一)侧面是正面的有力证明。一个小品演员表演得如何,观众的表现是最好的印证;一个厨师的技艺是否高超,客人的评价是最好的印证;农民是否辛勤,秋天的收获是最好的印证.....这种情况,正面描写的内容是因,侧面描写的内容是果,有前因才会有后果,结果是原因最好的证明。‎ ‎(二)侧面的附加条件是凸显人物精神境界的放大镜。把一瓶水送给别人,没有任何附加条件,这种行为无足轻重,人物形象轻若鸿毛;如果添加了条件,主人公迷失在沙漠里,面对死神的威胁,把最后一瓶水送给别人,人物形象立刻重于泰山。有了条件,才见精神、才见本质——一个贫穷的乞丐,把别人施舍给他的875元捐给了地震灾区,一个千万富翁,面对无家可归的灾民,仅仅捐出了一千元,同样是捐款,因为条件不一样,凸显出来的人物精神境界截然不同。‎ 三、非常生动叙事的单一动作立体叙述图示 这里呈现的只是构成故事情节的一个动作的立体呈现形式。在叙事过程中,我们不能把每个动作都记述得面面俱到,也无需把每个动作都进行八个方面的正面刻画、四个方面的侧面刻画,但要想把某个故事情节讲述地非常细致而生动,只要运用这种方法,最大限度的进行描述,我们笔下的故事一定会血肉丰满。‎ 四、侧面描写具体刻画的内容 ‎(一)侧面人物刻画。在事发现场,有很多人物,这些人受核心人物行为的影响,会呈现出不同的行为、动作、语言、神态、神态、心理特点,我们要抓住受影响最大的一些人物进行刻画,间接表现核心人物。‎ 35‎ ‎(二)侧面环境刻画。一种方法是环境整体感受描述法,即着眼事发环境,从整体感受的角度进行概括性描述。如:整个广场汇成了换了的海洋;偌大的空间,沉浸一种恐怖、压抑的气氛中等等。第二种方法是,选点并列描述法。就是筛选事发现场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并列描述,刻画环境。例如: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第三种方法是第一、第二种方法的结合,整体感受描述可前可后。例如:整个广场汇成了换了的海洋。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也可以描述成: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整个广场汇成了换了的海洋。‎ ‎(三)侧面物的刻画。在事发现场,总有一些具体事物,这些事物当中,有些事物受到人的行为影响,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和状态,我们要抓住这些物的状态进行细致刻画,这是一种方法。例如:他一拳砸在门上,门板应声而断,院内的几只小鸡被突如其来的一声爆响,吓得大叫着飞出了院墙。这里第一句话是正面描写,后边写“门板”和“小鸡”就是侧面描写。同时受主观意识的支配,我们还常常将人的感受借助物态,表现出来。例如:一阵微风吹过,花叶随风起伏,仿佛它们也被这幽默的情节逗得前仰后合。‎ ‎(四)附加条件的添加。有些条件有利于核心人物做某种行为,我们在适当的地方添加这样一些条件,可以突出人物的不作为,从而凸显人物的丑恶本质。例如:拖把就横躺在他的脚下,只要弯一下腰,就不会有人再被绊倒,可是他却像没看见一样,视而不见。有些条件不利于核心人物做某种行为,我们添加这些条件可以凸显人物行为的主动性、艰难性,从而突出人物的高尚品质。例如:面对敌人的剪刀,他坦然自若,仿佛这些豺狼手中紧握的,只是儿童戏耍的玩具。‎ 五、侧面描写添加的位置 ‎(一)侧面人、侧面物的描写,一般和核心人物的情节构成直接因果关系,要放在对应的行为和动作之后,因为有了前因,才会有后果,它们的位置受逻辑关系的制约。‎ ‎(二)侧面环境的描写,一般情况下,既可以放在行为发生前,也可以放在行为发生后。如果环境是因为人多行为导致的,具有明显的因果关系,环境描写也必须放在核心人物的动作描写之后。‎ ‎(三)附加条件的添加,可以在写其他内容的时候顺便夹带,也可以放在行为发生之前,紧挨着行为描写来进行添加。也可以散落在行为过程之间。‎ 六、“成长”的范例 运用动作发散描写后生成的生动叙事范例:‎ ‎“再见!老师!”、“老师!再见!”回首生活了三年的教学楼,凝望着门边目送自己离校的老师, 他不停地挥着手,泪流满面地与老师告别,内心深处,汹涌着无限的依恋和酸楚。这一刻,胸中虽有千言万语,却压抑得无法说出一个字,这一刻,仿佛有一把无形的尖刀,深深地刺入他的灵魂,让他无法呼吸,苦不堪言,痛不欲生!‎ 经过这一讲,加入侧面描写,生成的非常生动的叙事范例:‎ 35‎ 苍天无言,白云无语,楼尖儿上的自鸣钟,兀自迈着沉重的脚步,艰难地前行......整个校园淹没在无尽的悲戚里。‎ ‎“再见!老师!”、“老师!再见!”回首生活了三年的教学楼,凝望着门边目送自己离校的老师, 他不停地挥着手,泪流满面地与老师告别,内心深处,汹涌着无限的依恋和酸楚。这一刻,胸中虽有千言万语,却压抑得无法说出一个字,这一刻,仿佛有一把无形的尖刀,深深地刺入他的灵魂,让他无法呼吸,苦不堪言,痛不欲生!‎ 运动场上,初一、初二的同学,也都停止了活动,三个一群,五个一簇地驻立在那里,默默地凝望着这份依依不舍的别离!‎ 教学楼门距离校门口,不到百米的距离,他仿佛走了两万五千里!这一段熟悉而平坦的路,突然变成了永远也走不出的雪山草地......‎ 加入侧面描写,可以使我们的故事叙述在前一讲的基础上变得更加细腻、生动,构成故事情节的每个行为动作都能细腻的写出300多字。在准备原材料阶段,我们无需明确如何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来决定情节叙述的详略,但也无需把每个动词都描绘得如此细腻、翔实。叙事时,我们想把哪个环节叙述得更生动,或者觉得哪个部分应该叙述得很生动,就尽最大的能力把这个部分描述生动即可——因为这里要培养的是生动叙事能力,不是表现主题的能力。需要学习者注意的是,我们追求叙事生动的同时,还要力求语言表达形式和内容的灵活变化,避免呆板僵化。‎ ‎2020中考写作指导——概括叙事和详细叙事 叙事,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叙述复杂的事,更难,能够根据主题需要,并围绕主题叙事难上加难。我这里要讲解的,是抛开主题的叙事,先后要完成的是:一.高度笼统高度概括性的叙事;二.六要素齐备的概括性的叙事;三.体现事件发展阶段性的叙事;四.事件发展过程较为详细的叙事;五.事件发展过程生动的叙事;六.事件发展过程非常生动的叙事;七.事中有事的叙事;八.倒叙叙事。‎ 一 高度笼统高度概括性的叙事 孩子叙事,开始难度就很高,因为孩子的叙事是从高度概括开始的。‎ 有个孩子,老师第一次要求他写日记,他是这样写的:放学后,我被爷爷接回家,先写完了作业,然后看了一会儿动画片,爸爸妈妈下班后,我们一起吃完了饭,就各自进卧室睡觉了。‎ 这篇日记,用了50个字,写了5件事:一是爷爷接“我”回家;二是(我)写作业;三是(我)看动画片;四是“我们”‎ 35‎ ‎(全家人)一起吃饭;五是(全家人)睡觉。剩下的是文字是标注这些事发生的时间和先后顺序。这篇日记暴露了孩子的叙事起点是非常笼统、高度概括的(概括能力是一种很难培养的能力)一句话一件事。孩子不会细致、生动地叙事,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家长和教师从来没有给孩子循序渐进的讲解,一件事怎样从概括叙述到细致叙述,最后到生动形象叙述这个逐渐细化的过程,孩子始终停留在高度概括、高度笼统的叙事阶段,自然叙事无话可说,无话可说也自然就不细致生动了!‎ 一、高度笼统、高度概括叙事,是叙事的基础 ‎(一)它关注了谁在做事 叙事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讲清楚自己要叙述的事是谁做的,如果这个人或事物都说不清楚,事件也就无法记叙明白。上文提到的日记,做每件事的人非常清楚:第一件事是“爷爷”做的(用了被动句),第二、第三件事是“我”做的(承前省略),第四、第五件事是“我们”做的(第五件事仍用承前省略形式,避免了啰嗦和重复)。‎ ‎(二)它关注并高度概括了人或物在做什么 任何一件事,都有它的起始时间和起点动作、终点时间和终点动作,中间都是一个以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动作链条。孩子笼统概括地叙事,必须明白在这个时间段以内,从起点动作到终点动作之间这一系列动作合起来的行为叫什么,他才能准确说明白他描述的人物在做什么。‎ ‎(三)它专注了事件的时态 孩子能够感知事件经常发生、发生过了、正在发生还是即将发生,并能选用正确的词,合理地摆放词语的位置,将这种时态表现出来,很不容易。上面的例子,小作者在叙述爷爷做的事的时候,在“接”的后面加个“回”字,就把这种行为已经完成表达出来,写作业的过程,在“写”的后面加个“完”字,表明行为已经过去。孩子能够把时态处理得这样好,说明孩子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笼统叙事能力。‎ 由此可见,弄明白是谁在做事,整个过程做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是什么时态,并把它准确选词表达出来,是笼统叙事的三个要素。‎ 二、高度笼统、高度概括叙事的训练 ‎(一)三个要素的强化训练 ‎1.生活场景训练 选择具体的生活场景,让孩子观察后,采用三问训练法 ‎(1)一问:说说都有谁(或什么)在做事;‎ ‎(2)他们分别都在做什么?‎ ‎(3)这些事是经常发生的事,还是正在做的事;是做过的事,还是将要放生的事?‎ 35‎ ‎2.动画媒介训练 选择动画媒介,让孩子观看动画影片,采用三问训练法 ‎(1)一问:说说动画片中都有谁(或什么)在做事;‎ ‎(2)动画片中他们分别都在做什么?‎ ‎(3)哪些些事是经常发生的事,还是正在做的事,是做过的事,还是将要放生的事?‎ ‎(二)语言表达训练 ‎1、口头语言表达训练 针对上面的生活场景训练或动画媒介训练之后,让孩子用一句话把这件事叙述出来,要求三个要素不缺少,表示时态的词语选择正确,放置的位置正确。‎ 如果孩子表达不出来,要指导孩子:(1)每一个时态,都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表达;帮助孩子积累时态词汇,并形成对应记忆。(2)告诉孩子,这些表示时态的词语,一般放在动词前面或后面,让孩子有一定的语法体验。(3)如果孩子不懂得人物的行为叫什么,那么就告诉他,从哪儿开始,到哪儿结束,这种行为叫什么,帮助孩子提高行为识别和表达能力。‎ ‎2.书面表达训练 ‎ 一.可以让孩子把口头训练的内容,写在本子上;二.可以提供连环画,让孩子根据画面内容,进行笼统概括的书面叙事训练。‎ 检查孩子的作业时,要关注三个要素的表达是否准确,要关注时态的表达用词的位置是否正确。‎ 三、注意事项 我们教孩子写作文,常常操之过急,希望孩子能够像方仲永一样,“未尝识书具”而能“指物作诗立就”,这是一种愚蠢行为。平常我们见到孩子这种作品,常常要指责孩子没话说,或者写流水账,其实这一步也不是很容易,初学的孩子,也要经过反复训练的。 ‎ 这一部分看起来非常简单,但一旦我们的训练不到位,孩子没有掌握,或者掌握得不够熟练,就会影响下一节的“成长”。成长作文的最大特点是,起步很容易,但每一环都是下一环的基础,基础训练越扎实,下一步提升得就越容易。‎ 二 事件发展过程详细的叙事 35‎ 本章节,我们重点学习如何将阶段性故事情节转化为一连串的动作,让故事情节的记叙变得更详细。‎ 一、故事情节的基本属性 ‎(一)故事情节可无限细化属性 一件事可以分割成几个不同的、最大的情节发展阶段,而其中任何一个情节发展阶段,还可以按照同样的方法,转化为更细致的情节,如此逐步细划,直到这些情节被分割成一个个具体的动作。这些动作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就构成了情节发展的详细脉络。这种无限细化性,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 ‎(二)故事情节发展的单项推进和交互推进属性 ‎1.情节发展的单项推进属性。有的故事情节,是由一个行为主体独立完成的。情节发展从开始到结束,没有任何其他人或事物的行为助推,整个行为过程再现的是一个人或事物一连串的行为。如:栽树。情节的发展过程是:挖坑——放树苗——培土——踩压泥土——浇水,所有的行为都由栽树的人独立完成。单一人物行动就可以推动并构成某个情节的特性,就是情节发展的单项推进属性。‎ ‎2.情节发展的交互推进属性。有的故事情节,是由多个行为主体共同参与完成的。情节发展从开始到结束是这几个行为主体先后参与、交替助推的发展过程。例如:甲乙二人打架。甲踩了乙的脚——乙骂了甲一句——甲揪住乙的衣领——乙打了甲一拳——甲踢了乙一脚......整个故事情节甲乙共同参与,由甲启动,乙参与,甲乙行为交互推动,共同完成了打架这一情节。这种由多个对象共同参与,借助彼此行为助推方能形成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属性,就是情节发展的交互推进属性。‎ ‎3.情节发展的单项推进与交互推进属性又具有伴生属性。一件事由多个情节构成,有的情节体现情节发展的单项推进属性,有的情节体现情节发展的交互属性;同一个情节,有的部分体现情节发展的单项推进属性,有的部分又体现情节发展的交互推进属性,二者可以伴生在同一事件的不同情节中,也可以伴生在同一情节的不同阶段。例如:母亲去市场买菜这一情节的发展,就体现了这种伴生属性。‎ 35‎ 母亲下了班,坐上公共汽车,直奔菜市场。她先绕着整个市场走了一圈,全面比较蔬菜的质量和价格,然后在一家菜摊前停了下来。‎ ‎“你这菜多少钱一斤?”‎ ‎“两块五!”‎ ‎“我买得多——三斤!能便宜一点吗?”‎ ‎“那就两块四吧!”‎ ‎“还是有点儿贵,两块二吧?!”‎ 小贩忧郁了一下:“好吧!”.....‎ 这一段的叙事,讲价之前的部分体现的就是情节发展的单项推进性,后面体现的是情节发展的交互推进性。‎ 二、依据情节发展的无限细化属性,将粗略的故事情节转化为详细的记述 先将一件事,划分为几个情节,然后在将各情节划分为几个阶段,根据自己需要的详细程度,再将每个阶段进一步细化成更细致的阶段,将每个最小的阶段最后转化为几个具体的动作,事件叙述的脉络就像大树,先分枝分杈,然后枝上再分枝,杈上再分杈一样,日益复杂起来,叙事也就变得详细了。在叙事过程中,详写的部分,就是划分最细密的地方,略写的部分,就是划分最粗略的部分。‎ 例如记叙一件事:迎接奶奶。我们可以将逐层细化的过程这样呈现出来——‎ 迎接奶奶 去机场等奶奶 和奶奶见面 回家设宴接风 去的路上 在候机厅等待 奶奶出现 相遇在出站口 打车回家 设宴招待 ‎1.提前买水 1. 静静地等待 1.看见奶奶 1.冲向出站口 1.搬行李箱 1.点奶奶最爱吃的菜 ‎2.中途买鲜花 2.焦急得张望 2.喊着打招呼 2.拥抱奶奶 2.抱着奶奶坐着 2.致迎接词 ‎3.催促爸爸开车 3.担心地询问 3.挥舞鲜花 3.献花 3.和奶奶说话 3.给奶奶夹菜、倒饮料 ‎4.和奶奶聊天 如果觉得还不够细致,可以再往下继续分解,直到你觉得已经足够细致为止。‎ 35‎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只是按照自然重现的方法,将事件写详细。因为没确定主题,还无法确定哪里详写,哪里略写,这里要学习的就是详细的流水账,目的就是学会如何细致的叙述一件事。‎ 三、依据故事情节发展的单项推进和交互推进属性,将各情节的详细叙述出来 例如:详细记述第一个情节——去机场等奶奶(因为这一讲是在上一讲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的,这里把六要素相关内容,也加在了适当的位置上。)‎ 我的老家在秦皇岛。爸爸因为工作需要,长期在大连工作。奶奶和我们已经有两年没见面了,彼此都十分想念。前天爸爸打电话邀请奶奶本周五来我家住一段日子,没想到她竟一口答应了。我们全家决定以最隆重的方式迎接奶奶的到来。(交代事件的起因、人物、地点、以及整个事件——迎接奶奶)‎ 下午四点半,爸爸将事前准备好的水,搬上了轿车,一家人便开车向机场驶去。快走到一半的时候,车在一家花店门口停了下来,我们在那里选了一个插满康乃馨的大花蓝,想给奶奶一个大大的惊喜。 妈妈把鲜花抱上车,我们继续向机场行驶。爸爸的车开的很快,但我始终觉得比平时慢得多,一个劲地催促爸爸开快点,爸爸告诉我,不是车太慢,而是我的心太焦急。‎ 这一部分在写作的时候,要注意不同的阶段,对应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我们可以选择这些变化的时间或空间作为行为的衔接点。情节记述,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叙述方法:一个人的连续行为就用单项推进法记述;几个人交替参与就用交互推进的方法记述,要灵活运用,不能死板教条。‎ 详细叙事,具有较大的延展性。你打算把事件讲述得较为详细,就把故事情节进行连续三四次划分即可;如果想把情节讲述的更细致,就要把情节连续细化五六次即可;如果还想表现的更细致,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更细致的划分——情节划分的越细致,故事情节自然也就变得越详细,一切都取决于作者。我们学会了这种方法,一件事我们可以写300字,也可以写到3000字,我们就不会觉得叙事无话可说了。‎ 练习时要学会逐层细化的方法,要学会单项推进和交替推进两种叙事方法,还要注意情节之间的时间、空间变化衔接。同时要注意用词尽量不重复,体现语言表达的灵活多变性。‎ ‎2020中考写作指导——如何让语言一步步出落得更美 本文我们学习的重点是记叙文的语言表达。核心是把握记叙文写作的本质,抛开语言表达的外在形式,从文章整体和语句个体的基本内涵入手,研究语言表达生动、形象的途径和方法。‎ 一、生动形象的基本内涵——文为心生 35‎ 记叙文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其目的不是重现客观世界的原貌,而是借助客观世界,表达它带给我们的某种主观感受。‎ 有人,笔意纵横,洋洋千言,描摹门前小院的美景,不过是情由景生,直借花草树木,曲表作者对小院、对生活的一腔真爱之情——写景是假,抒情是真。‎ 有人,灯前泼墨,细说原尾,讲述曾经的动人故事,不过为了教化生命,直写人生百态,曲解高尚、卑劣人品——叙事是假,暗示如何做人是真。‎ 文为心生,其含义就是——写文章无论长短,也无论怎样摹写人、事、物、景,字字句句、层层段段最终都要为表达作者的某种特定的思想感情服务。一块手表,有多个部件构成,螺钉固定轮轴,轮轴固定齿轮,齿轮牵动指针,各部件均为走时精准服务,才能成就名表。写文章亦然——组词成句、连句为层、积层为段、累段成篇,只有词、句、层、段,小大同“心”(从最小的词到最大的段,均为表达同一个思想感情而写),才能凸显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词句生动形象的最基本内涵,就是在连词成句的过程中,大到表达方式、修辞方法、描写角度、句式的选择,小到每个词语、标点的筛选,都要直接为这个句子所在的层要表达的重点服务,间接为这句话所在的段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服务,最终为全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服务。这种服务达到最佳效果,就是语言表达最本质的生动形象。句为心生,是语言表达生动形象的灵魂所在。‎ 二、生动的语言——首先是有灵魂的语言 曾经读过一篇学生的习作,其中有这样一段:‎ 桌子上有两个苹果:一个大的,一个小的。小的那个是红的,大的那个是绿的,不知被谁咬了一口。桌子正中央放了一张纸,上面写着一些数学计算竖式,已经用了一半。桌子的一角放着一个笔筒,笔筒擦得很干净,但里面的笔不是十分整齐,其中一个笔帽还破了。有一支是红的,上面带着几个黑点.......‎ 这段文字,是典型的傻子画画式的语言表达。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人,拿着照相机,对准一个范围,咔咔咔一顿乱照——没有任何选择:见什么写什么,有什么写什么;没有任何主观表达倾向:一个不多,一个不落,照抄事物数量,照搬事物外形。完全背离了“表达以客观为载体,借助客观事实表达主观思想感情”这一基本原则。如果我们把这位作者请来,问他:你写这些东西的目的是什么?他肯定作出这样一个表情:两眼迷惘地望着你,一言不发。‎ 三、生动的语言——其次是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语言 有一天读博文,看到下面这样一段文字:‎ 35‎ 金色的阳光,是温馨的潮涨,缓缓的漫过窗下光滑的理石台面,将素淡的书桌,镀上了一层温润的橘黄。似乎几十年没有洗过的窗帘,带着一脸的憔悴,兀自吊在窗前。时钟的秒针,滴答作响,一路奔忙,那清脆的脚步,溅落在明媚的光影里,仿佛是一股清澈的山泉沿着倾斜的山谷奔流而下,又如小巷深处远远地传出的一首童谣,在反复地吟唱......‎ 文章的后面,跟着两页评论,各个都是溢美之词。最初读的时候,我也觉得文笔不错:用词准确生动,修辞贴切形象,笔法细腻婉约,语句流畅,文采飞扬!但仔细一读,就发现这段文字的表达,是姜子牙的坐骑——四不像:第一句描绘的内容,表达的是喜悦、闲适的心情,营造的是温馨的氛围;第二句描绘的内容,表达的是沉重、忧伤的心情,营造的是晦暗压抑的氛围;第三句描绘的内容,表达的激越、欢畅的心情,营造的是轻灵、跃动的氛围。三句话,三种心情,三种氛围,彼此矛盾,事实上一个正常的人是不会同时产生这样三种心理情绪的——除非他是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 句子表达生动形象,我们关注句子本身的同时,还要注意彼此的配合,保持整体的协调一致。最好的沙滩帽、最考究的西装上衣、最大品牌的运动裤、最新潮的牛仔靴,从个体上看哪一个都无懈可击,但组合到一起,穿着它们去参加一个晚会,所有的人都会认为你是疯子!‎ 长期以来,很多语文课堂一直把生动形象的内涵定格在单一的表达形式上——过多地关注形容词使用的多少;修辞方法运用了多少;运用得是否贴切等等,很少有人关注:句子个体内涵的表达、句与句之间的相互配合、单个句子与整体思想表达之间的高度统一关系。产生这样的结果,也是必然,我们要引以为戒。‎ 那么,怎样才能从内涵上定位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呢?‎ 一、以篇章的表达目的为统领 作为一篇记叙文,不管选取怎样的素材,运用什么形式,最终要实现的目的无怪乎有以下四种:一.表达某种情感;二.揭示某种哲理;三.赞美或批判某种行为本质;四.表达某种情趣或追求。写作时词、句、层、段、部分层层支撑,共同实现作者的表达目的。词句是篇章的最小组成单位,自然以篇章的表达目的为统领。背离了篇章的表达目的,再好的语言表达,也不能算生动形象的表达。‎ 二、明确句子个体承担的表达任务 大家熟知,部队的组建结构是:兵员个体——班——排——连——营——团——师——军;如果发动一场战役,整个作战目的是消灭对方两个师的兵力。军部所属的每个士兵、班、排、连、营、团、师都必须服从这个作战目的,采取统一行动,但各个层级的具体任务是不一样的:第一师负责攻城;第二师负责城市外围的敌人;第三师负责阻击前来增援的敌人。第一师的三个团为了完成攻城任务又具体进行了分工:一团负责火炮清除攻城的外围铁丝网,以及炸开城门,炸塌城墙;二团负责地面突击,攻占各战略要点;三团负责拉网式清理残敌;任务依次分下去,最后每个士兵都为了完成班的作战目标承担了最具体的任务。‎ 35‎ 同样,一篇文章为了表现某个主题,要分给各段不同的表达任务,每个自然段为了达成自己的表达任务,又为构成这个段落的各个层次明确了表达任务,每个层次为实现自己的表达目的,又分给构成这个层次的每个句子以不同的表达任务。这样层层负责,最终就实现了主题的明确表达。写作时,虽然我们写的是一个个单句,但我们要事前从整篇文章的表达目的入手,倒过来反推每段、每层、每句的表达任务,这样我们才能保证每个句子都是有灵魂的句子。‎ 例如写作内容是描绘门前小院的景色,目的是表达自己对小院的喜爱之情。‎ 写作思维反推的路径是:‎ 要表达我对小院的喜爱之情——突出小院的景色优美即可 去掉文章的开头、结尾,表现小院景色优美分给三个自然段来完成:第一段写鲜花之美;第二段写绿草之美;第三段写绿树之美。‎ 第一段写鲜花之美,分为三层:第一层写鲜花之色,突出色彩艳丽;第二层写鲜花之味,突出气味芬芳;第三层写鲜花之影,突出花影朦胧、梦幻之感。‎ 第一层,分为四句:第一句整体描绘满园鲜花盛开,整体的色彩感受;第二句写牡丹的红艳及带来的内心感受;三句写芍药的粉嫩及色彩带来的内心感受;四句写月季的洁白及色彩带来的内心感受。‎ 这样一段段、一层层、一句句逆推回来,我们就明确了每个句子的表达任务。‎ 三、明确表达基本技法 人对事物的把握总是从表象入手的。人有:耳、眼、鼻、舌、皮肤、大脑六大感官,前五个感官都是摄入事物的表象信息,主要功能是抓取事物的表象特征,后者是对已抓取的事物特征进行加工,从中归纳出事物的特点,然后转化成抽象的综合感受。‎ ‎(1)表象入手。先运用眼、耳、口、鼻、舌、皮肤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个角度,抓住事物的形、色、声、味、质地等特征,以贴切的形容词加以精确描摹,体现语言表达的具体性、形象性。‎ ‎(2)特点跟进。在描绘表象内容后,针对描写的内容,总结归纳事物的特点,写出事物内在气质和精神。‎ ‎(3)加入联想和想象。把事物的特征在大脑中形成的综合而抽象的感受转化为另外一种具体的物态感受,借助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方法表达出来,进一步体现描写的形象性和细腻性。‎ ‎(4)引入幻觉虚写断后。一些具体的事物,本来无声、无味、无色、无形,但由于它独具某种鲜明的特征、特色,常常让人有身临其境感受并产生幻觉,听到了某种声音、闻到了某种气味、看到了某种颜色以及形态!写出来和前面的实写内容相映成趣,细腻温情,别有味道!‎ 35‎ 写作示例:描写一段小夜曲 歌声从角落里飘出来,不疾不缓,不高不低,起伏跌宕,悠扬婉转。仿佛是饱蘸月色的清风拂起夜的窗纱,带着三分清凉,七分惬意,轻抚着即将入睡的面颊,又如九曲黄河,千回百转,披一身橘色的霞光,在浅草平铺的高原上慢步徜徉。她不再是歌,也不再是曲,而是一首流动的诗,一幅有声的画。闭了眼,那唯美的旋律便会在心头流淌,你能感受到她的温润、娴淑;你能听到她的呼吸和心跳;你能看到她的色彩和妩媚......‎ ‎2020中考写作指导——如何写好并列描述中的每个单项 横向并列描述构段,每个段落中都要并列描述几个事物,如何将其中的每个事物描述好呢?‎ 一、从场景中选出能表达自己既定思想感情的人、事、物,并根据思想感情的需要给它们一一命名 写人、记事、写景、状物,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无论作者写什么内容,都要事前明确自己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然后再围绕这种思想感情来选择内容实现这个表达目的。现实场景,总有多个事物组成——我们要筛选那些最能、最适合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对象,同时根据思想感情的表达需要,定位自己是站在褒义的立场上、还是在贬义的立场上刻画这些事物,并根据褒贬定位,为事物命名,同时也通过名词,把事物承载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例如,作者想借助场景,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1)如果想表达内心凄苦、无助的思想感情 选择的事物时,要从场景中选择那些衰败、凄寒、凌乱、灰暗、僵硬等不景气的事物,才能表达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天、房屋、树木、院子的围栏、雪。‎ 给事物命名——因为要表达的是一种凄苦、无助的悲凉思想感情,所以要采用贬义名词。如果某个事物的确没有贬义名称或自己不知道它的贬义名称,也可选择中性名词来命名,但绝不可以选择褒义名词来命名。中性词前加贬义修饰语进行修饰,或后加贬义词进行描述,这个事物就表现出贬义的倾向。‎ 天——天空;房屋——茅屋、草房;树木——枯树、寒树;院子的围栏——栅栏;雪——冰雪、寒雪; ‎ ‎(2)如果想表达喜悦、兴奋的思想感情 选择事物时,要从场景中选择那些色彩艳丽、外形美好、声音优美、味道香甜、感觉舒适、形态热烈的事物,才能表达这种喜悦、兴奋的思想感情。如图中的雪、灯、做饭冒出的烟等。‎ 35‎ 给这些选择出来的事物命名,因为要表达的是一种喜悦、兴奋的思想感情,所以要采用褒义名词。如果某个事物没有褒义名称,或者自己不知道它的褒义名称,也可以用中性词来代替,但决不可用贬义词。中性词前加褒义修饰语,或后面选择褒义词语来进行描述,这个事物同样能表现出褒义倾向。‎ 雪——白雪、瑞雪、暖雪;灯——明灯、灯光、灯火;做饭冒出的烟——炊烟。‎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个事物,从一个角度去感受,它可以给人美好的感受,从另一个角度去感受,又会给人以丑陋、萧条、凄苦的感受,因此选择事物时,可以变化角度,变换名词的褒贬,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例如上面的雪,既可以从温度的角度,用寒雪来命名,表达一种凄苦的思想感情,又可以从色彩的角度,用白雪来命名,表达一种喜悦、兴奋的思想感情,选择时,我们只要根据感受事物的角度,并选取不同感情色彩的名词来命名,就可以实现我们的表达目的。‎ 二、具体描述事物,形成“句子”、“句群”‎ 这里的句子,是指被标点符号分割出来的最小单元。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真实意义上的句子。‎ ‎(一)以形容词为核心,组成“句子”、“句群”‎ ‎1.名词前加形容词来描绘 褒义名词前,加上褒义的形容词,来描绘事物的美好状态、性质,以及事物给人的美好感受。贬义名词前加上贬义的形容词,来表现事物的丑陋状态、性质,以及事物给人的难以接受的难过感受。修饰语和名词要保持感情色彩一致,要褒则全褒,要贬则全贬,不能交叉。‎ ‎(1)褒义形容词+褒义名词(或中性名词),表达一种美好的思想感情 例如:纯洁的白雪、厚厚的白雪、松软的白雪、沉静的白雪、亲切的白雪、毛茸茸的白雪;温暖的灯光、宁静的灯光、慈祥的灯光、明亮的灯光、金色的灯光、温馨的灯光;袅袅的炊烟、徐徐的翠烟、飘逸的炊烟、温馨的炊烟、朦胧的炊烟等等。有的同学找不到这么多形容词,是因为很多人找形容词时,角度单一,只要总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内心感受六个角度来寻找描述事物的形容词,这些词就会源源不断地被开发出来。‎ ‎(2)贬义形容词+贬义名词(或中性名词),表达一种难过的思想感情 例如:昏暗的天空、灰蒙蒙的天空、压抑的天空、寂寥的天空、低矮的天空、忧郁的天空、苍凉的天空;低矮的茅屋、昏暗的茅屋、阴冷的茅屋、沉寂的茅屋、朽附的茅屋;僵硬的树木、阴森森的树木、光秃秃的树木、老气横秋的枯树、瘦骨嶙峋的树木等等。‎ ‎(3)几个形容词修饰同一个名词 35‎ 例如:昏暗、压抑的天空——昏暗、压抑修饰天空;低矮、凄凉的茅屋——低矮、凄凉修饰茅屋;昏暗、寂寥的孤灯——昏暗、寂寥修饰孤灯。要注意的是,两个形容词不同是近义词,那样修饰没有丝毫意义,必须一个形容词从一个角度对事物进行描绘,否则就是重复,毫无意义。‎ ‎(4)一个形容词修饰几个名词 例如:低矮的天空和茅屋,荒凉的树木和庭院,死气沉沉的灯火与炊烟。描绘的对象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但修饰语常常只有一个。‎ ‎(5)为形容词添加修饰语共同修饰名词,或者运用相当于形容词的短语,修饰名词 例如:一座低矮的茅屋、两截高高低低的篱笆、一缕无力上升的炊烟、一片覆盖着厚厚的冰雪凄冷无比的原野。‎ ‎2.名词后加形容词来描绘事物 这种形式,其实就是把上文讲过名词前的各种修饰语,移到名词的后面,对名词进行描述,构成句子的语言表达形式。‎ ‎(1)名词后用形容词,描绘事物,构成简单的句子 例如: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树阴森的;阳光明媚;秋风瑟瑟。句中的形容词轻悄悄、软绵绵、阴森森、明媚、瑟瑟,独立描绘事物,形成表达某种思想感情的句子。‎ ‎(2)名词前后添加形容词,前修饰,后描绘,构成复杂的句子 例如:狂风异常猛烈——用“狂”和“猛烈”两个形容词前后描绘“狂风”,再为“猛烈”添加修饰语“异常”,表现猛烈的程度。寒风突然小了——用“寒”和“小”两个形容词在名词前后同步描绘“寒风”,再在后一个形容词前添加“突然”,表现时间风势变小的突然性。苍茫的原野那样荒凉——用形容词“苍茫”“荒凉”来描绘“寒风”,再添加“那样”修饰“荒凉”,突出荒凉的程度。低矮的天空如此地阴暗——用形容词“低矮”、“阴暗”共同描述“天空”,再用“如此”来修饰“阴暗”,突出阴暗的程度。‎ 这种句型,在描述时,作者经常要插入动词,连缀前面的名词和后面的描述部分,使语感更流畅。例如:上面举过的例子,在名词之后,插入动词“是”或者“显得”,原来的例句就变成了:“阴冷的寒风,显得那样凄厉”,或者“阴冷的风是那样的凄厉”,语句读起来就显得更流畅。‎ ‎3.加入联想,使句子由一句变成多句,形成句群 用形容词来描绘物态,常常让作者由此及彼地生成联想,将眼前事物给人的感受,和其他事物给人的感受联系起来,因此,在描绘一个事物的状态后,常常用另一事物的物态来表达这个事物给人的具体感受,采用的方法一般是比喻。‎ 35‎ 例如:那初绽的鲜花,娇艳、羞涩、含蓄、沉静,宛如情窦初开的少女,亭亭玉立,欲言又止,楚楚动人。‎ 作者用初绽、娇艳、羞涩、含蓄、沉静多个形容词,描绘了眼前鲜花的景象,这是实写,描绘的是眼前“鲜花”的实际状态。鲜花的这种状态,唤起了作者内心一种美好的感受,并引起了作者的联想——什么给人的感受同鲜花给人的感受一致呢?于是,他想到了情窦初开的少女,借助少女给人的感受——“宛如情窦初开的少女,亭亭玉立,欲言又止,楚楚动人”,把鲜花给人的感受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的经验,在运用形容词描绘事物构成句子的同时,再运用联想手段,以比喻句形式,表现该事物给人的感受,我们对事物的描绘,就会由一个句子衍化为两个、甚至更多的句子,使我们的描述内容更丰富,语言更形象,表达的思想感情更突出了。‎ 又如:从墙角飘出来的歌声,舒缓、起伏、婉转、悠扬,如九曲黄河漫过浅草平铺的原野,似清澈的月光抚摸柔软的轻纱,又好像是无声的春雨,浸润着风干的土地。‎ 用多个形容词描写一个事物——客观描写事物特征特点,然后再借助联想,描写事物这些美妙的特点带给人的完美感受,通过其他一个或几个事物表现出来,句子就由一句变成两句,变成更多的句子。前面用形容词来描绘事物的句子,也可以由一个方面变成多个方面,由一个句子,变成多个句子,如此一来,描绘一个事物,就可以由一个句子,衍化为众多的句子,形成一个独立的层次或段落。‎ 值得注意的是,联想到的人、物要与描绘的客观人物在感情色彩保持一致,同时要确保二者的行为、状态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切忌牵强附会。‎ ‎(二)以动词为核心,组成句子和句群 ‎1.名词后添加动词,表明被描绘事物的动作或行为,有时动词本身也表现人或事物的行为状态和特点。例如:他走、我笑、鸟飞、鱼游、李明看电视、小偷踢我一脚。走、笑、飞、看、踢表明动作行为。又如:他吼叫道:谁敢在这里撒野?!爸爸冲过来。吼和冲,不仅描述了行为,同时也描绘了“他”和“爸爸”的状态、以及声音大(吼)、速度快(冲)的特点。‎ ‎2.名词后加动词,动词前后添加将、将要、要、正在、正、着、了、过、完、一、就、经常、偶尔等词,表示名词的行为状态。例如:他走着、太阳正上升、他写完了作业、我要去看电影、妈妈看过这部电影等等。‎ ‎3.名词后加动词,动词前后添加上表方向的词,不但描述人或事物的行为,交代行为的方向。例如:他向前跑去、弟弟朝我跑来、李明跑向教室等等。‎ ‎4、名词后加动词,动词添加形容词,表明人或事物行为、动作的特点或状态。例如:他慌慌张张地逃走了——“慌慌张张”表明他逃走时的状态,逃,表明“他”做了一种什么行为。又如:姐姐飞快地跑了过来——“飞快”表明跑这种行为的突出特点是“速度快”。“飞快地跑”,既描述了姐姐的行为,又突出了她行为的特点。‎ 35‎ ‎5.名词后,添加动词,然后在动词前添加形象比喻,描述人或事物的行为及行为特点和状态。例如:他像一支离弦的箭一样冲向终点。他像一头雄狮,一下子把小偷扑倒在地。像一支离弦的箭、像一头雄狮,分别修饰冲和扑,表明别描绘的人的行为状态,以及速度极快、气势如虹的特点。‎ ‎6.在名词后,添加动词,在动词前后添加上表示地点和时间的词,构成句子,表明行为及行为时间或地点。例如:一个警察在门边站住了,另一个躲在树后,等了一分钟,不见任何动静,就在天亮时分动手了。在门边(动词前)、在树后(动词后)表明动作或行为进行的地点,一分钟(动词后)、天亮前(动词前)表明行为发生或持续、结束的时间。‎ ‎7、综合运用以上手段,会使句子不断由短剧变成长句。要注意的问题是,如果动词的修饰语太多,就会显赫累赘,应该把它变成两句话或多句话来进行描述。例如,一个熟透了被风吹落的苹果像一块石头朝我的头猛地砸了过来。可以分解成:一个熟透了的苹果,被风吹落了,像一块石头,朝我的头猛地砸过来。‎ ‎8.连续运用动词,描绘一个事物,构成句群。一个事物,在一个行为过程中,先后要连续做多个动作,构成一个行为过程,我们根据行为的先后,进行连续描述,就构成了一个句群。例如,扫开一片雪,拿一根短棒,支起一面竹筛,再在短棒的下端系上一根长绳,人远远地牵着,见鸟雀下来啄食,只一拉,便罩住了。这一些列连续的动作,描绘了捕鸟人的捕鸟行为。‎ ‎9.用动词对人、事、物进行描述后,就整体状态,或某个动作展开相似联想,以比喻句的形式,进行进一步描写,表现名词行为带给人的抽象感受,进一步拓展,构成句群。例如:他一脚将郑屠踹倒在地,照着面门劈手一拳,继而连续两拳,将这个恶霸打得只有出气,没有进气。那气势,宛如下山猛虎,又如江河倒写!‎ 三、注意事项 ‎1.运行形容词组句构成句群,或者运用动词组句构成句群,都要先把握单句的写法,由简单到复杂,然后再连续书写单句,构成句群,不能急功近利,上来就写句群。‎ ‎2.对同一对象进行连续描述时,描写的对象一致,不用句句重复,应该采用省略、或者代词代替的形式,否则会使语言表达累赘。‎ ‎3.用词表达要合乎客观实际,即便有虚构的成分,也要保证客观世界存在过,除非是天马行空写童话或科幻文字。‎ ‎4.用词、使用修辞、展开联想要贴切,不能牵强,否则不但会失去表现力,而且会让读者无法理解。‎ ‎5.连续用动词进行描写,要注意动作的先后,不能颠倒错乱,违背客观规律。‎ ‎6.连续运用形容词,要注意形容词的排列顺序。‎ 35‎ ‎2020中考写作指导——纵横写景叙事,方为成熟文段 描绘景物,构成段落,有的人采用横向写景的方法,有的人采用纵向写景的方法,还有的采用纵横交错的方法。其中最成熟的写法,是纵横写景。要更好地理解、运用纵横写景技巧,必须以横向写景、纵向写景为基础。单一的方法不掌握,综合的方法运用就是空中楼阁。‎ 一、横向写景 横向写景,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设定一个时间、一个地域范围,并列描绘几个代表事物(人或物)此时此刻的状态和行为 例如:时间——阳春三月;地域——北国;在北国这个包含众多的事物的地域中,选出几个事物作为代表:春寒、大地、众多的树木和花草、迎春。通过刻画几个代表事物,再现这个地域在这个特定时间内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呈现该地域的特征和特点,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写作范例:阳春三月的北国,春寒料峭。大地仍躺在没有全部融化的冰雪下沉睡。众多的花草树木,依旧穿着灰暗僵硬、毫无生气的冬装,期待着真正意义上的春天。迎春花满面笑容地来了:张扬着鹅黄的颜色,高擎着小巧的花瓣,带着含蓄的神情,透着小家碧玉的韵致,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悄然点亮我们的眼神,溅起一连串的惊呼与感叹!‎ 写作时,可以不分主次,运用均等的笔墨来并列描绘;也可以有主有次,并列描绘几个事物。‎ ‎2.设定一个时间,并列描绘不同地域(地点)的几个代表事物(人或物)此时此刻的状态和行为 例如:时间——冬至过后;不同的地域(地点)——原野里、集市上、家里;不同地域地点对应的代表事物——原野里,选择秸秆和冬雪,集市上选择年货,家里选择老人。通过刻画不同地域(地点)的几个代表事物,再现这一特定时间的特征和特点,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写作范例:冬至以后,原野里只剩下收获后的秸秆,几十捆地一个单位,或叠成一垛,或码成一堆,一行行地排列着。第一场雪,总是边下边化,剩下的斑斑驳驳的散落在垄尖儿、垄沟儿里,远远望去,就像金钱豹美丽的花纹。集市上早已熙熙攘攘,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年货,对联、福字、红灯笼连成红彤彤的一大片,辐射着十足的年味。老人们都躲在家里“猫冬”,看看电视、打扫打扫屋子、筹备筹备过年穿的新衣服、拾掇拾掇大年夜要吃的东西,没有人愿意出去挨冻,找点疾病,给这个即将到来的吉祥年添乱。‎ 在写作时,如果地点有明显的空间顺序,要注意空间的先后排列和事物的先后排列。‎ ‎3.设定一个时间、一个事物,并列描绘该事物不同组成部分此时此刻的状态或行为 例如:‎ 35‎ 时间——六月;事物——槐树;描绘构成这个事物的局部——树干、树枝、树叶、槐花、树荫。通过刻画一个事物的不同组成部分,再现一种只有一个事物的风景,从不同角度突出事物的特征和特点,间接表达作者的丝线感情。写作范例:六月,老槐树的树干脱去了陈年老皮,张扬着压抑不住的活力,一不小心,就冒出几根新芽来。树枝不断地分叉,一个分成三个,三根分成七条,纵横交错,形成一个不断扩张、不断膨胀的生命体系。树叶变得繁密而舒展,层层叠叠的绿色交织在一起,努力的争取每一缕阳光。槐花开了,一大串、一大串散布在绿叶深处,白得不带一丝杂色,饱满得像玉润珠圆,一朵与另一朵搭配的天衣无缝,一粒与另一粒排列的整整齐齐,天然中隐藏着无法言喻的艺术审美。这时候,浓浓的树荫便落在地上,每棵树都变成了一把遮阳的巨伞,护佑着树下摇着蒲扇的老人和顽皮的孩子。‎ 写作时,要注意各部分的位置关系,按照空间顺序逐一描绘,同时也要考虑因果逻辑。例如这里的“树荫”在最下面,为什么却要最后写?因为树干、树枝、树叶、树花是绿荫形成的原因,有了前因才会有后果。‎ ‎4.围绕一个事物,从多个角度并列刻画事物,形成景物描写 例如:描绘事物——槐树,描写角度——生长环境、树木外形、树木内在精神。写作范例:槐树,似乎什么地方都可以生长。小河边、山梁上、戈壁滩、荒草坡、乱石岗,到处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只要有一粒种子,有一点土壤,有几滴水,有几缕阳光,那里很快就会出现槐树的身影。它从来不追求什么造型,哪里有空间,就向哪里生长,从不捎首弄姿,忸怩作态,那里有阳光,枝头就向哪里伸展,正因为这种自然随意,槐树永远摇曳多姿,仪态万千。它们从不刻板地排列,也不人为地粉饰,只是一味地沿着根伸展的方向,不断的抽芽,衍生,形成新的生命个体,一个极其荒凉的地方,只要有一株,很快便会有一簇,有了一簇,转瞬间就会变成一大片,即便是亘古荒原,也无需多少时日,你就会看到绿涛汹涌的槐海。槐树天生有着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严寒冻僵了树枝,再发,狂风吹折树干,再生;干旱断绝了水分,向地下开掘;洪水肆虐着冲击,根须紧紧地抓牢。走遍大江南北,你能从它的沧桑里推断出它曾经的痛苦,但你从它沉重的痛苦里却永远找不到半分屈服。‎ ‎5.围绕一个事物,从多个感官角度,并列刻画事物,形成景物描写 例如:描绘对象——一朵花;描绘角度:从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内心感受多个角度进行并列描绘,形成景物描写,再现事物的状态、行为,突出事物的特征特点,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写作范例:窗前的第一朵月季花开了。静静的,开得无声无息,一点提示甚至是暗示都没有。(听觉)一线墨绿的花枝,高擎着粉红的花瓣,金黄的花蕊,衬着几片青翠欲滴的花叶和花叶上晶莹剔透的露珠,在微风与阳光中摇曳(视觉)。淡淡的花香,带着朦胧的甜味,弥散在空气里,顺着鼻翼,沁人心脾,清新淡雅。(嗅觉)轻抚初绽的花朵,每片花瓣都是那样的柔软、细腻、光滑,透着不经意的温暖。(触觉)站在窗前,我的眼前好像不是一朵盛开的鲜花,而是一个打着油纸伞,身穿蓝底碎花衣裤,在雨中默默行走的江南女孩儿,骨子里透着三分贤淑,五分温婉,七分端庄。(内心感受)(因为月季不能吃,所以没从味觉角度来写)‎ 二、纵向写景 纵向写景,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依次描绘同一个地方的景物 35‎ 如:《我爱我的家乡》作者在文章主体部分,分成四段,分别写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景物。也可以写一天中的景物,将一天划分为四个时段:早晨、白天、黄昏、夜晚,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一次描绘。‎ ‎2.按到达不同空间的先后顺序,依次描写不同地点的景物 游记散文,都是这样写的。人物到达某个地点的时间有先后,看到每个景物的时间有先后。例如《雨中登泰山》等文章,就是按照这种方法来写的。‎ ‎3.描绘一个事物,连续描绘它先后出现的状态或行为 例如:寒风,穿过空无一人的广场,越过覆盖着白雪的树墙,呼啸着,翻腾着,掠过僵硬灰暗的树梢,撞击着高出的广告牌和门窗,呜呜作响。‎ ‎4.描绘一个或几个事物运动引起的连锁反应 例如:狂风四起,地上的雪和落叶被风卷起来,漫天飞舞,打得人睁不开眼睛。路面上行走的人,猫着腰,眯着眼前进,有人甚至走着走着就撞到了树上或电线杆上,没有人注意大楼上方的钟表是否还在行走。这一段景物描写,描绘的是一个事物引起的连锁反应:风起导致雪花、树叶漫天飞舞,雪花树叶漫天飞舞,导致人睁不开眼睛,人睁不开眼睛,导致猫腰行、眯眼行走,猫妖眯眼行走导致人撞到障碍物,同时也没有精力注意其他事物——大楼上方的钟表运行状态。‎ 写作时,可以是一个事物引起连锁反应,也可以是几个事物引起的连锁反应,每一步连锁反应既可以是一个的反应,也可以同时写几个反应。‎ ‎5.穿插在叙事情节过程中,写一个景物的变化过程,推动情节的发展 例如《在烈日和暴雨下》,先写烈日下的景物,然后转化成暴雨下的景物;暴雨下的景物,又分为不同阶段:刚刚起风——有雨星飘落了——风大了雨大——疯狂雨骤。这种景物描写,按照时间先后不断变化,构成一条纵向延伸的线。但写作时,景物描写不是连续的,而是分阶段穿插在叙事过程中。这也是纵向写景的一种常见形式。‎ 三、纵横写景 写比较短小的景物描写段落,可以采用单一的横向写景或纵向写景方法,就一大段景物描写,或者一篇文章来说,写景方法不能机械单调,更不能前后周而复始地重复——文思看山不喜平,读者总喜欢新生事物,总喜欢变化,因此,写景时,要注意纵横的变化、纵横的结合,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纵横写景,就某一段落而言,去掉单一的纵向或横向写景,综合运用一般有两种基本模式:第一种是以横向写景为框架,在横向写景的过程中,对其中的一个或几个事物进行纵向描写;第二种是以纵向描写为框架,在写景过程中,穿插横向并列描写。‎ ‎(一)以纵向写景为框架、横向写景为辅助的段落示例与解析 35‎ ‎(1)我们坐在舱前,因了那隆起的顶棚,仿佛总是昂着首向前走着似的;于是飘飘然如御风而行的我们,看着那些自在的湾泊着的船,船里走马灯般的人物,便像是下界一般,迢迢的远了,又像在雾里看花,尽朦朦胧胧的。(2)这时我们已过了利涉桥,望见东关头了。沿路听见断续的歌声:有从沿河的妓楼飘来的,有从河上船里度来的。我们明知那些歌声,只是些因袭的言词,从生涩的歌喉里机械地发出来的;但它们经了夏夜的微风的吹漾和水波的摇拂,袅娜着到我们耳边的时候,已经不单是她们的歌声,而混着微风和河水的密语了。于是我们不得不被牵惹着,震撼着,相与浮沉于这歌声里了。(3)从东关头转弯,不久就到大中桥。大中桥共有三个桥拱,都很阔大,俨然是三座门儿;使我们觉得我们的船和船里的我们,在桥下过去时,真是太无颜色了。桥砖是深褐色,表明它的历史的长久;但都完好无缺,令人太息于古昔工程的坚美。桥上两旁都是木壁的房子,中间应该有街路?这些房子都破旧了,多年烟熏的迹,遮没了当年的美丽。我想象秦淮河的极盛时,在这样宏阔的桥上,特地盖了房子,必然是髹漆得富富丽丽的;晚间必然是灯火通明的。现在却只剩下一片黑沉沉!但是桥上造着房子,毕竟使我们多少可以想见往日的繁华;这也慰情聊胜无了。(选自《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解析:纵向写景为框架——先写刚上船做在船头看到的景物,然后写过了利涉桥望见东关头的景象,然后再写大中桥的景象。三种景象沿着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有明显的时间上的先后顺序,这就构成了本段纵向写景为框架的总体形式。横向写景为辅助——第一部分,写在船头看见的景物,分别写了船篷、河面上飘着的船、传中的人,没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属于横向并列描写。第二部分,总体上横向并列描绘了歌声、微风、水波三个事物,同时,以描绘歌声为重点,围绕歌声,从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内心感受等多个角度进行刻画,也属于横向写景。第三部分,总体上并列描绘大中桥和两旁的木壁房子,在具体描写中也采用了横向并列写景的方法。‎ ‎(二)以横向写景为框架、纵向写景为辅助的段落示例与解析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睡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选自《荷塘月色》)‎ 解析:这一段景物描写,并列书写了月光下叶子和荷花给人的感受、月亮不能朗照给人的感受、月光下的树影给人的感受,整体属于横向写景。在写荷叶、荷花给人的感受时,采用纵向写景方法——月光泻在叶子和花上,看到荷塘里的青雾——有月光和青雾的烘托,荷叶荷花才让人生成某种感受。第二部分写明月不能朗照给人的感受,先写视觉看到的景物,然后写由此生成的感受,属于纵向写景。最后写树影给人的感受,先采用横向写景的方法,并列写灌木的树影和杨柳的树影,属于横向写景。最后写荷塘中月色给人的感受,先写荷塘月色的特点,然后生成一种感受,是纵向写景。‎ 四、小结 35‎ 纵横写景,横中有纵,纵中有横,横纵结合摇曳多姿,笔法灵活。写作时,要先学会横向写景、纵向写景,再联系纵横结合的方法。基础打牢了,综合运用就会得心应手。不要心急,要重视基础。纵横写景的段落,要做到写前明确段落整体是哪种写法,写每一部分之前还要明确整个部分采用哪种写法,不能推着写,否则写到最后,整体显得混乱,局部内部也混乱,整个段落结构与层次乱作一团。这是纵横写景的大忌。‎ ‎2020中考写作指导——病文修改升级例析 ‎《伸出温暖的手》修改解析 一.原文 伸出温暖的手 ‎①伸出你的手,让世界多一份温暖。人人伸出温暖的手,世界会更美好。‎ ‎②上个星期,发生了一件让我难以忘记的事:‎ ‎③那天中午,妈妈的车没电了,我们只好坐公交车回家。车上的人很多,过了两站才找到了一个在后面的位置,妈妈坐在椅子上,我坐在妈妈的腿上。因为有了座位,我的心情变得格外高兴,哼着小曲向前望。一会车停了,有一群人上了车。人群中有一位抱着孩子的妇女,她在拥挤的人群中缓缓走动。妈妈低下头对我说:“我们让吧。”我点了点头。正准备起身,前面的一位穿白色上衣的老伯扶着椅子的扶手,慢慢地站了起来:“你做吧。”妇女红着脸说:“这怎么好意思呢。”老伯轻轻地咳嗽了一下,说:“没事的。”妇女坐了下去。老伯转过身,握着车顶的扶手。看着他花白的头发,瘦削的、微微驼背的身影,我的心里顿时有一种暖暖的感觉在心头荡漾。‎ ‎④有人说时代在进步,今天的一切都比以前的好。我想,时代在进步,可人心却不如从前了。以前的人们善良,无私,现在的人们自私,只为自己着想。为抱孩子的妇女让座,竟轮到了老人。‎ ‎⑤如果人人都像这位老人一样,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自己温暖的手,世界会更美好。‎ 二、文章评价 这是一篇写得比较成功的记叙文。文章的优点在于:一素材新。“让座”本来是个俗不可耐的素材,一般情况都是记述学生、年轻人给老人以及那些需要帮助的病人、孕妇、残疾人等特殊人群让座,然而本文的作者却反其道而行之,让笔下的老年人给抱孩子的年轻人让座,化腐朽为神奇。二立意新。一般写“让座”的文章,主题都是赞美让座人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本文的作者仅仅把它当作文章主题的附属部分,核心是针砭社会时弊,揭露大多数人冷漠、麻木、自私的本质,呼唤传统美德的回归,角度全新。但文章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老师将在下面的逐段剖析中明确指出。‎ 35‎ 三、修改原理、修改建议、修改范例 ‎①伸出你的手,让世界多一份温暖。人人伸出温暖的手,世界会更美好。‎ ‎【段落剖析】作者开门见山,发出号召并展望未来——点题同时总领全文。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号召?通读全文,我们会发现,只因为作者经历了一件“难以忘记的的事"——老人让座,感觉当前社会“自私的人太多”,从内心极度渴望“人人都伸出温暖的手”。按照认知规律和思维顺序,这一部分应该安排在自私感受生成以后写,把它放在开头,会导致认知程序混乱。‎ ‎【修改建议】放到第③段后,同时对第②自然段进行修改,作为文章的开头。‎ ‎【修改范例】见后面 ‎②上个星期,发生了一件让我难以忘记的事:‎ ‎【段落剖析】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自然过渡引出下文,作为文章的开头,本来没有问题。很多大家笔下的经典作品,也是这样开头的——如《小桔灯》,开头就是这样写的:这是十几年前的事了。但从应试的角度看,如此平淡、朴实开篇是绝不会入老师的“法眼”的。长期以来,中考阅卷老师已形成一套自主研发的“潜规则”、“潜标准”,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必须”、四个“不行”:一是开篇必须“点题”——不点题不行;二是开篇必须总起下文——不总领全文不行;三是开篇的内容和形式必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不抓眼球不行;四是句子表达必须浓妆艳抹——语言缺乏文采不行。前两个要求是根本,后两个要求是锦上添花。作品的开头只有同时兼备这四个标准,才能唤起老师的“给分心”。其实,这是大多老师的一种恶习。他们在上课的时候,99%的人会领着学生千方百计的剖析、挖掘《小桔灯》和《两棵枣树》的开头(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作者的写法如何高妙——因为这是名家冰心、鲁迅的作品,而一旦学生写出了这样的开头,就会“怒从心头起”,口诛笔伐之余,仍不忘强令——即刻整改。作为学生,谁也无法夺下这些专制人的判笔,谁也无法改变那些镌刻在老师心底的“游戏规则”,学生能做的,也只有削足适履了。因此这一段必须进行修改。‎ ‎【修改建议】(1)采用倒叙法叙事,将故事最精彩的“让座”情节提到前面来写,以实现吸引读者、抓人眼球的目的。(2)在叙事过程中,借助“没人让座”这一情节,运用“语言表达变式”(一个意思,不同语言表述形式)点题——没有人让座,没有一个人想伸出一双温暖的手,帮帮这位负重的女人。(3)在叙事过程中,借助全新的情节和生动、有趣的细节,以描写为手段,提升语言表达的文采。(4)叙事结束后,另起一自然段,以介绍总结形式,交代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自然过渡,承上启下,总起全文。‎ ‎【修改范例】‎ 35‎ 公共汽车在风雪中苦苦挣扎了近半个小时,才气喘吁吁地到达欣荣路。一位年轻的妈妈,右手抱着幼小的孩子,左手攀着门边的立柱,艰难地进入车厢。虽然临近终点,过道里已不像先前那样拥挤,但一位抱孩子的妇女想穿过人群,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坐在座上的人,仿佛像触电了一样,悄无声息地调整了原来的坐姿:有的低下头,假装摆弄手里的东西,有的把头转向窗外,“忘情”地欣赏着没有任何欣赏价值的雪景。没有一个人愿意站起来,伸出一双温暖的手,帮帮这位不堪负重的女人。靠门边的,是一个须发斑白的老人,见大家都没有让座的意思,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孩子,坐我这里吧!”冷风顺着车门吹进来,很冷,但最冷的,是那一副副木然的神情。‎ 这是两天前发生在三路公交车上令人尴尬的一幕。‎ ‎③那天中午,妈妈的车没电了,我们只好坐公交车回家。车上的人很多,过了两站才找到了一个在后面的位置,妈妈坐在椅子上,我坐在妈妈的腿上。因为有了座位,我的心情变得格外高兴,哼着小曲向前望。一会车停了,有一群人上了车。人群中有一位抱着孩子的妇女,她在拥挤的人群中缓缓走动。妈妈低下头对我说:“我们让吧。”我点了点头。正准备起身,前面的一位穿白色上衣的老伯扶着椅子的扶手,慢慢地站了起来:“你做吧。”妇女红着脸说:“这真么好意思呢。”老伯轻轻地咳嗽了一下,说:“没事的。”妇女坐了下去。老伯转过身,握着车顶的扶手。看着他花白的头发,瘦削的、微微驼背的身影,我的心里顿时有一种暖暖的感觉在心头荡漾。‎ ‎【段落剖析】第③段作者交代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人物,同时按照事件发展的进程,记述了事件的整个经过,叙事过程条理清晰,层次井然。“让座”过程写得细腻生动。在此基础上,以“妈妈的车没电了,我们只好坐公交车回家”为铺垫,自然引出线索人物——我和妈妈,为下文写我和妈妈亲历整个事件做了合理的铺垫,亲切自然。这些是本段写作很突出的优点。但还存在以下较为明显的问题:‎ ‎1、铺垫问题。(1)铺垫内容不具体。“妈妈的车没电了”——这句话中的“车”到底是什么车?目前靠电力驱动的车只有旅游区专用的电瓶车、油电混合动力的轿车和电动自行车。如果是混合动力轿车,没有电完全可以凭借汽油驱动,就不用乘坐公交车了,因此必须具体写明是“电动自行车”。(2)该铺垫的没铺垫,导致情节无法理解。我和妈妈坐在后边的座位上,中间隔着那么多人,如何能看见抱孩子上车的妇女,又如何能看到妇女脸红这个细节?这里要做好铺垫——临近终点,过道里的人渐渐少了,透过人的缝隙,能够看到车里发生的一切。(3)缺少铺垫导致正面人物变反面人物。在文中,我和妈妈指责那些不让座的人,自己的品质显然是非常高尚的,为何自己不让座,让老人让座?这样写就把“我”和“妈妈”变成了虚伪的“口头君子”,也要做好铺垫——一位抱着孩子的妇女,在汽车行进中,想穿过人群,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写作重心偏离问题。本文写作的核心,指向的是那些不让座的人,主要要揭示的是这些人的冷漠、麻木;让座老人只是一个辅助材料,写他是为了与那些不让座的人构成鲜明的对比,以美反衬丑,突出这些对抱小孩妇女视而不见的人的丑恶灵魂。作者在处理写作核心的时候,却以“老人让座”为核心,对那些不让座的人没做任何行为和细节刻画,这样就出现了写作重心偏离问题——不仅偏离,而且喧宾夺主。老人固然应该写,但他仅仅是个侧面表现手段,正面刻画那些麻木的人才是写作的重点。‎ ‎3.事件结果的处理问题。老人最终给这位抱孩子的妇女让了座,在现实生活中,这件事的结果绝大多数时候的确会如此,但文学创作,对写作材料的要求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作为作者,应该根据主题的表达和艺术审美的需求,对材料进行深加工。“我和妈妈”‎ 35‎ 既然对那些人的行为和本质如此不齿,结果应该是我们给那位年轻妇女让座,因为车在行进,过道里有一些人,妇女抱着孩子无法穿越,所以老人给她让了座,但故事到此,我和母亲两个如此高尚的人,是否该把座位让给那个让座的老人呢?显然,这个结果才符合情节发展与审美的需要,但作者没有写。那些不让座的人,也应该因此受到灵魂的冲击,作者也没有写。‎ ‎4.选材与中心无关问题。文中选择了“我因为有了自己的座位高兴得唱歌”这一细节作为写作材料,很生活化,也很真实。从表面看,似乎自己得个座位不容易,后面又想把座位让出来,能够突出主题,但换一个角度看:占到了座为就高兴,占不到座就郁闷,岂不把自己同样写成了自私自利的人?如果采用前后呼应的形式:前面写自己没有独占一个座位,而是坐在妈妈腿上,把座位让给别人而歌唱;后面看到老人让座,而那么多身强力壮的人不让座而停止歌唱,这样写,本材料才能表现主题,并能够突出主题,避免歧义。‎ ‎【修改建议】(1)以倒叙的方法,将老人让座部分提到开头去写。(2)做好必要的铺垫,表达清楚自己要表达的含义。(3)正确使用素材,保证选材表现的内容为主题服务,并且不造成歧义。(4)增添对核心对象——不让座位人的刻画,用具体行为和细节表现他们的麻木、自私本质。(5)从客观事实和创作需求两个角度思考如何写事件的结果,使之既符合客观实际,有能表现主题,体现艺术审美。(6)处理好运用倒叙带来衔接问题、补叙问题、内容重复问题:将老人让座的情节提到了前面写,这部分应该从事件的起因开始,一直写到老人让座告一段落,用代词、代词短语的形式交代前面已经写完的部分,否则就会出现情节重复。然后补充开头情节没写,但能表达或突出主题的内容。‎ ‎【修改范例】‎ 前天是周三,按照惯例小学只上半天课。中午,妈妈到学校接我回家,不想电动自行车没电了,无奈之下,只好选择公共汽车。学校距离我家有二十多公里,没有座位,凭我和妈妈的体力,很难坚持到目的地,于是我们奔向了始发站。‎ 时值深冬,阴冷的北风卷着漫天的飞雪,呼啸着掠过近处的街道,远处的房屋,扬起的雪粒子打得人睁不开眼睛。冷,成为所有人的共同感受。‎ 前一辆车开走的时候,我们碰巧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上车自然是第一个。因为要坐到终点,所以妈妈选了一个稍微靠后的位置坐了下来。我本想自己占一个位置,可妈妈说我还小,应该把座位留给别人。车门口开始变得拥挤,最先上车的人,一个个一路小跑,挑选着那些离车门较远,寒风吹不到的座位;接着上车的人,已没有挑选的余地,抢个座位就匆匆忙忙坐下,生怕失去了剩下的唯一机会;最后上来的人,前后左右巡视一圈,发现没了座位,便满脸沮丧,借助咒骂天气,来发泄心底的郁闷。车开的时候,整个车厢已经人满为患。‎ 35‎ 汽车向前缓慢地行驶,一个又一个站牌,渐渐被抛到了身后,过道里的人也不再密不透风。我坐在妈妈身上,一边哼着歌,一边透过人缝,注视着前方的狂风暴雪。当车行至欣荣路的时候,便发生了文章开始那奇妙的一幕。其实,我和妈妈一见到她就想让座的,可是我们的位置太靠后,她一个弱小的女人,抱着孩子,想穿过人群,几乎不可能——我深信,门口附近座位上那些身强力壮的人,一定会给她让个座位,可谁能想到,最终站起来的,竟是一个最不应该站起来的人!‎ ‎“这怎么好意思呢?您这么大的年龄!”她怎能接受一位须发斑白的来人让出的位置呢!一张脸涨得通红。此时,她是多么希望有人能够站起来,可是周围那些坐在座位上的人,仿佛死了一般,似乎对发生在身边的事,一无所知,充耳不闻。老人扶着座位旁边的立柱,一脸地慈祥:“坐吧!姑娘,摔着孩子可不是闹着玩的!”一边说着,一边把她拉到自己的座位上。‎ 望着那一群毫无知觉的乘客,我的喉咙仿佛突然被一块硬东西卡住了,咽不下,也吐不出,再也唱不出一句歌来,整个身体也似乎转瞬间冻僵了!那一刻,天地之间,除了冷,只剩下一个苍老而佝偻的身影,温暖着我的眼睛,慰藉着我的灵魂!‎ ‎④有人说时代在进步,今天的一切都比以前的好。我想,时代在进步,可人心却不如从前了。以前的人们善良,无私,现在的人们自私,只为自己着想。为抱孩子的妇女让座,竟轮到了老人。‎ ‎【段落剖析】这一部分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作者敢说真话,直接揭露社会时弊,批剥人的丑恶灵魂,体现一个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从本段与前文的内在逻辑上看,也处理得非常严密:见到了最不想看到的一幕——生成痛彻肺腑的感慨,由因而果,紧密相连;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存在的问题是:大多数人不让座,不仅是人品问题,还有社会主导、精神文明管理问题,作者只指向了社会人,把责任都归咎到这些人的身上,是不公平的。但孩子写文章,能把目光聚焦社会人群,而不是某个人,已实属不易。‎ ‎【修改建议】建议运用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剖析这种现象的本质和根源。‎ ‎【修改范例】‎ 报上、电视上每天都在报道当今社会如何进步,精神文明建设如何成效显著,今天这一幕印证了什么?我想,作为舆论导向,应该多说真话;精神文明建设,更要两脚踩在地上,给社会带来点看得见摸得着的温暖!我们每个人也应该拷问自己的灵魂,是否应该让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在寒风中第一个伸出温暖的手?‎ ‎【此处还建议插入一个全新的结果】插入我和妈妈给老人让座这一事件结果。‎ ‎【插入内容范例】‎ ‎“大伯,您到这里坐!”妈妈拉着我从座位上站起来,那响亮的声音,一下子震撼了整个车厢,震撼了每一个作聋作哑的人。‎ ‎⑤ 如果人人都像这位老人一样,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自己温暖的手,世界会更美好。‎ ‎【文段剖析】文章这样结尾,只是对开头的一种变相重复,没有多大意义,只能让文章逊色。‎ 35‎ ‎【修改建议】把最开头的倡议和展望放到这里来写。既符合人的心理历程:见到丑恶的事——生成深刻的内心感受——转化为个人真实的行动——发出正义的号召并展望美好的未来;又能完成扣题,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改写范例】‎ 窗外,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天很冷,也许还会寒冷很久。但我深信,只要人人都伸出一双温暖的手,再冷的严冬也终将过去,而由一双双温暖的手擎起的,必将是一个冰雪消融、百花争艳的春天!‎ 三、整理修改过的文章 伸出温暖的手 公共汽车在风雪中苦苦挣扎了近半个小时,才气喘吁吁地到达欣荣路。一位年轻的妈妈,右手抱着幼小的孩子,左手攀着门边的立柱,艰难地进入车厢。虽然临近终点,过道里已不像先前那样拥挤,但一位抱孩子的妇女想穿过人群,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坐在座上的人,仿佛像触电了一样,悄无声息地调整了原来的坐姿:有的低下头,假装摆弄手里的东西,有的把头转向窗外,“忘情”地欣赏着没有任何欣赏价值的雪景。没有一个人愿意站起来,伸出一双温暖的手,帮帮这位不堪负重的女人。靠门边的,是一个须发斑白的老人,见大家都没有让座的意思,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孩子,坐我这里吧!”冷风顺着车门吹进来,很冷,但最冷的,是那一副副木然的神情。‎ 这是两天前发生在三路公交车上令人尴尬的一幕。‎ 前天是周三,按照惯例小学只上半天课。中午,妈妈到学校接我回家,不想电动自行车没电了,无奈之下,只好选择公共汽车。学校距离我家有二十多公里,没有座位,凭我和妈妈的体力,很难坚持到目的地,于是我们奔向了始发站。‎ 时值深冬,阴冷的北风卷着漫天的飞雪,呼啸着掠过近处的街道,远处的房屋,扬起的雪粒子打得人睁不开眼睛。冷,成为所有人的共同感受。‎ 前一辆车开走的时候,我们碰巧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上车自然是第一个。因为要坐到终点,所以妈妈选了一个稍微靠后的位置坐了下来。我本想自己占一个位置,可妈妈说我还小,应该把座位留给别人。车门口开始变得拥挤,最先上车的人,一个个一路小跑,挑选着那些离车门较远,寒风吹不到的座位;接着上车的人,已没有挑选的余地,抢个座位就匆匆忙忙坐下,生怕失去了剩下的唯一机会;最后上来的人,前后左右巡视一圈,发现没了座位,便满脸沮丧,借助咒骂天气,来发泄心底的郁闷。车开的时候,整个车厢已经人满为患。‎ 35‎ 汽车向前缓慢地行驶,一个又一个站牌,渐渐被抛到了身后,过道里的人也不再密不透风。我坐在妈妈身上,一边哼着歌,一边透过人缝,注视着前方的狂风暴雪。当车行至欣荣路的时候,便遇到了这位抱小孩乘车的妇女。其实,我和妈妈一见到她就想让座的,可是我们的位置太靠后,她一个弱小的女人,抱着孩子,想穿过人群,几乎不可能——我深信,门口附近座位上那些身强力壮的人,一定会给她让个座位,可谁能想到,最终站起来的,竟是一个最不应该站起来的人!‎ ‎“这怎么好意思呢?您这么大的年龄!”她怎能接受一位须发斑白的来人让出的位置呢!一张脸涨得通红。此时,她是多么希望有人能够站起来,可是周围那些坐在座位上的人,仿佛死了一般,似乎对发生在身边的事,一无所知,充耳不闻。老人扶着座位旁边的立柱,一脸地慈祥:“坐吧!姑娘,摔着孩子可不是闹着玩的!”一边说着,一边把她拉到自己的座位上。‎ 望着那一群毫无知觉的乘客,我的喉咙仿佛突然被一块硬东西卡住了,咽不下,也吐不出,再也唱不出一句歌来,整个身体也似乎转瞬间冻僵了!那一刻,天地之间,除了冷,只剩下一个苍老而佝偻的身影,温暖着我的眼睛,慰藉着我的灵魂!‎ 报上、电视上每天都在报道当今社会如何进步,精神文明建设如何成效显著,今天这一幕印证了什么?我想,作为舆论导向,应该多说真话;精神文明建设,更要两脚踩在地上,给社会带来点看得见摸得着的温暖!我们每个人也应该拷问自己的灵魂,是否应该让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在寒风中第一个伸出温暖的手?‎ ‎“大伯,您到这里坐!”妈妈拉着我从座位上站起来,那响亮的声音,一下子震撼了整个车厢,震撼了每一个装聋作哑的人。‎ 窗外,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天很冷,也许还会寒冷很久。但我深信,只要人人都伸出一双温暖的手,再冷的严冬也终将会过去,而由这一双双温暖的手擎起的,必将是一个冰雪消融、百花争艳的春天!‎ 我们以此文为例仔细分析了本文也是大家习作中的问题,希望同学们能认识清楚修改的原则,升级的方法,呈现给读文者尽可能完美的文章。‎ ‎ ‎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