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8.94 KB
  • 2021-11-11 发布

2020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 3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2分)湖北大冶铜绿山战国铜矿遗址出土的采掘工具共14件,其中铁制工具13件(计铁斧4件,铁锤2件,六角形铁锄2件,缨1件,铁钴3件,铁耙1件),另一件是木槌。这说明当时(  )‎ A.青铜时代已经结束 B.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 C.牛耕得到较快推 D.铁器的使用更加普遍 ‎2.(2分)台湾和西藏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元朝为了加强对台湾地区和西藏的管辖,分别设立了(  )‎ ‎①澎湖巡检司 ②驻藏大臣 ③西域都护 ④宣政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2分)它系统总结了明末以前农业、手工业的技术经验和科学方法,是我国古代科技史上里程碑式的科学巨著,其中除蕴藏着丰富的科技含量外,还包含着传统工艺秘笈和凝聚的“工匠精神”。材料中的“它”是(  )‎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梦溪笔谈》‎ ‎4.(2分)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 A.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 C.洋务运动之后 D.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第34页(共34页)‎ ‎5.(2分)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里强调了戊戌变法(  )‎ A.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 ‎ B.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 ‎ C.结果是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D.结果是建立了民主政治 ‎6.(2分)1928年,毛泽东总结道:“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家”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 C.中央革命根据地 D.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7.(2分)苏联前检察官克伦斯基在远东军事法庭上曾说:“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血腥时期开端的话,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这句话的依据是(  )‎ A.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武装侵略的开始 ‎ B.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 ‎ C.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 D.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局面正式形成 ‎8.(2分)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 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 C.建立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第34页(共34页)‎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9.(2分)建国后某个时期,农业生产中出现“你来我也来,上工带打牌:你去我也走,工分七八九;你穷我也穷,生产大糊弄”的现象。材料中反映的现象与哪一政策有关(  )‎ A.发动“大跃进”运动 ‎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C.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实行国有企业改革 ‎10.(2分)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发现了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____及其团队,当天在柳叶刀上发表题为 Malaria eradication(《根除疟疾》)的评论文章,赞同消灭疟疾的必要性,并指出,基于青蒿素的联合疗法(ACTs)虽然面临耐药性问题,依然是疟疾的一线治疗方法。横线上应填写的是(  )‎ A.钱学森 B.邓稼先 C.屠呦呦 D.袁隆平 ‎11.(2分)阅读下列文字,它最有可能是对我国哪项科技成就发表的评论(  )‎ ‎ 美国著名的太空学者迪安认为:“美国人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在太空中面对的将不仅仅是白蓝红旗帜,一条红色巨龙正在太空轨道中升起!”‎ ‎《印度教徒报》评论说:“中国把第一名航天员送上了太空。”‎ A.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B.“神州一号”发射成功 ‎ C.“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D.“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12.(2分)“美国操纵联合国搞强权政治,围堵中国围了20多年,到这个时候彻底失败了。中国的地位获得极大的提高……”材料描述的是(  )‎ A.中国与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交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第34页(共34页)‎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D.田中角荣访问中国 ‎13.(2分)“光荣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了专制统治的国家,它这样做的时候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此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一步一步地进行了制度改革。可见英国政治体制创新的显著特点是(  )‎ A.方式的和平与渐进 B.内容的继承与创新 ‎ C.君权的保留与限制 D.地位的首创与示范 ‎14.(2分)如图的漫画:一个欧洲的老人指着拿破仑的雕像对一个年轻人说:“我的孩子,打断这个强盗的两条腿!”这位老人意在(  )‎ A.指责拿破仑发展资本主义 ‎ B.批评拿破仑破坏法国革命 ‎ C.指责拿破仑发动侵略战争 ‎ D.批评拿破仑颁布《拿破仑法典》‎ ‎15.(2分)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分析如图示意图,探究的学习主题应该是(  )‎ A.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 ‎ 第34页(共34页)‎ 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 ‎ C.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 ‎ D.埃及华夫脱运动的背景 ‎16.(2分)苏联钢产量由1928年的430万吨,增加到1940年的1830万吨。1928﹣1937年,建成大型企业6000多个,建立飞机、汽车、化工、机器制造等新型工业部门。这反映了苏联(  )‎ A.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B.重工业发展迅速 ‎ C.斯大林模式制约发展 D.完成农业集体化 ‎17.(2分)在罗斯福“新政”的所有计划中,受到最严厉批评的是农业政策。这种在千百万人处于饥饿的情况下去减少粮食生产的设想,在人道主义者看来,是极其错误的。但农业政策的实施,不仅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该政策(  )‎ A.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 ‎ B.使银行的信用得到了恢复 ‎ C.缓解了生产过剩的状况 ‎ D.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 ‎18.(2分)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下列措施中,旨在“修补资本主义”的是(  )‎ A.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 B.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 C.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D.建立联合国 ‎19.(2分)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演变,按其形式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第34页(共34页)‎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 B.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 ‎ C.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 ‎ D.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0.(2分)习近平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下列属于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是(  )‎ ‎①战争问题②人口问题③资源问题④毒品问题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第21题10分,第2题8分,第23题9分,第24题8分,共35分)‎ ‎21.(10分)合作是现代社会倡导的重要理念,合作能有效地化解危机,促进国家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一生主张共同奋斗救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代表工农劳动阶级利益的政党,孙中山知道没有这些劳动阶级的热烈支持与合作,就不可能顺利完成国民革命的使命。‎ ‎﹣﹣宋庆龄《为新中国奋斗》‎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主张国共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后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 材料二: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迅速采取了积极援华抗日的政策,1942年2月上旬,它决定向中国国民党政府提供5亿美元的贷款,6月初,它又与国民党政府签署《中美抵抗侵略互动协定》,该文件规定,美国将依据租借法案向中国提供8.457亿美元的物资,中美还在军事方面实施了合作,由中国军队组成的援缅远征军,在美国史迪威将军的率领下入缅协同英军作战。‎ 第34页(共34页)‎ ‎﹣﹣摘编自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政府采取积极援华抗日政策的原因。并概括材料二中美国政府为援华抗日采取的措施。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角度分析中美合作的意义。‎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德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11月1日,欧共体更名为欧盟,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3)依据材料三,说说欧洲为什么必须走向联合?并进一步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的联合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影响?‎ 材料四:2020年春天,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落实向1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援助的承诺,向多国派出医疗专家组,并同150多个国家以及国际组织等举行70多场专家视频会,以实际行动促进抗疫国际合作,为打好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作出巨大贡献。‎ ‎(4)据材料四,中国在抗击疫情中积极践行的理念是什么?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会面对许多共同问题,你认为世界各国的合作应遵循哪些原则?‎ 第34页(共34页)‎ ‎22.(8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求民主法治的进程一直未停止过。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十七条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第二十九条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之二以上者为当选。‎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法律条文内容出自哪部法律文献?材料一中的法律条文体现了哪些立法原则?‎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当时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新中国哪一政治制度的初步建立?‎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摘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4年宪法在新中国法制建设中的地位。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第34页(共34页)‎ 材料四:2012年11月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大部署,强调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百年来中国民主法治发展历程中得出的认识。‎ ‎23.(9分)发展资本主义是世界近代史上不可逆转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演变的过程中,开创新制度的思想先驱对于传统文化大都有离异和回归两种倾向。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西欧是一种类型,那里的离异,主要表现为对中世纪千年黑暗的批判和背离;那里的回归,则主要表现为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 ‎﹣﹣章开沅《离异与回归》‎ ‎(1)说出材料一中“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指代的历史事件。写出与这一事件有关的代表人物一例。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一事件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资本主义制度不是在政治真空中发展起来的,恰恰相反,资本主义的出现得到了政府的积极支持。英国和荷兰授予一些股份公司特许经营权,允许他们为了商业目的前往远离本土的地方进行探险,征服和殖民。事实上,帝国主义的扩张和殖民地统治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欧洲商人因此才能获得自然资源,从而有效地通过运输网将商品运往各地。‎ ‎(2)概括材料二中英国和荷兰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举措。据材料二分析其影响。‎ 材料三:据统计,从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1912﹣1919年,中国新建工矿企业470多家,资本近1亿元,再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共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民国以前40多年的总和。‎ ‎(3)根据材料三并给合所学知识,指出1912﹣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条件。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第34页(共34页)‎ ‎24.(8分)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相互竞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的探险活动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认为“葡萄牙和西班牙人的探险活动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60年﹣1870年间英国大规模向全球进行殖民的主要动力。‎ 材料二: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2)根据材料二,说出严格意义的经济全球化趋向在什么时候出现?为什么?‎ 材料三: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正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30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中国是怎样“踩着”三个重要的“历史的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每一节奏对应一例,两例即可)‎ 材料四:新冠疫情全球蔓延,打乱了全球化进程的节奏。各国对于呼吸机、口罩、防护服等物资的短缺纷纷反思全球化背景下的物资安全,进而发展成一股“逆全球化”的潮流。随着“逆全球化”进程的加深,欧美多国借助疫情,以“国家安全”为名,进一步加强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措施。全球化面临的这些情况,或许意味着在疫情结束后,我们将进入一个摇晃中的全球化时代。‎ ‎(4)根据材料四,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现象?你认为中国该如何应对当前世界经济中出现的上述现象?‎ 第34页(共34页)‎ 第34页(共34页)‎ ‎2020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2分)湖北大冶铜绿山战国铜矿遗址出土的采掘工具共14件,其中铁制工具13件(计铁斧4件,铁锤2件,六角形铁锄2件,缨1件,铁钴3件,铁耙1件),另一件是木槌。这说明当时(  )‎ A.青铜时代已经结束 B.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 C.牛耕得到较快推 D.铁器的使用更加普遍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演进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湖北大冶铜绿山战国铜矿遗址出土的采掘工具共14件,其中铁制工具13件。‎ ‎【解答】A说法过于绝对化。故排除。B出现在隋唐时期,其标志为曲辕犁的出现。故排除。C与题干中的铁器使用无关。故排除。D符合题干的内容,且符合题干中铁制农具的多样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相关知识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2.(2分)台湾和西藏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元朝为了加强对台湾地区和西藏的管辖,分别设立了(  )‎ ‎①澎湖巡检司 ②驻藏大臣 ③西域都护 ④宣政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分析】本题以元朝为了加强对台湾地区和西藏的管辖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澎湖巡检司和宣政院.‎ 第34页(共34页)‎ ‎【解答】为进一步加强对澎湖和琉球的管辖,元朝时,中央政府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列岛、琉球(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元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置宣政院,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这标志着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划。元朝为了加强对台湾地区和西藏的管辖,分别设立了澎湖巡检司和宣政院。‎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元朝巩固统一措施的相关史实.‎ ‎3.(2分)它系统总结了明末以前农业、手工业的技术经验和科学方法,是我国古代科技史上里程碑式的科学巨著,其中除蕴藏着丰富的科技含量外,还包含着传统工艺秘笈和凝聚的“工匠精神”。材料中的“它”是(  )‎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梦溪笔谈》‎ ‎【分析】本题考查《天工开物》。《天工开物》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的著作,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百科全书”。‎ ‎【解答】《天工开物》由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系统总结了明末以前农业、手工业的技术经验和科学方法,是我国古代科技史上里程碑式的科学巨著,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百科全书”。‎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天工开物》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4.(2分)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 A.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 C.洋务运动之后 D.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分析】‎ 第34页(共34页)‎ 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 ‎【解答】据材料信息“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可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这是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开始的。1895年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这极大的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故选:D。‎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5.(2分)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里强调了戊戌变法(  )‎ A.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 ‎ B.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 ‎ C.结果是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D.结果是建立了民主政治 ‎【分析】考查戊戌变法的知识点。‎ ‎【解答】据材料“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可以看出,戊戌变法使人们从封建闭塞中解放出来了,头脑清醒了,所以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故选:C。‎ ‎【点评】考查学生对戊戌变法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 第34页(共34页)‎ ‎6.(2分)1928年,毛泽东总结道:“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家”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 C.中央革命根据地 D.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分析】本题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可据“根据地”得出答案。1927年秋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后来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解答】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分析敌强我弱的形式,率领工农革命军向井冈山进军,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我国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因此我党创建的第一个“家”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故选:A。‎ ‎【点评】知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7.(2分)苏联前检察官克伦斯基在远东军事法庭上曾说:“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血腥时期开端的话,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这句话的依据是(  )‎ A.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武装侵略的开始 ‎ B.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 ‎ C.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 D.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局面正式形成 ‎【分析】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局部抗战开始,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 ‎【解答】“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血腥时期开端的话,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说明九一八事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端,结合所学,1931年9月18日,日军进攻沈阳,发动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局部抗战开始,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可知,B符合题意。‎ 故选:B。‎ 第34页(共34页)‎ ‎【点评】本题以九一八事变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8.(2分)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 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 C.建立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意义。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解答】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人民百年被侵略的屈辱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所以“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表明我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故选:D。‎ ‎【点评】掌握并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9.(2分)建国后某个时期,农业生产中出现“你来我也来,上工带打牌:你去我也走,工分七八九;你穷我也穷,生产大糊弄”的现象。材料中反映的现象与哪一政策有关(  )‎ A.发动“大跃进”运动 ‎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C.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实行国有企业改革 ‎【分析】本题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低。‎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农业生产中出现“你来我也来,上工带打牌;‎ 第34页(共34页)‎ ‎ 你去我也走,工分七八九; 你穷我也穷,生产大糊弄”的现象,是大锅饭,是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这导致农民生产没有自主权,生产责任不明确,分配方式不合理,由此农民生产积极性很低。‎ 故选:C。‎ ‎【点评】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10.(2分)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发现了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____及其团队,当天在柳叶刀上发表题为 Malaria eradication(《根除疟疾》)的评论文章,赞同消灭疟疾的必要性,并指出,基于青蒿素的联合疗法(ACTs)虽然面临耐药性问题,依然是疟疾的一线治疗方法。横线上应填写的是(  )‎ A.钱学森 B.邓稼先 C.屠呦呦 D.袁隆平 ‎【分析】本题考查了屠呦呦。她为人类治疗和控制疟疾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 ‎【解答】为寻找治疗疟疾的药物,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攻关克难终于发现了青蒿素。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她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并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屠呦呦的主要贡献与获得的荣誉。‎ ‎11.(2分)阅读下列文字,它最有可能是对我国哪项科技成就发表的评论(  )‎ ‎ 美国著名的太空学者迪安认为:“美国人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在太空中面对的将不仅仅是白蓝红旗帜,一条红色巨龙正在太空轨道中升起!”‎ ‎《印度教徒报》评论说:“中国把第一名航天员送上了太空。”‎ A.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B.“神州一号”发射成功 ‎ 第34页(共34页)‎ C.“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D.“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分析】本题以题干材料信息为依托,考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关键信息“中国把第一名航天员送上了太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最有可能是对我国“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发表的评论。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完成了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相关知识。‎ ‎12.(2分)“美国操纵联合国搞强权政治,围堵中国围了20多年,到这个时候彻底失败了。中国的地位获得极大的提高……”材料描述的是(  )‎ A.中国与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交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D.田中角荣访问中国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26届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解答】“美国操纵联合国搞强权政治,围堵中国围了20年,到这个时候彻底失败了。中国的地位获得极大的提高……”材料描述的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26届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故选:C。‎ 第34页(共34页)‎ ‎【点评】掌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时间和意义。‎ ‎13.(2分)“光荣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了专制统治的国家,它这样做的时候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此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一步一步地进行了制度改革。可见英国政治体制创新的显著特点是(  )‎ A.方式的和平与渐进 B.内容的继承与创新 ‎ C.君权的保留与限制 D.地位的首创与示范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相关史实。《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解答】据“‘光荣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了专制统治的国家,它这样做的时候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此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一步一步地进行了制度改革。”可见,英国政治体制创新的显著特点是方式的和平与渐进。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废黜詹姆土二世,迎请他的女儿和女婿入主英国的非暴力政变。这场革命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相关史实。‎ ‎14.(2分)如图的漫画:一个欧洲的老人指着拿破仑的雕像对一个年轻人说:“我的孩子,打断这个强盗的两条腿!”这位老人意在(  )‎ 第34页(共34页)‎ A.指责拿破仑发展资本主义 ‎ B.批评拿破仑破坏法国革命 ‎ C.指责拿破仑发动侵略战争 ‎ D.批评拿破仑颁布《拿破仑法典》‎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拿破仑发动侵略战争的相关史实。注意掌握拿破仑对外战争的两面性。‎ ‎【解答】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革命和侵略扩张的双重性,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维护了法国资产阶级利益,又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又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遭到其反抗。据一个欧洲的老人指着拿破仑的雕像对一个年轻人说:“我的孩子,打断这个强盗的两条腿!”这位老人意在指责拿破仑发动侵略战争。‎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拿破仑发动侵略战争的相关史实。‎ ‎15.(2分)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分析如图示意图,探究的学习主题应该是(  )‎ A.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 ‎ 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 ‎ C.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 ‎ D.埃及华夫脱运动的背景 第34页(共34页)‎ ‎【分析】本题考查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重点掌握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 ‎【解答】据题干图示可知,图示论述的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拉丁美洲深受欧洲列强的殖民掠夺,19世纪,拉丁美洲因不堪忍受殖民者殖民统治和掠夺,要求摆脱殖民统治,掀起了风起云涌的民族革命。‎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欧洲国家的殖民掠夺和殖民扩张。‎ ‎16.(2分)苏联钢产量由1928年的430万吨,增加到1940年的1830万吨。1928﹣1937年,建成大型企业6000多个,建立飞机、汽车、化工、机器制造等新型工业部门。这反映了苏联(  )‎ A.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B.重工业发展迅速 ‎ C.斯大林模式制约发展 D.完成农业集体化 ‎【分析】本题考查了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1924年列宁逝世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奋斗。‎ ‎【解答】苏联钢产量由1928年的430万吨,增加到1940年的1830万吨。1928﹣1937年,建成大型企业6000多个,建立飞机、汽车、化工、机器制造等新型工业部门。这反映了苏联重工业发展迅速。1928~1937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先后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工业总产值跃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大加强。‎ 故选:B。‎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第34页(共34页)‎ ‎17.(2分)在罗斯福“新政”的所有计划中,受到最严厉批评的是农业政策。这种在千百万人处于饥饿的情况下去减少粮食生产的设想,在人道主义者看来,是极其错误的。但农业政策的实施,不仅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该政策(  )‎ A.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 ‎ B.使银行的信用得到了恢复 ‎ C.缓解了生产过剩的状况 ‎ D.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 ‎【分析】本题以题干材料为依托,考查罗斯福新政。‎ ‎【解答】在罗斯福“新政”的所有计划中,受到最严厉批评的是农业政策。这种在千百万人处于饥饿的情况下去减少粮食生产的设想,在人道主义者看来,是极其错误的。但农业政策的实施,不仅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该政策缓解了生产过剩的状况。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克服经济危机,罗斯福一上台,就实行新政,在农业方面,让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以防止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特点以及影响。‎ ‎18.(2分)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下列措施中,旨在“修补资本主义”的是(  )‎ A.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 B.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 C.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D.建立联合国 ‎【分析】本题以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为依托,考查西方福利制度。‎ ‎【解答】‎ 第34页(共34页)‎ 为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次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的一套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有效地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稳定资本主义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工业革命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英国宪章运动时期,迫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推行社会保障制度,以使贫困人群和由于各种原因丧失劳动力的人得到最低的社会保障。经历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冲击,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到上世纪50年代,西方国有尤其是西欧国家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措施中,旨在“修补资本主义”的是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西方福利制度的相关知识。‎ ‎19.(2分)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演变,按其形式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 B.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 ‎ C.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 ‎ D.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知识点,应把握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有关知识.‎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演变”结合所学知识:一战后,世界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政治格局,二战后,世界形成了两极格局。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故选:A。‎ ‎【点评】本题通过考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考查了学生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34页(共34页)‎ ‎20.(2分)习近平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下列属于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是(  )‎ ‎①战争问题②人口问题③资源问题④毒品问题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结合所学知识点进行思考解答。‎ ‎【解答】21世纪是经济和文明飞速发展的时代,但人类还面临着战争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毒品问题、艾滋病和恐怖主义等严重威胁。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和解决的措施。‎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第21题10分,第2题8分,第23题9分,第24题8分,共35分)‎ ‎21.(10分)合作是现代社会倡导的重要理念,合作能有效地化解危机,促进国家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一生主张共同奋斗救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代表工农劳动阶级利益的政党,孙中山知道没有这些劳动阶级的热烈支持与合作,就不可能顺利完成国民革命的使命。‎ ‎﹣﹣宋庆龄《为新中国奋斗》‎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主张国共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后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 第34页(共34页)‎ 材料二: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迅速采取了积极援华抗日的政策,1942年2月上旬,它决定向中国国民党政府提供5亿美元的贷款,6月初,它又与国民党政府签署《中美抵抗侵略互动协定》,该文件规定,美国将依据租借法案向中国提供8.457亿美元的物资,中美还在军事方面实施了合作,由中国军队组成的援缅远征军,在美国史迪威将军的率领下入缅协同英军作战。‎ ‎﹣﹣摘编自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政府采取积极援华抗日政策的原因。并概括材料二中美国政府为援华抗日采取的措施。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角度分析中美合作的意义。‎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德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11月1日,欧共体更名为欧盟,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3)依据材料三,说说欧洲为什么必须走向联合?并进一步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的联合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影响?‎ 材料四:2020年春天,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落实向1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援助的承诺,向多国派出医疗专家组,并同150多个国家以及国际组织等举行70多场专家视频会,以实际行动促进抗疫国际合作,为打好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作出巨大贡献。‎ 第34页(共34页)‎ ‎(4)据材料四,中国在抗击疫情中积极践行的理念是什么?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会面对许多共同问题,你认为世界各国的合作应遵循哪些原则?‎ ‎【分析】本题考查了国共第一次合作、世界反法西斯斗争、抗日战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欧盟的成立,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材料要求组织答案。‎ ‎【解答】(1)据材料“孙中山一生主张共同奋斗救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代表工农劳动阶级利益的政党,孙中山知道没有这些劳动阶级的热烈支持与合作,就不可能顺利完成国民荜命的使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主张国共合作的原因是中共代表工农群众利益,合作才能完成革命任务。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取得的成就如,创办黄埔学校(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2)由材料“日本在亚太地区的侵略损害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可知,日本在亚太地区的侵略损害了美国的国家利益。材料二中美国政府为援华抗日采取的措施包括军事、经济援助和军事合作。中美合作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巩固和中美共同抗日,推动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3)依据材料三中“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这种力量虽然远不如这两个国家那样强大,…在面临威胁时,它可以在天平中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可以看出阿登纳认为“欧洲必须联合起来”的原因是二战削弱了欧洲的实力,欧洲各国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欧洲联合的历程呈现出从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努力实现区域性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第34页(共34页)‎ ‎(4)由材料“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落实向1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援助的承诺,向多国派出医疗专家组,并同150多个国家以及国际组织等举行70多场专家视频会,以实际行动促进抗疫国际合作,为打好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作出巨大贡献”可知,中国在抗击疫情中积极践行的理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世界各国的合作应遵循相互尊重国家主权;相互尊重别国利益;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等。‎ 故答案为:‎ ‎(1)原因:中共代表工农群众利益,合作才能完成革命任务。成就:创办黄埔学校(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2)原因:日本在亚太地区的侵略损害了美国的国家利益。措施:军事、经济援助和军事合作。意义: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巩固和中美共同抗日,推动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3)二战削弱了欧洲的实力,欧洲各国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欧洲联合的历程呈现出从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努力实现区域性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欧洲走向联合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4)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尊重别国利益;团结合作共赢;和平共处等。‎ ‎【点评】解答时注意认真研究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和答题方向是国共第一次合作、世界反法西斯斗争、抗日战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欧盟的成立,综合运用基础知识作答,做到准确无误;思维发散,多角度多方面作答。‎ ‎22.(8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求民主法治的进程一直未停止过。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十七条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第34页(共34页)‎ 第二十九条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之二以上者为当选。‎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法律条文内容出自哪部法律文献?材料一中的法律条文体现了哪些立法原则?‎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当时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新中国哪一政治制度的初步建立?‎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摘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4年宪法在新中国法制建设中的地位。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材料四:2012年11月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大部署,强调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百年来中国民主法治发展历程中得出的认识。‎ ‎【分析】‎ 第34页(共34页)‎ 本题考查民主法治建设相关知识。理解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相关史实。‎ ‎【解答】(1)“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十七条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第二十九条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之二以上者为当选。”结合所学,可知,法律条文内容出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立法原则是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2)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大会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准备了条件,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可以看出,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 ‎(4)从百年来中国民主法治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向前;发展方向是由人治转向法治,由专制转向民主。‎ 故答案为:‎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2)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人民当家作主。‎ ‎(4)中国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向前;发展方向是由人治转向法治,由专制转向民主。‎ ‎【点评】本题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第34页(共34页)‎ ‎23.(9分)发展资本主义是世界近代史上不可逆转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演变的过程中,开创新制度的思想先驱对于传统文化大都有离异和回归两种倾向。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西欧是一种类型,那里的离异,主要表现为对中世纪千年黑暗的批判和背离;那里的回归,则主要表现为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 ‎﹣﹣章开沅《离异与回归》‎ ‎(1)说出材料一中“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指代的历史事件。写出与这一事件有关的代表人物一例。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一事件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资本主义制度不是在政治真空中发展起来的,恰恰相反,资本主义的出现得到了政府的积极支持。英国和荷兰授予一些股份公司特许经营权,允许他们为了商业目的前往远离本土的地方进行探险,征服和殖民。事实上,帝国主义的扩张和殖民地统治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欧洲商人因此才能获得自然资源,从而有效地通过运输网将商品运往各地。‎ ‎(2)概括材料二中英国和荷兰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举措。据材料二分析其影响。‎ 材料三:据统计,从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1912﹣1919年,中国新建工矿企业470多家,资本近1亿元,再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共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民国以前40多年的总和。‎ ‎(3)根据材料三并给合所学知识,指出1912﹣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条件。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分析】本题以“发展资本主义是世界近代史上不可逆转的潮流”为切入点,考查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重点掌握文艺复兴以及影响、英国和荷兰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举措以及影响、1912﹣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条件等知识,明确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思想解放;征服探险、殖民掠夺;政府的法令措施;战争的影响等。‎ 第34页(共34页)‎ ‎【解答】(1)第一问依据材料“在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演变的过程中,开创新制度的思想先驱对于传统文化大都有离异和回归两种倾向。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西欧是一种类型,那里的离异,主要表现为对中世纪千年黑暗的批判和背离;那里的回归,则主要表现为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结合所学可知,“从希脂、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重源泉指代的是文芝复兴运动。14﹣17世纪,许多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发掘和继承希脂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表达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这一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文芝复兴运动;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但丁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他的作品《神曲》赞美了现世生活,歌了自由的理性和求知的精神,抨击天主教会的罪恶,被认为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据材料二“资本主义制度不是在政治真空中发展起来的,恰恰相反,资本主义的出现得到了政府的积极支持。英国和荷兰授予一些股份公司特许经营权,允许他们为了商业目的前往远离本土的地方进行探险,征服和殖民。”及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和荷兰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举措是:授予一些股份公司特许经营权,允许他们为了商业目的前往远离本土的地方进行探险,征服和殖民。英国和荷兰的殖民掠夺,客观上有助于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但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3)根据材料三的内容“据统计,从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可知,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条件是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综上所述,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思想解放;征服探险、殖民掠夺;政府的法令措施;战争的影响等。‎ 故答案为:‎ ‎(1)文艺复兴运动;但丁;文芝复兴为欧洲经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甚础。‎ ‎(2)授予一些股份公司特许经营权,允许他们为了商业目的前往远离本土的地方进行探险,征服和殖民。影响:客观上有助于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但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第34页(共34页)‎ ‎(3)有利条件: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因素:思想解放;征服探险、殖民掠夺;政府的法令措施;战争的影响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重点掌握文艺复兴以及影响、英国和荷兰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举措以及影响、1912﹣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条件等知识。‎ ‎24.(8分)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相互竞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的探险活动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认为“葡萄牙和西班牙人的探险活动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60年﹣1870年间英国大规模向全球进行殖民的主要动力。‎ 材料二: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2)根据材料二,说出严格意义的经济全球化趋向在什么时候出现?为什么?‎ 材料三: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正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30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中国是怎样“踩着”三个重要的“历史的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每一节奏对应一例,两例即可)‎ 第34页(共34页)‎ 材料四:新冠疫情全球蔓延,打乱了全球化进程的节奏。各国对于呼吸机、口罩、防护服等物资的短缺纷纷反思全球化背景下的物资安全,进而发展成一股“逆全球化”的潮流。随着“逆全球化”进程的加深,欧美多国借助疫情,以“国家安全”为名,进一步加强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措施。全球化面临的这些情况,或许意味着在疫情结束后,我们将进入一个摇晃中的全球化时代。‎ ‎(4)根据材料四,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现象?你认为中国该如何应对当前世界经济中出现的上述现象?‎ ‎【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认为“葡萄牙和西班牙人的探险活动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的依据是新航路的开辟使整个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60年﹣1870年间英国大规模向全球进行殖民的主要动力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工业革命的开展。‎ ‎(2)根据材料二“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可知,严格意义的经济全球化趋向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因为这一时期信息网络化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3)根据材料三“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正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30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40年来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节奏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第34页(共34页)‎ ‎(4)根据材料四“新冠疫情全球蔓延,打乱了全球化进程的节奏。各国对于呼吸机、口罩、防护服等物资的短缺纷纷反思全球化背景下的物资安全,进而发展成一股‘逆全球化’的潮流。随着‘逆全球化’进程的加深,欧美多国借助疫情,以‘国家安全’为名,进一步加强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措施。全球化面临的这些情况,或许意味着在疫情结束后,我们将进入一个摇晃中的全球化时代”可知,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了“逆全球化”现象,我认为中国应该实行“一带一路”战略和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当前世界经济中出现的“逆全球化”现象。‎ 故答案为:‎ ‎(1)新航路的开辟使整个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工业革命的开展。‎ ‎(2)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信息网络化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逆全球化”现象;实行“一带一路”战略和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航路的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等相关史实。‎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8/9 14:13:17;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34页(共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