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1.21 KB
- 2021-11-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年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
1.(3分)使西周成为空前强大的奴隶制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实施 B.水利工程的兴修
C.诸侯国的争霸 D.郡县制的实行
2.(3分)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历史朝代顺序更替正确的是( )
①秦朝→西汉 ②西周→东周 ③战国→春秋
④元朝→北宋 ⑤商→西周 ⑥明朝→清朝。
A.①②③⑥ B.①②⑤⑥ C.②③④ D.③④⑤⑥
3.(3分)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焚书坑儒
C.修筑长城 D.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4.(3分)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们采取的共同统治措施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在长安设立太学
C.抵御匈奴,巩固边防 D.统一度量衡
5.(3分)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同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24页(共24页)
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D.繁荣开放的社会
6.(3分)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歌反映的社会现象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7.(3分)如图中?处是什么时期( )
A.唐玄宗统治前期 B.唐太宗统治后期
C.唐太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
8.(3分)“苏湖熟,天下足”、景德镇兴起为瓷都、临安的商业超过东京反映的是中国古代( )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手工业的进步
C.商业的繁荣 D.农业的发展
9.(3分)元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表现在( )
①设宣政院,首次直接管辖西藏 ②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③结束分裂,首次实现大一统 ④民族融和的深化及其回族的形成,影响深远。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③④
10.(3分)下列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丝绸之路开辟 ②实行“闭关锁国”③郑和下西洋 ④玄奘西游天竺。
A.①④③②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②
11.(3分)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历史影视剧,主人公及其功绩相符的一组是( )
第24页(共24页)
A.《秦始皇》﹣﹣嬴政﹣﹣统一文字,把隶书作为全国的标准文字
B.《汉武大帝》﹣﹣汉武帝﹣﹣加强边疆治理,设立“西域都护府”
C.《贞观长歌》﹣﹣唐玄宗﹣﹣加强中央集权,创立三省六部制
D.《康熙王朝》﹣﹣康熙帝﹣﹣抗击沙俄侵略,维护领土完整
12.(3分)“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B.唐朝时,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C.明朝时,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D.清朝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对新疆地区的统治
13.(3分)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其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C.明朝中后期我国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发展
14.(3分)近代以来,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以下情景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C.邓世昌在黄海战役中壮烈牺牲
D.左宗棠率清军痛击阿古柏侵略军
第24页(共24页)
15.(3分)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为( )
①“民主”“科学”②三民主义 ③变法图强 ④“自强”“求富”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②③ D.④②③①
16.(3分)搜集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下列哪一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 )
A.誓死争回青岛 B.取消二十一条
C.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D.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17.(3分)14﹣16世纪,世界历史发生着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下列事件为新时代的到来创造条件的是( )
①文艺复兴运动
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③新航路的开辟
④法国大革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8.(3分)2016年我国自主研制大型客机C919要完成首飞,中国被认为将打破世界航空产业格局。一时间“飞机”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飞机出现在(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数码时代
19.(3分)得知“珍珠港事件”爆发,英国首相丘吉尔流下眼泪,高兴地说:“敌人的敌人,才是我们的朋友”。这里的两个“敌人”分别指的是( )
A.日本、德国 B.德国、美国 C.日本、美国 D.德国、苏联
20.(3分)材料一:发行统一货币;材料二:成立于1993年;材料三: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请依据上述三组材料判断该组织属于( )
第24页(共24页)
A.联合国 B.三国同盟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
一、(非选择题)(15分)汉、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对外开放与交流,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21.(5分)材料一“鉴真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鉴真的身份以及东渡日本的目的?
材料二 如图1974年泉州市后渚港出土的南宋中型远洋商船。该船长为34米,宽11米,深4米左右,载重量200吨以上。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当时外国商人成为中国海船常客的原因。
材料三 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材料二反映了宋朝造船业的发达,请利用材料三,分析其中的原因。<答出2个要点>请谈谈你对唐朝和宋朝的对外关系的认识。
二、(17分)中国近代历史既是一部列强侵略的屈辱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22.(6分)材料一 下面两幅图片最近的两部畅销书 左图:《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右图:《这一次,我们又挨打了﹣﹣中英第二次鸦片战争始末》
第24页(共24页)
图中“沉迷的帝国”和“堕落的帝国”分别指哪个家?该帝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请分析两次鸦片战争“我们”一败涂地、屡屡挨打的根本原因。
材料二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二中说“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你如何理解?结合材料分析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是什么?为了完成这一使命,近代民族产阶级曾怎样探索?(举2例说明)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实现这一使命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三、(18分)大国经济影响着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走向.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3.(6分)材料一
根据材料一的两幅图片,说出19世纪60年代初期,俄、美在经济发展中存在怎样的阻碍?它们分别是怎样解决的?他们问题的解决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进程有何影响?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新的应用.“﹣﹣﹣﹣﹣﹣﹣罗斯福
第24页(共24页)
当时这个国家面临什么问题迫使罗斯福要实行新政?“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这句话说明了罗斯福采取这一做法的实质是什么?请说出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材料三 下图是美国、西欧、日本在不同时期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
美国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处于世界第一位,该时期美国为遏制共产主义推行了什么政策?由上图可以看出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三个时期的比重变化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第24页(共24页)
2016年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3分)使西周成为空前强大的奴隶制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实施 B.水利工程的兴修
C.诸侯国的争霸 D.郡县制的实行
【分析】本题考查分封制。
【解答】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空前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重点掌握分封制。
2.(3分)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历史朝代顺序更替正确的是( )
①秦朝→西汉 ②西周→东周 ③战国→春秋
④元朝→北宋 ⑤商→西周 ⑥明朝→清朝。
A.①②③⑥ B.①②⑤⑥ C.②③④ D.③④⑤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的先后顺序。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秦朝灭亡后是西汉;西周之后是东周;春秋之后是战国;北宋之后是南宋,然后才是元朝;商朝之后是西周;明朝之后是清朝。①②⑤⑥朝代顺序正确,其它的顺序颠倒。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注意识记中国朝代更替的先后顺序。
第24页(共24页)
3.(3分)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焚书坑儒
C.修筑长城 D.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分析】本题考查秦朝建立的新制度。
【解答】解题关键是理解秦朝虽然二世而亡,但它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它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A属于经济方面,B属于思想文化方面,C属于军事方面,D属于政治方面。
故选:D。
【点评】本题属于中等题,略有难度。注意扎实掌握秦朝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
4.(3分)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们采取的共同统治措施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在长安设立太学
C.抵御匈奴,巩固边防 D.统一度量衡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始皇和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答】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秦始皇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是“焚书坑儒”。
B.在长安设立太学,推行儒家教育是汉武帝采取的措施。
C.秦始皇修筑万里长成抵御匈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因此抵御匈奴,巩固边防是秦始皇、汉武帝共同的统治措施。
D.统一度量衡是秦始皇的历史功绩。
故选:C。
第24页(共24页)
【点评】解答本题需掌握秦始皇、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
5.(3分)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同统一国家的建立
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D.繁荣开放的社会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纳能力。
【解答】图片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东晋和前秦对峙形势以及北魏孝文帝均处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时期。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和运用基础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3分)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歌反映的社会现象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的出现时间。
【解答】题干中“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大致意思是辛苦读书十年(虚数)无人知道,直到科举考试榜上有名才被天下人知。鼓励读书人,认真读书参加科举考试出名,当官。科举考试制度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
故选:B。
【点评】识记科举制出现的时代,隋朝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第24页(共24页)
7.(3分)如图中?处是什么时期( )
A.唐玄宗统治前期 B.唐太宗统治后期
C.唐太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
【分析】本题考查开元盛世的相关知识。
【解答】据图示?处是鼎盛时期。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重点掌握开元盛世。
8.(3分)“苏湖熟,天下足”、景德镇兴起为瓷都、临安的商业超过东京反映的是中国古代( )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手工业的进步
C.商业的繁荣 D.农业的发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准确识记。
【解答】题干中“苏湖熟,天下足”和“临安的商业超过东京”是解题的关键,分别指的是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当时全国重要的粮仓,临安属于南宋都城,在南方,这些足以证明,经济重心的南移已经完成。
故选:A。
【点评】经济重心南移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的具体表现应着重掌握。
9.(3分)元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表现在( )
第24页(共24页)
①设宣政院,首次直接管辖西藏 ②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③结束分裂,首次实现大一统 ④民族融和的深化及其回族的形成,影响深远。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元朝巩固统一的认识。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①②④都与元朝有关,③结束分裂,首次实现大一统是秦朝的历史贡献。排除含③的选项即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主要史实。
10.(3分)下列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丝绸之路开辟 ②实行“闭关锁国”③郑和下西洋 ④玄奘西游天竺。
A.①④③②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②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重大史实的先后顺序.
【解答】①丝绸之路开辟于西汉,②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在清朝,③郑和下西洋在明朝,④玄奘西游天竺在唐朝。因而正确的顺序是①④③②。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综合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准确记忆历史事件的朝代是答题的关键.
11.(3分)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历史影视剧,主人公及其功绩相符的一组是( )
A.《秦始皇》﹣﹣嬴政﹣﹣统一文字,把隶书作为全国的标准文字
B.《汉武大帝》﹣﹣汉武帝﹣﹣加强边疆治理,设立“西域都护府”
C.《贞观长歌》﹣﹣唐玄宗﹣﹣加强中央集权,创立三省六部制
D.《康熙王朝》﹣﹣康熙帝﹣﹣抗击沙俄侵略,维护领土完整
第24页(共24页)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史实辨析能力。
【解答】据所学知,秦始皇统一了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文字,而不是隶书。汉武帝加强对边疆的治理,如抗击匈奴等,汉武帝卒于公元前87年,而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是在公元前60年,所以设立西域都护府不是汉武帝的功绩。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唐玄宗的年号是开元和天宝。康熙帝抗击了沙俄侵略,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维护了领土完整。
故选:D。
【点评】识记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及其历史功绩。
12.(3分)“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B.唐朝时,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C.明朝时,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D.清朝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对新疆地区的统治
【分析】本题考查了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解答】题目直接设问考查“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选项。1727年(雍正帝时),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不是明朝。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13.(3分)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其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第24页(共24页)
C.明朝中后期我国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有关内容。
【解答】A项,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的经济交往,促进贸易发展。故A项说法正确。
B项,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于南宋时期。故B项说法错误。
C项,明朝中后期,在苏州、松江等地出现许多以生产商品为目的机户。他们与机工构成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体现。故C项说法正确。
D项,“闭关锁国”政策使得国家与世隔绝,没有融入到世界体系之中,阻碍对外贸易。故D项说法正确。本题要求选择说法有误的一项。
故选:B。
【点评】本题掌握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有关内容。
14.(3分)近代以来,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以下情景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C.邓世昌在黄海战役中壮烈牺牲
D.左宗棠率清军痛击阿古柏侵略军
【分析】本题考查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侵华这一史实.
【解答】义和团运动的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华势力,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英美俄日等八国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故B不符合题意,其它三项都正确。
故选:B。
【点评】注意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
第24页(共24页)
15.(3分)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为( )
①“民主”“科学”②三民主义 ③变法图强 ④“自强”“求富”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②③ D.④②③①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相关知识。
【解答】①“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②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③变法图强是维新变法的思想;
④“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根据我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运动,可知先后顺序是④③②①。
故选:B。
【点评】熟练掌握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难度中等。
16.(3分)搜集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下列哪一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 )
A.誓死争回青岛 B.取消二十一条
C.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D.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五四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
【解答】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誓死争回青岛,体现反帝性质;取消二十一,体现反帝性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体现反帝性质;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既体现反帝性质又体现了反封建性质。
故选:C。
【点评】理解口号性质是解题关键,口号是时代的风向标.
第24页(共24页)
17.(3分)14﹣16世纪,世界历史发生着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下列事件为新时代的到来创造条件的是( )
①文艺复兴运动
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③新航路的开辟
④法国大革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14﹣16世纪西欧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法国大革命的认识,
【解答】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冲击了教会的陈腐说教,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①③两项是西欧发生的资产阶级曙光的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为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创造了条件,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17世纪。④法国大革命发生在18世纪,二者分别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开始和深入的历史事件。
故选:C。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
18.(3分)2016年我国自主研制大型客机C919要完成首飞,中国被认为将打破世界航空产业格局。一时间“飞机”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飞机出现在(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数码时代
【分析】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
【解答】
第24页(共24页)
据所学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伴随着内燃机的研制成功,交通运输领域有了巨大的进步,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以内燃机为动力的飞机,人类在天空翱翔胡梦想得以实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是最重要的动力,被称为“电气时代”。
故选:B。
【点评】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
19.(3分)得知“珍珠港事件”爆发,英国首相丘吉尔流下眼泪,高兴地说:“敌人的敌人,才是我们的朋友”。这里的两个“敌人”分别指的是( )
A.日本、德国 B.德国、美国 C.日本、美国 D.德国、苏联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期间珍珠港事件的相关史实。
【解答】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标志着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太平洋战争爆发,其中第一个敌人指的是珍珠港事件的发动者日本,第二个敌人指的是珍珠港事件的受害者美国。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掌握珍珠港事件的相关史实。
20.(3分)材料一:发行统一货币;材料二:成立于1993年;材料三: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请依据上述三组材料判断该组织属于( )
A.联合国 B.三国同盟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
【分析】本题考查欧盟。
【解答】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1999年。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欧洲正朝着经济政治一体化目标迈进。
故选:D。
【点评】重点识记欧盟成立的历程与影响。
第24页(共24页)
一、(非选择题)(15分)汉、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对外开放与交流,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21.(5分)材料一“鉴真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鉴真的身份以及东渡日本的目的?
材料二 如图1974年泉州市后渚港出土的南宋中型远洋商船。该船长为34米,宽11米,深4米左右,载重量200吨以上。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当时外国商人成为中国海船常客的原因。
材料三 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材料二反映了宋朝造船业的发达,请利用材料三,分析其中的原因。<答出2个要点>请谈谈你对唐朝和宋朝的对外关系的认识。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鉴真东渡的相关知识内容。
(2)本题主要考查宋朝时,外国商人成为中国海船常客的原因。
(3)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考查了唐朝和宋朝的对外关系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鉴真东渡的相关知识内容。要回答材料中鉴真“航东海”的目的地是哪里,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即可得解,鉴真是唐代律宗僧人,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晚年受日僧礼请,东渡传律,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日本奈良,奈良县古称大和,位于日本纪伊半岛中央,近畿地区的中南部,东邻三重县,西界大阪府,南接和歌山县,北连京都府,为内陆县,是日本历史和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其中的“道艺”根据所学知道,“道艺”指弘扬佛法,传播唐朝文化。
第24页(共24页)
(2)本题主要考查宋朝时,外国商人成为中国海船常客的原因。宋朝时,外国商人成为中国海船常客的原因是中国海船船体大,装载多,结构坚固,抗风力强,能战胜惊涛骇浪,不密封舱,不怕触礁;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
(3)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从材料二的内容看,宋朝时,由于海外贸易获利丰厚,政府便会重视和鼓励海外贸易,然而,远洋航行需要大量体积大坚固的船只,因此,为获取丰富的利润,宋朝政府便会重视发展造船业,从而推动了造船业的发展。对外关系上:主要考查学生对唐朝对外交往盛况的准确认识,回顾唐朝对外交往的相关史实,可以从唐朝对外交往非常活跃、唐朝在当时世界上的影响力巨大、唐朝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唐都长安是当时国际性大都市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北宋建立时期,就有了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和政权矛盾。两宋分别与契丹(辽)、女真、西夏等互相争战,直到南宋的灭亡也还是在蒙古势力的打击下灭亡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曾经也有过一定的和平时期和友好往来。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扩大了我国多民族的国家。当然,这一时期,由于打通了海上丝绸之路,所以,在国家之间的交往上是以东南亚国家为主。唐朝、宋朝的对外经济是很活跃的,尤其是宋朝的海外贸易已经非常发达,这种情况的结果就是,唐宋整体来说都是比较繁荣的,宋朝虽说一直给人比较羸弱的感觉,但其实不然,其经济文化甚至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高峰值,异常繁荣与活跃,这让我们认识到经济文化的繁荣没有一个开发的环境是很难实现的。
故答案为:
(1)僧人(高僧、和尚);弘扬(传播)佛法。
(2)中国海船船体大,装载多,结构坚固,抗风力强,能战胜惊涛骇浪;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
(3)海外贸易获利丰厚,政府重视和鼓励海外贸易,推动了造船业的发展;①唐朝对外交往非常活跃,与唐朝往来的国家很多,②唐朝在当时世界上的影响力巨大,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当时的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③唐朝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在中国长期居住,④
第24页(共24页)
唐都长安是当时国际性大都市,长安城内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国的外交使节和常年聚居的外国客商。宋朝首都开封,比唐朝首都长安更加繁华,更加开放。“八荒争凑,万国咸通。”“万国舟车会,中天象魏雄。”这是当时宋朝的真实写照。唐朝的外国人大都来自亚洲西域、阿拉伯、朝鲜、日本。而到宋朝除了这些地方还扩大到非洲、欧洲等地。宋朝比唐朝是更加开放的,宋朝的商业活动、商业氛围无疑比起唐朝高几个档次。唐朝来中国经商的都是以外国人为主,而宋朝的商人是走出去的。宋朝商人比外国商人更加活跃,《中国古代经济简史》就指出:“当时(宋代)我国的船只已经航行于印度洋各地,包括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次大陆、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甚至达到非洲的索马里。
【点评】熟练掌握教材知识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学生须反复阅读材料,从材料中归纳主要意思,链接教材的相关理论知识。
二、(17分)中国近代历史既是一部列强侵略的屈辱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22.(6分)材料一 下面两幅图片最近的两部畅销书 左图:《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右图:《这一次,我们又挨打了﹣﹣中英第二次鸦片战争始末》
图中“沉迷的帝国”和“堕落的帝国”分别指哪个家?该帝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请分析两次鸦片战争“我们”一败涂地、屡屡挨打的根本原因。
材料二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二中说“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你如何理解?结合材料分析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是什么?为了完成这一使命,近代民族产阶级曾怎样探索?(举2例说明)
第24页(共24页)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实现这一使命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
(2)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转折的原因和实现中国近代化历史使命的前提。
【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鸦片战争是1840年﹣﹣1842年,英国为了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因此“沉迷的帝国”和“堕落的帝国”分别指英国和中国;导致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是工业革命后,英国继续寻找世界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因此答案是工业革命后,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本题考查的是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两次鸦片战争的双方分别是:腐朽没落的清朝封建政府和代表当时世界先进制度的欧美列强,他们之间的较量实际上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较量,所以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难以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2)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转折的原因: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会;通过材料,我们可以知道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是近代化;为了完成这一使命,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本题考查的是实现中国近代化历史使命的前提是什么?中国近代化指的是近代中国各个阶层掀起的为了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有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但都失败了,失败的根源是中国主权不独立,所以实现近代化的基本前提是国家独立。
故答案为:
(1)英国、中国;目的:工业革命后,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难以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2)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化;戊戌变法或辛亥革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实现国家独立。
【点评】开放性答案,首先认真阅读材料,分析其中反映的信息,然后回归课本,运用学科语言,全面多角度作答即可。
三、(18分)大国经济影响着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走向.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24页(共24页)
23.(6分)材料一
根据材料一的两幅图片,说出19世纪60年代初期,俄、美在经济发展中存在怎样的阻碍?它们分别是怎样解决的?他们问题的解决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进程有何影响?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新的应用.“﹣﹣﹣﹣﹣﹣﹣罗斯福
当时这个国家面临什么问题迫使罗斯福要实行新政?“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这句话说明了罗斯福采取这一做法的实质是什么?请说出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材料三 下图是美国、西欧、日本在不同时期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
美国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处于世界第一位,该时期美国为遏制共产主义推行了什么政策?由上图可以看出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三个时期的比重变化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识图能力.考查了俄国和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史实.
(2)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内容.
(3)本题考查美国,考查日本经济,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内容.
【解答】
第24页(共24页)
(1)本题考查学生识图能力.联系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反映的是俄国农奴,图二反映的是美国南方的种植园经济,由于俄国农奴制和美国奴隶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此,俄国进行了1861年农奴制改革,美国则进行了南北战争(内战)来解决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双方都使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巩固和扩大.
(2)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内容.联系题文所给信息可知,这指的是罗斯福新政,实施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由于罗斯福新政措施有效,使美国逐渐走出了经济危机的困境,但罗斯福新政并没有全面触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所以无法彻底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更不可能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因此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在坚持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生产关系进行局部的调整.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依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第二子目罗斯福新政中的内容:“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回答即可.
(3)本题考查美国的相关知识内容.由题干提示信息“20世纪50年代”、“遏制共产主义”等可知,第二次大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于是,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本题通过图表考查日本经济的相关知识内容.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二战后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内容.三个时期的比重变化,说明,美国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处于世界第一位,变成了90年代西欧和日本的崛起,说明世界经济全球化.
故答案为:
(1)俄:农奴制;美: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俄:1861年农奴制改革或者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美: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影响: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巩固和扩大.
(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或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美国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3)冷战政策;特点: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
第24页(共24页)
【点评】本题为综合问答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9/7 7:29:33;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24页(共24页)
相关文档
- 2020年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十三中2021-11-1118页
- 人教历史九上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2021-11-112页
- 2020年宁夏银川六中中考历史三模试2021-11-1116页
- 2020年广西贺州市中考历史试卷2021-11-1124页
- 浙江省杭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wo2021-11-114页
- 2019-2020学年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2021-11-1122页
- 冀教历史九上法国大革命2021-11-111页
-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含2021-11-116页
-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测试2021-11-1113页
-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自治县2019届九年2021-11-116页